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防控知识

宫颈癌防控知识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防控知识,就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

一、了解宫颈癌的症状

早期的宫颈癌症状不明显,常见的表现为白带量增多、异味、阴道出血等。晚期则可能出现下腹痛、尿频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二、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筛查方式有宫颈涂片和HPV病毒检测。建议女性2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30岁以上可加做HPV病毒检测。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品,保持体重正常,减少性伴侣的数量等,都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四、接种HPV疫苗

HPV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

预防宫颈癌。目前市面上有多种HPV疫苗,建议女性在20岁前接种HPV疫苗,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五、注意私处卫生

注意私处卫生同样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每天洗澡,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使用药物滥用,不要使用过于紧身的内裤等,都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六、积极治疗宫颈病变

宫颈病变是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如果能及早发现并进行积极治疗,就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宫颈病变。

预防宫颈癌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定期筛查、良好的生活习惯、接种HPV疫苗、注意私处卫生以及积极治疗宫颈病变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降低患病风险,保护自己的健康。

加速消除宫颈癌,要从“我”做起

加速消除宫颈癌,要从“我”做起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占女性肿瘤的第三位,其致 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吸烟、性行为、遗传等。以2020年为例,我国子宫颈癌新发病例109741例,发病率为10.7/10万,年死 亡病例59060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到2030年,全球基本消除宫颈癌 (发病率控制在4/10万)。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加速消除宫 颈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预防宫颈 癌的基本知识。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 宫颈黏膜有裂口时有HPV的感染,感染后引起细胞的增生、增多,增生组织 体积达到2-3mm时形成缺血、缺氧状态,释放血管生成因子致异常血管再生,缺 血的组织得到营养可以继续生长,最后发展成宫颈癌。HPV感染后大部分自然消退,很少部分可能持续感染10-20年才发展为宫颈癌。 其实,不是说女性朋友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后就能发生宫颈癌这种疾病,而是要经历三个阶段:感染HPV病毒→发生癌前病变(CINI-CINII-CINIII)→最后才是宫颈癌。在这三个阶段中如果提早进行人为干预就可以阻止宫颈癌的 发生,如一旦发现自己身体感染了HPV病毒,自身的免疫机制能够自行清除大部 分病毒,这也就是大部分人虽然感染了HPV病毒呈现出无临床症状且复查HPV阴 性的原因。然而,若是持续感染某些高危型的HPV病毒,则容易发生癌前病变; 如果已经发生了癌前病变,未能早些发现与及时治疗,那么到最后就会发展成宫 颈癌。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宫颈癌在不同发展时期,其临床表现各不尽同。 1.早期症状

子宫颈癌防范指南

子宫颈癌防范指南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据统计,在全球范 围内,每年有超过50万例新发子宫颈癌病例,其中约30万例病患不 幸死亡。然而,子宫颈癌属于可以预防和早期发现的癌症。本文旨在 为读者提供一些有效的防范指南,以帮助减少子宫颈癌的风险并保障 女性的健康。 第一部分:了解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感染高危 型HPV病毒是导致子宫颈细胞发生异常变化并演变为癌症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子宫颈癌的原因和相关知识对预防和早期检测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接种HPV疫苗 目前,HPV疫苗是预防子宫颈癌的最有效手段之一。HPV疫苗可 以预防感染多种高危型HPV病毒,从而降低子宫颈癌发生的风险。推 荐女性9到26岁接种HPV疫苗,最好在性行为开始之前接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效果。 第三部分:定期进行宫颈筛查 宫颈筛查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和前癌病变的重要手段。女性应该定 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也称为“涂片检查”,以便及早发现任何细胞 异常变化。对于年龄在30岁及以上的女性,还可以选择宫颈HPV检 测作为筛查手段,以进一步提高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第四部分:避免高风险行为 一些高风险行为也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首先,性行为伴随多个 性伴侣会增加感染高危型HPV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性生活并避 免过多的性伴侣能够降低患子宫颈癌的风险。其次,吸烟也是一个重 要的危险因素,吸烟会对子宫颈细胞产生有害影响,增加癌变的风险。 第五部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对预防子宫颈癌起到积极的作用。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经常锻炼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从而降低患上子宫 颈癌的风险。此外,注意减压、管理压力,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结语: 预防和早期检测是战胜子宫颈癌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HPV疫苗,女性可以有效预防高危型HPV感染,同时定期进行宫颈筛查能够早期 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此外,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避免高风险行为也是 降低子宫颈癌风险的关键。通过这些防范指南,我们可以为女性的健 康保驾护航,减少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共同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社会。

