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序曲》教案

《1812年序曲》教案
《1812年序曲》教案

《1812年序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1812年序曲》,激发学生听交响性音乐的兴趣。

2、通过聆听、比较、探究等参与方式,了解音乐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进而能让学生自己举一反三,欣赏更多曲目。

3、了解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加深人类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情感。【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的描绘性作用。

2、引导学生认真倾听《1812年序曲》的音乐主题、典型节奏以及乐曲的结构,逐步领悟“培养音乐的耳朵”这句话的含义。

3、了解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加深人类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听的或常听的音乐,你能把以下几类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排个顺序吗?(多媒体银幕)

交响性音乐;美声唱法歌剧选曲;

民族管弦乐曲;民族唱法歌曲;

通俗类器乐曲;通俗唱法歌曲;

(根据平时调查了解,结果往往是通俗类在前,交响乐、美声在后。原因也很清楚:易懂与难懂是最主要因素。)“老师有一个想法,每个人可以有个人的不同爱好。但如果有很经典的、全世界人都公认的经典作品,我们是不是有必要了解它呢?因为我们是高中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积累和阅历。比如我问你们,

当年俄法之间有过战争吗?”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了解讨论此问题。由此引出题:《1812年序曲》。

二、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柴科夫斯基(1840—1893) 俄罗斯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作曲家,作

曲家,代表着19世纪末情绪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主要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年序曲》、《意大利随想曲》、钢琴组曲《四季》等。

1、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

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2、简介序曲、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下面我们就听听柴可夫斯基如何运用音乐主题来叙事并表达他的民族立场和

民族情感,同时我们也通过聆听主题培养自己音乐的耳朵。(大概放一遍)

4、问问同学们从音乐中听到了哪些情绪。

5、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乐曲的结构和具体怎样表达情感:

祈祷和平与安宁——众赞歌:这一主题引自圣咏《上帝,拯救你的臣民》,但我们却仿佛从这庄重犹如赞歌的旋律中,既感觉它象征着和平的俄罗斯原野,又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坚定气质。随着音量的逐渐增强,各种乐器的加入,使乐曲的情绪更为庄严崇高,这时,我们会听到在乐曲的低音部音调中突然闯入了一种惊惶不安的情绪。这种骚乱不安的旋律,正是象征着战争的迫近和人们对战争的惊恐,仿佛惊呼:啊,敌人来了!

俄国骑兵:这一多次反复并带有骑兵进行曲特点的旋律,激昂而雄壮,使我们仿佛感觉到俄罗斯军队正从四面八方集结在一起准备出征。

战斗主题:速度较快、紧张急促,表现的战争形式迫切,战斗激烈。

法军主题:这一主题主旋律我们曾欣赏过,是法国国歌《马赛曲》。法国军队的象征。随节奏模仿法国军队趾高气扬的样子。

俄罗斯军民1——思乡、抒情:与柴可夫斯基《十一月.雪橇》有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俄罗斯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俄罗斯军民2——乐观、轻快:音乐轻松、愉快并有舞蹈音乐的特点,体现

俄军民乐观的精神。

6、听音乐主题连线(PPT)

7、欣赏人声版《1812年序曲》

【课堂小结】

聆听音乐,用耳倾听,用心领悟,切不可一蹴而就,要贵在坚持。“只有当你成为更自觉的、更有一时的聆听着——不仅在听,而且在听某些事物的时候——你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愿世界和平!

《自然灾害》教案(1)

《自然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3?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能力目标: 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教学难点 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 频发。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在网络上查找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图片和新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对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自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 长远来说,所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了解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在几亿年前还都不是现 在这个样子,它们慢慢地发展,一点点变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而未来,它们还将继续改变。不过这种变化是十分缓慢的,缓慢到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然而自然的变化也并非都是缓慢

的,有一种自然变化会比较激烈,有时是大地的震颤,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有时是天气的突变, 来一场暴雨台风,或者突然的一场干旱,这些都是自然的激烈的变化。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来关注这种自然的变化,看看自然的激变给我们带来的破坏,也就是自然灾害。 同学们是怎么理解自然灾害的呢?(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 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授 (一) 常见的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自然灾害图片,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 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 例如:旱灾图 降水较常年偏少——造成用水紧张——农田由于缺水而出现干涸 结果:由于缺水导致减产或绝收 其他的几幅图可以依此分析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出现异常的变化,并且造成了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巩固练习】一一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 196人死亡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编号:SM-ZD-57380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教案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xx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四小天鹅舞曲接力版

