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一模复习专题:还原氧化铜

初三化学一模复习专题:还原氧化铜
初三化学一模复习专题:还原氧化铜

初三化学一模复习专题:还原氧化铜

1、实验研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以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木炭还原氧化铜。

①观察到B中溶液变浑浊,试管A中的现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还原剂是。

②反应完全后,若先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

2、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验证碳的还原性,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是否可以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为什么?。

③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④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再。

⑤查阅资料获知,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这两种气体都能与

氧化铜反应,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图A为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老师指出反应物间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在学习时,可以从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来判断生成物。请你跟随老师的思路,探究木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CO 猜想2:CO2猜想3:

【实验设计】装置图如下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①若猜想3成立

Ⅰ.B处的现象是,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

装置A m1m2

装置B m3m4

②若猜想2成立

Ⅰ.理论上m4-m3m1-m2(选填“>”、“<”或“=”),此时A中的现象是,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实际测量中B增加的质量小于理论值,请你分析

C + CuO

A B C D

4、把木炭和氧化铜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如图)。 ①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中观察到:A 中有红色固体出现, 。实验结束时将单孔塞拔出,

停止

加热,冷却时发现有少部分红色固体遇空气又变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倒出上述试管中的固体,其中一定有 ,可能有

木炭。

② 为了探究上述固体中是否含木炭,甲乙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装置 依据 结论

甲同学 把倒出的固体放入如图

装置,先通一会一氧化

碳,后加热。

石灰水 变浑浊 固体中 含 有 木 炭 乙

同学 把倒出固体称量为m 1克,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冷却至室温,称量固体为m 2克。

固体中 含 有

木 炭 上述方案中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

5、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种类,设计了下列实验(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浓硫酸用以吸收水蒸汽):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CO 猜想②:CO 2 猜想③:CO 2和CO

【实验设计】:装置图如图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①实验时,A 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②若猜想①成立,B 、D 处的实验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 (试管+固体) m 1 m 2

B+C (广口瓶+溶液) m 3 m 4

③若猜想②成立,则(m 4-m 3)_____(m 1-m 2)(选填“>”、“<”、“=”)。

此时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若猜想③成立,且8gCuO 全部参与反应,则碳的物质的量(n )的取值范围是____< n

<_____。

C 和CuO

灰 水 A B 固体 固体

6、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

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①【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2;

猜想2:只有(填化学式);

猜想3:含有CO和CO2。

若猜想1成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探究】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探究。(提示:NaOH溶液能吸收CO2)

(Ⅰ)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有CO2,A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是。(Ⅰ)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CO。

现象1: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E装置中出现浑浊的现象。

现象2:D装置中出现的现象。(Ⅰ)C装置的作用是。

(Ⅰ)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猜想3成立。

Ⅳ.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写编号),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科技小组同学对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①导出的气体除H2外,还有哪些气体?

②氢气具有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当步骤甲中观察到现象时,说明气体中有H2O分,步骤甲的作用除检验水以外,还有;步骤乙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具有可燃性外,还性;步骤丙中的现象与步骤甲中相同,步骤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乙加热前先通入一会H2的目的是。

7、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 中的铜还原出来。

① 课本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试管A

中的现象 , 试管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 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 。 ③ 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

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 (填写字母);

a .40:3

b .40:5

c .48:3 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

8、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实验,

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①如图1实验,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是 (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改进的具体措施是 ;

② I.如图2实验,实验开始时先预热,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II .对图2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编号) a .C 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 b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C 处酒精喷灯,再将导管移出D 中试管 c .D 中增加的质量一定等于C 中固体减少的质量 d .实验结束后待C 中固体冷却后再倒出粉末,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 ③图1、图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 、C 装置中相同的现象是 ,A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两反应中氧化铜都失去氧元素,发生了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B 、D 中的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的原因是 、 (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对比两实验的加热仪器可知,图2实验比图1实验所需温度相对要 (填“高”或“低”)。

9、如图装置进行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请回答。

① 图1实验的名称是木炭 (选填“氧化”或“还原”)氧化铜。A 中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束时,先拔去单孔塞,马上停止加热,试管内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② 图2实验中,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后,C 处加热反应开始,此时E 处 (选填“有”或“没有”)火焰。实验结束时先停止C 处加热,待 时

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 。

澄清 石灰水

C + CuO B A A B C D

10、我国夏商时期工匠们就掌握成熟的炼铜技术。下列为实验室模拟炼铜的两种装置。

图A 图B

① 图A

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过程中,先通一段时间CO ,再加热的原因是 ,末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 。 ② 取用炭粉和氧化铜的仪器是 。图B

实验结束时,若先停止加热,后移出导管,产生的后果是 。

③ 上述两种实验方法,都利用了CO 和C 的 性。

④ 上述两种实验方法,你认为“图A”或“图B”哪个实验方法更好,你的理由是

11、用以下装置进行C 、CO 还原CuO 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用装置甲进行实验,在C 和CuO 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装置乙进行实验,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盛放的石灰水要足量,其作用是 。

③对于装置乙,符合其设计意图的是 。(用编号表示)

A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 .既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C .能测定实验中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

D .有效防止了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2、某学习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A 和装置B 分别进行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B 中夹持装置省略)

装置A 装置B

① 补画装置A 通入氢气的导管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装置B 中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0.01摩尔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C+CuO 石灰水 甲 CO 石灰水 CuO 乙

CO 氧化铜 足量澄清石灰水 氧化铜 硫酸铜粉末

③关于装置B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b.本装置中尾气处理的目的就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c.

