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

一、背景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银行应对及恢复各类风险和灾害事件的能力和过程。

风险和灾害事件的发生不可预测且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因此连续性管理一直是银行业的重要工作。

二、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必要性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银行业务连续性管

理的核心目标是保证金融机构在任何突发事件下,仍然能够维持业务连续稳定的运转,以确保金融环境的无风险运行,同时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客户权益,维护银行自身经营和社会责任。

三、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影响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影响亦是广泛的,包括银行资产负债表和业务收入分布、市场份额和声誉、客户信任和满意度等。

四、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要素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要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人员、技术和业务流程。银行业

务连续性管理的实践需要依托于高效的人员、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业务流程。具体而言,人员的参与和配合是保持银行业务连续性稳定的关键,技术的支持和保障是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够被实施的必要条件,完善的业务流程是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保障,可以减轻银行面对的风险和威胁。

五、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

实践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需要遵循几个方面的建议:

1. 制定综合性的银行业务连续性计划

综合性银行业务连续性计划是指银行要制定全面的应对和恢复计划,来应对各

种风险和灾害事件。

2.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银行需要不断地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和灾害事件。

3. 做好备份和存档工作

银行需要对关键信息进行备份和存档工作,以确保银行业务在出现任何风险或

灾害事件时及时恢复。

4. 建立灾害应急预案

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5. 进行培训和演练

银行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以提供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6. 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系统

银行需要不断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系统,以提供更好的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

六、总结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具备必要的前瞻性和全局性。银行

需要制定综合性的银行业务连续性计划,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做好备份和存档工作,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系统等,这些措施可以保障银行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维护稳定性、风险控制和可持续性等诸多方面的关键,从而确保银行业务的连续稳定运作和发展。

加强银行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建议

加强银行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建议 据合时代介绍,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的贯彻落实,加快建立和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充分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实践和标准规范,加强组织建设,明确责任、落实工作职责,科学制订业务连续性计划,系统地推进灾备系统、应急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常态化评估维护机制,形成企业的BCM文化,使每个员工建立防灾意识,自觉自愿的参与到银行的BCM各流程活动中。 加大力度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急演练工作,积极开展银行业行业性应急演练和金融跨业应急演练工作。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演练活动,组织协调由金融管理部门、基础设施供应商和多个金融机构参与的联合演练活动,持续提高金融机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践能力,增强我国金融业的整体业务持续性能力。 加强与行业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应急协调,建立有效的应急协作联动机制。虽然国家各有关部门建立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组织机构,但部门间的条块分割管理使协调较为困难,难以形成合力,极大地影响了应急效能。在金融全球化、综合化、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实践。对内,要深入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建立有效的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制订金融业联合应急预案,成立跨业的应急处置小组,加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统一协调,提高处置能力;向外,要加强银行与电力、电信、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整合信息源,积极开展风险分析和预警;制订金融业与其他政府部门的跨业应急预案,提高行业整体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 要建立银行业业务持续性管理的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要建立对监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和活动的评估维护程序,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质量。要研究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持续性管理的成熟度模型,促使银行业的业务持续运作能力从初级阶段达到高度协调、可衡量,具备高度成熟、能应对百年一遇甚至更高标准突发事件的能力。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一、总则 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和灾害可能对其连 续性产生重大影响,为确保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和风险的有效控制,制定本《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二、业务连续性策略 ⒈\t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业务连续性策略,确保在银行面临 突发事件、系统故障或其他灾害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障正常业务运作。 ⒉\t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规模确定业务连续性策 略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备份关键数据、建立备用系统、建立应急 响应机制等。 三、风险评估与管理 ⒈\t商业银行应定期对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⒉\t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灾害应对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对不 同灾害事件的处理流程、相关责任人的分工、联系人的信息等。