第五期健康讲座乳腺癌与宫颈癌防治知识

乳腺癌防治知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 乳腺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身体组织液酸化,身体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形成身体正常细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正常细胞就无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变染色体采取主动变异的细胞,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另外,还有因体质酸化身体发生其他组织的癌变,又因身体机能下降,身体组织液酸化,癌细胞趁虚而入,造成了乳腺癌。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 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乳腺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无痛性肿块: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2.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3.乳头和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炎性乳腺癌

宫颈癌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宫颈癌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该怎么有效的预防宫颈癌 一、预防: 子宫颈癌高居癌症发病率之首,但它是惟一可以预防的癌症,只要平时注意检查,就能远离风险。 尽管子宫颈癌的发生率不低,但只要平时注意检查,还是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的。 2、妇科普查不容忽视:宫颈癌虽然危险,但是也有它自己的“软肋”,最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早期的炎症发展到恶性的癌变需要6到8年的时间,如果好好把握住这段时间,现代医学手段是完全可以把癌变检查出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女性重新过上健康生活的。根据研究显示,宫颈癌最开始的一期状态,治愈率可以达到80%到90%,二期时是60%到70%,进入三期还能有40%到50%,但发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女性总觉得“我吃得多,睡得香,能有什么大毛病。”其实不然,宫颈癌在早期几乎没有身体上不适的感觉,但到有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出现时一般已到宫颈癌的二期了,危险性增大了很多。所以,女性朋友需要每年做一次妇科体检,尽早发现癌变的产生,为治疗争取时间。 按照美国的标准,有性生活的女性接受妇科体检的规律是:18岁以后每年做一次宫颈防癌细胞学涂片检查,如果连续三年没有问题,可以每两年检查一次。目前,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技术已经成熟,成年妇女每年做一次检查,有没有病变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果发现病变,在这时采用手术及放疗等手段,不仅可以防止癌症的扩散,同时,减少癌变严重时需要切除子宫和卵巢对病人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愈后的效果也很不错。 3、远离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开展洁身自爱教育:子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位。目前此病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原因就在于前者妇女的保健意识较差,往往等到发病了才去检查,而这时肿瘤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子宫颈癌多发于35岁以后的妇女,高峰期则为45~59岁,但目前发病年龄已经大大提前,很多得病的女孩只有20几岁。研究发现,不少性传播疾病都会引起子宫颈癌,尤其是尖锐湿疣,更是与此病有密切联系,因此多性伴的女性是子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性生活过早、营养不良、长期口服避孕药、家族遗传、妇科检查器械造成的伤害也会增加子宫颈癌发病的风险。有过以上经历的女性应特别重视子宫颈癌的筛查工作。 4、怀孕对宫颈癌来说是最危险的:对宫颈癌来说最危险的是怀孕,因为宫颈癌早期不会影响怀孕,如果在怀孕之前没有检查出来妈妈已经有宫颈癌,那么随着怀孕,子宫大量充血,妈妈输送来的营养不仅养了宝宝,同时会使癌变部位以极其迅速的速度增长。再加上身体因怀孕分泌的一些激素对癌症有促进作用,怀孕时身体免疫力下降,对抗癌细胞的作用起不到,而宫颈癌的一些征兆如出血等又会被认为是先兆流产的现象而被忽略,等到生完宝宝再发现时就晚了,预后的效果很不好。所以孕妇在怀孕前,一定要做好各种检查,尤其是涂片,否则,经过孕期的时间,有些疾病会被漏掉,引起严重的后果。