玻璃管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石灰水增加的质量

d.根据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可算出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

③ 从反应物角度看:装置A 和装置B 的不同之处是 。

3、某小组验证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化学性质。

① 如图一所示,进行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B

中石灰水的作用是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铜元素由化合态变为 态,因此碳的用途是 。

② 如图二所示,进行一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点燃酒精灯前应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目的是 ;为确定是否可以点燃E 处酒精灯,应进行的操作是 。

4、根据如下装置进行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 图1:装置A 中试管内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实验结束时,立即趁热将试管内固体倒在石棉网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固体中又出现了黑色固体,原因是 。 ② 图2: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过后再点燃C 处酒精灯,目的是 ,装置C 中

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束时先撤离C 处酒精灯,待 时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 。E 处加气球目的 。

5、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实验猜想】① 猜想1:只有CO 2;

猜想2:只有 (填化学式);

猜想3:含有CO 和CO 2。

若猜想1成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探究】基于猜想3,根据CO 和CO 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探究。

C +CuO

石灰水B

A

图一一氧化碳氧化铜石灰水足量图二C D E

F

若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 装置E 的作用是 。 ③ 装置B 、D 中都盛放了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其中装置B 的作用是 。 有同学认为:不需要装置D 也能证明猜想3成立,你是否支持该同学的说法,并说明理由 。

6、下图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① 图1、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是 ,A 、C 中氧化铜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分别是 , ,图1、2实验体现了一氧化碳和碳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 。

② 如图1实验,加热前进行的是操作是 ,目的是 ③对图1、2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编号)。

a .图2C 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

b .图1、2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流,都要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再熄灭酒精灯或喷灯

c .图1、2实验分别生成1mol 二氧化碳,实验需要的碳和一氧化碳的物质量也分别是1mol ④某兴趣小组在做完图2实验后,进行了如下图的改进,也得出了碳和氧化铜能反应的结论,有一个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不够严密,理由是 。

7、用以下装置进行H 2、C 、CO 还原CuO 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甲 乙 丙

① 装置甲进行实验,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 。 ② 装置乙中C 和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 、 。 ④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Ⅰ.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

Ⅰ.甲丙实验结束时都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气体一段时间,防止热的铜被氧化

Ⅰ.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加热仪器作用相同

Ⅰ.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 2、C 、CO 都具有还原性

C+CuO Ca(OH)2

溶液 CO Ca(OH)2

溶液 CuO CuO

无水

硫酸铜 H 2

待测气体

4.0gCuO A B C D 浓硫酸

澄清石灰水 无水硫酸铜 8、如图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A 通入无色气体(可能是H 2、CO 或CO 2),B 处玻璃

管中盛放黑色粉末(可能是CuO 或C ),C 处试管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① 序号 探究实验

简 答 Ⅰ

若为H 2与CuO 的反应 B 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 B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

若为CO 与CuO 的反应 C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D 处酒精灯点燃的目的 ; Ⅲ 若为CO 2与C 的反应

(B 处换成酒精喷灯)

C 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

D 处酒精灯点燃的目的 。 ③ 实验Ⅰ通过B 处的现象已能确定铜的生成,确定另一产物水生成的方法是在B 与C

之间加装一个装有 (填药品名称)的干燥管。

③ 对实验Ⅱ分析错误的是 (选填编号)。

a.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 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 铜

b. B 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C 中增加的质量

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 处酒精灯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9、某气体X 可能由H 2、H 2O 、CO 中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设计如下实验。

①根据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气体的成分:

实验现象

结论 (气体X 的组

成)

A 装置 C 装置 D 装置 情况1 不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

情况2 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

情况3 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

情况4 不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H 2、CO

②装置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③ 你是否同意情况4的结论?请说明原因 。 ④ 为确定实验结束后氧化铜是否已消耗完,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出反应后的固体,若观察到 ,说明氧化铜未反应完。

方案二:称量反应后的固体,若称得的质量为mg ,当m 的数值在 范围内,说明氧化铜未反应完。

⑤ 本实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

10、用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仪器、装置如下图。(连接装置的橡皮管省略)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除A装置外,还需选用的仪器、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选用该仪器、装置的目的是、。

②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将A中的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③用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两个实验中,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现有一包混有少量碳粉的氧化铜粉末,为了测定其碳粉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样品

进行高温加热,实验过程中获取两组数据:

Ⅰ.反应前后仪器a中质量减少x g;

Ⅰ.吸收生成物的仪器中质量增加y g。

假设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哪组数据进行计算会更为合理准确?你的理由是,请列出计算碳粉质量分数的式子。(用m、x、y表示)。

1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百分含量(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取一定量干燥样品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

性,可做干燥剂。请根据资料

回答:

①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丙中的现象是。

②要得出氧化铜样品的百分含量,需要准确称取的数据是。

③根据以下原因计算,可能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C.通入的氢气量不足D.氧化铜没有完全被还原

12、为探究氧化铜与木炭反应产生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B装置内药品足量)

①加热装置A,刚开始B中导管口冒出的气泡成分是,当持续加热至固体质

量不再减少,A中试管内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中石灰水的作用;

②最终装置C与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同,说明碳与氧化铜反应还生成了

气体。装置C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E处的作用是。

13、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

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 CO气体在使用或点燃前要进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过程中,B中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处点燃的目的是;

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Ⅰ.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Ⅱ.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Ⅲ.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铜

Ⅳ.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④甲同学认为A为C的对照实验,通过A、C现象的不同证明B装置中有CO2生成,

