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语法专项训练

中考语文语法专项训练
中考语文语法专项训练

语法专项训练

词性

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①具体事物: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

②抽象事物: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试——试试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

3.助动词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单音节: AA式

高——高高(的)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慢——慢慢(的)

双音节:AABB式

老实——老老实实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

马虎——马里马虎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慌张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1)有专用的,如: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

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2)有借用的,如: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

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

架次: 计算飞机架数次数的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或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

人次:计算人数和次数的总和。

吨公里:是陆运的吨数、公里数的计算单位。三吨货物运行一百公里,叫“三百吨公里。

吨海里:是计算海运(水运)货物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同吨公里。

秒立方米:表示一秒钟时间内,水在河床里流过一立方米的量。如在一秒钟时间内流过五十立方米,水流量就是“五十秒立方米”。

2.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第二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例如:

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

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介宾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比较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⑥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 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

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他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四)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

⑤嗯!我马上就去。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题】

1、选出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组:()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

B.副,介,代,介,名

C.名,连,名,介,动

D.名,介,名,动,名

2、《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

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

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

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

3、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

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

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

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

4、“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面()蛋圆形的镜子,一方雪白()的毛巾,或者一顶织()得很好看的绒线小圆帽。”

划线词语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名词形容词副词

B.量词形容词介词

C.量词形容词动词

D.代词副词动词

5、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

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

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

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

6、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正确的一项是:()

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

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

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

B.①介②动③动④名

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

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

7、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

A.春回大地群山绿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一汪绿水慰平生

D.红了樱桃绿了笆蕉

8、选出下列带下划线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地响起来。

9、从下面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

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

B.各那么鲁迅我们旅客

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

D.胖伟大激动承担应该

10、判断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写在句末括号中。

①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③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④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⑤他患了一场大病。()⑥他病了三天。()

⑦这把锁锈死了。()⑧这把锁长了锈。()

11、指出正确说明下边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及意义的一项:()

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近不得台旁……

A.“近”本来是名词,这里作形容词,意思是依靠。

B.“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副词,意思是靠近。

C.“近”本来副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进去。

D.“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靠近。

12、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完全正确的一项:()

她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己的经历,她说她和丈夫是一对患难夫妻。①动词②形容词③介词

④连词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13、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

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

C.角色语文经常兴趣

D.非常偶尔清楚风景

1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他在学校里②他在阅览室学习

B.①这座房子朝南②他朝北走去了

C.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

②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

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

1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①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

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

C.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

短语

【知识清单】

一、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

⑴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

⑵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

⑶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

⑷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

⑸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例如:工厂农村我你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⑴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⑵大小顺序:省、市、县

⑶年龄顺序:老、中、青

⑷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⑸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

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二、偏正短语

1、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⑴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

⑵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

三、动宾短语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动词+宾语。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例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

四、后补短语

A、动+补

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例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引在脑子里、跑得快、走的急

B、形+补

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例如: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漂亮极了

五、主谓短语

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结构形式:A名+动 B名+形 C代+动 D代+形

例如:

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

例如:

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

另外还有复指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不做解释。【练习题】

1、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风俗习惯()变化规律()历史悠久()整修一新()

交头接耳()思维敏捷()废寝忘食()前程远大()

全神贯注()襟怀坦白()挥手之间()愚公移山()

竞选州长()销售计划()色彩缤纷()交通规则()

风和日丽()激动不已()禁止吸烟()辛勤耕耘()

巍峨挺立()不断发生()气氛热烈()继往开来()

2、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那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

⑴祖国万岁品质优良天气晴和思想品质成绩好

⑵看了两眼打扫教室洗得干净热了起来扔出去

⑶十分伟大我的书包小声地说追歼敌人很热闹

⑷讲解语法讲述清楚种植玉米制造火箭听故事

(5)报纸杂志调查研究身体健康严肃认真读和写

3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句中加粗的词依次是副词、形容词。

B.“当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的大地时,张骞被这里繁盛的美景惊呆了。”句中“荒凉”和“繁盛”是一组反义词。

C.“从前对巴特家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句中加粗词在这里是贬义词。

D.对“敬畏自然”、“曹刿论战”、“阿长与《山海经》”、“莲文化的魅力”四个短语类型的判定依次为:后补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句子成分

【知识清单】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一、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

(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

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

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三、宾语

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例如:

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

(2)谓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

四、定语

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五、状语

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以由副词、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