四、信息技术支持 ⒈\t商业银行应建立并维护稳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确保系 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⒉\t商业银行应定期测试和评估关键系统的可用性与响应能力,及时修复和更新系统存在的问题。 五、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 ⒈\t商业银行应定期对员工开展相关的业务连续性培训,提升 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危机意识。 ⒉\t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沟通与信息共享,确保员工对业务连 续性管理的政策和流程有清晰的认识。 六、业务连续性演练 ⒈\t商业银行应定期组织不同层级的业务连续性演练,评估业 务连续性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⒉\t商业银行应记录和总结业务连续性演练的结果,及时修正 和改进相关的措施和预案。 附件: ⒈\t业务连续性策略表 ⒊\t员工培训计划及培训材料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风险的增加,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 措施来确保其业务连续性。为此,监管机构制定了商业银行业务连续 性监管指引,以确保银行业务稳定运作,防范金融体系风险。 一、背景介绍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面临的挑战包括自然灾害、网络攻击、人为错误等,这些 风险可能导致银行业务中断,给金融市场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保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消费者权益,监管机构制定了商业银行 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二、指引内容及要求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 业务连续性管理框架: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框架,包括明确的战略、政策和程序。此外,银行还应指定内部负责人 和团队,负责监督和落实业务连续性措施。 2. 风险评估和防范: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 业务中断的内外部风险。根据评估结果,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安全保障、备份系统和危机响应计划等。

3. 业务连续性测试和演练: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业务连续性测试和演练,以验证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响应机制的可靠性。同时,银行还应记录测试结果和演练过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复和改进。 4. 供应商管理:商业银行在选择和引入供应商时,应审慎评估其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合同中应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数据备份、安全保障、恢复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5. 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商业银行应加强员工的业务连续性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员工对业务连续性重要性的认识,并指导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6. 风险报告和监测:商业银行应及时报告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风险信息,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监管机构将通过监测和评估来确保商业银行按照要求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和控制风险。 三、监管机构的角色与责任 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进行监管和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与责任: 1. 审查和评估:监管机构将定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措施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指引要求。如发现问题,监管机构将要求银行改进和完善业务连续性措施。 2. 指导和培训:监管机构将向商业银行提供指导和培训,帮助其理解和落实业务连续性指引。监管机构还会组织培训活动,提高银行员工的业务连续性意识和能力。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一、前言 为推进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保障银行业务连续性,保护客户权益和金融市场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管理条例》、《行业银 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以及本行实际情况,制 定本办法。 二、目的与适用范围 1. 目的:明确本行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的目的、要求和组织架构,规范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和制度,确保本行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所有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业务管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等部门。 三、基本要求 1. 风险评估:本行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对银行业务连续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银行业务连续性风险。 2. 应急响应计划:本行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有效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客户权益和银行业务连续性。 3. 组织架构:本行应建立健全的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和权限,切实保证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有效进行。 4. 培训教育:本行应加强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5. 技术支持:本行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保障重要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四、组织架构 1. 领导小组:本行设立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审批本行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计划、指导和监督工作落实。领导小组根据状况设立应急管理 中心并组建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应急响应程序,确保银行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运行。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一、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尤为重要。业务连续 性管理办法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面临各种内外部风险时能够继续有效 地运营并为客户提供服务。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定义 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分析和评估潜在风险,制定相应 的计划和措施,以实现业务连续运营的管理过程。这包括对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和恶意攻击等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准备、应对和 恢复。 三、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性 1.客户信任: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良好实践将增强客户对银 行的信任和忠诚度。 2.金融稳定:商业银行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 商业银行发生故障,可能会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3.合规要求: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和实施全面的业务连续性 管理框架,以确保其在面临挑战时能够维持正常运营。 四、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

1.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特点,对可能影响其正常运营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 2.预案制定:商业银行应制定应对各类风险的详细预案,并确保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执行。 3.员工准备:商业银行应加强员工的业务连续性培训和知识普及,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和应对。 4.信息系统保护:商业银行应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物理措施来保护其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破坏。 5.业务恢复能力:商业银行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尽快恢复业务。 五、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步骤 1.风险识别和评估:商业银行应对可能对其业务造成威胁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2.预案制定:商业银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预案,包括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策略。 3.测试与演练: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业务连续性演练,以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应对能力。 4.监测和改进: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并根据反馈结果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措施进行不断改进。 六、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挑战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 随着银行业务和机构的不断扩张,信息化进程突飞猛进,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保证金融安全稳定发展,是国内银行业监管部门和经营管理者共同关心的课题。2011年12 月底,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明确商业银行应当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只有构建真正有效的应对危机事件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使管理科学化、手段现代化,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业务连续性管理沿革 业务连续性管理概念最早脱胎于传统的IT备份与容灾恢复计划,但是随着IT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以技术为中心的灾备越来越难保障企业在灾难面前的关键业务可用性,企业更需要一套标准化、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去帮助其应对灾害,这不仅包括IT技术层面,还体现在整个机构(企业、政府、组织)的管理架构层面。通常认为,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一个一体化的管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识别威胁组织机构的潜在风险,并提供一个指导性框架来建立组织机构的恢复能力和有效应急响应能力,从而保

