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血管手术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Operation for Varicose Great Saphenous Vein

【适应症】

1.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通畅,近期未发生过静脉炎。

2.根据静脉曲张的具体情况,在下肢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措施,以达较彻底的治疗。

【体位】

仰卧位,患肢略外展,腰关节略屈曲。消毒整个肢体,对于特别部位,予先作好标记。

【麻醉】

局部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

1.切口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的内2cm处(图1)。①纵行切开5cm左右皮肤切口;②在卵圆窝处作腹股沟韧带的斜形切口,小出血点,钳夹止血。

2.仔细解剖大隐静脉诸分支,须钳夹结扎(图2)。

3.在卵圆窝处解剖出大隐静脉,在距股静脉0.5cm处切断大隐静脉,近端应作双重结扎(图3)。

4.缝合关闭卵圆窝(图4)。

5.在腿上、腿下沿大隐静脉作一小切口,将血管周围剥离开切断,其小腿(即远侧)予以结扎(图5)。

6.由大隐静脉的腹股沟端导入剥脱器,自小腿处侧引出,将静脉断端与剥脱器端牢固结扎(图6)。结扎线不予剪断,以备万一静脉中断,便于牵出。

7.向腹股沟处均匀用力牵拉剥脱器,用手在体外辅助使静脉翻转抽出(图7)。如血管中断或牵拉困难,可用同法向相反方向抽出静脉。当静脉完全抽出后,用消毒绷带加压包扎剥脱的肢体,以防渗血。分层缝合腹股沟部的切口。

8.膝下及小腿部局部成团静脉作局部切除及分段结扎。

图1

图2

图3 图

4

图5 图6

图7

大隐静脉曲张简单病历

科别:外科第[1 ]次入院记录过敏史:无 姓名:xxx入院日期:2014-11-17 13:20 性别:xx病史采集日期:2014-11-17 13:30年龄:xx岁病史叙述者:xxx 民族:汉族可靠程度:xxx 婚姻:xxx职业: xxx 籍贯: xxxx邮政编码: 464317 家庭住址: xxxx 联系人电话: xxxx 联系人:xxxxx 与病人关系:xxx 联系人地址:xxx 主诉:左下肢浅表血管迂曲成团10余年。 现病史:患者10年前无意间时发现左侧下肢浅表血管迂曲成团,平躺休息后可消失,团块于站立时明显,无压痛,无其他特殊症状,未治疗;近期左小腿下方出现局部溃疡不能愈合,不伴发热及腹痛症状,因担心病情发展来我院,门诊检查以“左侧大隐静脉曲张”为诊断收住我科;患者入院以来精神饮食均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否认有'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否认有输血及献血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有手术及外伤史;预防、接种随当地社会计划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从事农业劳动,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爱人体键,夫妻感情好;育有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8℃ P、80次/分 R、20次/分 BP:130/82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步行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蜘蛛痣,体表毛发分布正常,体表淋巴结触及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头发润泽。眉毛无脱落,无倒睫,眼睑无水肿,眼球无突出,无斜视。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反射存在。双侧瞳孔等大

[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流程

[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 大 隐静脉曲张手术流程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是以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存在诸多的弊端,如创伤大、痛苦大、住院时间长等。EVL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其原理是激光通过光热作用将周围的组织吸收转化为热能,使血管壁蛋白质或酶变性,破坏静脉壁的结构,使内膜粘连,造成损伤的显微性修复,闭塞病变的静脉干,使静脉血管收缩闭合[1],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年3月~xx年10月应用激光治疗仪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xx年3月~xx年10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5~69岁,平均45±岁。病史3个月~35年,平均13±年,均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深静脉通畅试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彩超检查多存在股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大隐静脉存在中、重度返流。手术平均时间分,平均住院5天。 术前护理: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患者,与患者交流,进行心理上的安慰,交代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向其介绍手术成功的例子,以及手术的过程和治疗效果,消除其精神上的紧张。

