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投资组合与金融优化

论投资组合与金融优化
论投资组合与金融优化

论投资组合与金融优化*

——对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分析与反思

朱书尚1,李端2,周迅宇2,汪寿阳3

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2.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系,香港新界

3.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经过50多年的发展,投资组合选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对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实践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按照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的发展脉络,简述并分析了现代投资组合选择的各种主要理论、模型与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一些最新进展作了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投资组合选择(或广义意义下的金融优化)的理论研究和在我国的应用实践问题,提出了若干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关键词:投资组合选择;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金融优化

0 引言

对金融学的定义,可以有多种理解.但对现代金融学的理解还是比较一致的,一般指上个世50年代发展起来的理论金融学.其主要内容包括:50年代开创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Markowitz[54])和公司财务的MM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61]),60年代发展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Sharpe[86]、Lintner[50] 和Mossin[62])和有效市场理论(Fama[22, 24]),以及70年代诞生的期权定价理论(Black和Scholes[6] 、Merton[59])和套利定价理论(Ross[80])等.

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简而言之就是把财富分配到不同的资产中,以达到分散风险、确保收益的目的.1952年,Markowitz 用方差来量化股票收益的风险,提出了投资组合选择的均值-方差分析方法,揭开了现代金融学研究的序幕.后来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也是以均值-方差分析为基础的.因此,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不仅是现代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的先驱工作,也是现代金融学的基石之一.其精髓在于首先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开辟了风险管理的新思路.可以说,是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带动了现代金融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金融决策与管理,而对金融活动的主要参与人之一——投资者来说,其金融决策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投资组合选择.因此可以说,投资组合选择是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起源和动力之一.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投资组合选择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我国学者在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动态均值-方差分析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在实践方面,我国几乎还是处在起跑

*本课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群体基金(70221001)、香港RGC基金资助.

线上.我国的资本市场1在短短的十多年里,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虽然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它在不断地向理性和成熟发展,为我国的金融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国金融机构对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实践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将对50多年来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本文还将就如何把理论推进到我国投资组合管理实践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希望本文能够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这两个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1 投资组合与金融优化领域50年来的主要进展

1.1 投资组合选择模型与方法

在本小节中,我们简要地回顾和分析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模型与方法.首先介绍Markowitz[54, 56] 的均值-方差模型.该模型实际上是一个以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均值)和风险(方差)为目标的双目标决策模型,因此很自然地导出了投资组合选择的均值-方差有效组合、有效前沿等概念.在均值-方差有效投资组合策略集中,高风险对应着高收益.投资组合选择就是在均值-方差有效组合策略集中选出适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为了减少模型参数(协方差)估计的计算量,Sharpe[85] 给出了投资组合选择的单因子(或单指数)模型.该模型仍然属于均值-方差分析的范畴,单因子模型是针对刻画收益的模型而言的.Sharpe用单因子收益模型来估计风险资产的均值和协方差,大大减少了参数估计数量,节约了计算资源.如果数据量充足,在现阶段的计算条件下,这种考虑的意义已不突出.然而,该模型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它首先突出了收益刻画在投资组合选择建模中的重要性,且在形式上与CAPM和APT(套利定价理论)相一致.最近,Konno等[39] 表明结合因子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可有效地处理大规模投资组合问题.

高于均值的超额收益实际上是投资者所喜好的,而在均值-方差模型中却被当作风险来处理.一个更确切的风险刻画量是下半方差,即相对于均值的负偏差的平方的期望值.Markowitz[56] 和Mao[53] 等讨论了均值-下半方差模型.当然,在收益分布对称的情况下,这种改进意义并不大,因为该情况下的下半方差刚好是方差的一半,均值-方差有效前沿与均值-下半方差有效前沿完全一致.收益分布不对称的典型代表是衍生资产(参见Hull[32]).上述模型都只考虑收益的前二阶矩,属于二次凸规划的范畴.Samuelson[83] 首先注意到高阶矩在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性.Konno和Suzuki[38] 给出了均值-方差-偏度模型.这种模型在收益分布不对称的的情况下是有价值的.因为在该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均值和方差的投资组合很可能具有不同的偏度,而偏度大的投资组合获得较大收益的可能性也大.但是该模型是三次非凸规划模型,求解比较困难.

Konno和Yamazaki[37] 用期望绝对偏差来刻画风险,给出了一个投资组合选择的线性规划模型,常被称为均值-绝对偏差模型.在收益服从正态分布条件下,期望绝对偏差与方差相一致(只差一个常系数).该模型后来如同均值-下半方差模型那样发展成均值-下半绝对偏差模型.Young[97] 利用极小极大规则建立了一个投资组合选择的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实际上是以投资组合收益的最小顺序统计量作为风险度量.Cai等[9] 用投资组合各项资产收益中的最大期望绝对偏差来刻画风险,也给出了一个投资组合选择的线性规划模型,同时给出了解析的投资组合策略.显然,线性规划模型在计算上占有优势.但在现阶段条件下,计算均值-方差模型也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当然对于多阶段的问题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特别是用随机规划的方法进行多阶段投资组合选择建模时,最后一般都因大量的离散情景而归结为求解一个大规模优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非线性模型一般是很难应用的.因此,现有的多阶段随机规划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基本上还是考虑线性规划模型.

1本文提到的我国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均指我国大陆的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

Fishburn [26] 用与预先给定的目标收益的某种负距离(未达标部分)的期望来度量风险.其中,绝对距离与下半绝对偏差相似,而欧氏距离(二次距离)与下半方差相似,但二者有很大区别.下半绝对偏差和下半方差是相对均值而言的,而投资组合收益的均值一般随着组合策略的变化而变化.Fishburn 的风险度量是相对预先给定的收益目标而言的,这个目标不会随着组合策略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在动态投资组合分析中用(下半)方差和(下半)绝对偏差这类风险度量方法,由于优化指标中含有期望的非线性项,因而破坏了动态规划意义下的可分结构,使问题变得困难.但Fishburn 的方法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Fishburn 的方法在动态投资组合管理模型中常被采用.绝对距离意义下的Fishburn 的风险度量还被证明与条件风险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简记为CVaR ,是一种具有所谓相容性的风险度量方法,参见下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参见Testuri 和Uryasev [89]),相应的投资组合问题可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

上述模型除了均值-方差-偏度模型稍有不同以外,都是在“收益-风险”框架下考虑问题,我们可以统称它们为收益-风险(Return-Risk )型模型.区别仅在于风险的度量方法,例如用数学的语言来说,方差是2L 模方法,期望绝对偏差是1L 模方法,(投资组合各项资产收益中的)最大期望绝对偏差则是∞L 模方法.

就在Markowitz 发表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一文的同年(1952年),Roy 也发表了一篇关于投资组合选择的论文[81].Roy 称他的模型为安全第一(Safety First )模型.与收益-风险型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的思路不同,安全第一模型的决策规则是极小化投资组合收益小于给定的“灾险水平”这一事件的概率.这与后来随机规划中的机会约束概念相一致.根据Chebyshev 不等式,该问题被松弛转化为一个关于均值和方差比的优化问题,因而与均值-方差模型密切相关.Markowitz 给予该模型很高的评价.他说:“我因为1952年的工作,被称为现代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的奠基人,其实他(指Roy )应该和我平分这项荣誉”(见Rubinstein [82]).

与上述的收益-风险型模型相比,安全第一模型给出了另一类风险控制思路,即控制损失的概率.在金融风险管理实践中,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流行起来的风险度量方法 ——风险值(Value at Risk ,简记为VaR ,参见Philippe [75])可以看作是该思路的另一种提法,即给定概率置信水平内最坏情况下的损失.VaR 本质上就是概率分布中的分位数,因简单实用被广泛采纳(例如著名的“巴塞尔协议”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就是以VaR 为基础的).在收益分布为正态的条件下,在适当的置信水平内,VaR 与方差相一致.而在分布未知的条件下,只用到一、二阶矩的Chebyshev 不等式可以给出VaR 较好的上界估计(参见Alexander 和Baptista [2]).面对各种不同的风险度量方法,人们自然会思考究竟什么样的风险度量方法是“好”的方法.上世纪末,Artzner 等[4]提出了所谓相容性风险度量(Coherent Measures of Risk )的概念.其中相容性以四条公理假设条件为判别标准.由于VaR 不满足四个条件中的次可加性条件(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拒绝投资组合分散化)而受到批评.基于此,人们又给出了条件风险值CVaR 作为对VaR 的一种修正(参见Pflug [73]、Rockafellar 和Uryasev [78, 79]、Acerbi 和Tasche [1]).CVaR 被定义为损失超过VaR 部分的条件期望(为了满足相容性条件,离散分布情况的定义稍有不同).直观来看,CVaR 比VaR 更确切地刻画了下滑风险(Downside Risk ).CVaR 还可以通过线性规划方法求得(参见Rockafellar 和Uryasev [78, 79]),这给CVaR 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极大方便.以VaR 和CVaR 作为风险度量来研究投资组合选择的工作已经展开(如Bogentoft 等[8]、Rockafellar 和Uryasev [78, 79]、Topaloglou 等[90] 以及Castellacci 和Siclari [13]),且将会是一个继续受重视的发展方向.这类问题仍然属于收益-风险分析范畴,且在思想上与下半方差、下半绝对偏差以及Fishburn 的方法类似,

只考虑下滑风险,符合人门的常规思维方式.Testuri和Uryasev[89]、Topaloglou等[90] 以及Konno等[39] 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这些下滑风险作了对比分析.