护利益相关者的资产,组织机构的信誉、品牌及其创造价 值的活动。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 年代,那时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包含在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等理论中,并未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来独立研究。而那时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事件本身直接造成的损失(如人和物等), 而对事件造成的其他损失(业务停止、工厂停工等)并未给 予足够的重视,或是由于客观条件和技术手段所限,也没有能力对这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能是尽力而为。计算机系统在解决系统持续运行的问题时,率先对单点故障采用了冗余措施,这就是最早业务连续性管理思想的开端。 70年代,出现了容灾恢复计划的概念。当出现大的故 障和危机时,中断是以天为单位来计算而不是以小时为单位。金融组织,如银行和保险公司大都建有另外的后备点,备份磁带存储在远离主中心的地点。 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们 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烈,从而对数据及信息系统的 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催生了一种新技术的发展―― 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简称DR),而在研究各种灾难 恢复技术时,自然要考虑如何尽快恢复业务运行,即业务 连续(Business Continuity,简称BC),因为只有业务连续才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 一、背景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银行应对及恢复各类风险和灾害事件的能力和过程。 风险和灾害事件的发生不可预测且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因此连续性管理一直是银行业的重要工作。 二、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必要性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银行业务连续性管 理的核心目标是保证金融机构在任何突发事件下,仍然能够维持业务连续稳定的运转,以确保金融环境的无风险运行,同时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客户权益,维护银行自身经营和社会责任。 三、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影响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影响亦是广泛的,包括银行资产负债表和业务收入分布、市场份额和声誉、客户信任和满意度等。 四、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要素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要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人员、技术和业务流程。银行业 务连续性管理的实践需要依托于高效的人员、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业务流程。具体而言,人员的参与和配合是保持银行业务连续性稳定的关键,技术的支持和保障是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够被实施的必要条件,完善的业务流程是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保障,可以减轻银行面对的风险和威胁。 五、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 实践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需要遵循几个方面的建议: 1. 制定综合性的银行业务连续性计划 综合性银行业务连续性计划是指银行要制定全面的应对和恢复计划,来应对各 种风险和灾害事件。 2.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银行需要不断地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和灾害事件。

3. 做好备份和存档工作 银行需要对关键信息进行备份和存档工作,以确保银行业务在出现任何风险或 灾害事件时及时恢复。 4. 建立灾害应急预案 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5. 进行培训和演练 银行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以提供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6. 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系统 银行需要不断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系统,以提供更好的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 六、总结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具备必要的前瞻性和全局性。银行 需要制定综合性的银行业务连续性计划,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做好备份和存档工作,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系统等,这些措施可以保障银行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维护稳定性、风险控制和可持续性等诸多方面的关键,从而确保银行业务的连续稳定运作和发展。

农商银行业务连续性工作报告

农商银行业务连续性工作报告 一、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性 业务连续性是指银行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时,能够保障业务的稳定运行,降低业务中断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这对于银行的长期发展和客户信任至关重要。 保障银行业务的稳定运行是农商银行的首要任务之一。银行业务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客户的资金安全和信任度,也关系到银行的声誉和市场地位。因此,业务连续性管理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降低业务中断风险是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银行业务中断可能导致客户无法正常办理业务,严重影响客户体验和满意度,甚至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因此,通过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降低业务中断风险,保障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是银行发展的关键。良好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和正常的业务办理,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 二、预防措施 1. 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应急预案 农商银行将制定详细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应

