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视角的广告效果评价研究

基于认知视角的广告效果评价研究
基于认知视角的广告效果评价研究

广告有效性使用技巧

在企业传播和产品销售中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广告有效性的重要性,彭小东老师在很多地方做培训时也有很多学员提出同样的问题;因为广告作为企业促销活动的重要方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正如美国一广告学家称:“我们呼吸的是氧、氮和广告”。但是,真正有效的广告又有几何?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某项调查表明,有85%的广告未能被人们注意到,即使被注意的广告,也并非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广告的有效性,已成为企业广告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什么样的广告才是有效的 什么样的广告才是有效的?从广告本质来看,它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过程,企业投入一定的广告费用,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扩大其产品的销售,实现企业的盈利。所以,评价某一广告是否有效,是否是好广告,最主要的就是看它在道德和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最终能否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就是衡量广告有效性的根本准则。可以这样说,一则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广告,其艺术表现再好,也绝不是真正有效的广告。 二.广告无效的真正原因 1.广告是艺术的误区 广告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但许多人往往把广告和艺术等同起来。这种把广告等同于艺术的误区主要有如下特点: 2.广告创作人员构成不合理 受广告是艺术的误区的影响,自然会使广告公司在人员的构成上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在笔者所接触到的一广告公司中,其创作人员竟是由一名搞文学的和多名美术人员构成,而没有一名营销专业人员。这些人在搞创作时,易脱离产品,脱离市场,脱离受众,脱离广告的本质,创作出一些颇具艺术价值,却对产品销售没有好处的广告作品。 3.广告评价标准倾向于艺术标准 受广告是艺术的误区的影响,许多广告评比的标准往往倾向于艺术标准,而这又使广告公司进一步地陷入广告是艺术的误区,严重影响了广告的有效性。在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理解著名广告人约翰?肯尼迪对广告的论断:“广告并非要十分的华丽,而是一种朴素合理的销售工作,是一个挨门逐户进行推销的推销员。” 三.广告创意的重要性是创异的误区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但许多广告人却把“创意”过程变成了纯粹的求“异”过程,而这种“异”往往表现为脱离市场环境的“异”和唯求引人注意的“异”。 1.不注重广告调查 在广告实践中不注重广告调查,广告创作人员闭门造车,凭空创意的情况非常多,实际上,