收益-风险模型的最初考虑主要是基于收益-风险权衡、风险分散和控制以及便于理解和计算等方面的原因,并没有直接把它们与更一般的决策理论联系起来(这也可以看作是金融风险决策的一个特点).基于公理假设体系基础之上的效用(Utility)理论(按期望效用极大化原理进行决策,参见von Neumann和Morgenstein[91])以及和它紧密相关的随机优势(Stochastic Dominance)准则(参见Huang和Litzenberger[31])在不确定性决策理论中被广泛接受.效用理论是精致的,但人们仍然倾向于采用收益-风险型模型.原因有二:(1)效用函数形式无穷,选取合适的效用函数不太容易.如果效用函数形式简单(比如说不高于二次的多项式函数),则问题不会超出上述收益-风险分析框架,如果复杂又将会给计算带来麻烦;(2)效用函数刻画风险的方式是隐式的,而方差、绝对偏差、VaR等描述风险的方法能够直接告诉我们风险到底有多大,便于收益风险权衡决策.至于随机优势,由于按定义计算该准则意义下的有效投资组合十分困难,因此几乎没有直接应用.Fishburn[26]、Levy和Markowitz[43]、Kroll等[40]、Ogryczak和Ruszczynski[68, 69]以及Gotoh和Konno[27] 等研究了收益-风险型模型与效用理论和随机优势准则的相容性问题.粗略地说,它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不矛盾.特别是当采用下半方差、下半绝对偏差、CVaR等下滑风险度量方法时,相容性更高.理论上,均值-方差分析只在收益为正态分布或效用函数为二次形式时才与极大化期望效用原理相合(当然二次效用函数模型与均值-方差模型有本质区别).VaR也因为不满足次可加性而被质疑.然而迄今为止,均值-方差模型和VaR在现代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上都占据主要地位.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它们被实践检验有效,而且易于分析、理解和实现.比如说,在没有卖空限制的条件下,均值-方差有效策略和有效前沿可以解析地求得,这给投资组合风险分散化、收益-风险权衡的分析和直观理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在其他模型中一般是做不到的.值得一提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概率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也为投资组合收益分布的(近似)正态性提供了保证.在研发投资组合管理工具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的优美,更要注重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从这个角度看,CVaR 很可能在未来的投资组合管理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对收益的非对称分布、厚尾分布有效,而且可以有效处理除了市场风险以外的其它风险管理问题(如信用风险,参见Andersson等[3]).

以上仅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包括思想、理论和方法)作了扼要介绍与分析2.还有其它模型,比如说以某个指标为基准的跟踪模型(参见Dembo和King[17])、以信息理论中的熵为风险度量的模型(Philippatos和Wilson[74])以及用模糊集理论来描述不确定性的模型(参见Inuiguchi和Ramik[33]、Tanaka等[88]、Lai等[41]、Wang和Zhu[93]、房勇和汪寿阳[25])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1.2 动态投资组合选择与金融优化

上一小节讨论了一些典型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并简要地介绍和分析了建模思想和方法.就模型本身而言,它们仅考虑静态(或单阶段)的投资组合选择问题.然而,投资行为,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是长期的.对一个长期投资者来说,他将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投资组合头寸,而不是将初期构建的投资组合一成不变地保持到投资计划期末.这就是动态投资组合选择.

上世纪50年代,差不多与Markowitz提出均值-方差模型的同时,Bellman提出动态规划,极大地推动了动态优化决策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不少人研究了动态投资组合

2动态模型在下一小节介绍.为了突出介绍最新进展,本文给相关内容(如CVaR、动态均值-方差分析)较多篇幅,但这并不意味其它内容不如这些内容重要.

选择问题,例如Mossin[63]、Samuelson[84]、Merton[58, 60]、Fama[23]、Hakansson[29]、Elton和Gruber[20]、Dumas和Luciano[19]、Ostermark[70]、Xu和Shreve[94, 95]、Dantzig和Infanger[16]、Grauer和Hakansson[28]、Pliska[77]、Li和Ng[45] 以及Zhou和Li[101] 等.

一般情况下,静态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只需对期末财富加以考察就足够了.但投资组合选择的动态情形要远比静态情形复杂.即使是自融资方式下的动态投资组合选择问题也比静态投资组合问题难解得多,更何况在某些情况下动态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并不是采取相对简单的自融资策略,而是还要考虑各个时期的消费、债务和收入等,形成所谓的最优投资/消费问题(如Samuelson[84]、Fama[25])、资产/负债管理问题(如Ziemba和Mulvey[99])等.交易费用、税收等摩擦市场因素对动态问题的影响也比静态问题要大得多,这些都会增加动态投资组合问题的难度.此外,还有诸如不同投资时期(如生命周期)的风险偏好的变化等许多其它重要问题(参见Campbell和Viceira[10])有待进一步研究.

直到上世纪末,一般的动态投资组合选择模型都是效用函数模型,而收益-风险型动态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却很少被研究.均值-方差分析在现代金融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提出开始就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其动态情形的研究似乎被遗忘(参见Steinbach[87]最近的综述文章).其实正如Chen等[14] 指出的那样,动态均值-方差模型的求解和分析很困难,根本的原因是不能直接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从而导致了动态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到20世纪末几乎还是空白的状况.虽然有极少数关于动态投资组合的研究也冠以均值-方差之名,但直到2000年,Li和Ng[45] 才真正在这方面首先取得突破.他们用嵌入的方法把多阶段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变为一个能用动态规划处理的问题,从而得到了有效策略及有效前沿的解析表达式.紧接着,Zhou和Li[101]用嵌入方法以及在随机控制领域中最近发展起来的不定二次最优控制的理论解决了连续时间均值-方差问题.

Zhou和Li[101]研究的模型相对比较基本,例如市场的机会集(Opportulity Set)是确定性的,也没有考虑各种投资约束.然而,此文给连续时间均值-方差模型的研究奠定了方法论上的基础.后续的连续时间均值-方差模型的研究致力于解决各种更复杂的问题,例如随机机会集(Lim和Zhou[49]),带有体制转换(Regime Switching,Zhou和Yin[102]),不允许卖空(Li等[46]),不允许破产(Bielecki等[5])等问题.方法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随机控制方法[101, 46, 49, 102].在这类方法中,我们可以动态、前行地得到有效策略,固亦称“前行法(Forward Approach)”或“原始法(Primal Approach)”.另一类方法[5] 是先解决一个关于终端财富的静态优化问题以得到一个最优的终端财富,然后通过复制这个终端财富得到所求的均值-方差有效策略.该方法被称为“后退法(Backward Approach)”或“对偶法(Dual Approach)”.其实该方法本质上是Harrison和Kreps[30] 及Pliska[76] 最早提出的风险中性(Risk Neutral)等价鞅测度.有趣的是,这种方法自然地建立了组合投资和期权定价之间的对偶关系.例如在[5]中,均值-方差有效策略正好是某类欧式看跌期权(Put Option)的复制策略,因而可以通过Black-Scholes公式得到.

与单阶段投资相比,动态投资中的一个本质的差异是完备市场与不完备市场之分.在不完备市场中,可供交易的股票数可能少于市场中的随机源的个数,因此市场中的风险一般不能利用投资组合来完全对冲(Hedge).在该情形下,上述的“前行法”或“后退法”均无法直接运用.Lim[48] 利用Karatzas等[36] 的“市场完备化”方法,结合“前行法”及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最新发展解决了不完备市场中不带组合约束的均值-方差问题.另一方面,Jin 和Zhou[34] 最近利用“后退法”研究了不完备市场中带有各种组合约束的均值-方差问题.他们的主要思想是用等价条件刻画可以作完全对冲的终端财富集.还值得一提的是Jin等[35] 研究了连续时间均值-下半方差模型及一般均值-风险模型.他们证明了前者的有效策略不可达.这个负面结果与单阶段或多阶段的情况非常不同,从而揭示了连续时间模型有时会出现非常意外的结果.

