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传奇的爱情故事【组图】

少帅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传奇的爱情故事【组图】
少帅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传奇的爱情故事【组图】

"少帅"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传奇的爱情故事【组

图】

“少帅”张学良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

历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少帅”张学良,却在台湾默默无闻地住了近半个世纪。大陆游客赴台后,促成了张学良故居的重建。不过,早已物人两非。这栋故居大约只有脚下土地、附近吊桥和头顶蓝天,确曾出现在“少帅”寂寞时光。

新竹张学良故居前的铜像。

重峦叠嶂,草木葱茏,一栋约150平方米的日式黑瓦平房,散发着新居落成的木香——2008年12月底,“西安事变”72周年纪念日,位于台湾新竹县五峰乡清泉部落的张学良故居隆重揭幕。张学良1936年发动“ 西安事变”,改变中国历史进程,这位被周恩来称为“千古功臣”的“少帅”,从此被软禁。1946年,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重庆被转送到台湾。此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在新竹、高雄、台北辗转迁徙。其中1946年至1957年,张学良在新竹县五峰乡度过了最艰难的山中岁月。

张学良在台北疗养所被幽禁

张学良旧居已在1963年被台风冲毁。这栋故居是新竹县政府等相关单位斥巨资重建的,前新竹县长郑永金对媒体表示,县府希望借着张学良故居,每年吸引2万到3万大陆游客。当时五峰乡游客一年只有约3000人。对大陆人来说,张学

良的招牌当然有吸引力,不过,这栋故居能否完成使命,却很难说。为了重现当年的生活,新竹县府不但在院中为张学良与赵一荻(即赵四小姐)立了两尊铜像,还特意将40多

年前栽在清泉派出所门前的两株桂花树移种过来。然而,原建冲毁,旧物难寻,藤椅、茶桌、缝纫机等陈设均为仿制,甚至房屋的位置都有所不同——原址位于河道行水区,重建选择了地势较高的地方。这栋故居,大约只有脚下土地、附近吊桥和头顶蓝天,确曾出现在“少帅”寂寞时光。这也难怪,张学良在此居住的十几年,一直是位神秘人物。故居揭幕的时候,一些当地人赶来看热闹。当年的清泉派出所所长之子赵正贵说,他还是小学生时见过张学良。他印象中,张学良爱散步,喜欢和人聊天,不过,当时他的监管人员不允许他和外界接触。有一次,张学良散步时走进当地的“弹子(台球)房”,和人聊天,第二天便被看守人员申斥。据资料介绍,五峰乡清泉部落四周群山环绕,仅有一条隧道与外界联系。即使在这样荒僻之地,张学良身边除了陪伴他的赵一荻、佣人吴妈,还有60余名监管人员及家属。张学良与赵一荻,未

经批准不能走出院子,外出拍照也需宪兵跟随。

幽禁中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菜园

张学良侄女张闾蘅、张闾芝姐妹,为新竹县府提供了500多张珍贵照片,可以让游客管窥当年的生活。照片中,曾经身着戎装、英姿勃勃的“少帅”,只是一位种菜、浇花、读书,穿着自制布衣,面容和蔼的老人;而出身富家的赵一荻养鸡、缝衣,虽然有时也身着优雅旗袍,却难掩离群索居的落寞和无奈。一张摄于1950年的照片,欢乐中透着苦涩——在露天篮球场上,席开8桌,张学良、赵一荻和看守人员及家属大聚餐。介绍说,性喜热闹的张学良,在这种场合,总会拿出朋友相赠的洋酒,让大家“开开洋荤”。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在隔绝荒僻的环境下,有一种不合常理的亲近。

生活清苦孤寂,还要被迫书写忏悔录,在清泉的这段日子,张学良身心俱疲。1957年,他离开新竹迁往高雄时,眼疾严重到不能读书的程度。1960年,张学良又被迁往台北,并获准在北投买地建屋。其间,张学良曾在台北的幽雅招待所短暂居住。如今,北投张学良居住了30年的私邸没有开放,更名为“禅园”景观餐厅的幽雅招待所,则以张学良旧居

的身份对外揽客。

幽禁中的赵四小姐,以养鸡为乐。

不过,到禅园追踪“少帅”遗迹更要失望了。这栋

沿山坡修建的日式建筑,留下的只有名字。餐厅名“汉卿厅”,餐点也围绕“少帅”故事命名。例如开胃茶“玫瑰普洱茶”,隐喻张学良与赵一荻相濡以沫的恋情,因为普洱象征“少帅”的温