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六、补语

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这几天真是烦〈透〉了。这家伙讨厌〈死〉了。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看了<几遍>。等了<一会儿>。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练习题】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的侵蚀。”这句话的主语是()A.主谓短语 B.偏正短语

C.并列短语 D.动宾短语

2.“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这句话的谓语是()

A.是 B.是应该经常打扫的

C.说 D.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

3.“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臂。”句中的画线部分是()

A.定语偏正短语 B.补语动补短语

C.谓语主谓短语 D.宾语偏正短语

4.“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这句话的主语是()

A.名词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答案】词性练习答案:

1C 2D 3A 4C 5A 6D 7C 8B 9C 10 ①形②动③名④形⑤名⑥动⑦动⑧名11D 12C 13.B 14. C 15. D

短语练习题答案:

1 风俗习惯(并列)变化规律(偏正)历史悠久(主谓)整修一新(动补)

交头接耳(并列)思维敏捷(主谓)废寝忘食(并列)前程远大(主谓)

全神贯注(主谓)襟怀坦白(主谓)挥手之间(偏正)愚公移山(主谓)

竞选州长(动宾)销售计划(偏正)色彩缤纷(主谓)交通规则(偏正)

风和日丽(并列)激动不已(动补)禁止吸烟(动宾)辛勤耕耘(偏正)

巍峨挺立(偏正)不断发生(偏正)气氛热烈(主谓)继往开来(并列)

2(1)主谓,思想品质;(2)后补,打扫教室;(3)偏正,追歼敌人;(4)动宾,讲述清楚(5)并列,身体健康 3 D

句子成分练习答案:1.C 2.D 3.D 4.D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综合测试卷 班级姓名 1、与例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例:铁的纪律锦上添花 A修建桥梁思想疙瘩 B傀儡政权时代潮流 C工程上马挑着担子 D百花齐放红牡丹 2、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词的词性分析正确的一组:( )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 B.副,介,代,介,名 C.名,连,名,介,动 D.名,介,名,动,名 3、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 B. 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 C. 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 D. 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 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 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 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 5、下列词语都属同类的一组是:( ) A.北国天骄衣钵隐衷 B.消极敷衍痛快惊诧 C.间或凄然大抵简直 D.什么人们这里高处 6、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老虎正要①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②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 ③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 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 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 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 7、选出对加点词的词类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 )

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A.动词形容词连词代词 B.介词动词连词名词 C.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 D.介词动词副词名词 8、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 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 B. ①介②动③动④名 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 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 9、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 ) A.春回大地群山绿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一汪绿水慰平生 D.红了樱桃绿了笆蕉 10、选出下列带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 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地响起来。 11、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 B.各那么鲁迅我们旅客 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 D.胖伟大激动承担应该 1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都依次列出了,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 她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己的经历,她说她和丈夫是一对患难夫妻。 ①动词②形容词③介词④连词A.①②④④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13、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错误的一项: ( ) A 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 B 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 C 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 D 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 14、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英语)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汇编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英语)中考英语语法填空汇编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一、英语语法填空汇编 1.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文章大意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未提供单词的,限填一词),使文章意思完整、正确。 There is a nice family living in Valladolid, a beautiful city in Spain.________father, Jose Garcia, is a tall and friendly man. He________(work)in a famous company. He married Teresa, a________(beauty) woman, ________dark eyes and light hair. She is a ________(teach) of a primary school. Jose and Teresa have three________(child): Susan, Rebecca and Juan. The________(old), Susan, is 24 years old. She's a doctor and busy with her work every day. She________(usual) goes to work at 8 a.m. and comes home after 7p.m. Rebecca, a beautiful girl with big dark eyes, is 19 years old and________(study)Chinese in the Canary Islands. Juan, a naughty 11-year-oldboy, dreams of________a great football player. They are a happy family.【答案】The;works;beautiful;with;teacher;children;eldest;usually;studies;becoming 【解析】【分析】文章大意:在西班牙美丽的城市瓦拉多利德,住着一个很好的家庭。何塞·加西亚娶了特蕾莎。她是一所小学的五年级教师。何塞和特蕾莎生了三个孩子:苏珊、丽贝卡和胡安。苏珊,24岁。她是个医生,每天都忙于工作。She早上8点上班,晚上7点回家。Rebecca,19岁,在加那利群岛学习中文。胡安,一个顽皮的11岁男孩,梦想着成为一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他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1)句意:爸爸,何塞加西亚是一个高个子善良的人。father特指前文提到的住在瓦拉多利德承德市幸福家庭中的爸爸,因此使用定冠词,因为在句首,手字母t应大写,故答案是The。 (2)句意:他在一个著名的公司上班。本文的基本时态为一般现在时,所以本句也是一般现在时,主语he是第三人称单数,因此谓语动词使用单三形式,故答案是works。(3)句意:他娶了一个叫做特蕾莎的长着黑色眼睛的妇女。beauty作定语修饰woman,应使用形容词beautiful,故答案是beautiful。 (4)句意:他娶了一个叫做特蕾莎的长着黑色眼睛的妇女、长着黑色眼睛作定语修饰woman,应使用介词with连接,故答案是with。 (5)句意:他是一个小学的老师。根据冠词a,可知后面单数可数名词,与teach相关的名词是teacher,老师,故答案是teacher。 (6)句意:何塞和特蕾莎有三个孩子。child孩子,可数名词,根据three可知应使用复数形式children,故答案是children。 (7)句意:最大的,苏珊24岁了。根据后文的叙述可知苏珊年龄最大,兄弟姐妹之间年龄最大使用eldest,故答案是eldest。 (8)句意:她通常八点上班。usual修饰go to work,应使用副词形式usually,故答案是usually。 (9)句意:长着黑色大眼睛的丽贝卡19岁了,在加那利群岛学习中文,文章的基本时态为一般现在时,主语Rebacca是第三人称单数,动词使用单三形式,故答案是studies。(10)句意:十一岁的胡安是一个淘气的男孩,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乐伟大的足球运动员。

