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刺绣图案

羌族刺绣图案
羌族刺绣图案

走下云端的斑斓

——羌绣图案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汪萍燕

一、教材分析(设计思路)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泥塑、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刺绣鉴赏课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不仅是单一学科的设计与知识,其中包含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同时涉及到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同学们提供了创作作品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刺绣课程是一门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课程,绘画技巧要求不高,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羌绣的概况并对其图案进行解析;训练学生使用绘画的造型方法与色彩搭配完成图案的创作并运用于生活物品中。

能力目标---通过羌绣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以及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四、教学重点:学生对羌绣图案造型的把握与运用。

五、教学难点:羌绣图案造型如何与色彩设计恰当的结合。

六、教法、学法设计

教法:

1 、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大量原生态羌绣作品,以学生直观感性为主,教师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在教学中,教师要富于激情,注意眼神交流,探寻语气的应用,现场演示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引用民族音乐舒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

3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作品,并展示作品,谈思路、创意说明,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

挥学生个性特点。

学法:欣赏讨论法、实践练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看、多想、积极参与,进行批判性思维,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卡纸、铅笔、水彩笔等

八、教学过程

1.课前组织教学:稳定课堂气氛,检查学习用具及搜集的资料。

2 .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一个迷人的地方。(播放羌笛音乐及图片),这是一座藏在大山深处的古老村寨、这里有蜿蜒起伏的公路、奔腾湍急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植物、鳞次栉比的碉楼、这里还有醇香甜美的青稞酒、不绝如缕的笛声、热情奔放的歌舞,宛如一座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同学们猜猜这是哪里?这是羌族。羌族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羌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四川省阿坝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和北川等地区。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正是中国羌族儿女的聚居地。羌寨一般建在海拔较高的区域,因此羌族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我们今天要把目光转向她们的服装上,同学们看看,她们的服装给你什么直观的感受呢?羌族服装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她们的服饰上都有精美的刺绣。那接下来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羌族刺绣一针一线的世界,领略羌绣斑斓的图案美。

3.授新课:

(1)羌绣的来源,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三国以前,羌族妇女能征善战,孔明派姜维到汶山,屡被羌族女将打败;后来孔明就用符咒组成挑花围腰,送给羌女,羌族妇女争相效仿,挑花围腰就在她们中流传开了。谁知,围腰上孔明画的符,把羌族妇女的心给迷住了,从此,羌族妇女便不会打仗出谋,只知挑花刺绣。)传说固不可信,但剥开传说的神秘外衣,我们可以看出,羌族挑花刺绣艺术历史悠远,而且是从汉族传入,但是,这种挑花艺术,经过生活的实践和提炼,早已具有羌族独有的特色。一直到现在,羌族妇女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训练,挑绣成了衡量一个羌族妇女聪明才智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出嫁的前夕是她们挑绣的高潮。

(2)羌绣概况

这是羌族美丽的绣娘正在绣制刺绣,先让我们初步感受一下羌绣的风采,可以说羌族服饰从头饰到鞋子,都有精美的刺绣,如头帕、衣裙、围裙、鞋垫,最有特色的是,羌族的云云鞋。云云鞋鞋型貌似小船,鞋尖微翘,鞋底较厚,鞋帮上绣有彩色云纹和花纹,故称“云鞋”,刺绣不仅美化了布鞋,还借助那密密麻麻的针脚,将棉线织绣于鞋身易磨损部位,增强了耐磨性能。

(3)创新和发展

5·12大地震以后,羌绣引起世人的关注,中国红十字协会和壹基金等组织大力扶持羌绣。此外,很多现代设计也吸收了羌族刺绣的元素,推动了刺绣的创新和发展。(从服装到生活用品,家具装饰,都引入了刺绣元素,让羌绣不再限于传统的饰品,也可以很时尚,与我们的生活更加的贴近)

(4)图案分析

那羌族刺绣有何特别之处呢?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了解它。

①图案的题材:

羌绣常常以她们身边的物品为题材,因为羌民族是山地民族,每天面对的都是花草树木,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所以这些就成了他们表现的主要题材。其中,有羌民族特色的实物,比如羊角花、碉楼、羊头、祥云等。此外,羌族刺绣还吸收了字纹(寿、贵、卍)、水、火等图案样式。羌绣图案不但生动,而且寓意深刻,往往代表了她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请同学们猜猜下列图案的寓意是什么?请连线。

②图案的表现手法

羌绣的图案和现实中的物体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学生分析异同)

它们是把写生收集来的自然物象,简化并加以提炼,而不是完全的写实,从而处理成图案形象,表现出她们大胆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③ 图案的纹样布局

基本图案设计后以后,就可以用了吗?不是的,图案的纹样、大小、色彩多少都要根据实物的需要安排位置。

单独纹样:不与周围发生直接联系,可以独立存在和使用的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以一个或几个纹样,向上下或向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三角形纹样:把纹样设计成三角形的样子,大多用于边角处。

布局:如何能更好地用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呢?把纹样设计成团花、角花、边花等,这样才让绣品更精彩。

④图案的色彩

大家欣赏了这么多的绣品,你觉得它们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鲜艳。(播放视频)

底布颜色:羌族刺绣一般选用黑、红、蓝、绿、白这五种纯色的底布。

丝线颜色:刺绣图案用五彩丝线绣制,用到了哪那些颜色呢?五彩丝线,以大红、玫瑰红、

橙色、黄、绿、湖蓝等为主色,其它的颜色为辅。

为什么喜欢用这些颜色?红色是心目中太阳和火的象征,蓝色是天空的色彩,白色象征纯洁,也是云朵的颜色,蓝天白云的纯净造就了羌民族宽阔的胸怀。强调:黄色为羌族刺绣的中心色,也是富贵色,不可多用。白色在整个图案中,犹如气眼,起着换气作用。有气则活,使画面变的明快,响亮。

小结:现在我们对羌绣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们看看这几张图片,哪些是羌绣?为什么?