对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业务连续性计划,明确阐述各部门的责任和应对措施,旨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应对。这份计划不仅全面,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为银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其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 应急预案方面,农商银行将根据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技术故障、安全事件等。这些预案不仅详细,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为银行提供全面的保障,确保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在责任分配方面,农商银行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每个部门都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这将有助于提高银行的协调能力和响应速度,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总的来说,农商银行将通过制定详细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应对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这些措施不仅全面,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为银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其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 2. 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农商银行非常重视业务连续性管理,为了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业务连续性管理意识,银行将定期组织业务连续性演练和培训。这些演练和培训旨在确保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步骤,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以便在实际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通过这些演练和培训,员工将更加熟悉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同时,农商银行还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快速响应并恢复正常运营。

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框架及其相关标准

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框架及其相关标准作者:谢宗晓甄杰董坤祥 来源:《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2年第01期

1 概述 業务连续性管理是信息安全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金融行业中尤为明显。本质而言,业务连续性管理是区别于信息安全的一个领域,但在实践中,又经常将业务连续性作为信息安全的一个控制域处理,如GB/T 22080—2016 / ISO/IEC 27001:2013《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A.17中所指出的那样,“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信息安全方面”。这一点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开发分类中也能看出来。例如,业务连续性的两个基础标准,都是 ISO/TC 292(Security and Resilience)所发布的,如表1所示。

2 框架 几乎所有的业务连续性规范或标准都是以2003年发布的“DRII1)最佳实践”为基础。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并非一劳永逸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是动态的过程,意味着需要持续改进,因此,适用于PDCA2)通用过程模型。ISO 22301和ISO 22313的本质是在“DRII最佳实践”的基础上加了一个PDCA框架,PDCA是一个通用方法论,对具体的控制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特别注意,《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银监发〔2011〕104号),该文件与推荐性标准的不同在于,其中规定了诸多硬性的指标,例如,第四十九条:商业银行应当至少每三年对全部重要业务开展一次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在重大业务活动、重大社会活动等关键时点或在关键资源发生重大变化之前也应当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专项演练。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框架大致如下。 2.1 业务影响分析 业务影响分析通俗而言就是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需求分析阶段,是商业银行对其自身业务连续性的需求评估。其大致过程如图1所示。 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PO)是指为使活动能够恢复进行,而必须将该活动所用的信息恢复到某时间点。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RTO)事件发生后下列活动完成之间的时间段:产品或服务必须恢复,或资源必须恢复,或资源必须复原。RPO 和RTO示意图,如图2所示。 2.2 风险评估 业务连续性的风险评估,在方法上与通用的风险评估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评估的重点是业务连续性所需的关键资源。 2.3 业务连续性策略 此处的策略英文原文为strategy,而不是policy。确定业务连续性策略就是从BIA和风险评估的发现来识别需要采取的措施并以某种方式满足组织的业务连续性目标。该措施可能在中断事件之前、之中和之后都需要。业务连续性策略应该包括:应急组织架构决策与授权策略、业务恢复策略、数据恢复策略、系统恢复策略和危机沟通策略等所有的方面。 2.4 业务连续性计划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方法探讨论文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方法探讨论文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简称BCM)是指银行为应对内外部各种风险和不可预见事件,确保银行业务稳定运营的一种管理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了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制定计划、培训演练、监测评估等环节。 首先,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建设基于全面的风险评估。银行需要对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等。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银行可以确定主要的风险来源,并对其进行优先处理。这一环节涉及到银行内部的各个部门,需要跨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其次,银行需要制定详细的业务连续性计划。业务连续性计划是指在各种紧急情况下,银行能够按照预定的流程继续提供服务,保障客户的权益。银行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例如,对于自然灾害,银行可以制定疏散计划和备份数据的存储方法;对于技术故障,银行可以制定备份系统和设备维护计划。业务连续性计划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讨论和审查,并定期进行更新和演练。 在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同时,银行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培训是指向员工提供相关业务连续性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包括应急预案的详细说明、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式等。演练是指模拟各种紧急情况进行实际操作和应对的过程。通过培训和演练,银行可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从而保障业务连续性。