广告媒介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pdf

一、研究背景 广告媒介(AdvertisingMedia),是指在广告主与广告受众之间实现信息传播的物质工具。广告媒介相关研究一直是传播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2004年“媒介融合”概念引入中国[1]后的15年间,学界对新媒介环境下广告媒介特点分析、广告媒体策略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由于广告媒介形态众多,相关研究涉及的主题、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的相对庞杂,近年来,以梳理广告媒介相关研究成果为目的,学者分别从公益广告视角[2]、数字媒体视角[3]、平面媒体视角[4]、社交媒体视角[5]、“反广告”视角[6]等多维度视角进行了归纳和评述。然而,上述研究都局限于从特定角度对广告媒介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梳理回顾,所归纳文献的范围较窄、数量相对有限,难以更为全面地对广告媒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局分析,对研究演进趋势的把握也有待进一步延伸。因此,对广告媒介研究热点及知识基础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对该领域研究近年来的演进趋势显得尤为紧迫重要。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交叉结合的研究方法,相关文献数据来源于WebofScience(WOS)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利用检索式进行文献检索(“TI=AdvertisingMediaORAK=AdvertisingMedia”、“TI=广告媒介ORKY=广告媒介ORAB=广告媒介ANDJN=核心期刊”)并进行人工筛查,排除征稿通知、期刊声明及不相关文献等无效记录共获得有效数据725条,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9年,检索日期为2019年4月13日;利用CitespaceV软件作为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量化分析广告媒介研究领域的高频词汇,并绘制clusterviews(聚焦视图)网络、authorviews(关键作者)网络、timelineviews(分布时序)图谱[7],同时通过对相关领域研究文献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其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影响,由此进一步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整理分析与脉络梳理,把握其研究现状以及趋势,以期为广告媒介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提供相关建议。 三、中外广告媒介研究热点现状分析 对文章关键词出现频率高低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8]。选取Citespace软件中的“Keyword”和“Term”作为图谱分析节点,分别绘制国内外的热点聚焦视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如图3-1、图3-2所示。绘制所得国外热点图谱中共有网络节点127个,国内热点图谱含网络节点83个,关键词出现频率及中心度见表3-1、表3-2。(一)国外广告媒介研究热点。分析图谱及关键词表格得出,综合来看,国外广告媒介研究领域的各高频词出现的频次分布广泛,研究方向以及涉及内容宽广,既包含对经典传播学理论在当今广告媒介环境中的创新研究,亦有具体化的广告媒介效果实证研究分析。从“internet”“model”“socialmedia”“attitude”等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以及相关领域高被引频次的知识基础文献可得知,国外研究热点集中于以下领域:1.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媒介应用领域的发展与延伸[9],国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用户的广告接受态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消费者对具有娱乐性或信息价值的广告反应最为积极[10]。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对社交媒体(如Facebook、LinkedIn及Twitter)中的广告投送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似结论[11];在特定广告主的社交网络广告投放研究方面,学界认为,广告主可以考虑使用社交网络广告来补充他们现有的营销措施[12]。2.社交媒体广告策略。有鉴于人们对于“社交媒体”这个词的确切含义的理解有限,国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社交媒体的分类,将当前包含在这个广义术语下的应用程序按其特征分为更具体的类别:协作项目、博客、内容社区、社交网站、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13],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确定用于从广告角度研究社交媒体广告的三个关键理论基础:网络能力、图像可转让性以及个人的可扩展性[14]。部分学者认为,社交媒体中信息传播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的关联性和社会关系的亲密性。他们结合用户偏好、网络影响、传播能力等因素,提出了一种通过微博传播广告信息的扩散机制,并为广告主提供合适的广告投放目标,有效提高广告投放效果[15]。3.媒介市场模型构建。国外部分学者构建了两种被广泛认可的媒介市场竞争模型:(1)媒体竞争模型:媒体平台同时由广告收入和用户订阅两部分提供资金,建立均衡价格水平、广告和进入、福利最大化水平和广告技术之间的关系[16];(2)在线广告展示市场模型:不断增加的广告切换会导致广告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覆盖范围而不是频率,并会刺激签约和技术改进,从而确保给广告客户留下印象。同时,广告切换量的增加会导致广告容量的更大均衡和价格的更低[17]。这两种市场模型为大量学者的实证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亦为广告主市场化的媒介策略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对市场分析以及媒介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4.广播电视广告投放策略。相关研究以广播电视市场供给理论为知识基础。该理论认为,市场中的均衡广告水平高低取决于观众的反感成本、广播电视节目可替代性,以及广告主从观众接触中所获得的预期收益[18]。在该理论指导下对商业媒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商业媒体通过选择节目种类来争夺观众,以吸引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消费者可以获得较低水平的产品信息,从而使生产者获得较高的产品销售利润[19]。进一步比较免费电视以及付费电视的广告强度和节目内容发现,如果观众非常不喜欢广告,那么免费电视下的广告强度比付费电视更大,且免费电视提供的内容差异较小,而付费电视台的内容差异较大[20]。5.原生广告的媒介策略。随着新兴媒介的快速发展,广告形态亦在不断发生演变。部分学者同时关注于原生广告披露的理论、实践和监管意义。研究显示,使用“广告”或“赞助”的中、下定位和措辞增加了广告认知度,而广告认知度通常会导致更多的负面评价。同时,受众的视觉注意在广告披露位置与广告认知之间呈现中介关系[21]。基于此,学界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对赞助新闻——原生广告的一种形式进行讨论:将文章视为广

具身认知视角下A-STEM学习空间设计

无论什么时代,教学行为的发生始终无法离开两个要素而独立存在:其一是支撑教学行为实施的空间,其二则是指引教学行为展开的认知理论。认知论的发展是教学行为演进的动因,学习空间的发展则是教学行为演进的反馈。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研究者们和实践者们日益明显地感觉到建立在传统认知理论之上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空间在新世纪中的适应性存在严重不足。为了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更从容地应对时代的变化,吸收了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相关学科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教育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试图修补原模式不足的新理论。在这众多新理论中,受具身认知影响的跨学科融合教育理论在过去的10年间正愈来愈多地受到来自各界的认可。人们逐渐认识到,要实现未来社会中个体有价值的生存和存在,就必须要回到“身与心的关系”这一古老命题上来。通过重新建构一种新的关于身心关系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付诸教学实践和学习空间的设计中去,可见的未来中的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历史嬗变 认知理论关注的核心是“什么是真知”以及“如何获得真知”。而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关注点,意识到人类同时具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先贤们开始将如何理解“身体与心智”的关系作为建立“正确的认知论”的关键。由此,以“身体”代表形象的、主观的、经验的,而以“心智”代表抽象的、客观的、推理的,不同学派之间以“身心之争”为主线推动着认知论不断更新。 古典时期,虽然东西方哲学家们对于认知的涉身性的论述可谓百家争鸣,但受到当时研究条件的限制,在学术的主流上认知被普遍认为是离身的,也即“身心分离的”。赫拉克里特提出的逻各斯(logos)、毕达哥拉斯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相论等学说都显示出,古典时代的西方哲学家们对知识的所在与所来均持有与“身”无关的理念。“知识”被认为是天然而完美地存在于“神”那里,人经由身体所感知的知识则是真知被玷污的幻象。在这种理念下,人求知的过程被视为是一个不断超越身体、净化污染最终达到纯洁的飞升状态的过程。而在东方,“庄周梦蝶”“濠梁之辩”“杏坛讲学”等典故与“悬梁刺股”“废寝忘食”“专心致志”等成语也反映出,先秦显学大家的主要理论同样也更偏重于关注人的心灵与理思在形成认知上的作用。尽管在东西方古典时代末期的两位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与荀子——都在各自的学说中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认知与身体行为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分别对其师辈学说进行了修正,但他们关于认知涉身性的朴素论述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具身认知在当时还处于萌芽中。 进入近代,离身认知论在笛卡尔学说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达到巅峰。在笛卡尔的思想中,身体和心智仍被认为是完全分离的两个部分:心智是高级的,身体是低级的。身体被认为是一种障碍,是阻碍人们获得“真知”的消极因素。笛卡尔认为,因为人的身体是有局限的,故而通过人们身体感官所获得的知识都是片面的、虚幻的、缺陷的甚至错误的,真知只能通过完美的心智进行理性推理才能得到[1],他也因此提出了那句标志性的“我思故我在”。虽然如果我们抛开“什么知识才是真知”的争议,仅从“怎样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笛卡尔的理论,就

