论庄子的_乐_观

论庄子的_乐_观
论庄子的_乐_观

论庄子的“乐”观

徐春根

(嘉应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提要: 庄子所极力推崇的无为逍遥之乐(简称为安乐)、“以天合天”之乐(简称为美乐)与“与天和”的“天乐”,共同构成庄子丰富而饱满的“乐”观。庄子的“乐”观揭明,人的幸福快乐总是与人的自由、劳动、德性/德行、是非观、世界观乃至与人生信念、信仰等因素息息相关;如果撇开这样一些重要因素,就幸福谈幸福,我们眼中的幸福注定是无根儿的、不真实的或虚妄的。

关键词: 庄子;安乐;美乐;天乐;信仰

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9)04-0230-04

长期以来,关于幸福是什么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早就注意到,大多数人和哲人们所提出的看法并不一样;一般人把幸福看作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不同的人对幸福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即便同一个人也经常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例如,在生病的时候,人们往往把健康当作幸福;在贫穷的时候,人们把财富当作幸福;在感到自己无知时,又对那些提出他无法理解的宏论的人无比崇拜[1](P6)。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认为,幸福就是具有中等的外部供应,而做着高尚的事情,过着节俭的生活[1](P231)。亚里士多德认为梭伦的观点是对幸福所作的很好的描述,但他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而德性的活动最大快乐也就是合于智慧的活动;所以,哲学以其纯洁和经久而具有惊人的快乐[1](P226-227)。陈少明分析说,尽管人们对于幸福是什么,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幸福总伴随着快乐,没有快乐的幸福是不可思议的。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乐是分层次的,可以是片断或短暂的经验,而且可能是有冲突的,而幸福则是身与心的不同层次的乐的协调状态,是一种整体感受或评价[2]。从这一分析看,乐与幸福,很难做斩钉截铁的分别,甚至就中国古代文化背景看,在相当程度上,“乐”观就是幸福观———古汉语中有“幸”也有“福”,但似乎没有“幸福”这个现代概念,虽然如此,幸福这种整体性心理感受同样被中国古人体验、享有,只不过描述语言的名称或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毕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的“乐”观,并期望这种探讨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幸福问题、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能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无为逍遥之乐———安乐

庄子指出:“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淩谇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庄子?徐无鬼》,下引《庄子》篇章,仅注篇名)①意思是说,智士没有思虑上的变易与转换便不会觉得快乐,辩士没有议论的条理就不会觉得快乐,机警的人没有责骂别人的事情就不会感到快乐,也就是说,他们的快乐总是受到外物的拘限与束缚,如果他们所依附、倚赖的“外物”一旦不复存在,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快乐可言。庄子注意到了问题的要害所在:“外物不可必”;外在事物不可能有个定准、也让人捉摸不定,总是叫人祸福难料、悲喜无常,因此,历史上便常常上演类似这样的悲剧:“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外物》)。正是有鉴于此,庄子追求无为、无所待的逍遥游之乐,而这样一种“乐”观,与一般人所崇尚的、总是与金钱、权势、地位、名誉、乃至“小聪明”“小伎俩”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快乐论,是非常不一样的。庄子写道:“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

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

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

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至乐》)

在庄子看来,世俗所从事与所欢欣的,是不是真的快乐,那是很难讲的,因为世俗所欢欣的东西,大家都全力去追逐,拼死竞逐的样子真像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般人都说是最为快乐的事情,而本质上到底快乐与否,也是很难讲的。譬如,把财货、显赫、权势看作是快乐(至少被认为与快乐关系至密)的人,他们就不肯轻易让出功名利禄与权势地位,相反,由于名利与权势地位等资源极其稀缺、匮乏(例如地方行政第一把手只有一个),他们唯恐失去而整日提心吊胆、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他们一旦失去这一切定会丧魂落魄、忧伤悲泣、痛苦不堪,而为了保住这一切,他们注定必须相互猜测,以为“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列御寇》),相互提防、相互倾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有可能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还有可能丧尽天良、惨无人道地将置有可能威胁自己既得利益的人们于绝境(现代媒体就不时报道有关买凶谋杀政敌的新闻)。如此恶性推演,那些狂热地追逐功名利禄与权势地位的人们,实际上犹如惊弓之鸟神经高度紧张,身陷危险之中而不自知、不能自拔,随时有可能被他人或对手陷害而身败名裂、亡命天涯、死无葬身之地(所谓江湖险恶)。显然,这样的人没有了人身自由而毫无快乐、幸福可言,庄子将之形容为“天之戮民”。关于这种观察、分析、思考,庄子在《天运》中这样写道:“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

那么,世上到底有没有快乐呢?庄子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不过他所认为的快乐是“以无为诚乐矣”,即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但这又是世俗之人非所愿而感到索然无味乃至痛苦、烦恼的。依据王蒙的理解,无为,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愚蠢的、无效的、无益的、无意义的,乃至无趣无聊,而且有害有

伤有损有愧的事;无为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时间节省下来,才可能做一点正事———有为;无为又是养生原则、快乐原则,只有无为才能不自寻烦恼;无为更是道德原则,道德的要义在于有所不为而不是无所不为,这样,才能使自己脱离开低级趣味,脱离开鸡毛蒜皮,尤其是脱离开蝇营狗苟;无为是一种境界,无为是自卫自尊、是哲人的喜悦、是对于主动的保持、是豁达的耐性、是聪明、是清明而沉稳的幽默,无为也是一种风格[3](P259-260)。庄子又写到:“逍遥,无为也。”(《天运》)冯友兰解释说:“凡物皆由道而各得其德,凡物各有其自然之性。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4](P24)也就是说,快乐的生活,即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为)的生活———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快乐不需要理由”,而这样一种生活由于超越了世俗中的各种执着、追逐,自然也就没有了俗世中的诸多烦恼,于是,乐而无忧,乐而忘我,乐而忘乐———庄子本人的说法是“至乐无乐”(基本上相当于说“身在乐中不知乐”)。