在离散时间动态情形中,Steinbach[87] 研究了基于离散情景(离散收益分布)的多阶段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问题.Li等[44] 把安全第一模型推广到多阶段情形.Leippold等[42] 在Li和Ng[45] 的分析框架上研究了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结合均值-方差模型和安全第一模型的思想,在Li等[44] 及Li和Ng[45] 的基础上,Zhu等[104] 研究了整体破产风险控制问题.Zhu 等[103] 还研究了多阶段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的短视有效性问题,得到了短视有效性在一定条件下成立这一具有正、负两方面意义的结果,指出了一些关于动态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动态投资组合选择研究中,连续时间模型是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在动态均值-方差分析的框架下,连续时间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比较而言,离散时间均值-方差模型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比如说不允许卖空交易规则下的问题就没有解决.由于实际交易行为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的,因此离散时间均值-方差模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上介绍的主要是动态投资组合选择的理论研究方面.近年来,在计算技术(硬件、软件和算法)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随机规划方法成为动态投资组合实践和应用研究的强有力工具,在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例如资产分配的随机网络模型(Mulvey和Vladimirou[64])、养老基金资产/负债管理(参见Dert[18])、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参见Carino等[11, 12])以及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组合管理(参见Zenios等[100])等.Ziemba和Mulvey[99] 很好地总结了这方面的进展.而就在上世纪80年代,这些实际应用在当时的软硬件环境下是很难实现的.用随机规划方法对复杂的投资组合管理问题进行建模,一般都会导致一个大规模的优化问题.因此这类问题现在常被称为金融优化.在金融优化这个名词出现以前,人们也时常称投资组合选择为投资组合优化,这些名词只不过反映了投资组合这个学科内容在不断扩充、不断发展而已.事实上,广义意义下的金融优化应该涵盖了投资组合选择的全部内容,投资组合与金融优化的概念是没有必要加以严格区分的.当人们谈到金融优化时,很多情况下是强调投资组合选择中的“优化技术”成份,此时“投资组合选择”偏向概念和理论,而“金融优化”则偏向技术和应用.有时候金融优化也被归为计算金融,但计算金融还包括衍生资产定价方程的数值计算等内容,它们之间既联系又区别.希望读者不至于被概念混淆.固定组合比列、投资组合保险(参见Perold和Sharpe[71])、泛证券组合(Universal Portfolio,Cover[15])等动态投资组合策略也是动态投资组合选择方法的一部分.投资者可能在实践中采用这类方法,但这类方法不是主流方法,至少在理论上它不是最优方法.动态投资组合优化建模中最主要的方法还是随机控制方法和随机规划方法.这两类方法(实际上二者也不能完全严格区分)各有优劣.随机控制模型在解析解、问题分析和解释的深刻性等方面占有优势.随机控制模型一般不需要像随机规划模型那样做情景分析.但如果在随机控制模型加上过多的约束限制,其分析和求解会变得十分困难.随机规划模型要求的只是数值解,对模型限制较少,在实际问题刻画方面(比如说卖空限制、最大组合头寸限制,交易费用,负债约束等)占有优势.综上所述,随机控制方法在回答为什么,即在理论研究方面较为合适,而随机规划方法在回答怎么做,即在应用实践方面更为有效.

2 投资组合与金融优化的若干研究方向

上一节对投资组合选择(或金融优化)的主要模型、理论和方法作了介绍和分析.作为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发展与其它学科一样,是一个不断提升、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在不断相合与背离的过程中共同前进.而理论与实践又要受到当时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工具与方法、实践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综合这些因素,本着理论服务于实践而又领先于实践的原则,作者认为以下几个主题是未来一段时间值得关注的发展重点.

(1)进一步开展收益-风险型动态投资组合选择问题的研究.与效用函数模型相比,收益-风险型动态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还比较少.这类问题往往因为目标函数形式(或者是风险控制方式)的限制使得问题不具有动态规划意义下的可分性和整体最优所要求的凸性,因此无论是求解析策略还是数值解,都比较棘手.就动态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而言,也是最近几年才有理论上的突破.在此基础上,Zhu 等[103] 进一步研究了动态均值-方差模型的时间一致性(短视有效性或动态一致性)问题,得到一致性不恒成立的结论.这意味着在传统模式下理解动态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并不十分合理.而且我们相信诸如均值-下半偏差、均值-绝对偏差和均值-VaR等收益-风险型动态模型很可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基本思路有两种:一、探索恰当的满足Bellman最优性原理条件的风险度量(例如动态相容性风险度量)方法; 二、避开Bellman最优性原理,采用带偿付的多阶段规划模型(Multistage Programs with Recourse)、多层规划模型(Multi-Level Programs)等递阶决策模型.

(2)开展分散化风险管理和多重风险控制的研究.近年来,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局面已趋主流.金融机构的投资运作限制也已逐步宽松,一些机构可以同时开展包括保险、货币、证券、基金等在内的多个市场的业务.金融机构总部在各业务部门间的资源配置以及各业务部门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运作就形成了典型的分散化风险管理(Decentralized Risk Management)问题(参见Mulvey和Erkan[67]).然而,与此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却很少.以多层次、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市场的分散化风险管理为特征的投资组合管理研究是一个困难但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多重风险控制包括纵、横两个方向上的风险控制.纵向上指在各个时间段上的控制,而传统模型几乎仅考虑对终端目标的控制(参见Zhu等[104]);横向上指在同一时间截面上对多种风险的控制,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传统模型基本上只考虑其中一种,且大多数情况下仅考虑市场风险.在分散化风险管理中,多重风险控制的要求非常自然.

(3)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开展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投资组合选择研究.对理性预期和有效市场假设的质疑而导致的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金融学发展倍受关注的一个方向.模糊集理论是处理非随机不确定性的有力工具,它在描述人的知识和行为的不确定性方面具有优势,是行为金融学研究潜在的有效手段,或许能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发挥如同概率论对经典的现代金融理论那样的功能(参见Peters[72]).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投资组合选择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33, 88, 93].虽然目前还没有人把模糊投资组合选择系统地上升到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高度,但是我们相信模糊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会随着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而更加受到重视.这决非说已有的经典理论已经过时.就像盲人摸象,只要愿意摸象的人多一个,无论摸到哪个部分,对大象的了解就会多一份.可以预见,不同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和方法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随着相互间的渗透而交叉融合,不断扩充投资组合选择的理论体系.

(4)结合我国实际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研究.负债是一些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银行业、保险业和养老基金等是面临着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的典型金融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定量研究在国外已有规模,而在我国几乎近于空白.结合国内某些具有负债特征金融投资机构的实际,对资产/负债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社保基金运作与管理等重大问题,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随机规划方法在资产/负债量化管理实践中具有主导地位.用随机规划方法对复杂的资产/负债管理进行建模,一般可归结为大规模的优化问题.一般而言,问题的规模与资产收益和负债的情景数量成指数增长关系.情景的规模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模型的复杂度和可靠性.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建模实践中,从技术层面来讲,如何恰当、有效地构建模型,如何有效地求解超大规模优化问题(比如怎样利用问题的特殊结构设计快速分解算法等)和怎样生成合适的情景仍然是现阶段最主要的

研究课题[99].

(5)开展对突发金融风险的生成、扩善和预警的研究.通常的模型和风险度量方法只能够有效地处理正常市场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稀有的突发金融风险很可能给毫无准备的投资者以致命的打击.然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对可能的突发金融风险的过度反应往往会影响投资业绩.对于这个矛盾,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在正常情况下,投资组合策略不考虑可能发生的突发金融风险,而是采取预警监控和适时调整的策略,把突发金融风险预警与投资组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发金融风险可能是由某个突发事件引起(也可能有前兆),并迅速扩散开来.如果能够掌握突发金融风险的形成条件和传播扩散机制,就能够对突发金融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

实际上,方向(1)和方向(2)是在纵、横两个方向上进一步深化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是针对投资组合选择面对的复杂现实而提出的.在纵向上深化,就是在时间的动态性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横向上深化,就是对一个投资组合的不同方面进行分解和整合的研究;对分散系统而言,就是对投资主体中各个体的投资组合选择行为进行协调的研究.方向(3)是根据金融学理论新的发展而提的,是结合不同理论的投资组合选择(交叉)研究.方向(4)是根据我国实际提出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5)是一个普遍关注且具有重要意义,但研究积累少,有充分发展空间的领域.

除上述几个方向以外,不完备市场条件下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的研究仍有待继续深入.在交易费用、交易规则约束等摩擦市场环境下,现实中的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往往可以归结为非凸非线性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这类问题的研究十分困难,成果不多,进一步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工具的创新也为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比如说针对可转债等新兴资产类型的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就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信息技术对投资组合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投资组合管理也是一个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课题.此外,信息技术本身对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关于投资组合选择的实证分析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当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历史很短,金融数据缺乏,该课题的研究目前还具有一定的困难.

