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简答题:

1、何谓中医学?

2、何谓中医基础理论?

3、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4、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5、《诸病源候论》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

6、金元四大家指的是哪四大家?他们的学术观点、临床特

点以及代表作是什么?

7、何谓辨证论治?

8、何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试举例说明之。

9、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

10、从生理、病理论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11、《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二、名词术语解释:

1、病

2、证

3、症

三、论述题

1、试比较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优劣。

2、试…………………对症治疗………。

3、整体观念在中医学中有何指导意义?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一、简答题:

1、何谓精气?何谓精气学说?

2、精气在古代哲学和中医学中的含义有何区别?

3、宇宙之气的含义是什么?它与人体之气有何区别?

4、精气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简述之。

5、为什么说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

什么?

6、气有哪两种存在形式?

7、为什么把气称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气的中介作用

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

8、人体之气有哪些功能和特点?

9、精的一般概念是什么?

10、神的一般概念中包括哪些含义?

11、怎样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

12、为什么说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13、简述阴阳交感的意义及机理。

14、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15、何谓阴阳互根互用?

16、阴阳失调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17、用阴阳学说概括的人体病理变化的总纲是什么?

18、何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19、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20、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

21、事物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各是什么?

22、事物五行归类的意义?

23、何谓五行相生?其次序及关系如何?

24、何谓五行相克/其次序及关系如何?

25、导致五行相乘和相侮发生的原因各是什么?

26、怎样运用五行学说以色脉相参来推断病情的顺逆?

27、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常见治疗方法各是什么?

28、何谓所胜、所不胜?

29、简述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的层次结构。

30、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有何特点/

31、何谓比较法?它在中医学中如何运用?

32、何谓演绎法?它…………..的运用如何?

33、何谓类比法?它有何局限性?

34、类比与比喻有何区别?

35、何谓“以表知里”?中医学怎样认识和运用这一思维方

法?

36、何谓试探与反证?两者有何异同?

二、名词术语解释:

1、气

2、精气

3、阴阳

4、“孤阴”、“独阳”

5、阴阳互根

6、阳盛格阴

7、五行

8、五行制化

9、母病及子

10、阴平阳秘

11、重阴必阳

12、相乘

13、相侮

14、土爰稼穑

15、阴胜则阳病

16、佐金平木法

17、虚则补其母

18、所不胜

19、取象比类

20、培土生金

21、金水相生

22、木火刑金

23、推演络绎

24、泻南补北

三、论述题:

1、何谓气机?何谓气化?两者的关系如何?

2、中医精气学说中精气、神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

关系如何?

3、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举例说明之。

4、如何用阴阳转化的理论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5、试用阴阳的理论解释“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

源,以消阴翳”。

6、疾病的寒热性质与阴阳失调的关系怎样?

7、如何理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其乃

绝。”?

8、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9、阴阳学说怎样应用于疾病的诊断?

10、怎样用阴阳学说理论来指导疾病的治疗?

11、何谓阴阳转化?它与消长的关系如何?

12、阴阳互损与阴阳偏衰有何区别?

13、五行生、克、乘、侮有何本质区别?

14、举例说明“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

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15、怎样用五行理论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16、怎样运用五行的理论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第二章:气、血、津液

一、名词术语解释:

1、动气

2、气为血之帅

3、卫气

4、气

5、气生血

6、血

7、津液

二、简答题:

1、简述气的生成。

2、血的生成如何/

3、何谓“离经之血”?

4、为什么补益脾胃可以治疗血虚?

5、为什么说肺为血液循行的动力?

6、为什么说补肾填精可以治疗血虚?

7、试述津液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8、试…………调节机体阴阳平蘅中的作用。

9、试述津液的生理功能。

10、何谓气能行血?

11、何………摄血?

12、何谓血为气之母?

13、气的功能不足,对血液会产生哪些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各自的概念、组成、分布

及功能。

2、试论脾胃在气生成中的作用。

3、试论气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4、血液有何生理功能?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哪几脏关

系密切?试详述之。

5、试述肺、脾、肾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泻过程中的作

用。

6、为什么说水液代谢“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7、试述津血同源。

8、试述血脱先益气的原理。

9、试论津能载气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

10、气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气机主要表现在哪些脏腑的生理活动之中?

12、何谓“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有哪些表现形式?其概念

如何?

13、津与液有何不同?津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14、为什么说“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第三章:脏腑

一、名词术语解释:

1、肾者胃之关

2、奇恒之腑

3、净府

4、肺朝百脉

5、肝为罴极之本

6、孤府

7、三焦气化

8、舌为心之苗

9、天癸

10、先天之本

11、后天之本

12、中精之府

13、心肾相交

14、心藏神

15、元神之府

16、脾主统血

17、肾主纳气

18、藏象

19、脾主升

20、肝藏血

21、脾不统血

22、脾气下陷

23、肺主皮毛

24、肝肾同源

25、会厌

26、贲门

27、七冲门

28、虚里

29、气门

30、仓廪之官

31、水谷之海

32、中气

二、简答题:

1、脏腑(人体的内脏)主要分为几类?其分类根据是什

么?