除了风险评估、制定计划和培训演练外,银行还需要建立监测评估机制。监测评估是指对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银行可以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等方式进行监测评估。监测评估的结果可以为银行制定改进措施和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最后,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机构和流程。银行需要成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推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同时,银行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流程和文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总之,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全面评估风险、制定计划、培训演练和监测评估等多个环节的配合和支持。只有建立完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银行才能在面对各种风险和不可预见事件时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银行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得最新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应对方案。此外,银行还可以与合作伙伴建立业务连续性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农行支付清算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报告

1) 通过在中国农业银行实习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在学校期间所学的各门金融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在中国农业银行的实习,达到学校的社会实践要求,并在单位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和教育下,熟悉中国银行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较为系统地学习银行个人金融管理工作和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 3) 通过在中国农业银行的实习,学会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及端正自我的学习及工作态度,为更好的走入社会打下坚定地基础。 3.实习过程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可以说真的是获益良多,大致上掌握了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熟悉了银行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制度等等,从客观上对自己所学的有关银行方面的各项知识和理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实习期间,我能够做到虚心学习,认真工作,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与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得到了行里员工的一致认可。 实习的工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在银行大堂和顾客接触,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银行大堂跟着大堂经理学习,大堂经理是连接客户、高柜柜员、客户经理的纽带,因此首先就得学习柜面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解答客户问题,引导客户办理相关业务,维持大堂秩序,减轻柜员的工作量,提高整体服务效率。营业中的礼仪主要有四大内容:解答客户问题、营业中分流客户、维护大堂秩序、适当理财产品的营销。在此段时间我学会了如何跟顾客进行沟通,如何使顾客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另外还有就是要尽心尽力地去帮助他们,例如是帮助他们填写单据或是教他们正确使用自动柜员机。 2) 做一些打杂的小工作; 如分类书信,打word文档和EXCEL表格,使用EXCEL公式计算,折对账单等等。虽然是些小工作,但也让我学习了很多。 3) 到营业部学习,了解银行的基本业务及其流程; 营业部的主要职能: ①负责办理总行对外经营的各项业务; ②负责办理本行内现金余缺调剂; ③负责全国及全省特约电子汇兑业务的数据收发、资金结算、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及同城清算; ④会同相关部门,开办新产品、新业务试点,协助做好新产品推广培训。 ⑤拟订资金营运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负责全行资金营运管理,保持适度的备付金比例; ⑥负责内部资金利率调整; ⑦负责办理资金拆借、再贷款、贴现、再贴现、转贴现等业务; ⑧负责同业存放、存放同业管理; ⑨负责债券市场分析,制定债券市场业务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 ⑩负责建立和完善资金交易业务台账,定期与财务会计部做好债券余额对账工作; 中国银行储蓄业务实行的是柜员负责制,就是每个柜员都可以办理所有的储蓄业务,即开户、存取现金、挂失、解挂、大小钞兑换,、受理中间业务等。凭证由每个柜员单独进行帐务处理,记帐。但是每个柜员所制的单据都要交予相关行内负责人先审核,然后再传递到上级行事后稽核。而我要做的就是学习柜员间每天交接工作时的对账,对账时除了要核对现金账实是否相符外,还要查看重要空白凭证是否缺失,传票是否连续等等。而柜员间对账也是很有程序的,一般先清点现金,然后再是清点重要空白凭证如存折,

银行年度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docx

XX银行年度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 董事会: 为及时总结上一年度我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及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工作经验,提升全行各业务条线及基层网点业务连续性的操作实施能力,先就我行上一年度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相关关联部门及总体业务条线的分工风险管理部为业务连续性主管部 门,组织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指导评估监督各部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业务连续性方案,组织开展业务连续性方案演练,评估与改进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培训班。 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执行部门,管理执行部门包括:行政部、营销管理部、稽核部、电子银行部,主要负责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确定重要业务目标恢复和恢复策略,负责业务条线重要业务应急响应与恢复。 其中科技人员负责信息响应与恢复。应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保障部门,包括行政部、市场营销部、营销管理部、稽核监保部、电子银行部为业务连续性日常管理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及平安保障。 二、业务连续性保障的应急处置组织架构。 建立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包括应急决策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执行领导小组,和应急保障领导小组。 应急决策领导小组由总行领导班子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决定应急处置重大事宜,包括决定运营中断事件通报,对外报告和通告,批准启动总体应急预案等;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各单位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运营中断事件处置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督导应急处置实施; 应急执行领导小组由各单位业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业务条线与信息技术应急措施工作;