3 对投资组合与金融优化在我国实践方面的一些思考

本节主要谈谈对投资组合选择(或广义意义下的金融优化)在国内实际应用方面的一些想法与建议.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为国内的金融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就投资组合管理而言,我们却也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 搭乘金融学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组合选择、资本资产定价和期权定价等)在上世纪90年代连续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东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国内掀起了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热潮,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可是另一方面,金融业界对这些成果(包括经典的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几乎为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不成熟、不完善,政策等非市场因素影响严重,实际与理论相去较远,限制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空间.主观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金融学研究人员和金融业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一方面,投资组合选择需要很多数理工具,这是许多业界人士(包括一些以定性分析为主的金融理论研究人员)不太理解和接受的.另一方面,擅长数理工具的研究人员也不太关注或者是缺少机会去关注金融业界的实际需要.二者难以走到一起.

金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投资理念.根据理念的不同,大致可以把投资者分为三类:基本分析派、技术分析派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派(以量化模型为基础).当然,要求所有的投资者都相信量化模型是不现实、不可能甚至是不科学的.但是如果没有人利用以现代投资组

合理论为背景的量化模型来指导投资实践,那么这样的投资决策也肯定是有缺陷、不科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很多人在研究中用到了高深的数理工具.事实上,考察一下Markowitz[55] 对优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求解他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我们不难发现这位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开创者也不愧为他那个时代的优秀的最优化专家.现在也有很多最优化专家,包括线性规划单纯形法的创始人Dantzig[16]、最优化界的一流学者Rockafellar[78, 79] 和Luenberger[51, 52] 等都参与了金融优化的研究.国外也不乏学者(主要是最优化专家)与金融机构(包括中介机构)合作,在金融优化的实际应用中取得成功的例子,如获得管理科学成就Frank Edelman奖的 Russell-Yasuda Kasai模型[11, 12]在保险公司金融计划决策中的应用.国际上也有一些运筹与金融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如Princeton大学的运筹学与金融工程系.从国际范围来看,运筹优化领域的学者们在金融优化的研究和实践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我国这一领域众多的学者们对金融优化的研究似乎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对金融优化的应用实践更是不够重视.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国内金融业界对金融优化实践的暂时性需求不足造成的.

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使我国金融业界和政府高层进一步认识到了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某些量化的风险管理方法已在一些金融机构落到了实处,科研机构与金融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开始增强.随着国内金融改革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金融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一些金融机构(如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决策部门已经对金融优化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把金融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金融决策的实践中去已经成为金融业界和学术界的共识.

参考文献:

[1]Acerbi C, Tasche D. On the coherence of expected shortfall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2, 26: 1487-1503.

[2]Alexander G J, Alexandre A M.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using a mean-VaR model for portfolio selection: a comparison with mean-variance analysis [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02, 26: 1159-1193.

[3]Andersson, F, Mausser H, Rosen D, Uryasev S. Credit risk optimization with 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 criterion [J].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Ser. B, 2001, 89: 273-291.

[4]Artzner P, Delbaen F, Eber J M, Heath D. Coherence measures of risk [J]. Mathematical Finance, 1999, 9: 203-228.

[5]Bielecki T R, Jin H Q, Pliska S R, Zhou X Y. Continuous-time mean-variance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bankruptcy prohibition [J]. Mathematical Finance, to appear.

[6]Black F, Scholes M.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81: 637-654.

[7]Boender G C E. A hybrid simulation/optimization scenario model for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9, 99: 126-135.

[8]Bogentoft E, Romeijn H E, Uryasev S.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for pension funds using CVaR constraints [J]. Journal of Risk Finance, 2001, 3: 57-71.

[9]Cai X Q, Teo K L, Yang X Q, Zhou X Y. Portfolio optimization under a minimax rule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0 46: 957-972.

[10]Campbell J Y, Viceira L M. 战略资产配置——长期投资者的资产组合选择[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陈学彬等译),2004.

[11]Carino D, Ziemba W T. Formulation of the Russell-Yasuda Kasai financial planning

model [J]. Operations Research, 1998, 46: 433-449.

[12]Carino D, Myers D H, Ziemba W T. Concepts, technical issues, and uses of the Russell-Yasuda Kasai financial planning model [J]. Operations Research, 1998, 46: 450-562.

[13]Castellacci G, Siclari M J. The practice of Delta-Gamma VaR: Implementing the quadratic portfolio model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3, 150: 529-545.

[14]Chen A H Y, Jen F C, Zionts S. The optimal portfolio revision policy [J]. Journal of Business, 1971, 44: 51-61.

[15]Cover T M. Universal portfolios [J]. Mathematical Finance, 1991, 1: 1-29.

[16]Dantzig G B, Infanger G. Multi-stage stochastic linear programs for portfolio optimization [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993, 45: 59-76.

[17]Dembo R D, King A J. Tracking models and the optimal regret distribution [J]. Applied Stochastic Models and Data Analysis, 1992, 8: 151-157.

[18]Dert C L.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for Pension Funds: A Multistage 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Approach [D].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1995.

[19]Dumas B, Luciano E. An exact solution to a dynamic portfolio choice problem under transaction costs [J]. Journal of Finance, 1991, 46: 577-595.

[20]Elton E J, Gruber M J. On the optimality of some multiperiod portfolio selection criteria [J]. Journal of Business, 1974, 47: 231-243.

[21]Elton E J, Gruber M J. Modern Portfolio Theory and Investment Analysis (5th Edition) [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5.

[22]Fama E F. The behavior of stock pric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5, 37: 34-105.

[23]Fama E F. Multiperiod consumption-investment decision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0, 60: 163-174.

[24]Fama E F.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II [J]. Journal of Finance, 1991, 46: 1575-1617. [25]房勇, 汪寿阳. 模糊系统与投资组合优化[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6]Fishburn P C. Mean-risk analysis with risk associated with below-target returns [J].

American Economical Review, 1977, 67: 116-126.

[27]Gotoh J Y, Konno H. Third degree stochastic dominance and mean-risk analysi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0, 46: 289-301.

[28]Grauer R R, Hakansson N H. On the use of mean-variance and quadratic approximations in implementing dynamic investment strategies: A comparison of returns and investment

policie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3, 39: 856-871.

[29]Hakansson N H. On optimal myopic portfolio policies with and without serial correlation of yields [J]. Journal of Business, 1971, 44: 324-334.

[30]Harrison J M, Kreps D. Martingales and multiperiod securities market [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9, 44: 324-334.

[31]Huang C F, Litzenberger R H. Foundations for Financial Economies [M]. New York: Elsevier,1988.

[32]Hull J C.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 Securities [M].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93.

[33]Inuiguchi M, Ramik J. Possibilistic linear programming: a brief review of fuzzy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nd a comparison with stochastic programming in portfolio

selection problem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2000, 111: 3-28.

[34]Jin H Q, Zhou X Y. Continuous-time Markowitz’s problems in an incomplete market with constrained portfolios, CUHK Working Paper, 2004.

[35]Jin H Q, Yan J A, Zhou X Y. Continuous-time mean-risk portfolio selection [J]. Ann.

L’Institut Henri Poncare-Prob. & Stat., to appear.

[36]Karatzas I, Lehoczky J P, Shreve S H, XU G. Martingale and duality methods for utility maximization in an incomplete market [J].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1991, 29: 702-730.

[37]Konno H, Yamazaki H. Mean-absolute deviation portfolio optimiz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okyo stock market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1, 37: 519-531.

[38]Konno H, Suzuki K. A Mean-variance-skewness optimization model [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Japan, 1995, 38: 173-187.

[39]Konno H, Waki H, Yuuki A. Portfolio optimization under lower partial risk measures [J].

Asia-Pacific Financial Markets, 2002, 9: 127-140.

[40]Kroll Y, Levy H, Markowitz H M. Mean-varince verus direct utility maximization [J].

Journal of Finance, 1984, 39: 47-61.

[41]Lai K K, Wang S Y, Xu J P, Zhu S S, Fang Y. A class of interval 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ortfolio selec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02, 10: 698-704.

[42]Leippold M, Trojani F, Vanini P. A geometric approach to multiperiod mean variance optimization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04, 28: 1079-1113.

[43]Levy H, Markowitz H M. Approximating expected utility by a function of mean and variance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9, 69: 308-317.

[44]Li D, Chan T F, Ng W L. Safety-first dynamic portfolio selection [J].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 1998, 4: 585-600.

[45]Li D, Ng W L. Optimal dynamic portfolio selection: Multi-period mean-variance formulation [J]. Mathematical Finance, 2000, 10: 387-406.

[46]Li X, Zhou X Y, Lim A E B. Dynamic mean-variance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no-shorting constraints [J].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2002, 40: 1540-1555.

[47]李仲飞, 汪寿阳. 投资组合优化与无套利分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48]Lim A E B. Quadratic hedging and mean-variance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random parameters in an incomplete market [J].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4, 29: 132-161.

[49]Lim A E B, Zhou X Y. Mean-variance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random parameters [J].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2, 27: 101-120.