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⑤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知道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14、某小组同学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探究实验中进入C中的气体(装置气密性

良好):

①实验开始时,先(选填“通CO”或“加热”),目的是。A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氧化剂是。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A中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选填“>”、“<”、“=”)

B中增加的质量。

③探究进入C中气体,甲同学认为是CO、H2O,乙同学认为是CO2、CO,你认为还

可能是。

若甲同学的结论正确,除了E处有火焰,还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Ⅰ.A中固体变红Ⅱ.B中石灰水变浑浊Ⅲ.C中固体变蓝Ⅳ.D中石灰水无变化15、用如下实验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①实验时,在点燃A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能使B中质量增重的物质是

③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Ⅰ.A中固体部分变红,B处右导管口无蓝色火焰

Ⅱ.B中溶液澄清,右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Ⅲ.B中溶液浑浊,右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Ⅳ.A中固体红色,B中溶液浑浊

④反应前A中氧化铜8克,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称量A中固体为7克,则固体的成分是。

氧原子e A B C D 碳粉二氧化碳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16、用下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固定装置省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A 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B 中固体由黑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说明一氧化碳有 性。 ③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 .A 中消耗的碳粉的物质的量等于B 中消耗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b .C 的作用是收集剩余的一氧化碳

c .点燃e 处,火焰呈淡蓝色

d .B 处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消耗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④上图实验装置设计还不能完全证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请说明理由 。

17、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 2O 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 。

(3)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剂是 。

(4)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作用是 ,当反应完全后

剩余固体需在CO 的保护下冷却其原因是 。

(5)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

(6)若在模拟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H 2或CO 中的一种,怎样证明通入的气体是CO 。

18、 化学科技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Ⅰ写出两个硬质玻璃管、U 型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Ⅱ.上述实验通过 现象可判断木炭粉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Ⅲ. B 装置的作用是 ,E 装置的作用是 ;加气球目的 。

Ⅳ.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19、为了证实某气体是否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浓硫酸用于吸收水且足量)。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 若证实混合气体中有CO

,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 若要证实混合气体中有H 2且是通过装置B 验证的,应采用的方法是 ;

如证实还含有氢气,则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③实验开始时,采取的操作有:

a.点燃A 处的酒精灯

b.点燃D 处的酒精灯

c.通入混合气体

为保证实验取得成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采取这样操作顺序的原因是 。 ④实验结束时,采取的操作有:

a.熄灭A 处的酒精灯

b.熄灭D 处的酒精灯

c.停止通入混合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20、资料:1.实验室常用甲酸(H 2CO 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H 2CO 2 H 2O+CO↑。2.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3.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

碳、二氧化硫等氧化物。某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再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反应的产物, 请回答:

① 装置B 的作用是 。 ② 装置E 中存在的错误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装置E 改正后,该实验装置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简述理

由: 。 ④ 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F 和G ,导管接口

的顺序为a→ → →e。

⑤反应过程中,装置C 的烧瓶内氧化铜粉末处于“沸腾”状态(一氧化碳气流冲击所致),这样有利于 。

21、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

Ⅰ.制取CO 的方法:加热碳酸镁和锌粉的混合物,反应原理为:

MgCO 3+Zn MgO+ZnO+CO ↑

Ⅱ.处理尾气的方法:用氯化亚铜的氨水溶液吸收一氧化碳,溶液中会出现红色固体。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

【实验步骤】

第一步:打开弹簧夹,通入一会儿氮气;第二步:关闭弹簧夹,点燃两个酒精灯;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熄灭两个酒精灯;第四步:打开弹簧夹,再通一会儿氮气。

【实验分析】

①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 处黑色粉末变红,此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 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D 处溶液中出现红色固体。 ②

上述实验步骤中,第一步和第四步的操作相同但是目的不同。其中第一步的操作目的

是 。

③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着反应的进行,B 处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

b .D 处的实验现象可证明A 、B 处发生了反应

c .实验过程中应在E 处点燃尾气以防污染空气

d .停止加热后,应持续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④ 若A 处有n 1 mol 的 MgCO 3参加反应,C 处生成n 2 mol CaCO 3, 能证明n 1>n 2的一个实验现象是 。

22、 如图一所示,某小组同学进行一氧化碳的制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检验产物的

实验。

装置A 中发生的反应是甲酸(HCOOH ,液体)与浓硫酸(液体)共热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OOH 。 ②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选填“A”、“B”或“D”)。 ③

装置B 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D 的作用是 。 ④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B 处酒精灯并继续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目的是 。 ⑤ 判断能否用图二所示装置代替装置A 完成上述实验并说明理由: 。

23、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改进。

【查阅资料及准备】 Ⅰ.甲酸在98%硫酸溶液催化下的反应为:HCOOH H 2O + CO ↑ Ⅱ.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12.5%—75% Ⅲ.经测量,下图装置中试管、干燥管和D 处前导管的总体积为80mL 。在广口瓶的适当位置绘制防止爆炸的安全线。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下(固定装置略):

CuO A B C D CO

2

弹簧夹图一图二甲酸浓硫酸石灰水

足量浓硫酸

【实验分析】

① 待D

处液面下降至安全线处,再点燃酒精灯是为了 。 ② 能证明CuO 已和CO 发生反应的现象有 。

③ 若B 处有a mol 甲酸参加反应,D 处生成b mol 碳酸钙,则a >b ,理由是 。 ③ 假设装置内空气已全部排入D 处瓶中,当瓶内气体体积为400mL 时,点燃是否发生爆