2、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3、何谓精?

4、肾精与肾气有何区别与联系?

5、脾主运化的含义是什么?

6、脾主升清的……………?

7、为什么说脾主四肢?

8、如何理解“肺主通调水道”?

9、心主血脉的含义是什么?

10、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1、如何理解“汗为心之液”?

12、如………“胃主受纳腐熟的功能”?

13、如……….小肠“受盛化物”的功能?

14、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其概念是什么?

15、如何理解“上焦如雾”?

16、如………“中焦如沤”?

17、如………“下焦如渎”?

18、肝的疏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19、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如何?

20、人体的骨骼发育与何脏有关,为什么?

21、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22、大肠的传导作用,除与大肠有关外,还与哪几个脏腑的

生理功能关系密切?

23、简述肝与肾的关系。

24、肺主气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25、从生理病理的角度谈谈肝与目的关系?

26、为何胆既为六腑,有属奇恒之腑?

27、简述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28、小肠与尿液生成有何关系?其有何临床意义?

29、试述三焦的生理功能。

30、简述脑的生理功能。

31、女子胞与人体的哪些组织有关?

32、简述心与肺之间的关系。

33、简………脾……………。

34、简………肝……………。

35、简述肺脾两脏之间的关系。

36、简述肝与脾之间的关系。

37、简述肝肾之间的关系。

38、简述肺与肾之间的关系。

39、简述脾胃之间的关系。

40、简述水液代谢的过程。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六腑以通为用”?它对临床辨证论治有何意

义?

2、肾中所藏精气有哪些来源?

3、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含义与相互关系。

4、为什么说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

5、脾主运化水液的具体生理作用是什么?简述其病理表

现。

6、为什么说“肺主气”?

7、如何理解肺的宣发和肃降?具体各表现为哪些生理作

用?

8、何谓肝阴肝阳?肝阴与肝阳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其病

理变化有什么特点?

9、如何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

10、肾主水的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1、如何理解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2、何谓心阴、心阳?心阴心阳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13、五脏的气血(除肾脏)、其中哪两脏是医家强调气的功

能而较少论及血的功能?为什么?

14、如何理解心“在志为喜”?

15、试述脾与精、气、血、津液在生理方面有何联系?

16、怎样理解“满而不实”,“实而不满”?

17、何谓“脏腑相合”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谈谈肺与大肠,

肾与膀胱的相合关系?

18、人体的消化过程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这些脏腑各起

何作用?

19、如何理解“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有何临床

意义?

20、简述五脏与五华的关系。

21、试述五脏与七窍的关系。

22、五脏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有何密切关系?

23、试述肝气与肝血之间的关系。

24、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5、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

26、从生理病理角度谈谈脾在饮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7、从脏腑生理特点的角度试述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腑虚

补脏、脏实泻腑的意义。

28、何谓“治节”?肺主治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9、何谓“心肾不交”?其临床表现如何?

30、心与小肠在病理上有何联系?

第四章:经络

一、名词术语解释:

1、经络

2、十五别络

3、十二经筋

4、冲为血海

5、十二经别

6、阴脉之海与阳脉之海

7、经气

8、十四经脉

9、目系

10、皮部

11、奇经八脉

二、简答题:

1、经络系统的组成如何

2、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3、十二经脉各条经脉名称是根据什么原则如何命名的?

4、简述十二经脉在人体头面部、躯干、四肢部的分布规律。

5、试述十二经脉的分布、走向及交接规律,并按十二经气

血流注次序写出十二经脉的名称。

6、冲脉、督脉、任脉各有何特殊的生理功能?

7、经别与经脉的一般分支有何不同?其生理功能如何?

8、简述手太阴肺经的大体循行部位。

9、简述冲任督三脉的大体循行部位。

10、经别和别络在加强十二经脉之间联系方面有何异同?

11、何谓经脉表里香合和“六合”?

12、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有何不同?

13、经络的运行气血、营养机体的功能,主要通过什么方式

完成?

14、经络的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体平衡的功能是怎样完成

的?有何临床意义?

第五章:形体与官窍

一、名词术语解释:

1、形体

2、腠理

3、溪谷

4、血府

5、官窍

6、粕门

7、气门

二、简答题:

1、从皮肤腠理调节体温角度简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的机理?

2、简述皮肤腠理是如何调节津液代谢的?

3、简述脾主肌肉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4、简述肝主筋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5、简述“齿为骨之余”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6、简述肾开窍于耳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7、简述心寄窍于耳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8、简述肺开窍于鼻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9、简述脾………口……………………。

10、简述舌为心之苗……………………。

11、何谓金实不鸣?其常见病因有哪些?

12、何谓金破……?…………………….?

13、简述咽喉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14、简…………肝…………………。

15、简述前阴与…………………….。

16、简述后阴与大肠的生理病理联系。

17、简述后阴与肺的生理病理联系。

18、简述后阴与脾的生理病理联系。

19、简述后阴为肾之窍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三、论述题:

1、分析肺与皮毛之间的生理联系及病理影响。

2、分析目与肝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

3、分析前阴与肾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

第六章:病因

一、名词术语解释:

1、六淫

2、六气

3、辨证求因

4、疠气

5、病因

6、风为百病之长

7、中寒

8、首重如裹

9、痰饮

10、瘀血

11、结石

12、七情

13、医过

14、五志化火

15、药邪

二、简答题:

1、中医病因如何分类?它包括哪些方面?

