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章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准备.联系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的基本知识,继续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本章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

【本章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思想方法】

1.体会和掌握转化法,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利用转化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2.掌握建模思想,如:在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一元二次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解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相关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方程模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模型来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能准确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1~P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解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_cm__,宽为__(50-2x)_cm__.

列方程,得__(100-2x )(50-2x )=3600__, 化简,整理,得__x 2-75x +350=0__.①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解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4×7=28(场)__.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x -1)__个队各赛一场.因为甲队对乙队的比赛和乙队对甲队的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全部比赛共__1

2x (x -1)__场.

列方程,得__1

2x (x -1)=28__.

化简、整理,得 __x 2-x -56=0__.②

归纳总结: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方程的两边都是__整式__,只含有__一个__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

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__整式__,只含有__一__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ax 2+bx +c =0(a ≠0)__.其中__ax 2__是二次项,__a __是二次项系数,__bx __是一次项,__b __是一次项系数,__c __是常数项.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

(1)x 3-2x 2+5=0; (2)x 2=1;

(3)5x 2-2x -14=x 2-2x +35; (4)2(x +1)2=3(x +1); (5)x 2-2x =x 2+1; (6)ax 2+bx +c =0.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要判断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它应该满足哪些条

【解答】(2)(3)(4)是一元二次方程.

)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看方程等

号两边是不是整式,然后移项,使方程的右边为0,再观察左边是否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否为2.

【例2】将方程2x ⎝⎛⎭

⎫12-x +2=5(x -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系数.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解答】去括号,得x -2x 2+2=5x -5.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x 2+4x -7=0.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2,一次项系数是4,常数项是-7.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时,通常要将二次项化负为正,化分为整.

【例3】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 2+10x +12=0的解

@

-4,-3,-2,-1,0,1,2,3,4.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你能类比判断一个数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判断一元

二次方程的解吗

【解答】将上面的这些数代入后,只有-2和-3满足等式,所以x =-2或x =-3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10x +12=0的解.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等式,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即可.若相等,则这个数是方程的解,若不相等,则这个数不是方程的解.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D ) A .ax 2+bx +c =0 B .3x 2-2x =3(x 2-2) C .x 3-2x -4=0

D .(x -1)2+1=0

2.已知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mx +4=0的一个解,则m 的值为( A ) A .2 B .0 C .0或2

D .0或-2

【教师点拨】将x =2代入x 2-2mx +4=0得,4-4m +4=0.再解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得出m 的值.

3.把一元二次方程(x +1)(1-x )=2x 化成二次项系数大于0的一般式是__x 2+2x -1=0__,其中二次项系数是__1__,一次项系数是__2__,常数项是 __-1__.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4】求证:关于x 的方程(m 2-8m +17)x 2+2mx +1=0,不论m 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已知关于x 的方程,且含有字母系数,要证明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该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证明】m 2-8m +17=m 2-8m +42+1=(m -4)2+1. ∵(m -4)2≥0,

∴(m -4)2+1>0,即(m -4)2+1≠0,

∴不论m 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要证明不论m 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需证明二次项系数恒不为0,即m 2-8m +17≠0.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一元二次方程⎩⎨⎧

必须满足的三要素⎩⎪

⎨⎪⎧

是整式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一般形式:ax 2

+bx +c =0a ≠0

2.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方法:将这个数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如

果“左边=右边”,则这个数是方程的解;如果“左边≠右边”,则这个数不是方程的解.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第1课时)

一、基本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理解并掌握直接开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n≥0)的方程,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 +m)2=n(n≥0)的方程.

2.通过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形如(x-a)2=b的过程解一元二次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探索,体会“降次”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形如(x-a)2=b的形式.

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

阅读教材P5~P9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一般地,对于方程x2=p:

(1)当p>0时,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1=__p__,x2=__-p __.

(2)当p=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__0__;

(3)当p<0时,方程__无实数根__.

2.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 +1)2=9; x 1=23,x 2=-4

3.

}

(2)y 2+2y +1=25. y 1=4,y 2=-6. 3.(1)x 2+6x +__9__=(x +__3__)2; (2)x 2-x +__14__=(x -__1

2__)2; (3)4x 2+4x +__1__=(2x + __1__)2.

4.一般地,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成(x +n )2=p 的形式,那么就有:

(1)当p >0时,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 1=,x 2=

(2)当p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1=x 2=__-n __; (3)当p <0时,方程__无实数根__.