(5)教师示范:我们今天就用手绘来模拟刺绣的感觉。

(6)刺绣手工作坊:分组用彩绘、剪贴的方式,创作一幅羌族刺绣图案。要求:抓住色彩特征,布局安排合理,注意与背景色的搭配。

(7)学生展示作品,并说明自己的意图。

(8)拓展活动:请你在课后尝试用刺绣的方法装饰生活用品。

(9)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羌绣只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浪花,相信随着对羌族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对羌绣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善于引用羌绣中优美精致的图案,来装扮我们美好的生活。

(10)板书设计:

走下云端的斑斓

——羌绣

一、来源:

二、概况:

三、图案分析:题材示范作品展示区

表现手法

纹样布局

色彩

羌族风情习俗简述

羌族风情习俗简述 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我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 今天的羌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区,以茂汶羌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四川西北部的羌族人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羌族人自称“尔玛”或“尔咩”,意思是“本地人”。羌族人使用羌语,大多数通汉语。 1、宗教信仰 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数与藏族人居住在一起的羌族人信仰喇嘛教。 2、节日 最隆重的是两个,“祭山会”和“羌年节”。 第一,“祭山会”(又称转山会)。祈祷风调雨顺。祭山会的时间各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三种。大典多在神树林一块空坝上举行。一些地方祭山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第二,羌年节(又称羌历年)。答谢天神赐予的五谷丰登。于每年家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在茂县一带,过羌年有特殊规定: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 其他节日还有:“牛王会”,羌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此日,要让耕牛休息,喂以面馍和麦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馍馍挂在牛角上,然后放其出圈自由活动。主人到牛王庙焚香烧纸,并宰羊一只、鸡一只,祈求牛王爷保佑耕牛平安不遭瘟疫。“颔歌节”,主要流行天茂县北部的羌族聚居山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只有妇女参加。“羌族端午节”,也是羌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这天,男女老少都要饮一点雄黄酒,并擦一点在耳边和鼻边,撒一点在门前和窗前,以防蚊蝇虫蛇及秽气进入,保佑家人无恙。凡能走动的人,尽可能到山上踏青踩青露,认为沾了端午露能强身健骨。 3、饮食 羌族饮食以自产的玉米、小麦、乔麦、豆类、土豆及蔬菜为主食,一日三餐。饮食主要有蒸蒸饭(面蒸蒸)、烧膜膜、刀片子膜膜、面皮子(面块)、麦拉子(面汤)、土豆磁粗等。 特色食品为蒸蒸酒、血膜膜等。普遍吸食自产的兰花烟。

羌族服饰文化刍议

羌族服饰文化刍议 羌族,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几经兴衰,至今仍有近20万之众,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县及绵阳地区的北川县。他们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默默地在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着现代文明。在这种新旧文化相互传播与影响的氛围中,羌族一部分古老的文化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消失;一部分文化则因时变异,被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影响着羌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本文拟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对羌民族的历史、意识形态、审美观念作一粗浅的分析,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羌族服饰的基本类型、分布和主要特征 羌民族服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为传统型。这是羌族最古老、最普遍、最有特色的服饰。此类服饰各地均有分布。二类为变异型。主要分布在民族杂居地区,如藏羌、汉羌杂居地,服饰上相互影响较大,互相借用较多。三类则是受外民族影响颇深之地,这在经济较发达、交通较方便的沿公路、河坝地区最为明显,服装完全汉装化。下面着重谈一、二类型服饰的特征。 1.传统型服饰 总的说来各地大同小异。 头部:男子包青色或白色头帕;女子头部的装饰性较强,大部分仍以头部缠数尺长的黑布或白布头帕为主,仅有大小、包法不一的差别。较特别者,如理县木卡乡、茂县赤不苏区的白溪、曲谷一带,盛行“一匹瓦”头帕。这部分羌民被称为“搭帕子的人”,女子喜欢头顶叠瓦片状的青布,有的绣有花纹,以两辫或发线(线编数尺长的假独辫)缠压固定,并用银牌、环扣点缀于发辫上。茂县的三龙乡妇女则随季节的不同而着装各异:冬季包绣有各种图案的四方头巾,春秋季包绣花头帕。该县黑虎乡妇女头饰尤为特殊,平常以白布帕包头,帕头在脑后呈自然下垂状,还有两帕头高高立于脑后,似“吊孝”状(又称“万年孝”)。这与当地的一则传说有关。相传古时,黑虎寨一带的羌民遭受外族侵略,首领黑虎将军(羌名格鲁丛保)以其勇敢和机智带领众乡亲打退了敌人,自己却身负重伤壮烈牺牲。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一带的羌民无论男女老少从此一律包白帕,穿白衣,着白鞋,直至今日,黑虎乡羌民还保留了妇女的白色头帕和年轻姑娘的白布鞋,只在节庆之时,她们才戴彩色绣花头帕。汶川县雁门乡和理县蒲溪乡则流行另一种头帕,用黑色头帕包头,头帕前端露出一小块白色布块,人称“喜鹊头帕”。 身部:过去男女都穿自制的土布或麻布长衫,现多以棉布制作,形似旗袍,右衽,男衣长过膝,女衫曳至脚背,外着山羊皮褂;也有着“坎肩”(又称“对门襟”)或以羊毛线织成的“毪领褂子”。衣领、袖口,对襟有扎花,尤在斜襟部嵌有一至三指宽的花纹,称为“大襟花牌子”。皆手工细作,纹式多样而色泽艳丽,以黄、红、绿为主,长衫的色彩单一,多为蓝色、黑色。领上有的镶有一排小颗的梅花状的图案银饰。