2、试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怎样理解寒性凝滞?

4、怎样………….收引?

5、何谓湿性重浊?

6、为什么说湿性粘滞?

7、疠气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8、怎样理解火易生风动血?

9、为什么说燥易伤肺?

10、怎样理解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11、何为怒则气上?

12、何谓喜则气缓?

13、何谓悲则气消?

14、何谓惊则气乱?

15、何谓恐则气下?

16、何谓思则气结?

17、何谓“形劳”、“心劳”、“肾劳”?

18、饮食失宜的病证特点是什么?

19、何谓先天因素?

20、瘀血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21、六淫邪气与疠气在致病上有何异同?

22、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淫与六气有何不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试从寒邪、湿邪伤及阳气来说明“阴胜则阳病”的原理。

3、试述水湿痰饮形成的原因。

4、试述瘀血形成的原因。

5、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6、试述蛔虫病的形成和蛔虫的致病特点。

7、试述血吸虫病的形成和血吸虫病的致病特点。

8、试述药泻的致病特点?

9、何谓“五志化火”、“五气化火”?其与“气有余便是火”

的关系如何?

10、七情所伤与五脏的关系如何?

11、寒邪与湿邪在性质和致病特点上有何异同?

12、火(热)邪气与暑邪在性质和致病特点上有何异同?

13、“伤寒”、“中寒”、“内寒”、“外寒”之间的关系如何?

14、温、热、火、暑的概念有何异同?

15、暑邪伤人为何容易出现气短、乏力、甚则晕倒等症状?

为何暑多挟湿?

16、痰和饮有何区别?能导致哪些病证?

第七章、发病

一、名词术语解释:

1、正气

2、体质

3、伏而后发

4、顿发

5、合并与并病

二、简答题:

1、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导致人的情志活动发生变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

3、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三、论述题:

1、中医学认为疾病是如何发生的?疾病的发生主要与哪

些因素有关?

2、正邪相搏与发病关系如何/

3、为什么说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正或邪在发病中可分别

起主导作用?

4、外环境对疾病发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内环境对疾病发生的……………………………/

6、如何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

7、你是如何理解复而后发这种发病类型的?

8、谈谈正气在疾病的发生、转归和治疗方面有何意义?第八章:病机

一、名词术语解释:

1、热厥

2、表证

3、戴阳

4、水气凌心

5、阳胜则阴病

6、相火

7、飧泄

8、宿疾

9、实证

10、虚证

11、病机

12、阴阳互损

13、重阳必阴

14、阴阳转化

15、亡阳

16、阳损及阴

17、阳虚

18、内生五邪

19、风气内动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黄帝内经》 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先秦秦汉 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朱丹溪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阴中之阴 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重阴必阳 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阴阳对立制约 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阴阳互根 互用 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母病及子 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悲 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相侮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火与土 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五行相生 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阴损及阳 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互根互用 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金 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乘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对立制约 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阳中之阴 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子病及母 22、属于阳的味是辛、甘、淡 23、五色中属于木的是青 24、以下治法中,哪个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的佐金平木法 2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津能载气 26、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失血伤津 27、下列哪一脏腑与津液生成没有直接的关系肝 28、下列哪一项是根于肾的气元气 29、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部分功能减退的表现固摄作用 30、脾虚可致下列哪一项血行异常出血 31、气随汗脱的理论基础是津能载气 32、唾与何脏关系最密切肾 33、有“主津”作用的是大肠 34、“以升为健”的脏是肺 35、心在液为汗 36、“气之根”是指下列哪一脏肾 37、具有恶湿特点的脏腑是脾 38、以下哪一项不属心血不足的症状烦躁不安 39、“决渎之官”是指三焦 40、“中正之官”是指胆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D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C )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 )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15.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1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1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8.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9.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20.“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21.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 )

中医学基础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 1、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 A、阴阳相互制约 B、阴阳互根 C、阴阳相互转化 D、阴平阳秘 2、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不属于阳 A.头面部 B.腰背部 C.腹部 D.体表 3、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 A.五脏 B.六腑 C.津液 D.血 4、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阴阳偏胜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失调 5、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 A.阳虚则寒 B.阴胜则寒 C.阴虚则热 D.阳损及阴 6、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 A.滋润 B.抑制 C.凝聚 D.收敛 E.推动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阳两虚 D.重阴必阳 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 A.阳虚则寒 B.阴胜则寒 C.阴虚则热 D.阳损及阴 9、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 A.对立制约的 B.互根互用的 C.消长平衡的 D.可以转化的 10、“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 A.阴的绝对亢盛 B.阳的绝对亢盛 C.阴虚而致阳亢 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 11、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 A.阳虚则寒 B.阴胜则寒 C.阴虚则热 D.阳损及阴 12、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 1、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E《神农本草经》 2、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A《针灸大成》B《十一脉灸经》C《脉书》 D《甄权针经》E《针灸甲乙经》 3、《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专著,成书于东汉末年,其作者是() A.扁鹊 B.张仲景 C.王叔和 D.葛洪 4、在中医基本理论中,整个人体的组织器官以何为中心() A、经络 B、六腑 C、五脏 D、气血津液 5、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6、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西学中班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西学中班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源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 ,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上亢之证。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藏象: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指可从外部查知的现象。所谓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热、化火等病理反映,其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和证候相类似,但不属于外感致病因素范围,而是属于“内生五气”的病理过程,为区别于外感六淫,故又称为“内生五邪”。 天葵: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人体所产生的一种促进和维