应急保障领导小组由行政部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应急处置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保障,应急处置对外报告沟通和协调以及秩序维护、平安保障、法律资源和人员安抚等工作。 三、业务连续性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置 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置应当遵循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处置、快速响应的原那么,在统一指挥下,高效有序对应,应当根据事件等级实施差异化处理,必要时可以越级汇报,紧急授权保障信息传递和决策的及时性,将影响或损失最小化。 发生运营中断事件后,各支行应急领导小组应当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应急执行领导小组报告,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报告事项,准确分析、评估、判断事故等级,拿出处理意见,并向决策领导小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 〔一〕加强运营中断事件处置中的对外沟通、公开告知、解释与安抚工作,最大程度降低负面影响。 〔二〕对重要业务可以通过减少效劳功能,缩小效劳范围,利用代替系统手工记账,利用他行支付渠道等多种手段进行业务应急处置。 〔三〕采用程序化和标准化的手段,提高信息技术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应为应急处置做好场地、资金、交通、通讯等后勤保障工作,并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完整记录。 四、灾难恢复 对于导致或可能导致大范围业务运营中断的事件,各支行应迅速决策确定是否实施灾难备份切换,各支行事先要对备份资源进行技术验证,确保其可用性。 在实施灾难备份切换时,信息科技人员应向业务条线部门告知可能出现的数据损失情况,并对备份系统的运行情况实施监控、预警,并防止出现二次中断风

银行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报告

银行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报告 尊敬的行领导: 我行在2017年按照业务连续性计划,成功开展了三次模拟真实业务的应急演练,检验了灾难备份系统的可用性、灾难切换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升了对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置能力。现将业务连续性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业务连续性计划 我行于XXXX年制定了业务连续性计划,为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的重要业务,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确保各项重要业务的连续性、高效性。该计划中明确了业务连续性组织架构及职责、我行重要业务系统、业务恢复优先次序、重要业务恢复目标、应急预案以及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的内容、流程及频率。

二)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情况 我行于XXXX年XX月将核心业务系统托管于XXXXXX,同年XX月在XXXXXX建设了同城灾备中心,对核心业务系统、柜面业务系统、IC卡系统实现了、二代支付系统实现了 应用级灾难备份,达到第五级灾备水平,RP0实现数据零丢失,RTO达到小于4小时。在XXX建立了数据级灾备对核心业务 进行数据级备份,RPO小于等于24小时。 二、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情况 业务连续性计划测试与演练包含应急执行小组应急处理的有效性、故障解决的准确性、生产系统灾难恢复后的正确性与运行效率检验、灾备系统接管系统服务后的正确性与运行效率、外部资源的协况等。由应急执行小组制定了演练方案,联合外包商由各成员按照演练计划、演练时间安排进行测试演练。 一)二代支付系统应急切换演练

为提高应对各类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能力,我行于X月XX日组织开展了二代支付系统应急演练。本次演练包括应用系统、网络系统等各类故障的应急处置。本次演练在往年基础上进行了完善补充,内容更加全面,场景更加真实,整个演练过程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核心系统、XXX柜面系统、XX系统切换演练 暂无明显问题,无需删除。 以上为我行2017年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情况汇报,感谢领导的关注。 与推广 为了增强员工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认识和意识,我行将加强对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研究与推广。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如内部培训、知识竞赛等,提高员工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三)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

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 :连续性业务报告管理风险业务连续性报告银监会业务中断报告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篇一:北京分行2014年业务连续性`管理自我评估报告(通用版) 北京分行关于2014年业务连续性自我评估 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现状,根据总行的通知要求,北京分行开展了“2014年业务连续性管理评估”的工作,现将自我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评价 北京分行重视业务连续性的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日常组织构架,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责任人制度,从而保证业务连续性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分行内控合规部作为分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牵头部门负责组织落实辖内各项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协同业务营运部、信息科技部、办公室、保卫部等分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主要管理部门共同完成此次自我评估工作。 二、管理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我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体系,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根据《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试行)》(行办?2012?376号)、《关于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责任人制