手术配合:①术前准备:物品准备DIOMED半导体激光机、260mm超滑导丝、5F导管、激光光导纤维、18号套管针、大清创包器械。激光防护镜,防止眼睛损伤。②麻醉方法: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方法。③体位:采取头低脚高的仰卧位,利于治疗。 巡回护士配合:首先将患者提前接入手术室,与患者交流,安抚患者心理,使情绪保持平稳,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完备,将手术仪器与电源连接,防止线路的缠绕,激光仪放在与手术部位同侧。使用前检查仪器的功能状态,协助手术医生佩戴防护镜,熟悉激光仪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过程,然后将光导纤维接在激光仪上,自检完成后将激光仪调整为“待机”状态,然后准备开始手术。手术开始后,变手术间为暗视野,与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患者体位由平卧位改为头底脚高位,开始手术。手术结束后,将激光治疗仪调至“待机”状态,然后关闭仪器开关,拔掉连接线,将仪器和附件放入专用箱内。 器械护士配合:提前洗手上台,协助术者消毒铺巾,用生理盐水冲洗提前浸泡好的导管、导丝,并检查有无损坏。将套管针穿刺内踝前上方处大隐静脉,配置生理盐水肝素钠溶液,结束后退出针芯,置入超滑导丝100mm,固定导丝,退出穿刺针,用尖刀扩大针孔,置入5F多用导管。术者将导管后撤1cm,在红外指引下导入直行导管至腹股沟下方2cm处,分别设定大腿和小腿的发射激光的发射功率,使之发射激光,术者在脚踏开关控制下,用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 术)临床路径 一、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9)。 行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ICD-9-CM-3:38.59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2.手术方式:大(小)隐静脉主干采用上述手术方式处理;小腿静脉曲张根据其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

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射频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6-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9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如果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有感染高危因素如合并溃疡、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可酌情使用。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可针对革兰阳性菌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

大隐静脉曲张旋切治疗手术配合 一、血管外科概述 我国血管外科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积极探索和诊治,1983年成立了全国首届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从此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二、血管外科常见疾病 (1)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是静脉曲张的一种。 大隐静脉曲张发病机理是大隐静脉瓣膜处瘤样扩张,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的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下肢血液回流障碍,静脉血液倒流,大隐静脉瘀血,使静脉迂曲、扩张。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所致的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大隐静脉曲张早期表现为:长时间站立后,腿酸胀不适,容易疲劳、乏力;一般来说早晨起床时症状较轻,工作忙碌一天后,晚上症状加重; 有的患者在足踝内侧会有麻木和轻度的疼痛感;双小腿有类似蚯蚓状蓝色的曲张静脉团块。下肢浅静脉呈蚯蚓状淤曲扩张,站立时患者酸张不适和疼痛,行走或平卧位时消失。 病程进展到后期,双腿长时间站立后酸胀很重,甚至影响工作;下肢皮肤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发生营养障碍,双小腿布满曲张静脉团;逐渐出现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尤其是足背、踝部、小腿下段,严重时或外伤后皮肤溃烂,经久不愈,俗称“老烂脚”。 哪些人更易患大隐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与职业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那些需要长期站立或者久坐工作的人群,如: 1 每天站立或坐位的时间超过2小时 2 正在怀孕期间 3 一天工作下来感觉双腿酸胀、疲劳 4 腿上有可见的、不突出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 如何早期预防大隐静脉曲张? 预防大隐静脉曲张的关键在于健康用腿,也就是说,需要长期站立或坐位的人群,不能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不活动。应当每隔20分钟左右活动活动双腿,或者换一个姿势。另外,骑车、快走、跑步都可以促使小腿肌肉收缩,加快静脉血液回流,缓解静脉压力。 早期的静脉曲张,应该如何治疗? 早期静脉曲张一般选择保守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一、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 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2 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