仔细推敲起来,庄子无为逍遥之“乐”观内涵非常丰富、饱满,其基本特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庄子身处列国纷争、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为了功名爵禄而父子相残、官民相逼、不讲是非的乱世,人们毫无幸福可言,能免除刑罚的屠戮已经相当不错了———《人间世》曰:“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庄子的“乐”观总是与那个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注意到,要获得人生的快乐就需要淡泊名利、远离权利场;如果对功名利禄绞尽脑汁、孜孜以求,那么其结局往往是“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在此种情况下,庄子认为,就会像“郊祭”“衣以文绣”的黄牛,即便是想做一只孤独的小猪,也不可能,更不要说追求人生的快乐、幸福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所以,庄子为了追求人生真正的幸福快乐,他断然拒绝了楚威王“许以为相”的高薪聘请,悠然地垂钓于濮水,畅游于濠梁之上,移情、陶醉于碧波荡漾的濠水之中从容出游、悠然自得的儵鱼之乐。

2.然而,寄情于山水之乐,如果没有更深层的独立人格支撑、坚定的精神追求,也断然难以持久。一般人总是以为,庄子不愿意与统治者为伍,这是一种避世、消极的生活态度。实际上,这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层。

孔子曾经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孔子指出,正道如果不能实行,就乘木筏到海上去,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孔子又说:“邦有道,贫且贱也,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政治黑暗,社会无道,你却享尽荣华富贵,这是个人的耻辱。

庄子与孔子在人格上是相通的。庄子拒绝权势与金钱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警策自己,同时也提醒、劝导人们不要“丧己于物、失性于俗”、“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缮性》)而“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②,主张追求“平易恬淡”、“德全”、宠辱两忘的生活。显然,这种敢于拒绝、敢于和无道的统治者说“NO”、不与无道的统治者同流合污、拒绝助纣为虐的思想和行为本身就是关切社会民生、积极“入世”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特殊方式,完全有可能招致利欲熏心的当权者的刁难、反感、仇视,既然不为“我”用、也不能让其为他人效力而威胁自己的统治,这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此一来,庄子完全有可能有杀身之祸!反观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为了求得个人私利、维护自己的虚名(不是实名)而卑躬屈膝、摇尾乞怜、歇斯底里的模样,难道我们不会更加对庄子特有的“入世”方式肃然起敬吗?

因此,庄子所乐在乎山水之间,其真正引以为乐的却是中国古代文人所独具的“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天下》)的浩然正气,骨子里考虑的还是自己做人的原则、良心,忧虑的还是天下、天下苍生,所以,他力主“藏天下于天下”(《大宗师》),即让“万物皆被其泽”(《吕氏春秋?贵公》),而不是“藏天下于筐箧”(《明夷待访录?原法》)即“贵尽在朝廷,贱尽在草莽”之中,并希望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至德之世”:“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素朴的人们更不会受战乱的侵扰,“其行填填,其视颠颠”,“织而衣,耕而食”,其乐融融(《马蹄》)。

二、“以天合天”之乐———美乐

庄子无为逍遥之乐,本质上而言,属于“摆脱了构成妨碍条件x而选择做了事情y”[5],可谓“爱我所爱”而无怨无悔,是一种心安理得、襟怀坦荡、宁静安然之乐,可简称为安乐。然而,庄子的“乐”观不止于此,他还崇尚一种“以天合天”之乐。“以天合天”,其本质实际就是顺性、顺势而为,以自然天成的天则还治天下万事万物,而由此产生和谐美、韵律美,继而萌发的身/心的愉悦感受就是“以天合天”之乐,这种乐,可简称为美乐。

庄子心目中的美乐,总是与劳动生活、劳动技艺紧密相连。庄子在《养生主》一文中对于庖丁解牛的故事做了惟妙惟肖、如醉如痴、如诗如画的描述: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

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日:‘譆,善哉!技

蓋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

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

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

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

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

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

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

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

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

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

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并且“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以近乎音乐演奏或酷似艺术表演的形式从事着艰辛的劳作,其技艺/演技超群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即“以天合天”———庄子笔下类似庖丁技术精湛的人物还有不少,例如“济乎觞深之渊”而“操舟若神”的津人(摆渡人)、承蜩的痀偻(《达生》),“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的匠人(《徐无鬼》)。

庄子所极为欣赏的美乐感受/境界,是劳动者卓绝智慧的咏叹,是对于普通劳动者辛勤耕耘的讴歌。庄子的美乐观,其深层意蕴、所折射出的人生价值取向,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1.庖丁解牛,津人操舟,轮扁斫轮,等等,他们都是社会的底层人物,也是社会的能工巧匠。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他们把身体技能发挥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其重要原因

在于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之中,并对于事物的运行机理了然于心。在劳动中,他们自得其乐,这种乐本身包含对自然天则、对道的体悟,所谓“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天道》),心领而神会,于是,踌躇满志,心满意足,“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天道》)———这就是“以天合天”之美乐的感受/境界。显然,庄子发现了这样一个真理性认识:劳动创造美,人生的幸福快乐就在于这种创造之中———这也间接地回答了至今仍然困扰人们的“幸福在哪里”难题。