《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内容 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片段《四小天鹅舞曲》,感受乐曲欢快跳跃、轻松活泼的情绪,领略世界经典名曲以及芭蕾舞所具有的魅力。(情感态度) 2.通过欣赏乐曲创设情境,辨识乐器音色,哼唱旋律等活动,让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四小天鹅的音乐形象以及情绪。(过程与方法) 3.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芭蕾舞蹈动作,初步掌握芭蕾基本动作,学会小组合作表演《四小天鹅舞曲》。(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 1.通过听赏、模唱、律动等多种实践活动,感受和了解乐曲描绘的四小天鹅的音乐形象以及欢快跳跃,轻松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1.在模仿芭蕾基本动作以及体态中,体验芭蕾舞的魅力。 教学准备 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钢琴、小羽毛 教学过程(40分钟) 1.导入(5分钟)

师生问好(音乐课演唱方式) 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张老师你好!师:请坐师: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上音乐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好不好?生:好! 师: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认真看视频。(师出示课件小视频芭比之天鹅湖小视频)认识女孩奥德蒂、王子费里德、坏魔法师罗德巴特和他的女儿, 师:魔法高超的坏魔法师对美丽的奥德蒂施了魔法,让她白天变成天鹅晚上才恢复人形,一天王子去打猎在天鹅湖边与奥德蒂相遇,奥德蒂向王子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得到王子的同情,为了破除坏魔法师的魔咒,两人共同努力终于摆脱和战胜坏魔法师的统治,奥德蒂恢复了人形,和王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个动人的故事传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一位俄国的老爷爷听了这个故事,对王子和奥德蒂那份纯洁真挚的友情非常的感动,于是,他把这个天鹅故事编成了非常经典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你知道这位老爷爷是谁吗?对,他是俄国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 2.初听(3分钟)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天鹅湖》的第二幕里这段深受大家喜爱的舞曲《四小天鹅舞曲》(教师板书课题),听完之后请你回答:舞曲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天鹅呢?播放舞曲《四小天鹅舞曲》(纯音乐,初听)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地震灾害防范”安全教育 张红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过程 (一)成因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累计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底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露、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预防 1.及时清除屋内(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应该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液化气和电源总阀。(四)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地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底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就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地光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底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五)自护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储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3.山区:避免在山崖下、岩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滚石、滑坡、涨水等意外情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812年序曲

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目标: 1. 能用心地聆听乐曲《1812序曲》,认真地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所带来的美感。 2. 能与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演唱音乐主题,体验和表现作品的音乐美。 3. 能自主地学习并了解《1812序曲》的创作背景,结合聆听乐曲的感受,加深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与乐曲内容表现的关系。 4. 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对具有奏鸣曲式特点的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进行探究、分析,从而积累听赏音乐的经验,从中探究适合于自己的听赏音乐的策略和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重点: 让学生积累听赏音乐的经验,从中探究适合于自己的听赏音乐的策略和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难点: 对乐曲《1812序曲》的内容及表现这一内容的奏鸣曲式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在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笔下有一部被称为描写历史画卷般的战争的作品,那就是《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战争与和平》后,获得奥斯卡提名最佳导演及摄影奖,那先让我们感受一下这部大片的几个片断吧! (播放电影《战争与和平》的几个片断) 师:同学们知道这再现的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战争吗?这次战争对将要赏析的《1812序曲》有哪些深远的影响呢?(可以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回答,导入创作背景)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并总结回答 教师点评。 二、新课导入: 师:是的,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就是以这场著名的战争为主题而创作了这篇恢宏的交响乐章——《1812序曲》。在乐曲中,作曲家采用管弦乐队加军乐队,并在乐曲结尾处加入大教堂的钟声和庆典的礼炮声等综合表现形式,运用奏鸣曲式的结构,使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充满硝烟的旋律”。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教育,使师生充分 认识到台风、雷击、泥石流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形成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预防自然灾害和自我救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充分讨论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个小孩刚刚离水上岸便遭雷击,一名11岁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两个小孩倒在地上 4、1996年6月12日下午4时,广东省梅州市丙村一位姓谢的女中专实习生,搭乘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