和稳重,玫瑰比喻赵四小姐的似水柔情;再例如“开怀金凤盏”,以面粉炸制的盏形外壳,象征禁锢“少帅”的牢笼,鸡肉则引

喻为凤,希望“少帅”展翅高飞、逃离藩篱……种种精制菜名,很独出心裁,也很穿凿附会。唯有墙上一首张学良的打油诗,还保留了“少帅”风味:“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是非英雄汉,惟有好色似英雄。”

1991年,张学良终于获得自由,耄耋二老离台赴美。张学

良曾说,“我的事情只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上帝给我的生命就是这些。”在台湾的日子,是他一生淋漓画卷的无奈留白。1990年,张学良曾为东北大学校友会撰写刊词:“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幽闭岁月,“少帅”爽朗坦荡不改。

晚年的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传奇而又动人的爱情故事

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法规避的一个名人,而赵四小

姐则是张学良百年人生中一个不可规避的女人。

关于两人相识的时间,史界、文学界都有几种说法,有说1924年,有说1926年。但据张学良晚年回忆:“我跟太太(赵四)认识的时候,她才16岁。”北方人习惯上说的都是虚岁,赵四出生于1912年,在她与张学良相识的1927年,虚岁正好16岁。她16岁与风流倜傥的张学良一见钟情,18岁不顾家庭的阻挠孑然一身来到有妻有子的张学良身边。

赵四小姐

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守可谓是一波三折,颇具传奇色彩。赵四小姐祖籍浙江兰溪市灵洞乡洞源村。其父赵庆华,号燧山,身份显赫

赵四小姐1912年出生于香港,为此,母亲给她取名香笙。

据说在其出生时,东方海天交接处出现了一道瑰丽的彩霞,望着织锦般绚丽的景色,父亲赵庆华由之动情,遂给女儿取名为绮霞。“绮霞”其意虽美,却不如“赵四”更为世人所知。“赵四”源于排行,赵庆华膝下六男四女,绮霞在姐妺中排行老四,便被家里人称为四小姐,外人则称她为赵四小姐,后来人们简而化之,又称她为“赵四”。

在香港度过童年生活后,赵四随父亲来到了天津,就读于天津浙江小学和中西女子中学,取英文名字Edith,一荻是译音,因此,又名赵一荻。除此之外,她还有两个名字:赵媞和赵多加。赵多加是她晚年笃信基督教后取的教名。在她晚年所写的证道小册子中所使用的都是赵多加之名。

赵四小姐

赵四闻名遐迩,自然与张学良有关。如果不是因为她与张学良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知道赵四小姐是何许人也。赵四曾就读的天津中西女子中学是当时一所著名的贵族学校,很多达官显贵家的小姐都在这个学校读书。在这些粉红黛绿的名门闺秀中,赵四学习认真,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加之性情温和,从不与别人争吵,颇受同

学、老师喜欢。她兴趣广泛,爱好骑马、打网球、游泳、开车、跳舞等等,而她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尤其对新文学作品特别偏爱。然而,赵四并非如人们传言中的那样美貌绝伦、倾国倾城,在女郎中论长相只能属于中上等。但她身材颀长,体态婀娜,再加上气质和风度绝佳,爱打扮也会打扮,因而能在众多的佳丽中脱颖而出,为人所瞩。因此,天津的《北洋画报》还曾把她的玉照上了封面。

《北洋画报》上刊登的赵四小姐玉照

蔡公馆一舞倾心1927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一个传说了半个多世纪的动人爱情故事在天津蔡公馆拉开了序幕。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这里有英、法、德、日等外国列强的租界,有五座外国教堂,七个洋人俱乐部,八个网球俱乐部和一个宽大的跑马场。当然,天津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蔡公馆。蔡公馆的主人叫蔡少基,也就是后来张家三公子张学曾的岳丈。此人在清末民初曾担任过北洋大学总办、天津海关道台,家资富有,又属洋派,常常在家中举办舞会,放映电影,使蔡公馆成为当时天津颇有名气的上流社会交际场所。天性风流、喜好玩乐的张学良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好去处,很快就成为蔡公馆的常

客。

对于这样一处社交场所,喜爱跳舞的赵四小姐也是神往已久。但对于只有16岁的她来说,还未到正式进入社交圈的年龄,故一直未能如愿。这天晚上,当得知姐姐们又要前往蔡公馆,赵四软磨硬泡,一定要去凑凑热闹,无奈,姐姐们只好带她同行。