2.正因为在庄子看来,劳动创造美,美乐就存在于“织而衣,耕而食”之中,所以,在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秋水》)的没有公道可言的社会,庄子尽管“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列御寇》),但毅然决然地拒绝与专事以欺压、盘剥百姓为能事的统治者为伍,而鄙视向主子卑躬屈膝、摇尾乞怜、见风使舵而得车百余乘的宋人曹商(《列御寇》)。显然,庄子虽然以编织草鞋为业(可能是副业)所得甚微,却甘于“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也丝毫不为金钱权势所动,好其所好、乐其所乐,爱憎分明,是非清楚,品德异常高洁。从这一分析看,一般把庄子“齐是非”理解成泯灭是非的看法不就不攻自破了吗?———庄子“齐是非”(《齐物论》)思想是要人们不应固执己见而“自以为是、相与为非”,主张人们要跳出阈限、超越自我,然而这却说来话长,本人将在另文中讨论,在此不赘述。

3.沉醉于“以天合天”之美乐的人们,因为“用志不分,凝于神”(《达生》),“得意忘形/象”、忘我,而专注于精神即心际之间的交流、交往———心交、神交。精神境界升华了。于是,看待世人的眼光不同了、观察事物的角度转变了、美与丑的衡量标准发生变化了,所谓佝偻者,虽形体驼背,但已不是残疾人了,道德与心灵的缺损才是真正的残疾;跟随鲁国被砍掉一只脚的王骀学习的人与跟从孔子的门徒一样多,连孔子本人听了这事后,也情不自禁,想“引天下而与从之”;兀者申徒嘉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师生之间终于能够相处融洽了;卫灵公、齐桓公能够欣悦于一个跛脚、伛背、缺唇的人(《德充符》)并相与为乐了———在当时却也是怪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尽管其中有人“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仍然“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而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相与为友(《大宗师》)。显然,这些事情的发生,在今天也仍然可以看作是奇迹。然而,世界根本没有什么奇迹,这些“怪事”其所以出现,根本原因是由于那些智者充分认识到“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并能够“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的缘故,这也表明有道不局限在身而更在心,心之乐更重于身之乐,毫无疑问,这是对传统故习、陋见的颠覆与否定,是人性的复归、人生志趣的转向,是精神乃至灵魂境界的升华。

三、“与天和”的“天乐”

庄子的美乐观是对劳动创造幸福、劳动神圣与人性之德的礼赞,而安乐观则是标明其对于由道而德、对于自由的执着。按照冯友兰的哲学思路,美乐与安乐思想只能算是相当于达到了人生精神境界的第三阶段即道德境界[6](P179)而已。庄子的“乐”观并未满足于此,他更追求一种“与天和”的“天乐”(《天道》)。依据冯友兰,那么,“天乐”便已然达到了“天地境界”的水平了,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换言之,我的身躯虽不过七尺,但其精神充塞于天地之间。他们对于生死的见解:即无所谓生,复无所谓死,他们认为在社会之上尚有一个更高的全体———宇宙;科学家的所谓宇宙,系指天体、太阳系及天河等,哲学家的所谓宇宙,系指一切,所以宇宙之外不会有其他的东西;个人绝不能离开宇宙而存在[6](P179-182)。庄子写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其中的“我”,显然不等同于笛卡儿“我思”中的西方知识论层面的作为思辨主体的“我”,也不等同于费希特创造一切、形同上帝的“绝对的我”,而是属于存在论意义上的、泛指作为类存在的人类的“我”,简言之,就是“吾人”、我们/人类。“天乐”就是在这种天地人并生、一体境界中的“自同于大全”[7](P607)的乐。这里需要注意,同样是“织而衣,耕而食”之乐,但是,有没有意识或体悟到“万物与我为一”,其境界是不同的。冯友兰认为,人生的意义常因个人的见解不同而各有差异。一件事物的意义,各人所说可以不同,其所说的不同,乃因各人对此事的了解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的了解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亦有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的某种不同的意义,即构成人所有的某种境界[8](P79)。

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彫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天道》)

显然,庄子的天乐境界,其前提在于既能“以天合天”又能超然逍遥于物外,更为超迈而高妙的,是能与天为一;既与天为一,这就意味着,“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即能够超越死生、超越是非或利害关系的争执,并能够“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山木》)。也就是说,天乐者不会计较个人一时一地的得失,什么赞誉什么诋毁,都可以抛之于脑后,而注重一种精神性的高尚的生活,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某一狭小空间;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以享受天乐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束缚和劳累呢?

关于庄子的天乐境界,含义十分深广,我们似可以再做如下几方面的理解。

1.“与天和”的“天乐”不同于求知与人伦之乐,而是一种信仰之乐,因为享受到天乐的人们有这样一种人生信念、信仰:死生,不过是宇宙“大道”流行的基本环节,死与生相续相生相依,犹如气之聚散、万物之消长、四时之流转、阴阳之合和,自然而然(《知北游》);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齐物论》),死生无有穷尽,“生也死之徒(徒:途———引者),死也生之始”(《知北游》),重生意味着死亡,死亡意味着再生;“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养生主》)。烛薪有燃烧穷尽的时候,但是,火种却能传递万世,无始无终,不会完结。在享受到“天乐”的人们看来,生与死,不过是人的存在的两种形式而已,人的躯壳就像烛薪有消失、烬尽的时刻,这不可避免,但是,人的生命本真与天地同长终。

2.天乐境界是真正实现了道、天、人合一的和美之境,就是说,在此种境界,人道合于天道,天道与人生相互映衬、相互构成与支持着,并且,人道内部诸道也能够协调一致、和而不同,因而,才能真正“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也就是真正

达到了孔子所推崇的《诗经》的“思无邪”与孟子所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的境界。

3.人们真正“明白于天地之德”,也就是“虚静恬淡寂漠无为”(《天道》),因而能够“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让王》)。有了“天地之德”,这样人才有了定力,而不会像墙上芦苇随风摇摆,不会为金钱权势所诱所动,才能够有如鱼儿思故渊(陶渊明)、百鸟入深林一般,“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然而,在这里,人们不禁要问:心意自得者何?曰:天乐也。