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治疗

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治疗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18-11-21T11:45:05.1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6期作者:黄亚军 [导读]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部分患者具有手术指征。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恒升中心卫生院 638011) 摘要:目的对比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透光旋切术分别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内窥镜治疗,对照组采用翻剥脱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观察组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57%,对照组为7.1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3例神经损伤,对照组有4例神经损伤,组间差异不显 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临床效果优越,能够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下肢静脉曲张;近期效果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部分患者具有手术指征,传统守住方法能够实现彻底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是传统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而去微创手术虽然创伤小,但是具有极高的复发率[1]。本文探究了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透光旋切术分别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7例,有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年龄在38岁至56岁,平均年龄为(45.38±5.26)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5例,有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在39岁至57岁,平均年龄为(46.18±5.1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分组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翻剥脱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外旋屈曲患肢,进行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股沟带以及股动脉内侧卵圆窝处分贝进行切皮,充分暴露大隐动脉,并将其切除,对动脉属支进行结扎操作,然后切除大隐静脉,并给予近心端静脉给予双重结扎操作,将剥脱器导丝置入远心端静脉并进行固定,确保导丝能够到达患者的内踝部,然后在内踝部进行切皮,然后将大隐静脉起始剪短,将远心端的大隐动脉进行结扎操作,将导丝拉至远心端,完成剥离大隐静脉,助手将170ml左右的TLA液止血推注至血管床,然后进行缝合[21]。观察组采用内窥镜治疗,选择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体位以及麻醉方法,然后在内侧膝关节进行切皮,充分游离后将远心端大隐静脉充分暴露出来,静脉属支切断并进行结扎,然后在大隐静脉的头端置入球囊套管,将CO2连续注入皮建立皮下隧道,并将静脉游离器插入,采集患者大隐静脉的分布图像,将大隐静脉主张用C型环套住,并将分支进行电凝,在腹股沟3cm处进行切皮,然后将主干大隐动脉进行离断和结扎操作,并将大隐动脉从内侧膝关节切口处拉出,将小腿部的大隐动脉进行游离,使其至患者踝部,然后将主干部位套住,对分支静脉进行电凝,然后在内踝部位进行横切,将大隐静脉的远心端切断并进行结扎,然后将大隐静脉从切口拉出,清理好积血后进行缝合[3]。 全部患者均进行相同的透光旋切术,更加患者的病情确定切口,然后将照明光棒放置在患者切口的一端,给予患者TLA注射,然后在切口的另一端置入刨削头,刨削头的转速为500/min,并匀速将其朝静脉曲张方向推进,拉紧静脉曲张两侧的皮肤,然后将其进行旋切,清理好破损组织后进行常规处理[4]。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切口数目、并发症、神经损伤情况以及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4.25±11.20)ml,对照组为(180.22±20.31)ml,组间差异显著(t=26.458,P<0.05);观察组切口数目为(2.10±0.53)个,对照组为(3.62±1.02)个,组间差异显著(t=6.99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05±0.15)d,对照组为(4.90±1.02)d,组间差异显著(t=9.495,P<0.05)。 观察组有1例,术后复发率为3.57%,对照组有2例,复发率为7.1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3例神经损伤,对照组有4例神经损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1例皮下瘀斑,1例皮肤不适,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有3例皮肤不适,2例皮下瘀斑,1例皮下硬结,1例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组间差异显著(χ2=3.310P<0.05) 3.