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它来源于肾精,收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盈。 反治:是顺其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心肾不交:心肾之间阴阳水火精血动态平衡失调的病理变化,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肾阴不足,心阳独抗,心肾阴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气凌心等;心肾不交所导致的证候以心肾虚证和心肾阳虚为常见。 天年:指人的自然寿命,机体从出生到死亡经历的时间称之为寿命,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人类自然寿命的最高限度,谓之寿限。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 气化: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阴阳之气的变化,反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形态的一切变化,中医中指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的变化,或人体内气的运行变化。 阳病治阴:为补阴以制阳的方法,即采用滋阴的方法治疗阴虚阳

山中医《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202112中医基础理论(二)(高起专)期末考试复习题 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 一、单选题 1. (1分)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理论的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神农本草经》 D. 《难经》 E. 《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C 2. (1分)以下属于“证候”的是 A. 痢疾 B. 角弓反张 C. 心脉痹阻 D. 恶寒发热 E. 脉象沉迟 参考答案:C 3. (1分)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 A. 可变性 B. 稳定性 C. 全面性 D. 普遍性 E. 复杂性 参考答案:A 4. (1分)《灵枢·逆顺肥瘦》说:“足之三阳,()” A. 从手走头 B. 从足走腹 C. 从头走足 D. 从脏走手 E. 从内走外 参考答案:C 5. (1分)称为生气之根的是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参考答案:E 6. (1分)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医家是 A. 张从正

B. 张仲景 C. 张介宾 D. 赵献可 E. 吴有性 参考答案:C 7. (1分)寒性凝滞,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症状,其机理是 A. 气机收敛,腠理闭塞 B. 经脉气血凝结阻滞 C. 损伤人体阳气 D. 耗气伤津,不能濡养 E. 为有形之邪,阻滞气机 参考答案:B 8. (1分)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的是 A. 木为水之子 B. 水为木之母 C. 火为土之母 D. 土为金之子 E. 火为木之子 参考答案:D 9. (1分)被称为“后天之本”的是 A. 心 B. 肺 C. 肝 D. 脾 E. 肾 参考答案:D 10. (1分)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 先秦秦汉 B. 两晋隋唐 C. 宋金元 D. 明清 E. 近代 参考答案:A 11. (1分)“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是哪一项理论的实际应用 A. 精血同源 B. 气血同源 C. 肝肾同源 D. 血汗同源 E. 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12. (1分)症见头痛、耳鸣、咽喉红肿疼痛、唇舌糜烂等是由于 A. 热邪侵扰心神 B. 热邪伤津耗气 C. 热邪易生风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及答案 1. 哪一部中医学古典著作的问世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答:『黄帝内经』。 2.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整体观念,辨証论治。 3. 何谓”証”?它包括哪些方面?何谓”辨証”?何谓”辨証论治”? 証──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証的内涵包括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 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辨証──从收集临床资料到判断为某証的过程。论治──根据辨証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4. 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其原理是什么? 同病异治──在同一种疾病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証不同,根据辨証论治的原则,治法也 就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有时会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病理变化,即相同或相似的証,根据辨証论治的原则,証相 同治疗方法也就相同,因而出现不同疾病采用相同治法的 情况。 『証同治同,証异治异』,此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理。 5. 对事物进行阴阳属性的划分的标志是甚么?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哪 五方面来说明? 水与火是阴阳属性划分的标志。 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6. 请对人体的背腹,上下,内外,表里,脏腑,十二经脉;病証的表里,寒 热,虚实;药性的寒热,温凉等进行阴阳属性的划分。

人体结构病証药性 阳背上外表腑阳经表証热証实証温性热性 阴腹下内里脏阴经里証寒証虚証凉性寒性 7. 何谓“五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 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分别如何? 相生的顺序为:木火土金水木 相克的顺序为:木土水火金木 9. 脏腑的五行分类如何? 五行木火土金水 脏肝心脾肺肾 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10. 何谓“气”?气的来源有哪三方面?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来源有三方面: (1)先天之精气: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2)水榖之精气:来源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清气:来源于空气。 11. 何谓“气机”?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有哪些?气的运动称为 “气机”;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 入”。 12. 何谓“气化”?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13.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些?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14. 根据气在来源、分布、功能上的特点,气可以分为哪四类?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二)(高起专)期末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二)(高起专)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道小题,总分值60分) 1.对热因热用的表述,下列何项为错 A用热性药物治疗真寒假热之证 B用热性药物治疗阴盛格阳所致的病证 C用温热药物应尽量避免在炎热季节使用 D所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 E实质上仍是逆其证候真象性质而治的治法 正确答案:C 2.具有主宰生命活动的是 A精 B气 C血 D津液 E神 正确答案:E 3.其性干涩,易伤津液的病邪是 A风邪 B燥邪 C火邪 D暑邪 E疠气 正确答案:B 4.证候虚实的“虚”是指 A体质虚弱 B气血虚 C正气不足 D邪留伤正 E精气虚 正确答案:C 5.以下属于“证候”的是 A痢疾 B角弓反张 C心脉痹阻 D恶寒发热 E脉象沉迟 正确答案:C 6.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小肠经下接 A膀胱经 B胆经 C心经 D肾经