欣赏课教学设计

欣赏课教学设计 案例背景:新的课程标准,新的实验教材,给人以振奋:回眸本学期的授课历程,《格尔尼卡》—课令我感触良多:为了切实体现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在认真研习了教科书、教参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预想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利用便利地信息技术。看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和作品息息相关地这一段历史(创作背景);然后由学生创作;再引入正题,对《格尔尼卡》深入欣赏和评述。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个人独特的见解;运用联系、比较等方式,了解作品的意义及审美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情感: 教学过程:由于毕加索的作品受非洲黑人艺术、原始艺术、东方艺术及塞尚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教室的显眼位置张贴了《半山彩陶壶》、《八十七神仙图》、《科特迪瓦面具》及塞尚的《风景》、《静物》等作品的图片,并将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并置其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毕加索的作品中找到与其他艺术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充分理解毕加索艺术风格的形成并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借鉴了其他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与之融会贯通,且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艺术个性。 在实际授课时(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使用教科书),我并不直接进行欣赏教学,而是先请同学们观看了由我精心编辑的一个短片:我选取了二战纪实片中的空袭镜头,那如雨点般呼啸而下的炸弹;凄厉的防空警报;在火海中的断壁残垣和仓皇奔逃的人们;痛苦地呼号哭泣的伤者;惊魂未定、抱头痛哭的妇女和儿童;绝望无助的男人;横七竖八、残缺不全的尸体;满目狼藉的城市以及国外枪战片中爆炸起火人们坠楼的镜头。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面,给同学们以强烈的震撼。这时,我让同学们取出纸笔,限时两分钟凭印象画出刚才看到的:痛苦地呼号哭泣的伤者;惊魂未定、抱头痛哭的妇女儿童;残缺不全的尸体;从起火的楼中坠落的人;一盏亮着的灯。只要求传神,不必拘泥于是否像,有兴趣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可以用左手画。同学们虽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十分钟不到,绝大部分的同学已经完成了作品。 这时我才抛出正题:“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毕加索对这些场面是怎样处理的。”我播放了自己制作的课件:红色的血从屏幕上方缓缓流下,继而覆盖整个屏幕,出现四个霹雳体大字——格尔尼卡。我将这四个字设成按钮,点击后文字变成碎片四散飞去,渐渐淡出(格尔尼卡》整幅画面(遮幅式)。画面外左下角注有作品名称、作者、尺寸大小、现藏地。为使学生更好地分析、比较作品的局部,我分别将画面中的灯、举灯的女人、从楼上跳下来的人、牛和马、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躺在地上的战士等局部设成按钮,每个按钮后都由有与之相关的链接,其内容包括毕加索为创作画的草图及生活中的素材等。丰富的素材会让学生们从中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的变化历程,体味艺术创作的艰辛。在逐个分析作品局部时,我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画,对照毕力日索的作品,想一想、说一说: 1、为什么毕加索这样画,他的方法在表现力上与你的方法哪一个更具震撼力? 2、火焰的形状再具象一点好不好? 3、战士手中的短剑和剑旁的花有什么寓意? 4、手持油煤灯的女人象征着什么? 5、画面上方高悬的灯泡像什么?谁这样画了?代表什么意思? 6、牛和马的表情有何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7、抱着已死的孩子的女人的眼睛像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8、画面用黑、白、灰的处理方法,用色彩的处理方法好不好? 9、画面的表现手法如果不用几何形,效果会怎样?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1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产生的机制,体会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破坏而诱发的严重后果。 2.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及检测方法,体会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的紧迫性。 3.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因果推理的方法绘制水体污染灾害链。 4.通过分析事实材料,进一步认识、体会气候变暖的事实、原因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5.形成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课件辅助、自学指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节引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原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灾害与人类活动是否有关? (学生活动)阅读引言,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人类的哪些行为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板书)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课件展示)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西北畜牧业地区荒漠景观、南方地区的石漠化景观等图片(或视频)。 (提出问题)这些地区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图片,思考后,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上述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图示地区的生态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 (板书) 一、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并阅读P58教材正文内容,想一想:生态破坏是