广告调查报告范文4篇【精选】

本文目录广告调查报告多乐士墙面漆电视广告效果调查报告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度中国广告主调查报告 在线国际商报讯尼尔森媒体研究公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本土品牌正在主导中国广告市场,它们在电视和平面媒体上的广告投入远远超过国外消费品巨头。 就在中国市场的广告支出而言,中国品牌在前10名中占据8席。5年前该趋势逐渐显现,本土公司开始对营销和推广投入巨资。 宝洁公司旗下护肤品牌之一玉兰油,排在中国市场广告支出榜首位,共投入人民币16亿元。排行榜的另一外资品牌为宝洁公司的飘柔洗发水,排名第10位。 然而根据该调查,排行榜中的其他品牌都是中国品牌,诸如青岛健特生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脑白金,该品牌去年广告支出为人民币15亿元。国内主要移动电话运营商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以人民币13亿元的广告支出排在第5位。 该调查没有包括诸如售点促销和户外广告牌等其他形式的广告投放,也没有考虑广告客户按常规从媒体公司获得的折扣。 专家表示,许多国外公司的广告投放更为集中。它们的许多成功都于对细分市场的专注。 但是,他指出许多当地品牌运营良好是因为相对于国外公司而言国内品牌拥有更为广泛的分销络。国内品牌在广告上投入巨资是因为它试图将自己的产品由分销主导转为品牌主导。 中国公司的大量广告支出正在影响外资广告公司的经营战略。外资广告公司也期待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大多数外资广告公司的国际客户依然多于中国本土客户,这意味着它们还未能从一些当地公司挥金如土的广告投入中占据完全优势。根据尼尔森媒体研究称,上次外资品牌称霸中国电视和平面媒体市场是在1998年期间。 据尼尔森称,整个中国广告市场价值逾100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该市场较上年同期增长35%。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多乐士净味墙面漆“离家出走”篇电视广告的广告效果。通过广告效果调查,多乐士净味墙面漆“离家出走”篇电视广告不甚成功。在被调查人群中,仅有45%的人群表示看过广告后产生对该产品的兴趣。在有效的100个样本中,有35%的人仅仅记忆了广告模特而非广告内容,有55%的人群看过广告后并不想对多乐士墙面漆产品继续进行了解,有69%的人群将该广告与同类产品其他品牌混淆,这说明多乐士墙面漆“离家出走”篇电视广告是不甚成功的,甚至有些失败,它并没有在目标受众中产生影响和购买力。 关键词:多乐士墙面漆“离家出走”篇电视广告;电视广告效果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启示与建议 第一部分:调查说明

广告效果研究模板

广告效果研究 1、对广告效果的研究主要从广告传播效果、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角度展开; (1)广告的传播效果的评估主要从广告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到达两个角度展开;(2)广告的心理效果:广告信息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消费者在长期接触广告的过程中对广告产生的认知、理解、评价与记忆,以及对品牌所产生的认知、态度和评价,并由此产生对需求的感知,对品牌消费的情感、态度和消费行为。 (3)广告的社会效果:指广告作为信息载体,其所传递的信息,对社会文化的建构,对消费者的文化消费、价值观、社会道德与审美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广告效果评估活动包含了对广告投放量的检测(广告投放效果),对广告本 身的认知、评价和记忆(广告活动本身效果),对品牌的认知、评价与记忆(品牌传播效果),以及广告对销售影响(销售效果)等四个层级的逐步递进;(1)广告投放效果的评估,是对广告市场总体规模和各行业广告投放趋势、竞争广告投放量的总体检测,分为投放量和投放金额两个指标; (2)广告活动本身效果评估,关注消费者对广告活动的接触、认知、评价和记忆; (3)品牌传播效果评估,通常关注品牌认知、品牌想象和品牌好感度、品牌兴趣度与关心度等指标;建立良好的品牌认知,形成对品牌积极的态度和评价,认同品牌价值,形成对品牌的兴趣度和关心度会有助于形成品牌认同,达成购买意向; (4)销售效果的评估,通常要关注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和实际购买行动两个维度的指标。