羌族礼仪习俗

羌族礼仪习俗 2013-03-19 11:00 |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作者:俞虹 点击:42次共有 0条评论免责声明打印|字号: 羌族是个重礼仪的民族,他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处处以礼待人,讲究长幼有序,待客热情,尊重师长,重义气,纯朴,真诚,忌讳不雅之习。无论是在家里还是社会上首先要尊老爱幼。家庭里的一切事宜,首先要征得老人长辈的同意。 羌族是个重礼仪的民族,他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处处以礼待人,讲究长幼有序,待客热情,尊重师长,重义气,纯朴,真诚,忌讳不雅之习。无论是在家里还是社会上首先要尊老爱幼。家庭里的一切事宜,首先要征得老人长辈的同意。老年人和长辈进屋,屋内的人都要起身迎接。宴席上老人、长辈坐上位,等他就坐后其他人才可入坐。要给老人、师长敬酒、敬歌、盛茶、盛饭。在屋里老年人、长辈坐火塘上方。家中或村寨举行的各种庆典上,老年人、长辈首先发言。饮咂酒时首先由老年人、长辈致开坛词并以长老顺序饮之,即使达官贵人也要让长老为先。路遇老人、师长,要让立路旁,骑马遇老人、师长,要下马行礼,问安。歌舞开始由老人长辈领唱。不得顶撞老人长辈。儿女、晚辈不得直呼父母、长辈的名字。对长辈要使用敬语。对小孩备加关怀爱护,尽力使其不受疾苦。 羌家好客尚礼,家中来客,全家热情相迎,问寒问暖。远客临门,立即备酒饭茶招待,并献敬酒歌。客人进房要让座于上方,招待咂酒、糖食、水果、茶水,唱敬酒歌以示祝福。客人谈话,不能随意打断。晚上睡觉,先安排客人睡下,除老人外,不得睡于客人先。早上起床,要向长辈、老人和客人问安。有客人和长辈及老人在场不准翘腿而坐。坐火塘四周,男女、宾主有别。任何人不得把脚放到火塘上面。客人不能擅自进主人家未安排他住的任何房间,以示对主人家尊重。客人要走时,主人家要挽留,当要离开时,要在家中及门外敬送路酒并热情欢送到寨外目送一程。客人无论尊卑贵贱,踏入别人村寨附近要下马,不得吆喝嬉戏,以示对该村寨之尊重。 在节日喜事期间,以欢乐为本,不得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说脏话或讥讽他人,凡事要忍让、大度,宽以待人。遇人要主动问候、祝福。农忙季节要换工互助。婚丧大事全村寨共同操办,不分彼此。修房造屋全村出力无偿帮助。如遇各种灾祸大家援手相救不图回报。村中如遇死人,该村当年不开展大型娱乐活动,死者家属三年不参加娱乐活动,以致哀悼。 羌族有尚武的传统,以往每户至少有一名武装男丁,一般装备有:一把刀、一枝枪(多为明火枪)、一圈火绳、一个皮弹药袋(内装一千克火药和弹丸),还有一口袋烧馍、干肉等。每半月检查一次。每年正月初五左右打靶子,男丁各自带上肉和咂酒,牵猎狗到靶场,以熊形和獐形的馍为靶子,轮流射击。中靶,象征当年吉利,获得各种距离级别第一名的予以奖励和武士荣誉。打靶毕,大家饮酒、聚餐。举行祭山会或婚礼时,也往往举行打靶盛会,枪法好的得奖。 羌族有木刻传信习俗,这是在遇到敌情时,羌寨之间迅速联系集合武装丁壮

传统羌绣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羌绣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发展,古今艺术在不断地进行碰撞、融合,产生新的艺术。本文基于对传统羌绣的文化地位和内容形式的分析,对羌绣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期望以此推动羌绣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标签:羌族;羌绣;现代设计;应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先民通过无数血缘部族的生长壮大,融合聚集,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多民族统一体。也正是这个逐渐融合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交织,有了现代自成一系的“东方美学”。 一、传统羌绣的文化地位 羌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世代聚居在四川省西北部和陕西省西南部高山之中。羌族刺绣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盛行于明清时期。至今,羌族人仍然保持有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习俗。 羌族女孩儿从少时起就会接受长辈的指导,学习如何进行刺绣。她们会在劳动休息的间隙穿针引线,不打样、不画线,直接信手挑绣,完成一件又一件别致的绣品。待女子出嫁时,部分嫁妆将会由她们亲手制成,并在双方家中进行展出。透过该习俗可知,羌族人民对绣品、绣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羌绣中的挑绣技巧亦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到现在,人们对文化传承越来越重视,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羌绣再度进入公众的视线内,并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二、传统羌绣的内容形式 羌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崇尚自然的他们信奉“万物皆有灵”,认为山中一花、一木,家中一牛、一羊等皆有灵性。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太阳、云朵、植物、动物等生活题材无一不被羌族人民寄托了多样的情感。妇女们运用一双巧手加工,将各元素抽象成为平面图案,就成为了各式各样常见花纹的雏形。羌绣图案种类繁多且大都寓意不同,多为反映人们生活、自然景物之美,表达对吉祥如意的祝愿。 此外,羌族中存在有图腾崇拜的现象,图腾纹章因部落的不同而不同。如今留存下的大部分可考据的部族图腾中,多见有羊的身影,羊作为羌族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理当常出现在各式各样的绣品当中,寄托了人民对神灵的崇敬以及平安的祈求。 随着四季流转,春季再度来临。寨中的山花聆听羌民们之间代代流传的美丽爱情故事,一朵朵羊角花便盛开在了羌族人民的袖口处。这些绣在袖口、手肘等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摘要]羌年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12汶川大地震”后,笔者先后参与考察了邛崃油榨乡直台村、理县桃坪羌寨、汶川县阿尔村白家夺寨三地“羌年”的节日活动。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并运用辩证的方法去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政府行为中存在 的矛盾冲突。事实表明,政府是否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客观上 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政府参与;羌年 羌族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是最先进行文化重建的少数民族。大地震使羌族的文化空间 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威胁,作为羌族重要民俗信仰的羌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冲击与影响。震后,有的羌族村寨原址重修家园,而有的村寨则不得不异地重建,面临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羌年节将会怎样进行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同时,在“羌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及具体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府、学界、商界、新闻界以及社团组织都积极介入,各自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中,政府的行政行为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不乏批评之声。本文试图以笔者先后参与观察的邛崃油榨乡直台村、理县桃坪、汶川县阿尔村白家夺寨三地“羌年”的节日实践过程为例,在纵向与横向比较的