赵四小姐着装照在那些着意修饰、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太太小姐们中间,正值豆蔻、不施粉黛的赵四小姐显得格外超凡脱俗,吸引了诸多青年才俊的目光,争先恐后邀其共舞。但赵四却一反常态,先后婉拒了多次邀请,只是静静地坐在大厅的一角,一边品茶,一边观看舞者,仿佛在刻意等待着谁的到来。

突然,舞池中荡起一阵轻轻的骚动,一英俊潇洒的青年在一群副官、侍卫的簇拥下,神采奕奕地走了进来。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赵四马上意识到这一定就是她仰慕已久的少帅张学良。在中西女校的课堂上,在家人的口中,在闺密的私谈中,她早就知晓张学良的事迹,张学良那英勇无畏、

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在赵四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得以见到本人,果然名不虚传!

28岁时张学良的戎装照

而张学良也渐渐注意到了角落里独处的赵四。多年往来于京津之间,见过了无数名门闺秀,看惯了痴妇艳女,却难得见到这样不施粉黛、如清水芙蓉般超凡脱俗的女子。鬼使神差般,张学良不由自主地走过去邀赵四共舞。赵四好似沉睡已久的白雪公主,终于等来了她盼望已久的王子,随即在张学良的带领下飘入舞池。在舞步翩跹之中,他们都从对方眼中发现了一种微妙感情的流露。两颗心在不知不觉中紧紧贴近了!

一曲未终,张学良因公务匆匆离去。临别时,他与赵四两人紧握双手,都有依依不舍的感觉。这是张学良与赵四初次相识,两人就因舞会上的一面之缘,竟一见钟情,互为对方倾倒。也正是这一面之缘,开始了两人七十二载情路风雨!

缘分来时挡都挡不住蔡公馆一别,很长一段时间两人竟无缘再见,徒留倩影英姿在彼此心底。或许是机缘注定,或许是天公作美,不忍再苦苦折磨他们,两人竟意外地再度相逢于北戴河。

16岁时的赵四小姐

那个年代,每到盛夏,京津一带的达官贵人常携家眷到北戴河避暑。老话讲,缘分来的时候,真是挡都挡不住。就在张学良忙里偷闲,来到北戴河时,赵四小姐也随家人来到这里。

意外相逢让一直对张学良魂牵梦萦的赵四喜出望外,张学良也是欣喜至极。在北戴河的那些日子里,他们几乎每天都见面,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在两人的最初交往中,虽是两情相悦,但无疑,情窦初开的赵四投入的感情更多,陷得更深。一次,张学良来找赵四,直入卧室,碰巧赵四外出。张学良顺手翻了一下她放在床头的日记,见日记中写有“非常爱慕张少帅,可惜他已有妻室,命何之苦也”等语后,不由心潮起伏,好一阵不能自已。

又有一次,在宴会上,赵四与张学良并坐在一起。赵四胸前垂着一颗鸡心饰物,张学良伸手拿过饰物,打开盖,发现鸡心里面嵌着的竟是自己的小照,而且还写着“真爱我者是他”的字样,使张学良对赵四的爱情更入肺腑。从此,两人常常相携出入于京津之间的各大娱乐场所,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热恋到了昏天黑地、死去活来的地步。很快,两人夜夜起舞、秘密幽会的事传入了赵庆华的耳中,赵庆华大为光火。其实,从个人条件、家世背景来讲,赵庆华倒是乐得结此姻缘。但张学良这时早已有了妻室,哪一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去给人家做小?何况赵四小姐的个人条件也相当优越,完全可以明媒正娶地嫁一个有为好青年。

为了彻底斩断这段不伦不类的情缘,赵庆华做主,迅速给赵四小姐物色了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赵四小姐百般不愿,可赵庆华横眉立目,这事就这么定了!