4、广告效果:指广告活动或广告作品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从广义上讲,是广告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对个市民社会心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总和;狭义上讲,主要指广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即产品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的影响。 5、不同时代的广告效果观: 1)商品匮乏(50年代):以人员推销和口口相传为主,广告的主要作用是商品信息的告知,广告效果以对销售的影响为核心,主要关注广告信息的发布对促进销售的影响; 2)商品多样化(进入60年代):罗素.H.科利DAGMAR理论,核心内容:广告的任务是沟通而不是销售,广告目标必须是明确的、特定的,并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针对特定的受众。 3)系统性广告效果观(70-80年代):重新将营销效果放入到广告效果测定的范畴; 4)新媒体时代:AISAS(attention-interest-search-act-share)“SAS”的消费者之间自我信息循环和每个阶段广告能否引导消费者进入信息的下一个环节、能否引起话题和口碑传播成为评估的重要指标。因此,广告效果评估除关注信息接触、引起兴趣外,还要关注能否促进消费者主动查询信息,并能否以最简洁的方式完成消费,在消费后能否吸引消费者将积极的感受在网上发表,参与到消费者的信息循环中,这些都成为新的媒体融合时代广告效果评估需要关注的新内容。

广告创意案例复习过程

广告创意与案例 一、广告创意的概念: 广告创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广告创意是“单纯指广告艺术创作,主要是艺术构思”,广义的广告创意是指“广告中涉及创造性领域的所有问题”。 定义:广告创意是广告活动中的思想创新活动,是广告创意人站在广告主的立场,综合营运各种专业知识,准确把握广告主题,巧妙使用广告策略和表现技巧,营造最佳广告意境,以达到最佳商品和服务信息传播效果以及文化缔造为目的的创新思维活动。 二、广告创意的本质p2 1、广告创意活动是对广告运作过程中最核心信息的提炼。 2、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信息的再加工过程。 3、广告创意能对广告信息流向加以控制。 4、广告创意强调对广告信息符号化的设计和形象化的处理。 三、广告创意的特点 1、不循常规,与众不同。 创意是关于创造的艺术。但凡新奇之物,总会毫无例外的吸引众人目光,人们受好奇心的驱使,也往往会对新奇,稀有的事物多加关注。创意需要不断的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创意的生命时效很短,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是迅速变化的。 2、紧扣主题,画龙点睛。 创造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如同散文“形散神不散”,“形”是广告的中心和主旨,“神”是广告的创意手法和表现方式。广告创意必须在主题的引导下进行市场分析,如产品定位,产品目标市场,目标消费者等。要使广告创意能够有的放矢,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意策略。 四,广告创意的原则 1、实效性原则 2、独创性原则 3、相关性原则 4、道德性原则 五、实效性原则 1、概念: 2、标准:(1)在广告作品中使用的创意能否准确明晰的地凸显出此次广告的目的。 (2)在广告投放后,产品能否借助广告的作用起到预想的效果,即促进销售。 (3)广告自身的风格和创意能否维护并提升品牌的良好形象。 3、方法:(1)明确此次广告的目标,并严格遵循目标的指导进行创意。 (2)巧用sss原则,争取好感度。詹姆斯·韦伯·扬曾经提出sss创意技巧,即微笑smile、简单simple、惊喜surprise。 4、禁忌:(1)广告创意应该严格遵循核心信息(即最终诉求目标)来进行创意,不可面面俱到。 (2)广告创意构想应尽量贴近生活,不可曲高和寡。好的创意构想并不等同于另类、极端。 六、独创性原则

广告媒体研究名词解释

广告媒体研究名词解释 4P (11):商品、价格、铺货、促销 媒体载具(16):媒体简单地说即是讯息载具,凡是能把讯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就可称为媒体,在商业广告中所称的媒体,指的是能够承载商业广告的信息载体。 媒体计划(17):是指在特定的行销环境下,从媒体投资的角度区思考,形成投资策略及执行方案,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去接触消费者,以解决行销所要求的课题及建立的品牌。 产品生命周期(26):品类依其在市场上不同的状态和发展态势大约可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等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CDI(36):品类发展指数,品类在该地区的销售占全部销售的比率/该区人口占全部 人口的比率*100 BDI(36):品牌发展指数,品牌在该地区的销售占全部销售的比率/该区人口占全部 人口的我比率*100 媒体评估(55):指通过评估工具的运用,比较媒体类别中各载具的效率和效果,提供媒体人员在媒体载具选择上的客观依据。 收视行为调查(56):是通过抽样取得足够的样品数及合理的样品分布,藉由样本户收视行为取得,推估整体的收视状况。 个人收视记录器法(56):在各样本户装置收视记录器,记录器上设有代表各受视者的按键,收视者在收看及离开时以按键方式按下代表个人按键的开和关,以记录样本户的家庭成员每天收视状况。 开机率(60):所有有电视机的家庭和人口中,在特定的时间段里,暴露于任何频道的家庭或人口的集合。 家庭开机率(60):指在特定的时段里暴露于任何频道的家庭数占所有拥有电视机家庭户的比率。 个人开机率(60):指在特定的时段里暴露于任何频道的人口数占所有拥有电视机人口数的比率。 收视人口(62 ):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目的人口数。 收视率(62):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目的人口数占拥有电视人口总数的比率家庭收视率(62):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目的家庭数占所有拥有电视家庭数的比率。 个人收视率(62):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目的收视人口数占拥有电视总人口数的比率。

