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树脂增稠剂说明书

聚氨酯树脂增稠剂说明书
聚氨酯树脂增稠剂说明书

聚氨酯树脂增稠剂

产品指标:

型号:L-1032

组成:聚氨酯化合物

外观:微浊乳白色液体

不挥发份:49.5-51.5%

PH值:4~6

比重:1.08-1.10

产品应用场景:

聚氨酯树脂增稠剂适用于防锈漆(红丹漆、铁红醇痠漆、铁红酚醛漆、透明漆、灰色漆、其它漆)哑光至高光泽的各种体系,如:建筑漆、皮革漆、纸张涂布、纺织品涂布、防锈涂料等产品体系。增稠剂可使用于大部分水性体系,如乳胶化体系、分散体系、乳胶漆等,与下列树脂乳液均有良好的相容性;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与各种共聚合物。

产品概述:

聚氨酯树脂增稠剂为一聚氨酯成份的液体水性增稠剂,使用方便,并且在流平性、涂膜光泽及耐水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纤维素类或丙烯酸类增稠剂。

1、优异的干湿擦牢度,良好的手感。

2、具有清晰和卓越的印染效果,使用安全、方便。

3、其性能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而价格具有明显之优势。

产品使用方法:

1 .对全量添加:0.2-2.0%。

2 .添加前请依体系成份以及所需的流动性而定,测试出适用量。

3 .可在研磨前后添加,一部分在前,一部分在后。

4 .增稠剂必须先稀释后使用。

包装存储:

包装:本品采用60KG、200KG、1000KG塑料桶装。

储存:本品不属危险品,无毒,远离热及火源,密封存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处。未使用完前,每次使用后容器应严格密封。保质期12个月。

运输:本品运输中要密封好,防潮、防强碱强酸及防雨水等杂质混入。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MSDS)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一:标识 1. 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树脂 2. 化学品英文名称: Epoxy resin 3. 分子式: 4. 分子量: 5. 企业名称: 6. 地址: 7. 邮编:传真: 8. 企业应急电话: 9. 技术说明编码: 二:成分/组成信息 1. 主要成分:环氧树脂 2. 含量: 99% 3. CAS No. 24969-06-0 三:危险性概述 1.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3. 健康危害:接触危害主要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皮炎有时伴有眼睛上呼吸道刺激,制备和使用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等症 四: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 吸入:呼吸道受剌激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与输氧,停止呼吸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 食入:误入口内立即用清水漱口并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有条件的可用牛奶洗胃 五:消防措施 1. 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2.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3.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2. 储存注意事项: 贮存于阴凉通风的专用库房内。避免与火种、热源接触,避免日光直晒。禁止与自燃品共贮共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远离火种。注意轻搬轻放,防止容器损坏。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1.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2.监测方法: 3.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4.呼吸系统防护: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5.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6.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7.手防护:操作人员应戴橡胶手套 8.其他防护:工作后,沐浴更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工作中禁止吸烟、进食、饮水。九:理化特性 1. 外观与性状: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其物态可从无臭、无味黄色透明液体至固态 2. 熔点(°C):145-155 3. 沸点(°C):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氨酯树脂 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urethane resin CAS No.:46742-95-6 分子式:C3H8N2O 分子量:88 危险品种类(HZ):高闪点易燃液体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醇类溶剂稀释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醇类物质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聚氨酯触变增稠剂说明书

聚氨酯触变增稠剂 产品指标: 型号:L-1028 产品外观:透明黏稠乳液 PH:7.0±1(1%水溶液) 有效成分:40% 粘度:≤2500厘泊;(25℃) 溶剂:环保型亲水溶剂 产品应用场景: 聚氨酯触变增稠剂适用于聚氨酯乳液,水性涂料、粘合剂、树脂、内外墙乳胶漆、水性油墨、乳化石膏、胶粘剂、填缝料、弹性胶浆体系。 产品概述: 聚氨酯触变增稠剂通过缔合提供优异的流变(流动,流平等)性能,极佳的增稠效果;由于本产品为非离子型,因而其增稠效果较少受体系PH值的影响;能有效改善低中剪切粘度,并有优异的增稠倍率,提高印花胶浆,固浆的触变过网性能和流平性适中的光泽现性,与多种树脂体系相容性能优异,并提高成膜性,牢度和流变性,是目前提高产品质量的极佳增稠剂.本产品抗酸.抗碱.抗盐。 1.能有效改善低中剪切粘度 2.增稠倍率极佳,流动性能略差,有假塑性。 3.流变体系不受PH值的影响,可增稠酸,碱,盐性物质 4.赋予漆光膜适中的光泽展现性 5.改善成膜性能,赋予漆膜优异的耐水性能 6.本产品不影响印花助剂牢度不含油剂 7.附带杀菌防霉效果 产品使用方法: 建议用量(wt%,以总量计):0.1-0.8% 建议本助剂在生产过程中最后加入,应当边加入边搅拌,其加入量以达到所需的效果为止 建议使用聚氨酯触变增稠剂进行稀释,然后再缓慢搅拌加入。 包装存储: 包装:本品采用60KG、200KG、1000KG塑料桶装。 储存:本品不属危险品,无毒,远离热及火源,密封存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处。未使用完前,每次使用后容器应严格密封。保质期12个月。 运输:本品运输中要密封好,防潮、防强碱强酸及防雨水等杂质混入。