中考英语 英语 语法填空(及答案)

中考英语英语语法填空(及答案) 一、英语语法填空 1.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Next time you hold a book in your hands, stop and think. Like most other things in the modern world, it is the result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human invention. First, came the invention of writing, ________(probable) .about 5, 500 years ago. With writing, people did not have to remember everything in their heads. They could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that they never________ (see) and share their knowledge with insure generations. Later, the Greeks were well-known for their literature (文学) and science, but their "books" looked very different ________the books of today. They were called scrolls (卷轴). They were difficult to use and took a lot of space in a library. About 2,000 years ago, books with lots of pages________ (invent). For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the pages of books were made from animal skin. That changed in ________thirteenth century, when Europeans learned about a very ________(use) Chinese invention: paper. But the biggest change for books in Europe came in 1439, when Johannes Gutenberg invented the printing press. Before that, books in Europe were copied by hand, so they were very expensive. Many more people could afford the books ________were produced on a printing press. These days it is difficult ________(imagine) a world without books. But human invention does not stop. Every year, more________ (story) are bought as e-books and read on a screen. Will anyone turn the pages of a traditional book in the future, ________will books, like scrolls, soon disappear? 【答案】probably;saw;from;were invented;the;useful;that/which;to imagine;stories;or 【解析】【分析】本文介绍了书的历史。 (1)句意:首先,书写的发明可能在大约5500年前。副词修饰动词came,probable是形容词,probably是副词,故填probably。 (2)句意:他们可以与从未见过的人交流,并与保险公司的几代人分享他们的知识。根据5, 500 years ago可知时态是一般过去时,see的过去式是saw,故填saw。 (3)句意:后来,希腊人因他们的文学和科学而闻名,但是他们的“书”看起来和今天的书大不相同。be different from,固定搭配,与……不同,故填from。 (4)句意:大约2000年前,有很多页的书4被发明。根据2000年前是一般过去时,invent和pages是被动关系,主语是名词复数,故助动词是were,故填 were invented。(5)句意:这种情况在13世纪发生了变化,当时欧洲人了解到一项非常有用的中国发明,纸。根据thirteenth是序数词,其前是定冠词the,故填the。 (6)句意:这种情况在13世纪发生了变化,当时欧洲人了解到一项非常有用的中国发明,纸。invention是名词,其前是形容词,use是动词,useful是形容词,故填 useful。(7)句意:更多的人买得起印刷机上生产的书。定语从句缺少主语,指代先行词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语法专项练习40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语法专项练习40题 1、下列汉语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名词。 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火焰一样繁密。?句中?露出老态??坚固稳定??炸开的火焰?依次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C.?奶奶善于用童话解释极其复杂的难题。?一句中?善于用童话?和?解释?依次是状语、 谓语。 D.?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是一个并列复句。 2、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了。?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形容词。 B.?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个句子中?真挚而美好?是定语。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个女孩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这两个句子都是并列复句。 D.?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一列树是忧愁而快乐的。?这个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下列汉语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愿望??冷静??浏览?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这句话中的?美丽?和?鼎盛?是褒义词。 C.?喜悦??直爽??轻捷?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高兴、快乐的样子。 D.?《音乐之声》的女主角玛丽亚温柔得像绵羊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下列汉语基础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介词、名词。