*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 (1)2x 2-4x -8=0; (2)2x 2+3x -2=0.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实质和关键点是什么 【解答】(1)移项,得2x 2-4x =8.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 2-2x =4.

配方,得x 2-2x +12=4+12,即(x -1)2=5.

!

由此可得x -1=±5, ∴x 1=1+5,x 2=1- 5. (2)移项,得2x 2+3x =2.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 2+3

2x =1.

配方,得⎝⎛⎭

⎫x +342=25

16.

由此可得x +34=±54,∴x 1=1

2,x 2=-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实质就是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变形,转化为开平方所需要的形式,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简记为:一移,二化,三配,四开.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

1.若x 2-4x +p =(x +q )2,则p 、q 的值分别是( B )

A .p =4,q =2

B .p =4,q =-2

C .p =-4,q =2

D .p =-4,q =-2

2.用直接开平方法或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 -1)2-6=0 ; (2)x 2-4x +4=5; (3)9x 2+6x +1=4; (4)36x 2-1=0; (5)4x 2=81; (6)x 2+2x +1=4. (1)x 1=1+2,x 2=1- 2.

(2)x 1=2+5,x 2=2- 5. (3)x 1=-1,x 2=1

3. (4)x 1=16,x 2=-16. (5)x 1=92,x 2=-92. (6)x 1=1,x 2=-3.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2】如果x 2-4x +y 2+6y +z +2+13=0,求(xy )z 的值.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还是负数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

还是负数几个非负数相加的和是正数还是负数 *

【解答】由已知方程,得x 2-4x +4+y 2+6y +9+z +2=0, 即(x -2)2+(y +3)2+z +2=0, ∴x =2,y =-3,z =-2. ∴(xy )z =[2×(-3)]-

2=136.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若几个非负数相加等于0,则这几个数都等于0.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一移项→二化简→三配方→四开方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公式法(第2课时)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

2.会熟练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ax2+bx+c=0(a≠0)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并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了解解决问题多样性.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

求根公式的推导及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9~P1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5x=0;x1=0,x2=5.

(2)2x2-4x-1=0. x1=1+

6

2,x2=1-

6

2.

2.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

求出它的两根x1=-b+b2-4ac

2a,x2=

-b-b2-4ac

2a.

【教师点拨】因为前面解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3.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2-4ac≥0时,将

a 、

b 、

c 代入式子x =-b ±b 2-4ac

2a

就得到方程的根.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__求根公式__.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__公式法__.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__2__个实数根,也可能__没有__实数根. (5)一般地,式子b 2-4ac 叫做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

Δ表示,即Δ=__b 2-4ac __.当Δ__>__0时,方程ax 2+bx +c =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__=__0时,方程ax 2+bx +c =0(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__<__0时,方程ax 2+bx +c =0(a ≠0)没有实数根.

4.不解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1)16x 2+8x =-3; (2)9x 2+6x +1=0; (3)2x 2-9x +8=0; (4)x 2-7x -18=0.

解:(1)没有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教师点拨】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用判别式进行判断.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 2+1=3x ; (2)2x (x -1)-7x =2.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怎样的 【解答】(1)原方程整理,得2x 2-3x +1=0. 、

其中a =2,b =-3,c =1,

则Δ=b 2-4ac =(-3)2-4×2×1=1>0. ∴x =-b ±b 2-4ac 2a =-

-3±12×2

, 即x 1=1

2,x 2=1.

(2)原方程整理,得2x 2-9x -2=0. 其中a =2,b =-9,c =-2,

则Δ=b 2-4ac =(-9)2-4×2×(-2)=97>0. ∴x =-b ±b 2-4ac 2a

=--9±97

2×2, .

即x 1=9+974,x 2=9-97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 、b 、c 的值;(2)求出Δ=b 2-4ac 的值;(3)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x 1=-b +b 2-4ac 2a ,x 2=-b -b 2-4ac

2a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x 1=x 2=-b

2a ;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方程x 2-4x +4=0的根的情况是( B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2.如果方程5x 2-4x =m 没有实数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m <-4

5__. 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 2-6x -1=0; (2)2x 2-2x +1=0; (3)5x +2=3x 2.