由哪些原因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填下列关系图 (学生活动)阅读P58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 (板书) 1.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9,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水土流失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危害?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哪里? (课件展示)黄土高原地区或红壤区的水土流失图片、数据、资料。 (总结归纳)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危害主要有:土壤变得更贫瘠、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诱发和加剧水文灾害。我国的水土流失区有三个区域:黄土高原区最严重,南方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其次,东北黑土区近几年流失也非常触目惊心。 (板书) 2.水土流失灾害 (课件展示)石漠化地区景观、资料。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P59“知识窗”及课件资源,分组讨论,总结石漠化的定义、危害、发生地区、目前发展状况。 (板书) 3.石漠化灾害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0,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土地荒漠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有什么危害? (课件展示)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地区的荒漠化景观图片、资料。 (总结归纳)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耕地、草场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他的成因,其中自然原因影响较为缓慢,人为原因影响较为强烈。其危害较严重,是世界上头号生态环境灾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蔓延迅速、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板书) 4.土地荒漠化 (提出问题)咸海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内陆湖泊,最近几十年荒漠化发展十分迅速,什么原因使咸海的荒漠化发展如此迅速?

2016《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

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 三、分析台风、雷击、洪涝形成的原因 1、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才是台风生成的地方。那里海面上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那里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台风即使已经形成,也会消散。其次,那里离开赤道有一定距离,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台风发展气旋式环流和气流辐合的加强。第三,是热带海面情况比中纬度处单纯,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气,往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定常条件,使台风有充分的时间积蓄能量,酝酿出台风。所以一般说来,沿海地方较多发生台风。 2、雷电是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开腔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3、南方夏季的降雨是手夏季风的影响。由于进来夏季风的势力比较弱、大陆气团的势力强,所以最近夏季风始终停在南方而深入不了北方。因此出现了南涝北旱的局面。 四、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1、如何防范台风和洪涝: (1)在台风来临前,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音乐教案-1812序曲

1812序曲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序曲的形式。 2使学生了解此作品的创造背景,以交响手法描绘1812年拿坡仑侵略俄罗斯战争最终失败的历史事件。 二教学重点战斗主题与法军主题的交锋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 导入(录音机) 欣赏《1812年序曲》再现部片断 师:请同学根据下面这段音乐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场景?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 生:描写的是一场战争。音乐紧张激烈、充满战斗性,还有隆隆炮声。 师:很好。今天老师要用一部音乐把你们带到1812年的俄罗斯。这将是一个有声的历史世界。 2 授新课(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知道本课内容是以战争为背景。 (1)展示课题《1812年序曲》 j介绍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k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2)分别介绍呈示部4个主题 j欣赏战斗主题 师:该主题有何特点? 生:速度较快、紧张急促,表现的战争形式迫切,战斗激烈。 k欣赏法军主题 师:这一主题主旋律我们曾欣赏过,是什么?有何作用?并根据音乐风格作出表演。

湘艺版高二音乐教案

湘艺版高二音乐教案 篇一:最新湘艺版五年级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小学阶段要求了解、掌握的五线谱知识已掌握一大半,并能进行简单的二 部合唱,视唱听音能力逐步提高。 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 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2、器乐方面:能辨清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 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3、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 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4、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 5、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 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

行练习。 教学目标 读谱知识:保持音记号、上滑音、下滑音记号、切分音节奏、弱起小节、6/8拍子 的含义及基本的强弱规律。 技能目标: a、培养主音感 b、听辩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 c、视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学过知识在内的四小 节旋律 d学习二、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b、继续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简单乐曲2——4首 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 学详案。 2、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4、提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5、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 有所长。 教学进度计划 题目教时周次时间《嗯嗨呀》2 23 9.212 《唱支最美的歌》 2 49.1519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我可爱的家乡》 3 78 10.817 《祖国印象》 2 89 10.2024 《真善美的小世界》 2 91010.2731 《走降州》 2 12 11.37 《我跟阿爹拉骆驼》 2 13 11.1014 《音乐家贺绿汀》 3 1415 11.1727 《游击队歌》 1 15 11.7 《乌鸦与狐狸》2 16 12.15 《踏雪寻梅》 2 17 12.8 —12.15 2 59.2226 《嗯嗨呀》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地震灾害防范”安全教育 张红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过程 (一)成因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累计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底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露、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预防 1.及时清除屋内(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应该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液化气和电源总阀。(四)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地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底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就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地光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底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五)自护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储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1812序曲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序曲的概念----【序曲】: (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 序曲》等。 2、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二、授新课 1、用录音机放《1812年序曲》,同时对作者、背景及乐曲进行介绍和讲解。

