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系统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准确的血糖监测方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过程中,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连续监测血糖水平变化的设备,能够全天候地记录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它不同于传统的血糖监测仪器,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趋势,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夜间血糖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协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规律,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有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通过动态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3. 提供更加全面的血糖监测数据

传统的血糖监测仪器只能提供点式的血糖监测数据,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血糖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血糖的变化趋势、血糖的峰值和谷值等,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情况。

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护理

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护士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帮助患者正确佩戴和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通常由患者自行佩戴和使用,因此护士需要在患者使用系统之前,对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确保患者能正确地佩戴和使用系统。护士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包括如何保持系统的清洁和卫生,如何处理紧急情况等。

2. 监测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在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告诉他们如何向医护人员报告系统出现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3. 协助医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产生的监测数据通常比较繁杂,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护士可以根据系统的数据,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注意系统的保养和维护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高精密的医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护士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护士还需要做好系统的耗材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使用。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与护理进展(全文)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与护理进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高血糖或血糖未达标会导致血管病变、肾脏损害等并发症。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反映降糖治疗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通过皮下植入探头,实时监测血糖并显示于屏幕,并可设置血糖极端值报警以提示高血糖和低血糖[2-3]。以更好地监测血糖,幸免血糖波动,使血糖水平处于理想水平,已有试验证明了RT-CGMS血糖值与同期指尖血糖、静脉血糖、动脉血糖有良好相关性,在糖尿病患者中拥有丰富的使用经验。以下就RT-CGMS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1 工作原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由血糖探头、记录仪及信息分析软件等部件组成,将探头置于患者皮下,与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通过电信号传导作用,每10 s分析1次葡萄糖浓度,每3 min 记录1次平均值,24 h测得480个血糖值,由统计软件分析,获得患者72 h血糖变化的动态连续情况。 2 监测方法 2.1安装前准备从冰箱中取出探头,检查有效期,室温下放置30 min,开机检查电池电量,打开传感器。 2.2安装备齐用物,选择皮下脂肪丰富的位置,如肚脐周围5 cm外(一般选择下腹部),孕妇应在上臂肱二头肌下端外

侧作为穿刺点,避开系皮带部位、瘢痕或组织萎缩及经常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将探头安装在助针器上,75%酒精消毒皮肤2次,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助针器与皮肤呈90°角植入探头,反方向分离助针器,3 L透明贴固定探头,10 min水化后,检查探头信号稳定于30~1200 n之间。70 min初始化后,输入2次/㈢空腹血糖校对。 2.3监测后操作和数据分析72 h后拔出探头,针眼处75%酒精消毒。取下血糖记录器,经信息摄取器输入电脑,用分析软件分析数据。 3 临床应用 3.1为临床提供血糖异常波动信息康怡等认为动态血糖监测可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7-9]。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危害甚于高血糖,多发生在夜间,不易察觉,危险性极大,2%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病例是由低血糖引起的。RT-CGMS是监测血糖新手段,能及时捕捉到夜间无症状的低血糖并采取防治措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10]。何晶梅[11]周彦敏等[12]采纳动态血糖监测,能及时准确地反应机体血糖值的动态变化。 3.2 1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林秋果[13]在诊治1型糖尿病患者时认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提供全面信息,更好地理解各种因素和血糖波动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胰岛素、进餐、锻炼和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取得了中意效果。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血糖监测的新技术,它可以连续监测血糖水平,并提供 实时数据和趋势分析,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本文将介绍动态血糖监测系 统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由一个小型传感器和一个便携式监测仪组成。传感器通过皮肤下 的微型导管插入患者的体内,可以在数天或数周内持续监测血糖水平。监测仪通过无线方 式接收和记录传感器发送的血糖数据,并将其显示在仪器上。患者和医生可以随时通过监 测仪获取实时血糖数据以及趋势图,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管理中有多种临床应用。它可以帮助患者确保血糖水平处 于安全范围内。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数据调整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注射以维持血糖平衡。动 态血糖监测系统还可以检测到血糖的急剧变化,如低血糖或高血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还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医生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 血糖数据和趋势分析,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动态血 糖监测系统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胰岛素的用量和时间,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监测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确保其正常运行。他们还需要协助患者正确插入 传感器,并确保其位置正确。当患者需要更换传感器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培训患者如何正 确操作。 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监测仪,并帮助他们解读血糖数据和趋势图。他们 需要教育患者如何根据数据调整治疗计划,并注意血糖的异常变化,如低血糖或高血糖。 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注射情况,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系统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准确的血糖监测方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过程中,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连续监测血糖水平变化的设备,能够全天候地记录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它不同于传统的血糖监测仪器,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趋势,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夜间血糖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协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规律,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有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通过动态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3. 提供更加全面的血糖监测数据 传统的血糖监测仪器只能提供点式的血糖监测数据,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血糖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血糖的变化趋势、血糖的峰值和谷值等,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情况。 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护理 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护士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帮助患者正确佩戴和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通常由患者自行佩戴和使用,因此护士需要在患者使用系统之前,对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确保患者能正确地佩戴和使用系统。护士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包括如何保持系统的清洁和卫生,如何处理紧急情况等。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CGM)是一种通过连续监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技术。CGM系统由一个小型传感器 和一个读取器组成,传感器植入皮下,可以连续监测血糖水平,并将数据传输到读取器上。CGM系统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血糖 监测信息,有助于制订更有效的糖尿病管理计划。 目前,CGM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CGM技术可 用于控制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并对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和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进行监测。CGM还可用 于预防低血糖反应和避免持续高血糖,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临床应用时,CGM系统的正确使用对于监测血糖水平 至关重要。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CGM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培训。护士需要教育患者如何使用设备,并引导患者学会正确的插入传感器和读取器。在操作前需要确认设备的准确性,并始终保持设备的消毒和清洁。 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频繁记录CGM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数据。例如,当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或低于目标范围时,护士需要与患者沟通,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此外,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药物使用情况和运动量,以调整管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教育。