PUR增稠剂的作用机理及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

PUR增稠剂的作用机理及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 报告编号:7.01E 概况 水性涂料都采用增稠剂,为系统提供理想的流变性能。除了传统的增稠剂,如高分子量纤维素醚、多糖和无机增稠剂以外,人们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聚氨酯增稠剂。PUR增稠剂具有极强的牛顿流动特性,其流平性能、一次刷涂厚度和耐擦洗性都是最佳的。PUR增稠剂的增稠作用机理为分子里内含的疏水和亲水成分。 1.介绍 水稀释涂料的出现已经有几十年了。50年以前,乳胶漆在涂料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有兴趣将乳胶漆用于各种广泛的应用,如替代含有机溶剂的醇酸树脂涂料,这个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水性涂料更环保。作为高光泽、易于施工、具有良好流平性能的醇酸树脂涂料的替代品,这种水性涂料会出现大量问题,如润湿性能、泡沫的形成、干燥性能、流平差、刷涂性、成膜性能,等等。最后3个性能受流变性的影响尤其明显。通常,通过纤维素增稠剂的辅助作用,来调节常规乳胶漆的流变性。这种涂料的流变性能与传统醇酸树脂涂料不同。 该乳胶漆的粘度曲线(流变性)表现出粘度与剪切速率的一种非线性相关关系。剪切速率的增加将引起粘度(结构粘度)的减少。至于醇酸树脂涂料,当粘度出现少量减少时,涂料的结构粘度即降低。这种流变性的不同说明了乳胶漆和醇酸树脂涂料在流动性能和涂层厚度上的不同。而聚氨酯或PUR增稠剂是流变助剂领域中一个最重要的成果。 这种缔合型增稠剂用于水性涂料配方,这些涂料的流变性能与醇酸树脂涂料一致。该文将详细说明这种PUR增稠剂系列的性能和用途,并与传统增稠剂相比较。 2.流变学 流变学是研究物质流动性能的一门科学。 2.1流动行为和流动 液体流动分为层流和湍流。如果人们将平行、无限薄的几个液体层(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液体的组成)相对移动到另一层,没有出现液体层混合,这种液体流动为层流。如果液体层出现混合,这种流动即为扩散流动。当引入的大量能量(用于引起液体流动)消失并且不用于实

喷胶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 1、产品名称:高级环保喷胶ED-686 海曙益多化工产品 地址:鄞州首南街道惠风西路115号城南商务大厦A-1607室工厂地址:鄞州山镇工业园 :06。传真:07 联系人:徐克建 紧急时的: 2、产品有害成分的合成物/信息 3、危险性 易燃易爆。 急性健康危害: 眼睛:引起眼部不适,刺激。

皮肤:有刺激感,并引起迟发性深层疮疹。 吞食:刺痛,头晕,呕吐,胃肠炎,胃部压迫感 吸入:可引致呼吸系统不适,过久或重复吸入可引致过渡疲惫,恶心,头痛,兴奋 慢性危害: 在浓度为100-200ppm的环境里8小时,会引起疲劳、恶心、错觉、活动失灵、嗜眼。 在浓度为600ppm的环境里,短时间会引起过度疲惫、兴奋、恶心、头痛。 长期在低浓度的蒸汽环境里,会引起食欲减退,疲劳、咽喉呼吸系统不适,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皮炎。 4、紧急处理措施 眼睛接触:将眼脸分开,用洗眼液或用清水冲洗,就诊。 皮肤接触: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皮肤,偌刺激则去就诊。 吞食:用水漱口,饮足量温水,不要催吐,立即就诊。 吸入:移至空气清新处,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保持温暖,立即就诊。 5、燃爆特性及消防措施 燃烧性:易燃。引燃温度(℃)404 闪点:(℃)—20 最小点火能:(MJ)0.59