[50]Lintner J. The valuation of risk ass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risky investments in stock portfolios and capital budgets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5, 47: 13-37. [51]Luenberger D G. Investment Scienc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52]Luenberger D G. Products of trees for investment analysis [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8, 22: 1403-1417.

[53]Mao J C T. Models of capital budgeting, E-V versus E-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70, 5: 657-675.

[54]Markowitz H M. Portfolio selection [J]. Journal of Finance, 1952, 7: 77-91.

[55]Markowitz H M. The optimization of a quadratic function subject to linear constraints [J].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Quarterly, 1956, 3: 111-133.

[56]Markowitz H M. Portfolio Selection: 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 [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59.

[57]Markowitz H M. Mean-Variance Analysis in Portfolio Choice and Capital Markets [M].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1987.

[58]Merton R C. Lifetime portfolio selection under uncertainty: The continuous-time case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9, 51: 247-257.

[59]Merton R C. The theory of rational option pricing [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1973, 4: 141-183.

[60]Merton R C. Continuous-Time Finance [M].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1990. [61]Modigliani F, Miller M.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oery of investment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48: 261-297.

[62]Mossin J. Equilibrium in a capital asset market [J]. Econometrica, 1966, 34: 768-783. [63]Mossin J. Optimal multiperiod portfolio polici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8, 41: 215-229.

[64]Mulvey J M, Vladimirou H. Stochastic network programming for financial planning problem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2, 38: 1642-1664.

[65]Mulvey J M. Generating scenarios for the Towers Perrin investment system [J].

Interfaces, 1996, 26: 1-15.

[66]Mulvey J M.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optimization [J].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Ser.

B, 2001, 89: 205-216.

[67]Mulvey J M, Erkan H G. Applying CVaR for decentralized risk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compan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Research Report, 2003.

[68]Ogryczak W, Ruszczynski A. From stochastic dominance to mean-risk models: Semideviations as risk measure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9: 116, 33-55.

[69]Ogryczak W, Ruszczynski A. Dual stochastic dominance and related mean-risk models [J]. 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2002, 13: 60-78.

[70]Ostermark R. Vector forecasting and dynamic portfolio selection: Empirical efficiency of recursive multiperiod strategie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1, 55:

46-56.

[71]Perold A F, Sharpe W F. Dynamic strategies for asset allocation [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88, 44: 16-27.

[72]Peters E E. 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王小东译)[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73]Pflug G. Some remarks on the value-at-risk and the conditional value-at-risk. S. Uryasev Ed. Probabilistic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74]Philippatos G C, Wilson C J. Entropy, market risk, and the selection of efficient portfolios [J]. Applied Economics, 1972, 4: 209-220.

[75]Philippe J. Value at Risk: The New Benchmark for Controlling Market Risk [M].

Chicago: Irwin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1996.

[76]Pliska S R. A discrete time stochastic decision model. H. Fleming and L. G. Gorostiza Eds. Lecture Notes in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42: Advances in Filtering and

Optimal Stochastic Control, W.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1982, 290-304.

[77]Pliska S R.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 [M]. Malden, MA: Basil Blackwell, 1997.

[78]Rockafellar R T, Uryasev S. Optimization of conditional Value-at-Risk [J]. The Journal of Risk, 2000, 2: 21-41.

[79]Rockafellar R T, Uryasev S. Conditional Value-at-Risk for general loss distribution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2, 26: 1443-1471.

[80]Ross S A. The arbitrage theory of capital asset pricing [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6, 13: 341-360.

[81]Roy A. D. 1952: Safety-first and the holding of assets [J]. Econometrics, 20: 431-449. [82]Rubinstein M. Markowitz’s “Portfolio Selection”: a fifty year retrospective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1041-1045.

[83]Samuelson P. The fundamental approximation theorem of portfolio analysis in terms of means variances and higher moments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58, 25: 65-86. [84]Samuelson P. Lifetime portfolio selection by dynamic stochastic programming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9: 50: 239-246.

[85]Sharpe W A. Simplified model for portfolio selection analysi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63, 9: 277-293.

[86]Sharpe W.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 [J]. Journal of Finance, 1964, 19: 425-442.

[87]Steinbach M C. Markowitz revisited: Mean-variance models in financial portfolio analysis [J]. SIAM Review, 2001, 43: 31-85.

[88]Tanaka H, Guo P, Turksen I B. Portfolio selection based on fuzzy probabilities and possibility distributions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2000, 111: 387-397.

[89]Testuri C E, Uryasev S. On relation between expected regret and conditional value-at-risk.

Research Report #2000-9,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00.

[90]Topaloglou N, Vladimirou H. Zenios S A. CVaR Models with selective hedging for international asset allocation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2, 26: 1535-1561. [91]von Neumann J, Morgenstein O.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4.

[92]Wang S Y, Xia Y S. Portfolio Selection and Asset Pricing,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2. [93]Wang S Y, Zhu S S. On fuzzy portfolio selection problems [J]. Fuzzy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2002, 1: 361-377.

[94]Xu G L, Shreve S E. A duality method for optimal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under short-selling prohibition: I. general market coefficients [J]. The 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 1992, 2: 87-112.

[95]Xu G L, Shreve S E. A duality method for optimal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under short-selling prohibition: II. constant market coefficients [J]. The 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 1992, 2: 314-328.

[96]Yong J M, Zhou X Y. Stochastic Controls: Hamiltonian Systems and HJB Equations [M].

New York: Springer,1999.

[97]Young M R. A minimax portfolio selection rule with linear programming solution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8, 44: 673-683.

[98]余湄, 董洪斌, 汪寿阳. 多期投资组合与无套利分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99]Ziemba W T, Mulvey J M. Worldwide Asset and Liability Modell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00]Z enios S A, Holmer M R, Raymond M, Christiana V-Z. Dynamic model for fixed-income portfolio mana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8, 22: 1517-1541.

[101]Z hou X Y, Li D. Continuous time mean-variance portfolio selection: A stochastic LQ framework [J].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Optimization, 2000, 42: 19-33.

[102]Z hou X Y, Yin G. Markowitz’s mean-variance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regime switching:

A continuous-time model [J].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2003, 42:

1466-1482.

[103]Z hu S S, Li D, Wang S Y. Myopic efficiency in multi-period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mean-variance formulation. S. Chen et al. Eds. Lecture Notes in Decision Sciences II: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Hong Kong: Global-Link Publisher, 2003.

[104]Z hu S S, Li D, Wang S Y. Risk control over bankruptcy in dynamic portfolio selection: A generalized mean-variance formul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04, 49: 447-457.

Review and Research Issues on Portfolio Selection and Financial Optimization

ZHU Shu-shang1,LI Duan2,ZHOU Xun-yu2,WANG Shou-yang3

1.School of Management,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2.Department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N.T., Hong Kong;

3.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Abstract: The past 50 years has witnessed a remarkable development in portfolio selection both in theory and real practice. With a rapid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y and a fast growth of capital markets in China, more and more domestic financial institutes start to feel an urgent need of applying modern portfolio selection theory to their practice. This paper aims at reviewing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basic solution methodologies in portfolio selection and examining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issues brought up in the paper will stimulate more intere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rtfolio selection, thus advancing the state-of-the-art of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optim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portfolio selection; risk management;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financial optimization

基本的投资组合模型

基本的投资组合模型 摘要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投资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如今物价上涨迅猛,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如何通过投资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已成为一个社会的共同话题。也只有通过投资,消费者才能拥有多渠道的经济来源从而提高生活水平。投资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在投资过程中投资组合的多样性。而每一项投资在有其收益效果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性,所以不同的投资组合方式将带来不同的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必然有不同的要求,从而适合不同的投资方式,所以意在建立在不同投资者的不同要求下应采用哪种投资方式的模型,使投资者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股市;组合投资;均值;方差;收益;风险 目录 一、问题重述与分析 (2) 二、符号说明 (3) 三、模型假设 (3)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 五、模型的分析和检验 (9) 六、模型评价 (9) 七、参考文献 (9) 八、附录 (10)

