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5.燕王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向北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每日每夜

3.函封之:用匣子

4.发尽上指冠:向上

5.箕踞以骂曰:像......簸箕一样

B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上前

2.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色衣服,戴白色帽子

3.乃朝服,设九宾 :穿朝服

C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使......闻

2.自引而起,绝袖 :使......绝

D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以......为迟

2.群臣怪之 :以......为怪

四、文言句式:

A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B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C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给贡职如郡县: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5.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6.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7.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8.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六.“以”的用法(部分)。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3)表目的,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便”。

(4)同“已”,相当于“已经”。

(5)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办法,有机会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因为

3.丹不忍以己之私:因为

4.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而,来

5.使工以药淬之:用

6.日以尽矣:已

7.皆白衣冠以送之:而,来

8.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而,来

9.使使以闻大王:而,来

10.以次进:按

11.以故荆轲逐秦王:因为

1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没有用来……的

13.而乃以手共搏之:用

14.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用

15.遂拔以击荆轲:而,来

16.箕踞以骂:而,表修饰

17.乃欲以生劫之:用

18.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而,来

19.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20.敢以烦执事:用

21.越国以鄙远:而,来

22.焉用亡郑以陪邻:而,来

23.阙秦以利晋:而,来

24.以乱易整:用

七、固定短语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yuè) 2.使工以药淬火(通“焠”,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ì) 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 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8.设九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 10.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 12.卒起不意(通“猝”) 二、文言实词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3.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4.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7.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8.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9.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10.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③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④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⑤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2.名词作动词 ①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②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③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⑤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学生版)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学生版)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日以尽矣 3.今日往而不反者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6.图穷而匕首见 7.秦王还柱而走 12、燕王诚振怖 二、古今异义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今义: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今义: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今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今义: 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今义: 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今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今义: 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今义: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今义: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今义: 终已不顾【顾】古义:今义: 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今义: 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今义: 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今义: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今义: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今义: 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今义: 断其左股。【股】古义:;今义: 左右既前【左右】古义:;今义: 荆轲废【废】古义:今义: 秦王复击轲【复】古义:今义: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古义:今义: 三、词类活用 【日夜】此臣切齿拊心也:作,翻译: 【上】发尽上指冠:作,翻译: 【北】进兵北略地:作,翻译: 【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作,翻译: 【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作,翻译: 【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作,翻译: 【箕】箕踞以骂曰:作,翻译: 【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作,翻译: 【私】丹不忍以己之私:作,翻译:

【前】樊於期乃前曰:作,翻译: 又前而为歌曰:作,翻译: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作,翻译: 左右既前:作,翻译: 非有诏不得上:作,翻译: 【远】其人居远未来:作,翻译: 【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作,翻译: 【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作,翻译: 【朝服】(秦王)乃朝服:作,翻译: 【涕】士皆垂泪涕泣:作,翻译: 【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作,翻译: 【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作,翻译: 【闻】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作,翻译: 【怪】群臣怪之:作,翻译: 【绝】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作,翻译: 【上】非有诏不得上:作,翻译: 【断】断其左股:作,翻译: 【生】乃欲以生劫之:作,翻译: 四、文言句式: (一)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二)省略句 1.秦王购之 ( ) 金千斤 2.欲与 ( ) 俱 ( ) 3.见燕使者()咸阳宫 2.给贡职如郡县【】 3、群臣侍殿上者【】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燕王拜送于庭【】 6、使毕使于前【】 7、秦王购之金千斤【,】 六、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2、故 故遣将守关者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鲰生说我……故听之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 内容复习见课时作业 一、正音:翦、虏、燕、荆轲、谒、樊、邑、督亢、更、戮没、骨髓、揕、偏袒、扼、自刎、匕首、淬、濡缕、忤、顷之、叱、和、徵、瞋目、慷慨、遗、庶、兴兵、怖、陛下、蛮夷、鄙人、假借、图穷匕见、还柱、提、惶急、创伤、箕踞、目眩 二、文学常识 《战国策》,又名《国策》,西汉刘向编,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长于说理,善用寓言议论。 三、重点实词: 破、虏、收、略; 长侍、足下、谒、信、亲、购、说、穷困、私、伤、长者、更; 忍、遇、深、戮没、太息、涕、前、奈何、善、把、揕、见陵、偏袒、扼腕、进、日夜、切齿、拊心; 驰、收盛、函; 预求、淬、濡、缕; 忤视、为副; 远、未来、留待; 顷之、迟、改悔、以、反、竖子、提、不测、迟、辞、决、发; 白衣冠、和、为、涕泣、前、瞋目、上、就、不顾; 币、遗; 为、振怖、兴兵、拒、举国、比、陈、函封、使使、闻、命; 朝服; 奉、函、次、进、陛下、色变、怪、顾、前、谢、蛮夷、鄙人、振慑、假借、使毕使; 发、见、把、持、揕、起、绝、操、室、坚; 逐、还、走、惊愕、卒、度、郎中、搏; 提、左右、股、引、中、被、创; 就、箕踞、生、劫、目眩; 四、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5.燕王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向北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每日每夜 3.函封之:用匣子