爆炸下限:(%)2.5 最大爆炸压力(mpa)0.57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代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引着回燃,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灭火方法:干粉或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禁用水。可用水冷却火中周围的容器、设备。在着火时,应穿戴自给式呼吸器和合适的防护衣。 6、外溢处理 切断火源,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如下水道、排洪沟等等。小量泄漏,可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或在火源、电源安全的情况下让它放置干枯、结块,然后把结块胶铲除,用火焚烧。 大量泄漏,首先用胶铲把外溢胶水铲入到备用罐装物中运往安全地带焚烧处理或交给有关环保部门处理或回收。禁用铁铲铲除处溢胶水。 7、搬运及贮存 7.1 搬运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避免吸入高浓度的蒸发气体,适用于通风良好的地方。 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静电,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7.2 贮存 保持密封放置通风地点,远离火种及高温,避免直接照射。应与氧化剂分开放置。如果储存量大,仓库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取防爆裂,开关设在仓外,仓库的温度不易超过30℃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 明书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氨酯树脂 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urethane resin CAS No.:46742-95-6 分子式:C3H8N2O 分子量:88 危险品种类(HZ):高闪点易燃液体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醇类溶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由于聚氨酯原料和配方的多样性,水性聚氨酯开发40年左右的时间,人们已研究出许多种制备方法和制备配方。水性聚氨酯品种繁多,可以按多种方法分类。 1.以外观分 水性聚氨酯可分为聚氨酯乳液、聚氨酯分散液、聚氨酯水溶液。实际应用最多的是聚氨酯乳液及分散液,本书中统称为水性聚氨酯或聚氨酯乳液,其外观分类如表5所示。 表5 水性聚氨酯形态分类 2.按使用形式分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按使用形式可分为单组分及双组分两类。可直接使用,或无需交联剂即可得到所需使用性能的水性聚氨酯称为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若单独使用不能获得所需的性能,必须添加交联剂;或者一般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添加交联剂后能提高粘接性能,在这些情况中,水性聚氨酯主剂和交联剂二者就组成双组分体系。 3.以亲水性基团的性质分 根据聚氨酯分子侧链或主链上是否含有离子基团,即是否属离子键聚合物(离聚物),水性聚氨酯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含阴、阳离子的水性聚氨酯又称为离聚物型水性聚氨酯。 (1)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又可细分为磺酸型、羧酸型,以侧链含离子基团的居多。大多数水性聚氨酯以含羧基扩链剂或含磺酸盐扩链剂引人羧基离子及磺酸离子。 (2)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一般是指主链或侧链上含有铵离子(一般为季铵离子)或锍离子的水性聚氨酯,绝大多数情况是季铵阳离子。而主链含铵离子的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一般以采用含叔胺基团扩链剂为主,叔胺以及仲胺经酸或烷基化试剂的作用,形成亲水的铵离子。还可通过含氨基的聚氨酯与环氧氯丙烷及酸反应而形成铵离子。 (3)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即分子中不含离子基团的水性聚氨酯。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有:①普通聚氨酯预聚体或聚氨酯有机溶液在乳化剂存在下进行高剪切力强制乳化;②制成分子中含有非离子型亲水性链段或亲水性基团,亲水性链段一般是中低分子量聚氧化乙烯,亲水性基团一般是羟甲基。 (4)混合型聚氨酯树脂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离于型及非离子型亲水基团或链段。 4.以聚氨酯原料分 按主要低聚物多元醇类型可分为聚醚型、聚酯型及聚烯烃型等,分别指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作为低聚物多元醇而制成的水性聚氨酯。还有聚醚-聚酯、聚醚—聚丁二烯等混合以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原料分,可分为芳香族异氰酸酯型、脂肪族异氰酸酯型、脂环族异氰酸酯型。按具体原料还可细分,如TDI型、HDI型,等等。 5.按聚氨酯树脂的整体结构划分 (1)按原料及结构可分为聚氨酯乳液、乙烯基聚氨酯乳液、多异氰酸酯乳液、封闭型聚氨酯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 明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氨酯树脂 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urethaneresin CASNo.:46742-95-6 分子式:C3H8N2O 分子量:88 危险品种类(HZ):高闪点易燃液体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醇类溶剂稀释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聚氨酯树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 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氨酯树脂?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聚氨酯树脂? 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urethane resin 企业名称: 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邮编: 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国家应急电话: 分子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甲苯MDI 108-88-3 101-68-8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本品蒸气,引起咳嗽、喷嚏。 环境危害:微毒。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沙土进行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