度的通知》(行办?2013?57号)有关要求,分行制定了《北京分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北京分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责任分工》等相关规定,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业务业务连续性管 理的牵头部门及各部门职责,明确应急处置组织架构。 三、预案建设及演练情况 北京分行注重应急预案的建设,要求各牵头部门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并指导和组织本条线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各牵头部门按照总分行紧急突发事件处置和管理的相关要求,对照本条线应急预案进行梳理,不断完善预案体系,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分行下属各单位重视预案演练工作,在牵头部门的指导和组织下开展各项应急演练工作,确保各项演练目标的有效实现,逐步提高我行应急处置工作能力和水平。 1、各单位严格按照总分行紧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和报告流程,对于符合分行强调的紧急重大事项报告范围的,一经发现,应立即向分行办公室及相关管理部门、单位负责人双线报告,不得迟报、瞒报。 2、分行办公室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处置工作,对可能引发银行业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和社会不稳定事件的信息加强预警和分

XX银行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

XX银行网银系统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 XX银行业务系统 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 总则 业务系统的安全性是从技术角度与业务角度相互配合来保证,主要以防范为主,对于出现的突发事件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统一解决。为减少我行业务停顿造成的损失,降低重要业务进程和数据重大失效或灾难的影响,应急恢复工作组应制定详尽的应急计划,并且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制定应急计划应分析灾难、安全失效及服务停顿的影响,明确关键设备如重要服务器、网络设备、通信线路以及软件系统的备份恢复措施和每一部分需要恢复的时间。应急计划应该明确针对不同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恢复不同软件硬件的操作规范,并且定期进行实地演练;用作备份的设备应保持设备完好,而且应随时可以提供使用。应急计划应该经我行领导的审批,当业务系统发生变动时应急计划也应进行必要的修改、演练并获得领导审批。 第一章应急反应工作组 1.应急反应工作组的建立原则 应急反应工作组由业务部门与科技部相关人员组成,采取组长负责制。成员由专业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组成,应急反应工作组成员在业务、技术水平上具有足够的能力处理紧急事件。各成员要具有良好 第 1 页共20 页 的团队精神,每位成员应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在紧急事件出现时能够全力配合,服从领导安排、具有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急反应工作组在人员配备上要充分考

虑备份方案,对于关键性岗位采取双人备份策略,以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保证关键岗位人员能顺利到位。 2.应急反应工作组职能 应急反应工作组职能主要包括根据业务需要确定业务系统的应急策略,并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在事件发生时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排除故障并恢复系统;平时应负责督促检查应急处理措施的准备落实情况;组织内部人员定期进行应急措施的培训和演练;每年对系统的应急策略和应急计划进行测试和评审,对需要修订的项目提出修改意见报安全领导小组审批。 3.定期修改应急计划与措施 为了适应业务系统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业务系统系统日益复杂化,因此应急反应工作组会定期对应急计划与措施进行审计,检查各种恢复措施,确保能够从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各个环节做到完整恢复。对于不断扩充的系统要即时有效地补充、修改应急计划与恢复措施,确保应急计划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4.注重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过程 根据业务系统交易及开户等重要业务进程,对围绕这些业务进程的软件硬件设备分出先后确定重点,如Web、LDAP、我行数据库等服 务器及其运行的应用软件和有关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停顿可能影响业务设备更大。确定具体的备份措施,并经常检查备份措施的落实情况,保证对业务连续性的管理被整合到组织的流程和结构中。 5.定期测试应急恢复策略