炸?通过计算说明理由(不考虑药品的体积)

⑤ 逐滴滴入甲酸后,符合右图变量y 的是 。

a .B 处水的物质的量

b .B 处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c .C 处生成金属铜的物质的量

d . D 处碳酸钙的质量

24、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

进行测定。他们称取了20g 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至反应完全(杂质不参与反应,石灰水足量),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①图1实验中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②用补救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图2中M 点的含义是________。

④20-16.8=3.2,3.2克是_____的质量。

④ 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⑤ 如果将另一份含8克氧化铜样品完全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

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实验步骤 现象 分析和结论 Ⅰ.检查气密性。按上图连接装置,D 处瓶中装满水,推动空注射器。 D 处导管口产生气泡。 说明整套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Ⅱ.装入药品,进行反应。把B 装置放入A 中,逐滴滴入甲酸,待D 处液面下降至安全线处,点燃酒精灯。反应完成后,熄灭酒精灯。装置冷却后取出B 。 C 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Ⅲ.尾气处理。打开D 处瓶塞,点燃瓶内气体。 瓶口出现蓝色火焰。

尾气处理的目的是 。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

化 学 部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Fe —56 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Hg ”的元素名称为 A .汞 B .贡 C .银 D .氢 2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Al B .O C .Fe D .Si 29.鱼类食物富含铁,此处“铁”指的是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30.糖水属于 A .悬浊液 B .乳浊液 C .溶液 D .纯净物 31.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 .PM2.5 B .SO 2 C .CO 2 D .N 2 32.氧化铟(In 2O 3)可用于制作触摸屏,其中铟元素(In )的化合价为 A .0 B .+2 C .+3 D .+6 33.取用氯酸钾的仪器是 A .燃烧匙 B .滴管 C .镊子 D .药匙 34.胆矾的化学式为 A .CuO B .CuSO 4 C .CuSO 4·H 2O D .CuSO 4·5H 2O 35.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 B .自来水 C .蒸馏水 D .石灰水 36.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 .2H B .2H 2 C .H D .H 2 37.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 .燃料燃烧 B .光合作用 C. 溶洞形成 D. 动物呼吸 38.反应3 C +4NH 3???→?一定条件3CH 4+2X 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储能装置,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N 2 B .H 2 C .C 2H 4 D .C 2H 2 39.在反应H 2+CuO ?→? ? Cu +H 2O 中,氧化剂是 A . Cu B .H 2O C .CuO D .H 2 40.将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 .加水 B . 降温 C .蒸发水 D .加溶质 4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火星四射 B .木炭:蓝色火焰 C .镁带:生成氧化镁 D .硫粉:黄色火焰

物质转化的规律(氧化铜的还原)

专题25 氧化铜的还原 一、复习要求: 1、记住H 2、C 、CO 还原CuO 的化学反应原理。 2、知道H 2、C 、CO 还原CuO 的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比较其实验装置的异同。 二、基础知识回顾 H 2、C 、CO 还原CuO 的比较 、试管口略向 斜。 、导气管要伸入试管 部,在CuO 紧贴试管上方内壁。、先通氢气一会儿后再 。 、停止加热后要续 ,直到试试管口略向 斜。 加热时要先均匀受 热,后固定在 部位加热。 停止加热时应先 再 。、 要确保整套装置不漏 气。 、先通 一会儿后,方可对 加热。、结束时先撤 处的三、重点疑点讨论 1、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为什么实验开始时,先通氢气再加热?为什么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点燃尾气? 3、上述三个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有什么异同?

四、解题方法指导 例题1 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在120℃时进行如下图的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是:①处玻璃管内固体逐渐变成蓝色;②处石灰水不变浑浊;③处玻璃管内固体逐渐变成红色,并在管壁有水珠出现;④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试确定原混合气体的组成。 〔分析〕: 〔答案〕: 〔启示〕:本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不然,把整套装置拆成4部分,然后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例题2 如右下图所示,X是CO、H2和CO2的一种,将X通入装置进行实验,(加热时,用酒精灯或喷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X为CO时,实验过程中A处观察 到的反应现象为,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1)若实验时A、B中无反应现象, C中出现浑浊,则X为。 (1)若实验过程中B处物质由白变蓝, 则X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 〔答案〕 〔启示〕 五、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 1、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有以下六步操作程序:①熄灭酒精灯,②通入氢气, ③加热,④停止通氢气,⑤继续通氢气,⑥检验氢气纯度。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②③①⑤④ C、⑥④②③⑤① D、④⑤①③⑥② 2、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氧化铜先变成亮红色,后又变成暗红色,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可能是( ) A、通入氢气量不足 B、加热温度不够 C、撤酒精灯过早 D、没有继续通H2到试管冷却 3、木炭、氢气、一氧化碳分别与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有红色铜产生 B、都有氧化物产生 C、反应时都需加热条件 D、反应都属置换反应 4、木炭、氢气、一氧化碳分别跟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若木炭、氢气、一氧化碳三者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出铜最多 B、木炭还原出铜最少 C、氢气还出铜最多 D、木炭与一氧化碳还原出铜一样多

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精校版)全解

徐汇区2016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a-40 Mn-55】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氮气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碘酒 B. 石油 C. 蒸馏水 D. 空气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水在0℃以下时结冰D.电灯通电发光 4.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则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5.物质的命名与化学式的书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镁:MgO2B.碳酸:H2CO3C.硫酸铝:AlSO4D.氯化铁:FeCl2 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冰块 7.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B.双氧水和水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D.金刚石和石墨8.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9.保护环境,减少雾霾的做法正确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 B.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C.用燃煤火力发电 D.露天焚烧处理垃圾