水性聚氨酯配制方法

1.低聚物多元醇:聚醚二醇、聚酯二醇、聚醚三醇、聚丁二烯二二醇、丙烯酸酯多元醇等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制备中常用的低聚物多元醇一般以聚醚二醇、聚酯二醇居多,有时还使用聚醚三醇、低支化度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等小品种低聚物多元醇。聚醚型聚氨酯低温柔顺性好,耐水性较好,且常用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的价格比聚酯二醇低,因此,我国的水性聚氨酯研制开发大多以聚氧化丙烯二醇为主要低聚物多元醇原料。由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制得的聚氨酯机械强度及耐水解性均较好,惟其价格较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聚酯型聚氨酯强度高、粘接力好,但由于聚酯本身的耐水解性能比聚醚差,故采用一般原料制得的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其贮存稳定期较短。但通过采用耐水解性聚酯多元醇,可以提高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耐水解性。国外的聚氨酯乳液胶粘剂及涂料的主流产品是聚酯型的。脂肪族非规整结构聚酯的柔顺性也较好,规整结构的结晶性聚酯二醇制备的单组分聚氨酯乳液胶粘剂,胶层经热活化粘接,初始强度较高。而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制成的水性聚氨酯对金属、RET等材料的粘接力高,内聚强度大。 其他低聚物二醇如聚碳酸酯二醇、聚己内酯二醇、聚丁二烯二醇、丙烯酸酯多元醇等,都可用于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耐水解、耐候、耐热性好,易结晶,由于价格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2.异氰酸酯:TDI、MDI、IPDI、HDI等 制备聚氨酯乳液常用的二异氰酸酯有TDI、MDI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以及TDI、MDI、HDI:MDI等脂肪族、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由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制成的聚氨酯,耐水解性比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制成的聚氨酯好,因而水性聚氨酯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好。国外高品质的聚酯型水性聚氨酯一般均采用脂肪族或脂环族异氰酸酯原料制成,而我国受原料品种及价格的限制,大多数仅用TDI为二异氰酸酯原料。 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一般用于制备乙烯基聚氨酯乳液和异氰酸酯乳液。 3.扩链剂:1,4—丁二醇、乙二醇、己二醇、乙二胺等 水性聚氨酯制备中常常使用扩链剂,其中可引入离子基团的亲水性扩链剂有多种,除了这类特种扩链剂外,经常还使用1,4—丁二醇、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己二醇、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扩链剂。由于胺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比水高,可将二胺扩链剂混合于水中或制成酮亚胺,在乳化分散的同时进行扩链反应。 4.水:蒸馏水、离子水 水是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介质,为了防止自来水中的Ca2+、寸+等杂质对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稳定性的影响,用于制备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水一般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除了用作聚氨酯的溶剂或分散介质,水还是重要的反应性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目前以预聚体法为主,在聚氨酯预聚体分散与水的同时,水也参与扩链。由于水或二胺的扩链,实际上大多数水性聚氨酯是聚氨酯—脲乳液(分散液),聚氨酯—脲比纯聚氨酯有更大的内聚力和粘接力,脲键的耐水性比氨酯键好。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审批稿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 明书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聚氨酯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氨酯树脂? 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urethane resin CAS No.:46742-95-6 分子式:C3H8N2O 分子量:88 危险品种类(HZ):高闪点易燃液体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醇类溶剂稀释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水性涂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7475918.html, 水性涂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水性涂料是以水为溶剂的一种涂料,作为有机溶剂涂料系统的替代品,现已逐渐被人们接受。下面就讲述一下水性涂料生产工艺及水性涂料生产工艺配制中的要点: (1)水性涂料的基本生产过程: 水性涂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将各种组分的原材料按一定的顺序投入,分散均匀的过程,一般乳胶漆的生产工艺包括3个部分: ①浆料的制备:首先将水、分散剂、消泡剂、防腐剂等液体物料投入分散罐中,搅拌均匀,在搅拌状态下将着色颜料和体质颜料依次投入,并加速分散20~40分钟; ②水性涂料配制:在调漆罐中投入乳液,再加入增稠剂、ph调节剂、防冻剂、成膜助剂、消泡剂等助剂,搅拌15分钟左右,至完全均匀后,检测出料; ③涂料过滤及产品包装:在乳胶漆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少部分颜(填)料尚未被分散,或因破乳化成颗粒,或有杂质存在于涂料中,因此此时的涂料需经过滤除去粗颗粒和杂质才能获得质量好的产品,可根据产品的要求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网及不同容器包装,并做好计量,这样才能得到最终的产品。 (2)水性涂料配制中的要点: ①配方材料应尽可能选用分散性好的颜料和超细填充料,从而在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取消研磨作业,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②在前期分散阶段,可预先投入适量HEC,不仅有助于分散,同时防止或减少浆料沾壁现象,改善分散效果; ③在液体增稠剂加入之前,应尽量用3~5倍水调稀后,在充分搅拌下缓慢加入,从防局部增稠剂浓度过高使乳液结团或形成胶束,增稠剂可放在浆料分散后投入到浆料中充分搅拌以免出现上述问题; ④消泡剂的加入方式一半加到浆料中去,另一半加到配漆过程中,这样能使消泡效果更好;调漆过程中,搅拌转速应控制在200~400r/min以防生产过程中引入大量气泡,影响涂料质量。