乐曲结构为奏鸣式。一开始是序奏,弦乐奏出缓慢、庄严的第一主题。 旋律来自一首宗教歌曲《众赞歌》。这一主题肃穆虔诚,像是表现俄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乞求上帝的保佑和对和平的向往。接着音乐逐渐加快,乐器逐渐加入,音量增强,号角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沉重的低音乐器发出了庄严的号召,随之奏出了骑兵进行曲。这是序曲的第二主题,象征着响应号召的俄国军民奋 起抗敌的英勇形象。 进入呈进部后,乐曲变得富于戏剧性。乐曲为降e小调,结构为三部曲式。快如旋风的主部主题,描绘出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主部主题在展开中出现了《马赛曲》的曲调片段,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拿破仑军队侵入俄国国境的表征。《马赛曲》经过变化引申及与主部音乐因素的交织发展,描写拿破仑军队的凶残、步步逼近,俄军抗敌的艰苦、激烈。 副部主题抒情优美,具有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了俄军战士对家乡、对祖国与和平生活的深厚感情。副部的另一主题具有舞曲的特点,由俄罗斯民歌《在大门旁》演变而来的,表现了人们在战争中乐观幽默的性格。 展开部中主部主题与《马赛曲》音调的此起彼伏,交错出现,描绘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再现部略有变化,主部的战争气氛更加激烈。副部的两个主题再现后,代表拿破仑军队的《马赛曲》主题更加气焰嚣张,但已变为强弩之末,已失去其耀武扬威的性格。而表现俄罗斯人民的两个主题却一再得到了强

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1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导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 从自然方面看,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处,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繁的国家;(2)我国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衡且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旱涝灾害;(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形坡度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容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从人为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口稀少的国家严重;(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3)部分地区人们对环境、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掠夺性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了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如水土流失、洪水灾害、滑坡、泥石流、酸雨等。这些灾害中有的是人类活动触发的,如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特别是沿海地区,易发生海水倒灌的现象;使地下水咸化;有的则是人们对灾害防范不足或处理不当,致使灾情加重而酿成诱发性的灾害。 练习1读“2010年7月全国主要的和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简析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3)简述我国夏季分布最广泛的灾害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1)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区广;具有关联性;生命、财产损失重等。(2)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在江南、华南长时间停留,形成晴热干燥的高温天气。(或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灾害类型:暴雨。成因: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暴雨灾害;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强,易形成暴雨天气。 解析第(1)题,从灾害类型、发生频率、分布范围、财产损失等方面说明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2)题,7月份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多形成炎热干燥天气。 第(3)题,夏季,我国各地降水集中,洪涝灾害最为广泛;这与大气环流形势及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关系密切。 二、我国灾情的地域差异 根据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孕灾环境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6个灾害带。如下表所示: ①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②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③西南地区秋冬春特大干旱、④5月~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过程、⑤7月下旬东北洪涝过程、⑥7月中旬陕西安康山洪泥石流、⑦6月28日贵州关岭山体滑坡、⑧第11号台风“凡比亚”、⑨年初新疆

《保护环境减少灾害》安全课教案

《保护环境减少灾害》安全课教案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以及它们给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带来哪些影响。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自然灾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用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在你的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环境问题? 2.你知道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案例分析 1、阅读102页资料,出示资料,提问: A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 B 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请举例说明 2、认识自然灾害 A 看103图片,把灾害的名称写在图片下面,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自然灾害。(教师出示相关视

频:我国的自然灾害) B 谈谈我们当地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3、说自然灾害的影响 同桌交流沙尘暴、雾霾、洪水、暴雨、干旱给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 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读《野生动物生存告急》回答: A 野生动物生存告急的原因是什么? B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环境,甚至导致自燃灾害的发生? 学生阅读后结合实际回答(如乱砍滥伐、乱扔垃