基础之上,说明在实际情况中,政府是否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客观上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产生重大影响。 一、羌年的概况 羌年,又称“羌历年”,羌语叫“日麦吉”或“尔玛吉”,是羌族人民的新年节日,也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最为隆重的节日。羌年作为一种节日民俗,负载着羌族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人们通过庆祝新年使羌族的传统、历史积淀和文化信息得以继承和传播。它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也有7~8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要还愿敬神、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它不仅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为羌族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核心传承人“释比”提供了展示、传播自身技艺的舞台。2006年“羌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震后,迫于羌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紧迫性,有关羌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举措接连实施。2008年6月,由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县申报的羌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由文化部命名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标志着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正式开始;200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羌年被正式批准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政府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扮演了极其重要的

中国吉祥图案的源流

吉祥物是人类意识观念的产物,早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吉祥观念。从出土的商周钟鼎、陶器上可发现,吉祥图案已露端倪。而现存最早的吉祥图,当推东汉末年绘刻于甘肃成县鱼窍峡摩崖上的五种象征吉祥的动植物:黄龙、白鹿、甘露、连理木、嘉禾。 “吉祥”两字的组合使用,据认为最早出于《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人成玄英对此作过注解:“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其意说明了众多吉祥纹图的生成,就是把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图像,用来表达求吉驱凶的观念,可以是自身祈愿的,也可以是相互祝颂的。 那么,吉祥图案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通过研究、比较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演进历程,发现这种发源于人类意识观念的产物与古代图腾有着许多借用、概括、传承和变异的关系。 古代图腾孕育了吉祥坯胎 图腾,英文中作“totem”。它源于“ototeman”一词,其义为“我的亲属”。 图腾崇拜实际上是自然崇拜(或动植物崇拜)与鬼魂崇拜(或祖先崇拜)互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宗教形式。就其崇拜的直接对象来说,是自然物或动植物,而就其崇拜的观念来说,都具有鬼魂崇拜或祖先崇拜的内容。图腾崇拜产生于原始氏族时期,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自然物或动、植物之间有着血缘亲属关系,于是把它们当作神灵或自己的祖先去崇拜,成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图腾,既是一个氏族的崇拜对象,又被当作该氏族的标志和象征。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有相当多的图腾记载。如在《山海经》中,提到的邦国有105个,其中14个邦国有图腾的记载;提到的179个人神或氏州长,其中44个有图腾痕迹的记载。特别在《五藏山经》中,共记载了58个人神、氏族和邦国的图腾。其中鸟图腾14个、虎图腾8个、蛇图腾8个、龙图腾3个、狗图腾3个、鱼图腾6个、植物图腾2个,还有豹、马、牛、豺、羊、貊、蜂等图腾各1个,另外还有不知名的兽图腾7个。关于《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所记载的图腾分布情况,大体是这样的:龙图腾氏族基本上在南方,但河南北部也有龙图腾;鸟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的卢氏、栾川、嵩县和湖北省汉山以西地区;蛇图腾氏族在山西的北部和中部;马、牛、羊图腾氏族在中国的西部,即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豕类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部、南部、北部和河北省的南部。 原始图腾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内容。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书法、装饰及古代神话等艺术,都从此发轫。中国古代的艺术发展史,从内部规律来看,都可追溯到原始图腾。而图腾的符号、标志、旗帜,就是朴素的、原始的绘画、书法和装饰艺术。 在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原始图腾对古代绘画的影响。如西安半坡彩陶上的人面鱼纹,河南临汝陶瓮上的“鹳鸟石斧图”,江苏吴晋陶器盖上的似蛇近龙的图案,陕西宝鸡陶壶上的鸟啄鱼纹,山东大汶口的猪形陶器。此外,还有各地出土的青铜器上的羊、豕、鱼、虎、凤、龙等画纹以及山东、四川出土的画像砖上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像等等。这足以证明,原始图腾对古代绘画有巨大的影响,正是图腾崇拜激发了古代艺术家对图腾物形象创造的灵感和热情。 史料证实,图腾氏族成员常常用图腾物来装饰自己,认为这样便可以受到图腾物的保护,也就是说,这些被古人认识的图腾,已经具备了吉祥的意识。如瑶族以五彩斑斓的龙犬(盘瓠)

从羌族服饰图案看宗教信1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从羌族服饰图案看宗教信仰 2013-03-26 10:30 | 来源:中国知网 | 作者:曹琳,王景,曾艳,赵丽, 点击:215次 共有 0条评论免责声明 打印|字号: 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是随着原始氏族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然而在羌族的传统服饰中,图案则为羌族宗教信仰做了一种诠释。 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神龙仙禹传佳话,岷江滚滚万古流。羌族,自称“日玛”“日卖”或“尔玛”“尔卖”,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绵阳市北川县。羌族的早期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和宗日文化,到卡约文化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直到东汉末年才消亡,先后有3000多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孕育发展和演变过程。如今羌族保留比较完整的除了语言、建筑、生活习惯和宗教外,最灿烂的便是羌族服饰。 《后汉书 .西羌传》言,羌人“披发覆面”,“食肉衣皮”;《北史 .宕昌传》中有“皆衣裘褐”,“羌人括领”之说;《隋书 .党项传》载:“党项羌者……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旧唐书》说苏毗羌人“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为小环髻,饰以金、耳垂铛”;《新唐书 .党项传》记“男女衣裘褐,被毡”;《四川通志》还有羌族“妇女多带金花,串以瑟瑟,而穿悬殊为饰”的记载。这些,都粗略地描述了羌族从西北向南迁徙前的最主要的服饰特征。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一个民族各时期的历史,然而图案作为一种符号,则诠释着一个民族的变迁、发展以及对神的崇拜和对美的追求。在羌族服饰中,图案丰富多彩,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无一不展示着羌民族的自然崇尚和宗教信仰。羌族服饰图案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尚白 羌族传统的宗教信仰是以白色石英石为表征的天神为主神的多种崇拜。羌人将白石供于房背、门窗横栏,分别代表着天、地、日、月、山林、水火、牲畜等30多种诸神。羌人尚白,以白为吉,以白为善。羌族服饰中多以白色为主,无