E三焦经 正确答案:A 7.经络系统中,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是 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十二正经 D浮络 E别络 正确答案:C 8.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的感应和传递,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A调控 B防御 C温煦 D中介 E固摄 正确答案:D 9.血虚引起气虚病变的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为血帅 D血能养气 E血能载气 正确答案:D 10.亡阳主要是机体内的阳气大量亡失,治宜取下列哪一项 A滋阴制阳 B扶阳消阴 C回阳救逆 D救阴固脱 E阴中求阳 正确答案:C 11.热性病变出现热象,用寒凉药来治疗,此概括为下列中哪一项A用热远热 B用寒远寒 C从者反治 D热者寒之 E寒者热之 正确答案:D 12.肺的行水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司呼吸 C肺输精于皮毛 D肺朝百脉 E肺主宣发肃降 正确答案:E

2022-2023年中医学期末复习-中医基础理论(本中医)考试练习题3套带答案卷6

2022-2023年中医学期末复习-中医基础理论(本中医) 考试练习题3套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I卷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正确答案:C 2.“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临床应用如何? 正确答案:这两者都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前者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因补母能令子实(母能生子),故虚则补其母。后者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因泻子能令母虚(子盗母气),故实则泻其子。 3.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 正确答案:肾 4.水谷之海正确答案: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口,经食道而容纳于胃腑,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又称“太仓”。 5.下列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的有 A、调节情志 B、主神志 C、主统血 D、主藏血 E、主治节 正确答案:B 6.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均可化火,故称为 A、五气化火 B、五志化火 C、心火上炎 D、肝郁化火 E、阴虚火旺 正确答案:B 7.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的书是() 正确答案:难经 8.称为“神之宅”的是 A、精 B、脏 C、腑 D、气 E、形 正确答案:E 9.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概括起来为 A、离 B、散 C、入 D、出 E、合 正确答案:A,C,D,E

10.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称为()。 正确答案:塞因塞用 11.“命门之水”实际上指() 正确答案:肾阴 12.肺者,()之官 正确答案:相傅 13.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 正确答案: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上胸,交手三阴经。 14.瘰疠属何病邪的病证特点 A、痰 B、饮 C、水 D、瘀血 E、疫疠 正确答案:A 15.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时间 A、隋唐时期 B、明清时期 C、金元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正确答案:D 16.陈某,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身热尿黄,便干,口舌生疮,溃烂疼痛,舌尖红绛,脉数有力,证属 A、风热犯肺证 B、燥邪犯肺证 C、心火亢盛证 D、肝火犯肺证 E、肝胆湿热证 正确答案:C 17.中医学的精,是指藏于脏腑的液态精华物质。(难度:2) 正确答案:正确 18.患者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考虑是 A、亡阳 B、亡阴 C、气脱 D、气闭 E、气虚 正确答案:C 19.肺主一身之气的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 A、宣发与肃降 B、司呼吸 C、调节气机 D、生成宗气 E、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正确答案:A 20.人体的体温,需要气的()作用来维持。 正确答案:温煦 21.两脏同病多表现为气血两虚的是 A、心肺两虚 B、心肝两虚 C、肺肾两虚 D、心脾两虚 E、脾肾两虚 正确答案:D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精)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何谓中医学? 2、何谓中医基础理论? 3、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4、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5、《诸病源候论》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 6、金元四大家指的是哪四大家?他们的学术观点、临床特点以及代表作是什么? 7、何谓辨证论治? 8、何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试举例说明之。9、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0、从生理、病理论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11、《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二、名词术语解释:1、病2、证 3、症三、论述题1、试比较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优劣。2、试............ 对 症治疗.... 。3、整体观念在中医学中有何指导意义?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 础和主要思维方法一、简答题:1、何谓精气?何谓精气学说?2、精气在古代哲学和中医学中的含义有何区别?3、宇宙之气的含义是什么?它与人体之气有何 区别?4、精气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简述之。5、为什么说精气是构成世界的 本源/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什么?6、气有哪两种存在形式?7、为什么把气称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 人体之气有哪些功 能和特点?9、精的一般概念是什么?10、神的一般概念中包括哪些含义?11、 怎样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12、为什么说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 对的?13、简述阴阳交感的意义及机理。14、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及其意义是什么?15、何谓阴阳互根互用?16、阴阳失调的基本类型有哪些?17、用阴阳学 说概括的人体病理变化的总纲是什么?18、何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19、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20、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21、 事物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各是什么?22、事物五行归类的意义?23、何谓五行 相生?其次序及关系如何?24、何谓五行相克/其次序及关系如何?25、导致五行相乘和相侮发生的原因各是什么?26、怎样运用五行学说以色脉相参来推断病 情的顺逆?27、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常见治疗方法各是什么?28、何谓所 胜、所不胜?29、简述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的层次结构。30、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有何特点/ 31、何谓比较法?它在中医学中如何运用?32、何谓演绎法?它....... 的运用如何?33、何谓类比法?它有何局限性?34、类比与比喻有何 区别?35、何谓"以表知里"?中医学怎样认识和运用这

