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果实里有没有种子.doc

香蕉果实里有没有种子.doc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我

香蕉果实里有没有种子

香蕉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和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也会开花结籽儿。那么,为什么我们常吃的香蕉中没有种子呢?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香蕉果实里有没有种子”,希望您喜欢!()查看。

在植物界里,有花植物开花结子是自然的规律。香蕉也是有花动植物中的一种,因此,香蕉也不例外地要开花结子。早先的香蕉是野生的,里面有很多种子,人们在吃的时候感觉很不方便。于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栽培、改良,香蕉就逐渐改变了本性。我们吃香蕉时,在果肉里面可以看到一排排褐色的小点,其实这就是退化了的种子。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吃的香蕉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培育后改良过来的。长期的培育和选择,使野蕉发生了变异,果实中没有种子了。

其实严格来说,现在的香蕉并不是没有种子。如果你仔细观察,香蕉里面那一排排褐色的小点就是已经退化的种子。

知识链接

香蕉,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含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植株为大型草本,从根状茎发出,由叶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杆;叶长圆形至椭圆形,有的长达3~3.5公尺(10~11.5尺),宽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茎顶。穗状花序下垂

,由假杆顶端抽出,花多数,淡黄色;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

原产亚洲东南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栽培。

香蕉果实品质比较

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小组人员:谢小涵蒋灵灵王卓琴邵方平龚胜斌 本实验通过测定3个香蕉品种的可溶性总糖、V C、可溶性蛋白和有机酸含量来比较这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品质。 1.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蒽酮法测定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糖(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在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糠醛再与蒽酮作用形成蓝绿色络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糖含量高低呈正相关。利用蓝绿色物质在62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值的特性进行比色测定,方法简单。 【器材与试剂】 1.实验仪器与用具 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天平、离心机、电炉、烘箱、研钵、剪刀、刻度试管、玻璃棒、漏斗、移液管、容量瓶 2.实验试剂 葡萄糖标准液(200μg/ml):葡萄糖在80℃烘箱中烘至恒重,称取100mg,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即得含糖量为200μg/ml的标准液。 蒽酮试剂:100mg蒽酮溶于100ml稀硫酸(向76ml浓硫酸中加30ml水),储于棕色瓶内,冰箱保存,最好使用当天配置。 乙醇(80%) 活性炭 3.实验材料 3个品种的香蕉 【实验步骤】 1.可溶性糖的提取 称取新鲜果肉1g,剪碎研磨至均浆,倒入三角瓶(50ml)中,加入10ml 80%乙醇,80℃水浴40min,不断搅拌,冷却,4000g离心10min,残渣中加入5ml 80%乙醇,重复在80℃水浴中提取2次,合并上清液,加入10mg活性炭,80℃水浴30min,过滤,定容至25ml,取滤液待测定。 2.制作标准曲线 取7支大试管,按下表数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处的OD值,绘制标准曲线。 3.显色和比色 吸取0.2ml样品提取液,加入0.8ml蒸馏水,混合,再加入5ml蒽酮试剂,小心混合,沸水浴10min,冷却。用分光光度计测定625nm处的OD值。从标准曲线上得到提取液中糖的含量。 【结果计算】 可溶性糖含量(mg/g)=[C×n×V/a] ÷(W×103) 式中,C为从标准曲线查到的待测果实样品葡萄糖含量(μg/ml);a为样品提取液体积(ml);V为提取液定容体积(ml);n为稀释倍数;W为果肉重量(g)。 【注意事项】 1.应用蒽酮试剂与糖反应的呈色程度随时间发生变化,故样品要尽快比色。 2.该显色反应非常灵敏,所用器皿需洁净。 2.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2,6一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2,6-二氯酚靛酚钠是氧化性染料,可将还原态的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而染料本身从深蓝色被还原成无色的衍生物。 2,6-二氯酚靛酚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滴定终点之前,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钠立即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器材与试剂】 1.实验仪器与用具 锥形瓶(50ml)、移液管(1ml和10ml)、容量瓶、微量滴定管(3ml或5ml),研钵 2.实验试剂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50mg抗坏血酸,溶于1%的草酸溶液中,稀释至500ml,用棕色瓶储藏,冷藏保存,最好现用现配。 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1%草酸溶液:1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0.01% 2,6一二氯酚靛酚溶液:称取104mgNaHCO3溶于300ml热水中,加入50mg 2,6一二氯酚靛酚溶解,冷却后,加水定容至500ml,过滤,滤液储于棕色瓶内(4℃,可保存一周)。每次临用前,用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浓度。 3.实验材料 3个品种的香蕉 【实验步骤】 1.提取 洗净新鲜果实,吸干,称取5g剪碎放入研钵内,加5ml 2%草酸研磨成匀浆,倒入100ml 的容量瓶内,用2%草酸洗数次,定容至刻度,混匀后过滤,根据滤液颜色深浅考虑是否需要脱色。 2.滴定 标定2,6一二氯酚靛酚溶液。取2个50ml锥形瓶,其中1个加入1m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和9ml 1%草酸溶液,混合;另外1个锥形瓶只加入10ml 1%草酸溶液(为空白),分别用已