社会认知理论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社会认知理论是在2O 世纪7O 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教育理论,9O 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元交互决定论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一方面,人的主体,诸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再者,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2)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他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分析,认为观察学习是由4 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指的是在观察时将心理资源开通的过程它决定着观察者选择什么样的示范原型;第二个过程是对示范活动的保持,要对示范活动进行保持就必须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两个表象系统表象和言语,其中,言语编码较之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时更具有确实性;第三个过程是产出过程也就是把符号表象转换成物理形式的外显行为的过程;最后一个过程,动机过程是指观察着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总之,观察学习只有在这四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性的一种自我判断,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其中,能不断努力去战胜困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也将会不断的得 到强化与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差的人总是怀疑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遇到困难时一味的畏缩和逃避。 班卡拉认为,个体在活动中是通过四个方面的信息来获得或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实践的成功经验,实践成败经验即个体对自己的实际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经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反之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的效能信息,是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

广告调查报告范文4篇

广告调查报告范文4篇 在线国际商报讯尼尔森媒体研究公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本土品牌正在主导广告市场,它们在电视和平面媒体上的广告投入远远超过国外消费品巨头。 就在市场的广告支出而言,品牌在前10名中占据8席。5年前该趋势逐渐显现,本土公司开始对营销和推广投入巨资。 宝洁公司旗下护肤品牌之一玉兰油,排在市场广告支出榜首位,共投入人民币16亿元。排行榜的另一外资品牌为宝洁公司的飘柔洗发水,排名第10位。 然而根据该调查,排行榜中的其他品牌都是品牌,诸如青岛健特生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脑白金,该品牌去年广告支出为人民币15亿元。国内主要移动电话运营商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以人民币13亿元的广告支出排在第5位。 该调查没有包括诸如售点促销和户外广告牌等其他形式的广告投放,也没有考虑广告客户按常规从媒体公司获得的折扣。 专家表示,许多国外公司的广告投放更为集中。它们的许多成功都来源于对细分市场的专注。 但是,他指出许多当地品牌运营良好是因为相对于国外公司而言国内品牌拥有更为广泛的分销络。国内品牌在广告上投入巨资是因为它试图将自己的产品由分销主导转为品

牌主导。 公司的大量广告支出正在影响外资广告公司的经营战略。外资广告公司也期待在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大多数外资广告公司的国际客户依然多于本土客户,这意味着它们还未能从一些当地公司挥金如土的广告投入中占据完全优势。根据尼尔森媒体研究称,上次外资品牌称霸电视和平面媒体市场是在1998年期间。 据尼尔森称,整个广告市场价值逾100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该市场较上年同期增长35%。 多乐士墙面漆电视广告效果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多乐士净味墙面漆“离家出走”篇电视广告的广告效果。通过广告效果调查,多乐士净味墙面漆“离家出走”篇电视广告不甚成功。在被调查人群中,仅有45%的人群表示看过广告后产生对该产品的兴趣。在有效的100个样本中,有35%的人仅仅记忆了广告模特而非广告内容,有55%的人群看过广告后并不想对多乐士墙面漆产品继续进行了解,有69%的人群将该广告与同类产品其他品牌混淆,这说明多乐士墙面漆“离家出走”篇电视广告是不甚成功的,甚至有些失败,它并没有在目标受众中产生影响和购买力。 关键词:多乐士墙面漆“离家出走”篇电视广告;电视广告效果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启示与建议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年代、代表理论、观点、意义、局限) 强大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重回强大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魔弹论): 1、产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也被称为子弹论、靶子论、传送带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等。 2、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eg.希特勒政权对媒介的运用罗斯福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马拉松”鼓动事件 3、魔弹论的缺陷 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 忽视了客观社会因素 否定了受众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限效果论: 1、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为代表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媒介效果研究开始采用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 2、代表理论是有限效果论 该理论认为媒介的效果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中产生和运行。 (2、有限效果论的研究领域 “传播流”研究说服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也有将之归为适度效果论的) 3、传播流 所谓传播流,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4、《人民的选择》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5、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 拉扎斯费尔德、贝雷尔森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开展一项有关总统选举的“投票行为研究”时发现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人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一种人。前者叫舆论领袖,后者叫追随者。 由于个人影响、舆论领袖的存在,使媒介的影响不能直接到达一般受者,从而造成“媒介→意见领袖→受者”(而非媒介→受者)的局面,这就是两级传播。 6、舆论领袖的特征 人数不多与被影响者是平等关系不集中在特定群体或阶层,分布均匀有单一型和综合型 同大众媒体关系密切,信息渠道多,社交范围广) 3、对该理论的批评和修正 大部分新闻报道仍然是由大众媒介直接传播开来 舆论领袖和非舆论领袖界限模糊 最初的两级传播论将传播划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更多或更少。 两级传播论隐含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领袖的唯一信息渠道,实际上信息来源可能多样化。 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劝服方面更为有效。 8、创新扩散理论 9、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定理 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对受众产生效果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原因,而更可能处于各种中介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而起作用。 传播效果一般是强化现状,而非改变它。 传播对人们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他中介不起作用;或其他中介也在促进人们效果改变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媒介自身条件及舆论的影响 4、霍夫兰的说服性效果研究 霍夫兰和耶鲁学派:态度劝服研究 1942—1945,霍夫兰研究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