讨论 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较高,传统手术,例如结扎术、剥脱术,虽然技术成熟,能够彻底根除病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是手术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微创手术虽然创生较小,但是手术要求较高,通常无法做到彻底治疗,术后患者易出现复发。本文对比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透光旋切术分别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观察组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少,并发症发生率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神经损伤和复发率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临床效果更理想,其主要原因为: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为微创手术,虽然与剥脱术相比较,手术过程繁杂,技术要求高,但是治疗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帮助患者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治疗安全性更高。综上所述,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临床效果优越,能够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大隐静脉曲张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男,45岁,汉族,已婚,系射阳县特庸镇九里村农民;因发现左下肢静脉蚓状变十年伴溃破、肿痛半年入院。病史特点如下: 1.患者为中年男性。 2.患者十年前无意发现左下肢静脉蚓状变,尤在站立时明显;无肿胀,无寒战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当时未予重视及治疗。后患者发现左下肢静脉较前明显屈曲突出,部分呈团块状改变;曾在本院门诊诊为“左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予保守治疗。半年前,患者发现左下肢静脉明显突出,且内踝部皮肤溃破、肿痛,在当地医院换药治疗,效果差;近日至本院予左下肢静脉造影示:左下肢交通支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深静脉功能良好;现入院要求手术治疗。 3.查:T:36.5℃ P:80次/分 R:20次/分 BP:120/90mmHg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好,自动体位,步入病房,检查合作。头颅无畸形,颈部软。气管居中,两侧甲状腺不大;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明显器质性杂音;腹部平软,无手术疤痕及胃肠型,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脾、胆囊肋下未及,腹内未及明显包快,腹水征阴性,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阴未检;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四肢活动自如,两下肢欠对称,左下肢稍肿胀;左下肢大隐静脉全程扩张、屈曲、突出,部分呈团块状改变;左胫前见一直径1.0cm溃疡,肿胀,附脓苔,周围软组织红肿,压痛;股三角区无压痛;左下肢活动好。右下肢浅静脉轻扩张,活动好。神经系统无异常。 4.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左下肢深静脉造影(本院,2012-07-03)左下肢交通支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良好。 入院诊断:左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感染;左下肢淋巴管炎。 诊断依据:1.因发现左下肢静脉蚓状变十年伴溃破、肿痛半年入院。2.两下肢欠对称,左下肢稍肿胀;左下肢大隐静脉全程扩张、屈曲、突出,部分呈团块状改变;左胫前见一直径1.0cm 溃疡,肿胀,附脓苔,周围软组织红肿,压痛;股三角区无压痛;左下肢活动好。右下肢浅静脉轻扩张,活动好。3.左下肢深静脉造影(本院,2012-07-03)左下肢交通支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良好。 鉴别诊断:1.右下肢脉管炎:患者有间隙性跛行病史,足背动脉搏动弱或消失;CT-A可鉴别。 2.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左下肢肿痛病史,静脉造影可见血栓影。 诊疗计划:1.进一步检查,积极术前准备;2.排除手术禁忌,择期手术治疗。 主治医师林卫华 手术记录 麻醉成功后,平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单; 取右侧腹股沟下方斜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分离显露右侧大隐静脉主干,分离结扎各分支,距股静脉入口约0.5CM处切断主干,近端双重结扎,远端置入剥离器分段抽剥至右踝内上方顺利,查术野无渗、出血,缝合各切口,右下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手术顺利,术毕安返病房。 首次病程记录 发现右下肢静脉呈蚯蚓状隆起10年余 病人10年前始发现右下肢大隐静脉迂曲、扩张、呈蚯蚓状改变,10年来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右小腿皮肤呈黄褐色色素沉着,遂至本院门诊,拟“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收住入院;