宫颈癌防治知识讲座

宫颈癌防治知识讲座 临床工作当中,医生常常被宫颈癌患者问道:我的病是怎么得的?我的病能治好吗?我能活 多少年?这个病能预防吗?这个病能复发吗?现在我们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预防篇 宫颈癌是怎么得的呢?可以说,宫颈癌是第一个有明确病因的肿瘤,它是由生殖道内持续性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英文缩写为HPV)感染所致。一般来讲,从高危HPV感染开始到发 生宫颈癌的时间是10-15年。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它是否发生病变。如果坚持每 年做一次体检,就能早期发现宫颈瘤变,甚至宫颈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每年做一次体检 的原因。 那么我们体检做什么检查呢?首先我们要看你有没有高危HPV感染。如果没有高危HPV感染,那么你可以每隔3年做一次同样的检查。如果有这个病毒的感染,那么你也不必慌张, 不必害怕。因为有HPV感染的人群中只有少数人得宫颈癌,大部分人是短期内感染,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清除掉这种病毒,通俗地讲就像在生殖道得了一场“感冒”。所以说,HPV阳 性能说明什么呢?他只是提醒你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仔细检查阴道或宫颈是否有异型增生 的上皮,以便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 那么HPV阳性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是应该做阴道镜。如果阴道镜有问题要进一步做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我们会根据活检病理的情况决定你下一步是观察还是治疗。没有阴道镜的 医院还可以做肉眼醋酸肉眼碘试验,如果见到醋白上皮或碘阴性上皮,就应该做活组织检查。如果检查没有病变,那么请你再观察一年。一年后再重复检查。有的医院没有检测HPV的仪器设备,那么可以做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如果得到ASCUS结果,有条件的要做HPV筛选,HPV阳性者做阴道镜检查。HPV阴性者往往提示炎症,可以观察。如果没有条件做 HPV检测,可以直接做阴道镜检查。总之,体检意味着“看着”你身体上的器官,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什么样的人易感染HPV?HPV病毒非常常见,绝大多数有过性经历的人、不论男女都会在人生中某个阶段感染上HPV。因为这种病毒具有潜伏性,所以有可能在一次性经历被传染后, 会携带HPV很多年。使用避孕套能降低感染的可能性,但却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传播。因为HPV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所以初次性生活过早(<16岁)、多个性伴侣者易感染HPV。它也可以经其它接触导致感染。导致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如吸烟、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慢 性免疫抑制等也是协同的易感因素,使得HPV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增加了宫颈癌发病的可能性。还有一些情绪上的因素如性格急躁,固执己见,工作或生活压力大,活动量少等也是导 致抵抗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如何预防HPV感染呢? 疫苗预防:目前研究上市的HPV疫苗有针对HPV1618型的二价疫苗和针对HPV 6、11、16,18型四价疫苗,可以预防由该病毒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能将宫颈癌发生率降 低75%,安全性好,并且有效率达到95%。已经获得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上市 批准。美国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能获得HPV疫苗保护的人群年龄为9-26岁,而无 论男孩、女孩最适宜接种年龄为11-12岁。HPV疫苗接种时间应于六个月内分3次注射(第 1剂:自行选择日期;第2剂:第1剂后2个月;第3剂:第1剂后6个月。

两癌防治知识

宫颈癌防治知识 宫颈癌的症状: 通常早期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没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以下症状: 1、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律阴道出血,包括非经期的阴道流血、性交过程中出血(触出血)、 更年期后的出血。 2、其它病症:包括阴道流出难闻的分泌物、骨盆疼痛、背痛、小便出血或疼痛、脚肿、 全身疲倦和体重下降。 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1、多个性伴或性伴有多个性伴。 2、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 3、患有其他性传播性疾病。 4、宫颈的长期感染和炎性剌激等。 宫颈癌的预防: 1、积极参加妇女防病知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防病意识。 2、注意经期和性生活卫生,避免过早性生活及性生活混乱。 3、定期做宫颈癌筛查,至少每2年一次,有条件者一年进行一次筛查。 4、对已经发现的宫颈病变及生殖系统感染性病症,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5、注射HPV疫苗。 乳腺癌防治知识 乳腺癌常见症状: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外形改变;乳头变化:癌肿位于近乳头者,可伴有乳头回缩;腋窝淋巴结肿大,上臂水肿;月经失调;情态改变等。 乳腺癌的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饮食,限过多的脂肪摄入。 2、适龄婚育,自己哺乳。 3、不滥用女性激素类药物。 4、生活和谐,情绪稳定。 5、适度体育锻炼,保持内分泌平衡。 6、自我检查乳房,一般每月一次,宜于月经干净后一周内进行,发现异常及时找乳腺专科医生咨询。 7、定期开展乳腺癌普查:一般应1-2年1次。 8、积极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纤维瘤等。 9、积极治疗乳腺癌,目前乳腺癌早期手术治疗和化疗均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10、乳腺癌患者手术或化疗后必须坚持定期复查,以利指导功能康复和及早发现癌症复发或转移。 温馨提示:为了您的健康,请积极参加“两癌”检查

宫颈癌知识培训总结

宫颈癌知识培训总结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癌症中居第二位。为了提高人们对宫颈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我们进行了一次宫颈癌知识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全面介绍了宫颈癌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早期症状、筛查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内容。以下是本次培训的总结: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其他因素如吸烟、多个性伴侣、免疫抑制等也会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感染HPV后,长期存在的病毒感染会导致宫颈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癌变。 二、早期症状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容易被忽略或误诊。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白带异常增多、性交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被认为是月经不调或其他妇科疾病引起的,因此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 三、筛查方法 宫颈癌的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涂片)、HPV病毒学检测和宫颈活检等。涂片是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方法,通过观察宫颈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来判断是否

