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来词看汉民族文化心理

从外来词看汉民族文化心理
从外来词看汉民族文化心理

xx

(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

外来词是不同文化接触的产物,是民族关系的见证,是文化渗透的结果。一种语言对外来成分的接受方式和程度的不同,一方面反映出该语言的特征,另一方面更折射出以该语言为母语的民族的语言的文化心理。本文主要从引进外来词的历史及其吸收方式方面来探讨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从而得出对外来词、外来文化我们应持有何种态度。

关键词:

外来词;翻译方式;汉民族文化心理;影响;态度

中图分类号:

H0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596

(2011)11-0111-04外来词也叫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增强,来自英语的外来词也日益增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使得更多的英语词汇进入我们的生活。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

“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汉语中从英语借来的大量新词反映出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汉语而言,由于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外来词很少有以原封不动的本来面貌成功地进入汉语之中的,它们必须接受汉语对其进行转换工作和本土化处理,然后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汉语的大家庭中,外来语词进入汉语的过程是接受汉语的改造和本土化的过程,而民族文化心理对这一过程的产生和完成发挥着自始至终的强大的制约和调适作用。

一、汉语外来词的吸收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和交往的民族,很早就开始与印度、波斯、缅甸、朝鲜、日本等国家进行友好往来。物质和文化上的交流在语言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由于汉语的表意特性,在对待外来词的时候,不能像其他表音文字之间互借那样方便地对应转写就可以。

一般来说,汉语外来词的译借手段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音译法

(二)xxxx

合璧法是引入外来词时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由此而构成的词叫做合璧词。合璧词的构成方式可以分为:

1.音译兼意译。音译兼意译指的是那些虽然音译但所选用的字往往和那种事物的意义有些联系。这类词可分为两小类:

一类指表面上看纯音译,几个构成汉字之间似乎是不相关的,无法看出整个词的真正意义,但是词中所选的汉字中个别有提示词义的作用。如“coffee”译为“咖啡”,表面上单纯记音,但是两个构成汉字的偏旁“口”却表明该种物质是食用之物。再如“席梦思”(simmons)使人觉得睡在弹簧床上如入梦境十分舒适。

另一类是外来词整体上贴近原词读音,但词的内部也有可解性。如英文“cocacola”译为“可口可乐”,让人觉得这种饮料喝起来极为可口,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广告效果。再如英文“Decis”译为“敌杀死”表达这种杀虫剂的神奇功效。

2.音译加意译。可分为半音译半意译和以音译为主加上表示类别的汉语语素两种方式。

(1)半音译半意译。半音译半意译是将一个外来词语一部分用音译一部分用意译。这种构词方式主要用于复合式的外来词。如英语“goldlion”译为“金利来”,“gold”意译为“金”,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是尊贵、高档次的象征,“lion”音译为“利来”,两部分合起来则为汉民族所喜爱的吉庆字眼儿。再如“miniskirt”译为“迷你裙”,“mini”是音译“迷你”,“skirt”是意译“裙”,两部分合起来可让人联想到这裙子是如何迷人的,而让众多女孩子好奇不已,从而销量大增。另外像这类词还有“icecream”(冰淇淋)、“cultureshock”(文化休克)等。

3.字母外来词,直接用外文字母和汉字组合而成的词。比如B超、X光、VCD光盘等。纵观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我们似乎可以找到这样一个规律:

在古代(汉唐以后)至近代(辛亥革命前),外来词的引进普遍凭借音译、音译兼加意译的形式。随后,意译逐渐占了上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音译又重新回流,其中音译兼意译尤为流行,而且字母词大量出现在百姓的日常语汇中,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1)从汉语本身特点来看

我们知道,无论哪一种语言,它都有自己本身独特的特点,当一种语言在吸收另一种语言时,必然会对另一种语言词按照本民族的语言特点进行改造,使之符合本民族语言特色,而成为本民族语言词汇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汉语外来词的吸收方式从纯音译到意译的出现说明了上述规律作用的发挥。如telephone—德律风—电话,即使是从未见过实物的人也能猜出这是一种与电和通讯有关的东西。

(2)从文化心理来看

①开放的心态和求新心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中国已非昔日封闭时所能比。活跃的思想、丰富的生活、宽松的社会氛围激发了年轻一代积极创新的热情。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活泼多变的状态之中,表现在语言运用上,纯音译词与字母词的大量运用,便是他们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结果。

②传统文化心理。中国人之所以在心理上对纯音译词有排斥态度,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使汉民族对传统文化形成了自豪感,加上对土地的依赖和古老遗风余俗的长期保存、积累,使中国人在心理上具有一种排斥外来事物的封闭性,因此,对与汉语规律格格不入的纯音译词采取本能的排斥态度。

(3)从社会进步的影响来看

①在早期,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对于引进的外来词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词,因此只能简单模拟语音,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外交流日益加强,尤

其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已走向世界,中西思想文化相互渗透,从而使得许多外来词在汉语中能找到与其相对应的事物。

因而人们在了解了这些外来词真正含义后也通过意译兼音译方式去判断。

②在过去,由于我国的外语教育水平较差,从而使得人们对纯音译的外来词很难理解。但是,伴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纯音译外来词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普遍,并且纯音译词和字母词已成了受教育水平高的一种表现。

③在现代,字母词在各个领域都得了广泛的运用。主要就是因为字母词是缩略词,运用起来较为方便简捷,使用字母词正符合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交换的频繁对词语的运用提出简省的要求。

二、外来词吸收的文化心理透视

文化心理是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以及行为准则。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化接触交流的日趋频繁,外来词相应大量增多,汉语变得更加生动丰富。汉语中吸收的外来词充分地体现出了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一)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封闭性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高度文明史。在历史上,曾经有众多异族入侵中原的汉族王朝,都被汉族高度的文明所征服,因此,汉民族逐渐养成了其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朝心态”,使得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养成了“望文生义”的心理。因此,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汉民族在吸收外来词时不喜欢那些只记录声音而无任何意义的纯音译词,而相对乐于接受部分音译兼部分意译的词,比如:

葡萄、苜蓿、茉莉(植物);袈裟、法拉绒(衣物或布料);钙、钠、锌、钾(金属);氮、氖、氟(气体)等等。

这种排斥音译、主张音义兼译的倾向,正是汉民族排斥外来思想文化、闭关锁国文化心态的真实写照。然而,这种心态从积极方面理解,它是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表现,但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顽固、偏执的民族中心意

识,导致汉民族对外来思想文化等新事物的排拒乃至抵制的消极效应,妨碍了汉民族进步也制约着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

(二)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包容性

汉民族在吸收外来词时,并不是以原封不动的本来面貌引进汉语之中,它们必须接受汉语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汉语大家庭中。外来词进入汉语的过程实际上是接受汉语的改造和本土化的过程。汉语对外来词进行本土化处理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音译的外来词再次进行简化。有些音译的外来词进入汉语并使用一段时期后,为了使用的方便,就会再次简化使其更符合其意义。如science——赛因斯——科学,television——特里维雄——电脑,democracy——德谟克拉西——民主。

2.有的词用意译的方法来表示语义。比如从“狮子”、“猩猩”的反犬偏旁就知道它们是动物,从“柠檬”、“槟榔”的偏旁就知道它们是植物。

3.还有一些词要用音义兼顾的方法来对外来词进行吸收。如utopia:

乌托邦,“乌”即表音又表义(乌有),“邦”也有表义的成分,“托”完全表音但在整个译词中就也附带有了意义,“托付给或寄托于乌有之乡或乌有之物”。

从以上汉语对外来词进行本土化处理的几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巨大包容性,汉民族在吸收引进外来词时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让其进入汉语当中,而是从汉语中找出与其相对应的词进行翻译,而翻译过来的外来词至少声音是相近的。正像佛教传入中国,它并不是对中国文化的改变,而是被中国文化改造并最终成为中国本土化的佛教一样。外来词进入汉语后,将会接受汉语对其进行本土化处理,从而逐渐消失掉自己的异域色彩并最终与汉语和汉文化融为一体。虽然汉文化在吸收外来词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但它不会失去自己应有的本色。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汉语强大的传统习惯所决定,汉语吸收外来语时虽然意译排挤音译是主流,但在不少情况下,音译淘汰意译词也是屡

见不鲜的,甚至作为一种语用规律,简洁、明确的音译词取代庞杂、模糊的意译词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曾歇过。这也反映了汉文化的宽容和博大。

(三)汉民族文化心理的认知性

现如今,许多外来词经过本土化改造之后,它们都具有了中国文化的色彩,也符合了中国人的心理和认知。并且这些外来词一般都具有新异的特色,这正符合青年们追新求异的心理,因而得到他们的青睐。比如“黑客”是“hacker”的音译词,意思是利用计算机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破坏程序、实施金融诈骗、窃取他人或单位机密的计算机操作者,这里“故意、破坏、诈骗、窃取”等词语,与汉语中“黑”的“秘密、非法、坏、狠毒”义项是相吻合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黑”的认知相同。汉民族文化心理的认知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xx”是xx人所喜欢的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养成了人们万事追求吉祥的心理特点。因此,中国人在给事物命名的过程中,都喜欢使用吉利祥和的字眼来图个吉祥,把表示“好”的意思倾注在各种名称之中,使之成为一种意愿的寄托方式。例如“TOFEL”是美国一种外国学生英语水平的考试,被中国人译为“托福”,用“托”“福”两个汉字,恰好可以表达莘莘学子祈求好运的心态,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图吉祥心理的表现。另外“可口可乐”、“高乐高”、“乐百氏”、“百事可乐”等译名中的“乐”不仅使人们易于记住商品的名称,而且巧妙地增添乐商品原本不具有的中国文化内涵,借以暗示商品的性能和独特的魅力。仅凭这些个“乐”字,就足以让中国人“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再如“sprite”为一种碳酸饮料,原词的意思是“妖怪、妖精”,中国人很忌讳,引入中国的时候,就巧妙地用音译译成“雪碧”,使人们在炎炎夏日一看到它,就有一种冰冰凉凉的感觉。

2.“永久”是xx人所向往的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无论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当中,都希望长长久久。比如说,希望爱情长久就说“百年好合”;希望人活得长久就说“长命百岁”;希望友谊长存就说“友谊地久天长”。同样,在物品使用中,中国人的观念也是希望能够经久耐用,认为能够用得长久的商品就是好的商品。比如“耐克”

是美国系列产品Nike的音译名,使其既包括了耐穿耐用的商品信息,又具备了克敌制胜的象征意义,这正迎合了中国大众的文化和消费心理。

3.“简洁”是xx人所遵循的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在语言表达上讲究言简意赅。比如“America”最初译为“阿美利加”,现在已经被音意兼译词“美洲”所代替。另外“inspiration”、“international”最初用纯音译法译成“烟士披里纯”、“英特纳雄耐尔”,但它们太啰嗦,而且词不达意,现在已经被淘汰,而用“灵感”、“国际”这些更简洁易记的词取代。

4.“刚柔”是xx人所推崇的

自古至今,中国人喜欢用刚柔这样的词语来形容男士和女士。中国女性的美是安静的、淡雅的、柔和的,而中国的男性则是气宇轩昂、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在吸收音译词的过程当中,为了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在选择用词时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洗发水“shampoo”音译为“香波”,意指西方人洗完头发后波浪式卷曲的头发散发着阵阵清香,充分地体现了这种产品给人带来的舒爽的感觉;“miniskirt”用音译加汉语词素法译为“迷你裙”,尽显媚态,且充满了生活情趣。

三、外来词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外来词代表的是汉民族文化中原本没有的某种事物或概念,因此,外来词的吸收是某种事物或概念的引进。改革开放以来,以外来词语为表现形式的大量的西方文化观念随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涌入我国,这股文化浪潮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冲击着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传统观念和陈规旧习。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外来词对汉民族文化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一)求新、求xx、求异的社会心理

外来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一种新的事物或观念,它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汉民族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大量外来词涌现,不仅可使人们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而且可提高文化品位和个人素养。并且由于外来词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旧有的模式,而喜欢更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字眼,追求标新立异,使得人们在词语使用上正形成一种求新、求雅、求异的社会心理。