下肢静脉曲张三种检查方法

1. Perthes试验 (深静脉通畅试验) 深静脉通常试验(Perthes 试验,也称踢腿试验) 患者站立位,静脉充分充盈后,用止血带在腹股沟下方压迫静脉,病人用力伸展腿部20次或下蹲20次,如充盈的曲张静脉迅速消失或明显减轻,沉重感减轻,表示深静脉通畅,交通静脉完好,为阴性,是可以进行浅静脉手术的重要标志。反之,曲张静脉增加或/和沉重感加重,表示深静脉有阻塞,为阳性。 深静脉通畅试验

深静脉通畅试验是识别下肢深静脉是否通畅的体征识别方法。尤其是下肢静脉曲张是否可以手术的重要体征。 【识别方法】 先让病人站立,在患者的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此时下肢静脉曲张可能会比以前更明显。再让病人用力伸屈患侧下肢的膝关节10-20次(也可用力下蹲10-20次)。 【[临床意义】 如果活动后,病变的静脉所发生的曲张明显减轻,说明经过小腿活动,小腿肌泵收缩,迫使淤滞在大隐静脉(浅静脉)中的静脉血通过深浅静脉间的交通支,向深静脉回流,由于深静脉通畅,功能良好,静脉血可以进一步回流入髂静脉。 如果活动后,病变的静脉所发生的曲张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或病人感觉下肢出现疼痛,说明虽然经过小腿活动,小腿肌泵收缩,理应迫使淤滞在大隐静脉(浅静脉)中的静脉血通过深浅静脉之间等的交通支,向深静脉回流,可是因为下肢深静脉不通畅,功能不良,深静脉中的静脉血无法回流。此时患者下肢的大隐静脉(浅静脉)的血液淤滞加重,同时深静脉的淤血也加重。所以病变的静脉发生的曲张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病人常感觉下肢出现疼痛。 深静脉通畅实验对下肢静脉曲张是否选择手术,起到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如果病人的浅静脉(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功能不良,不通畅,同时深静脉的功能和通畅程度也有问题,就不能再做手术结扎浅静脉,否则则会迫使原来功能不良的深浅静脉系统负担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完全由功能不良的深静脉系统来承担,不但不会缓解临床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 下肢静脉通畅实验不良者,为下肢静脉结扎或切除的禁忌症。此类病人不但手术不能进行,即使弹力袜,弹力绷带等压迫曲张的静脉(非手术治疗)也不适宜。

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O22.0、O87.8)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1-3日(提倡当日日间手术) (五)住院前的门诊或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下肢静脉造影、髂静脉或下腔静脉彩超、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静脉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静脉腔内激光烧灼术、硬化剂注射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点状抽剥/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射频闭锁、硬化剂注射术等不同手术方式(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主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预防性用药时机为术前半小时-1小时(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手术超过3小时或术中失血量超过1500ml时加用一次。 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

(完整word版)大隐静脉曲张病历

北京天健医院 科别外科病区床号 6 住院号150121002 住院病历 姓名:XXX 职业:农民民族:汉族 性别:女工作单位: 年龄:60岁住址:cx镇单集村 婚姻:已婚供史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xxxx县xxxx镇 入院日期:2015-01-21,08:00 记录日期:2015-01-21,09:00 主诉:双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快10余年。 现病史:患者10年前发现双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块,平卧消失,直立出现,无不适,未治疗,包块渐渐增多变粗,延及大腿内侧。一月前,出现双小腿内侧瘙痒,今入院要求手术治疗。门诊拟诊“双侧大隐静脉曲张”,精神饮食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外地久居史。无疫水接触史,无不良生活习惯及嗜好。 家族史:家族无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 T36.5℃P62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神志清晰,自主体位,检查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右腹股沟区可触及花生米样大淋巴结一枚。头颅无畸形。眼睑闭合可,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瞳孔两侧等大同圆,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充盈。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运动正常,肋间隙无增宽或变窄,语颤无减弱或增强,叩诊呈清音,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局部隆起,心尖搏动在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内约0.5cm,无抬举、震颤及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的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于肋下未触及,腰椎后凸畸形,四肢见专科情况,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 双下肢内侧可见迂曲成团之条索状包快,以小腿内侧为剧,双胫、踝前内可见色素沉着及搔抓痕迹。深静脉通畅试验阴性。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 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4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手术日)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病历书写 □开具化验和检查单 □上级医师查房及术前评估 □初步确定手术日期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及评估 □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根据体检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讨论制订手 术方案 □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同意书、自费用品同意书、输血 同意书等文件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 病筛查 □胸片、心电图、下肢血管彩超 □必要时下肢静脉造影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必要的会诊意见及处理 □今日准备于◎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 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大隐静脉/小 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或腔内激光烧灼术 ◎小腿曲张静脉切除/环缝/刨吸/电凝/ 激光闭锁治疗 □术前禁食水 □备皮 □术前用药(鲁米那,阿托品) □准备预防性抗菌药物 □一次性导尿包(必要时) 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及设施 □告知手术相关注意事项 □告知医院规章制度 □入院护理评估 □宣传教育及心理护理 □执行术前医嘱 □心理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3-4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4-5天 (术后第2-3天) 主要诊疗工作□手术 □完成手术记录 □术后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查看患肢情况及伤口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今日在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下行◎ 大隐静脉/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或腔内 激光烧灼术◎小腿曲张静脉切除/环缝/刨 吸/电凝/激光闭锁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6小时后普食 □抬高患肢30度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观察患肢血运情况 临时医嘱: □吸氧(酌情) □补液(酌情) □抗菌药物 长期医嘱: □普食 □二级护理 临时医嘱: □止呕、止痛药物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补液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 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 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反应及麻醉恢复情 况 □观察患肢情况 □伤口渗出情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观察患肢情况 □伤口渗出情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最新大隐静脉曲张分级