赵四小姐彩照

出走沈阳,赵父断女儿后路事情的发展往往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这时,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发,张学良化装返奉、接掌大权。百废待兴、百事待理,张学良每日忙于公务,但稍有闲暇,赵四的倩影便不自觉地闯入脑海。而远在津门的赵四更是夜夜独对孤灯,辗转难眠,饱受相思之苦。

也许是日夜的操劳,也许是同样的相思,张学良生了病。得知此消息的赵四心急如焚,她知道多日来的紧张局势让张学良压力甚巨,满腹的担心,满心的思念,让她恨不得生出双翅马上飞到沈阳……于是,1929年9月的一天,赵四给家里留下一张字条,便以探望生病的张学良为由,一个人来到了沈阳。

赵四小姐私奔的消息很快就在天津传播开来。一些小报得此爆料,立刻刊登出“赵四小姐诡异失踪”的悬疑新闻,弄得天津满城风雨。赵庆华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赵庆华颇注重个人名声。自己的女儿居然私奔沈阳,投入有妻有子的张学良怀抱。这在赵庆华看来简直就是伤风败俗,有辱门庭。盛怒之下,赵庆华在报上连续五天(1929年9月25日—9月29日)公开发出启事,将赵四从赵氏宗祠开除出去,断绝一切往来,并引咎从此不再为官。耿直的赵庆华直到1952年病逝于北京时,都不肯原谅这个他最钟爱的小女儿,这也成

为赵四心中永远的痛。

据张学良晚年回忆,赵四小姐当年来沈阳“只是来看看”他,

然后“还是要回去”。可赵庆华一登报,断了她的后路,反倒

回不去了。赵庆华此举,稍事品评,却也不难体察内中的深思熟虑。其实,这应该是赵庆华一箭三雕的谋略。第一,这样做可以使他的家庭避免受到军阀间争斗的牵连;第二,赵四当时与别人已经订了婚,他无法悔婚,登报声明也算是对儿女亲家的一个交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样做摆明是断了女儿的后路,寄希望于张学良永远不要辜负赵四。可怜天下父母心,赵庆华“清理门户”,绝非盛怒下的单纯之举。

有情人隔窗相望赵家父女成了陌路,沈阳大帅府内也是严

阵以待,摆出架势准备“御敌于府门之外”。一向极有涵养,

对张学良偶尔的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态度的于凤至,这次却一反常态极力阻挠。最后,张学良表明了态度:赵四是不可能回天津了,她现在只有一个家,那就是沈阳。于凤至迫于无奈,默认了赵四的存在,但却提出了两个条件:一、赵四小姐不能进帅府;二、赵四小姐不能有正式的名分。按于凤至最初的想法,赵四这样一个受过正规教育的大家闺秀,年龄又小张学良十几岁,面对这样的苛刻条件,肯定不会接

受,说不定一气之下,就会离张学良而去。可是出乎于凤至的意料,一心只想与心上人相守的赵四小姐对这些条件全盘接受,毫无怨言。于是,赵四小姐住进了张学良的北陵别墅。苦苦相思后的久别重逢,而且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再也不用顾忌飞短流长,张学良与赵四在这里开始了他们之间最热烈、最疯狂的一段生活。张学良白天去帅府办公,晚上回到别墅。每天早晨分手,两人都是难舍难分的样子,而每天晚上再见,又都有阔别多年的感觉。两人恨不得分分秒秒都相守在一起,一时也不分离,一刻也不分离。于凤至很快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当初不让赵四入帅府,是希望她知难而退,主动斩断与张学良的情丝。可现在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不仅“情敌”没有赶走,自己的丈夫也因此终日有家不回。这让

于凤至很是发愁。

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思前想后,于凤至做出了一个决定:将位于帅府东墙外王永江那栋二层小楼买下来,让赵四居住。这样,既将其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起到约束作用,又没有违反当初不让赵四进入帅府的要求,还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大度成全”而博得张赵二人的感激之情。

于凤至没有同张学良商量,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将小楼买了下来,待装修完成后,亲自去北陵别墅将赵四小姐接了过来。此后,赵四小姐便在小楼里住了下来,人们也因此称这座小楼为“赵四小姐楼”。很多来过帅府的人都感到疑惑,赵四小姐为什么舍弃阳光明媚的南屋,而是选择位于东北角、终年阴冷潮湿的房间为自己的卧室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仅仅是因为站在这里,她能隔窗看到位于大青楼二楼张学良办公室里的灯光。在这座小楼里,赵四小姐度过了她人生中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更让她为之兴奋的是,在这里,她与张学良的爱情终于开花结果——她怀孕了。

赵一荻在“赵四小姐楼”

赵四小姐的命运似乎注定是多波多折。怀孕不久,她生了一种怪病,背上长了一个险恶的痈疽,睡觉时只能向一方侧卧。疾病折磨得她苦不堪言,为病心焦的她,也更加思念父母家人。于是,于凤至与张学良商量,将她送至天津一家德国人开的医院里,以便能见到家人,缓解病痛。为了有利于治疗,医生多次劝赵四堕胎。但赵四怎忍心放弃她与张学良的爱情结晶呢,柔弱的她咬紧牙关,忍常人所不能忍,一直坚持到怀孕7个月,终于生下了她和张学良唯一的儿子——