B.?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句中?真正的平静?和?修篱 种菊?分别是偏正短语和并列短语。 C.?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句中?切近?和?茫远?是一对反义词。 D.?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5、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句中的?传统?和?瑰宝?都是名词。 B.?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句中?学习探索?和?废 寝忘食?都是并列短语。 C.?贵阳喀斯公园是一个拥有30万方稀缺天然石林和人文景观的原生态公园。?句中的?贵阳?和?拥有?依次是状语、谓语。 D.?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这是一个递进 复句。 6、下列句子采用的论证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秘库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B.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C.夺取一国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D.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 7、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英语)中考英语语法填空汇编专项训练及答案

(英语)中考英语语法填空汇编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英语语法填空汇编 1.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填入括号中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 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everyone, ________, some people may have trouble ________ (keep)their friendships. Here are some tips on how to make your friendship ________ (deep) and stronger. ★Be yourself. A lot of teens try not to lose the friendship once they become friends with some people. Though your identity (身份)is always changing, some of your personality will stay pretty much ________ same. Find out ________ those things are, think hard about who you want to be, and then show yourself ________ (honest) to the people around you. ★Avoid gossip (八卦). Friends shouldn't spread rumors (谣言) about other friends. If you've heard something bad about your friends, ________ (find) a proper way of asking them about it by ________ (you). If you're not sure how to talk to them about it, ask a trusted friend for advice. ★Protect your friends. Very often, somebody that you're not close to doubts one of your ________ (friend). It's important to find out both sides of the story, but it's also a good chance to show your friend that you trust him by telling him. ★Return the care. There are times when a friend will lend you a textbook, or a shoulder to cry on. A good friend will cheer you up when you're in trouble and listen patiently when your friend shares a problem ________ you. Be sure you are as helpful as your friend, because he will take notice and feel good you. 【答案】 however;keeping;deeper;the;what;honest;find;yourself;friends;with 【解析】【分析】大意:文章主要提出了使友谊变得深厚、坚固的四个建议。 (1)句意:然而,有些人可能在保持友谊上有麻烦。根据上文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everyone 朋友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可知此处为转折,然而有些人可能在保持友谊上有麻 烦,应用转折连词however。故答案为however。 (2)句意:有些人可能在保持友谊上有麻烦。根据固定搭配have trouble doing sth.做某事有麻烦,可知此处应用动词keep的ing形式keeping。故答案为keeping。 (3)句意:这里有一些在如何使你的友谊更深厚、更坚固的提示。根据并列形容词比较 级stronger更坚固,可知此处应用形容词deep的比较级deeper。故答案为deeper。 (4)句意:尽管你的身份总是在改变,你的一些性格基本上会保持一样。根据形容词 same,一样的,可知此处应填定冠词the。故答案为the。 (5)句意:找到那些东西是什么。根据宾语those things,那些动词,可知应用疑问词what。故答案为what。 (6)句意:然后向你周围的人诚实地展示你自己。根据副词修饰动词,可知此处应用形 容词honest的副词形式honestly修饰动词show。故答案为honestly。 (7)句意: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问他们。根据下文If you're not sure how to talk to them about it, ask a trusted friend for advice. 如果你不确定如何和他们讨论,问一个你信任的朋友 要建议,可知此处应用动词原形引导祈使句表劝告。故答案为find。