当患者使用CGM系统时,需要提供恰当的支持和训练,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并建立有效的管理计划。护士应与患者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指导他们根据CGM系统的数据调整药物剂量、饮食和锻炼方案,并提供资讯和情感支持。此外,护士还应与医生和其他卫生保健提供者合作,共同制定最佳的管理计划。 总之,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到临床应用和护理,都需要一个结合紧密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患者和其他卫生保健提供者。通过共同合作,我们可以利用CGM系统有效地监测血糖水平,制定最佳的管理计划,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目前,糖尿病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能引起眼、心、肾及血管、神经系统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寿命缩短,病死率高。因此,严格的监测血糖,使血糖长期达标,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血糖监测是综合治疗中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病人24 h内动态血糖变化,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达标,避免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能对病人进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可自动监测共864个血糖值,在指导糖尿病治疗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10月投入使用CGMS,现把使用这项监测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CGMS监测的住院糖尿病病人共53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46岁~72岁,平均59岁;病程6年~17年。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 使用仪器为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首先清洁双手,从冰箱内(0 ℃~8 ℃)取出探头,使其与室温接近(至少放置30 min),检查包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是否漏气。打开记录器,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校对时间和血糖单位(mmol/L),清除记录器中前一个病人监测信息,设定编号。准备齐全用物至床前,确认病人身份,告知病人做这项监测的目的、意义,使其配合。将探头放置在助针器槽内,向下推动助针器托架,直到听到“卡嗒”的响声,取下探头前端胶布的透明衬纸。病人取平卧位,暴露腹部,在距肚脐5 cm以外作为穿刺点,用75%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乙醇挥发后取下针套将助针器(60°)的腿轻置于平铺的皮肤上扣动按钮,植入探头,

动志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综述)

动志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综述) 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作用异常而导致的。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从动态血糖监测的定义、类型、应用和现状几个方面,对其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一、动态血糖监测的定义及类型 动态血糖监测是用来持续监测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对血糖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以帮助识别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血糖波动。根据监测的时间和频率不同,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随机血糖监测 随机血糖监测是在任何时间点测量血糖浓度。它通常在患者服用餐后2小时进行测量,以确定患者是否已经达到目标范围内的血糖水平。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血糖监测方式。 2、空腹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监测是在患者进食8小时后进行测量。它通常在晨起