4.发尽上指冠:向上 5.箕踞以骂曰:像......簸箕一样 B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上前 2.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色衣服,戴白色帽子 3.乃朝服,设九宾 :穿朝服 C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使......闻 2.自引而起,绝袖 :使......绝 D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以......为迟 2.群臣怪之 :以......为怪 四、文言句式: A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B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C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给贡职如郡县:介宾短语后置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完整版)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完整版)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 二(10)(11)班复习资料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4.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5.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二、古今异义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 终已不顾【顾】古义:回头;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 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 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dǐ],投掷,投打;今

义:用手拿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 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三、词类活用 【日夜】此臣切齿拊心也: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上】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北】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箕】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前】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远】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衣,戴白帽 【朝服】(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涕】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闻,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解析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解析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解析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2.欲与 ( 之 ) 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语后置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梳理

《荆轲刺秦王》学问点归纳梳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快活〕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可怕〕 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辞〕 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 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略微〕 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二〕古今异义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逆境;今义:贫困,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 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置〕 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情愿;今义:有意〕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看,不考虑,不顾及〕 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俗的人;今义:卑劣的人〕 1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 14.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17.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18.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19.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 20.荆轲废〔废:古义:倒下;今义:残废〕 21.秦王复击轲〔复:古义:又,再;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22.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 〔三〕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邑:名词作动词,封邑〕 4.丹不忍以己之私〔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总5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梳理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梳理 荆轲刺秦王知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5. 燕王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向北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每日每夜 3.函封之:用匣子 4.发尽上指冠:向上 5.箕踞以骂曰:像......簸箕一样 B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上前 2.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色衣服,戴白色帽子 3.乃朝服,设九宾 :穿朝服 C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使......闻 2.自引而起,绝袖 :使......绝 D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以......为迟 2.群臣怪之 : 以......为怪 四、文言句式: A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B省略句 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2.欲与 ( 之 ) 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荆轲刺秦王译文 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如今听说悬赏将军的头,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如今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试(那把用毒药水淬过的匕首),血沾湿衣裳,人没有不立马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悲凉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悦——高兴; 2.日以尽矣以——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返——返回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震——害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环——环绕 8.卒起不意卒——猝——仓促,突然 9.请辞决矣决——诀——诀别 10.燕国见陵之耻陵——凌——凌辱 11.燕王拜送于庭庭——廷——朝廷 二、古今异义 1.穷困: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2.涕:眼泪; 3.长者:品德高尚之人; 4.可以之:可以用它来……; 5.币:礼物 6.走:跑 7.郎中:宫廷侍卫 8.左右:周围侍从; 9.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10.顾:回头看 11.于是:在这时 12.鄙人:粗鄙的人; 13.意:同意,愿意; 14.假借:宽容原谅 15.股:大腿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向北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在早晚 3.函封之用匣子 向上 樊於期乃前曰走上前 2.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着白衣,戴白帽 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使以闻大王使……闻/禀告 2自引而起,绝袖使……断了/扯断 3.断其左股使……断/斩断 意动用法形容词 1.太子迟之以……为迟/认为……迟了

2.群臣怪之以……为怪/认为……奇怪 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乃欲以生劫之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靠近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翻译重点:是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的原因,是…… 省略句 1.欲与之俱往 2.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cu突然;zu士兵;最终;死亡 被动句翻译重点:被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于前毕使 2.给贡职如郡县——如郡县给贡职 3.燕王拜送于庭——燕王于庭拜送 4.见燕使者咸阳宫——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5.皆陈殿下——皆于殿下陈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太子及知其事宾客 2.群臣侍殿上者——侍殿上群臣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缘故 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 诚振怖大王之威果真,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估计,揣度 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总结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2.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返回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可以;以,介词,用来。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于,介词,在;是,代词,这时,这种情况。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6.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7.左右乃曰/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向北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在白天在黑夜 3.函封之用匣子 4.发尽上指冠向上 5.箕踞以骂曰像箕一样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上前 2.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3.乃朝服,设九宾穿上上朝的礼服 形容词作名词其人居远未来远地 动词作名词乃欲以生劫之活的方式 使动用法使使以闻大王使……听到,禀报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认为……迟 2.群臣怪之认为……怪 四、重点实词 1.略:掠夺,攻取。进兵北略地 2.购:重金征求(悬赏)。秦王购之金千斤 3.深:刻毒。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4.币:礼物。持千金之币物 5.假借:宽容,原谅。愿大王少假借之 6.提:掷击。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7.被:受。被八创 8.劫:强迫,威逼(其订立盟约)乃欲以生劫之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