比如“酷”是现在一个很流行的词语,是英语“cool”的音译,是指表面上冷漠,主要指男性的冷静、沉着。随着“酷”使用频率的增加,又可以形容服装打扮、言语举止等等,凡是与众不同的都可称为“酷”。再如“可口可乐”,有人曾将其译为“苦口苦辣”,此种译法只注意到声音相似,没有考虑到词的整体意义是否满足汉民族文化心理需要,而且让人觉得该饮料难喝,所以并没有为人们所认同,而“可口可乐”中的“乐”字不仅使人们易于记住商品的名称,而且巧妙的增添了商品原本不具有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借以暗示商品的优异性能和独特的魅力。以及现如今国内许多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使用英文词作品牌者亦屡见不鲜,如海尔(Haier)、海信(Hisense)、柠檬(Lemon)、乐百氏(Robust)等。

(二)xx心理

改革开放以后,外来文化同外国商品涌进国门,刺激了一部分人的崇洋心态,各种仿洋行为随之出现。许多人抛弃了汉语已有的词语,而刻意去使用洋味语词。例如“Media”原是英语用来表示“媒介、中介”的普通名词,却被用作一家公司及其大楼的专名“梅地亚”“Karaoke”。

没有意译为“无人伴唱乐队”,而是译为洋味十足的“卡拉OK”,这种翻译就是为了迎合人们中存在的“洋的就是好的”的崇洋心理。然而,如果滥用外来词,就会影响汉语言的纯洁性。现在,不仅新兴企业多用洋名,而且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从其名称来看,也多用外来词,从而使得国人自己的品牌商标越来越少了。商店里陈列的商品大部分是以外来词语作为品牌名称的,而且都要加上英文译文,有时这些英文译文错误百出,洋名的泛滥,不仅仅反映出经营者的不健康的崇洋,而且是丢弃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心理。

四、如何看待外来词的吸收

外来词的产生是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有文化接触就有外来词,现如今,它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俗,冲击

着我们汉民族的文化传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文化“入侵”呢?对此,人们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一)主张大量引进,积极吸收

改革开放打开了我国对外交往的大门,正当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大量外来文化、观念、科技等已如潮水般涌入我国,可以说,外来词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然而,外来词代表着一种新事物或新观念,无论我们对其害怕还是仇视,都应持有欢迎的态度,大胆的吸收。但是,对外来词的吸收并不是原封不动的引进,而是根据汉民族的特色进行改造,使其符合汉民族文化心理,为我们所用。另外,就其功能而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永远是全民性的。那种把西方文化、词语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扯在一起甚至把它们等同起来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二)对外来词冷漠、不欢迎、甚至排斥抵制

由于种种原因,使一些人对外来词持有这种抵制态度。比如说中国人传统的保守和排他心理。他们认为西方的那一套不符合中国国情,并且“唯我独尊”的思想还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再就是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心理也使他们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除此以外,许多人还害怕过多地引进外来词语会破坏汉语言严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应用,会影响祖国语言的纯洁性。因此,正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才使他们产生这种抵制心理。

对于上述两种极端偏执的态度,我们应该客观地对待。因此,我们认为,对外来词的吸收不能持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态度。外来词代表着一种新事物或新观念,并且其本身就带有外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而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如果不断地吸收那些表现力强、鲜活的外来词语,将对我国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汉语毕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我们传承文明、凝聚人心、团结统一的重要依据和力量。如果语言文字出现混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会黯然失色。

五、结语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始终存在,他族语言想在本族中找到对应的词永远也无法实现。但是,人们在引进外来词时,不会一律按照其发音的方式用纯音译

方法全部译出,而是会逐渐将其汉化,使之符合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需求,而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我们一方面不应该忘记传统,那是我们的根基所在;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现实,尊重语言自身规律。那种因噎废食,以“捍卫汉语的纯洁性”为由而拒绝接受外来词的想法是狭隘的,也是“逆潮流而动的”。我们应该以汉语自身发展史为鉴,以其他民族语言的发展轨迹为参考,在尊重语言自身规律的同时,努力探索寻找一条语言和文化发展的可持续之路,这才是我们面向全球化的一种从容笃定的文化心态。

如何准确地揣摩他人心理

如何准确地揣摩他人心理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控制自如的基本技术。可不能察言观色,等于别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世事国通无从谈起,弄不行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 直觉尽管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知道得怎么推理和推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言辞能透露一具人的品行,表情眼神能让我们窥测他人心里,衣着、坐姿、手势也会在毫无知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人。 言谈能告诉你一具人的地位、性格、品质及至流露心里情绪,所以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 假如说观色宛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具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咨询,因为别是所有人所有时刻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内心"。 "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别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心里意图洞若观火。 1、能辨风向才会使好舵 一具举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得了一具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第一次去拜见上司,想别出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会,突然咨询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牵强说了姓某。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没有。"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疑惑吗?"县令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如何别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咨询:"贵县是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什么原因别在广东?"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觉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翌日,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究其原因,便是可不能察言观色。 我们如能确实在交际中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也是一种本事。例如在拜访中我们常常会遇见一些意想别到的事情,拜访者应聚精会神地与主人交谈,与此并且,也应对~些意料之外的信息敏锐地感知,恰当地处理。 主人一面跟你说话,一面眼往别处看,并且有人在小声说话,这表明刚才你的来访打断了什么重要的事,主人内心惦记着这件事,尽管他在接待你,却是心别在焉。这时你最明智的办法是打住,丢下一具最重要的请求告别:"您一定很忙。我就别打搅了,过~两天我再来听回音吧!"你走了,主人内心对你既有感激,也有愧疚:"因为自己的事,没好好接待人家。"如此,他会努力完成你的委托,以此来补报。 在交谈过程中忽然响起门铃、电话铃,这时你应该主动中止交谈,请主人接待来人,接听电话,别能听而别闻滔滔别绝地说下去,使主人左右为难。 当你再次拜访希翼听到所托之事差不多办妥的好消息时,却发觉主人受托之后虽然费心很多但并没圆满完成甚至进度很慢。这时难免发急,可是你应该将到了嘴边的督促化为谢谢,充分确信主人为你作的努力,然后再告之以目前的处境,以求得理解和同情。这时,主人就会意识到尽管费时费心却还没有真正解决咨询题,产生了好人做到底的决心,进一步为你奔走。 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看似别经意的行为有较为敏锐细致的观看,是掌握对方意图的先决条件,测得风咨询才干使舵。例如和上司打交道时,对其眼手的观看,可以让我们洞悉其心里: ①上司说话时别抬头,别看人。这是一种别良的征兆——藐视下属,认为此人无能。 ②上司从上往下看人。这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 ③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属看——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对下级的印象尚别完整。 ④上司友好和坦率地看着下属,或有时对下属眨瞬间——下属很有能力、讨他喜欢,甚至错误也能够得到他的原谅。 ⑤上司的目光锋利,表情别变,似利剑要把下属着穿。这是一种权力、冷漠无情和优越