一、问题重述与分析 1.1 问题重述 本案例中以投资股票为例,分析股票的选取和赢利问题。在股票市场上往往会有很多股票,每个股票都会有其对应所属的公司,公司的运作现况以及其未来在市场上的潜力都会影响该股票在股票市场的上涨或下跌,所以每一只股票都会有其内在的风险性。但是,对于不同股票,也就对应不同实力,不同前景的公司其收益性和风险性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投资组合,以及每种组合中不同投入资金比例,将会造成其不同的收益效果。 1.2问题分析 在充满风险和机会的证券市场中,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总是以投入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合理的运用投资资金,达到较小风险、较高收益的目的。投资于高收益的证券,很可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但是,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低风险常又伴随着低收益。如果投资者单独投资于某一种有价证券,那么一旦该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投资者将蒙受较大的损失,所以,稳健的投资方法是将资金分散地投资到若干种收益和风险都不同的有价证券上,以“证券组合投资”的方式来降低风险。在马科维茨的组合投资模型中,数学期望代表着预期收益,方差或标准差代表着风险,协方差代表着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是资产组合中所有资产收益的简单加权平均,而资产组合的方差则为资产方各自方差与它们之间协方差的加权平均。确定最小方差资产组合首先要计算构成资产组合的单个资产的收益、风险及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计算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因此,研究证券投资组合的优化模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对于我们的日常经济生活而言,也有了研究的实践意义。 风险可以用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进行衡量:方差越大,则认为风险越小。在一定的假设下用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风险确实是合适的。 1.3 问题提出 案例美国某三种股票(A,B,C)12年(1943—1954)的价格(已经包括了粉红在内)每年的增长情况如表6—6所示(表中还给出了相应年份的500种股票的价格指数的增长情况)。例如,表中第一个数据1.300的含义是股票A在1943年末价值是其年初价值的1.300倍,即收益为30%,其余数据的含义依此类推。假设你在1955年时有一笔资金准备投资这三种股票,并期望年收益率至少达到15%,那么你应当如何投资?当期望的年收益率变化时,投资组合和相应的风险如何变化? 表:股票收益数据

证券投资组合优化组合习题解答

第二章 1、 假设你正考虑从以下四种资产中进行选择: 资产1 市场条件 收益% 概率 好 16 1/4 一般 12 1/2 差 8 1/4 资产2 市场条件 收益 概率 好 4 1/4 一般 6 1/2 差 8 1/4 资产3 市场条件 收益 概率 好 20 1/4 一般 14 1/2 差 8 1/4 资产4 市场条件 收益 概率 好 16 1/3 一般 12 1/3 差 8 1/3 求每种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 解答: 1111 16%*12%*8%*12%424 E =++= 10.028σ= 同理 26%E = 20.014σ= 314%E = 30.042σ= 412%E = 40.033 σ= 2、 下表是3个公司7个月的实际股价和股价数据,单位为元。 证券A 证券B 证券C 时间 价格 股利 价格 股利 价格 股利

1 578 333 1068 2 7598 368 21088 3 3598 0.725 43688 1.35 124 0.40 4 4558 23828 21228 5 2568 386 41358 6 59 0.725 63978 1.35 61418 0.42 7 2608 392 61658 A. 计算每个公司每月的收益率。 B. 计算每个公司的平均收益率。 C. 计算每个公司收益率的标准差。 D. 计算所有可能的两两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 E. 计算下列组合的平均收益率和标准差: 1/2A+1/2B 1/2A+1/2C 1/2B+1/2C 1/3A+1/3B+1/3C B 、 1.2% 2.94%7.93% A B C R R R === C 、 4.295%4.176%7.446% A B C σσσ=== D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探究毕业论文范文

作者:XXX 专业:工商管理 [题目]《对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探究》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掌握了高新技术和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人己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依靠的主要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掌握了先进思想和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只有科学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本文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及重要性进行分析说明之后,对照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改进措施,使A企业一直困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得到解决。本文在论述过程中综合运用文献法、实证法,结合A企业的相关资料并深入了解A企业内部各部门、各职员对于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A企业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化方案。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优化

Abstrac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e master of high-tech and modern management concepts has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of an enterprise to obtain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rely not primarily material resources, but to master the advanced ideas and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corporate strategic objectives. Today, the status and rol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corporate strategy is growing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recognize that the only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s, in order to, in the future market competition in a strategic initiative to position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ntrol A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tatus,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targeted optimization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s A company has been plagued bybeen resolv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law, positive law,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enterprise A A internal departments, staff for the problems of

投资理财知识投资组合业绩表现的决定因素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11 理财漫谈(二)-投资组合业绩表现的决定因素 文章来源:信托易 股票市场忽高忽低,不同板块涨跌更替,债基和货基市场此消彼长。找人咨 询分析市场情况,发现要么讲得太深奥听得云里雾里,要么分析角度和预期变化方向是在太多无法统一。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来抓住投资业绩的核心呢? 1986 年著名的经济学家Brinson、Hood、Beebower在发表的论文《资产组合业绩表现的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中,通过对91家大型养老金公司10 年的投资绩效分解发现,总投资回报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只有4.6%由产品决定,1.8%由市场时机决定,剩下的2.1%由其他因素决定。 很多人可能会拿出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反驳,例如:6年多过去了,上证指数还没回到07年的高峰,难道不能说明选时能力很重要吗?买到涨停股和跌停股,一天的差别就是20%,难道不能说明选择产品的能力很重要吗?对这些反驳,长升财富认为运用上述结论时,需要结合以下几个策略: 1、时间分散。为了防止配置资产时建仓成本过高,建议逐步增加至目标仓位,在市场高峰时,尤其要谨慎。 2、不同产品间分散投资。投资组合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涨停股,而是为了获取持续稳健的收益。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单支股票选择所带来的影响。 3、长期策略。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业绩决定因素不一样。当投资时间覆盖一个经济周期以上时,选择具体产品的能力和选时能力的作用就会很小。 摩根.斯坦利投资集团的创始人、首席投资策略师戴维.M.达斯特,就自始至终像信徒一样虔诚于资产配置。他说:“在过去很多年来,摩根.斯坦利的资产管理人和研究策略师都强调资产配置在实现长期投资成功上的重要性。”达斯特将资产配置视为一项艺术、一门科学。

证券投资组合的优化模型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介绍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 第一章引言?????????????????????????????2 1.1 文献综述???????????????????????????2 1.2 问题提出???????????????????????????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3 第二章马科维茨组合投资模型基本概念和理论??????????????4 2.1 马科维茨的基本理论??????????????????????4 2.2 理性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决策方法????????????????4 2.3 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特征?????????????????????7 2.4 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8 第三章股票中的数学模型及优化????????????????????10 3.1 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10 3.2 模型的建立??????????????????????????10 3.3 模型的求解及优化???????????????????????11 第四章股票的预测与程序设计?????????????????????13 第五章模型的结论??????????????????????????15 第六章对马科维茨理论的评价与启示??????????????????16 6.1 对马科维茨理论的评价?????????????????????16 6.2 马科维茨理论的启示??????????????????????16 参考文献???????????????????????????????18

马克维茨资产组合理论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文):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在我国A股市场 的运用 (英文):The Application of Markowitz Asset Portfolio Theory to A Share Market in China 姓名孙先哲 学号200805001221 院(系)数学与计算科学系 专业、年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8级 指导教师杨建奇 2012年4月30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 绪论.. (1) 1.1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介绍 (1) 1.1.1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对象 (1) 1.1.2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意义 (1) 1.1.3 Markowitz经典资产组合理论模型 (2) 1.1.4对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评价 (3)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3) 1.3 本文结构及内容 (4) 2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 (4) 2.1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运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能性 (4) 2.2实例研究 (4) 2.2.1数据采集 (4) 2.2.2 求解有效组合 (6) 2.2.3 研究结论 (9) 3 简化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用于我国普通股民投资 (9) 3.1 简化的前提 (9) 3.2 举例分析 (10) 3.2.1数据的采集 (10) 3.2.2 在风险已确定的情况下求收益率最高的组合 (11) 3.2.3 在确定收益率的情况下求最低风险的组合 (12) 4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致谢 (17)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研究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研究 学生姓名:刘铭雪学号:20095031277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指导老师:韩建新职称:讲师 摘要:本文在VaR方法约束的基础上,对Markwitz均值—方差模型进行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种几何求解方法,并分析了该组合的特性,研究了在VaR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投资组合的确定问题. 关键词:VaR;均值;方差;投资组合 Research on Portfolio Optimization Modle under The VaR Constraint Abstract: The basic constraint in VaR(Value at Risk)method is used in the article, Markwitz mean-variance model is in-depth studied, a geometrical method is gave ,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tfolio is analyzed,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portfolio VaR constraint conditions are researched. Keywords: VaR(Value at Risk); mean value;variance;investment portfolio 前言 在丰富的金融投资理论中,组合投资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投资决策也是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决策之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试图解释获得最大投资收益与避免过分风险之间的基本权衡关系,也就是说投资者将不同的投资品种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作为投资对象,以达到在保证预定收益率的前提下把风险降到最小或者在一定风险的前提下使收益率最大.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来说,相对与资产向上波动,资产价格

物流配送路线优化毕业论文

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新疆国美电器一级仓库向二级仓库配送路线优化研究院(系):商学院商务管理系 年级:2009级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2009(2)班 学号:2009175390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2013年3月14日