这样一种天乐境界也是孔子所极为赞赏的。当孔子的弟子曾晳说出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立即给予了肯定,说“吾与点也”(《论语?先进》)。另有一次,孔子这样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并为孔子深叹美,颜子所乐何事?当然并非陋巷本身,而是说颜子陶醉于对宇宙人生大道的觉解(冯友兰语),按照冯友兰的说法就是精神境界已进入到了人的生命意识蕴涵其间的“天地境界”的层次,也就是体悟、享受到了庄子所推崇的“与天和”的“天乐”了。

四、余论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与人类普遍具有的那种快乐、喜、悦、欢、欣、满意、得意、惬意、愉快的心理体验相一致,而与愤怒、痛苦、忧虑、厌恶、憎恨、恶心等“不快”的心情相反对的那种感之于身而发之于心的心灵的满足感即“乐”感,总是与音乐(mu2 sic)之和美、总是与心态心灵的平和安适、总是与天人合/和一的美好境界联系在一起。《礼记?乐记》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礼记?礼器》云:“乐也者,和之至也。”总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无论是与“忧”、“惧”、“愁”、“怨”等消极情绪情感相反对的心灵体验的“乐”,还是音乐(music)之“乐”,都有其共同的基本特征,那就是“和之至”。

庄子的“乐”观的总的特征也是“和之至”。不过,庄子的乐的理想中,由于“和”的情况不同,乐的境界也不一样,大体上说(不是绝对的)或相对而言,心与身的和萌生出安然之乐感,人为与天道、天则的和萌生出美乐,人之身/心“与天(大全)和”升华为“天乐”,这是乐的最高境界,庄子毕其一生都在思考、追寻着天乐之境。依据冯友兰,能体味到安乐、美乐者当是贤人,而能体味到天乐者当是圣人[6](P182)。至于一般的芸芸众生,成贤、尤其是成圣,谈何容易!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庄子的“乐”观,其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厚。然而,理想主义的东西并非没有意义,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更容易看清现实中的人们心态、心情、心绪常常陷入困境、困惑直至陷入苦闷、彷徨、压抑与忧愁的根本原因或症结所在。庄子的“乐”观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幸福问题、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分析:

1.庄子无为逍遥之乐观提醒人们,没有自由就没有幸福快乐可言;醉心于身外之名利权势,容易伤生残性,反而会使“明明不错”的生活失去意义而毫无幸福感,毕竟欲壑难填。

2.庄子“以天合天”之美乐观能够给人们这样一个启示:有道不局限在身而更在心,心之乐更重于身之乐;劳动创造美乐的生活,不过这种创造需要智慧、需要建立在“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基础之上。

3.庄子“与天和”的“天乐”观表明,最高的幸福总是与人生信念、信仰联系在一起,没有生活信念与信仰的人,常常是不幸的人,因而便不可能得“福”。人们有了理想,有了目标,有了准绳,有了价值取向,生活才有依归,继而才有可能即使痛苦却能快乐着、知不足而能常乐,人才能够变得充实而不会变得空荡荡,才不会有失落感、苍凉感和虚无感。因此,我们似可以说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而人生之乐即在其中。

4.综观庄子“乐”观,不难发现,考察幸福问题,尽管不能无视健康、财富、荣誉、知识等实际的存在,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将之与劳动观、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联系在一起加以考虑,否则,撇开这样一些重要因素,就幸福谈幸福,我们眼中的幸福注定是无根儿的、不真实的或虚妄的。根据庄子对乐的思考,我们或可以同意钱钟书这样一些认识:①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这是最糊涂的分析,因为一切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有时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所引起。例如,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味,泥滋味[9](P263)。②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而有可能“穷亦乐,通亦乐”,即便生活苦不堪言,而仍然能豁达、乐观———这种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于是,有人能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苦中作乐,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赔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对于这样一些达人,人生还有什么威胁呢?[9](P263)

注 释:

①《庄子》的作者问题非常复杂,学术界已有很多探讨,笔者在此不想对此问题进行讨论,而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把《庄子》各篇的作者权且当作庄子;本文所采用《庄子》的版本为章行标校:《老子?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②此虽是后人所编古训《增广贤文》中的话,但庄子在一些篇章中却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例如,在《秋水》里,就记载了庄子不愿接受统治者“高薪聘请”而“宁生而曳尾涂中”、以保持自己灵魂高洁的故事。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陈少明.论乐:对儒道两家幸福观的反思[J].哲学研究,2008, (9).

[3]王蒙.王蒙精品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4]胡道静.十家论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赵汀阳.被自由误导的自由[J].世界哲学,2008,(6).

[6]冯友兰.哲学的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冯友兰卷(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8]冯友兰.一种人生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钱钟书.钱钟书精品集[M].杭州:作家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徐春根(1964—),男,江西吉安人,广东梅州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哲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哲学之现代价值。