10.一些液体食物的近似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 4.5 2.9-9.3 6.3-6.6 7.6-8.0 A. 葡萄汁 B. 苹果汁 C. 牛奶 D.鸡蛋清 1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为气体的是( ) A .红磷 B .镁条 C .铁丝 D .木炭 12.化学符号“H 2O”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水这种物质 B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D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3. 对O 2、CO 2、SO 2、MnO 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是( ) A. 都可用来制氧气 B. 都是含氧化合物 C. 都含有氧元素 D.都是氧化物 14.火箭所用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8N 2+2N 2O 4→3R +2CO 2+4H 2O ,则R 的化学式为( ) A. N 2 B. NO C. NO 2 D. N 2H 4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天然气用作燃料 C .液氮用作冷冻剂 D .铜用于制作导线 16.乙酸乙酯(C 4H 8O 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对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酸乙酯由14种原子构成 B .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16 C .其式量为88g/mol D .其一个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17.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H 4+O 2??? →点燃CO 2+2H 2O B.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C.CaCO 3+ H 2O+ CO 2?? →Ca(HCO 3)2 D.CuSO 4+2NaOH ??→Cu(OH)2↓+2 H 2O 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含大量氧气,所以可判断氧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B .SO 2排放到大气中会产生酸雨 C .臭氧(O 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 的高空 D .空气是由多种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还原氧化铜专题(金属冶炼专题)

专题还原氧化铜 课题属性:基础知识难点重点易错点常考点综合难度:☆☆☆☆☆教师:张老师学生:时间:201年月日段 一、本次课目标 1、实验探究3 的导管伸至试管底部于CuO 反应前需检验气体纯度。还原过程分四步:一通,二点,三撤,四停 因CO有____,增加对尾气处理装置,防止CO污染空气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②反应需高温;

常见气体的鉴别 先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 三、练习 1、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有以下六步操作程序:①熄灭酒精灯,②通入氢气,③加热,④停 止通氢气,⑤继续通氢气,⑥检验氢气纯度。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⑥②③①⑤④ C 、⑥④②③⑤① D 、④⑤①③⑥② 2、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氧化铜先变成亮红色,后又变成暗红色,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可能 是( ) A 、通入氢气量不足 B C 、撤酒精灯过早 D 、没有继续通H 2 3.除掉空气中的氧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使空气通过灼热的焦炭 B .使空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使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D .将空气点燃 4.要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最好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 ) A .点燃 B .通过水 C .通过灼热CuO D .通过澄清石灰水

5.有化学反应2M + 3C = 4Fe + 3CO2↑,其中物质M的化学式为,此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的物质的化学式为,还原剂是。 6、木炭、氢气、一氧化碳分别跟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若木炭、氢气、一氧化碳三者质 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出铜最多 B C、氢气还出铜最多 D、木炭与一氧化碳还原出铜一样多 7. 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M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氧化铜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剩余气体依次通 过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的石灰水后,前者显蓝色,后者变浑浊,则M的组成() A. 一定是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B. 一定是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C. 可能是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 可能是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气体 8、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 2、CO、H 2 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0 4 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2、CO、H 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 2,一定含有H 2 和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H 2和CO 2 ,可能含CO D.根据①④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 2 生成 9、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和N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当该气体通过紫色石蕊试液时,没有 变色,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有红色的物质生成,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10.有一包由氧化铜和木炭组成的黑色混合物,其质量为10克。将其置于硬质试管中加热到高温,使它们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固定的质量减少了2.2克,则原来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可能是() ①0.6克②l.2克③2.2克④2.0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若完全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H2,CO2,H2O(气),,可用以下操作 a.通过浓H2SO4吸水b.通过灼热的CuO c.通过澄清石灰水最好的操作顺序为( ) A.abc B.acb C.bac D.cba

上海市2017杨浦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杨浦区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初 三化学试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2017.1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对应的方框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 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煤气燃烧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液氮C.空气D.石油 3、碘酸钙是一种补碘、补钙的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a(IO3)2,碘酸钙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 5 B.+1 C.-1 D.+7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Cu B.C C.H D.O 5、属于单质的是 A.水B.氯气C.干冰D.氯酸钾6、 四种植物花汁在不同溶液这呈现的颜色如下表。若要检测某溶液的酸碱性,最好选用 A.玫瑰花汁B.万寿菊花汁C.大红花汁D.万年青花汁7、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8、 关于CO2与CO 的比较,错误的是 A.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 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一氧化碳,发出蓝色火焰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D.水电解时,产生了氢气和氧气 10、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2019-2020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测试(一)2019-2020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H 1 C 12 N 14 O 16 Ca 23 Fe 56 Cu 64 Zn 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1分)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P + O2P2O5 B.4Fe + 3O22Fe2O3 C.2KMnO4K2MnO4 + MnO2 +O2↑D.2Fe+3H2SO4═Fe2(SO4)3+H2↑ 5.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二个氢分子—2H B.锌元素—Zn C.正二价的铜元素—Cu2+D.氯化铝—AlCl 8.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Zn B.O C.N D.Cl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固体药品 B .稀释浓硫酸 C .测液体pH D .读液体体积 塑料包装袋 C.玻璃茶杯 子间有间隔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与此倡导不相符15.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 3和Zn(NO 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A .只有Ag B .Fe 、Zn C .Fe 、Ag D .Ag 、Zn 、Fe 15.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 10H 14N 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B . 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C . 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 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16.如图是M 、N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 1℃时,M 、N 的溶解度相等 B .M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t 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N >M D .将t 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 1℃,均有溶质析出 1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H2、CO还原氧化铜专题