增稠剂

增稠剂 增稠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的作用,中国目前批准使用的增稠剂品种有39种。增稠剂都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也称水溶胶。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包括半合成)两大类。分类 常用的增稠剂有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类、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和聚氨酯增稠剂。(1)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类增稠剂主要有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等。疏水改性纤维素是在纤维素亲水骨架上引入少量长链疏水烷基,从而成为缔合型增稠剂,其增稠效果可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得多的纤维素醚增稠剂品种相当。(2)碱溶胀型增稠剂:碱溶胀增稠剂分为两类:非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和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3)聚氨酯增稠剂和疏水改性非聚氨酯增稠剂:聚氨酯增稠剂,是一种疏水基团改性乙氧基聚氨酯水溶性聚合物,属于非离子型缔合增稠剂。环境友好的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开发已受到普遍重视,除了上面介绍的线性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还有梳状缔合聚氨酯增稠剂。 特性比较 增稠剂有着特定的流变学性质,抗酸性首推海藻酸丙二醇酯;增调性首选瓜尔豆胶;溶液假塑性、冷水中溶解度最强为黄原胶;乳化托附性以阿拉伯胶最佳;凝胶性琼脂强于其它胶但凝胶透明度尤以卡拉胶为甚;卡拉胶在乳类稳定性方面也优于其它胶。 实际应用 增稠剂又称胶凝剂,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它可以提高物系粘度,使物系保持均匀的稳定的悬浮状态或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广泛用于食品、涂料、胶黏剂、化妆品、洗涤剂、印染、橡胶、医药等领域。再涂料印花中,由增稠剂、水、粘合剂和涂料色浆组成的涂料印花色浆,印花色浆再印花机械力作用下,发生切变力,使印花色浆的粘度再瞬间大幅度降低;当切变力消失时,又恢复至原来的高粘度,使织物印花轮廓清晰。这种随切变力的变化而发生的粘度变化,主要是靠增稠剂来实现的。再乳胶漆制造中,增稠剂对乳胶漆的增稠、稳定及流变性能起着多方面协调作用。再乳胶聚合过程中用作保护胶体,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再颜料、填料分散阶段,提高分散物料的粘度而利于分散;再储运过程中提高涂料稳定性及抗冻融性,防止颜料、填料沉底结块;再施工中调节乳胶漆粘稠度,并呈良好的触变性等。在食品中添加千分之几的食品增稠剂,具有胶凝、成膜、持水、悬浮、乳化、泡沫稳定及润滑等功效。对流态食品或冻胶食品的色、香、味、结构和食品的相对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增稠剂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按来源分为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合成类或半合成类。简单分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品大多数是从含多糖类粘性物质的植物及海藻类制取,如淀粉、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脂、角叉胶、糊精、黄耆胶、多糖素衍生物等;合成品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淀粉衍生物、干酪素、聚丙烯酸钠、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低分子聚乙烯蜡、聚丙烯酰胺等。 饮料生产中常用的增稠剂以及作乳化稳定剂用的增稠剂主要有羧甲基纤维素钠、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黄原胶、果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等。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水性聚氨酯胶解析(一)

