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

一、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二、血糖偏高的几个健康的建议和原则三、血糖检测的误区

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1、血糖检测的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07年 2月-2008年10月来我科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男112例,女98例;平均年龄80~81.5岁;病程2~15年。200例病人空腹血糖(FBG)13.7±7.3mmol/L,餐后2h血糖17.5±8.0mmol/L,其中1型糖尿病15例,2型糖尿病185例。

1.2 方法物品准备:选用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皮下埋入式CGMS。CGMS安装与检查:协助医生安装和调试CGMS,取患者脐旁5cm作穿刺点,碘酒消毒,利用注针器将葡萄糖感应探头置入皮下,用3M防水薄贴膜固定。

2、血糖检测的护理

制定应用CGMS的规范护理管理措施设置CGMS应查表格,详细记录使用起始时间,每日4段指尖血糖值、局部皮肤情况、病人自觉症状、生活事件如进餐、运动、服药、注射、睡眠、低血糖反应。设置病人生活事件自我记录表格,安装前指导病人记录,每班将病人自我记录内容收集整理,监测病人自我监测准确性。操作过程严格按无菌技术原则进行,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感染及过敏反应。

3、空腹血糖的正常值

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与护理进展(全文)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与护理进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高血糖或血糖未达标会导致血管病变、肾脏损害等并发症。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反映降糖治疗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通过皮下植入探头,实时监测血糖并显示于屏幕,并可设置血糖极端值报警以提示高血糖和低血糖[2-3]。以更好地监测血糖,幸免血糖波动,使血糖水平处于理想水平,已有试验证明了RT-CGMS血糖值与同期指尖血糖、静脉血糖、动脉血糖有良好相关性,在糖尿病患者中拥有丰富的使用经验。以下就RT-CGMS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1 工作原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由血糖探头、记录仪及信息分析软件等部件组成,将探头置于患者皮下,与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通过电信号传导作用,每10 s分析1次葡萄糖浓度,每3 min 记录1次平均值,24 h测得480个血糖值,由统计软件分析,获得患者72 h血糖变化的动态连续情况。 2 监测方法 2.1安装前准备从冰箱中取出探头,检查有效期,室温下放置30 min,开机检查电池电量,打开传感器。 2.2安装备齐用物,选择皮下脂肪丰富的位置,如肚脐周围5 cm外(一般选择下腹部),孕妇应在上臂肱二头肌下端外

侧作为穿刺点,避开系皮带部位、瘢痕或组织萎缩及经常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将探头安装在助针器上,75%酒精消毒皮肤2次,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助针器与皮肤呈90°角植入探头,反方向分离助针器,3 L透明贴固定探头,10 min水化后,检查探头信号稳定于30~1200 n之间。70 min初始化后,输入2次/㈢空腹血糖校对。 2.3监测后操作和数据分析72 h后拔出探头,针眼处75%酒精消毒。取下血糖记录器,经信息摄取器输入电脑,用分析软件分析数据。 3 临床应用 3.1为临床提供血糖异常波动信息康怡等认为动态血糖监测可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7-9]。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危害甚于高血糖,多发生在夜间,不易察觉,危险性极大,2%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病例是由低血糖引起的。RT-CGMS是监测血糖新手段,能及时捕捉到夜间无症状的低血糖并采取防治措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10]。何晶梅[11]周彦敏等[12]采纳动态血糖监测,能及时准确地反应机体血糖值的动态变化。 3.2 1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林秋果[13]在诊治1型糖尿病患者时认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提供全面信息,更好地理解各种因素和血糖波动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胰岛素、进餐、锻炼和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取得了中意效果。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血糖监测的新技术,它可以连续监测血糖水平,并提供 实时数据和趋势分析,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本文将介绍动态血糖监测系 统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由一个小型传感器和一个便携式监测仪组成。传感器通过皮肤下 的微型导管插入患者的体内,可以在数天或数周内持续监测血糖水平。监测仪通过无线方 式接收和记录传感器发送的血糖数据,并将其显示在仪器上。患者和医生可以随时通过监 测仪获取实时血糖数据以及趋势图,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管理中有多种临床应用。它可以帮助患者确保血糖水平处 于安全范围内。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数据调整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注射以维持血糖平衡。动 态血糖监测系统还可以检测到血糖的急剧变化,如低血糖或高血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还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医生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 血糖数据和趋势分析,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动态血 糖监测系统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胰岛素的用量和时间,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监测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确保其正常运行。他们还需要协助患者正确插入 传感器,并确保其位置正确。当患者需要更换传感器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培训患者如何正 确操作。 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监测仪,并帮助他们解读血糖数据和趋势图。他们 需要教育患者如何根据数据调整治疗计划,并注意血糖的异常变化,如低血糖或高血糖。 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注射情况,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系统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准确的血糖监测方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过程中,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连续监测血糖水平变化的设备,能够全天候地记录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它不同于传统的血糖监测仪器,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趋势,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夜间血糖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协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规律,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有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通过动态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3. 提供更加全面的血糖监测数据 传统的血糖监测仪器只能提供点式的血糖监测数据,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血糖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血糖的变化趋势、血糖的峰值和谷值等,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情况。 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护理 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护士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帮助患者正确佩戴和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通常由患者自行佩戴和使用,因此护士需要在患者使用系统之前,对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确保患者能正确地佩戴和使用系统。护士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包括如何保持系统的清洁和卫生,如何处理紧急情况等。