解:(1)x 1=3+112,x 2=3-11

2. (2)方程没有实数根. (3)x 1=2,x 2=-1

3.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

【例2】已知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试判断方程(a +b )x 2+2cx +(a +b )=0的根

的情况.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什么关系是怎样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判断根的情况

【解答】∵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a +b >0,c +a +b >0,c -a -b <0,∴Δ=(2c )2-4(a +b )·(a +b )=4(c +a +b )(c -a -b )<0,故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运用根的判别式Δ=b 2-4ac 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Δ>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0⇔方程没有实数根

2.当Δ≥0时,方程

ax 2+bx +c =0(a ≠0)的实数根为

x =-b ±b 2-4ac

2a

. 、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因式分解法(第3课时)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2.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和探寻用更简单的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应用因式分解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因式分解法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简便方法,它避免了复杂的计算,提高了解题速度和准确程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12~P1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将下列各题因式分解:

%

am+bm+cm=__m(a+b+c)__;

a2-b2=__(a+b)(a-b)__;

a2+2ab+b2=__(a+b)2__;

x2+5x+6=__(x+2)(x+3)__;

3x2-14x+8=__(x-4)(3x-2)__.

2.按要求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24=0(用公式法).

解:(1)x 1=0,x 2=-1

2. (2)x 1=2,x 2=-4.

3.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先将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对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使方程

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__因式分解法__.

4.如果ab =0,那么a =0或b =0,这是因式分解法的根据.即:如果(x +1)(x -1)=0,那么x +1=0或 __x -1=0__,即x =-1或__x =1__.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对学) 【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 2-3x -10=0; (2)5x 2-2x -14=x 2-2x +3

4;

;

(3)3x (2x +1)=4x +2; (4)(x -4)2=(5-2x )2.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解答】(1)因式分解,得(x +2)(x -5)=0. ∴x +2=0或x -5=0, ∴x 1=-2,x 2=5.

(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x 2-1=0. 因式分解,得(2x +1)(2x -1)=0. —

∴2x +1=0或2x -1=0, ∴x 1=-12,x 2=1

2.

(3)原方程可变形为3x (2x +1)-2(2x +1)=0. 因式分解,得(2x +1)(3x -2)=0. ∴2x +1=0或3x -2=0, ∴x 1=-12,x 2=2

3.

(4)移项,得(x -4)2-(5-2x )2=0. 因式分解,得(1-x )(3x -9)=0, —

∴1-x =0或3x -9=0, ∴x 1=1,x 2=3.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将一元二

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即方程右边为0;(2)将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3)对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分别求解.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解方程: (1)x 2-3x -10=0; (2)3x (x +2)=5(x +2); (3)(3x +1)2-5=0;

]

(4)x 2-6x +9=(2-3x )2. 解:(1)x 1=5,x 2=-2. (2)x 1=-2,x 2=5

3.

(3)x 1=-1+53,x 2=5-1

3. (4)x 1=-12,x 2=5

4.

2.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35=0的根,求该三角形的

周长.

解:解x 2-12x +35=0,得x 1=5,x 2=7.

∵3+4=7,∴x =5,故该三角形的周长=3+4+5=12.

!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2】已知

9a 2-4b 2=0,求代数式

a b -b a -a 2+b 2

ab 的值.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a 、b 的值能求出来吗a 、b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将a 、b 的值与已知代数式联系起来.

【解答】原式=a 2-b 2-a 2-b 2ab =-2b

a . ∵9a 2-4

b 2=0, ∴(3a +2b )(3a -2b )=0, 即3a +2b =0或3a -2b =0, ∴a =-23b 或a =23b .

当a =-23b 时,原式=-2b

-23b =3;

当a =2

3b 时,原式=-3.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要求a

b-

b

a-

a2+b2

ab的值,首先要对它进行化简,然

后从已知条件入手,求出a与b的关系后代入,但也可以直接代入,因计算量比较大,容易发生错误.本题注意不要漏解.

环节3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先将方程一边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第4课时)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利用求根公式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推导出根与系数的关系,体现了数学推理的严密性与严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问题.

.

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15~P1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程x1x2%

x1+x2x1·x2

x2-2x=00220

x2+3x-4=0、-41-3-4

x2-5x+6=0235》6

(1)用语言描述你发现的规律:__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为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之积为常数项__.

(2)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根为x1、x2,请用式子表示x1、x2与p、q的关系:

__x 1+x 2=-p ,x 1x 2=q __.

2.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1)用语言描述你发现的规律:__两根之和为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之比的相反数,两根之积为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之比__.