水性聚氨酯胶解析(一) 2009-11-21 23:08 水性聚氨酯胶解析 水性聚氨酯胶的发展概况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是指聚氨酯溶于水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胶粘剂,有人也称水性聚氨酯为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依其外观和粒径,将水性聚氨酯分为三类:聚氨酯水溶液(粒径<0.001um,外观透明)、聚氨酯分散液(粒径0.001-0.1 um,外观半透明)、聚氨酯乳液(粒径>0.1 ,外观白浊)。但习惯上后两类在有关文献资料中又统称为聚氨酯乳液或聚氨酯分散液,区分并不严格。实际应用中,水性聚氨酯以聚氨酯乳液或分散液居多,水溶液少。 由于聚氨酯类胶粘剂具有软硬度等性能可调节性好以及耐低温、柔韧性好、粘接强度大等优点,用途越来越广。目前聚氨酯胶粘剂以溶剂型为主。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易挥发、气味大、使用时造成空气污染,具有或多或少的毒性。近10多年来,保护地球环境舆论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发达国家制订了消防法规及溶剂法规,这些因素促使世界各国聚氨酯材料研究人员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进行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开发。 水性聚氨酯以水为基本介质,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节能、操作加工方便等优点,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聚氨酯从30年代开始发展,而在50年代就有少量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如1953年Du Pont公司的研究人员将端异氰酸酯基团聚氨酯预聚体的甲苯溶液分散于水,用二元胺扩链,合成了聚氨酯乳液。当时,聚氨酯材料科学刚刚起步,水性聚氨酯还未受到重视,到了六、七十年代,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开发才开始

迅速发展,1967年首次出现于美国市场,1972年已能大批量生产。70-80年代,美、德、日等国的一些水性聚氨酯产品已从试制阶段发展为实际生产和应用,一些公司有多种牌号的水性聚氨酯产品供应,如德国Bayer公司的磺酸型阴离子聚氨酯乳液ImPranil和Dispercoll KA等系列、Hoechst公司的Acrym系列、美国Wyandotte化学公司的X及E等系列,日本大日本油墨公司的Hydran HW 及AP系列、日本公司的聚氨酯乳液CVC36及水性乙烯基聚氨酯胶粘剂CU系列、日本光洋产业公司的水性乙烯基聚氨酯胶粘剂KR系列等等。 在水性类胶粘剂中,我国目前仍以聚丙烯酸酯类乳液胶、聚乙烯醋酸乙烯类乳液胶、水性三醛树脂等胶粘剂为主。有柔韧性好等特点,有较大的发展前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特点 1.与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相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除了上述的无溶剂臭味、无污染等优点外,还具有下述特点。 (1)大多数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中不含NCO基团,因而主要是靠分子内极性基团产生内聚力和粘附力进行固化。而溶剂型或无溶剂单组分及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充分利用NCO的反应、在粘接固化过程中增强粘接性能。水性聚氨酯中含有羧基、羟基等基团,适宜条件下可参与反应,使胶粘剂产生交联。 (2)除了外加的高分子增稠剂外,影响水性聚氨酯粘度的重要因素还有离子电荷、核壳结构、乳液粒径等。?聚合物分子上的离子及反离子(指溶液中的与聚氨酯主链、侧链中所含的离子基团极性相反的自由离子)越多,粘度越大;而固体含量(浓度)、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交联剂等因素对水性聚氨酯粘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有利于聚氨酯的高分子量化,以提高胶粘剂的内聚强度。与之相比,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聚氨酯的分子量、支化度、胶的浓