存在异常细胞。HPV病毒学检测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 病毒。宫颈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通过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宫颈癌的存在与否。 四、预防措施 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HPV疫苗。目前市场上有两种HPV 疫苗,可以预防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从而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包括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避免吸烟、减少性伴侣的数量、使用安全套等。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妇科恶性肿瘤。通过加强对宫颈癌知识的培训,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早期发现和治疗,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宫颈癌,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共同为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宫颈癌筛查和预防知识讲座

宫颈癌筛查和预防知识讲座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宫颈癌患者45万人,我国每年13.5万,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且趋于年轻化。由于宫颈癌存在比较长的可逆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宫颈癌是一个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疾病。只有通过宫颈癌的筛查技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因此,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宫颈癌有哪些危害? 宫颈癌已成为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癌症的第二位,发病率如此高,但关注宫颈癌的人却不是很多。谈谈宫颈癌的危害,给不关注宫颈癌的女性敲一个警钟!宫颈癌的危害有以下5点: 1、宫颈癌可导致女性身体不适腹部酸痛,出血和恶臭白带。 2、宫颈癌患者对性生活有直接影响。 3、宫颈癌患者危害最大的是子宫,因为子宫是受精卵发育成长的地方,在治疗过程中有时候不得不切除子宫,已达到保全生命的目的,就会无情的剥夺未育女性作母亲的权利。

4、宫颈癌和不孕症有关,久治不愈的宫颈炎症是宫颈癌发病的一个因素。宫颈炎可造成的“有菌”的白带和碱性情况,晦气的生存和活动,从而可招致不孕。 5、宫颈癌长期威胁心理健康:患宫颈癌后,女性心理会生发出前所未有的压抑感,以致不能正确面对生活、工作,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 二、宫颈癌有哪些发病因素? 宫颈癌的发病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性活跃及分娩次数:初次性行为2个者患病风险高4-6倍),与有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侣曾患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容易患宫颈癌。 2、病毒感染:高危型人瘤病毒(HR-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从90%宫颈癌标本中均可检测到HPVDNA的存在。另外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及巨细胞病毒与宫颈癌发生有一定关系。有性病史者易患宫颈癌(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 3、其他:吸烟(主动/被动)可增加感染HPV效应; 总之,宫颈癌与早婚、多产、性生活过早、性混乱等因素有关。

HPV抗体检测-普及宫颈癌防治知识,降低患病风险

普及宫颈癌防治知识,降低患病风险 一、普及宫颈癌防治知识,降低患病风险 (一)广泛宣传宫颈癌防治知识和理念 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组织专业机构编制发布宫颈癌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科学宣传HPV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必要性等知识,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妇联、学会和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社会倡导活动和公益广告宣传,提高广大妇女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针对流动人口、脱贫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重点人群和地区开发适宜的宣教材料,帮助妇女了解宫颈癌防治政策和服务项目,主动接受服务。 (二)促进HPV疫苗接种 对于符合要求的国产HPV疫苗加快审评审批。加强HPV疫苗接种规范化管理,建立真实完整的疫苗购进、储存、分发、供应记录,及时公布有资质的接种单位名单,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积极发挥学校在组织动员方面的作用,提升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意愿。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HPV疫苗接种试点,探索多种渠道支持资源不足地区适龄女孩接种。 二、宫颈癌疾病发展进程分析

HPV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是一种小分子的、无被膜 包被的、环状双链DNA病毒。HPV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品或性传播感染人类。该病毒只能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能引起人类 皮肤的多种乳头状瘤或疣及粘膜生殖道上皮增生性损伤。 HPV现有100多种类型,约40余种特定类型HPV会引起不同的临 床表现,按侵犯的组织部位不同可分为皮肤高、低危型和黏膜高、低 危型。 三、宫颈癌防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宫颈癌疾病负担严重,2020年全球范围内,近20%的宫颈癌 新发病例发生在中国,且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为响应WHO加快消除宫颈癌的全球战略,我国发布了宫颈癌筛查 相关政策,国家及地方为推进宫颈癌防控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依然面 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目前宫颈癌三级防控策略为:一级预防,健康教育、HPV疫苗接种;二级预防,宫颈癌筛查、癌前病变治疗;三级预防,宫颈癌治疗。三 级防控工作的实施一般在不同组织机构完成,这就给整个筛查流程的 质控管理及患者宫颈癌筛查-转诊-治疗-随访信息统一化管理制造了非 常大的难题。如何有效地开展二级预防全流程质量控制、保障筛查质