【英语】中考英语语法填空试题集经典

【英语】中考英语语法填空试题集经典 一、初三中考语法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 1.阅读下面短文,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Strangely enough, some inventions are lost ________ people can't imagine their ________ (valuable). A use may need to be "invented" along with the invention. An example is the fax machine. The technology for faxing ________ (invent)in the 1800s. It took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however, for the fax to be seen as useful. In 1843 Alexander Bain invented a machine to ________ (electrical)transmit(传输)writing. At first, it was considered ________ (use)since few people thought there was ________ need for transmitting writing over ________ (wire). Eventually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was realized, and it was improved ________ office use. By the 1980s, the fax machine became a piece of standard ________ (equip)in offices. The reason is ________it can very quickly transmit written documents. Who knows how many other inventions just need to be recognized as valuable? 【答案】because;value;was invented;electrically;useless;a/any;wires;for;equipment;that 【解析】【分析】主要讲了一些发明因为人们不能想象它们的价值而失去,列举传真机器的发明来说明这点。 (1)句意:足够奇怪的是,因为人们不能想象它们的价值,所以一些发明消失了。后句表示原因,所以用because;形容词修物主代词修饰名词,their它们的,形容词修物主代词,所以后面用形容词valuable的名词value,不可数名词,故填because,value。 (2)句意:传真的科技在19世纪被发明。invent发明,实义动词,主语technology是动作invent的承受者,时态是一般过去时,所以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结构是was/were+动词过去分词,主语technology是不可数名词,所以用was,invent的过去分词是invented,故填was invented。 (3)句意:1843年,亚历山大贝恩发明了一种电子传输文字的机器。electrical电子的,形容词,副词修饰实义动词,transmit传输,实义动词,所以用副词electrically,电子地,故填electrically。 (4)句意:起初,它被认为是无用的,因为很少有人认为有必要通过电线传输文字。be considere形容词,表示被认为怎么样,固定搭配,根据后文可知传真的作用后来才被认可,所以起初被认为是无用的,use使用,实义动词,其形容词是useless,无用的;原因是很少人认为有必要,few表示否定,所以用a/any;wire,电线,可数名词,前面没有表示单数的a或者one,所以用复数wires,故填useless;a/any;wires。 (5)句意:最终,这项发明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被改进为办公用途。为了办公用途才被改进,所以用for,为了,故填for。 (6)句意:到了20世纪80年代,传真机已成为办公室的标准设备。equip,装备,实义动词,形容词修饰名词,standard,标准的,形容词,所以用equip的名词equipment,设备,不可数名词,故填equipment。 (7)句意:原因是它能很快地传送书面文件。the reason is that...,原因是……,固定搭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会;表示趋向:来、去;表示判断: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

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题解题技巧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题解题技巧 一、解题基本步骤 (一)跳过空格,不看选项,快速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掌握大意。切忌看一空填一空。 注意:重视首尾句;记叙文抓故事性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物。 (二)复读短文,确定语义,判断词形。先易后难易:固定词组、常见句型或明显的语法结构难: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注意联系上下文 (三)三读短文,上下参照,验证答案。 内容:上、下文内容是否协调一致、顺理成章。语法:语法结构是否正确无误。 二、具体解题技巧 (一)考虑该空填什么词性 1、名词:单复数形式, 所有格的用法 2、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的用法 3、代词:单复数、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关系代词、不定代词等的用法 关系代词which 、that、who、whom 、what、when、while、how反身代词myself、yourself, themselves、ourselves 指示代词this、that、those、these 不定代词some,any,all ,none,both,either,neither,each,every,other,another,much,many,few,little,one 4、连词:并列与从属连词的用法 1)从属连词:引导从句。随着从句作用不同,它们又可分为几类: 时间从句when, while, as, before, after, until, till, whenever 条件从句if, unless, supposing, provided(ing), suppose, 目的从句in order that, so that, that, so, lest, 结果从句so…that, such…that, so that, so 原因从句because, as, since 让步从句although, though, even though(if), while 方式从句as, like, the way, as if, as though 地点从句where, wherever 比较从句than, as 2)并列连词:连接两个互不依从的次、短语或分句: 表示意思转折的连词but ,yet, however, nevertheless,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for, so, therefore, hence, 其他并列连词and, or, either…or, neither…nor, not only…but also, both…and, as well as. 5、介词短语及其它固定搭配 6、动词:时态、语态的变化 (二)联系上下文 1.重复出现原则 2.语境 School:lecture,paper,exam,grades,playground,teacher. Restaurant:menu,soup,drink,order,bill. Airport/Station :train,time table,take off,passenger,economy class,business class,flight. Post office:parcel,package,stamp,postage. Hospital:cold,fever,pain,cough,trouble,temperature. Hotel: Check in,,check out,,luggage,book a room,double room. 3、常见的人物关系: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知识点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知识点 本文是关于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知识点,感谢您的阅读!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知识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法知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同时强调,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的教学。 从中考试卷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法知识的内容。具体有以下几种考察形式。 一、排序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江西) 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④②③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③①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此题考察综合阅读能力,在做题时,根据语法知识可以很容易找到做题的切入口,理清段落之间的层次与关系。第③句,“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然而”表示转折关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明前面的内容也应该是写膜,而且写的内容要与“耐压性非常强”形成转折关系,很容易找到①句,写膜的“薄”与“轻”。第⑤句“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中,“也”表示并列关系,说明前面的内容也应该是写膜的优点。第②句中“此外”,其实也起到表示并列关系的作用,也是写膜的优点,但写得比较简单,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应该在⑤句后面。 2.请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沈阳) ①但有了梦想而不去拼搏,那梦想也将是海市蜃楼,望梅止渴。 ②梦想是生命的花蕾,没有梦想的人生,将会失去目标,失去动力。 ③因此,对于前行者来说,坚强踏实的脚印就是对梦想最有力的诠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②①③ [答案解析]会很容易发现①③句的句首都有关联词。①句中的“但”表转折,②句是从没有梦想的角度去阐述,而①句是从有梦想而不去拼搏的角度去阐述,形成了转折,两句的关系结合得比较近。因此②①应该放在一起。③句中的“因此”表示结果,是从②①两句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与前两句形成因果关系,所以在后面。