动志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综述)

动志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综述) 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作用异常而导致的。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从动态血糖监测的定义、类型、应用和现状几个方面,对其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一、动态血糖监测的定义及类型 动态血糖监测是用来持续监测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对血糖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以帮助识别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血糖波动。根据监测的时间和频率不同,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随机血糖监测 随机血糖监测是在任何时间点测量血糖浓度。它通常在患者服用餐后2小时进行测量,以确定患者是否已经达到目标范围内的血糖水平。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血糖监测方式。 2、空腹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监测是在患者进食8小时后进行测量。它通常在晨起

时进行测量,以确定患者在未进食情况下的血糖水平。并且,它通常用于确定患者是否具有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是在过去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它能够有力的反映一个人的血糖控制的情况。实际上,HbA1c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糖尿病监测指标之一。 4、连续血糖监测 连续血糖监测是指患者在一定周期内监测血糖浓度,比如监测24小时或几天内连续的血糖数据,它通常使用连续血糖监测仪来实现,可以在皮下植入一个小型的传感器,从而可以在24小时内实时采集、记录并传输数据。 二、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 1、指导糖尿病治疗 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糖尿病患者,通过监测血糖数据,医生可以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一份更加详尽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效果。 2、指导糖尿病饮食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动态血糖监测打破了以往检测方式的非连续性,可以对机体的全天血糖变化情况予以监测,能够对血糖波动的时间点进行准确定位;该种监测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个体化和针对性的治疗方向;该文主要就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方面展开综述形式的相关研究。 标签: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护理进展;糖尿病 糖尿病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临床应用方式是对血糖的监测,其中,以近年来应用的最新的一项检测方式为主要研究热点,即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对糖尿病患者代谢情况予以评价,能够对不易察觉的低血糖情况进行探查;在对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予以必要的护理措施,以此提高监测的成功率,也更利于临床治疗获得较为完整、可靠的监测信息。 1 动态血糖监测相关工作机制 动态血糖监测属于全新的一种临床检测方式,可以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能够有效观察机体内的血糖水平趋势[1-2]。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监测是进行自我生活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据相关的研究显示,控制血糖水平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就目前而言,主要倡导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精细降糖等临床指导工作;对糖尿病以往的治疗方法中,主要采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的方式予以临床指导,但是,该种检测方式只能反映患者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情况,并不能有效反映患者机体内的血糖变化情况,不能察觉无症状性低血糖等临床情况,因此,该种检测方式不具有检测针对性。 在正常患者机体内部,其血浆葡萄糖的扩散至组织间液的水平是十分平衡的,并且,组织间液的葡萄糖与血浆葡萄糖之间的浓度不会相差太大,即两者之间的差值十分稳定,但是,若出现血糖下降或上升趋势,则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变化会存在5~10 min的延迟。动态血糖监测的监测原理就是依据上述机理所完善起来的,动态血糖监测主要是通过对组织间液葡萄糖的浓度情况予以测定,以此间接的反映出机体全天的血糖变化情况[3-4]。半透膜、葡萄糖氧化酶、微电极是组成血糖测试头的主要3层传感器;其中,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先经过半透膜达到探头中,与内部的葡萄糖氧化酶发生相关反应后,产生出自由电子,与此同时,在电场形成电流的情况之下,经过记录器将其电信号予以记录,则可以间接计算出组织间液葡萄糖的浓度。血糖记录器需要患者佩戴3 d,而血糖记录器则会每间隔10 s发送1次患者的电信号,每间隔5 min则会对血糖数值予以计算并存储。当一天中记录了288个血糖数值之后,将其下载到计算机之中,则可以获得患者的血糖图及其对应的计算数值[5-6]。 2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 【摘要】 老年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通常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和特殊的生理状况。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患者血 糖变化的方法,能够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文在介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方法。结论部分分析了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前景,提出护理工作的建议,并总结了研究的重要性和局限性,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指导。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动 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和护理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特点、技术、应用、措施、效果评价、前景、工作建议、研究总结、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 意义。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老年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逐渐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偏大、病程长、病