汉族民族文化传承之根本:汉语

汉族民族文化传承之根本:汉语 汉语作为中国第一大语言,近几年更是受国外友人的追捧,随着中国的强大,汉语也跟着推向了世界发展的前端,成了除英语外的热门必备语言之一。汉语博大精深,那么,你想知道汉语文化的根源吗?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汉族文 化吧! 汉语(Hànyǔ)又称中文,是中国汉民族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主要分布于中国全境、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掸邦、以及海外华人社区。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通用少数民族语言。 汉语属汉藏语系,为分析语,有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书面古代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现代标准汉语。现代汉语方言众多,某些方言的口语之间差异较大,而书面语相对统一。 目前全球有六分之一人口使用汉语作为母语。汉语口语有官话、粤语、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语、闽语等七种主要汉语方言。 分布地区

汉语方言分布 汉语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蒙古、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朝鲜、韩国、日本、美国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国家和地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语言五分之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三(第一为英语,第二为西班牙语,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如马来西亚等)。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 历史沿革 上古 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时还有三千国,周初分封八百诸侯,而“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礼记·王制》)。 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到前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刻铭、《诗经》、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易经》。 据《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记载:“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可见周朝建立时期就开始实行语言文字的统一。 春秋初期,见于记载的诸侯国还有170多个。至战国时期,形成“七雄”,“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

少数民族文化(配图)

中国少数民族及其服饰文化 段艳冰 2013.11 【少数民族简介】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 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满族过 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 的是旗袍。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 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男子穿 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 维吾尔族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褂子,外系腰带。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 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 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 居区。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 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 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 "白衣民族"之称。 回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宁夏为主要聚居区。男子多带小 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男子多留有大胡子! 壮族 人口最多的民族,主 治区。 在壮族聚居的农村,妇女的服装端庄得体,朴素大方蓝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 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 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 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 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黎族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服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的贡献。 服饰

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D.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发射说 2. 个体在3~6岁处于()期。 A.童年 B.幼儿 C.少年 D.青年 3.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有经验引起相对()。 A.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4. .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 逐步减慢 C.先慢后快 D.逐步加快 6. 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7. 意识的()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 A.觉知性 B.能动性 C.目的性 D.社会历史性 8. ()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 A.成就需要 B.交往需要 C.权利需要 D.进食需要

9. ()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自我 10. ()是信息的载体或媒介,即信息通过什么方式、用什么工具从信息源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 A.信息源 B.信息 C.信息渠道 D.接受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格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映了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E.理想 2.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脑垂体 B.脑 C.面神经 D.脊髓 E.脊神经 3. 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A.逻辑技能 B.动作技能 C.具体技能 D.抽象技能 E.智力技能

粤语对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

论二十世纪末粤语对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 汤志祥 0.0.导言 0.10.1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不仅是在经济、科技、生活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 而且 在思想、文化、观念上也同时出现了巨大变革。那场经历了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引发了意识形态和语言生活从量到质的跳跃性变化。 0.20.2语言是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宏观变迁和微观步伐的。作为人类社会所有信息的 表达 和传承者,语言四大要素中一直处于动态状况的词汇和语义最能折射出一个社会及其文明程度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滴成果。从这一点说,研究语言状况,尤其是它的词汇系统和语义系统的变化,就是研究一个社会和它的历史进程;而探求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也必须考察其语言生活。毫无疑问,我们从词语和语义的的“代沟”中可以找寻到的时代发展的印记以及文化变迁的轨迹。 0.30.3粤语对汉语及汉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明显的影响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一大特 点。 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一说是十大方言1[1])中的一员,粤语,尤其是粤语词语2[2],从来都没有今天这样能够被全国人民所熟悉,被各地传媒所钟爱,被权威辞书所采用。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随着粤语“北上”⑴的强劲势头,一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社会氛围也悄悄地在改变着这个时代的氛围。 1.本世纪末粤语对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1) ——外延和规模 1.1 1.1在汉语和汉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北方方言和华夏文化一直占着主导的地位。打 从有 文字(甲骨)记载的殷商开始,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语和中华文化形成过程的整个发展路向,无论是从语言的“雅言”(商周)——“凡语”、“通语”(两汉)——“官话”(明清)——“国语”(民国)到“普通话”,还是从文学的《诗经》(周春秋)——《史记》(西汉)——“诗”、“变文”(唐)——“词”、“话本”(宋)——“杂剧”(金元)——到“小说”、“戏曲”,(明清),亦或是从儒学道统的“孔子”、“孟子”及其诸子百家(先秦)到程朱理学(宋),都是以建都北方的各主要朝代的京畿语言、道德伦理和社会风俗为代表的。北方话一直是汉语的基础方言;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滥觞和圭臬;儒家哲学一直是国人的思想典范和行为准则。即使到了宋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逐渐超过了黄河流域,但 1[1]十大方言:指在传统划分的北方、吴、湘、赣、客、闽、粤七大方言外再加上晋语、徽语和平话。 2[2]本文的粤语词语主要指通行于穗港澳三地的词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来通行于香港地区。下文称之为“粤港词语”。