初三语法填空专项练习

A: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上下文填入适当的单词或短语,或使用括号中的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标号为1-10的相应位置。有个别单词的首字母已给出。 Although English is not as old as Chinese, it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every day. English speakers are always making new words and we should be able to know 1 most words come from. Sometimes, however, no one may really know where 2 word comes from. Did you ever think about why hamburgers are called hamburgers, 3 (especial) when they are not made 4 ham? About a hundred years ago, some men went to America from Europe. They came from a big city in Germany called Hamburg. They did not speak good English, 5 they ate good food. Some Americans saw them eating round pieces of beef. They 6 never seen such a strang e way. They couldn’t help 7 (ask) the Germans what it was. The Germans did not understand the question and answered, “W e came from Hamburg.” One of these Americans owned a restaurant, and had an idea. He 8 his mind to do something new. He cooked some round pieces of the beef like what the men from Hamburg ate and sold it in quite a few 9 (country) around the world. Whether this story is true or not, it certainly is 10 (interest). B: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上下文填入适当的单词或短语,或使用括号中的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标号为1-10的相应位置。有个别单词的首字母已给出。 One day, I was walking down Jackson Street to catch the bus when several tough guys jumped out and robbed me. They beat me, ___1___ (take) all my money and left me by the roadside ______ (die). Not long after, a man in my neighbourhood passed by. He saw me and said, “I’ll get some help. ” He left and ___3____ came back. A few hours later, a second man passed by. I knew he was going to help me because we went to __4___ same church. ___5___ he acted as if he didn’t know me and left. It was almost dark __6__ a third man came by. I didn’t know him. I though he was from the countryside because he dressed __7__ (difference). I didn’t think he was going to help me. But he saw me and felt sorry __8__ me. He called the police and then stayed with me, __9___(wait) for the ambulance. The next day, the doctor said to me, “__10__ was a good think that the man helped you. You were dying. Who was he—a friend?” I thought for a minute, and answered, “Yes, he was.” C: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上下文填入适当的单词或短语,或使用括号中的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标号为1-10的相应位置。有个别单词的首字母已给出。 People from Great Britain brought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North America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And in the past 300 years, there were so many changes in both places that now people can __1__ (easy) tell an English person from an American in __2__ way he or she talks. Many old words disappeared in England but __3__ (keep) in America. For example, 300 years ago people in Great Britain got their water from __4__ they called either a “faucet”, “spigot”, __5__ a “tap”. All these words are still heard in different parts of America, but only “tap” is still common in England.

初三中考英语语法填空习题(含答案)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parents, my elder brother and I. My mother is 1 house wife, and she works the 2 (hard) in my family. I 3 (usual) help her with the housework on weekends. My father is a 4 (teach). He has many lovely 5 (student). And he loves his job very much. My brother is 6 actor. He has 7 (work) for five years and he lives in another flat 8 (lonely) now. He often 9 (invite) us to go to his home to have dinner. 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enjoy 10 (play) tennis in my spare time. My family member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I have a happy family. My parents care about my study very much. When I do very well in 1 exam, my parents celebrate 2 for me. My mother usually cooks a delicious meal 3 my father always 4 (give) me a book as a present. He knows that I am 5 (interest) in reading books very much. But they also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6 (person) independence. For example, some parents don’t expect their children to do the housework at home. Because they think 7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them is to study well. But my parents have different 8 (opinion). They always ask me to help 9 the housework at home. So I can look after 10 (I) we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