2022-2023年中医学期末复习-中医基础理论(专中医)考试练习题3套带答案卷2

2022-2023年中医学期末复习-中医基础理论(专中医) 考试练习题3套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I卷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以升为健”的脏是(,难度:2) A、A.肺 B、B.肾 C、C.脾 D、D.肝 E、E.心 正确答案:C 2.肺的宣发作用可体现于(,难度:2) A、A.呼出浊 B、B.向下布散精微 C、C.布散卫气 D、D.清理呼吸道异物 E、E.使血液会聚于肺 正确答案:C 3.促进肺的滋润、宁静与内守作用的称(,难度:2) A、A.肺气 B、B.肺血 C、C.肺阳 D、D.肺阴 E、E.肺津 正确答案:D 4.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难度:2) A、A.调整阴阳 B、B.治病求本 C、C.扶正祛邪 D、D.标本缓急 E、E.三因制宜 正确答案:B 5.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难度:2) A、A.寒邪 B、B.暑邪 C、C.湿邪 D、D.瘀血 E、E.寒邪 正确答案:C 6.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两方面内容。(难度:2)正确答案:既病防变 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最确切地说明了脏与腑的区别(,难度:2) A、A.实质性器官与空腔性器官 B、B.化生贮藏精气与受盛传化水谷 C、C.实而不满与满而不实 D、D.与水谷直接接触与不直接接触 E、E.经络属表、属阳与属里、属阴 正确答案:B 8.六淫致病,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难度:2) A、A.热邪 B、B.火邪

C、C.湿邪 D、D.燥邪 E、E.寒邪 正确答案:E 9.主要体现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是(,难度:3) A、A.吸入清气 B、B.宣发卫气 C、C.生成宗气以助心行血 D、D.生成宗气和调畅气机 E、E.呼出浊气 正确答案:D 10.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储藏于(,难度:2) A、A.肝 B、B.心 C、C.肺 D、D.脾 E、E.肾 正确答案:E 11.肾对水液的作用是(,难度:3) A、A.主水 B、B.运化水液 C、C.统摄水液 D、D.宣发水液 E、E.通调水道 正确答案:A 12.五行中木的特性是(,难度:2) A、A.润下 B、B.炎上 C、C.从革 D、D.稼穑 E、E.曲直 正确答案:E 13.不属于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的是(,难度:2) A、A.外感性 B、B.季节性 C、C.传变性 D、D.地域性 E、E.相兼性 正确答案:C 14.行于胸腹部正中线的经脉是()(难度:2) 正确答案:任脉 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难度:3) A、A.脑为髓海 B、B.肺为气海 C、C.冲脉为血海 D、D.胃为水谷之海 E、E.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正确答案:B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气机失调(,难度:3) A、A.气虚 B、B.气滞 C、C.气结 D、D.气逆 E、E.气陷 正确答案:A 17.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种升降关系(,难度:3) A、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B.肝主升,肺主降 C、C.脾主升,胃主降 D、D.心火下降,肾水上承 E、E.脾之主升,肺之主降 正确答案:C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 D )。 A.《黄帝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2.下列特性中属于阳的为(A )。 A.兴奋 B.抑制 C.静止 D.下降 3.心的阴阳属性为(A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4.五行特性中,水曰( D )。 A.曲直 B.炎上 C.从革 D.润下 5.金之所不胜为(B )。 A.木 B.火 C.土 D.水 6.下列不属于奇恒之府的为(B )。 A.胆 B.胃 C.脑 D.女子胞 7.五脏中,在液为泪的是(C )。 A.肺 B.心 C.肝 D.肾 8.与情志中“悲”的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为(D )。 A.心 B.肝 C.脾 D.肺 9.具有运化功能的脏为( B )。 A.心 B.脾 C.肝 D.肾 10.主神明的脏腑为(C )。 A.肝 B.胆 C.心 D.肾 11.先天之本是指( D )。 A.心 B.脾 C.肝 D.肾 12.下列不属于风邪特点的是(D )。 A.性质主动 B.百病之长 C.善行而数变 D.性质凝滞 13.金元四大家中倡导“火热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完素B.元素C.从正D.朱震亨14.下列事物或现象不可以用阴阳概括的是( D )