责任编辑:胡政平;校对:三川

庄子自由观

第6卷第1期2006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6No.1Mar.2006 收稿日期:20051021 作者简介:万勇华(1977—),男,安徽巢湖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4级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①笔者所有引文出自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以下只列篇名。 庄子自由观论析 万勇华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062) 摘 要: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庄子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庄子立足于现实的种种困境,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为最高境界。基于这一理想,庄子提出了安命论、齐物论、体道论三种超越人生困境、实现精神自由的途径,从而为后人追求自由指明了一条道路。关键词: 自由;命;心斋;坐忘;见独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6)01 0036 05 自由是贯穿庄子哲学的一条主线,庄子对自由的探讨立足于人生的种种困境,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为最终归宿。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自由的实质,而安命论、齐物论、体道论则是三种超越人生困境、实现逍遥游的途径,四者共同构成了庄子自由观的基本框架。笔者试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庄子的自由观,以求教于方家。 一、逍遥游———庄子自由的实质 庄子哲学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但其根本宗旨在于超越必然而实现自由,这是不成问题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是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自 由问题的思想家。《庄子?逍遥游》① 就是他讲精 神自由的名篇。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逍遥”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离骚》中有“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礼记?檀弓上》亦载:“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乎门。”这些逍遥的意思都是无所事事地闲逛,类似今天讲的“散步”、“闲走”。庄子所说的逍遥之意不同于此。 《逍遥游》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云:“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达生》也说:“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可见,庄子所说的逍遥并不是形体上的逍遥,而是想像中的纯精神性的逍遥,其含义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精神自由。 在《庄子》中,与逍遥意义相当、使用更为频繁的是“游”字。据统计,《庄子》一书中“游”字出现一百多次。庄子所关注的“游”,不是通常所说的在“具体时空”中的“游玩”,也不是一般地同具体对象进行“交游”。他所谓“游”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就形式而言,大都采用“游心乎某某”或“游乎某某”、“游于某某”、“游某某”的结构;就内容来说,它(“游”)既有“时空”上的所指,又有“主客体”上的所指。前者(“时空”上的所指)的例子很多,如“游心乎无穷”、“游方之外……游方之内”、“游无人之野”、“游无极之野”、“游于六合之内”、“游于天地”、“游于大莫之国”、“游乎尘垢之外”、“游乎万物之所终始”、“游乎无何有之宫”等,这些“游”,从形式上看都具有“时空”上的意义,但是, — 63—

谈谈我的生死观

谈谈我的生死观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王琼 摘要: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中国哲学史论庄子的自由观

《中国哲学史》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 学院:哲学与政法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摘要:“自由”这个词表面上简单易懂,实质上却很难被人理解。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意识到人作为特殊生命体并有权力追求自由的人是庄子。庄子的自由思想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所以基本倾向还是属于现实主义的人生哲学,其主要自由思想主要致力于作为生命解放的自由及其精神的绝对自由。他指出,人即使处于现实的压迫和不得已之中仍可以保持内在精神的愉悦,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 关键词:庄子自由哲学 一.自由思想的理论定位 生命是自由的,庄子的自由思想让处于当今社会的我们意识到自由的实质和生命的最高价值,面对整日为物质财富奔波不停的人们,我们应该静下来思考下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对庄子自由意识的理解使我们既得到了心灵上的解放又能体会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庄子》显示出来的不为物役保持内心纯正的自由思想对当代人精神健康方面起到了特别意义。总的来说,庄子的自由思想所反映的不仅是人生观的问题而且是现实问题。 《庄子》一书及其它典籍中记载的庄子生平,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庄子自由思想萌发背后的清高、孤傲、以及对心灵洁净的守望和执着提供了视角。一是拒绝权势的召唤。当时的社会,汲汲奔走于富贵名利之途的士人大有人在,甚至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讲原则。曹商、苏秦、张仪之流的特点就是媚世,就是向权力献媚,就是对权势的崇拜。而在庄子看来,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丧失生命的尊严,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摘要:庄子作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中,色彩最为鲜明的是追求自由,希望人能从困扰人生的生死之限、世俗之礼、哀乐之情中摆脱出来, “逍遥于天地之间”,实现自由。本文主要探究庄子的自由观,庄子自由观的表达方式,进而论述庄子的自由思想,不能实现对个性和自由的实质性承诺与肯定,从逻辑上都是与现实社会相背离的,与个性自由精神相背离的。 关键词:庄子;自由;现实社会;悖论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以一种有别于儒家所强调的群体主义精神,独特的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而著名,一直被认为是个性自由精神的象征,影响极为深远。哲学大家冯友兰老先生最初将老庄的自由与西方的自由观念相对比,他认为,西洋哲学家所讨论的自由,其义是不受决定;而老庄所说的自由,其义是不受限制。①革命斗士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惟此自性,即造物主。惟有此我,本属自由。”②李泽厚在其文章《庄玄禅宗漫述》中也提到“庄子是最早的反异化的思想家,反对人为物役,要求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③从词源学意义上来看,“自由”的基本意义就是免除束缚、不受限制、按己意行事,《辞海》中将自由解释为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脱出来。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所指的自由,也是指免除束缚、不受限制之意。 《庄子》一书中,虽没有直接出现自由这两个字,但确实又通过“摆脱束缚”、“不受限制”、“逍遥游”之类词语表达了自由思想,因此可以说《庄子》书中是有“自由”概念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庄子意义上的自由,庄子是用什么样的词汇、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其自由观念的,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是解读庄子的关键。 一、庄子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一)顺乎自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研究庄子思想,必须从道入手。虽然庄子与老子并称道家,但庄子极少论道,并且认为道并不神秘,不可捉摸。东郭子曾问庄子道在何方,庄子说:“无所不在”,并做了“每下愈况”的比喻:“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④。言下之意,不要把道看得尊贵无比,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由此出发,庄子认为人要想自由,就要顺乎自然,反对人为,主张无为,极力降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庄子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齐一”,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人,作为天地中的一物,只不过在宇宙的洪流中偶然遭遇了人形而已。《大宗师》里有一则寓言,某工匠在铸造金属器物,金属突然从熔炉里跳出来大叫:“一定要把我铸成一把良剑!”工匠一定会认为这是块不祥的金属。如果人成了人形以后就大喊“我是人!我是人!”造化者一定认为这是不详之人。庄子用寓言告诉人们,不要以为人多么尊贵,人无非是自然中之一物,与猪马牛羊并无区别。在此基础上,庄子强烈反对破坏自然,“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 ①冯友兰.冯友兰谈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278. ②鲁迅.鲁迅杂文全集[Z].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6.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67.