香蕉的分类

香蕉的品种 在4种类型的香蕉中,作为香蕉的主栽品种都不少。有人统计,全世界香蕉品种约有3 00多个,我国台湾省有80个,大陆诸省区有30余个。我国以栽培香牙蕉类为最普遍,也有小面积栽培大蕉、粉蕉和龙牙蕉。 1.大种高把大种高把香蕉属高干型香牙蕉,又称青身高把、高把香牙蕉,福建称高种天宝蕉,为广东省东莞市的优良品种。植株高大健壮,假茎高260~360厘米,假茎茎部周长85~95厘米;叶片长大,叶鞘距较疏,叶背主脉披白粉;果穗长75~85厘米,果梳数9~11梳,果指长19.5~20厘米;果肉柔滑、味甜而香,可溶性固形物20%~30%;在一般情况下单株正造产量为20~25千克,最高可达6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耐旱和耐寒能力都较强,受寒害后恢复生长快,但易受风害。 2.高脚顿地雷高脚顿地雷属高干型香牙蕉,为广东省高州市优良品种之一。植株最高大,假茎高300~400厘米,周长70~80厘米,假茎下粗上细明显;叶片窄长,叶柄细长,叶色淡黄绿色,叶鞘距疏;果穗中等长大,果梳及果指数均较少但单果长且重;果指长20~24厘米,单果重15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为20%~22%,品质中等;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单株产量达25~30千克,高产者可达70千克。该品种果形长大、产量高,品质也较好,但对肥、水、温的要求较高,在珠江三角洲经济性状表现不甚理想,抗风能力极差、受霜冻后恢复能力低,也易感染香蕉束顶病。 3.齐尾齐尾属高干型香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高州市,为高州市的优良品种。植株假干高300~360厘米,茎周65~80厘米,茎干上下较均匀,皮色淡绿;叶片较直立向上伸长,叶片窄长,叶柄较细长、叶鞘距疏、叶片密集成束尤其在抽蕾前后甚明显,故名;正造果穗较长大,一般情况下果穗梳数及果数与高脚顿地雷相似。平均果穗梳数为8~10梳,果指长18~22厘米,单果重130~140克,可溶性固形物19%~20%,品质中上;在正常的情况下单株产量可达25~30千克,最高可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果指长,是出口及适于北运的品种之一,但抗风力较差、抗寒和抗病能力弱,要求水肥条件较高。该品种有高脚齐尾和矮脚齐尾两个品系。 4.河口高把香蕉河口高把香蕉属高干型香牙蕉,为云南河口县主要栽培品种。植株高大、假茎高260~300厘米,梳形整齐、果指数较多,通常每果穗有果10梳,果指200 多个,果指长15~21厘米;果实品质柔滑香甜。品质好;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单株产量为20~40千克,个别高产单株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十分适宜高温多湿及肥水充足的地区栽种。 5.仙人蕉仙人蕉属高干型香牙蕉,是从台湾省北蕉的突变中选育出来的,其综合性状极似北蕉,为台湾省的主栽品种。植株瘦高,假茎高270~320厘米,叶片较北蕉稍长而宽、色较淡绿;果实含糖量高但品质较北蕉稍差,因果皮较厚。果实较耐贮运;株产优于北蕉;对束顶病的抵抗力强,适于较瘦瘠的山地粗放栽培,但生育期比北蕉长15~30天,抗风能力也较差。 此外,油蕉、云南高脚蕉、广西高型香蕉、波约(也称台湾青皮)、巴西蕉等均属高干型香牙蕉。 6.矮脚顿地雷矮脚顿地雷属中干型香牙蕉,为广东高州市等地的主栽良种之一。植