张闾琳。抱着酷似张学良的宝贝儿子,赵四忘记了背上的疼痛,喜极而泣。

张学良在美国过百岁生日

张学良、赵四小姐在友人陪同下打球

晚年的张学良、赵四小姐

关于张学良的评价

关于张学良的评价 以前,听到的有关张学良的事情和评价,有大部分都是负面的,特别是对张学良的消极评价更是很多,即使是在历史课上、教科书里,也没有对他的歌功颂德,反倒是认为他是国民党军的头子,做了很多危害国家、共产党的事情。我总觉得对张学良的评价是否有些过于偏颇了。最近,我查了很多关于张学良的资料和大家对张学良的评价。发现,果然如此,对张学良的评价确实有很多人是赞扬和崇敬的,但不乏有很多人持有反面态度。 很多对张学良评价消极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富家公子、纨绔子弟,做人风流等。他所执行的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陷,更是这些人对他进行批判的最有利把柄,可以说这是张学良人生的一个最大污点,足以使后人对他产生这种消极的评价并且是那么的理直气壮。 但是,对张学良的消极评价虽然有一定的依据,是不可抹去的历史事实。但只对张学良进行这些负面的评价,恐怕是对他的不公正评价,不客观评价。张学良为什么一直以来都被人称作“少帅”?“少帅”一词恐怕不是一个贬义词吧,这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张学良在人们心目中还是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大英雄。 张学良不仅是英雄,而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张学良虽然在战争年代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是国民党军的司令。比如:1928年6月,张学良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同年12月,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受到全国舆论谴责;12月任国民党北平绥靖主任;1935年10月,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但是他所做的另一些事情对于祖国的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说最为著名的“西安事变”,这便是他最为有利的正面评价证据。 在当时,面对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张学良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但都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他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事变,并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到西安帮助张、杨正确解决事变。西安事变使得和平统一战线形成,国共共同抗日的局面形成。不仅从危 机中解救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拯救了中国革命,让中国从内战走向了联合抗日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人民内部的团结,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事变发生后,少帅却被蒋介石判刑,囚禁;受到蒋介石的监视长达50年之久。可以说,少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国家主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做出了难得的牺牲。 在今天看来,无论张学良是服从于国民党也好,服从于共产党也好,他始终是坚守着自己的爱国热情。比如,在学生时代,他参加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二十一条”运动;从参加内战之时起,他就开始了反对当军阀,反对军阀割据和混战,反对军阀扰民害民,力主和平统一与和平建设,力主对外征战的思想与主张,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工作;1928年,为了反抗日本侵略,发动东北易帜;1929年7月挑起“中东路事件”,发动“抗俄战争”;1930年9 月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基本上制止了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混战,为中国“再造统一”;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有所醒悟,坚信惟有联共抗日才是出路。这些都说明了张学良的爱国情怀,他真正是一个爱国将领,不论是从中国共产党

历史人物评价张学良

历史人物评价张学良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英雄的赞歌——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前半生戎马征战,后半生却遭幽禁。谈到他,我们耳熟能详的包括“东北易帜”、“西安事变”、“九一八事件”,可以说他的一生是伟大的。 一个人的个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生活环境,年少艰苦的生活条件造就了他坚毅的性格。父亲母亲的影响,也让他有了正直、冷酷、坚强的一面。在了解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他的晚年回忆中,可以发现他喜欢开玩笑,平时则和蔼、平易近人,在公事上就刚烈正直,就是这样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却也真真实实地谴责自己是罪人。如此谦卑恭谨、正气浩然、明敏坚定、待人真诚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仰的。然而他却也因为发动“西安事变”而饱受非议,从不同的政党角度来看,“西安事变”利弊各不相同。可是从他本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出发点却是为了“民族统一”大义。 张学良和他父亲张作霖是不一样的,他接受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厌倦军阀统治和封建主义的世袭制度。在西安事变后期送蒋宴会上他曾说:“一个人要有救国救民的志向,我父亲有我父亲的志向,我有我的志向。”他生平一贯的主张就是拥护国家的统一,他坚决反对内战,看到老百姓因内战被蹂躏失所,饥寒交迫,内心会非常难过和内疚,希望今后不要再打内战。西安事变结果——蒋最终获释,而国民政府提前停止剿灭共产党,中国建立形式上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就是对此的最好体现。同时,他也痛恨日本,绝不卖国,绝不事仇,曾立下生做抗日雄,死成抗日鬼的豪言壮语。对于“九一八事变”痛失东三省,我相信那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他也不愿意同胞受苦、惨遭蹂躏。在面对各界声讨与谴责时,张将军说“丢失东三省,我是有责任的,但我是奉命这样做的。”此话看来或多或少都有点推卸责任的意味,然而其后续做法却又让人看到了其真诚痛苦之处。“学生爱国无罪,如果有学生冲进来,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如此般委屈求全,内心苦痛无人能解,足见其心胸宽广和对人民的爱护。 提到张学良,我还是不想避讳其风流韵事。我认为,一个男子能吸引如此多女子为其倾心,足显其魅力所在。虽不足为外人道也,但也能反映其少年功成,才华非同一般。如此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引佳人倾心反倒不正常了。可以说,他一生功大于过,赞扬多于贬斥,我们还是应该以民族英雄的角度来对待他。