庄子的人生观

庄子的人生观 罗建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10-1班) 【论文摘要】 庄子的人生,追逐的是生活的理想境界以及对其的实践方法,是对精神自然状态的认知过程,从而达到超脱尘世,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世界。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文人乃至各种职业的人们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 淡薄;豁达;自由;自然 引言 在中国古代,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大家,他们的思想认知对后世人们的精神追求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庄子以其独到的思想见解,更给后人以启迪。他超脱自然,追求自由的豁达人生观,正是我们身处物质社会的人们应该学习的。 1、庄子的人生态度 人生为何而活,现在很多人都不禁问到这个问题。追名逐利?富贵荣华?或许在当下这个现实的无法再现实的世界里,这是最重要的;但是对庄子而言,这不是!他宁愿做水中的一条游鱼,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他宁可毕生穷困,也不沾染名利;他即使在偏僻简陋的小巷中,也不忘自己的志向,致力于对道学的研究。他以其超脱世俗的心态,潇洒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庄子·山木》中记道: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由此可见,庄子对于自己的处境是何等的洒脱,对名利的淡薄之心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庄子的人生观,或许还可以由此看出。“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这是庄子在即将去世的时候对弟子所说的话,试问当世之中还有何人可以有如此气概。庄子所追逐的人生,是精神世界的享受,有着超越世俗的思想认知。在他看来,生与死的界限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是自然之规律。既然终究要发生,又何必苦苦逃避,当死亡来临,只需一笑而过而已。 2、对自由的追求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庄子看来,人生在世,之所以会有诸多苦恼,就是因为受制于各种限制,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状态。人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要学会超越那些禁制,达到“无待”境界;然后还要放下自己的主体意识,升入到“无己”之境。 很明显,庄子所说的这种自由状态是绝对的自由,然而这种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可庄子在《天下》中这样记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可见,庄子追求的乃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许多不可能实现的梦,但是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却可以实现。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我们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目录 (一 )关于人的自由之说 1、自由之解 (2) 2、庄子自由思想的成因分析 (2) (二)庄子个人自由思想具体分析 1、庄子个人思想之具体分析 (4) (1)个人与自然界 (4) (2)个人与社会 (5) (3)个人与他人 (6) (4)个人与自我 (6) 2、个人自由思想的实现 (8) (三)个人自由思想的价值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1、积极意义 (8) (1)人欲贪纵不自由 (8) (2)生死豁达是自由 (8) (3)人生自由须平等 (9) (4)环境和谐更自由 (10) 2、消极意义 (10) (1)没有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10) (2)对社会的彻底否定 (11) (四)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2) 1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董丽娟 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 指导老师:谷生然 摘要:庄子思想的核心就是追求生命的自由,本着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我把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从四个角度加以分析,并且联系现代社会剖析个人自由思想的现实意义。肯定庄子自由思想的历史地位,从而更加说明了中国文化之根早已孕育了个人自由思想。 关键字:个人;自由思想;庄子 Zhuangzi's Personal Freedom of Thought and Modern Enlightenment Dongliju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2008 Instructor:Gushengran Abstract:the core of zhuang zi thought is the pursuit of life free, in lin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zhuangzi thoughts, I put the zhuangzi thoughts of individual freedom from four Angle to analyze, and modern social contact analysis personal freedom of though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Suring zhuangzi's freedom of thought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thereby more that the Chinese cultural roots have bred the personal freedom thought. Key words: personal Free thought Zhuang zi 现读完《庄子》一书的七篇文章,也就是《庄子》的内篇,内篇依据各篇意旨命题,思想、文风比较统一,学者们多认为是庄周自己所著。从《庄子》内篇中我感受到了庄子追求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生活,当然这是与当时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这种生活态度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中国,自由思想命途多舛,甚至很多学者们认为中国缺少自由思想。比如,李泽厚认为中国“个人自由的经验传统并不存在”,更主张“不需要硬从中国传统寻找资源和依据”;又如任剑涛也认为“中国古典文化里,差不多完全匮乏自由理念”。其实从老庄思想中,不乏可以看到自由思想的迹象,由此,我觉得研

庄子的生死观

论庄子的生死观 要谈庄子的生死观,首先夭谈一下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道?。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从生到死,经历了一遍,便归于尘土,回归到自然,无论你生前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人来到这世上有什么用?只有?道?是永恒存在的。因此,庄子的生死观中处处体现出?道?意味。 生与死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探讨哲学所不能避开的话题,庄子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名人不少,但真的能看开生死的人却并不多。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受临终之苦的折磨时,呼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向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我病如能痊愈,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华临死前曾吐露这样的心声。 尽管叔本华生前做过如此多的研究却仍然害怕死亡,对此庄子的态度却又显如此的洒脱。《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正是要死的,干嘛还要浪费东西,怎么都是腐烂,被谁吃又有什么分别?