大隐静脉曲张CEAP分期 1.临床分期: 静脉曲张一期: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严格说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静脉曲张,仅影响美观,可以不用治疗。 静脉曲张二期:在站立位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在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此期是治疗最佳时期。 静脉曲张三期: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晨起时水肿可消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些患者还出现皮肤搔痒,严重者呈现湿疹、瘀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静脉曲张四期:血管内血液瘀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静脉曲张五期:为急性溃疡期, 发黑变硬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溃,很难自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静脉曲张六期:未经正确治疗的静脉性溃疡反复发作,常见于踝关节附近及小腿下段,俗称“老烂腿” 2.病因学分级:Ec,先天性;Ep,原发性;Es,继发性(血栓形

成后);En,未发现静脉性病因。 3.解剖学分级:As,浅静脉;Ap,穿通静脉;Ad,深静脉;An,未发现静脉病变部位。 浅静脉包括:毛细血管扩张或者网状静脉扩张;膝上段大隐静脉;膝下段大隐静脉;小隐静脉;非隐静脉的其他浅静脉。 深静脉包括: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盆腔:性腺静脉、阔韧带静脉和其他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小腿静脉:成对的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和腓静脉;肌肉静脉:腓肠肌静脉、比目鱼肌静脉和其他静脉。 穿通静脉包括大腿和小腿。 4.病理生理学分级:①CEAP基础分级:Pr,反流;Po,阻塞;Pr,o,反流和阻塞;Pn,未发现静脉性病理生理改变。②CEAP 高级分级:和基础分级相似,增加18个静脉节段用于标明静脉病变部位。 举例:某患者表现下肢疼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脂肪硬化症和未愈合的溃疡。2004年5月17日双功超声检查发现膝上和膝下段大隐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都有返流,小腿穿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没有发现血栓性静脉阻塞。CEAP基础分级是C6,S,Ep,As,p,d,Pr,CEAP高级分级是Cs2,3,4b,6,Ep,As,p,d,Pr2,3,18,13,14(2004-05-17,LⅡ)。