时进行测量,以确定患者在未进食情况下的血糖水平。并且,它通常用于确定患者是否具有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是在过去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它能够有力的反映一个人的血糖控制的情况。实际上,HbA1c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糖尿病监测指标之一。 4、连续血糖监测 连续血糖监测是指患者在一定周期内监测血糖浓度,比如监测24小时或几天内连续的血糖数据,它通常使用连续血糖监测仪来实现,可以在皮下植入一个小型的传感器,从而可以在24小时内实时采集、记录并传输数据。 二、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 1、指导糖尿病治疗 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糖尿病患者,通过监测血糖数据,医生可以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一份更加详尽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效果。 2、指导糖尿病饮食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并发症,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动态血糖监测是一种可以即时监测血糖水平的技术,其应用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进行糖尿病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动态血糖监测的原理和应用 动态血糖监测是通过荧光素法测量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基于葡萄糖的离子大小和电荷特性对其进行分析,测量时间长达24小时。这种监测方法体验较好,不同于经常性的抽血,可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血糖变化,有助于病人更好地了解血糖波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此外,动态血糖监测还可以为病人制定更加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增加对治疗计划的理解程度。 (1)监测物理指标 动态血糖监测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和硬件指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还需要对肾功和肝功能的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安全。 (2)取样 动态血糖监测都需要使用针头取样,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取样的时间,避免过多或过少的采血,以免影响血糖监测结果。 (3)维护 动态血糖监测传感器需要维护,建议护士在每次取样后清洗传感器,确保其正常运作。 (4)解读数据 由于监测结果数据量大,护士需要准确理解数据,将其与药物治疗、饮食与运动计划结合起来进行处理,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护士还需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共同协作帮助患者治疗。 3.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1)建立良好的护理信任关系 护士需要关注病人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护理信任关系,使得病人更加容易接受治疗。

(2)定期密切监测 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期间,需要护士密切监测病人的健康情况,时刻关注病人的 体征状况,避免病情加重。 (3)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的一项治疗措施。护士需要指导病人制定合理的 饮食方案,确保病人饮食健康。 (4)药物治疗支持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护士需要对病人的药物治疗进行支持和提供建 议。 (5)营养补充 动态血糖监测会耗费病人体力,若病人摄取不足,会影响白天的正常活动情况。因此,护士还需及时对病人进行营养补充,确保其体力充沛,提高治疗效果。 总结:老年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一种先进 的监测手段,可以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并且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制定更 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护士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时应注重患者的情感需求,进行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72 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 应用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血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获取实时动态持续的血糖指标和科学护理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 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护理的重点,阐述 72 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因素,为建立系统、规范的科学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72 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糖尿病血糖控制 糖尿病作为一种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成人糖尿 病患病率高达10.4%[1],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控制血糖和个体化的治疗管理方案制定是目前糖尿病管理的两个重要手段。72 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提供的实时血糖数据,可以发现常规监测难以发现的无自觉症状的高血糖、低血糖、苏木杰和黎明现象等,为及时准确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那么如何在动态血糖监测中进行护理干预,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性、系统 性建立医护和患者的可视化交流平台,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下面就从动态血糖监测中护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操作规范综述如下: 1. 监测前护理 1. 患者心理辅导和护理护士加强宣教,积极