情复杂,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并发症,治疗难度较大。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往往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容易导致治疗不及时、不精准。 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出现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技术通过持续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实现了对血糖波动的全面观察和分析,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也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更精准的指导,帮助护士更好地进行患者的护理和管理。 研究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将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借鉴和经验。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评估其对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目的包括: 1.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包括病史、合并症、治疗情况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介绍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包括连续血糖监测和实时血糖监测等技术原理和应用范围。 3. 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情况,包括监测指标、监测频率、监测结果分析等方面。

最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精品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郭叶敏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4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0例病例中有2例发生黎明现象;4例每天发生无症状低血糖;12例发生有症状低血糖;22例有餐后2小时高血糖。 结论通过正确使用,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才能最大地发挥的效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调整糖尿病的治疗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护理 为了达到控制糖尿病病人血糖,人们在不断深入研究血糖监测方法。 随着一种新型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仪的问世,改变了需要经常频繁监测自身血糖变化而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1]我院自2019年10月引进美国美顿力动态血糖监测仪到2019年12月先后为40例糖尿病病人成功使用,现将临床应用情况与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9年12月——2019年12月对4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血糖,其中1型3例,2型37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26-65岁,空腹血糖135-72餐后血糖173-84 12材料与方法 121选用美国美顿力生产的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122备齐物品至病人床前,取平卧位,选择距脐部两侧5处作为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后,将探头放置于持针注射器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注射器与皮肤成45度后按下开关,使针头快速刺入皮下,将持针注射器顺穿刺的相反方向拉出。 分离探头与,,取出探头的内真芯,接上,用3防水薄膜固定贴固定。 123对进行初始化,经初始化1,机测指尖血糖值输入后,监测仪开始启动工作。 124监测完毕,在电脑上回放,监测数据通过红外接口下载到电脑中,通过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是近年来应用于糖尿病领域的一项新的检测方法。通过提供全天血糖的动态变化,它能准确定位血糖波动点,使治疗更加个体化,更好地评价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及临床治疗情况,尤其是可监测到不易察觉的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而合理的安装、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教育是动态血糖监测成功的关键。加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宣教和护理观察,有助于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变化信息,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护理 1 CGMS简介及技术原理 CGMS用于收集糖尿病患者1~3d的血糖动态变化资料,是糖尿病诊断治疗领域中一项全新的技术突破。理论上CGMS测量血糖的方法有无创法与微创法两种。无创法通过电磁辐射到皮肤,采集组织间液、血管内和细胞内混合的血糖信号。由于其准确性差、血糖信号缺乏特异性等未用于临床。而长期使用刺入血管内的导管测量血管内的血糖可能损坏血管或引起感染,仍在研制中。微创法将探头(血糖传感器)的探针埋在皮下,连续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每个设备的传感器将每1~10min从探头获取1次电信号,将这1~10min的值平均化后转化成血糖值存储起来,通过电脑下载图形报告,因此具有安全、微创、提供信息全面等优势。CGMS安全可靠,其探头细,不与血管直接接触,皮下不适感很小,耐受性好,患者可以进行日常绝大部分的正常活动。研究表明,CGMS具有较好的精确性指标[1]。 2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2.1心理指导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血糖图的变化非常直观,使患者对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尤其是飲食、运动、情绪变化等对血糖的影响作用会有较深刻的认识及理解。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动态血糖监测对行为改变的影响较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 2.2饮食指导动态血糖监测后发现,在保持运动相对一致的情况下,评价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可以把传统的三餐分配1/3,1/3,1/3改为1/4,2/4,1/4,或更灵活,因为存在个体差异,食物的多样性和烧菜方式的不同,加餐时间可以提前,动态血糖监测后可以帮助患者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研究表明,低升糖指数饮食对健康人血糖影响,分别于应用该饮食前后1w佩戴CGMS监测血糖,结果FBS、平均血糖、血糖24h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降低[2]。可见,简单的饮食改变就能够对血糖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指导患者和高危人群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方式。 2.3运动指导在保持饮食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运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观察 与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遗传因素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病,甚至会出现不少并发症。所以管理糖尿病变得十分重要,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来辅助治疗。在临床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重要性和护理意义。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辅助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测量血糖水平,帮助糖尿病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及时纠正节制不当的饮食和药物使用,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在我对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监测仪一起使用,非常容易使用。它不仅仅可以记录血糖记录,还可以统计使用的胰岛素剂量,询问患者的舒适程度和健康状态,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值和胰岛素调整和管理糖尿病的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糖尿病和防止不良反应。总而言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使用对糖尿病治疗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护理的目标通常是要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并且在血糖达到稳定水平的情况下,增强病人自我照顾和自我控制的信心。我们通过与患者交流和协助使用

监测仪,以确保他们能正常使用动态血糖测量仪器并进行定期监测,运用病情知识和护理技能来支持患者,有利于科学的治疗和管理糖尿病患者。 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1. 仪器的正确使用:患者需要清楚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用监测仪的时间、方式、方法和频度都必须掌握。在使用仪器时,应确保发生糖尿病或其他问题的风险降到最低。 2. 及时的数据评价:患者要及时记录测量结果和剂量记录,以便及时进行数据评价、统计分析和调试,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 3. 定期随访和咨询: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正常的随访和咨询,对于治疗的进展和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以便及时纠正和调整治疗计划。 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减少可能的并发症和各种潜在的风险。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设备,良好的使用和护理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治疗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CGM)是一种通过连续监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技术。CGM系统由一个小型传感器 和一个读取器组成,传感器植入皮下,可以连续监测血糖水平,并将数据传输到读取器上。CGM系统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血糖 监测信息,有助于制订更有效的糖尿病管理计划。 目前,CGM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CGM技术可 用于控制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并对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和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进行监测。CGM还可用 于预防低血糖反应和避免持续高血糖,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临床应用时,CGM系统的正确使用对于监测血糖水平 至关重要。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CGM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培训。护士需要教育患者如何使用设备,并引导患者学会正确的插入传感器和读取器。在操作前需要确认设备的准确性,并始终保持设备的消毒和清洁。 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频繁记录CGM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数据。例如,当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或低于目标范围时,护士需要与患者沟通,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此外,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药物使用情况和运动量,以调整管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教育。