广告效果研究理论

AIDA:艾尔莫.里维斯1898年内容:认为人员销售对消费者的说服效果具有层级性,销售人员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所产生的影响由强到弱可以逐层划分为注意、兴趣、愿望、行动四方面。实施步骤:A為Attention,即引起注意,集中客户的注意力I為Interest,即誘發興趣引起顾客的兴趣和认可。D為Desire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即刺激慾望。A為Action,即促成購買.促使顾客购买行动。优点:提供了一种评价广告效果的思维方式,这种模式对广告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了乘法模式,这就意味着广告活动的最终效果是来自广告互动以及其他一怒共同协作的结果,任意一个部门的无效都可能使广告效果大打折扣,最终促成的行动是各部门各因素共同努力的结果。 DAGMAR:1961 美国广告学专家R.H.科利广告效果模式:知名—理解---信服---行动 知名:潜在顾客首先一定要对某品牌或公司的存在知名 理解:潜在客户一定要了解这个品牌或企业的存在,以及这个产品能为他做什么 信服:潜在顾客一定要达到一心理倾向并信服想去购买这种产品。 行动:潜在顾客在了解、信服的基础上经过最后的激励产生购买行为。 优点是:(1)使广告的目标更明确化;(2)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浪费,排除不必要的信息;(3)使广告制作有一定的方向,有助于思考及创作;(4)使目标数量化,便于效果测定;缺点,对其批评的观点通常也很明确:(1)心理变化模式在实际消费者身上并不总是如此规范的(2)广告也会引发销售额的变化 广告效果研究历史状况:1900—1960 “魔弹论”所代表的“直接强力效果论” 1961---1968 由“传播流程”研究所代表的“有限效果论” 1968----今系统研究时代 定量调查法的优势是结果可以量化且精度高,受调查人员主观影响小。1.标准化2.易于管理3.可以揭示内在信息4.适于列表、与统计分析5.敏锐反应各组之间的差异 定量调查法的局限性:(1)定量调查的最后结果通常是含有大量数据的报告。如果对这些数据不善加利用的话,定量调查的结果就只能是数据的堆砌,毫无意义可言。(2)在细节的描述和深度的挖掘上,定量调查不具优势。(3)定量调查的费用通常较高。 定性调查的优点是:1)了解消费者的感觉,动机,态度和反应。2)有效配合定量调查。3)时间短,成本低。定性调查的缺点:1)代表性差。2)信息不具体、详细。3)调查双方易影响调查质量。 从经济角度对广告效果理解: (1)从消费者方面来看,广告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消费信息,为消费者比较选择创造了条件,节约了精力和时间。广告还不断的刺激需求欲望,使企业更加努力发展生产,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2)从企业方面来看,广告能够构成有力的竞争环境,激励企业必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和普及新产品,以增强销售能力,提高竞争地位,也使企业必须降低成本、开发市场、大量生产、大量销售。 (3)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广告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广告使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市场扩展,就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生活水平提高,也为传播日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提供财源,使人们的精神文化更加丰富。网络广告效果评估指标: (1)广告曝广次数也称收视次数,即广告页面被访问的次数。 (2)点击率是网络广告最基本的评价指标,也是反映网络广告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量化指标,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对网络广告的点击率或者回应率,来测定消