向患者讲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CGMS 监测方法的独特优点,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减少指尖血糖监测次数或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阴影,提高患者监测的依从性,积极配合动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722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 (Medtronic 公司, 美国) 是由组织间液葡萄糖感应探头、发送器 (Transmitter) (小贝壳)、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持续皮下胰 岛素输注 (CSII) 、全景血糖报告下载器及软件 (CareLink) 软件组成。监测系统每 10S 通过传感器从探头接受 1 次电信号, 每天形成 288 个血糖值。动态 血糖监测系统能实时显示每 5min 和 20min 的血糖值, 并能形成 24h 血糖曲线图, 能实时查看、下载和回顾。使用时探头通常在浸润20min 后开启, 以小贝壳连续闪烁 6 次, 胰岛素泵显示信号连接为正常。72h 连续监测血糖,能标注岀 血糖的瞬时漂移和波动趋势。能够及时捕捉发现低血糖,特别是无感知的高血糖、黎明现象、低血糖、苏木杰现象[2]。 1. 1. 穿刺部位的选择动态血糖监测的穿刺部位常选在成年人肚脐的两侧 5cm 外,避开胰岛素注射点,儿童患者一般选择上臂肱二头肌下端外侧及大腿外侧。孕妇建议选择在上臂外侧及脂肪丰厚上臀部和后腰部,动态血糖监测的穿刺部位要用75 酒精消毒两遍皮肤后带干,进行穿刺,佩戴方便,风险较小。 2. 患者和设备的评估操作前要对患者进行 全面的评估,检查患者皮肤是否完整、是否有硬结、瘢痕、感染及炎症等现象。同时检査设备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安装前要对以前的数据进行清除,是否可以清晰显示准备安装的患者信息。监测的探头应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在安装前要放置室温处15min 后使用,每次使用前都要全面检査电池、探头有效期等。 1. 监测过程中护理 1.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动态血糖监测打破了以往检测方式的非连续性,可以对机体的全天血糖变化情况予以监测,能够对血糖波动的时间点进行准确定位;该种监测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个体化和针对性的治疗方向;该文主要就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方面展开综述形式的相关研究。 标签: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护理进展;糖尿病 糖尿病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临床应用方式是对血糖的监测,其中,以近年来应用的最新的一项检测方式为主要研究热点,即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对糖尿病患者代谢情况予以评价,能够对不易察觉的低血糖情况进行探查;在对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予以必要的护理措施,以此提高监测的成功率,也更利于临床治疗获得较为完整、可靠的监测信息。 1 动态血糖监测相关工作机制 动态血糖监测属于全新的一种临床检测方式,可以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能够有效观察机体内的血糖水平趋势[1-2]。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监测是进行自我生活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据相关的研究显示,控制血糖水平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就目前而言,主要倡导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精细降糖等临床指导工作;对糖尿病以往的治疗方法中,主要采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的方式予以临床指导,但是,该种检测方式只能反映患者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情况,并不能有效反映患者机体内的血糖变化情况,不能察觉无症状性低血糖等临床情况,因此,该种检测方式不具有检测针对性。 在正常患者机体内部,其血浆葡萄糖的扩散至组织间液的水平是十分平衡的,并且,组织间液的葡萄糖与血浆葡萄糖之间的浓度不会相差太大,即两者之间的差值十分稳定,但是,若出现血糖下降或上升趋势,则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变化会存在5~10 min的延迟。动态血糖监测的监测原理就是依据上述机理所完善起来的,动态血糖监测主要是通过对组织间液葡萄糖的浓度情况予以测定,以此间接的反映出机体全天的血糖变化情况[3-4]。半透膜、葡萄糖氧化酶、微电极是组成血糖测试头的主要3层传感器;其中,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先经过半透膜达到探头中,与内部的葡萄糖氧化酶发生相关反应后,产生出自由电子,与此同时,在电场形成电流的情况之下,经过记录器将其电信号予以记录,则可以间接计算出组织间液葡萄糖的浓度。血糖记录器需要患者佩戴3 d,而血糖记录器则会每间隔10 s发送1次患者的电信号,每间隔5 min则会对血糖数值予以计算并存储。当一天中记录了288个血糖数值之后,将其下载到计算机之中,则可以获得患者的血糖图及其对应的计算数值[5-6]。 2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我院的应用和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我院的应用和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的现代治疗,血糖监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近年来胰岛素强化治疗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与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血糖监测手段是紧密相关的。每天多次的快速指血糖测定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但对一些血糖变化大、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仍无法准确反映血糖变化的曲线,而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具有较好的精确性指标[1],其和指血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2,3],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近年来我们对部分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监测,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住院糖尿病患者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2~79岁,平均51.93±11.2岁。其中2型糖尿病34例,1型糖尿病7例。入选条件:空腹血糖波动幅度大于5.0mmol/L、餐后或每日内血糖波动11.0mmol/L以上;不能预期的低血糖发作;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方法:选用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备齐物品携至病人床前,取平卧位,选择距脐部两侧5cm,避开腰带部位处作为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后将CGMS探头放置于持针器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成45°角按下开关,使针头快速刺入皮下,将持针注射器顺穿刺的相反方向拉出。取出探头的内针芯,接上CGMS,用3cm防水薄膜固定贴固定。显示屏上显示电压,通常波动于10~200mV,当电压较稳定时(波动<10mV),对CGMS进行初始化,经初始化后,机测指尖血糖值输入CGMS检测仪后,监测仪开始启动工作。对糖尿病病人的日常生活事件进行固定的编码,以方便输入CGMS内,利于管理。监测4段指尖血糖(空腹、三餐后2小时)监测仪内,以进行校正。每位病人均佩戴3天,监测完毕,常规拔除皮下软针,在电脑上进行数据回放。监测数据通过红外接口下载到普通电脑中,通过本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做出完整的单日血糖图、多日血糖图、统计数据表,供临床诊断分析。 讨论 糖尿病的现代治疗,血糖监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CGMS提供病人血糖信息,可发现无自觉症状的反复低血糖发作、黎明现象和高血糖的峰值,还可根据病人的血糖波动类型和走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运动时间、饮食指导,使糖尿病综合管理更加具体化。 几种具体情况的监测体会——脆性糖尿病监测:7例脆性糖尿病患者监测前应用胰岛素量较大,反复出现无规律性的低血糖反应,每日测快速指尖血糖出现较大的波动,而且无规律可循,通过CGMS连续72小时的监测,逐渐找到了其血糖波动的特点,及时调整胰岛素用法及用量,患者血糖逐渐得到控制,胰岛素用量也有所减低,杜绝了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动态血糖连续监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动态血糖连续监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56例糖尿病患者使用72 h动态血糖连续监测,同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和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完成了血糖监测,其中8例患者局部有少量出血,有6例患者血糖值超出了CGMS监测的高限,有3例发生低血糖。结论合理应用CGMS,对糖尿病的治疗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护理工 作对CGMS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糖尿病;血糖;动态血糖监测;护理DOI:10.14163/https://www.360docs.net/doc/ee19027313.html,ki.11-5547/r.2015.32.154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且已成为肾功能衰竭和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1]。研究表明,糖尿患者血糖波动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2]。血糖监测是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依据,CGMS是一项新的微创血糖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来动态反映患者血糖变化,每天可自动记录288个血糖值,连续监测 3 d,因此被称为血糖的“Holter”[3],输入电脑后进行分析记录报告,有效指导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本科2012年7月~2013年12月应用CGMS对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连续监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科对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CGMS监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28~68岁,病程1~20年;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50例;入院时空腹血糖(15.6±7.5)mmol/L,餐后 2 h血糖(18.6±7.2)mmol/L。 1. 2 监测方法选择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皮下植入式CGMS。患者取平卧位,选择脐旁5cm、无硬结、无瘢痕处,75%的酒精消毒皮肤,用助推器将CGMS探头以与皮肤呈45°(肥胖患者60~70°)快速植入皮下组织,拉下助推器,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按压住探头的两翼,右手拔出针芯,连接CGMS,用3M透明敷贴固定探头。检查电流信号,通常电流值波动在10~200 mA,CGMS进行初始化60 min,用血糖仪测指尖血糖值输入CGMS后,监测仪开始工作,每天测5次指尖血糖输入监测仪:空腹、三餐后 2 h、睡前。两次末梢血糖输入间隔≤ 8 h,3 d后拔出探头,取下监测仪,数据下载到计算机,进行分析。 1. 3 护理方法 1. 3. 1 CGMS的管理CGMS探头应存放在0~4℃的冰箱内,否则会导致探头失效而严重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植入前10~30 min从冰箱内取出,使其接近室温时方可使用,并检查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若正使用中的CGMS 需更换电池,必须在 5 min内更换好,以免丢失监测记录。若CGMS出现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是近年来应用于糖尿病领域的一项新的检测方法。通过提供全天血糖的动态变化,它能准确定位血糖波动点,使治疗更加个体化,更好地评价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及临床治疗情况,尤其是可监测到不易察觉的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而合理的安装、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教育是动态血糖监测成功的关键。加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宣教和护理观察,有助于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变化信息,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护理 1 CGMS简介及技术原理 CGMS用于收集糖尿病患者1~3d的血糖动态变化资料,是糖尿病诊断治疗领域中一项全新的技术突破。理论上CGMS测量血糖的方法有无创法与微创法两种。无创法通过电磁辐射到皮肤,采集组织间液、血管内和细胞内混合的血糖信号。由于其准确性差、血糖信号缺乏特异性等未用于临床。而长期使用刺入血管内的导管测量血管内的血糖可能损坏血管或引起感染,仍在研制中。微创法将探头(血糖传感器)的探针埋在皮下,连续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每个设备的传感器将每1~10min从探头获取1次电信号,将这1~10min的值平均化后转化成血糖值存储起来,通过电脑下载图形报告,因此具有安全、微创、提供信息全面等优势。CGMS安全可靠,其探头细,不与血管直接接触,皮下不适感很小,耐受性好,患者可以进行日常绝大部分的正常活动。研究表明,CGMS具有较好的精确性指标[1]。 2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2.1心理指导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血糖图的变化非常直观,使患者对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尤其是飲食、运动、情绪变化等对血糖的影响作用会有较深刻的认识及理解。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动态血糖监测对行为改变的影响较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 2.2饮食指导动态血糖监测后发现,在保持运动相对一致的情况下,评价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可以把传统的三餐分配1/3,1/3,1/3改为1/4,2/4,1/4,或更灵活,因为存在个体差异,食物的多样性和烧菜方式的不同,加餐时间可以提前,动态血糖监测后可以帮助患者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研究表明,低升糖指数饮食对健康人血糖影响,分别于应用该饮食前后1w佩戴CGMS监测血糖,结果FBS、平均血糖、血糖24h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降低[2]。可见,简单的饮食改变就能够对血糖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指导患者和高危人群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方式。 2.3运动指导在保持饮食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运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观察 与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遗传因素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病,甚至会出现不少并发症。所以管理糖尿病变得十分重要,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来辅助治疗。在临床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重要性和护理意义。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辅助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测量血糖水平,帮助糖尿病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及时纠正节制不当的饮食和药物使用,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在我对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监测仪一起使用,非常容易使用。它不仅仅可以记录血糖记录,还可以统计使用的胰岛素剂量,询问患者的舒适程度和健康状态,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值和胰岛素调整和管理糖尿病的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糖尿病和防止不良反应。总而言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使用对糖尿病治疗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护理的目标通常是要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并且在血糖达到稳定水平的情况下,增强病人自我照顾和自我控制的信心。我们通过与患者交流和协助使用