当患者使用CGM系统时,需要提供恰当的支持和训练,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并建立有效的管理计划。护士应与患者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指导他们根据CGM系统的数据调整药物剂量、饮食和锻炼方案,并提供资讯和情感支持。此外,护士还应与医生和其他卫生保健提供者合作,共同制定最佳的管理计划。 总之,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到临床应用和护理,都需要一个结合紧密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患者和其他卫生保健提供者。通过共同合作,我们可以利用CGM系统有效地监测血糖水平,制定最佳的管理计划,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32例护理体会

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32例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55.7±4.8)岁,其中1型DM18例,2型DM14例。 1.2 监测方法对入选的患者进行DM知识教育;进行血糖仪和CGMS知识指导,使患者能够初步了解CGMS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血糖监测期间的注意事项;取患者平卧位,选择脐以下腹部作为穿剌点,常规皮肤消毒后,用探头注入器将探头插入皮下,取出探头的内针芯,接上CGMS,用3 m防水薄膜固定贴固定。CGMS进行初始化1 h,测指尖血糖值输入CGMS后,监测仪开始启动工作。协助医生安装和调试CGMS监测3 d,应用血糖监测仪测定指血血糖,3~4次/d 采集监测数据并输入计算机分析。每日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炎症和皮下出血情况,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程度等。 2 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连续3 d的CGMS检查。23例患者初次检查顺利完成并且数据完整可靠。其余9例初次检查期间出现故障或计算机显示数据不完整,更换感应探头,并加强相关教育后重新完成血糖监测。平均监测时间为(69.6±3.4)h,CGMS监测血糖(835.7±40.6)次,而同期自测指血血糖(121±1.2)次。3 d内CGMS 相对应时间点的血糖值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三日血糖曲线具有较好的重叠性。患者行CGMS检查期间无明显不适,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2例由于穿刺到皮下小血管而出现少量出血,后乍行停止。穿刺部位均无感染。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常规自我血糖监测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不能发现24 h内各时段的血糖波动,而CGMS是近年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能够进行连续血糖监测的新技术,与常规指血血糖监测不同,CGMS进行血糖监测时需要将葡萄糖感应探头置入皮下,并每日测3~4次指血血糖进行校正,当机器出现报警时需正确处置,才能顺利完成CGMS检查并且获得完整可靠的数据。因此,CGMS血糖监测期间相关知识教育和护理指导十分重要。三研究显示患者对CGMS监测有很好的耐受性,穿剌部位无感染和炎症,偶有轻微皮下出血,可自行停止。经DM和CGMS知识教育和护理指导,大部分患者能够顺利完成CGMS监测,初次检查故意的发生率为18%,原因包括探头脱落,电信号弱,长时间未输入指血血糖值,血糖记录器报警后未作处置。经更换感应头,加强有关教育和护理指导后顺利完成监测[1]。这说明CGMS监测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严密观察,警惕各种意外发生,才能保证CGMS记录到完整数据。以保证监测结果能真实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本研究还显示CGMS连续监测3 d相对应时间点血糖值有较好的重复性,血糖曲线具有较好的重叠性,这有利于更好的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更好的评价联合治疗方案的结果。显示出CGMS作为一种新的血糖监测方法仍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丽,徐红霞,张俊风.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齐鲁护理杂志,