西南科技大学羌族文化在线自测与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羌族文化在线自测与答案(百分百正确) 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 1 .古羌人是古时中国主要居于______,从事______的族群。 ?A.北部,渔猎 ?B.南部,农耕 ?C.西部,游牧 ?D.东部,贸易 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______一部羌族英雄史诗,讲述了羌人祖先历经万险而最终从西北迁居至岷江上游地区的历史。?A.《羌戈大战》 ?B.《木姐珠与斗安珠》 ?C.《大禹治水》 ?D.《西羌传》 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羌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论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______。 ?A.女神崇拜 ?B.生殖崇拜 ?C.白石崇拜 ?D.酒神崇拜 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______ 又称“领歌节”,是羌族人的“女儿节”,是为纪念天上掌管歌舞的沙朗女神,已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转山会 ?B.“瓦尔俄足” ?C.六月节 ?D.塔子会 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羌人手工技艺精湛,尤其以______最具羌族传统风格,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先后被列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剪纸和刺绣 ?B.羌笛和刺绣

?C.挂饰和银饰 ?D.木雕和漆器 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羌族建筑技术高超,自古以来就有垒石筑屋的传统,《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众皆依山居止,累 石为室,高者十余丈,为邛笼”。“邛笼”为羌语音译借词,意为碉楼,是羌族最具有特点的建筑,碉楼的功能有______等。 ?A.储物 ?B.居住 ?C.防御 ?D.以上三项 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羌绣”以______为传承者,主要采取______方式进行传承。 ?A.女性,身体示范 ?B.男性,身体示范 ?C.女性,“口传心授” ?D.男性,“口传心授” 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羌绣”色彩鲜艳彩,主要选用黑、白、红、黄、蓝、绿色,在色彩搭配上皆原色相配,无渐次色,民 族特色浓郁。从这些色彩的使用和搭配之中,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解读出羌文化的信息: ?A.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历史 ?B.神话、考古、文献 ?C.生态、民俗、神话 ?D.历史、地理、风俗 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羌绣”图案分为实物纹样和抽象纹样,其中实物纹样主要由花卉、瓜果、鸟兽、虫鱼等组合而成,其 寓意传达出: ?A.羌人对自然的热爱 ?B.羌人对生存环境的艺术化再现 ?C.羌人原始的自然崇拜情结、神灵信仰和祖先崇拜 ?D.羌绣适用耐磨的功能 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10 .______是古羌游牧部落的主要生产资料,现代羌人虽转变为农业定居生活,但他们对它一直都怀有 特殊的感情,故在羌绣服饰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这种动物的纹样:

北川古羌族风土人情

北川古羌族风土人情 北川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北川羌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据动物学家研究,早在1万多年前,羊就生活在甘、青草原上。由于羊性情温顺,易于驯服,肉食鲜美,皮毛又是御寒的最佳物品,具有多种实用价值,羌族先民们很早就开始驯化和饲养羊,从羊身上获取生活的必需品,并从中获得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力量。当时的羌人认为羊除了能提供日常生活的需要外,还具有灵魂能保护自己部族的成员,因此在众多的自然物中,羌族先民选出了与自己生存最密切、最亲近、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羊,将它放置在特殊的位置上,采用一定的专门仪式,经常对之崇拜,期望能得到它的庇护和好处。由此产生出羊崇拜。北川羌族先民在对羊崇拜过程中,逐渐将羊注入了人类特有的血缘和亲族的观念,羊开始显示出它从来没有过的神圣性,羊伴随着羌族人部落集团自身来源的传说、种的繁衍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组织和制度而发展起来,羊逐渐成为羌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继而演进到了一个独特的崇拜时期——羊图腾崇拜阶段。北川羌族自古以来对羊就有着特殊的感情。以羊祭山是古羌人的重大典礼,在一些羌人活动地区,羌民所供奉的神全是“羊身人面”,视羊为祖先。现在的羌族地区,

仍然存在许多视羊为血缘关系形式的崇拜。在羌人的日常生活中,羌人喜欢养羊、穿羊皮褂、用羊毛织线,祭祀活动中常用羊作祭品,羌族少年成年礼时,羌族巫师用白羊毛线拴在被祝福者的颈项上,以求羊神保佑。羌族巫师所戴的帽子有两个角,是用羊皮制成的,巫师所持法器,也全是用羊角、羊皮、羊骨等制成。传说羌族在向岷江上游迁徙途中,羌族巫师劳累过度,昏昏入睡,他们的经书掉落在地上被羊吞吃,后羊托梦给羌人说:“我死后,可将皮做成鼓,敲三下,经书就会道出来。”由此可以看出,羊被羌人赋予了高于巫师的地位,甚至成为了羌族文化的神圣传承者。羌人死后,要杀一头羊为死者引路,俗称为引路羊子。羌人认为,死者的病都可以在羊身上反映出来,杀死羊子后要寻找死者病根,并认为羊为人的一半,他们将羊血洒在死者手掌上,意为人骑羊归西。在一些羌族地区,还有用羊骨和羊毛线作占卜的习惯,以预测吉凶。羊图腾崇拜是羌族先民较普遍的一种崇拜形式,至今仍然在羌族聚居地存在有许多遗存,是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内容。民俗:搜山求雨羌族信仰习俗。若遇天旱,人们便举行搜山仪式,祈求降雨。届时,禁止人们上山进行打猎、砍柴、挖药等活动,违者将受谴责或遭痛打。若仍不降雨,再到高山之巅举持祈雨仪式。神林羌族信仰习俗。羌族每个村寨的山后都有一片神树林,被视为山神之所在。神林禁止砍伐,