监测仪,以确保他们能正常使用动态血糖测量仪器并进行定期监测,运用病情知识和护理技能来支持患者,有利于科学的治疗和管理糖尿病患者。 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1. 仪器的正确使用:患者需要清楚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用监测仪的时间、方式、方法和频度都必须掌握。在使用仪器时,应确保发生糖尿病或其他问题的风险降到最低。 2. 及时的数据评价:患者要及时记录测量结果和剂量记录,以便及时进行数据评价、统计分析和调试,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 3. 定期随访和咨询: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正常的随访和咨询,对于治疗的进展和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以便及时纠正和调整治疗计划。 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减少可能的并发症和各种潜在的风险。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设备,良好的使用和护理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治疗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是一种新型监测血糖仪器, 可通过探头检测组织间液中葡萄糖浓度,每5min向记录仪输入一个血糖值,每天存储288 个血糖数值,持续监测3d,描绘出每日血糖波动曲线图,监测到全天血糖波动情况,帮助医 生总结一些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规律,发现无症状性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为拟定糖 尿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先后为60例糖尿病患者使 用CGMS,现将临床使用情况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1型糖 尿病患者3例,57例为2型糖尿病,入院时空腹血糖(13.6土6.8)mmol/L,餐后2h血糖(17.4 土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Alc(11.3土4.25)%,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53.2土24.1)岁,病程7~22年。 1.2 材料和方法 1.2.1 物品准备选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皮下埋入式CGMS。要求CGMS安装前物品准 备齐全。CGMS是由葡萄糖感应探头、线缆、记录器、信息提取器和软件分析5个部分组成。感应探头应严格保存在0℃~4℃的冰箱,否则导致探头失效或严重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 安装前常规检查探头有效期及包装密封,并在室温下放置5 min后方可使用。检查记录器的 电流、电压,根据需要及时更换7号碱性电池,输入病人的基础信息。检查记录器中上次数 据是否已清除。 1.2.2 方法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取平卧位,选择距脐部两侧5cm,避开腰带部位处作穿 刺点。用75℅酒精消毒皮肤后将CGMS探头放置于注针器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 注针器与皮肤成45度后按下开关,使针头快速刺入皮下,将注针器顺穿刺相反方向拉出, 取出探头的内针芯,接上CGMS记录仪,用3M防水薄膜贴固定探头。距4cm处再次固定, 防线缆牵拉探头至探头脱落。进入初始化屏,查看电流信号,通常波动在0~200 mA,当电 流稳定(波动<10mA)时,完成1 h的初始化过程,用固定的血糖仪测指尖血糖值输入监测仪后,CGMS开始启动工作。每日用同一血糖仪、同一型号的血糖试纸监测4次指尖血糖(空腹、早 餐后2h、晚餐前及睡前),并把结果输入动态血糖监测仪中,以进行校正。每位患者均佩戴 3d,监测完毕,常规拔除皮下软管。将CGMS记录仪上和数据通过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在电 脑上进行下载,做出完整的单日血糖图、多日血糖图、统计数据表。汇同收集的患者生活事 件自我记录表格及护理观察表格一起供医生分析诊断。 1.3 结果 60例患者使用CGMS期间均顺利完成, 无报警和脱落事件的发生, 日常活动基本不受 影响。3d内CGMS相对应时间点的血糖曲线具有较好的重叠性,逐渐找到了其血糖波动的特点,并每日下载信息,及时调整胰岛素用法及用量,患者血糖逐渐平稳,接近正常,胰岛素 用量也有大幅度减量,防防止低血糖症的发生,血糖控制较前明显改善。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CGMS 是血糖监测领域的新突破、新技术, 是糖尿病监测治疗方法的高科技手段, 在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 患者对其有一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 心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⑴不了解CGMS 监测的目的以及其与指血监测的区别⑵顾忌设 备仪器发生故障报警⑶担心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⑷忧虑费用过高⑸担心安装CGMS 后会产生疼痛和对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的同时,须加强对患者 的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引导工作,说明CGMS的作用、优越性、必要性、安全性、方便性和舒适性, 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认识到CGMS 能缩短疗程和降低总费用,进而减轻其心理负担,更好地配合治疗。