A.天地 B.寒热 C.水火 D.木土 15. 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D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16.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B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17.心在体合( D )。 A.肉 B.皮 C.骨 D.脉 18.其华在发的脏腑为(D )。 A.肾 B.肝 C.脾 D.肺 19.气的分类不包含( C )。 A.元气 B.宗气 C.清气 D.卫气 20.易生风动血的邪气为( D )。 A.风邪 B.暑邪 C.燥邪 D.火热之邪 21.“阴在,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表明阴阳的关系是( B )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交感 D.阴阳互藏 2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D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24. 以下治法中,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的是( C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泻南补北法 D.金水相生法 25. 胆属于( D ) A.脏 B.腑 C.奇恒之腑 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 26.运行于脉外之气是指( B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27.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瘀血形成的原因( A ) A、食积 B、血寒 C、外伤 D、气滞 28.下列不属于正治法的是( C )。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寒因寒用 D.虚则补之 29.五脏中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C ) A、肺、心、肝 B、脾、肺、心 C、肺、脾、肾 D、肝、肺、肾 30.五行分类中以木、火、土、金、水为序排列有错误的是( C )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含答案)

思考题: 浙中大by MR.chao 考试题型: 名解2 X 10 = 20% 填空1 X 20= 20% 单选1 X 20= 20% 论述5 X 8 = 40% 1、哪些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了中医理论的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 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2、金元四大家是谁?各有何特点?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 “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攻邪派”。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补土派”。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述整体观的内容。简述辨证论治的过程及证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功能上 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 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4、何谓阴阳,阴阳学说的基本特点有那些? 何谓阴阳互根?阴阳消长?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 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阴阳互根,又称“阴阳相成”,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 为用、相互吸引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或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应是长而不偏盛,消而不偏衰。若超过了这一限度,出现了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是为异常的消长变化。 5、人体内阳长阴消要纠正吗?试述之。 需要,虽然阴阳拥有自和的能力,拥有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 平衡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基本概念: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思考题: ①中医理论体系发展分几个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是什么?②人体这个有机整体是怎样构成的?请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论述。怎样认识人及自然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念构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③证及病、症在概念上有何区别?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基本概念:阴阳、阴阳对立、互根互用 思考题: ①事物阴阳分属的依据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③阴阳消长的形式有哪些?各及阴阳的哪些运动规律相关? ④阴阳转化的依据和条件各是什么?阴阳消长及阴阳转化的关系如何? ⑤怎样用阴阳的运动规律和形式解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五行学说 基本概念:五行、生克、制化、相乘、相侮 思考题: ①五行的特性是什么?

②事物的五行归类的依据、方法和意义是什么? ③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 ④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 ⑤怎样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理的传变? 第二章:藏象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基本概念:藏象 思考题: ①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在形态及生理功能上有何特点? ②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五脏 思考题 心:①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是什么?②为什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③为什么说“心在液为汗”? 肺:①为什么说肺为娇脏?②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③肺气的宣发及肃降各体现于哪些方面?宣发及肃降的关系如何?④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⑤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⑥为什么说“肺合皮毛”?脾:①为什说脾为后天之本?其在临床上有何意义?②脾气主升的涵义是什么?③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各是什么?④“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肝:①肝气疏泄的涵义是什么?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②肝主藏血的涵义和生理意义各是什么?③肝气疏泄失常的表现主要有哪两方面?④肝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 1.何谓中医学,何谓中医基础理论? 2.先秦、秦汉时期,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有几部?是哪几部?3.金元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医家,各有哪些学术论点? 4,中医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述整体观念、证、病、症、辨证及辨证论治的概念。 5.何谓五行,何谓五行学说? 6.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 7.事物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各是什么?有何意义? 8.何谓五行相生、相克?各自的次序是什么? 9.五行相乘与相侮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0.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1.何谓五行制化?制化的规律及意义是什么? 12.怎样用五行学说解释五藏病变的相互影响?请举例说明。 13.根据五行相生与相克规律确定的常见治法各有哪些?分述之。 14.气的概念是什么,气的生成来源有哪几个?与哪些脏腑有关? 15.气的分类有几种?简述各自的概念,生成,分布,及功能。 16.气总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17.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18.血液的生成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 19.试述血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20.为什么补益脾胃可以治疗血虚?为什么说肺为血液循行的动力? 21.试论血液循行的必要条件。 22.试述津液的概念。 23.试述津液的代谢过程。 24.简述气血之间的相互关系。 25.气与津液之间有什么关系? 26.为什么说津血同源? 27.填空题:藏象学说按照脏腑的生理特点,将脏腑分为()()()三类;五脏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六腑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 28.何谓藏象,何谓藏象学说? 29.何谓“精” 30.肾精与肾气有何区别与联系? 31.何谓“天癸”? 32.如何理解“肾主纳气”? 33.肾中所藏精气有哪些来源? 34.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含义与相互关系。 35.为什么说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之根本? 36.肾主水的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7.脾主运化的含义是什么? 38.脾主升清的含义是什么? 39.脾主统血的含义是什么? 40.为什么说“脾主四肢”? 41.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 42.脾主运化水液的具体生理作用是什么?简述其病理表现。

【医考复习题库】中医基础理论100题

【医考复习题库】中医基础理论100题《中医基础》模拟测试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答案:D 2. “寒者热之”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答案:A 3. 热厥证说明了阴阳学说的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答案:D 4.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 A阳虚