《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总结 、通假字 1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e,高兴。 2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 .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 通“猝”,仓促,突然。 9、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 凌辱 11、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 12、燕王诚振怖振“通震"惧怕 二、古今异义古义:信物,今义:书信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5、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6、今闻购将军之首 【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 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日夜】此臣切齿拊心也: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上】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北】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箕】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前】樊於期乃前日: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远】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衣,戴白帽 【朝服】(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涕】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怪】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绝】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上】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断】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生】乃欲以生劫之: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四、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 鲫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7 .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8 .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八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二)省略句 1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 .欲与(之)俱(往) 3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5、以(之)试人 6、皆陈(于)殿下 7、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8、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三)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四)倒装句 1 .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 2 .给贡职如郡县【状语后置句】 3、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5、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 6、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7、秦王购之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六、【文言固定结构】 1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 .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 .荆轲有所待(有……的;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 16、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 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 17、 诸郎中执兵。 【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 18、 断其左股。 【股】 古义:大腿;今义 :量词。 19、 左右既前 [^] 古义:身边侍臣; 今义:方位名词 20、 荆轲废 【废】 古义:倒下;今义: 残废 21、 秦王复击轲 【复】古义:又,再;今义: 往复,重复,复习 22、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 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 浅”相对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今义:用手拿 三、词类活用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 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 8、将军岂有意乎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于 11、 12、 13、 14、 是】古义:在这时;今义: 终已不顾北蛮 夷之鄙人图穷而匕首见秦王还柱而走 【顾 表顺承关系 古义:回头;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今义:卑鄙的人 今义:缺少钱财 今义:行走 投掷,投打; 古义:粗鄙的人; 古义:穷尽; 【走】古义:跑; 【提】古义:[d],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的一些总结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的一些总结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译文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说一一悦一一高兴。 以一一已一一已经 反一一返一一返回 振一一震一一害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 捧 —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 见- —现—— -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环 -环绕 8.卒起不意 卒 ----- 猝- -—仓促,突然 9.请辞决矣 决- —诀—— -诀别 10.燕国见陵之耻 陵 凌 凌辱 11.燕王拜送于庭 庭 —廷—-朝廷 二、 古今异义 1. 穷困: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2. 涕:眼泪。 3. 长者:品德高尚之人。 4. 可以(之):可以用它来••… 5. 币:礼物 6. 走:跑 7. 郎中:宫廷侍卫 8. 左右:周围侍从。 9.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10.顾:回头看 11. 于是:在这时 12. 鄙人:粗鄙的人; 13. 意:同意,愿意。 14. 假借:宽容原谅 15. 股:大腿 三、 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向北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在早晚 3.函封之 用匣子 4.发尽上指冠 向上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 走上前 2.皆白衣冠以送之 穿着白衣,戴白帽 3.乃朝服 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动用法(动词、形容词) 一、通假字 1. 秦王必说见臣 2. 日以尽矣 3. 今日往而不反者

1.使使以闻大王使......... 闻/禀告 2自引而起,绝袖使……断了/扯断 3.断其左股使.......... 断/斩断意动用法(形容词) 2

3 以……为迟/认为……迟了 以……为怪/认为……奇怪 其人居远未来 丹不忍以己之私 乃欲以生劫之 秦未可亲也 四、 文言句式: 判断句(翻译重点:是) 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的原因,是……) 省略句 1. 欲与(之)俱(往) 2.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cu 突然;zu 士兵;最终;死亡 被动句(翻译重点:被) 1.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1. 使毕使[于前]――使(之)[于前]毕使 2. 给贡职[如郡县]――[如郡县]给贡职 3. 燕王拜送[于庭] 燕王[于庭]拜送 4. 见燕使者[咸阳宫]――[(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5. 皆陈[殿下]――皆[(于)殿下]陈 定语后置 1.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一一太子及(知其事)宾客 2. 群臣侍殿上者一一(侍殿上)群臣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 购之 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 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缘故) 故听之(所 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故人具鸡黍(老,旧)1. 太子迟之 2. 群臣怪之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形容 词用作名词,私心 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靠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