糖尿病患者行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行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动态血糖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计9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9)行常规 护理,观察组(n=49)行常规护理+连续动态血糖检测。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均好于干 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指标情况更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加理想,值 得推荐。 【关键词】糖尿病;连续动态血糖检测;护理效果 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且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 惯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人数逐渐上升,且表现出年轻化[1]。对于糖尿病患者 来说,其血糖控制情况是衡量病情的主要标准。然而,这种指标存在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对代谢控制得到实际情况进行正确解释。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能 够对血糖的波动情况进行探测,其中包括波动的方向、幅度、持续时间、频率等[2]。固态方式能够较为准确的监测到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与趋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相关批文。选取2020年 3月-2021年3月,来我 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共计98例。入组患者了解 研究内容,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 理+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49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 49-63岁,平均年龄(58.61±4.27)岁。观察组49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50-64岁,平均年龄(59.04±4.3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差异甚小,P>0.05,研究可进展。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97-01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一种新型监测血糖的仪器,可以通过探头检测细胞间液中葡萄糖的浓度,通过每天480个血糖监测数据,形成直观的血糖连续图谱,提供72小时1440个葡萄糖浓度数据及相关临床数据结果,直接观察胰岛素、饮食、药物、锻炼等事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帮助医生总结一些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规律,发现无症状性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使医患双方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和血糖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进餐、锻炼、药物和胰岛素对血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改善生活方式、调整治疗方案[1]。 1 操作方法 1.1操作前准备 CGMS探头应在0-4℃的冰箱内储存,否则会导致探头失效并严重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2]。使用时应提前取出,检查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密封,复温30min后使用,以便回复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连接数据记录仪,检查电池是否充足,设置日期及时间。 1.2植入传感器选择肱二头肌下端外侧或上臂前侧三角肌与肱二头肌相交处。用75%的乙醇将欲植入传感器的部位皮肤擦拭消毒(汗毛多者需刮除),待酒精完全挥发(若酒精未完全挥发会使传感器胶布与皮肤粘合不牢,造成传感器脱落或影响测试结果)。用肌肉注射