引言 (1) 第1章物流配送概述 (2) 1.1物流配送的概念 (2) 1.2 物流配送的功能 (2) 1.3 配送路线优化的意义 (3) 第2章物流配送模型及方法描述 (3) 2.1 多回路运输—VRP模型 (3) 2.2 节约里程算法 (4) 2.2.1节约里程算法的基本原理 (4) 2.2.2节约里程算法主要步骤 (5) 第3章新疆国美电器配送运作现状分析 (5) 3.1 公司简介 (5) 3.2 公司配送现状 (5) 3.3公司配送存在的问题分析 (6) 3.3.1运输成本较高 (6) 3.3.2二级仓库库存积压严重 (6) 3.3.3配送模式不合理,浪费严重 (7) 第4章新疆国美电器配送路线优化研究 (7) 4.1 建立VRP模型 (7) 4.2基于节约里程算法进行配送路线优化 (7) 4.3配送路线优化后的结果 (13) 4.4优化前与优化后比较分析 (13) 4.5结论 (15) 致谢语 (17) 参考文献 (18)

高效率合理的配送是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证,配送线路安排的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正确合理地安排车辆的配送线路,实现合理的线路运输,可以有效地节约运输时间,增加车辆利用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客户服务水平,使企业达到科学化的物流管理, 这也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具有很高的计算复杂性,属于无确定解多项式难题,高效的精确算法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可根据启发算法求得近似最优解。本文首先对物流配送进行概述,然后以新疆国美电器一级仓库向二级仓库配送方案为例,对新疆国美电器的配送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节约里程算法对新疆国美电器的配送线路进行优化,提出最优配送方案。 [关键词] 新疆国美电器配送节约里程算法路线优化

马克维兹的投资组合理论

10—1 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 本文由仁_忍_韧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10章—1 10章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 一、基本假设投资者的厌恶风险性和不满足性:投资者的厌恶风险性和不满足性:厌恶风险性 1、厌恶风险、 2、不满足性、 2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只篮子里。” ——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后,记者要求获奖人、耶鲁大学的 James Tobin教授尽可能简单、通俗地概括他的研究成果,教授即回答了这句话。 问题:如何进行证券组合,即(1)将鸡蛋放在多少个篮子里?(2)这些篮子有什么特点?3 二、证券组合与分散风险? n E(Rp ) = n 2 p n ∑ E ( R )W i =1 i n i =1 i ? = ∑ Wi 2σ i2 + 2 ∑ Cov ijWiW j σ = ∑∑ CovijWiW j i =1 j =1 * ? 由上式可知,证券组合的风险不仅决定于单个证券的风险和投资比重,还决定于每个证券收益的协方差或相关系数。 4 1、不管组合中证券的数量是多少,证券组合的收益率只是单个证券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分散投资不会影响到组合的收益率,但是分散投资可以降低收益率变动的波动性。各个证券之间收益率变化的相关关系越弱,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效果就越明显。 分散投资可以消除证券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但是并不能消除性统性风险。 5 2、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上,大多数情况是各个证、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上, 券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券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有效证券组合的任务就是要找出相关关系较弱有效证券组合的任务就是要找出相关关系较弱的证券组合,的证券组合,以保证在一定的预期收益下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地降低风险。6 3、证券组合的风险随着股票只数的增加而减少、 σP 非系统性风险 总风险系统性风险 0 组合中证券的数量(n) 组合中证券的数量 证券的数量和组合的系统性、证券的数量和组合的系统性、非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

投资组合优化问题

资产管理优化组合模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数额较大的家庭资产,这些资产需要进行保值增值。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托投资管理公司,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也开发出了数量众多的集合理财产品,在募集了相当数量的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管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国家经济体制管理日趋成熟,市场上的最有效资源已经不再为某些实力机构垄断,垄断利润逐渐减小,投资收益靠的是创造的实体财富的增加,靠的是市场需求的旺盛,以及对市场潜在机会的把握。 市场投资机会的寻找和发现成为重要的渠道,这将导致将资产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市场领域,资产增值得到更大的保障。准确的市场预测能使得资产获得预先良好布局,成为新资源的资本拥有者,或者替代了前期的其它资本投入,获得了较低成本投入而收益最大化的机会,能够获得最大的资产增值。 在一个公开市场上,政策透明度高、管理者有较强的国家责任感、最大努力地消除垄断和市场操纵以及欺诈等。一个资产管理者能否保证资产的增值保值,取决于他对资产的投资组合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的时期内必然存在着最优或者较优的组合配置,包括不同资产类型以及不同的数量。投资效益效果的优劣,既有投资收益数额上的差异,也有获得投资收益时间长短上的差异。 在众多的市场资源配置选择中,选择适当的资产优化组合,既能够保证投资预期目标的稳定实现,同时又拥有更多的增值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规避市场中的各种风险,这给资产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有一个拥有相当大数量现金资产(数量为M)的资产管理者,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的限制,可以投资的品种有:k i t j I i j i ,...,2,1,,..,2,1,==,这表示共有k 类投资品种,第i 类中又有i t 个同类的投资对象。 并且已经知道: (1) 每个投资对象的投资上限和下限数量要求; (2) 部分投资品种是该投资者比较熟悉的投资对象,已经知道其在前1k 个投资周期中,每个周期中投资该品种的年收益率; (3) 部分投资品种是该投资者第一次介入或者刚刚介入时间较短的品种,但

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是指,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该理论包含两个重要内容: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模型。 马科维茨的均值一方差组合模型 该理论依据以下几个假设: 1、投资者在考虑每一次投资选择时,其依据是某一持仓时间内的证券收益的概率分布。 2、投资者是根据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估测证券组合的风险。 3、投资者的决定仅仅是依据证券的风险和收益。 4、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上,投资者期望收益最大;相对应的是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投资者希望风险最小。 根据以上假设,马可维兹确立了证券组合预期收益、风险的计算方法和有效边界理论,建立了资产优化配置的均值-方差模型: бr p2=∑∑x i x j Cov(r i-r j) 目标函数:min r p= ∑ x i r i 限制条件:1=∑X i(允许卖空) 或1=∑X i【x i>≥0】(不允许卖空) 其中r p为组合收益,r i为第i只股票的收益,x i、x j为证券i、j的投资比例,бrp2为组合投资方差(组合总风险),Cov (r i、r j ) 为两个证券之间的协方差。该模型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上式表明,在限制条件下求解X i证券收益率使组合风险бrp 2最小,可通过朗格朗日目标函数求得。其经济学意义是,投资者可预先确定一个期望收益,通过上式可确定投资者在每个投资项目(如股票)上的投资比例(项目资金分配),使其总投资风险最小。不同的期望收益就有不同的最小方差组合,这就构成了最小方差集合。

马克维兹的有效边界模型 马克维兹依据以下几个基本假设备建立了有效边界模型: (l)投资者希望财富越多越好,且被投资效用为财富的增函数,但财富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投资者事先知道投资报酬率分布为常态分布。 (3)投资者希望投资效用的期望值最大而该期望值是预期报酬率和风险的函数,因此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是预期报酬率和风险。 (4)投资者对风险是反感的,投资风险以预期报酬率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表示。 (5)投资者理性的他遵循的原则是:在相同的预期报酬率下选择风险小的证券,或者在相同的投资风险下选择预期报酬率最大的证券。 (6)市场的有效性,即对本市场上一切信息都是已知者。 马克维兹认为,在用横轴表示的投资组合的风险σp、纵轴表示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μp 的坐标图中,可以求得一条最有效率的投资组合边界曲线EF。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摘要 长期以来,金融资产固有的风险和由此产生的收益一直是金融投资界十分关注的课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新兴资产也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等都用一部分资金用来投资,而投资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在投资过程中投资组合的多样性。而每一项投资在有其收益效果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性,所以不同的投资组合方式将带来不同的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必然有不同的要求,从而适合不同的投资方式,所以意在建立在不同投资者的不同要求下应采用哪种投资方式的模型,使投资者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在没有风险的条件下,找出投资各类资产与收益之间的函数关系,合理规划有限的资金进行投资,以获得最高的回报。 对于问题一,根据收益表中所给的数据,我们首先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模拟收益U与x,y之间的关系,对于模型中的各项自变量前的系数估计量,利用spss软件来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DW值为0.395,所以原模型的随机误差项违背了互相独立的基本假设的情况,即存在自相关性。为了处理数据间的自相关问题,运用了迭代法,先通过Excel进行数据的处理和修正,达到预定精度时停止迭代,再一次用spss软件来进行检验,发现DW值变为2.572,此时DW值落入无自相关性区域。在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后,拟合度为进行了残差分析和检验预测,这样预测出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希望能为投资者实践提供某种程度的科学依据。 对于问题二,根据问题一建立的模型和问题二中所给出的条件,确定目标函数,进行线性规划,用MATLAB软件来求得在资金固定的情况下,选择哪种投资方式能使达到利益最大化。 最后,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指出了总收益与购买A 类资产x份数和B 类资产y份数之间的关系模型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对模型做出了适度的推广和优化。 关键字:经济效益回归模型自相关迭代法线性规划有效投资方法

当前我国投资理财行为分析

当前我国投资行为分析 摘要:家庭投资理财有多种行为,例如:选择、组合、调整等行为,它们可以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下面我们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些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然后对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等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使我们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更深入的了解。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