(2)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x 1、x 2,请用式子表示x 1、x 2与a 、b 、c 的关系:__x 1+x 2=-b a ,x 1x 2=c

a __.

3.求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1)x 2-6x -15=0; (2)5x -1=4x 2; (3)x 2=4;

(4)2x 2=3x .

解:(1)x 1+x 2=6,x 1x 2=-15. (2)x 1+x 2=54,x 1x 2=1

4. (3)x 1+x 2=0,x 1x 2=-4. (4)x 1+x 2=3

2,x 1x 2=0.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x 1、x 2是方程2x 2-3x -5=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

(1)x 1+x 2 ; (2)1x 1+1

x 2

(3)x 21+x 22; (4)x 21+3x 2

2-3x 2.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考虑将所求代数式转化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关系.

【解答】(1)x 1+x 2=3

2, (2)∵x 1x 2=-5

2, ∴1x 1

+1x 2

=x 1+x 2x 1x 2

=-35.

(3)x 21+x 22=(x 1+x 2)2-2x 1x 2

=294.

(4)x 21+3x 22-3x 2=(x 21 +x 22 ) +(2x 2

2 -3x 2 )=1214

. "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先将求值式进行变形,使其含有

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再求出方程的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整体代入即可求解.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 2-5x -3=0; (2)9x +2=x 2; (3)6x 2-3x +2=0; (4)3x 2+x +1=0. 解:(1)x 1+x 2=5,x 1x 2=-3. (2)x 1+x 2=9,x 1x 2=-2. (3)方程无解.

|

(4)方程无解.

2.已知方程x 2-3x +m =0的一个根为1,求另一根及m 的值. 解:另一根为2,m =2.

【教师点拨】本题有两种解法:一种是根据根的定义,将x =1代入方程先求m ,再求

另一个根;另一种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

3.若一元二次方程x 2+ax +2=0的两根满足:x 21 +x 22 =12,求a 的值.

解:a =±4.

【教师点拨】由x 21 + x 22 =(x 1+x 2)2-2x 1x 2=12,再整体代入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

积得到答案.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

【例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k +1)x +14k 2+1=0,且方程两实根的积为5,求k 的值.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一元二次方程有根的条件是什么一元二次方程两实根的积

与什么有关

【解答】∵方程两实根的积为5,

∴ ⎩⎨⎧

Δ=[-k +1]2

-4⎝⎛⎭

⎫1

4k 2

+1≥0,x 1x 2

=1

4k 2

+1=5,

∴k ≥3

2,k =±4.

故当k =4时,方程两实根的积为5.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两实根满足的条件,求待定字母的值,务必要注意方程有两实根的条件,即所求的值应满足Δ≥0.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x 1、x 2和系数的关系如下: x 1+x 2=-b a ,x 1x 2=c

a .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章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准备.联系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的基本知识,继续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本章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本章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思想方法】 1.体会和掌握转化法,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利用转化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2.掌握建模思想,如:在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一元二次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21.1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21.1一元二次方程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相关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方程模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模型来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能准确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能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确定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意义,能够运用代入法检验根的正确性. 数学思考: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问题解决: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通过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ax2+bx+c=0(a≠0)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洋葱小视频分享一、有关解方程的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 洋葱小视频分享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讲解,激发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提前预习,轻松学习知识。 (一)、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题目,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1.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元”是指__1个未知数__,“一次”是指__未知数的次数是1__,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都是__整式__的形式. 2.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ax+b=0(a,b是常数,且a≠0)__.若关于x的方程(m+1)x|m|+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1____. 3.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若已知x=1是方程ax+3=0的解,则a=__-3__. (二)、【课堂引入】 问题1: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用资料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 2+bx +c =0(a ≠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重点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 2+bx +c =0(a ≠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识别. 活动1 复习旧知 1.什么是方程?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 2.下列哪些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并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1)2x -1 (2)mx +n =0 (3)1 x +1=0 (4)x 2=1 3.下列哪个实数是方程2x -1=3的解?并给出方程的解的概念. A .0 B .1 C .2 D .3 活动2 探究新知 根据题意列方程. 1.教材第2页 问题1. 提出问题: (1)正方形的大小由什么量决定?本题应该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2)本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能利用这个数量关系列方程吗?怎么列方程? (3)这个方程能整理为比较简单的形式吗?请说出整理之后的方程. 2.教材第2页 问题2. 提出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量?由这些量可以得到什么? (2)比赛队伍的数量与比赛的场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5个队参赛,每个队比赛几场?一共有20场比赛吗?如果不是20场比赛,那么究竟比赛多少场? (3)如果有x 个队参赛,一共比赛多少场呢? 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0,求这两个数. 提出问题: 本题需要设两个未知数吗?如果可以设一个未知数,那么方程应该怎么列?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2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活动3 归纳概念 提出问题: (1)上述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给这一类方程取一个什么名字?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章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准备.联系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的基本知识,继续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本章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本章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思想方法】 1.体会和掌握转化法,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利用转化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2.掌握建模思想,如:在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一元二次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21.1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21.1一元二次方程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相关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方程模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模型来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能准确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1~P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解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_cm__,宽为__(50-2x)_cm__.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教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学案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 2.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3.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个问题.教学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的讨论. 3.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方程解与实际问题解的区别.教学关键 1.分析实际问题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3.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的推导. 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2课时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7课时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5课时 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课时 第1课时 21.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2+b 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1.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