从汉语词汇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从汉语词汇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于桂梅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与语言之间形成了密切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语言反映文化、新词集中反映文化的历史特征、文化因素与语言现象互相诠释等语言文化现象充分说明,否定文化与语言间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一味地强调某一者的主体性、决定性和独立性都是不客观的。 关键词:汉语词汇;文化;语言;关系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51(2010)04-0103-03 收稿日期:2010-05-12 作者简介:于桂梅(1977-),女,甘肃武威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一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所获得的其他一切行为习惯。” [1] 语言一方面是文 化的载体,另一方面又是文化本身,是人类其他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要素。同时,语言又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着固定认知成果,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意向、愿望的功能。历史的连续性是文化的发展特点,而这种连续性又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活动来实现的。因此,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就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界提出过多种观点,代表性的有“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结构是文化结构的本源和决定因素;与之相对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结构是语言的决定因素;格里姆肖的《社会语言学》则认为语言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互限”;乔姆斯基的学说认为语言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都是受第三种因素诸如人的本质、人脑结构、人类思维特征等决定的;实证主义则认为,语言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之间只有“伙伴关系”、相关关系,而无因果关系。此外还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说,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工具说,语言与文化的基本特征一致说等。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问题,不应采取简单化、偏执化乃至虚无化的态度,也不能把语言和文化完全对立起来,而应从普遍联系的角度辩证地加以分析。 [2] 可以说语言和 文化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很难抛开其中一者来谈另一者的存在与发展,一味地强调某一者的主体性、决定性和独立性都是不客观的。语言与文化一经产生就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的关系。下面,笔者将以汉语词汇为切入点分析说明文化与语言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词汇和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会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总是会在语言中留下印记。由于中国的历史漫长悠久,汉语词语的文化沉淀尤为浓厚。大量词语本身就直接反映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许多词语意义烙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的印记;词语的形式结构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词语的产生,形成和消亡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外来词语融入汉语词汇时,往往受到中国文化的制约。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背景下所产生的语义与效果也不同,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及历史文化对其语言的影响相当明显。例如,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留给我们极强的等级观念,因此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复杂精确,折射出中国封建文化的特点。从己身向上论到第五辈,向下也推及第五代,加上平辈,形成所谓九族,而且男性亲戚和女性亲戚不同,父系亲戚和母系亲戚有别,又有直系和旁系、近亲和远亲之分。在西方的文化中,更多的是平等的观念,西方语言的亲属称谓一般只表示生育、婚配、同一这三种关系,不表示长幼关系,如法语soeur ,汉语要分别为“姐姐”或“妹妹”。西方语言对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也没有汉语这样严格的区分,如英语aunt 相当于汉语的“姑母、姨母、伯母、婶母、舅母”等。甚 2010年7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July ,2010第30卷第4期Journal of T 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Vol.30No.4 103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 一、基本事情 朱某:男。好动,别遵守纪律,注意力别集中,在课堂上经常妨碍大伙儿的学习。作业常常拖欠,别能按时完成。作业本上,字迹潦草,乱涂乱画。成绩较差。操纵别住自己的行为,常常惹事生非,经常与别的同学打架,喜欢向老师告状,老师批判别的同学,显得很高兴。老师批判他时,对立情绪很强,表现出别服气的模样,会拿同学的钞票和物品。 二、调查分析 家庭素因。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显而易见,家庭的教育与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别可低估的妨碍。朱某:父母离异,所以,朱某深受父亲和二伯的宠爱。父亲连小学都未毕业,在学习上难以给孩子帮助,母亲再婚,家庭经济日子别是很宽裕。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其养成了自由散漫、自由自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是他自控能力差的要紧原因。 学校教育因素。传统的教育办法也是造成咨询题的原因之一。现行的教材难度偏大,要求偏高,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撇下中下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搞“一刀切”和“齐步走”,使中下学生跟别趟,造成两极分化。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教师往往又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自觉别自觉地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看别到“潜能生”的优点,致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和人格障碍。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注意程度,喜欢程度,表扬次数,无形之中产生了别良的妨碍。教师对学生别关怀或经常性批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差,学习成绩也就下落,有些教师对他们更别关怀,形成恶性循环,有的教师甚至岐视“潜能生”,冷嘲热讽。过多的失败与挫折,使得这些学生自信心低降,产生消极的态度。就这位同学而言,由于学习上别努力,考试老是别合格,又爱惹事生非,别守纪律,常使集体荣誉受损,成了班上同学的“嫌弃儿”。老师的批判,同学的指责加深了他们自卑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学习别感兴趣,最后导致自暴自弃。 三、教育对策: 1、点亮学生心中的灯 后进生因功课不行,屡犯过失而长期受到老师的批判,同学的冷降,家长的训斥,经常在“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他们自感别如别人,爽朗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心态是消极的,对课堂学习和学校教育活动缺乏热情和兴趣;并且,为找求一时的心理满脚,达到临时的心理平衡,就设法从另一方面表现自己,于是又浮现各种行为咨询题,招致更多的批判与指责。作为教师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链,点亮他们心中希翼的明灯,激励他们从“自甘降后”的泥潭中爬出来。 教育片段(一) 朱某尽管有许多别良适应,但他有一具很大的优点,算是特别爱劳动。别怕苦,别怕累,其他人别愿干的脏活,他都很乐意去做。在竞选班干部时,我事先就寻他谈话,让他去竞选,他听了舍命摇头,觉得老师在和他开玩笑,经过耐心开导,他才轻声地说“我试试吧”。翌日当他站上说台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犹豫了,我忙对他说:“这是同学们为你的勇气而渴采,别信,你把你竞选的理由说完,同学们确信会为你鼓掌。”同学们听了我这么一说都肃静下来听他说了,当他说完理由,同学们都鼓起掌,他也笑了。终于,他当上了卫生委员,每天都主动留下来打扫卫生,后来还被评为“卫生小标兵”。 信心别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志向、经验和日积月累的成功培育而成的。困难和挫折当然能够激励人的意志,但关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成功更能激发其向上的愿望。假如我们能帮助学生有一具成功的开始,我们就能一步步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2、多作含糊性教育 大伙儿知道,科技进展到今天,电脑的速度比人脑快成百上千倍,但论及“聪慧”程度却