浅论广告创意

浅论广告创意 论文作者:陈涛 广告创作中最重要,并且将影响到最终传播效果的就是广告创意这一环节。它是一个广告创作的开端,并决定了广告其他因素的选择。尽管广告创意需要考虑诸多综合因素,但是它也具有一般创意思维的许多重要特点,比如:它也需要发散性思维,而且这种思维在创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现实的生活中,一个好的创意可以创造出一个经典的广告,可以给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广告创意的探讨研究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 现如今,无论是广告商还是广告理论学者,对于广告创意的关注和研究都是非常的重视,不时有精彩的广告创意以及指导性很强的理论著作出现。如: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卫军英所著《广告策划创意》就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该书不仅从理论的层面上剖析了广告创意的各种要素、要点,而且以精妙的笔调前瞻性地提出了不少能运用在实践中的方法、技巧。不但如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也成为广告创意的试验田与战场。中国广告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515412616.html,)就是新时期广告界的新生儿之一。在这上面,无论是广告新手还是广告精英,都有属于他们的一片创意天地,并且我们能在上面不时的发现令人称奇的广告创意。 下面就广告创意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展开论述。 一、广告创意定位策略 (一)市场营销决定着广告创意的定位 在社会营销观念已经形成的今天,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不能单单满足部分消费者的一时需要,而应考虑符合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广告创意也必须与之相配合。因而着眼于塑造长远的利益和目标,在内容上体现出对社会的一种真诚地关注,将是现代广告创意的正确方向。 (二)受众的欲求制约着广告创意的策略 广告创意的策略是在创意的内容定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如今广告仅仅作为商品信息诉求的载体已远远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它必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尽管广告需要达到促销的目标,但并不仅仅为了促销去广而

广告媒体研究复习资料整理(DOC)

广告媒体研究复习资料整理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6个) 2.简答。(6—7个) 3.判断分析题。 4.媒体投放策划书。(重中之重) 一、绪论: 1.行销的主要内容: 答:(1)、商品。商品指的是与消费者实际接触的物质或服务,可以是具体的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服务。(2)、价格。行销上所谈的价格基本上是定价策略,即从生产到包装、运送、各层铺货单位利润加上广告促销费用等直到消费者的末端价格的制定。(3)、铺货。铺货在行销上的意义为提供消费者购买的方便性,在商品同质性高、产品形象不突出、价格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铺货的广度将是影响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4)、促销。广义的促销包括广告和促销。在商品、价格和铺货之后,广告在行销上扮演的角色为拉力作用,主要是把顾客拉上门,即利用大众媒体的渠道,吸引消费者。 2.媒体的定义和特性: 答:定义:媒体简单地说即是讯息载具,凡是能把讯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就可称为媒体,在商业广告中所称的媒体,指的是能够承载商业广告的信息载体。特性:(1)、大众的。现代工业的大量生产,导致行销地域的再扩大,因而使为行销服务的媒体也必须是面对大众传播,因此商业广告谈的媒体指的是大众媒体。(2)、可控制性。商业广告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行为的本质是以较少量的投入换取大量的回馈,然后以回馈检视投资的正确性。(3)、付费。商业媒体的另一个特性为商业性,所谓商业性的意义是媒体依赖广告为主要盈利来源,所以具有付费特性。 3.媒体计划: 答:媒体计划是指在特定的行销环境下,从媒体投资角度去思考,形成投资策略及执行方案,提供最有效途径去接触消费者,以解决行销所要求的课题及建立品牌。

外交政策分析的认知视角:理论与方法.doc

论文集收入。 另一个手段是案例分析。信仰或认知对外交政策结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参与对外政 策制定者发挥作用的,因此在从认知视角对外交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一般采 取案例的方法,这些案例有对重要决策者一个人的研究,如研究较多的有对杜勒斯、基 辛格、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毛泽东等对其国家外交决策有重 大影响的一些外交决策者的研究;有对一个重要的决策群体进行的研究,如对前苏联共 产党核心信仰的研究(如行为准则),以及利用这样的方法对中国共产党信仰系统的研究 ,对美国做出入侵古巴猪湾的决定和处理古巴导弹危机时的肯尼迪政府决策小组的决策 过程的研究,以及对杜鲁门和卡特政府决策小组的研究等;也有对精英群体,或知识分 子的研究,如沈大伟在《美丽的帝国主义》一书中对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美国观的研究

等。(注:David Shambough,Beautiful Imperialism: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 —1990(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在探索信仰、认知与外交政策结果的关系时,有两种方法是经常使用的。一个是“过 程跟踪程序(process tracing procedure)”,这种方法追踪和研究决策者认知变化的 详细过程,比如说决策者的信仰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决策者接受和分析来自外界的信 息的,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和结果导致决策者是如何判断形势

的,决策者根据这种对形势 的判断在决策过程中考虑了几种可能的选择,最后为何选择了最终的政策等 等。这种对 决策过程的详细的研究能够揭示出信仰、认知过程与外交政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causal relation)。但是这种方法比研究决策过程的官僚政治更难,因为它需要更多更 详细,而且又都是更难以获得的材料,需要完全借助心理学的手段。因为信仰无形,认 识过程又看不见摸不着,对其发展变化更难把握。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在研究时 采取的方法之一,是运用跨领域的比喻和同一领域的类比,把看不见的或不容易理解的