最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精品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郭叶敏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4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0例病例中有2例发生黎明现象;4例每天发生无症状低血糖;12例发生有症状低血糖;22例有餐后2小时高血糖。 结论通过正确使用,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才能最大地发挥的效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调整糖尿病的治疗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护理 为了达到控制糖尿病病人血糖,人们在不断深入研究血糖监测方法。 随着一种新型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仪的问世,改变了需要经常频繁监测自身血糖变化而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1]我院自2019年10月引进美国美顿力动态血糖监测仪到2019年12月先后为40例糖尿病病人成功使用,现将临床应用情况与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9年12月——2019年12月对4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血糖,其中1型3例,2型37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26-65岁,空腹血糖135-72餐后血糖173-84 12材料与方法 121选用美国美顿力生产的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122备齐物品至病人床前,取平卧位,选择距脐部两侧5处作为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后,将探头放置于持针注射器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注射器与皮肤成45度后按下开关,使针头快速刺入皮下,将持针注射器顺穿刺的相反方向拉出。 分离探头与,,取出探头的内真芯,接上,用3防水薄膜固定贴固定。 123对进行初始化,经初始化1,机测指尖血糖值输入后,监测仪开始启动工作。 124监测完毕,在电脑上回放,监测数据通过红外接口下载到电脑中,通过