证券投资组合的优化模型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介绍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第一章引言 (2) 1.1 文献综述 (2) 1.2 问题提出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 第二章马科维茨组合投资模型基本概念和理论 (4) 2.1 马科维茨的基本理论 (4) 2.2 理性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决策方法 (4) 2.3 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特征 (7) 2.4 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 (8) 第三章股票中的数学模型及优化 (10) 3.1 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 (10) 3.2 模型的建立 (10) 3.3 模型的求解及优化 (11) 第四章股票的预测与程序设计 (13) 第五章模型的结论 (15) 第六章对马科维茨理论的评价与启示 (16) 6.1 对马科维茨理论的评价 (16) 6.2 马科维茨理论的启示 (16) 参考文献 (18)

证券投资组合的优化模型 张东柱 摘要:马科维茨(Markowitz)1952年提出的组合投资理论开创了金融数理分析的先河,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利用马科维茨模型确定最小方差资产组合首先要计算构成资产组合的单个资产的收益、风险及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计算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在此基础上,依据理性投资者投资决策准则确定最小方差资产组合。本文以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为主要的理论基础,根据投资者对收益率和风险的不同偏好,建立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并且通过数学软件Matlab进行实证研究,希望能为投资者实践提供某种程度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股市;组合投资;均值;方差;收益;风险 中图分类号:O221.7 Optimization for Portfolio Investment Model Zhang Dongzhu Abstract:In 1952 Markowitz proposed the Portfolio Theory and created the analysis way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which w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in modern Financial Economics. We use Markowitz model to establish Minimum Variance Portfolio. Firstly we calculate proceeds and risk of single assets in Portfolio Theor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ets, and then calculate the expected proceeds and risk of portfolio. On this basis, we determine Minimum Variance Portfolio according to the rational criteria of investors’decision to invest. Based on the investment portfolio and does empirical study through mathematical software Matlab, hoping to provide a certain scientific basis in practical investment. Key Word: Stock Market, Portfolio, Mean, Variance, Proceeds, Risk

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指导时间集中化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二)指导形式封闭化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四)指导内容重复化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

投资理财知识(二)-投资组合业绩表现的决定因素

理财漫谈(二)-投资组合业绩表现的决定因素文章来源:信托易 股票市场忽高忽低,不同板块涨跌更替,债基和货基市场此消彼长。找人咨询分析市场情况,发现要么讲得太深奥听得云里雾里,要么分析角度和预期变化方向是在太多无法统一。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来抓住投资业绩的核心呢? 1986 年著名的经济学家Brinson、Hood、Beebower在发表的论文《资产组合业绩表现的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中,通过对91家大型养老金公司10 年的投资绩效分解发现,总投资回报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只有4.6%由产品决定,1.8%由市场时机决定,剩下的2.1%由其他因素决定。

很多人可能会拿出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反驳,例如:6年多过去了,上证指数还没回到07年的高峰,难道不能说明选时能力很重要吗?买到涨停股和跌停股,一天的差别就是20%,难道不能说明选择产品的能力很重要吗?对这些反驳,长升财富认为运用上述结论时,需要结合以下几个策略: 1、时间分散。为了防止配置资产时建仓成本过高,建议逐步增加至目标仓位,在市场高峰时,尤其要谨慎。 2、不同产品间分散投资。投资组合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涨停股,而是为了获取持续稳健的收益。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单支股票选择所带来的影响。 3、长期策略。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业绩决定因素不一样。当投资时间覆盖一个经济周期以上时,选择具体产品的能力和选时能力的作用就会很小。 摩根.斯坦利投资集团的创始人、首席投资策略师戴维.M.达斯特,就自始至终像信徒一样虔诚于资产配置。他说:“在过去很多年来,摩根.斯坦利的资产管理人和研究策略师都强调资产配置在实现长期投资成功上的重要性。”达斯特将资产配置视为一项艺术、一门科学。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 马科维茨(Harry M.Markowitz,)1990年因其在1952年提出的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贡献:发展了一个在不确定条件下严格陈述的可操作的选择资产组合理论:均值方差方法 Mean-Variance methodology. 主要思想:Markowitz 把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化视为随机变量,以它的均值来衡量收益,以它的方差来衡量风险(因此Markowitz 理论又称为均值-方差分析);把投资组合中各种证券之间的比例作为变量,那么求收益一定的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问题就被归结为一个线性约束下的二次规划问题。再根据投资者的偏好,由此就可以进行投资决策。 基本假设: H1. 所有投资都是完全可分的。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支出能力)选择尽可能多的或尽可能少的投资。 H2. 一个投资者愿意仅在收益率的期望值和方差(标准差)这两个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选择投资组合。 p E =对一个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p σ=对一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的标准差(不确定性) H3. 投资者事先知道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并且收益率满足正态分布的条件。 H4. 一个投资者如何在不同的投资组合中选择遵循以下规则: 一,如果两个投资组合有相同的收益的标准差和不同的预期收益,高的预期收益的投资组合会更为可取; 二,如果两个投资组合有相同的收益的预期收益和不同的标准差,小的标准差的组合更为可取; 三,如果一个组合比另外一个有更小的收益标准差和更高的预期收益,它更为可取。 基本概念 1.单一证券的收益和风险: 对于单一证券而言,特定期限内的投资收益等于收到的红利加上相应的价格变化,因此特定期限内的投资收益为: 1 1P P P t t t r --==价格变化+现金流(如果有)持有期开始时的价格 -+CF 假定投资者在期初时已经假定或预测了该投资期限内的投资收益的概率分布;将投资收益看成是随机变量。 任何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都是加权平均的收益率,用各个收益发生的概率p 进行加权。预期收益率等于各个收益率和对应的概率的乘积之和。 11221 ()...n i i n n i E r p r p r p r p r ===+++∑ i p 为第i 个收益率的概率;12,,...,n r r r 为可能的收益率。 资产的风险用资产收益率的方差(variance )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来度量。 风险来源:市场风险(market risk ),利息率风险(interest-rate risk ),购买力风险(purchasing-power risk ),管理风险(management risk ),信用风险(credit risk ),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保证金风险(margin risk ),可赎回风险(callability risk ),可转换风险(convertibility risk ),国内政治风险(domestic political risk ),行业风险(industry risk )。 2.投资组合: 通常说投资组合由证券构成,一种证券是一个影响未来的决策,这类决策的整体构成一个投资组合。 3.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1)投资组合的收益率 构成组合的证券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以投资比例作为权数。

投资组合理论简介

投资组合理论简介 投资组合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投资组合理论指的是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而广义的投资组合理论除了经典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该理论的各种替代投资组合理论外,还包括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构成的资本市场理论。同时,由于传统的EMH 不能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在投资组合理论又受到行为金融理论的挑战。 投资组合理论的提出[1] 美国经济学家马考维茨(Markowitz)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并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理论包含两个重要内容: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模型。 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中,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早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组合选择和资产配置。但是,我国的证券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该理论是否适合于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存有较大争议。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投资组合是规定了投资比例的一揽子有价证券,当然,单只证券也可以当作特殊的投资组合。 人们进行投资,本质上是在不确定性的收益和风险中进行选择。投资组合理论用均值—方差来刻画这两个关键因素。所谓均值,是指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它是单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权重为相应的投资比例。当然,股票的收益包括分红派息和资本增值两部分。所谓方差,是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我们把收益率的标准差称为波动率,它刻画了投资组合的风险。 人们在证券投资决策中应该怎样选择收益和风险的组合呢?这正是投资组合理论研究 的中心问题。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理性投资者‖如何选择优化投资组合。所谓理性投资者,是指这样的投资者:他们在给定期望风险水平下对期望收益进行最大化,或者在给定期望收益水平下对期望风险进行最小化。 因此把上述优化投资组合在以波动率为横坐标,收益率为纵坐标的二维平面中描绘出来,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上有一个点,其波动率最低,称之为最小方差点(英文缩写是MVP)。这条曲线在最小方差点以上的部分就是著名的(马考维茨)投资组合有效边界,对应的投资组合称为有效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有效边界一条单调递增的凹曲线。 如果投资范围中不包含无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的波动率为零),曲线AMB是一条典型的有效边界。A点对应于投资范围中收益率最高的证券。 如果在投资范围中加入无风险资产,那么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是曲线AMC。C点表示无风险资产,线段CM是曲线AMB的切线,M是切点。M点对应的投资组合被称为―市场组合‖。 如果市场允许卖空,那么AMB是二次曲线;如果限制卖空,那么AMB是分段二次曲线。在实际应用中,限制卖空的投资组合有效边界要比允许卖空的情形复杂得多,计算量也要大得多。 在波动率-收益率二维平面上,任意一个投资组合要么落在有效边界上,要么处于有效边界之下。因此,有效边界包含了全部(帕雷托)最优投资组合,理性投资者只需在有效边界上选择投资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