水性涂料分散剂的选用

水性涂料分散剂的选用 在涂料的组成部分中,有成膜物质、溶剂(水)、颜填料、助剂。其中助剂是占涂料中比重最小的一块,但它也是很重要的一块,不能忽视。现在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水性涂料中水性分散剂的使用。 一.水性分散剂的用量与趋势: 2005年全国涂料产量超过380万吨,其中水性涂料达到133.52万吨。2006年全国涂料产量超过460万吨,其中水性涂料超过193.55万吨。2007年有上升的趋势,其中特别要说的是水性涂料的增加最为明显,低VOC和光固化涂料的增长也相对比较快。在水性涂料按1%添加分散剂来估算,每年我国水性分散剂的用量约为2万吨左右,而且用量有上升的趋势,到2008年应该会超过5万吨的用量。 二.水性分散剂的价格分析: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引入竞争得益的肯定是消费者。要么提高服务质量,要么降低产品价格。水性涂料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现在掌握的信息,水性涂料分散剂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但时有下滑的现象,特别是进口的助剂,除非有特殊性能,别人取代不了的产品。否则他们的销售部门压力是非常大的,主要的是价格战在打。由于原材料的上涨,市场利润的压缩,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价格,使得涂料厂家不断的想办法降低成本。因此我们认为:水性涂料分散剂的价格波动不会很大,但未来趋向降价竞争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三.水性分散剂的分类: 分散剂有很多种,初步估算,现存世界上有1000多种物质具有分散作用。现按其结构来区分,可分为:①阴离子型,②阳离子型,③非离子型,④两性型,⑤电中性型,⑥高分子型(包括高中低分子量)超分散剂。 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大部分是由非极性带负电荷的亲油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的基团构成。两种基团分别处在分子的两端,形成不对称的亲水亲油分子结构。它的品种有;油酸钠,羧酸盐、硫酸酯盐(R-O-SO3Na),磺酸盐(R- SO3Na),等等。阴离子分散剂相溶性好,被广泛应用。 ②阳离子型:是非极性基带正电荷的化合物。品种有十八碳烯胺醋酸盐。烷基季铵盐、氨基丙胺二油酸酯、季胺盐、特殊改性的多氨基酰胺磷酸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力强,对炭黑、各种氧化铁、有机颜料类分散效果较好,但要注意其与基料中羧基起化学反应,还要注意不要与阴离子分散剂同时用,使用应慎重。 ③非离子型:不能电离、不带电荷。在颜料表面吸附比较弱,主要在水系涂料中使用。品种有脂肪酸环氧乙烷的加成物C17H33COO(CH2 CH2O)nH、聚乙二醇型多元醇和聚乙烯亚胺衍生物等。它们的作用是降低表面张力和提高润湿性。如果添加一些有机硅氧烷就可以防止发花、浮色和改善流平的作用。 ④两性型: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典型应用的是磷酸酯盐型的高分子聚合物。这类聚合物酸值较高,会影响层间附着力。应该注意。 ⑤电中性型:是分子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有机集团的大小基本相等,整个分子呈现中性但却具有极性。品种有:油氨基油酸酯 ⑥高分子型(包括高中低分子量)。而其中最为高档和最为稳定要属高分子型,例如: a.多已内配多元醇-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 b.多已内酯再与三乙烯四胺的反应物, c.用基团

环氧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氧树脂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环氧树脂 化学品英文名:epoxy resin (2)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环氧基烃类聚合物 CAS No:24969-06-0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含易燃溶剂得]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制备与使用环氧树脂得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灼痛、眼睑水肿、上呼吸道刺激、皮肤病症等。本品得主要危害为引起过敏性皮肤病,其表现形式为瘙痒性红斑、丘疹、疱疹、湿疹性皮炎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得衣着,用肥皂水与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得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得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与蒸汽扩散得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

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穿上适当得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得容器与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得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废弃处置。若就是固体泄露,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得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得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露区。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得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得通风系统与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与数量得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得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得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得机械设备与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与合适得收容材料。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得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她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得卫生习惯。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根据分子结构与分子量大小得不同, 其物态可从无臭、无味得黄色透明液体至固体。 熔点(℃):145~155 溶解性:溶于丙酮、乙二醇、甲苯等。 主要用途:用作金属涂料、金属粘合剂、玻璃纤维增强结构材料、防腐材料、金属加工用模具等,在电器工业中用作绝缘材料。 (10)稳定性与反应性