1 H 2、CO 还原氧化铜、氧化铁专题 1、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 1)Zn H 2 Cu ; (2 )CuO CuSO 4 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 ) A .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 .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 .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 .生成的硫酸锌质量相同 2、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②停止加热、③通入纯净的氢气、④停止通氢气, 正确的顺序是 3、要制得含Fe96%的生铁210t,至少需要含Fe2O380%的铁矿石(杂质不含铁)多少吨? 4、列叙述中不符合如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 A. 说明CO 具有还原性 B. 说明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C. 说明CO 和CuO 的反应需要加热 D. 可以防止有毒的CO 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 5、小文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l0g 样品与足量CO 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馨提示:杂质不参加反应) A. 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B. 实验中通入CO 的质量为4.2g C. 生成CO2的质量为2.4g D. 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80%

2 6、将CO 通入盛有12g 32O Fe 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 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 ,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 A. 2.4g B. 5.6g C. 8.4g D. 9.6g 7、小科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如图装置及药品进行试验(操作规范)来测定水的组成.(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丁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洗气瓶乙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B. 丙装置中的氧化铜没有完全被还原,会影响实验结果 C. 该装置存在缺陷,应该在丁装置后再连接一个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D. 实验中,通过测定丙、丁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测定水的组成的目的 8、某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在实验室以氧化铜、锌和稀盐酸为原料,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等质量的铜。以下有关量的叙述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是①消耗相同质量的盐酸②消耗相同质量的锌③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④生成不同质量的氯化锌(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9、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 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2)实验过程中,C 中的现象是 ,D 处点燃的目的是 . (选填编号) A.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 处酒精灯 B. C 中增加的质量与B 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 实验过程中,共通入0.56g 一氧化碳可生成1.28g 铜 D. 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4)甲同学认为A 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 A 可 10、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 B. 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 D. 甲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

(完整)上海市徐汇区2016学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官方版)

2016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化学试卷 (9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2017.1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K-39 Ca-40 Mn-55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冰川融化 C.空气液化D.酒精燃烧 2.二氧化铂(Pt02)是一种催化剂.Pt02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3.实验室中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蒸馏水 B. 氯化钠 C. 硫酸 D. 氢氧化钠 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油水混合物 B.冰水混合物 C. 碘酒混合物 D. 泥水混合物 5.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H2 B.镁的化合价+2价:Mg2+ C.3个氧分子:3O2 D.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 6.图示中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8. 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 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D. 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造成酸雨 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生石灰与石灰石 B.氧气和臭氧 C.水和双氧水 D.冰和干冰 10.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 →4X+3S↓,则X的化学式为 A.NaHSO3 B.Na2SO4 C.Na2SO3 D.H2SO4 11.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防止食用油溅出 C.隔绝空气 D.清除可燃物 12.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上海市2017-2018学年初三化学一模实验专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12月19日化学秦雷威初中化学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装置甲进行实验,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 ②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 ④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Ⅰ.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 Ⅱ.甲丙实验结束时都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气体一段时间,防止热的铜被氧化 Ⅲ.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加热仪器作用相同 Ⅳ.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

2.某小组同学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探究实验中进入C中的气体(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开始时,先(选填“通CO”或“加热”),目的是.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氧化剂是.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A中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选填“>”、“<”、“=”)B中增加的质量. ③探究进入C中气体,甲同学认为是CO、H2O,乙同学认为是CO2、CO,你认为还可能是. 若甲同学的结论正确,除了E处有火焰,还依据的实验现象是.Ⅰ.A中固体变红Ⅱ.B中石灰水变浑浊Ⅲ.C中固体变蓝Ⅳ.D中石灰水无变化. 3.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是Cu、Fe2O3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比例,称取该粉末5.0g装硬质玻璃管中,按图1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①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 ②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上海市静安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化学学科 (本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2016.01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14 O –16 S –32 Cl –35.5 Ca –40 C 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含28题,每题1分,共28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氢 B.氧 C.硅 D .碳 2.常用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 A .Ag B.Cl C .Al D .AL 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酒精挥发 C .花香四溢 D.食物变质 4.常吃菠菜可以补铁,这里的“铁”是指 A .元素 B .分子 C.原子 D.单质 5.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无水硫酸铜 B.蔗糖 C .泥沙 D .花生油 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氧气和液氧 B.水和双氧水 C.干冰与冰 D.金刚石和石墨 7.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镁——MgNO 3 B.1个二氧化硫分子——S O2 C .3个氧原子——O3 D.铵根——NH 3 8.石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的性质是 A .导电性 B .质地较软 C .可燃性 D.黑色固体 9.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H 2O+CO 2→H 2CO 3 B.2NaO H+C uSO 4→Cu (OH )2↓+Na2SO 4 C .2H 2O 2??→?2MnO 2H 2↑+O2↑ D.C + H 2O ??→ ?高温 H2 + CO 10.含氯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A .Cl 2 B.Ca(ClO)2 C.KC lO 3 D .AlCl 3 11.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反应S+2K NO 3+3C ?? →?点燃 X +N 2↑+3CO 2↑,X 的化学式是 A.K 2S B.H2O C .SO 2 D.K2SO 4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 .食盐:NaCl B.水银:Hg C .干冰:CO 2 D .生石灰:Ca(OH)2 13.通过化学反应不能生成的是 A .新原子 B.新分子 C.新物质 D .新单质 14.对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构成分子,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15.化学方程式a C2H 2+ b O2?? →?点燃 c H 2O + d CO 2配平后a 、b 、c 、d 数值为 A .2、5、2、4 B.1、2、1、2 C .4、5、2、4 D .1、3、1、2 16.对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净物的组成中只含一种元素 B .混合物的组成中肯定含有多种元素