B阴虚 C阴盛 D阳盛 答案:B 5. 五行之“相侮”,主要是指 A邪气亢盛,子病反侮其母 B邪气有余,母病传侮其子 C五行之反克 D其不及则所不胜侮而乘之 答案:C 6.“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A木克土 B木乘土 C土悔木 D母病及子 答案:B 7 脾虚之人,面见什么色,可说明肝病犯脾 A.青色 B.赤色 C.黄色 D.黑色 答案:A

8《内经》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一种关系 A 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答案:B 9 阴阳的转化体现在 A 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B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C 阴盛则阳病 D 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 答案:B 10 用取象类比的方法,按木、火、土、金、水依次排列,对不同事物进行五行归类,以下哪种排列是错误的? A 生长化收藏 B 酸苦甘辛咸 C 东南西北中 D 风暑湿燥寒 答案:C 11邪热内盛,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布达四末,形成的病症是 A 实热证

B 虚热证 C 真寒假热证 D 真热假寒证 答案:D 12 脾统血的含义是 A 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 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 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 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答案:C 13. 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 阴盛慎用寒药 B 阳虚慎用寒药 C 冬季慎用寒药 D 假寒慎用寒药 答案:C 14. 不属于肺的生理功能的是 A 主纳气 B 主一身之气 C 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D 主宣发肃降 答案:A

中基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 选择题 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 A.辨症论治 B. 辨证论治 C.辨病论治 D.辨体论治 2. 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 A.张元素 B.刘完素 C.李杲 D.朱丹溪 3. 五行分类中,白色属于 A.木 B.火 C.土 D.金 4. 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从革C稼穑 D.润下 5. 属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 前半夜 D. 后半夜 6.肝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 阴中之阴 7.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上下 B.水火 C.内外 D.寒热 8. 具有喜燥恶湿特性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9. 主津液的脏是 A.肝 B.肾 C. 脾 D. 肺 10.五脏六腑之大主是 A.心 B.肺 C.肝 D.脾 11.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A .津液 B.血液 C.精液 D.营气 12 .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A .控制血液流速 B .控制内脏血液容量 C.控制外周血液容量 D .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 13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人以水谷为本 C .脾主升清 D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14 .生长壮老取决于 A.心主血脉 B.肾藏精 C .脾主运化 D .肺主气 15. 精液的闭藏和排泄是哪两脏协同作用的结果 A .肝肺 B.心肺 C.肝肾 D.肝脾 E.脾肾 16. 肝在志为 A.忧 B.怒 C.喜 D.悲 17. “天癸”的产生取决于 A.先天禀赋的强弱 B.元气的充沛 C.肾阴肾阳的协调平衡 D.肾中精气的充盈 18. 维持呼吸深度需哪脏的功能 A. 肾 B.肺 C.心 D.肝 19.称为“娇脏”的是 A.心 B.肺 C.肝 D.脾 20.称为“刚脏”的是 A.心 B.肺 C.肝 D.脾 21.精血同源体现在哪两脏之间的关系 A .心与肾 B.肝与脾 C .肺与心 D.肝与肾 22 .水火既济体现在哪两脏的关系 A .心与肾 B.心与脾 C.心与肺 D.心与肝 23. 与气虚关系最大的两个脏腑是 A. 肺与脾 B.脾与胃 C.心与肾 D .肝与肺 24.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心气与宗气的关系 B.神与魄的关系 C .心阳与肺阴的关系D. 气与血相互为用的关系 25. 在六腑中,又属奇恒之腑之一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26. 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 A.命门B.肺系C.络脉D.三焦 27. 与津液代谢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A.肝脾肾 B. 心脾肾 C. 肝脾心 D. 肺脾肾 28. 与营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是 A.肺B. 肝C. 心D.脾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 A: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请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1、我国历中上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E、《神农本草经》 2、下列哪位医家是“补土派”的代表人物: A、刘完素 B、李东垣 C、朱震亨 D、张仲景 E、张元素 3、下列外感病邪中,季节性最强的是: 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暑邪 E、寒邪 4、惊则气: A、上 B、缓 C、结 D、下 E、乱 5、下列人体的脏腑中,互为表里的是: A、脾与胃 B、心与大肠 C、肺与小肠 D、肝与肾 E、肾与胆 6、怒伤: A、胆 B、脾 C、肝 D、肾 E、心 7、肾在体合: A、肉 B、骨 C、皮 D、脉 E、筋 8、手太阴经脉所属的脏腑是: A、肺 B、肾 C、胃

D、大肠 E、肝 9、素体阳虚感受寒邪用助阳解表法治疗属: A、急则治其标 B、寒因寒用 C、因时制宜 D、缓则治其本 E、标本兼治 10、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 A、心 B、肺 C、脾 D、肾 E、胆 11、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 E、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12、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肝脾肾 E、心肺肾 13、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 A、卫气 B、营气 C、宗气 D、元气 E、正气 14、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膀胱 15、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 A、母病与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正治法: A、塞因塞用 B、寒者热之 C、热者寒之 D、虚则补之 E、实则泻之 17、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