从外来词看汉民族文化心理

孙永兰 (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外来词是不同文化接触的产物,是民族关系的见证,是文化渗透的结果。一种语言对外来成分的接受方式和程度的不同,一方面反映出该语言的特征,另一方面更折射出以该语言为母语的民族的语言的文化心理。本文主要从引进外来词的历史及其吸收方式方面来探讨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从而得出对外来词、外来文化我们应持有何种态度。 关键词:外来词;翻译方式;汉民族文化心理;影响;态度 中图分类号:H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11-0111-04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增强,来自英语的外来词也日益增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使得更多的英语词汇进入我们的生活。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汉语中从英语借来的大量新词反映出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汉语而言,由于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外来词很少有以原封不动的本来面貌成功地进入汉语之中的,它们必须接受汉语对其进行转换工作和本土化处理,然后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汉语的大家庭中,外来语词进入汉语的过程是接受汉语的改造和本土化的过程,而民族文化心理对这一过程的产生和完成发挥着自始至终的强大的制约和调适作用。 一、汉语外来词的吸收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和交往的民族,很早就开始与印度、波斯、缅甸、朝鲜、日本等国家进行友好往来。物质和文化上的交流在语言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由于汉语的表意特性,在对待外来词的时候,不能像其他表音文字之间互借那样方便地对应转写就可以。一般来说,汉语外来词的译借手段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音译法 (二)中西合璧法 合璧法是引入外来词时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由此而构成的词叫做合璧词。合璧词的构成方式可以分为: 1.音译兼意译。音译兼意译指的是那些虽然音译但所选用的字往往和那种事物的意义有些联系。这类词可分为两小类: 一类指表面上看纯音译,几个构成汉字之间似乎是不相关的,无法看出整个词的真正意义,但是词中所选的汉字中个别有提示词义的作用。如“coffee”译为“咖啡”,表面上单纯记音,但是两个构成汉字的偏旁“口”却表明该种物质是食用之物。再如“席梦思”(simmons)使人觉得睡在弹簧床上如入梦境十分舒适。 另一类是外来词整体上贴近原词读音,但词的内部也有可解性。如英文“cocacola”译为“可口可乐”,让人觉得这种饮料喝起来极为可口,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广告效果。再如英文“Decis”译为“敌杀死”表达这种杀虫剂的神奇功效。 2.音译加意译。可分为半音译半意译和以音译为主加上表示类别的汉语语素两种方式。 (1)半音译半意译。半音译半意译是将一个外来词语一部分用音译一部分用意译。这种构词方式主要用于复合式的外来词。如英语“goldlion”译为“金利来”,“gold”意译为“金”,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是尊贵、高档次的象征,“lion”音译为“利来”,两部分合起来则为汉民族所喜爱的吉庆字眼儿。再如“miniskirt”译为“迷你裙”,“mini”是音译“迷你”,“skirt”是意译“裙”,两部分合起来可让人联想到这裙子是如何迷人的,而让众多女孩子好奇不已,从而销量大增。另外像这类词还有“icecream”(冰淇淋)、“cultureshock”(文化休克)等。 3.字母外来词,直接用外文字母和汉字组合而成的词。比如B超、X光、VCD光盘等。

心理学小知识教你为人处世讲课稿

心理学小知识教你为 人处世

心理学小知识 怀有警戒的人与别人握手时,倾向于一面握手一面注视对方。 怀有自卑感的人,不敢抬头注视对方。 如果希望将气氛导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不妨在刚见面时轻触对方的肩膀,但别忘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同性之间。 使劲儿向对方握手的人,性格上比较主动和自信。 握手软弱无力的人,性格比较脆弱。 公共场合喜欢与陌生人搭话的人,有较强的自我显示欲。 总是用一种方式和别人打招呼的人,有较强的自我防卫性格。 两个人并排地坐着或站着,会加强双方心理上的一体感。 面对面地坐着或站着,更有利于从理智上相互理解。 喜欢坐在房间的最里面,注视着房门的人,权力欲强,且小心谨慎。 坐在背向房门的位子上,会使人心理上处于弱势。在椅子上深坐的人,内心有优越感。 一坐下就跷起二郎腿的人,有不服输的对抗意识。 女性采取跷二郎腿的坐姿,有意吸引男性关心自己的容貌。 单方面过分凑近对方,不是威胁就是巴结。 情绪主导的人,喜欢与人并排坐;理智主导的人,喜欢与人对面坐。 面无表情实际上是要对方明白自己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女性的漠不关心的表情,有时是委婉地表示好意。 激烈的憎恨有时反而会表现为笑眯眯的表情。 女性若是隐藏有什么秘密,有时会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方。 初次见面,首先将视线转开的人,心理上较有优势。 内向性格者的视线,不会集中在对方身上,常常很快地收回。

频繁地左右移动的视线,代表频繁的思考。 手臂交叉(即“抄手”),意味着抗拒。 喜欢一面说话,一面轻扯头发的女孩,常常很任性。 在听别人说话时,总是拉扯自己的耳朵的人,有阻止对方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喜欢咬铅笔,咬指甲或嚼口香糖的男性,比较的孩子气。 说话时常常遮住自己的嘴的男性,通常是较胆怯和顺应的人。 说话时常常遮住自己的嘴的女性,通常有意要吸引对方。 思考时习惯以手抚摩下巴的人,比较老练。 穿戴违反社会习俗的服装,乃是怀有强烈优越感的表现。 喜欢穿大号服装的人,自我显示欲望很强。 喜欢穿蓝色直条纹服装的男性,通常对自己目前的地位感到不安且精神较脆弱。 非常喜爱华美衣服的人,有强烈的自我显示欲和金钱欲,同时有歇斯底里的性格倾向。 不喜欢打领带和喜爱华丽领带的人,都是自我意识比较强的人。 缺乏主体性和顺应型的人,偏爱朴实无华的服装. 对于服装的流行趋势过于敏感的人,通常比较缺乏自信. 对于服装的流行趋势漠不关心的人,通常有较强的个性,同时缺乏协调性. 情绪不稳定的人,常常频繁改变服装风格. 服装风格一向稳定的人突然改变了另一种风格,通常意味着其心情的变化,表明了新的决心和构想. 喜欢谈论自己的家庭或职业的人,比较自我中心. 对上司的谴责,表达了自己希望出人头地的愿望 喜欢在部属和年轻人面前自吹自擂的人,常是不能适应职务或赶不上时代潮流的人 总是忽视别人的意见,强扯与主题无关的话题的人,常常是有强烈支配欲和显示欲的人。