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汇编

2014~2015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一) 化学试题2015.04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0小题。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试卷满分为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5年3月28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能见蔚蓝”,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提倡反复使用塑料袋 B.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焚烧 C.纸张提倡双面使用,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D.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2.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B.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C.患肥胖症的病人应禁止摄入油脂D.多食用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3.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溶解性B.可燃性C.挥发性D.导电性 4.今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以下属于“国家节水标志” 的图标是 A B C D 5.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一氧化碳B.氧气C.汞D.硫酸铜

初三化学一模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一模练习题及答案 :为了帮助大家扎实的复习备战中考,小编整理了初三化学一模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复习! 【培优训练题】 1.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②用铝做炊具;③用氧气作助燃剂;④用碳作燃料;⑤用大理石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 D.②④⑤ 2.(全国竞赛题改编)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甜菜的生长 B.蔗糖的发酵 C.乙醇的蒸馏 D.乙醇的燃烧 3.(厦门中考题改编)下列科技成果不属于化学成就的是( ) A.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发现抗氧化性强的准晶体 B.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C.厦门纳润公司用高分子材料生产的隐形手套,可保护人手不被浓硫酸腐蚀 D.美国科学家约翰等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获得诺贝尔奖 【情景创新题】

4.(原创题)2019年7月22日凌晨4点左右,京珠高速从北向南948公里处,河南信阳明港附近一辆35座大客车发生燃烧导致41人遇难。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起火车辆燃烧速度非常快,估计车上携带有易燃易爆物品,但是不排除因夏季高温,客车长期行驶导致客车燃料自燃。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火灾现场相关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场周围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B.客车内物品燃烧放出热量将玻璃熔化 C.救助人员迅速向火区喷水,发现有大量白气产生 D.部分乘客头发和衣物被烧焦 (2)下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煤生产化肥和农药 B.用石油炼制汽油 C.用食盐制取氯气 D.用铁矿石炼铁 (3)汽车所用的燃料是汽油,请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现象填空。 ①汽油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②汽油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能在空气中燃烧③点燃汽油,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过一会儿,烧杯内壁出现水珠;④实验表明,汽油燃烧后产生了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试设计不同的方案,区别水与汽油,简述操作方法和判别依据。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复习 化学综合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 1、(2020年朝阳5月)学习小组探究AgNO3、Ag2O(棕黑色固体,难溶于水)对氯水漂白性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方案和现象 ⅰ加入1mL蒸馏水,再滴加1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较快褪色 ⅰ加入少量Ag2O固体,产生白色沉淀a。再加入1mL蒸馏水和1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比i快 ⅰ 加入1mL较浓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再滴加1滴品红 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比i慢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中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 (2)经检验,ii中的白色沉淀a是AgCl。产生AgCl的化学方程式是。 (3) ⅰ 是iii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iii中造成的影响。 (4)研究白色沉淀b的成分。进行实验iv(按实验iii的方案再次得到白色沉淀b,过滤、洗涤,置于试管中): ①设计对比实验证实白色沉淀b不只含有AgCl,实验方案和现象是_______。 ②Fe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由此判断,白色沉淀b可能含有AgClO。 (5)进一步研究白色沉淀b和实验iii品红溶液褪色慢的原因,进行实验v: ①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饱和NaCl溶液的目的:_______。 ②推测品红溶液褪色的速率:实验iii比实验v______(填“快”或“慢”)。

答案(1)Cl2+H2O H+ + Cl- + HClO (2)Ag2O + 2Cl2 + 2H2O == 2AgCl + HClO (3)稀释对溶液颜色 (4)①用纯净的AgCl沉淀代替白色沉淀b,先滴加盐酸,再滴加FeCl2溶液(含KSCN)后,溶液不变红。 或: (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②检验白色沉淀b中是否含有氧化性粒子 (5)①AgClO(s) + Cl-(aq) AgCl(s) + ClO-(aq),使白色沉淀b中的ClO-进入上层清液便于检测 ②慢 2、无水四氯化锡常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中的氯化催化剂。实验室可用熔融的锡(熔点232 ℃)与Cl2反应制备SnCl4,装置如图。 已知:①SnCl2、SnCl4有关物理性质: 物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 SnCl2无色晶体246652 SnCl4无色液体-33114 ②SnCl4极易水解生成SnO2·x H2O。 回答下列问题: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 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屮加入Wg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混合物仍是W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W 的取值范围是W≥8g B .加入氧化铜的质量是10g C .最后得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是19.7% D .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07g 【答案】D 【解析】 解法一: 设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m ,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x ,生成硫酸铜的质量y 。 CuO+H 2SO 4═CuSO 4+H 2O 80 98 160 m x y 8098160m x y == x= 9880m y=2m 设加入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为a ;与剩余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b ,同时放出氢气质量为c 。 Fe+CuSO 4═FeSO 4+Cu 固体质量增加 56 160 64 64-56=8 2m a 1608 2m a = a=0.1m Fe+H 2SO 4═FeSO 4+H 2↑ 56 98 2 b 14g- 9880 m c 56982981480 m b c g == -b=8-0.7m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即与硫酸反应消耗铁的质量等于与硫酸铜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即:a=b ,0.1m=8-0.7m ,解得m=10g ,b=1g 。 562 b c =,由于b=1g ,所以有:

5621g c = c≈0.04g 由题意可知,硫酸最终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设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 。 H 2SO 4 ~FeSO 4 98 152 100g×14% z 981520 100140 z g =? Z= 152 7 g 加入铁粉的质量W= 1527g ×56 152 ×100%=8g ; 最后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21.7100100.04g g g g +-×100%≈19.73% 故选D 。 解法二: 根据加入铁粉后,固体质量相等,则说明反应消耗铁粉的量等于析出金属铜的质量。 反应过程中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H 2SO 4 H 2SO 4、CuSO 4 FeSO 4 则存在关系式:H 2SO 4 ~ Fe ~ FeSO 4 98 56 152 100 g×14% x w 解得x =8 g ,w =21.7 g ,则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8 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铜的质量为8 g ÷ 64 80 =10 g ,则A 、B 项正确。 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y ,生成硫酸铜的质量z 。 CuO+H 2SO 4═CuSO 4+H 2O 80 98 160 10 g y z 解得y =12.25 g ,z =20 g ,则剩余H 2SO 4的质量为100 g×14%-12.25 g=1.75 g 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 。 Fe+H 2SO 4═FeSO 4+H 2↑ 98 2 1.75 g m 解得m =0.036 g ,则D 项错误。 则最后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1.7g 100(100100.036) g g g ?+-%=19.7%,C 项正确。

氧化铜还原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这是涉及气体实验的最常规步骤) 2.检验氢气纯度.(这是易爆炸气体使用的必经步骤) 3.加入药品,链接好装置. 4.先通氢气一段时间。(赶走玻璃管里的空气,防止氢气混合空气加热时爆炸.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能先加热,这也是常考点) 5.在点燃酒精灯加热,直到黑色固体完全变红.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通空气,直到试管完全冷却为止(这一步也非常重要,因为反应生成的铜制灼热的,如果遇到空气会立刻被氧化为氧化铜,所以在它完全冷却之前绝不可停止通空气,这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当然也是长考点。) 7.回收药品,整理实验装置.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解释下列操作的理由 (1)检验氢气的纯度 (2)装置仪器,使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氢气 (4)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 (2) 1)检验氢气的纯度 回答:不纯可能会爆炸 2)装置仪器,使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回答:防止冷凝在瓶口的水流回瓶底使试管炸裂 (3)实验开始时仙童一会儿氢气 回答:排除试管里面的空气,防止爆炸 (4)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 回答:防止爆炸,如果先停止通氢气,那么空气和氢气继续燃烧容易包扎 (2004?北京)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正确操作是:实验开始时需先 通氢气 ,后 加热 ,实验结束时需先 撤酒精灯 ,后 停止通氢气 . 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分析:实验开始时如果先通入氢气,后加热,氢气就和玻璃管内的空气混合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爆炸,所以应先通入氢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如果先停止通氢气,后撤酒精灯,这样刚还原出的铜就在加热的情况被氧化,所以实验结束时需先撤酒精灯,后停止通氢气. 解答:解: 因为氢气是易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把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这样被还原出的铜,在氢气的保护下慢慢冷却.故答案为:通氢气,加热,撤酒精灯,停止通氢气. 试题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误 ① 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 ② 导管未伸入B试管底部 ③ 试管B的底部未高于管口 . (2)A试管中的药品可能是 锌粒和稀硫酸 ,反应时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大量气泡冒出,锌粒逐渐溶解 . (3)B试管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CuO+H 2Cu+H2O ,反应时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试管口有水出现 . 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沪教版(上海)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 B .b 点对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Ag + C .c 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 D .d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332=Zn(NO Zn+2AgN )O +2Ag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置换出来银后,溶液质量减小;再跟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 3232=Zn+Cu(NO )Zn(NO )+Cu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置换出来铜后,溶液质量增大。 【详解】 A 、由以上分析可知,a 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但锌还未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B 、由以上分析可知,b 点时加入的锌恰好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了,也就没有Ag +了,b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故选项错误; C 、由以上分析可知,bc 段是锌在置换铜,c 点时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固体为银和铜,故选项正确; D 、由以上分析可知,d 点时锌粉已经过量,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不可能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先看清楚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再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出金属与溶液之间置换的先后顺序,最后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求解。 2.在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 应:3NaOH+AlCl 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 2+2H 2O 。已知NaAlO 2易溶于水,则

初三化学一模试题

2019初三化学一模试题 2019初三化学一模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西瓜榨汁 C.铁丝弯曲 D.酒精燃烧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BCD 5.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 B. H2O C.2H D.H2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浆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MnO2 B.NaCl C.NaOH D.H2SO4 8.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9.下列物质中,能用作磷肥的是

A.K2SO4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 10.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1.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碳酸钙 1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棉帽子 B.塑料盆 C.不锈钢餐具 D. 玻璃杯 13.火星的土壤呈弱碱性。如果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条件,则下列作物适宜在火星种植的是 作物茶树棉花水稻甘草 适宜生长的pH5.0~5.56.0~6.86.0~7.07.2~8.5 A.茶树 B.棉花 C.水稻 D.甘草 14.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核内中子数为25 C.核外电子数为30 D.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4.94% 1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的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加热液体 16.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