乳腺癌宫颈癌防治(一)2024

乳腺癌宫颈癌防治(一)引言概述 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降低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从预防、早期发现、诊断、治疗以及康复五个大点来阐述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防治措施。 正文内容 1.预防 -体育锻炼: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乳腺组织新陈代谢,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饮食调节: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纤维素的摄入量,可降低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戒烟限酒: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会增加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生几率,因此应戒烟限酒。 -避免暴露致癌物:避免接触和暴露在乳腺癌和宫颈癌的致癌物质,如二手烟、有毒化学品等。 -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时间、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乳腺癌和宫颈癌。 2.早期发现 -自我检查:每个月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对于发现乳房异常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乳腺和宫颈癌的定期体检,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检查、宫颈涂片等。

-遗传咨询:对于存在乳腺癌和宫颈癌家族遗传史的个体,应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及早发现患病风险。 3.诊断 -乳腺癌:乳腺癌诊断的主要手段包括乳房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房核磁共振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等。 -宫颈癌:宫颈癌诊断的主要手段包括宫颈涂片、阴道镜检查、宫颈生物检查以及纤维结肠镜等。 4.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和周围淋巴结来达到治疗目的。 -化疗和放疗:对于晚期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化疗和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减小肿瘤体积、控制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针对乳腺癌的HER2阳性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等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5.康复 -心理支持:乳腺癌和宫颈癌治疗后,患者往往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训练:乳腺癌和宫颈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起到重要作用,包括经济帮助、情感安抚、就业机会等。 总结

“两癌”防治健康教育知识

“两癌”防治健康教育知识宫颈癌 防治健康教育知识 一、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发生于宫颈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二、宫颈癌有什么病症? 宫颈癌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病症,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阴道不规那么出血、阴道排液等病症。 三、哪些危险因素与宫颈病变相关? 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 1.有宫颈癌等疾病相关家族史;.性生活过早; 2.过早生育(18周岁以前);.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 疗; 3.多个性伴或性伴有多个性伴;.HIV感染; 4.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吸烟、吸毒者。 四、生活中怎样预防HPV感染?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避

免性传播疾病发生。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五、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吗? 可以。9-45周岁女性均可接种HPV疫苗,在此年龄段越 早接种保护效果越好,其中9-15周岁女性是重点人群。 六、定期宫颈癌筛查有必要吗? 有必要。30-64周岁妇女应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并在发现癌前病变时及时治疗,可以阻断病情向宫颈癌开展。 七、女性间隔多长时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 适龄妇女每3-5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 八、接种HPV疫苗后,是否还需要接受宫颈癌筛查? 需要。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均需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九、1家宫颈癌筛查项1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癌初筛(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高危型HPV 检测),初筛结果异常还需要接受阴道镜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十、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需要治疗吗? 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都不能作为疾病的最后诊断,应由专业人员结合检查结果和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再确定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方案。 乳腺癌防治健康教育核心知识一、什么是乳 腺癌?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 癌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并提高治愈率。本文将介绍癌症防治的核心知识,包括癌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等方面。 一、癌症的预防 预防癌症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合理的饮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摄入加工肉类和高糖饮料。其次,戒烟限酒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患肺癌、口腔癌、食管癌等癌症的风险。此外,保持适度的体重和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也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二、癌症的早期发现 早期发现是癌症防治的关键。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手段。常见的癌症筛查项目包括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乳腺和宫颈癌筛查,男性和女性都应该每两年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自身身体的变化,如乳房肿块、疼痛、呕血等症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三、癌症的治疗 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癌症和某些肿瘤类型。放疗利

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适用于局部晚期癌症。化疗通过用药物杀灭癌细胞,适用于全身性晚期癌症。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对肿瘤中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制定。 四、癌症的康复与护理 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全面的康复与护理。首先,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其次,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康复效果。此外,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定期复查以监测疾病进展。同时,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他们的关心和陪伴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力量和勇气。 癌症防治的核心知识包括预防、早期发现、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方面。通过合理的饮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和积极治疗,我们能够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治愈率。希望大家都能加强对癌症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为预防和治疗癌症做出努力。