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研究进展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近年推出的新型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动态、连续监测3天以上的血糖。其对于了解血糖变化的全貌,帮助鉴别和预防不必要的低血糖和高血糖事件,有针对性地设计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更好的控制血糖,指导糖尿病治疗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被誉为血糖监测的“Holter”。 CGMS的概述 CGMS的工作原理:CGMS是由葡萄糖感应器、电缆、血糖记录器、信息提取器、软件分析5个部分组成。感应器被植入受检者腹部脐周皮下,通过与皮下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记录器通过线缆每10秒接受1次电信号,每5分钟将获得的平均值转换成血糖值储存起来,每天可储存288个血糖值。受检者佩戴记录器72小时,期间每天至少输入4次指血血糖值进行校正,并输入影响血糖波动的事件,如进餐、运动、降糖药物使用及低血糖反应,3天后拔出探头,经信息提取器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用专门的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血糖图和统计值,即可获得患者3天内血糖连续动态变化的完整资料,其中包括血糖的波动曲线、血糖超出预设值范围所占的比例、各事件与血糖的关系等。CGMS是通过监测细胞间液的葡萄糖浓度来反映血糖浓度的,其可测范围2.2~22.2mmol/L(40~400mg/dl)。 CGMS的临床应用指征:适用于评估各种类型的糖尿病,但更适用于下列情况:胰岛B细胞功能差、血糖漂移幅度较大、血糖难以控制者;评估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了解生活方式等因素(饮食、运动及情绪波动等)对血糖的影响;探知无症状性低血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时血糖监测;妊娠糖尿病的血糖监测[2]。 CGMS的临床运用优势 CGMS能更详尽、更简便、更全面的了解血糖全貌。CGMS则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它能持续监测血糖变化,并根据需要随时下载数据,能及时发现血糖漂移的幅度及频率,有效减少血糖波动。它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患者各时段血糖水平,通过CGMS提供患者血糖信息,可发现无自觉症状的反复低血糖发作、黎明现象和高血糖的峰值[3],还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类型和走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运动时间、饮食指导等,使糖尿病综合管理更加具体化。 CGMS能准确评价血糖控制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有较好的远期效益。管晓峰等[4]的研究结果显示,T1DM患者依CGMS信息调整胰岛素治疗后,最高血糖平均值下降,而最低血糖平均值升高;血糖控制理想比例上升;空腹及三餐后血糖控制较前理想,并且佩带CGMS后每日胰岛素用量减少10%以上。由此可见,CGMS能全面掌握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优化胰岛素用量调节。因此应用CGMS监测对评价血糖的控制和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能发挥很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97-01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一种新型监测血糖的仪器,可以通过探头检测细胞间液中葡萄糖的浓度,通过每天480个血糖监测数据,形成直观的血糖连续图谱,提供72小时1440个葡萄糖浓度数据及相关临床数据结果,直接观察胰岛素、饮食、药物、锻炼等事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帮助医生总结一些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规律,发现无症状性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使医患双方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和血糖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进餐、锻炼、药物和胰岛素对血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改善生活方式、调整治疗方案[1]。 1 操作方法 1.1操作前准备 CGMS探头应在0-4℃的冰箱内储存,否则会导致探头失效并严重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2]。使用时应提前取出,检查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密封,复温30min后使用,以便回复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连接数据记录仪,检查电池是否充足,设置日期及时间。 1.2植入传感器选择肱二头肌下端外侧或上臂前侧三角肌与肱二头肌相交处。用75%的乙醇将欲植入传感器的部位皮肤擦拭消毒(汗毛多者需刮除),待酒精完全挥发(若酒精未完全挥发会使传感器胶布与皮肤粘合不牢,造成传感器脱落或影响测试结果)。用肌肉注射