【支付清算系统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报告】_银行业务连续性的管理报告范文

【支付清算系统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报告】_银行业务连续性的管理报告范文 银行作为风险系数较大的行业,每个人对于银行连续性管理都有不同的理解,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优秀报告范文推荐吧。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一 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巴塞尔协议ⅲ》明确指出,操作风险是由于不确定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由于信息系统软件、硬件、网络、机房环境、通信电力等不确定性因素发生故障,导致业务中断或者出现差错,势必对商业银行的服务、资金、名誉等造成损失。近年来,国际社会、银行家日益关注操作性风险防控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因而建立一套以业务连续性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风险防控体系,防止运营中断事件发生或者即使发生要能快速应对,是商业银行确保业务连续运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银行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明确要求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维护公众信心和银行业正常运营秩序,提高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要求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形成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要求将业务连

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要求根据本行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一、业务连续性风险防控的现状 1、风险防控工作初见成效 经过几十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截至2023年12月,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148.05万亿元,总负债137.92万亿元,客户数量、日交易量、交易金额都增长迅猛,运营中断事件一旦发生则其影响严重。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推进风险防控工作,并已初见成效,为防范业务中断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成绩表现如下: 首先,应急管理体系已经构建。商业银行确立了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加强了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了统一的应急响应流程和通知报告机制,规范了第三方技术提供者行为,增强了运营中断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其次,应急处置能力已经具备。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应急演练、灾备恢复演练,加强内部部门之间以及银行与通信、电力、银联等外部机构之问的联防协作,提高了应对信息系统运营中断事件的能力和信心。 再次,灾备系统建设已经展开。商业银行积极推进"两地三中心(同城互备、异地灾备)建设,可以有效应对城区内运营中断事件(建筑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银行业务的持续运营,降低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的业务中断对经济和声誉造成的影响,以及维护公众信心和银行业正常运营秩序,本银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本《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信息系统与信息科技是保障业务持续运营的重要基础。本制度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

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本制度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行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根据本行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架构,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本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成本与效益;坚持联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整体有效机制。

业务连续性培训心得

业务连续性培训心得 业务连续性:在中断事件发生后,组织在预先确定的可接受水平上连续交付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能力,实质是确保关键业务在规定时间内恢复到非正常时期最低可接受的程度。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简称BCM)识别对组织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一旦发生可能对业务运行带来的影响的一整套管理过程。该过程为组织建立有效应对威胁的自我恢复能力提供了框架,以保护关键相关方的利益、声誉、品牌和创造价值的活动。 所谓业务连续性,并不是规避或躲避风险,而是在灾难发生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如何把损失降低到最小,也就是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不能简单做成一个常规项目,所谓项目是有开始,有结束,有边界,领导的支持和资源是有限度的,但是业务连续性管理应该是一个管理的闭环,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管理过程,应当贯彻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 业务连续性方案管理和计划编制的目的本质上首先应该是为了确保组织对外服务和关键业务持续运行问题和数据安全,保护人员、保护声誉、保护相关方利益、保护资产,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最后才是为了满足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当然,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推动其业务连续性管理发展的核心源动力还是应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一、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践 按照国际惯例,BCM实践模型分为9个步骤,分别是BCM规划、风险评估与控制、业务影响分析、业务连续性策略制定、应急响应与运行、业务连续性计划编制、认知与培训、测试与演练、计划维护。 1、 BCM规划

BCM规划的目标是明晰并组织项目规划各要素,并确认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所需的资源。此阶段主要为BCM项目的启动,按照银监会2011年104号文件要求,组织需设立相关组织架构,并行使对应职责。其中需注意的是一个好的BCM规划或方案并不强求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必要时可以和行内现有组织重合,并赋予相应职责即可。 在业务连续性计划制定过程中,分管行长作为高管层的代表,应作为BCM规划的主要负责人来进行恢复工作,并且一定要得到董事会的授权和高管层的支持。BC经理负责组织各部门、各机构,管理多个相互依赖的项目,具有组织召集会议的能力,并及时跟踪及时汇报,保持在整个过程中使高管层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 2、风险评估与控制(简称RA)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和确定风险,改进现有控制措施,并需增加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组织所面临的风险。确定的风险作为后期编制预案时的场景设置因素。风险评估可采用风险评估模型,按照可能性(高中低)、严重性(高中低)两重维度划分,形成风险评估矩阵。 后期应急预案中场景设置应覆盖风险评估中风险级别较高的80%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