聚氨酯树脂

聚氨酯树脂 第一节 概 述 1937年,德国化学家Otto Bayer 及其同事用二或多异氰酸酯和多羟基化合物通过聚加成反应合成了线形、支化或交联型-聚合物,即聚氨酯,标志着聚氨酯的开发成功。其后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促进了聚氨酯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最初使用的是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60年代以来,又陆续开发出了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聚氨酯树脂在涂料、黏合剂及弹性体行业取得了广泛、重要的应用。据有关文献报道,在全球聚氨酯产品的消耗总量中,北美洲和欧洲占到70%左右,美国人均年消耗聚氨酯材料约5.5kg ,西欧约4.5kg 。而我国的消费水平还很低,年人均不足0.5kg ,具有极大发展空间。 聚氨酯(polyurethane)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氨基甲酸酯基( NH C O O )。它由二(或多)异氰酸酯、 二(或多)元醇与二(或多)元胺通过逐步聚合反应生成,除了氨基甲酸酯基(简称为氨酯基, NH C O O ) 外,大分子链上还往往含有醚基( O )、酯基( C O O )、脲基( NH C O NH -)、 酰胺基( NH C O )等基团,因此大分子间很容易生成氢键。 聚氨酯是综合性能优秀的合成树脂之一。由于其合成单体品种多、反应条件温和、专一、可控、配方调整余地大及其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特点,可广泛用于涂料、黏合剂、泡沫塑料、合成纤维以及弹性体,已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以及高新技术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多品种、多系列的材料家族,形成了完整的聚氨酯工业体系,这是其它树脂所不具备的。 第二节 聚氨酯化学 一、异氰酸酯的反应机理 异氰酸酯指结构中含有异氰酸酯(-NCO ,即-N==C==O )基团的化合物,其化学活性适中。一般认为异氰酸酯基团具有如下的电子共振结构: R N C O O C N R O C N R 根据异氰酸酯基团中N 、C 、O 元素的电负性排序:O(3.5)>N(3.0)>C(2.5),三者获得电子的能力是:O >N >C 。另外:—C=O 键键能为733kJ/mol,-C=N-键键能为553kJ/mol,所以碳氧键比碳氮键稳定。 因此,由于诱导效应在-N=C=O 基团中氧原子电子云密度最高,氮原子次之,碳原子最低,碳原子形成亲电中心,易受亲核试剂进攻,而氧原子形成亲核中心。当异氰酸酯与醇、酚、胺等含活性氢的亲核试剂反应时,-N=C=O 基团中的氧原子接受氢原子形成羟基,但不饱和碳原子上的羟基不稳定,经过分子内重排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反应如下: 二、异氰酸酯的反应 异氰酸酯基团具有适中的反应活性,涂料化学中常用的反应有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的反应,与水的反应,与胺基的反应,与脲的反应,以及其自聚反应等。 其中多异氰酸酯同羟基化合物的反应尤为重要,其反应条件温和,可用于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多异氰 R 1N H OR 2[R 1N C OR 2OH]R 1N H C O OR 2 C O +

水性涂料常用助剂分析解析

助剂 调整和改进涂料和涂层的综合性能 常见助剂如下 1、润湿分散剂 *颜料是一种原始颗粒的聚集体,研磨分散的结果就是将这种聚集体解聚成原始颗粒状态分散到漆料之中,分散效果不佳将导致解聚不完全或者重新絮凝,造成浮色发花、沉底、光泽下降等等弊病。 *颜料在分散时必须经历润湿、粉碎、稳定三个步骤 *润湿助剂增进颜料附聚体的润湿,分散助剂稳定颜料分散体防止絮凝,一种产品常常兼具润湿和分散功能 2、流平剂 *流平助剂通过降低涂膜表面张力改善流动方式获得良好的涂膜外观,部分特殊的助剂同时能提供滑爽、增硬、抗划伤、防粘连的效果. *主要品种有: 有机硅系流平剂 丙烯酸酯流平剂 其它类型流平剂(氟改性流平剂、高沸点溶剂) 3、消泡剂 *分为抑泡剂和破泡剂。抑泡剂主要是控制泡沫的产生并将产生了的泡沫消除,大多在涂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破泡剂主要是将产生的小气泡由小变大,使气泡膜逐渐变薄而自行破泡,此类助剂在涂料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主要产品: 有机硅系消泡剂 非硅系消泡剂 氟改性消泡剂 4、附着力促进剂 *改善漆膜对底材的密着 *附着力促进剂的产品类型 ①树脂类附着力促进剂 含有多种官能团的树脂,能与底材形成一定的化学结合,同时又能与基料互溶结合,提高附着力.PP、PE等高结晶度塑料的表面处理剂也属此类.此类产品不同程度的存在相容性问题. ②硅烷偶联剂 无机底材亲水的极性表面容易吸附上一层水膜,使涂料中的疏水基料难以润湿.硅烷偶联剂中的可水解基团遇到无机表面的水分后水解生成硅醇,而与无机物质结合,形成硅氧烷, 另一部分反应基团与有机物质反应而结合,在无机物质与有机物质界面之间搭起“分子桥” 把两种性质悬殊的材料连接在一起.产品价格昂贵,作用显著. ③钛酸酯偶联剂 与硅烷偶联剂类似,只是反应基团不同. 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此类促进剂相容性好,对底材润湿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