汉族的发展和文化#精选

简单梳理汉族的发展和文化 班级:10政治(本)姓名:元通学号:20100304041091 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民族”?你可能说你是汉族,但对于汉族,你又了解什么?又知道一些什么呢?汉族在我们大家庭中是占大多数的,有多少人知道汉族的形成和汉文化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一、汉族的形成: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

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社交礼仪选择题

社交礼仪选择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二、选择题第一部分及答案1-5 CCCCC 6-10ACBAC 11-15 BCCDE1 ABC 2 ABCDE 3ABC 4 ABCD 5 ABCDE 6ABCDE 7ABC8 ABc9 ABCDE10ABCD 1下列关于礼仪、礼节、礼貌和礼宾的说法中错误的有__C__。 A. 礼仪涵盖了礼貌和礼节 B. 礼仪、礼貌、礼节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C. 礼貌是礼节的具体表现 D. 礼宾多用于外交场合2.下列关于介绍的原 则中,错误的是 __C__。 A. 介绍要把身份低的 介绍给身份高的 B. 介绍要把年轻的介 绍给年长的 C. 介绍要把女士介绍 给男士 D. 介绍要把未婚的介 绍给已婚的 3.适用于不便与对方 直接交谈的场合的是 _C___。 A. 起立致意 B. 举手 致意 C. 点头致意 D. 欠身 致意 E. 脱帽致意 4.仪表美的本质是 __C__。 A. 人的容貌、形体、 体态的协调优美 B. 经过修饰打扮及后 天影响形成的美 C. 一个人高尚美好的 内心世界和蓬勃旺盛 的生命力的外在体现 D. 浓妆效果 5.领带的结法不包括 ___C_。 A. 普通型 B. 温莎型 C. 复杂型 D. 准温莎 型 6.下列关于递交名片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__A__。 A. 初次见面的,可在 告辞时才递交名片 B. 递上名片时应双手 C. 递名片时,应将名 片的下方指向对方

D. 递名片时应微笑 7.名片设计的特点不包括__C__。 A. 显示性格为人 B. 体现职业特点 C. 版式花俏 D. 代替广告宣传 8.下列关于色彩的说法错误的有___B_。A. 色彩能给人造成扩张或收缩的感觉 B. 浅淡的亮色是人感到凝重、沉稳 C. 色彩能造成华丽感或质朴感 D. 明亮的色彩会造成扩张感 9.人生价值的展示过程是____A。 A. 表现自我的过程 B. 服务他人的过程 C. 服务社会的过程 D. 表现他人的过程 10.“礼节乃是一封通 行四海的推荐书”是 ___C_说的。 A. 孔子 B. 孟子 C. 伊丽莎白女王 D. 周恩来 11.正确的坐姿不包括 ___B_。 A. 入座时,要稳要轻 B. 从座位的右边入 C. 只坐椅子的三分之 二 D. 坐定后,身体重心 垂直向下,上身保持正 直 12.下列关于握手的次 序的说法中,错误的 是_C___。 A. 上级在先 B. 长辈 在先 C. 客人在先 D. 女士 在先 13.下列关于“站姿的 标准”错误的是 __C__。 A. 上半身挺胸收腹 B. 腰直 C. 嘴张开 D. 双臂自 然下垂 E. 两眼平视 14.下列关于真诚的说 法中,错误的是 ___D_。 A. 真诚是人与人相处 的基本态度

从词语看民族文化

从词语看民族文化 说到语言,必然要提到文化,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在《语言和文化》一书中概括了从语言看文化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推溯文化的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等。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料,也就是说词语负载了语言中表达意义的主要功能。从词语的来源、构造、意义引申等方面都可以寻找到民族文化的信息。 从语言的来源可以追寻到民族文化的踪迹。如英语的feel和法语的fier等与金钱有关的词,在按词源上都与牲畜有关,由此可以了解到欧洲古代曾以牲畜作为商品交换的手段,汉语中的例子更是多得数不胜数,与财物有关的词都从“贝”,可证明中国古代曾以贝壳作为钱使用,汉语词语中黄色往往表示与帝王有关,而白色则与平民有关,如“白丁、白衣”,这就反映了古代的服饰文化,从词语的来源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痕迹。“人伦”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中有“圣人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说法。段玉裁《说文解字》中说,“伦、论”都以“仑”会意,这个词本来就有次第、条理的意思.,《广雅疏证》等著作还认为,由于“仑”有分析、次序、条理的意思,因而来源于它的“伦”在表示人与人的关系上也就有等第次序的意义。从伦这个词的来源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中“等级次序”这样一种基本精神。 从词语的意义引申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发展。汉语“钟”在古代是祭祀或宴享时的乐器的名称,《诗经》就有“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记载,后来寺庙中的钟不再是专门的乐器,也起报时的作用,因此这个词后来才发展出了作为计时工具的意思。汉语中几乎每个数字都有特定的内涵,“一”被汉民族认为是万物之祖,万物之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人的心理追求十全十美,因此视“十”为完整、圆满、吉祥的象征,凡事偏爱以十为标准数量,如“十大、十佳”等。甲骨文就有了十进位制的计数方式,这大概也是中华民族崇尚“十”的一个源头。 借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语言中借入的,因此语言的借用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以汉语为例,随着汉代开辟了西域交通,汉语从西域诸国借入了“葡萄、石榴、菠萝、狮子、骆驼、玻璃、琵琶”等一批词;汉代以后又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翻译,从梵语借入了“佛、菩萨、罗汉、阎罗、夜叉、魔、和尚、僧、尼、塔”等一大批词;元代时又从蒙古语借入“胡同、站、蘑菇”等词。从介词的历史层次,就可以考察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可以了解伴随着社会接触而带来的语言间相互接触的历程。 社会在发展变化,民族的文化意识也在发展变化,这些也无不表现在语言文字中。当代社会文化的每一个变化都在语言文字中留下印记,汉语博大精神,我们只有努力学好本民族的文化,才不会在外来文化的入侵中迷失自我。 文学院1002班2010101010229 陈思远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根本。文化是人类从起源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独有的,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无价结晶。它是区别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有力证据。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把那些劣质的文化淘汰掉,留下那些优良的并可以让人继承的传统传至今天(但也有很多好的部分流失掉了)。 我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多文化的团结大国。因此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在这些文化里有着对研究我国各个民族历史的发展情况有着不可标定的价值。对此我们每一个子民都有义务对我国遗留下来的,特有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接,发展,创造,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包括它的礼仪艺术,语言文字,手工艺术,服装文化艺术,道德宗旨以及宗教信仰等等。 我国各个省内都有一种或几种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南地区,如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曾经还有特别的贵州专属少数民族文化的探索频道————多彩贵州,发现贵州。在这个节目中集中主要以黔东南地区苗侗民间族文化为主(如苗族服饰,侗族大歌,独具风格的建筑物以及他们的一些传统节日活动)。 就此我们来谈谈如何对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化的进行传承。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黔东南地区民族情况。 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其中居住着侗族,苗族,汉族,黎族,仡佬族,瑶族等33个民族,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