有人说庄子太无情,确实,连他本人都这么说,如庄子《德充符》中他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但他是否真的无情呢?《庄子〃至乐》中庄子的妻子死了,开始庄子也?独何能无慨?,但后来庄子看开了生死,?察其 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 四时行也。”庄子把生与死看成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时,便看开了生死。 那庄子的无情又从何而来,《德充符》的后面接着说道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惠子的?情?是建立在各种利害关系基础上的我们大众人所认同的世俗之情,而庄子的无情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无情无义的无情,而是不因外物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内心,而是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对世俗的那些丑恶的滥情的否认,对人的本性的向往。 在生死观上,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一个过程,顺应自然,而不要强行去改变,如他在《至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把死亡认为是快乐的事,不以生为至乐,不以死为最苦,不以富为荣,不以死为辱。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王文臣 【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传统精神哲学独特的奠基人,注重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颗永久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和无价瑰宝.。庄子人生哲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直接从“道”去寻找人类精神的根源,将“道”普遍地贯通于现实的人生之中,从而为人的精神关怀、精神理想确立目标,处处都显现出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庄子认为,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但却有其内在的本质,即“道”。人们只要达到对“道”的觉解和体悟,就能从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和烦恼的纠缠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达到“游”的人生最高境界。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其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乘道德而浮游”,彻底摆脱现实社会中一切人际关系的制约和束缚。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所要诠释的思想同样值得我们现代人去领悟。 【关键词】超脱;豁达;绝对自由

一、从“有待”达“无待”而“逍遥游”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庄子哲学思想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以楚国神庙中供奉的神龟为例说,龟宁可活着,曳尾于涂泥之中,也不愿意死而藏于庙堂之上。富贵不能使人全生,反而会成为人生的枷锁。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便有了绝对的自由。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总共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等。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的怅然徘徊相关。而《庄子》中的“逍遥”不是拘泥于形体的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的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的心态释之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的逍遥有现在一些精神自由学说的

逍遥游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

庄子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 《逍遥游》出自《庄子》一书,是《庄子》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文章。它阐释了庄子逍遥无为的思想,无名、无功、无己三种境界对应道家-----圣人、神人、至人三种理想人格。 本文庄子首先举鲲鹏南飞的例子,表达自己向往像鲲、鹏一样逍遥自由,扶摇而上,一飞万里的思想。通过鲲、鹏的描写,庄子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将人类在思想上的追求提升到无穷,由自由而游的鱼、海,到鲲的天地,进而达到展翅高飞的大鹏和大鹏的广阔天地,而远眺遥远的天池南冥。所谓“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等境界何其壮阔!但是这种境界上需要再求上升,从悠游於北冥的鲲,酝酿变化而成为翱翔万里的鹏。这里展现出“道”的无边无际。同时这一变化也是一种提升,一种对道追求的提升。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境界,只是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深远。鲲鹏仍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需要直上九万里而积负大翼之风,而后图南。为说明积厚方能负重的道理,庄子举了水负舟的例子。 紧接着通过“蜩与学鸠之笑”来引出对“小知与大知”的论述。运用鲲鹏以及蜩鸠的寓言,藉由小鸠的无知,以写出俗人浅陋、不识大体的境界。鲲鹏之大与志在远方,与蜩鸠之小且无知,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正如小年无法体会大年,因为小年本身生来的限制,根本无法去经验大年,生命长短是不可违的律则,而蜩鸠先天的限制也无法使他遨游千里。这反映出庄子大志无法为世人理解可悲现实,同时也是庄子的一种自嘲。在此我认为庄子并没有对小知者的嘲讽,只是承认有小知与大知之分,并且承认这是先天限制的结果。作为大知者注定无法被小知者理解接受他们的思想,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持自己的独特,不为小知者所扰,不追求名利,即所谓的无为逍遥,达到无名之境。 接下来庄子又列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定乎内外之境,辨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欲风而行”的列子。这三类人代表三种境界。第一类是俗人,追求功名,这类人有待于外物。宋荣子是圣人,不追求名,不为外物所累,但是他有待于内。而被视为神人的列子御风而行,有待于自然。这三类人都未达到最终的境界-----至人无己。至人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所待,抛却一切,真正自由逍遥。至此庄子阐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追求-----无己之人,即忘却自我。 最后庄子借尧、肩吾等几个例子表达了自己对有用无用的看法。我们所见的无用并不是真正的无用,万物存在自由其用。所谓无用只是人根据自己的喜恶做出的判断。 庄子的这篇逍遥游具有很多现实意义。 首先鲲化为鹏完成自己的升华,实现境界的提升。这鼓舞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境界,是自己得以升华,就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鲲生活在海里,是北冥里一条鱼,虽然“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但是它的视野也只能局限于那片海。它不甘于现状因此追求自身的改变,进而化身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一飞九万里。并且凭借万物之息飞往南冥-----天池。从北冥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庄子人生观的现代启示 (1)

庄子人生观的现代启示 重庆大学 翻阅庄子原著及对庄子的研究文本过后,对庄子的人生观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在庄子众多的故事中对现实的剖析、对矛盾的逃避、对人性的解说中,庄子的人生观展现地淋漓尽致。具体来说,可分为三大方面。第一:对现实社会和人自身关系的认识、看法;第二:对所认识到的现实的解决办法;第三:在解决中的人生态度。而从这三个方面中所反应出的人生观在现代社会中依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对现实社会和人自身关系的认识、看法上,庄子看到的多是现实的阴暗面。在《齐物论》中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庄子的眼中,社会是充满心机的,与大道相合的言论就盛气凌人。人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总是步步为营。而后“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的描述更是道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感受,充满着对现实的无奈之慨。这种思想在其作品中屡见不鲜,如在《人世间》中对螳螂挡车的描述中“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表面写螳螂挡车,不自量力,实则以螳螂喻人,以车喻社会。他的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就属于“消极社会论者“很多人往往借助庄子的这种思想诋毁社会,消极处世,甚至逃避现实。的确,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公平,存在贪污腐