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04T13:55:51.6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作者:蒋励曲广新于锦绣[导读] 纳入标准经过下肢静脉造影或下肢静脉彩超(CDFI)证实深静脉瓣膜功能小于Ⅲ级。 蒋励曲广新于锦绣(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手术室辽宁大连 116021)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294-02 【摘要】目的讨论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共158例216条肢体,均经过下肢静脉造影或下肢静脉彩超(CDFI)证实深静脉瓣膜功能小于Ⅲ级,采用自制电凝导管和套管电凝针电凝闭和曲张静脉,术后采用弹力绷带包扎,静脉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结果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局部美观,并发症少,全部216条肢体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微创电凝术是一种有效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术中的配合及护理对手术的愈合起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微创电凝术护理配合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共158例216条肢体,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经过下肢静脉造影或下肢静脉彩超(CDFI)证实深静脉瓣膜功能小于Ⅲ级。 1.2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16例,154条肢体,女42例,62条肢体,年龄26~78岁,病程3个月至30年。术前有131例进行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其余27例因造影剂过敏及其他原因行下肢静脉彩超(CDFI)检查,所有158例216条肢体均未发现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瓣膜功能情况,0级:36条肢体,Ⅰ级:146条肢体,Ⅱ级:34条肢体,超过Ⅲ级者未列入本组而另行手术方案。216条肢体中,伴有瘀积性皮炎者36条,足靴区有色素沉着者142条,术前有浅静脉炎者12条,伴有浅静脉血栓者9条。皮肤破溃者未列入本组。 2 术前准备 2.1术前访视术前一天访视患者,阅读病志,了解患者病情及一般状况。耐心亲切地和病人交谈,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使其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 2.2物品准备除常规的手术器械外,还需备自制电凝导管和套管电凝针,4/0可吸收线,无菌弹力绷带。 3 手术过程及配合 3.1患者麻醉与体位采用联合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 3.2手术过程及配合 3.2.1消毒铺单无刺激的0.5%碘伏常规消毒皮肤常规铺单。 3.2.2手术及配合(1)在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搏动内侧斜切口,约3cm。(2)分离并距卵圆窝0.5cm处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结扎切口范围内可以探查到的所有大隐静脉分支。(3)自远端大隐静脉主干插入自制套管电凝器至内踝上。(4)如遇有阻力不能深入,则在踝上大隐静脉穿刺在导丝指引下深入套管电凝针以15w电量电凝,边电凝边压迫,完毕后下肢缠无菌弹力绷带至大腿上段。(5)再以30~35w 电量电凝上段大隐静脉主干,结扎止血。(6)腹股沟切口以4/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3.3术中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表示理解,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面带微笑,用口头语言和躯体语言对其进行安慰,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 4 术后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预防因脑积液外漏致颅内压降低引起的头痛。术后患肢抬高30°,进行足部功能锻炼及下肢按摩等措施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6h即可离床活动。同时给予红花、血塞通、低分子右旋糖苷等活血祛聚药物及抗生素预防感冒。 5 术后随访 术后1~3天对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有无不适,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6 结果 采用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如下特点:(1)手术创伤小,只在大腿根部切小口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各分支,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术后不用拆线。(2)术后恢复快,麻醉恢复后4~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避免了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术后下肢美观,腿部裸露部位无切口,无瘢痕形成,偶有皮下淤血3~7天后基本吸收,符合美体要求。复发率低,所有病例全部随访2个月到1年,未出现复发情况。 7 体会 在实行手术时,有些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手术后下肢后足踝部的肿胀、皮下淤血及皮肤电凝灼伤坏死等,我们体会是:(1)手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造影,对于深静脉瓣膜功能大于Ⅲ级者,由于未解决血液的倒流问题,应在行深静脉瓣膜修整后使用该术式。(2)虽然无切口是该手术所追求的,但不应该单纯为追求美观而遗留部分曲张静脉,对于电凝器无法达到的地方或者电凝不完善者,我们采用切小口结扎并剥脱曲张静脉,防止术后的复发。(3)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4)术后完善的弹力绷带包扎是关键,能使电凝后的血管闭合。(5)术后早期使用活血药物。 总之,微创电凝法对于原发性的大隐静脉曲张或部分由于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静脉曲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晓红,王斌,张玉英,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围手术期护理.农垦医学,2010年第3期. [2]史红,邓劲松,勘萍,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电凝术的护理.武警医学,2008,06.