消费者心理视角的网络广告效果评价分析研究

第 6卷第 4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4> VOL. 6, NO. 4 2006年 12月 Journalof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 Dec. , 2006 基于消费者心理视角的网络广告效果评价研究 吕鸿江 1, 2 ,程明 1 的消费者的一些新需求,即个性化消费、 关键词:网络广告。心理效果。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 F063.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 一、引言趣味性、吸引力、感知度、感染力、易识易记性、信息 针对性 >。[3]张信和从网民心理角度出发 ,结合网 我国网络广告市场已初步形成并加速膨胀 ,其络广告传播特性 ,对网络广告传播的接触主动性、 时代气息及结构布局,从而构建了一个凸显网络特征的网络广告 心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评价模型。据此,作者认为提高网络广告心理效果,应关注伴随网络发展带来 希望获得感官享受、 (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1。 2.南京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3> 摘要 :网络广告心理效果评价是推进网络广告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设计一套衡量消费者对网络广告产生心 理反映的调查问卷并分析调查数据 ,得到了反映网络广告心理效果评价的九个因子 ,即购买信息、情感驱动、主题 认知、适应能力、媒体运用、记忆效果、亲和程度、

紧跟时代潮流及布局突出广告主题等。 -7465 (2006> 04 -0046 -05 前景相当广阔已是不争的事实。广阔的前景呼唤刺激多样性、时尚性、互动高黏度性四种心理效应 一套完善的网络广告效果评价体系 ,但当前的评价进行阐述 ,并分析了这些心理效应是如何影响网络 主要集中于网络广告产生的经济效果 ,对网络广告广告创作的。 [4]魏鹏程分析了在网络背景下广告 使消费者产生的心理反应研究较少。因此 ,进一步心理效应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提高网络广告 完善网络广告心理效果评价 ①显得尤为迫切。心理效应的发展策略 ,同时还说明了如何应用消费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对网络广告的心理效果者心理来突出网络广告心理效应对消费行为的重进行了研究 , Yang Kenneth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要作用。 [5] 实验证明网络广告所包含的产品信息、广告的吸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 ,以不同的方法研究了网络 力及相关信息的驱动能力是影响消费者心理的重广告心理效果及其评价的一些指标。但现阶段网 要因素 ,且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对消费者产生影络广告心理效果评价的定量模型仍缺乏系统性 ,反 响。 [1] Hyeseung Yang,Oliver,MaryBeth通过对网上映网络广告的特点不很明确。本文准备在前人研究 新闻广告可理解性的调查发现广告的可理解性对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加凸显网络特征的网络广告心 网络广告的心理效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2]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并形成相应的评价模型。 在国内 ,一些学者也对网络广告心理效果评价 进行探讨。江波、彭彦琴从消费者态度与行为出二、研究设计 发

中国广告创意趋势分析

2006中国广告创意趋势分析 2006年度中国广告的创意趋势怎么样才能把握住?这是一个看似很庞杂的研究课题,但是却需要有一个学术化的研究梳理。我们选取了2006年度中国广告节长城奖入围的611件平面作品为分析的样本,我们从广告诉求、广告表现等角度对2006年度中国广告创意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2006中国广告节中国长城奖的评选活动已经告一个段落,这是代表当今我国广告创作的最高水平的奖项,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广告的创意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广告创作者进一步的广告创作提供借鉴。 本次内容分析的每一个项目,都由两名编码员独立分析,担任编码员的是广告专业研究生。编码员之间的一致性都超过 Kassarjian(1977)所指出的最低一致性水平85%,说明编码分类是比较客观可靠。 下面我们就本研究得到的分析统计结果逐一加以汇报。 一、从类别看,当前广告作品主要为公益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和产品广告 如果将广告作品分为公益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和产品广告三个大类,那么,公益广告占34.1%,企业形象广告占34.4%,而产品广告占31.5%(见图1)。

1.食品、药品、汽车、手机、IT和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日用品、服装等行业多做产品广告。 产品广告多为食品、药品、汽车、手机、IT和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日用品、服装等行业。这类广告习惯性地将企业产品展现在广告中,使人对广告内容一目了然。 2.媒体、电信、房地产以及金融、邮政服务类行业多做企业形象广告。 而企业形象类广告多集中在媒体、电信、房地产以及金融、邮政服务类行业。如果将公益广告之外的广告按行业类别加以细分,那么最多的是IT/电子通信类,占11.36%;其次是饮料和食品类,占9.27%;第三是汽车及其配件,占7.34%;其他的依次是日用品、药品、服务、房地产、家用电器、媒体、金融服务、运动服饰、化妆品、保健品和餐饮。 3.产品广告普遍缺乏新意,公益广告、企业形象广告为广告创意提供了广阔天地。 公益广告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环保、挽救濒危动物、能源问题等;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社会公共秩序中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自我修养等等。公益广告所占份额较多,表明社会以及广告人对公益事业的高度关注。但这并不是全部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产品广告的创意受到产品以及广告主的限制,广告创作者无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