进针的方法将传感器电极垂直、迅速刺入消毒部位的皮下。用透明敷贴妥善固定传感器及数据记录仪的连线。 1.3传感器植入后10min需查看传感器电流,正常值为30-600nA。如电流低于30nA会有较短报警音,应重新连接传感器与记录仪,并用力摁压传感器直到电流达到30nA以上。 1.4校正记录仪数据 CGMS使用过程中需测5次指尖血糖并输入记录仪进行校正,尽量为近似空腹。第一次为传感器植入后3小时07分钟,输入后方可出图谱;第二次临睡前的“近似空腹”血糖,一般22:00左右;第3、4、5次为以后3天早晨6:30左右的“近似空腹”血糖。参比血糖需在指血采集后3min内输入。 1.5统计结果监测72h后取下传感器及记录仪,通过电脑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CGMS是DM治疗监测的高科技手段,患者不了解它的监测作用和监测过程而产生不同的心理负担。因此,要了解患者的顾虑,主动关心,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提问,以热情的态度详细讲解应用CGMS的优越性、必要性、安全性和方便性,使其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3]。 2.2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穿刺局部并发症的首要保证。经常观察植入局部有无红肿及渗出,询问是否有疼痛。避免在皮肤有炎症、硬结、瘢痕的部位植入。取下传感器时应检查两个传感电极是否完整、皮肤有无红肿等炎症。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是一种新型监测血糖仪器, 可通过探头检测组织间液中葡萄糖浓度,每5min向记录仪输入一个血糖值,每天存储288 个血糖数值,持续监测3d,描绘出每日血糖波动曲线图,监测到全天血糖波动情况,帮助医 生总结一些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规律,发现无症状性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为拟定糖 尿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先后为60例糖尿病患者使 用CGMS,现将临床使用情况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1型糖 尿病患者3例,57例为2型糖尿病,入院时空腹血糖(13.6土6.8)mmol/L,餐后2h血糖(17.4 土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Alc(11.3土4.25)%,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53.2土24.1)岁,病程7~22年。 1.2 材料和方法 1.2.1 物品准备选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皮下埋入式CGMS。要求CGMS安装前物品准 备齐全。CGMS是由葡萄糖感应探头、线缆、记录器、信息提取器和软件分析5个部分组成。感应探头应严格保存在0℃~4℃的冰箱,否则导致探头失效或严重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 安装前常规检查探头有效期及包装密封,并在室温下放置5 min后方可使用。检查记录器的 电流、电压,根据需要及时更换7号碱性电池,输入病人的基础信息。检查记录器中上次数 据是否已清除。 1.2.2 方法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取平卧位,选择距脐部两侧5cm,避开腰带部位处作穿 刺点。用75℅酒精消毒皮肤后将CGMS探头放置于注针器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 注针器与皮肤成45度后按下开关,使针头快速刺入皮下,将注针器顺穿刺相反方向拉出, 取出探头的内针芯,接上CGMS记录仪,用3M防水薄膜贴固定探头。距4cm处再次固定, 防线缆牵拉探头至探头脱落。进入初始化屏,查看电流信号,通常波动在0~200 mA,当电 流稳定(波动<10mA)时,完成1 h的初始化过程,用固定的血糖仪测指尖血糖值输入监测仪后,CGMS开始启动工作。每日用同一血糖仪、同一型号的血糖试纸监测4次指尖血糖(空腹、早 餐后2h、晚餐前及睡前),并把结果输入动态血糖监测仪中,以进行校正。每位患者均佩戴 3d,监测完毕,常规拔除皮下软管。将CGMS记录仪上和数据通过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在电 脑上进行下载,做出完整的单日血糖图、多日血糖图、统计数据表。汇同收集的患者生活事 件自我记录表格及护理观察表格一起供医生分析诊断。 1.3 结果 60例患者使用CGMS期间均顺利完成, 无报警和脱落事件的发生, 日常活动基本不受 影响。3d内CGMS相对应时间点的血糖曲线具有较好的重叠性,逐渐找到了其血糖波动的特点,并每日下载信息,及时调整胰岛素用法及用量,患者血糖逐渐平稳,接近正常,胰岛素 用量也有大幅度减量,防防止低血糖症的发生,血糖控制较前明显改善。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CGMS 是血糖监测领域的新突破、新技术, 是糖尿病监测治疗方法的高科技手段, 在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 患者对其有一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 心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⑴不了解CGMS 监测的目的以及其与指血监测的区别⑵顾忌设 备仪器发生故障报警⑶担心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⑷忧虑费用过高⑸担心安装CGMS 后会产生疼痛和对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的同时,须加强对患者 的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引导工作,说明CGMS的作用、优越性、必要性、安全性、方便性和舒适性, 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认识到CGMS 能缩短疗程和降低总费用,进而减轻其心理负担,更好地配合治疗。