3.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题目. 4.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难点关键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2.难点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列方程. 问题(1)古算趣题:“执竿进屋” 笨人执竿要进屋,无奈门框拦住竹,横多四尺竖多二,没法急得放声哭。 有个邻居聪明者,教他斜竿对两角,笨伯依言试一试,不多不少刚抵足。 借问竿长多少数,谁人算出我佩服。 如果假设门的高为x?尺,?那么,?这个门的宽为_______?尺,长为_______?尺,?根据题意,?得________. 整理、化简,得:__________. 问题(2)如图,如果AC CB AB AC ,那么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https://www.360docs.net/doc/cb19089781.html, 如果假设AB=1,AC=x,那么BC=________,根据题意,得: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_. 问题(3)有一面积为54m2的长方形,将它的一边剪短5m,另一边剪短2m,恰好变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如果假设剪后的正方形边长为x,那么原来长方形长是________,宽是_____,根据题意,得: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 老师点评并分析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整理.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 (1)上面三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 (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 (3)有等号吗?还是与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 老师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 因此,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

初中数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九年级数学上《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案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教学设计 课题解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第二十一 章 学科数学年级 九年级 上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 积极探索方程不同解法,通过交流发现最优解法,获得成功体验。 能力目标 1 .经历探索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合理的推理 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灵活选择解方程的方法。 知识目标 1.了解因式分解法的概念。 2.会用提公因式法和运用乘法公式将整理成一般形式的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根据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必有因式为0,从而降次解方程。 重点会用提公因式法和运用乘法公式将整理成一般形式的方程左边因式分解,从而降次解方程。 难点将整理成一般形式的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学法探索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教法启发引导,问题驱动,讲练结合。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一、复习引入 你还记得用配方法和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分别用配方法和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① x2﹣6x+6=0.②1﹣x=x2.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配方法和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 学生回 顾配方法和 公式法的解 题思路,通过 复习上节课 内容引入本 节课新知。 通过 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 思考学习 更多的解 方程方法。 讲授新课二、探究新知 1.思考:根据如果把一个物体从地面以10m/s 的速度竖 直上抛,那么物体经过x s离地面的高度(单位:m)为:通过应用题 引出方程,然 后学生观察 式子特点,进 行因式分解, 为下面的学 习作铺垫。 学生通过 回顾“因式 分解知 识”,为引 入因式分 解法解方 程作铺垫。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解一元二次方程21.2.1直接开平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

21.2.1 直接开平方法 教学内容 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 (ex+f )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 )2=n (n ≥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2.难点与关键: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 2=n ,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 )2=n (n ≥0)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问题1.填空 (1)x 2-8x+______=(x-______)2;(2)9x 2+12x+_____=(3x+_____)2;(3)x 2+px+_____=(x+______)2. 问题2.如图,在△ABC 中,∠B=90°,点P 从点B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AB=6cm ,BC=12cm ,?P 、Q 都从B 点同时出发,几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8cm 2 ? B C A Q https://www.360docs.net/doc/cb19089781.html, P 老师点评: 问题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 4;(2)4 2;(3)( 2p )2 2 p . 问题2:设x 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8cm 2