香蕉病虫害高清图谱(必须收藏)

香蕉病虫害高清图谱(必须收藏) 一、香蕉叶斑病 1、发病症状 ①灰纹病多从叶缘开始,初暗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后为中央浅褐色,具轮纹斑缘有明显黄色晕圈,后期沿叶缘联合为平行中脉的褐色、波浪环纹坏死带,病健交界处有橙黄色褪绿带。 ②褐缘灰斑病先发生下部叶片,后向上扩展。病斑初为点状、短线状褐斑,后扩展为椭圆或长条形黄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或多数病斑合成不规则的黑褐色大斑,融合后病斑周围组织黄化。 2、发病条件 感病品种连年种植后,发病蕉园的病残体累积病原。常规品种易发病,近年来的组培苗(威廉斯B6抗病)。 阳春3月,气候温暖多阴雨潮湿,叶斑病开始发生。6~7月高温多雨,此病盛发;9月间遇台风,病害加重。另外,施肥不当,蕉园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发病加重。 3、防治方法 ①杜绝菌源,选用抗病品种;选栽无病蕉苗;冬春及时彻底清园,特别在香蕉生长中期,及时剪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病源,改善通风,减少病害)。

②加强水肥管理,疏通沟渠,排灌畅通,雨后不积水,天旱能灌水,使蕉株正常生长,减少病害;合理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比施肥技术(氮:磷:钾=1:0.5:3)。 ③香蕉苗期至现蕾前一个月连续使用两次戊唑醇·烯肟菌胺10-15毫升/桶+嘉美金点(每隔10-15天喷一次)喷正背面叶片和叶柄,既防病又保叶,持效期长,效果明显。 ④叶斑病初期用氟环唑或发病严重时用戊唑醇·烯肟菌胺和氟环唑或戊唑醇和氟环唑。 ⑤抽蕾挂果期,使用戊唑醇·烯肟菌胺10-15毫升/桶既防黑星又起一定膨大拉长果实的作用。 二、香蕉黑星病 1、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针头般大小的黑褐色小点,位于侧脉,病斑密生时,叶片变黄,提前凋萎、枯死,多在果实弯曲处的表皮上产生许多褐色小点,表皮突起变粗糙,外观差,商业价值低。 2、发病条件 蕉园病残体累积病原,高温高湿,是本病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苗期较抗病,挂果后期果实最易感病;香蕉易发病,大蕉、粉蕉抗病。3、防治方法 ①做好清园工作,冬春季即时清除病叶烧毁,减少病源。 ②加强肥水管理,疏通沟渠,避免积水;增施嘉美赢利来,提高抗病能力。

3个香蕉品种果实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6410748.html, 3个香蕉品种果实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分析 作者:李健杨昌鹏陈智理郭静婕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15期 摘要:对3个香蕉品种果实POD的最适pH值与pH值稳定性、最适温度与热稳定性以及化合物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控制3个香蕉品种过氧化物酶(POD)引起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威廉斯蕉、大蕉及粉蕉POD最适pH值分别为6.5、5.0、5.5;pH值稳定性范围分别在6.0~9.0、8.0~9.0、5.0~9.0;POD最适温度分别是35、25、30℃;POD的耐热性表现为大蕉POD>威廉斯蕉PO D>粉蕉POD;威廉斯蕉、大蕉及粉蕉POD活性的最佳抑制剂都是抗坏血酸,其次是盐酸-L-半胱氨酸。 关键词:香蕉;过氧化物酶;特性 中图分类号:S6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093-04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Peroxidase from Banana Pulp of Three Cultivars LIJian1,2,YANGChang-peng1,2,CHENZhi-li2,GUOJing-jie2 (1.CollegeofAgricultural,GuangxiUnive rsity,Nanning530005,China; 2.GuangxiAgriculturalVocationalandTec hnicalCollege,Nanning530007,China) Abstract:ThecharacteristicsofPODinfruitsofthreebananacultivarswerestudied.InWilliamsjiao,DajiaoandFenjiao,theoptimumpHforPODactivitywasrespectively6.5,5.0,5.5,andthepHstabilityrangewasatpH6.0~9.0,pH8.0~9.0,pH5.0~9.0respectively.T