圾、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 三、探究新知 1、看105页图片,讨论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阅读《废旧报纸换贺卡》, (1)换贺卡行动有什么意义? (2)在保护环境中,我们还准备做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知识运用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读《野生动物生存告急》回答:

A 野生动物生存告急的原因是什么? B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环境,甚至导致自燃灾害的发生? 学生阅读后结合实际回答(如乱砍滥伐、乱扔垃圾、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 面对人类以上行为造成的巨大危害,我们——21世纪的接班人,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并且以后应该如何做?(学生畅所欲言) 是呀,面对当前的环境,我们应预防为先——,遇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应急有法—— 四、拓展实践 1、讨论所在地区不同季节有哪些自然灾害,并完成106

高一音乐 1812年序曲教案

《1812年序曲》教案 课题:《1812年序曲》 课型:音乐鉴赏 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音乐体裁序曲的形式。 能自主学习,了解《1812年序曲》的创作 背景,循着落812年俄法之战的历史线索 对音乐展开联想。 通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柴科夫斯基 以及他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真倾听《1812年序曲》的音乐主题 、典型节奏以及乐曲的结构,逐步领悟“ 培养音乐的耳朵”这句话的含义。 2、初步了解欣赏音乐的三种不同的假设段。 教学过程: 什么是序曲? (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 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分为“法国序曲”和意大利序曲两类。 a、法国序曲: 复调风格,由慢、快、慢三个乐段组成, 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 b、意大利序曲: 主调风格,由快、慢、快三个段落组成, 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意大利序曲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二、《1812年序曲》 1、背景搜索: 《1812年序曲》这部管弦乐作品是柴科夫斯基1880年应俄国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尼古拉·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金俄工艺博览会的开幕典礼而创作的。全名为: 《1812年庆典序曲》 2、创作背景: 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展示战争图片: 作品结构: 乐曲结构为奏鸣曲式: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1教案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必要的防灾避灾知识,能运用知识避免或者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 2.了解人类利用现代科技和相关法律可以预防或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3.懂得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和能力是现实的需要。 二、教学重点: 知道必要的防灾避灾知识,能运用知识避免或者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 5 课,本课为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避险意识存心间 活动一:分析情景掌握避险知识 1.出示四种面对自然灾害的情景,明确正确做法。情 景一: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情景二:山区山洪、泥石流高峰期,选择在山谷扎营。(×) 情景三:地震发生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情景四: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问题:遇到雷雨或山区露营时,应该怎么做? ①观察图片,知道在野外遇到雷雨时,远离电缆和大树;在室内遇到雷雨天要关好门窗,关闭电器等。 ②观察图片,交流讨论,了解山区露营时,要选择高地等。 3.小结:掌握避险知识,树立避险意识非常重要。 活动二:读故事提升避险意识 1.出示四川桑枣中学故事。 2.问题:从桑枣中学的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结:提升防灾避险的意识,可以减少损失和伤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阅读故事,掌握必要的防灾避险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二)环节二:避险技能伴我行 活动一:地震逃生有方法 1.问题: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观察图片,知道地震来临时的正确自救方法。 3.补充避震小知识:黄金 12 秒;活命三角区。 4.讨论遇到地震时在室外和被废墟掩埋的正确做法。 5.小结:当遇到地震时,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避险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 活动二:校园逃生图里的发现 1.出示校园逃生图。 2.问题: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补充关于逃生图的小贴士。 4.小结:避险知识不能少,自救技能更重要,沉着冷静不惊慌,结合实际选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补充小贴士、分析逃生图,掌握必要的防灾避灾知识,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三)环节三:防御措施我知道 活动一:我知道的预警信号 1.出示预警信号,了解不同颜色代表的级别。 (蓝色代表一般;黄色代表较重;橙色代表严重;红色代表特别严重。) 2.联系预警信息等生活经验,知道接收预警信息后要根据级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问题:你还知道其它预警信息吗?当接收到其它预警信息后你是怎么做的? 4.小结:预警信息很重要。 活动二:监控防御措施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