WHO 子宫颈癌综合防治基本实践指南(第二版)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子宫颈癌综合防治基本实践指南(第二版)》,该指南旨可帮助世界各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宫颈癌。宫颈癌是全球最致命但又最容易预防的女性癌症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27 万人死于宫颈癌,其中高达85% 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014 年12 月3 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世界癌症领袖峰会推出了《子宫颈癌综合防治基本实践指南(第二版)》。该指南更新了《子宫颈癌综合防治基本实践指南(2006 版)》,重点突出为预防和控制宫颈癌加强女性获取卫生服务方面的技术和战略的最新进展,有望解决宫颈癌预防和控制方面的需求与服务可用性之间的缺口。 世卫组织宫颈癌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专家Nathalie Broutet 博士说:“更新的世卫组织宫颈癌指南对于全世界女童和妇女来说可能性命攸关。没有灵丹妙药,但通过综合使用更有效和更可负担的工具来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将有助于解除对不堪重负的卫生预算的压力,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并大大促进消除宫颈癌”。 前言 宫颈癌是女性生命最严重的威胁之一。据估计,目前全球有100 多万女性患有宫颈癌。其中许多患者都无法获得预防、治愈性治疗或姑息治疗方面的卫生服务。在2012 年,528000 个宫颈癌新增病例被诊断,266000 名患者死于该疾病,其中近90% 的患者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由于没有迫切的关注,宫颈癌的死亡人数预计将在接下来10 年中上升近25%。 宫颈癌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但美国中南部、非洲东部、南亚和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的宫颈癌发病率最高。在过去30 多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宫颈癌发病率已有下降,这很大程度上是筛查和治疗方案的结果。相比之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宫颈癌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或保持不变。这通常是因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有限,缺乏认识以及没有筛查和治疗规划。而生活在发达国家的农村女性和贫困女性也面临着更大的宫颈浸润癌风险。 大多数死于宫颈癌的女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比较年轻。她们可能需要抚养孩子,照顾家庭,为城乡社会和经济生活做出贡献。一个女人的死亡既是一个人的悲剧,也会给她的家庭和群体带来悲伤和不必要的损失。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如果疾病能在早期检测出来和并被有效管理,那么宫颈癌是最可预防和治疗的癌症形式之一,所以这些患者的死亡是不必要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欠发达国家显然更可能缺乏有效的卫生系统和足够的财政资源。同时女性不能在社会中获得平等的卫生保健机会是重要原因。我们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女性解决足够资源需要和提高卫生保健水平。新指南强调更好地处理性别歧视并将一系列其他社会因素(如财富、教育、宗教、种族)纳入卫生政策和方案的设计。 在2007 年,作为一个政策问题,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其成员国将致力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过程。社会性别主流化是使男女双方的关注和经验成为设计、实施、监督和评判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有政策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男女双方受益均等,不再有不平等发生。纳入主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 WHO 提倡为女性健康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优先解决孕产妇保健计划,同时还积极参与加强卫生系统,开发、测试和实施适当的技术使宫颈癌护理的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变得可行和可负担。新技术的发展将以更全面的方式为预防和控制宫颈癌提供了一个可能,为全球女性建立一个更健康的未来。可选筛查技术的可用性增加,如醋酸目视检查(VIA)、HPV 检测以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可以帮助预防许多宫颈癌。此外,HPV 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人群为9-13 岁未发生性行为的青春早期女性,她们有机会通过这个方法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然后在30-49 岁时接受宫颈癌筛查。 该指南确认了女性一生中可采取宫颈癌控制和预防行动的主要机会和年龄,尤其涉及: 一级预防:为9-13 岁女童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以便在她们开始性行为之前为其免疫。 二级预防:向30 岁以上妇女提供VIA(醋酸着色肉眼观察)或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筛查等技术服务,随后对检出的可能发展成宫癌的癌前病变进行治疗。 三级预防:为任何年龄的妇女提供癌症治疗和管理,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 在治愈性治疗已不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姑息治疗至关重要。 为实施这些建议中的各项要素必须开展一系列不同的卫生服务和规划,该指南强调各部门之间,各项卫生规划之间以及各级卫生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之间必须进行合作,以便能成功预防宫颈癌。指南还说明了如何将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纳入现有的卫生保健提供系统,包括纳入计划生育、产后护理以及艾滋病毒/ 艾滋病服务。为青少年接种疫苗可开辟途径,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卫生信息、性教育以及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 开展宫颈癌预防和控制规划可支持联合国秘书长的2010 年全球妇幼健康战略。宫颈癌在2011 年《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大会高级别会议的政治宣言》中得到确认。2013 年世界卫生大会将预防宫颈癌列为《2013-2020 年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

宫颈癌防治综述

宫颈癌防治综述(子宫颈癌)