一种从香蕉果实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

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第4卷,第1期,第143-146页 MolecularPlantBreeding,2006,Vol.4,No.1,143-146 实验方法 ExperimentalTechnique 一种从香蕉果实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 庄军平1苏菁2陈维信1* 1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州,510642;2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广州,510275 *通讯作者,wxchen@scau.edu.cn 摘要从香蕉果实在中分离高质量的RNA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香蕉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前提。实验表明,用已报道的相关RNA的提取方法,即便利用已报道的从其它果实中成功提取出高质量RNA的方法,也不能从香蕉果实中分离出高质量的RNA。这主要是由于香蕉果实富含多糖、多酚和一些其它次生代谢物,在RNA提取过程中这些物质会与RNA共同沉淀,从而影响RNA的产量和质量。到目前尚无商业化的RNA抽提试剂盒适用于香蕉果实RNA的提取。因此,探索出从香蕉果实中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报道的RNA提取的简便方法,可从以香蕉果肉和果皮中成功提取高质量的RNA,产量可达48 ̄72μg?g-1?FW-1,且整个提取过程可在一天完成;通过测定其A240/260和A260/280的比值表明,该该方法可有效降低RNA提取过程中多糖、酚类物质和其它次级代谢物以及蛋白质的污染,提取方法所提取的RNA纯度较高;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后结果表明RNA在整个的提取过程中结构完整,未发生明显降解;利用RT-PCR技术,从所提RNA中成功克隆出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cDNA片段,这表明其质量完全可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关键词香蕉果实,RNA提取 AnEffectiveMethodforHigh-qualityRNAIsolationfromBananaFruit ZhuangJunping1SuJing2ChenWeixin1* 1KeyLabofFruitandVegetableStorageofGuangdongProvince,HorticultureCollegeofSour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2LifeScienceCollegeof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 *Correspondingauthor,wxchen@scau.edu.cn AbstractHigh-qualityRNAisolationfrombananafruitisaprerequisitetothestudyofgeneexpressionatthemolecularlevelofbananafruitripeningandsoftening.However,Previousattemptstoextracthigh-qualitytotalRNAfrombananafruitsusingpublishedprotocolshaveproventobeunsuccessful,eventheuseofprotocolsdevel-opedfortheextractionofRNAfromotherfruittissue.RNAisolationfrombananafruitisdifficultduetobananafruitcontaininglargeamountsofpolysaccharides,polyphenol,whichoftenco-precipitateandcontaminatetheRNAduringtheextraction,therebyaffectingboththequalityandquantityofRNAwhenusingconventionalproto-cols.Untilnow,nocommercialkithasbeendevelopedspecificallyfortheisolationofhigh-qualityRNAfromba-nanafruit.SooptimizedprotocolsforRNAisolationfrombananafruitarenecessary.HerewedescribeasimpleprocedureforRNAisolationfrombananafruit.UsingthisprotocolweobtainedgoodRNAyield(48 ̄72μg?g-1?FW-1)frombananafruitpulpandpeelwithlowlevelsofpolysaccharides,polyphenoliccompoundsandproteincontami-nantsasdeterminedbyA240/260andA260/280,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isRNAwasnotdegraded,aswasdemon-stratedbyvisualizingtheribosomalRNAofthesampleson1%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RT-PCRanalysisofactinintheseRNAextractsalsodemonstratedthattherearenocontaminantsthatinterferewithreversetranscrip-tionorPCRreactions.AllofabovedemonstratedthatthebananaRNAisolationprotocolpresentedinthispapercanbeusedtoefficientlyisolatehighqualityRNAwithlowlevelsofcontaminantssuitableforrelatedmolecularresearches. KeywordsBananafruit,RNAextractio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