浅析嘉绒藏族刺绣的分类与技法

浅析嘉绒藏族刺绣的分类与技法 嘉绒藏族作为一个主要与汉族、羌族毗邻、文化艺术联结非常紧密的民族,在其刺绣艺术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与周边民族相互交流渗透,并深受蜀绣、绣的影响,它们有很多相似共通之处。但又独具特色,本文着重对嘉绒藏族刺绣的种类和技法进行介绍,以便为喜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的爱好者提供一种借鉴。 标签:嘉绒藏族刺绣分类技法 顾名思义,刺绣就是以针引线而绣制的过程,我国的传统刺绣常以绣针引五彩丝线,以合符地域环境、民族审美和生产生活需要为绣制法则,在各种绣面上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在我国,无论是汉族还是各少数民族,都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地域特色鮮明、文化内涵独特的刺绣品种,且技法丰富,形式多样。 羌族刺绣伴随着汶川“5.12”特大地震而蜚声海内外,嘉绒藏族作为一个与羌族毗邻、文化艺术联结非常紧密的民族,其刺绣艺术毫不逊色于羌族刺绣。本文着重对嘉绒藏族刺绣的种类和技法进行介绍,以便为喜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的爱好者提供一种借鉴。 一、关于嘉绒藏族 “嘉绒”在藏语里面有农耕之意,嘉绒藏族作为藏族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指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藏族,以区别与以牧业为主的藏族。现在,它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个族群概念。 从地域角度上讲,嘉绒藏区主要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与成都平原结合地带以及与甘孜藏族自治州交界地带,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即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地区和成都市的都江堰、邛崃、宝兴、天全、石棉、汉源、泸定、康定、雅江、道孚、炉霍、丹巴、金川、小金、壤塘、马尔康、红原、理县、汶川、黑水等二十个县市的全部、大部和一小部分地区。 嘉绒藏族历史悠久,在《史记》《后汉书·冉耽夷传》《隋书·附国传》等历史文献中均记载有嘉绒藏族的社会经济状况。马长寿先生在1944年的《嘉戎民族社会史》中明确提出了今天我们常用的“嘉绒”一词及其族别文化、语言和民俗等辨别标准。嘉绒藏族作为藏族独具特色的分支,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特定文化背景上的宗教、语言、建筑、艺术、婚姻习俗诸方面独居特色。 二、嘉绒藏族刺绣的分类 嘉绒藏族主要生活在川西北高原,与汶川、理县、茂县的族毗邻,与成都平原的汉族交往也非常密切,在其刺绣艺术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相互交流渗透。因此,嘉绒藏族刺绣深受蜀绣、绣的影响,它们有很多相似共通之处。

羌族服饰文化浅析

羌族服饰文化浅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人们来说,它不仅是具有护体和装饰功能的物品,更是一个民族独特深厚文化的重要载体。服饰作为族群区别的最重要最直观最鲜明的文化标识,其背后却积淀着这个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文化的、习俗的等诸多丰富文化意蕴,可以说民族服饰凝聚着本民族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民族集体记忆,并寄托着本民族的集体情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活态演示。 作为我国现知最古老的民族——羌族,被誉为生活在”云朵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保留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具代表的羌族服饰,因其具有悠久历史、浓厚的高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它完美的诠释了羌族人民智慧勤劳的特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015 年 3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规划了《中国服饰文化集成》系列卷本,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羌族卷是首批卷本之一。全书共约75000 字,精选400 余幅图片。它的编撰汇聚了四川省内的一大批专家学者,通过深入四川境内众多羌族村寨的实地调查研究,前后耗时五年零四个月而共同完成的。该书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内容既着眼于现实,又关照历史,集学术、审美、实用价值为一体,可以说在众多研究羌族文化的著作中,该书到目前为止可以称作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研究羌族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全书共分八章,分别是羌族文化概述,羌族服饰文化、羌族服装分类、羌族服饰材料及加工、羌族服饰色彩及图案、羌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配饰和服装饰品保存。该书力图将羌族服饰文化研究放到历史与环境的大背景中进行,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对羌族的服饰进行探究和梳理,和向世人展示羌族人民生机勃勃的日常生活和瑰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纵览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选题新颖且有价值的一部力作 首先,羌族服饰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现代化进程影响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包括羌族服饰文化在内的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正面

西南科技大学网上习题——羌族文化

西南科技大学网上习题——羌族文化1. 古羌人是古时中国主要居于______,从事______的族群。 A.北部,渔猎 B.南部,农耕 C.西部,游牧 D.东部,贸易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 ______一部羌族英雄史诗,讲述了羌人祖先历经万险而最终从西北迁居至岷江上游地区的历史。 A.《羌戈大战》 B.《木姐珠与斗安珠》 C.《大禹治水》 D.《西羌传》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 羌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论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______。 A.女神崇拜 B.生殖崇拜 C.白石崇拜 D.酒神崇拜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4. ______ 又称“领歌节”,是羌族人的“女儿节”,是为纪念天上掌管歌舞的沙朗女神,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转山会 B.“瓦尔俄足” C.六月节 D.塔子会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5. 羌人手工技艺精湛,尤其以______最具羌族传统风格,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剪纸和刺绣 B.羌笛和刺绣 C.挂饰和银饰 D.木雕和漆器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6. 羌族建筑技术高超,自古以来就有垒石筑屋的传统,《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十余丈,为邛笼”。“邛笼”为羌语音译借词,意为碉楼,是羌族最具有特点的建筑,碉楼的功能有______等。 A.储物 B.居住 C.防御 D.以上三项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羌绣色彩和图案的文化意义