[概述] 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 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迄今为止唯一找出治病原因的癌症。子宫颈癌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引起的,HPV病毒可直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有十几年的潜伏期,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宫颈癌可防可测,按时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就能有效避免不幸发生。宫颈癌与性生活没有直接连系,女性需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由于对宫颈癌致病概念的错误理解,仿佛子宫颈癌就是不洁身自爱的代名词,给女性带来很大危害,以至于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导致不幸的发生。 子宫颈癌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种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其发病率居第一位。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近年估计其5年患病例为1558000,其中100余万在发展中国家,30余万在发达国家。Parkin报告80年代全世界每年发生宫颈癌数为46.5万,占妇女新发癌症病例的15%,其中3/4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每年有20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在拉丁美洲女性死因中,25%为恶性肿瘤,其中18%死于宫颈癌(WHO,1986)。我国宫颈癌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是高发区常连接成片,各省宫颈癌相对高发区的市、县也常有互相连接现象。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根据29个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我国每年新病例为13.15万。20世纪70年代我国宫颈癌的死亡率为9.98/10万,每年死亡人数为5.3万,占女性癌死亡人数的18.4%,仅次于胃癌。1990~1992年全国宫颈癌死亡率降至3.25/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死因构成中占4.86%,居第六位。我国台湾省1994年宫颈癌死亡率为9.54/10万,死亡人数为973人,仅次于肺癌及肝癌,而居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各国、各地报道也有差异,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岁以前少见。 宫颈癌在早期临床表现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在阴道检查时,可见表浅的糜烂,或有一般慢性炎症如少量白带等;中期常有白带增多、腥臭,阴道不规则出血,骶尾、臀部及大腿部的持续性疼痛,膀胱直肠受侵时可出现排尿、排便障碍等表现。宫颈癌由于其发生的部位和阴道细胞学检查的应用,可被早期发现并积极预防,治疗效果较好,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大幅度下降。 宫颈癌属于中医“癥瘕”、“崩漏”、“带下”、“五色带”等范畴。 [病因学] 关于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也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诱因。 一般认为可能是多项因素的交叉协同作用所引起的,其危险因子有:慢性宫颈疾病(如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以及白斑、裂伤等)、性行为频繁、或性生活紊乱、或忽略性行为之清洁、忽略经期卫生、性伴侣包皮过长、且可能与疱疹二型病毒(HSV_2)及人乳头瘤(HPS)有密切关系。 近年来还发现子宫颈癌与性交而传染的某些病毒有一定关系,如:①人类疱疹病毒Ⅱ型(HSV—2),因HSV—2抗体检查在浸润性宫颈癌的病人中80%~100%阳性;②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对各类宫颈癌组织进行HPV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均提示子宫颈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有关;③人类巨细胞病毒(CMV)。国内外均有报道,子宫颈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CMV抗体滴度均高;动物实验证明CMV-DNA具有恶性转化能力,因此,病毒感染成为近年来研究宫颈癌发病原因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医病机] 子宫颈癌的发生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七情所伤、肝气郁滞、五脏气血乖逆、气滞是癥瘕的始因,怒伤肝,忧思伤脾,疏泄失常,气血郁滞。冲任损伤,肝、脾、肾诸脏虚损为内因。早婚多产,不节房事,肾阴亏损,精血不足,以致冲任失养,或漏下淋沥不断。肝藏血,主疏泄,疏泄失职带漏下淋沥,肝肾阴虚,

好医生宫颈癌网继续教育

一、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13.5万,约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为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全世界每年约23万例死于子宫颈癌,亚洲约15万,我国约8万。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在某些地区有明显上升趋势,且患者趋于年轻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1、中国子宫颈癌高发区域分布图 2、中国的西部地区子宫颈癌正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 (3)我国宫颈防癌检查的现状 调查数字显示:我国25岁以上的妇女中,有超过70%的人数从未做过宫颈防癌检查! 二、我国宫颈病变诊治和防治的发展 近年我国的宫颈病变的诊治和宫颈癌的防治有了新的发展。 1、引入CCT、TCT;引入TBS;引入HPV DNA/ test,hc2。