进针的方法将传感器电极垂直、迅速刺入消毒部位的皮下。用透明敷贴妥善固定传感器及数据记录仪的连线。 1.3传感器植入后10min需查看传感器电流,正常值为30-600nA。如电流低于30nA会有较短报警音,应重新连接传感器与记录仪,并用力摁压传感器直到电流达到30nA以上。 1.4校正记录仪数据 CGMS使用过程中需测5次指尖血糖并输入记录仪进行校正,尽量为近似空腹。第一次为传感器植入后3小时07分钟,输入后方可出图谱;第二次临睡前的“近似空腹”血糖,一般22:00左右;第3、4、5次为以后3天早晨6:30左右的“近似空腹”血糖。参比血糖需在指血采集后3min内输入。 1.5统计结果监测72h后取下传感器及记录仪,通过电脑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CGMS是DM治疗监测的高科技手段,患者不了解它的监测作用和监测过程而产生不同的心理负担。因此,要了解患者的顾虑,主动关心,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提问,以热情的态度详细讲解应用CGMS的优越性、必要性、安全性和方便性,使其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3]。 2.2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穿刺局部并发症的首要保证。经常观察植入局部有无红肿及渗出,询问是否有疼痛。避免在皮肤有炎症、硬结、瘢痕的部位植入。取下传感器时应检查两个传感电极是否完整、皮肤有无红肿等炎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