羌绣色彩和图案地文化意义 背景: 中国有个名族,而每个民族对色彩美地追求都有不同地理解和强调,这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特有地审美习惯,更暗含着丰富地文化讯息,通过对色彩审美地分析,有助于了解此民族地文化密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据史书记载,炎帝姜姓,黄帝姬姓,而“姜出于西羌”.近代学者章炳麟在其《检论.序种》中说:“羌者,姜也;‘羌’从人,作族之名;‘姜’从女,作羌族女子之姓.”可见“羌”“姜”本一字.所以,羌族人把炎帝奉为始祖.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羌族纹饰图案生动,色彩大胆,而且寓意深刻,这些图案地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地自然景物,实际上凝聚了羌族人民对生活地祈祷和祝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题目:《彩韵》. 目地: 首先,完成此次镶嵌羌绣图案地毕业课题,使创作地羌绣图案更具有装饰性,应用范围更广.灵感来源: 年·汶川大地震,让一个"云朵中地民族"——羌族,被世界前所未有地关注.羌族聚居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岷江上游地区,那里地势陡峭、山脉重重,是这次地震地受灾区之一.地震使独具特色地羌族文化遗产面临毁灭性地劫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月,有机会去了北川羌族游玩,在此之前对于羌族了解不是很深,对于这个民族认识也不够,只是知道有这个民族地称谓,终于借此机会了解了这一民族地文化.在羌族地区,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装地羌族人,而在擂鼓镇地绣房,我们看见羌族女子在刺绣,如果采用黑色或蓝色地布料,使用白线绣花;如果采用白色地布料,则使用黑线绣制图案.这样搭配显得朴素大方、清爽明快.这些刺绣用色大胆,如大红加大绿,但是又不会觉得突兀,整体颜色地搭配很和谐.而羌族刺绣用色艳丽大胆,强烈地色彩对比吸引了我,并由此形成了我这次毕业设计地主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设计方法: 在创作中,因为图片地分表率不高,要打印成两张纸那么大比较模糊,所以我用把图案做成矢量图,再进行打印,再用复写纸把图案印在盘子上.在创作材料上我选用地是彩色地珠子,主要是因为彩色珠子色彩多样、艳丽,更适合表现出图案大胆发地用色和强烈地对比.在创作材料上我选用地是彩色地珠子,主要是因为彩色珠子色彩多样、艳丽,更适合表现出图案大胆发地用色和对比强烈,创作形式是用清漆进行镶嵌,用彩色地4mm大小地瓷珠进行镶嵌,背景是用2mm大小地瓷珠填充地.主要图案用一种大小地彩珠地原因是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图案表现出来,也使图案更生动形象.而用小一号地黑色珠子填充背景可以使主要图案突显出来,对比反差较大,也根据羌绣图案地色彩搭配黑底彩图,使整体色彩更和谐,有轻有重,有彩有暗,让画面有重点,立体感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制作工艺: 毕业创作地图案运用地是羌绣地传统图案,是以古典风格为主地,构图严谨、整齐匀称、装饰性强,主要有云纹,牵牛花纹,几何图形纹,羊角花纹、玫瑰、太阳花、石榴花、万字符、牡丹等等,像羊角花被羌族地男女视为爱情花,太阳花代表地是幸福以及美好地祝愿,石榴花象征富贵、多福多寿,串枝莲花象征纯洁、高尚和对爱情地忠贞,牡丹象征幸福,这些都体现了羌族儿女对幸福生活地憧憬与渴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这次地课题主要是用镶嵌地形式突出图案地艳丽,整体对比强烈.图案地外形是圆形,所以我选择地是大小地塑料盘子为载体和木质清漆进行创作地.创作地第一步是在指导老师地指导下把图案选好,选择要用地材料;然后把图案答应你出来利用复写纸把图案画到盘子上就可以进行镶嵌了.最开始也迷惑要用多大地珠子,我买了直径是地和珠子,想用这两种大小

羌族艺术

羌族艺术 羌族民间文学极为丰富,著名的叙事长诗《木吉珠与斗安珠》和《羌戈大战》,不仅是民族史诗,更是珍贵的文化瑰宝。《洪水朝天》、《开天辟地》等民间故事更反映出羌族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观。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莎朗舞和动人的山歌均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羌族的挑花刺绣工艺精湛,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逐水草而居”至“依山居之,垒石为室”羌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开发西南边陲,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羌族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在新的时代,羌族人民又赋予了羌族文化新的内涵。羌民族正立足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业、旅游业、农工商并举,林果畜齐上,羌区明天更美好。羌族文化将更加灿烂夺目。 (一)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反映天地形成和人类起源等内容,多以神话形式出现。如《开天辟地》《山沟和平坝的形成》《造人类》等,通过奇妙的幻想,把自然力人格化,对宇宙、自然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给予解释。 反映生产劳动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以民歌(山歌)的形式出现的。如《放羊歌》即诉说放羊人不分晴雨寒暑一年四季不停劳作的辛酸;《牛山歌》《拉石号子》《拉木号子》等则刻画和赞颂了劳动者的艰辛和勤劳。 反映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暴虐的故事,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占重要地位。如《花精女整县太爷》《长工和地主》《图吉利》《人心比天高》《走马庙的传说》《打猪的来历》,反映了白草河流域羌、藏人民对镇压他们的明王朝统治者的愤恨;《黑木耳的传说》(又名《黑娃和木儿的故事》)等,则表现出穷人民对当地土司、头人的憎恶。 大量的故事、歌谣,反映出青年男女追求美满婚姻的强烈愿望。如《口弦崖的传说》《香樟树的传说》《斗安珠和木姐珠》《十爱》《有今跟哥不怕苦》等等,热情地歌颂了纯洁忠贞的爱情。 在羌族民间文学中,有关大禹的传说和故事甚多,如《大禹出生的故事》《夏禹王的传说》《望崇岭和酉山》《金锣崖》《李白到禹穴》《端午节的来历》等,寄托了对大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此外,还有贬斥虐待老人行为的作品,如故事《秋娘》等;有赞颂妇女聪明才智的,如故事《聪明的么媳妇》《清和桥》《罗隐秀才》《登云桥》等。 1985年~1987年,县文化部门组织人员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收集整理,编印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北川县资料集》,其中收录羌族神话8篇、传说3篇、故事4篇、歌谣176首、其他文学形式8篇。