大隐静脉曲张血管腔内激光治疗40例临床疗效分析

大隐静脉曲张血管腔内激光治疗40例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20T15:47:46.33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李守先 [导读] 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普外科丰县华山镇中心卫生院 221744 【摘要】目的:对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血管腔;激光;大隐静脉曲张;疗效 肢静脉曲张为现阶段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遗传、久坐、久立等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男13例,女7例;患者部位:左下肢4例,右下肢2例,双下肢14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患肢部位:左下肢4例,右下肢3例,双下肢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肢部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激光治疗[2]:将18G的套管针置入患者大隐静脉,穿刺踝静脉;经套管针行置入超滑导丝(直径0.89mm,长度180cm);导入造影导管,退出导丝,置入激光光纤,连接激光机;以腔内闪烁指示为依据,经套管逐步将光导纤维头送至腹股沟韧带;高位结扎、固定大隐静脉起始处;调整激光仪发射功率至10W,光纤退出的同时发射激光,毁损血管壁;手压迫闭合静脉;若患者存在多个曲张血管团,则按照以上方法逐一烧灼;术后加压包扎。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的治疗:取站立位,外展患肢,确保血管充盈充分,使用彩笔标注患者溃疡外周以及需要进行剥脱的曲张静脉团;连续硬膜外麻醉,抬高患肢;沿患者腹股沟的皱褶做长度2cm左右的切口,切断静脉,近端结扎;于患者内踝上方的1-1.5cm处做长度1cm左右的切口,切断大隐静脉主干,远端结扎;置入剥脱器,剥除大隐静脉主干;沿静脉曲张走行做长度始终的切口,点式抽剥分支静脉,缝扎溃疡边缘;轻压包扎,抗生素抗感染。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患者感染、皮下瘀斑、酸胀、湿疹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录入到spss20.0中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常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方式传统上多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效果尚可,具有治疗彻底等优点,但不足在于患者术后可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影响预后[3]。近年来,随着我国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经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过程中,光纤传送可使血管组织与不同功率的光纤进行接触,产生的热效应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病变部位的血管腔内,进而实现闭合血管的目的,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且有效解决了传统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问题[4]。 本次研究中,治疗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接受血管腔内激光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血管腔内激光治疗行静脉穿刺的方式,具有手术创口小、术后无瘢痕、恢复快等优点,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质量,与相关研究结果[5]一致。此外,观察组

大隐静脉曲张病历模板

XXXcx中心卫生院 科别外科病区床号6 住院号150121002 住院病历 姓名:XXX 职业:农民 性别:女工作单位:—— 年龄:60岁住址:cx镇单集村 婚姻:已婚供史者(可靠程度):患者本人(可靠) 籍贯:江苏省赣榆县入院日期:2015-01-21,08:00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5-01-21,09:00 主诉:双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快10余年。 现病史:患者10年前发现双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块,平卧消失,直立出现,无不适,未治疗,包块渐渐增多变粗,延及大腿内侧。一月前,出现双小腿内侧瘙痒,今入院要求手术治疗。门诊拟诊“双侧大隐静脉曲张”,精神饮食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外地久居史。无疫水接触史,无不良生活习惯及嗜好。 家族史:家族无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 T36.5℃P62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神志清晰,自主体位,检查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右腹股沟区可触及 花生米样大淋巴结一枚。头颅无畸形。眼睑闭合可,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 角膜透明。瞳孔两侧等大同圆,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充盈。 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运动正常,肋间隙无增宽或变窄,语颤无减弱或增

强,叩诊呈清音,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局部隆起,心尖搏动在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内约0.5cm,无抬举、震颤及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的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于肋下未触及,腰椎后凸畸形,四肢见专科情况,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双下肢内侧可见迂曲成团之条索状包快,以小腿内侧为剧,双胫、踝前内可见色素沉着及搔抓痕迹。深静脉通畅试验阴性。 XXXcx中心卫生院 科别外科病区床号6 住院号150121002 辅助检查 检查日期项目结果 2015-01-21 血常规WBC5.1X109/L N0.556 Hb131g/L 2015-01-21 血糖 4.7mmol/L 2015-01-21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入院诊断:双侧大隐静脉曲张 主治医师: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