2、2000年6月,北京地区召开首次宫颈病变诊治研讨会、阴道镜学习班,提出规范化意见。在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举行研讨会。 3、《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263;2002,37(3):129-131 述评及相关文章 4、2002年11月,全国首次CL会议;全国范围开展的防治子宫颈癌的工作;卫生部10年百项工作-PCC项目(2003);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子宫颈癌的防治(2004);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北京地区宫颈病变的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的研究(2006);中国子宫颈癌的防治工程(2007);中国妇女联合会-母亲健康快车●防治子宫颈癌行动(2007) 三、筛查(Cervical Screening) (一)宫颈防癌筛查的重要性(Cervical Screening) 1、宫颈癌筛查不只是医师行为,更是政府的职责,是艰难的系统工程,我国目前不可能做到像美国、澳大利亚那样建立规范化的筛查制度。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做区域性筛查,定点筛查,机会性筛查。所有到妇产科门诊就诊者和各种体检者,都应做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因素者应行定期的检查和随诊。 2、筛查的目的是识别和检出子宫颈癌前病变,而不是子宫颈癌;子宫颈癌多半有症状,是及时诊断问题。子宫颈癌在癌前病变未被诊断,是没有进行检查和筛查:1/4 患者从未进行细胞学检查;1/4患者子宫颈癌前5年未进行细胞学检查。 3、筛查的准确性取决于: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细学检查质量(人员培训、考核;先进方法引入(TBS分类);卫生经济学等) (二)何时开始筛查 1、性生活开始后3年左右;不晚于21岁; 2、对于少女出自健康状况、预防咨询及STD诊治等是否需要筛查尚有争议; 3、宫颈筛查的需要并非是妇女保健的启动程序。 (三)何时终止筛查 1、年龄>70岁,在10年内已有3次以上之满意的细胞学检查正常者,可停止筛查。但若无上述筛查历史,或有不正常者,则建议继续筛查。 2、有宫颈癌历史、雌激素暴露、免疫功能障碍(HIV+),应继续长期筛查。 (四)筛查间隔 1、传统细胞涂片检查,每年一次; 2、TCT ,每2年一次; 3、30岁以后,连续3次正常者,每2-3年一次; 4、FDA 准许HPV DNA检测于>30岁始用,以后每年与细胞学同时检测; 5、Cytology、HPV DNA Test不超过每3年一次 6、注意对HPV感染的评估 (五)中国的筛查策略 1、起始:经济发达地区,25-30岁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35-40岁女性。高危人群应适当提前。 2、终止:大于65岁。

乳腺癌宫颈癌的防治知识

乳腺癌的防治知识 1、乳腺癌易感因素 (1)、家属中有乳腺癌患者; (2)、40~60岁妇女; (3)、曾患乳腺囊性增生或其它良性肿瘤; (4)甲状腺功能低下而肥胖者; (5)、育后未哺乳或哺乳不规则者; (6)、曾有一侧患乳腺癌者; (7)、年龄大而未婚或婚后未育者; (8)、卵巢功能不正常伴功能性子宫出血; (9)、曾患子宫体癌者; (10)、多食脂肪者。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妇女中,每8~9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患乳腺癌。全球每年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所以必须重视乳腺癌的防治。在生活中积极预防乳腺癌。 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如保持乐观情绪,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尽量不饮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经常锻炼身体,避免肥胖。避免高龄生第一胎,提倡母乳喂养。小心使用性激素类药品,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 3、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乳腺癌很早期的时候,临床上毫无症状,也无肿块,是很难发现的,除非应用特殊的检查方法。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最好的方法是妇女学会自己定期检查乳房,这样就可以使肿瘤在还未长大之前就被发现自我检查时,如发现乳头溢液或乳房湿疹样改变或很小的结节,不要轻易放过,因为这些异常现象绝大多数为乳腺癌的首先症状。乳头溢液或湿疹样改变,由于内衣被水渍所污染,容易发现,而小结节肿块不痛不痒,不加注意就容易被忽视。每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到医院去作进一步检查。

患者、医务人员发现乳房的任何微小异常,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而不是精神紧张),如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这些异常变化常是乳腺癌的特征。 4、乳腺癌的症状有 (1)、乳房内结节或肿块; (2)、部分病人有乳头回缩或乳头溢液; (3)、有时皮肤表面可出现橘皮样改变; (4)、少数病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5、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已开展了乳腺普查。普查的对象多数定为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普查方法为普通检查、X线乳腺摄影或红外线扫描等。检出早期癌并早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有效挽救其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 6、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1)、乳腺普查 目前乳腺癌普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临床体检和乳腺照相,有时也采用B超检查。普查的对象主要是35岁以上的妇女,一般间隔1~2年,对有乳腺癌家族史和高危人群常作为普查的重点对象。乳腺照相史乳腺癌普查中最重要的手段,异常影像为结节影,微小钙化和乳腺局部结构紊乱。乳腺照相不仅能诊断良、恶性,还能帮助医生早期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的乳腺癌。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癌症协会建议:50岁以上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照相,40~90岁妇女每1~2年一次,35~40岁妇女应做一次乳腺照相作为基础资料保存,以便以后作为堆栈。 乳腺B超是一种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对年轻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妇女更为适宜,但对微小钙化的检测灵敏性不如乳腺照相。两种方法可以互补,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2)、乳腺自查 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每月月经来潮后一周。对绝经后或子宫切除的妇女可在每月的月初或医生确定适宜的时间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