则PB=x,BQ=2x 依题意,得:1 2 x·2x=8 x2=8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得x=±22 即x1=22,x2=-22 可以验证,22和-22都是方程1 2 x·2x=8的两根,但是移动时间不能是负值. 所以22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 二、探索新知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x2=8,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22,如果x换元为2t+1,即(2t+1)2=8,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点评:回答是肯定的,把2t+1变为上面的x,那么2t+1=±22 即2t+1=22,2t+1=-22 方程的两根为t1=2-1 2 ,t2=-2- 1 2 例1:解方程:x2+4x+4=1 分析:很清楚,x2+4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2=1. 解:由已知,得:(x+2)2=1 直接开平方,得:x+2=±1 即x+2=1,x+2=-1 所以,方程的两根x1=-1,x2=-3 例2.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m2提高到14.4m,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 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0x=10(1+x);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x)+10(1+x)x=10(1+x)2 解: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 则:10(1+x)2=14.4 (1+x)2=1.44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1一元二次方程》优质课教案_0

21.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并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及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题目. (4)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难点 1. 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 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回顾 1、什么叫做方程? 2、我们都学过哪些方程? 3、我们如何定义方程的“元”和“次”? (2)探究新知 1、集思广益 方程 2240+-=x x 属于什么方程?其他实际问题中是否也能列出这一类方程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100―2x ) cm ,宽为(50―2x ) cm .根 据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 2,得(100―2x )(50―2x )=3 600. 整理,得 4x 2―300x +1 400=0. 化简,得 x 2―75x +350=0 问题一、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600 2cm ,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问题二、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 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你说组织者应该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 全部比赛共有28场. 若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则每个队要与其他x-1个队各赛一场,比赛共有x(x-1)/2场,由此,我们可以列出方程x(x-1)/2=28,化简得x 2―x=56.

【人教版】九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 2+bx +c =0(a ≠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重点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 2+bx +c =0(a ≠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识别. 活动1 复习旧知 1.什么是方程?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 2.下列哪些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并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1)2x -1 (2)mx +n =0 (3)1 x +1=0 (4)x 2=1 3.下列哪个实数是方程2x -1=3的解?并给出方程的解的概念. A .0 B .1 C .2 D .3 活动2 探究新知 根据题意列方程. 1.教材第2页 问题1. 提出问题: (1)正方形的大小由什么量决定?本题应该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2)本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能利用这个数量关系列方程吗?怎么列方程? (3)这个方程能整理为比较简单的形式吗?请说出整理之后的方程. 2.教材第2页 问题2. 提出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量?由这些量可以得到什么? (2)比赛队伍的数量与比赛的场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5个队参赛,每个队比赛几场?一共有20场比赛吗?如果不是20场比赛,那么究竟比赛多少场? (3)如果有x 个队参赛,一共比赛多少场呢? 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0,求这两个数. 提出问题: 本题需要设两个未知数吗?如果可以设一个未知数,那么方程应该怎么列?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2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活动3 归纳概念 提出问题: (1)上述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给这一类方程取一个什么名字? (3)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___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这

21.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1.1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通过类比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 使学生经历类比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过程,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类比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ax2+bx+c= 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定义,并能使用定义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的分别。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可化为一元一次 方程的分式方程,运用方程方法可以解决众多代数问题和几何求值问题,是非 常常见的一种数学方法。从这节课开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先来回忆一下 方程的有关概念. 1.什么是方程?什么的一元一次方程? 2.指出下面哪些方程是已经学过的方程?分别是什么方程? (1)3x+2=0;(2)2x−3y=8;(3)2 5x +3 y =0;(4)1 3 y=4;

(5)x2−2x+1=0;(6)y(y−8)=24;(7)5+1 x−3=1;(8)2x 3 −y 2 =2. 3.什么的元?什么的次?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问题1、2,要求学生列出方程,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 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个角各切去一个相同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问题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该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提问: (1)问题1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所列的方程为,化简后为。1 (2)问题2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为什么要乘1 2 ?所列的方程为,化简后为。 注意:(1)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是否清楚; (2)学生能否说出每一步骤的关键和应注意问题. 说明:由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元二次方程,同时让学生体会方程这一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2.观察方程 (1)x2−75x+350=0;(2)x2−x−56=0. 请口答下面问题. (1)上面几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 (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 (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 结论:(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21.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新疆精河县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新疆精河县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疆精河县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疆精河县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新疆精河县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1。1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是以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为标准的。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三种特殊形式,能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3.理解二次根式的根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过程方法 1.。通过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其它三种特殊形式. 3。经历观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情感态度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导语:小学五年级学习过简易方程,上初中后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运用方程方法可以解决众多代数问题和几何求值问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数学方法。从这节课开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先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二、探究新知 ● 探究课本问题2 分析: 1。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是什么意思? 2。全部比赛场数是多少?若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如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全部比赛场数? 整理所列方程后观察: 1。方程中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各是多少? 2。下列方程中和上题的方程有共同特点的方程有哪些? 4x+3=0;0422=-+x x ;042=-+y x ;0350752=+-x x ; 0621=-+x x ● 概念归纳: 1。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分析:首先它是整式方程,然后未知数的个数是1,最高次数是2。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分析: 错误!.为什么规定a ≠0? 错误!。方程左边各项之间的运算关系是什么?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各项分别是什么?各项系数是什么? 3。特殊形式:()002≠=+a bx ax ;()002≠=+a c ax ;()002≠=a ax ● 课本例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解一元二次方程21.2.2公式法教案新人教版(2021