败。时下流行语“我爸是李刚”确实反映出了现实的问题。但是这些人只看到阴暗面,虽然与庄子有相似的消极社会观点,但在解决办法上却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社会中,消极主义者往往采取发表消极言论、作出过激行为(如杀人、抢劫等)、逃避现实甚至导致精神错乱等方法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 庄子认为人是不能和现实社会相抗衡的,所以在不能改变现实社会的情况下,庄子也有自己独特的解决办法。这也就是庄子人生观的第二个方面,也是他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总的来说,就是寻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庄子文章中“足性而乐”“恬静淡泊”"顺物随时" "逍遥自适" "去欲而安" 的思想俯拾皆是。与一般人抱怨社会不同的是,庄子着重于改变自身。现实社会并不能完美无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顺应社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他崇尚自然,逍遥于尘世之外的写照。“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虚名如浮云,变幻无常,辛弃疾根本无法把握。庄子选择"去欲而安" 所以逍遥自在。现代社会中,追名逐利依旧是主流,但是人往往活的很辛苦,何不放下贪欲,顺其自然,这是庄子的淡泊人生观。《逍遥游》告诉我们不管多么善于筑巢的鸟儿,也只能占据一根树枝筑巢:鼹鼠在河边喝水,撑死也只能喝一肚子水,又能够有多少呢?秦始皇统一六国,何等气魄!但仍然贪欲不减。落得个死后不得安宁,身体腐烂,要靠咸鱼味道来掩盖尸臭的下场。辛弃疾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一个“名" 字,葬送了多少人。而当你参悟透彻过后,生活自是一番截

论庄子式自由-2014011673

论庄子式自由 《庄子》的第一篇即以“逍遥游”为题,可谓开篇明旨。“逍遥”,即悠游自得,自在放达的意思,其在庄子之前就多有记载,如《诗经郑风清人》所说“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至于庄子则被发扬光大,如《逍遥游》中说“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又记“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而“游”字多指外出游历、交游,其词本身就可见其无拘无束之意,庄子也一再提及。如《德充符》说“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应帝王》说“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逍遥游”联合构成的是庄子显露于外并大力张扬的自由主义的思想,这可以说是《逍遥游》甚至是整本《庄子》的一个重要思想。 要说庄子的自由主义,首先就应该对其有所界定,因此首先明确的应是庄子的非自由是什么。应该说,庄子所鞭笞的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虽没有直接提起,但却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视其涵义。这种不自由的状态即受“物”限制,有所待的生存方式。庄子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及了这个问题,从大鹏之飞待于九万里风到蜩与斑鸠,可以说在庄子看来,有所待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不仅是鸟兽鱼虫,即使是主观能动性最强的人类也很难豁免。即使是列子这样的人,也只得到“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的评价。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有所待在庄子看来才是真正的悲哀。《齐无论》中说“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就是说人之于世必定有所依附,而人却不知其所待。“即受此形于造物,则造物与我相守不亡,以待此形之归尽而后已”,人就在这种所待的约束之下浑浑噩噩走向死亡。这也是庄子极力反对的一种有待的状态。 与有待相对应的自由主义,并不是简单的“无待”。因为人的所待是无可避免的,肉体存在出现了“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的困境。为了走出这个困境,庄子干脆弃置了所待之物,把目光投向了精神或者说意识世界。不论是他的“逍遥”还是“游”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应帝王》说“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大宗师》说“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这些“逍遥游”都与身无关,而是纯粹的心游神游。 所谓的自由在庄子看来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应该说,他的这种自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摘要]面对死亡,庄子是典型的自然主义超脱论者。他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一个人只要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人世古今之变,就可以齐生死,不再恋生患死了。庄子安死而不乐生,对人生持淡泊无为的立场,对死亡怀有一种豁达的态度。 [关键词]庄子死亡自然主义超脱论淡泊无为 面对死亡,见仁见智。哲学史上的各种死亡观都主张接受死亡,但理由各不相同:儒家把死亡作为一个无须多加考虑的事实来接受;柏拉图和基督教把死亡作为灵魂升天来接受;古希腊犬儒主义学派把死亡作为命运来接受;佛教把死亡作为个人的命运来接受;而庄子在面对死亡,在寻求有限与无限、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时,从寻求个人与自然的统一出发,把死亡作为对自然的复归来接受。 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于这种思想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百姓深陷无休止的战乱之苦,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不能仅仅满足于悲叹一番。面对自然力,社会力,疾病力摧毁,湮灭,销蚀人的生命,庄子靠智慧排除死亡的困扰。 一、生死自然说 《庄子·大宗师》中记载了庄子安死的自然主义超脱论思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明确指出,死生本是命,如同日夜相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这是万物所固有的事情。……天地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劳苦,用衰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因此,如果以生为乐,也就应该以死为善。正是出于对死亡这样豁达的态度,庄子才会在妻子去世后蹲坐在地上敲着瓦盆放声歌唱。庄子回答惠施说:“我也有些伤感,后来才知道生死是由于气化,如四季的运行一样,循环不已,是自然而然地运行的。人死后返归自然,安然歇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痛哭是不通达生死的道理,不懂得命运的必然,所以才不哭了。(《庄子·至乐》)庄子发挥了老子所提出的生死相互转化的思想,把生死看作是自然。现在,天地造化万物,人的生命只不过是万物的一种样式,死亡只意味着个体生命的终结,死后回归自然,是世界万物千变万化的一个环节。 庄子反对常人的“悦生恶死”观念,用“生死齐一”的办法来消除生与死的对立。庄子在《大宗师》中讲第一种人认为万物未曾形成时,便是极限、尽头,不能再增进了;次一等的人认为万物形成了,把生视为流落,把死看作回归,这已经有所分了。再次一等的人认为,原本是空无的,后来有了生命,生命迅即死亡,把无当作头颅,把生命当作躯干,把死亡当作尻骨,谁能知道有无死生是一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