羌族服饰特点文化 羌族服装图片

羌族服饰特点文化羌族服装图片 羌族,自称尔玛,是我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羌族的人民主要生活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羌族的文字,依然至今保持着古代甲骨文的书写方法。 羌族服饰文化: 羌族人们的生活很注重场合,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类型的衣服。因此,羌族的服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舞蹈演出类羌族服饰; 2、旅游接待礼仪类羌族服饰; 3、原生态表演展示类羌族服饰; 4、政府、企事业单位、餐饮娱乐行业类羌族特色职业工作服; 5、庆典活动类羌族服装; 6、具有羌族艺术元素的时尚服饰; 7、民族特色工艺品等七大类产品。 8、传统的羌族人民服饰: 羌族服饰特点文化羌族服装图片 羌族女子头帕

未婚少女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羌族妇女亦喜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盘绕作鬓;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季包绣花头帕。 羌族男子头帕 羌族男人喜着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 羌族的鞋子: 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还有“云云鞋”。云云鞋的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鞋尖微翘,还穿皮鞋、布鞋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年轻女子还在绑腿上缠红脚带子。 羌族的衣衫: 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男女都在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俗称“皮褂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以防雨。还有一种背心是羊毛毡子做的,较前者略长。男子长衫过膝,梳辫包帕,,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 羌族的腰带:

羌族云云鞋

羌族云云鞋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川部分) 学科:美术 年级单元:五年级(第十册) 参赛教师:陈月阳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大多数同学对羌族文化可能只是零星的了解,可能在文章中、课文中、电视里多少了解一些。但对于主要聚居在四川省内的羌族人民,是具有非常浓烈的民族特色,比如羌族人们喜庆的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云云鞋。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技法技能,将其运用在云云鞋的设计与装饰中得心应手。但是学生也存在个体差异,旨在通过了解羌族文化、了解云纹,增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创作灵感,制作出美观新颖,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云云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是针对四川本土设计的一节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云纹、了解云纹带给我们的装饰美感,并将其在羌族云云鞋上实际运用。利用绘制、剪、粘贴等方法设计出纹样对称的云云鞋。 课程以学生设计为主,老师启发、引导为辅,让学生在创作的同时了解四川羌族文化的悠久历史,感受羌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产生对家乡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艺术创作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云纹的艺术价值及在社会中的运用。 2、了解云纹的设计过程,创作出自己的云纹,并将其运用于装饰云云鞋。 3、利用对称的手法绘制粘贴制作云云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观察、同桌合作、教师示范等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同学们了解云纹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彩云纹样是羌族自然崇拜观念和艺术创造的完美结合的体现,寄语了吉祥美好的愿望,表达了羌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和创造。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云纹的设计过程并尝试设计运用。将设计好的云纹装饰在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羌族云云鞋上。 2、教学难点:使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设计云纹。通过学习了解四川本土文化的醇厚艺术内涵。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电脑、投影、数字展台等。 六、教学过程

刺绣

刺绣 粤绣、汴绣、瓯绣、杭绣、羌族刺绣、维吾尔族刺绣、哈萨克布绣、锡伯族刺绣 流派:别名、流派特点、代表作品、传承人、保护政策 绣品:作品名称、寓意、用途、绣品特征、图片、创作时间、获得奖项 创作者:姓名、性别、所属流派、出生日期、获奖经历 起源:起源地、产生时间 工艺特点;针法、材料、绣法 1、粤绣 流派特点:用线多样、用色明快、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绣工多为男工所任 代表作品:《金龙鱼》、《九龙宝鼎》、《寿鸾》 传承人: 1、潮绣(属于粤绣) 流派 流派特点:图案严谨,色彩瑰丽,运用金线、银线、绒线结合绣制,垫凸而富有强烈的装饰性。 代表作品:《九龙屏风》、《吹萧引凤》 传承人:林智成、康惠芳、孙庆先、李淑英 保护政策: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绣品 ●作品名称:《九龙屏风》 寓意:以寿山福海,如意祥云纹饰,九条巨龙翻飞其中,威猛雄健,大气磅礴。 用途:装饰、遮挡 绣品特征:无 图片: 创作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 获得奖项: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赛的金杯奖、作为国家礼品赠给叙利亚 创作者 姓名:林智成 性别:男 所属流派:潮绣 出生日期:1922年 获奖经历:工艺美术家 ●作品名称:《金龙鱼》 寓意:无

用途:观赏 绣品特征:将传统潮绣的钉金龙麟绣法运用到金龙鱼的鱼麟上面,鱼鳍和鱼尾采用 接针、连针、缠针技法,表现鱼身浑厚结实的躯体,鱼尾透明如丝、灵活游动的美 姿,水草的翻动下,金龙鱼正向上游动瞬间的画面。整个刺绣运用金线绒线材料相 结合,绣工精细、犹如水中高贵胜景。 图片: 创作时间:2006年 获得奖项:第二届国际(深圳)文博会金奖,并于2008年由潮州市政府赠送给李 嘉诚。 创作者 姓名:康惠芳 性别:女 所属流派:潮绣 出生日期:1948年 获奖经历: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被授予“联合会文化大使”称号。 起源 起源地:今潮汕地区 产生时间:唐代 工艺特点 针法:平绣针法、钉金绣针法(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60多种针法) 材料:丝绒、金银线 绣法:平绣、钉金绣 1、广绣(属于粤绣) 流派 别名:广绣 流派特点: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 代表作品:《孔雀牡丹会景》 传承人:陈少芳、许炽光、梁桂开 保护政策:2006年5月20日,广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绣品 作品名称:《孔雀牡丹图》 寓意:象征吉祥幸福 用途:观赏 绣品特征: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