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2.2 公式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2.2 公式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2.2 公式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1.2.2 公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利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加强推理技能,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培养严禁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过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比如,方程24 x,227 x: 提问1 这种解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提问2 这种解法的局限性是什么?(只对那种“平方式等于非负数"的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有效,不能实施于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2.面对这种局限性,我们该怎么办?(使用配方法,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能够直接开平方的形式) (学生活动) 用配方法解方程:2 x x. 237

(名师整理)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1章《21.1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

21.1 一元二次方程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2.内容解析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给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并指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不唯一.这些概念是全章后续内容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的认识.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例子,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列出的这三个具体方程,并发现它们在形式上的共同点,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会将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能在具体例子中识别各项系数的取值.能注意到二次项系数不为0.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列方程的内容贯穿本节课的始终,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应注意控制问题背景的难度,要有利于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过程,进而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归纳概念 问题1 根据实际背景,列出方程: (1)要设计一座高2 m的人体雕像,使它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的高度比,求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高多少米? (2)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方盒的底面积为3 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3)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加比赛? 师生活动: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引入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提高学生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2 观察上面三个方程,它们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共同点?有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21章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2公式法 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1章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2公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准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 2、使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3、会熟练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法的应用。 2、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的推导过程。 三、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请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x2+4x+1=0.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2、系数化为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5、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6、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探索新知: 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ax2+bx+c=0(a≠0)。 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因为a≠0,所以可得 配方,得:即 ∵a≠0,∴4a2>0,式子b2-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1)b2-4ac>0,两边同时开方得:即 24 b b ac -±- ∴x 1= ,x 2 = (2)b2-4ac<0,此时方程的根为 即一元二次程ax2+bx+c=0(a≠0)有两个的实数根。 (3)b2-4ac=0,此方程实数根。 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根的判别式,通常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①当△=b-4ac>0时,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②当△=b-4ac=0时,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③当△=b-4ac<0时,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1 一元二次方程(1)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合作探讨,老师点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恰如其分地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结合八册上整式中的有关概念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派生概念,如二次项等. (3)通过掌握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方法,•导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又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通过用已学的配方法解ax2+bx+c=0(a≠0)导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接着讨论求根公式的条件:b2-4ac>0,b2-4ac=0,b2-4ac<0. (5)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整式》的第5节因式分解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用练习巩固它. (6)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由事实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等有关概念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通过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转化等数学思想;经历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 2.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3.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的讨论. 3.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方程解与实际问题解的区别. 教学关键 1.分析实际问题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3.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的推导.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过程,体验观察→发现→猜想→验证的思维转化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归纳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理解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由“特殊——一般——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探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什么?(出示课件2) 学生口答:2(40). =-≥ x b ac 2.如何用判别式b2-4ac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学生口答: 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 想一想:方程的两根x1和x2与系数a、b、c还有其他关系吗?(二)探索新知 探究根与系数的关系 填表,观察、猜想(出示课件4) 你发现什么规律?

①用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 ②x2+px+q=0的两根x1, x2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出示课件5: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有x-x1=0,且x-x2=0,那么方程(x-x1)(x-x2)=0(x1,x2为已知数)的两根是什么?将方程化为x2+px+q=0的形式,你能看出x1,x2与p,q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引导: 归纳结论:(出示课件6) 如果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根为x1,x2,则: x1+x2=-p,x1·x2=q. 教师问:如果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1呢?(出示课件7) 上面发现的结论在这里成立吗?请完善规律. ①用语言叙述发现的规律; ②ax2+bx+c=0的两根x1,x2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师生共同归纳:(出示课件8)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