81.87%,拥有全国1/3的苗族和一半的侗族人口。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是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以侗族大歌,琵琶歌,苗族古歌,飞歌,反排木鼓舞,锦鸡舞,芦笙舞为代表的民族歌舞,以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风雨桥为代表的民居建筑,以刺绣,蜡染,苗族银饰为代表的民族服饰,以酸汤鱼,羊瘪为代表的特色饮食等名扬中外,令人叹为观止。 在国家和贵州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中黔东南鸡占有16项和40项,是我国民族民间抢救,挖掘,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区域。黔东南自然生态,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自然保护区之一,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全球十八个少数民族保护圈之一,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与教学资源富饶之州。 为了能让这些传统优良文化得到遗存和发展,所以我们要为之遗存和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和传承方法。其中在这里主要说的是如何对黔东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传承---传,传递,这里传授的意思。承,托着,接着,拿着,这里是继承的意思。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一就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而言,要使之能够长存,不被我们所谓的“汉化”保留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就有必要把它当做一种义务来对待,如人们的教育义务,即我们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之重视并呼吁人们要保护好它的独特艺术性,他还需要有关部门在经济,制度等方面对之有所支持。主要的方法是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相关要求在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厚地区建立或创办一些主要以发展某些比较独特的少数民族服饰学校,要求的地地道道该种民族(可以是少年,成年人,或一些比较年长

少数民族文化

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突破点 ——少数民族工艺品 挑战杯论文 作者:宋晓宁 学校:呼伦贝尔学院 年级:2011级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郭楠

弘扬民族文化的突破点 ——民族工艺品 内容摘要:目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较落后,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旅游业,而且少数民族文化这一块的发展速度较慢,创造的经济价值较低。要想让民族文化传播的更广,对民族文化了解的人更多,那就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了,不能一成不变了,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改变,进行创新,只有目前的传播方法加以改进和创新,寻找新的突破点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与发扬。 关键字:中国文化,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品,蒙古民族,发展与创新,产业化,商业化,网络,电子商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遥远的古代起,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在漫漫长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也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我国各少数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由于其居住的环境不同,所以就形成了具有各自文化风俗的特点。谈到民族文化我想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长大,并且我们的性格也与这个文化息息相关。但是要让我们说什么是民族文化,大家就有可能说不明白其具体的概念了。民族文化就是指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习俗,其中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而物质文化包括饮食、衣着风格、住宅、生产工具,

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会形成具有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因此想要深入的理解民族文化,就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一、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文化作为软国立重要性正在日益凸现,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态势也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外国文化对我国国民的影响日益加重,目前我国出现了一些崇洋媚外的现象,怎么在外国文化的冲击下让我过文化发展的更好成为我们目前急需思考的问题了。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冲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达到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到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舞蹈和习俗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手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心理学综合测试

心理学第一章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D.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发射说 2.个体在3~6岁处于()期。 A.童年 B.幼儿 C.少年 D.青年 3. 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有经验引起相对()。 A.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4. .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 逐步减慢 C.先慢后快 D.逐步加快 6. 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7. 意识的()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 A.觉知性 B.能动性 C.目的性 D.社会历史性 8. ()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 A.成就需要 B.交往需要 C.权利需要 D.进食需要 9. ()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 一的心理品质。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自我 10. ()是信息的载体或媒介,即信息通过什么方式、用什么工具从信息源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 A.信息源 B.信息 C.信息渠道 D.接受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格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映了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E.理想 2.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脑垂体 B.脑 C.面神经 D.脊髓 E.脊神经 3.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A.逻辑技能 B.动作技能 C.具体技能 D.抽象技能 E.智力技能 4.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 A.纹理梯度 B.线条透视 C.相对大小 D.光线和阴影 E.视轴辅合 5.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有()。 A.记忆法 B.重建法 C.回忆法 D.再认法 E.再学法 6.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 A.动作想象 B.逻辑想象 C.无意想象 D.一般想象 E.有意想象 7.意识的特征有()。 A.觉知性 B.能动性 C.社会性 D.目的性 E.社会历史性 8.生物性通常包括()。 A.进食需要 B.交往需要 C.饮水需要 D.睡眠与觉醒的需要 E.性需要 9.人格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它主要包括()组成部分。 A.气质 B.人格倾向性 C.性格 D.人格心理特征 E.自我调控 10.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有()。 A.信息源 B.信息 C.信息渠道 D.接受者 E.反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实验法的两种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和自然实验法。 2. __________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 3. __________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为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实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4. __________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5.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重现,或是__________的再认与重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