糖尿病患者血糖动态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素

糖尿病患者血糖动态监测的影响因素及 护理要素 摘要:本文选取了30例采用了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 通过统计血糖监测过程失败发生的原因及概率,总结出影响血糖监测的主要因素,进而从加强观察,规范CGMS管理、心理护理、其他护理等方面,提升CGMS监测 成功率及护理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护理策略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CGMS)是针 对人体血糖系统进行动态监测的新型系统。该系统不需要通过穿刺来测试患者血糖,有效避免了频繁穿刺带来的损伤,还能够为糖尿病的治疗了监测提供及时有 效的客观数据。但是,该监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造 成监测失败,从而导致患者血糖监测的结果出现问题。本文采集并分析了30例 使用了CGMS监测血糖的患者,通过分析系统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得出 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2020年6月~2022年6月的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 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44岁~81岁,平均年龄(64.3±7.4)岁;1型糖尿病患者2例,2型糖尿病患者28例;患病时间为1~17年,平均病 程(6.5±2.5)年。 1.2方法 患者采取端坐位,在上臂外侧中三分之一的位置做穿刺检查。将正常消毒后 的CGMS探头放入,取出探头内的针芯,与CGMS测试仪器相连。之后将探头进行

固定,进行1小时的测试初始化,之后对血糖值进行输入。30例患者每天都是采用同样的CGMS,同样的血糖试制对用餐后2小时的血糖、空腹血糖以及晚上9点的血糖进行监测。血糖监测时如果监测设备发出警报则认为监测失败。这时需要找出导致监测失败的因素,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技术资料以率来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30例患者中有7例在监测过程中发生了动态血糖监测失败的情况,失败率23.33%。失败的原因有仪器操作失误、患者配合度差、护理方法不当以及患者情绪波动等,详见下表1: 表1 CGMS监测失败原因 原因例 数构成比(%) 仪器操作失 误 1 14.29 患者配合度 差 3 42.8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