少帅张学良

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 张学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东北易帜。1928年,在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张学良毅然决定倒向南京,青天白日旗在东北飘起。从此,中国实现了辛亥以来的第一次统一。尽管这个统一还有许多问题,但却在民国史上是划时代的。在这一点上,张学良功不可没。 张学良在九·一八的不抵抗,正是困扰了他一辈子的奇耻大辱。东北易帜的目的,就是依赖全国的力量抗拒日本和苏俄。在抗日问题上,张学良打定主意服从中央。而此时的中央,根本没有对日开战的实力和准备。那些认为仅仅靠着东北军就能在九·一八事变中击退日本的人,不光是对事变前夕东北的双方兵力状况不清楚,而且恐怕有点判断上的偏差,同那种认为三元里抗英式的举动就能打败英国人的思路是类似的。不论有什么理由,不抵抗也是民族耻辱。抵抗打不过,不抵抗是民族罪人,这种两难之火,烤炙着张学良的良知。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动因,正在于此。 关于西安事变,是评价张学良的一个关键。在这一点上,海峡两岸的分歧最大。西安事变的实际后果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分歧最大正是在这种后果上而不是在动因上。张学良洗刷自己不抵抗将军名声的因素,在事变起因中占极大比重。至于杨虎城和中共,则是出于另外的考虑。多年以后张学良在对西安事变的自我评价中,称其误长官,害朋友,毁部下,莫此为甚,值得深思。 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的举措,是大手笔。正是如此,维护了蒋介石的威望,保证了蒋介石对抗战的领导权威。对于蒋介石来说,软禁张学良,也不是什么个人恩怨,而是为了解决东北军集团的遗留问题。对于这一点,国共双方似乎都有点顾左右而言它。 抗战胜利之际,东北的接收成为国共双方力争的焦点,国民政府内有让张学良出山的提议。如果南京方面让张学良出面回到东北,情况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对此,中共有一个十分厉害的策略,率先向蒋介石建议,请张学良出来回东北。这恰恰加剧了蒋介石的疑虑,而彻底否定了让张学良出山的提议。应该说,这个心理战,中共打得十分漂亮。 1949年以后,张学良成为国共双方都十分敏感的人物。中共方面,一直寄希望于利用张学良的声望。从诗作中,也可以看出来。1988年,吕正操(张学良的老部下)将1984年作的《浙东纪行》托张闾蘅(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带给张学良,云:雁荡奇图屹浙东,剡溪九曲万山中。以血洗血高格调,逃台迁台小易盈。西京谈和安天下,羑里课易求不同。思君长恨蓬山远,雪窦双楠盼汉公。诗中的含义,自可细细琢磨。而张学良答诗也很有意思,曰: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云。充分反映了少帅的态度。 张学良是公认的民国美男子之一,少帅的风流倜傥,连当年墨索里尼的女儿都对

少帅幽禁地风情今依存

溪口镇是浙江省奉化市的一个美丽的江南历史文化名镇。它北临雪窦山,东靠武岭,西依四明山,南濒剡溪。山环水绕,绿树遍地,空气清新,气象灵秀,是人们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令世人瞩目,因此很早就想去那里观光。1990年10月,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溪口的山水、景观和胜迹。溪口虽小,却曾经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风暴之地。蒋介石、蒋经国皆出生于此,并曾在此策划了许多历史事件。张学良将军西安事变后,也曾被软禁于此。中国历史在溪口这个小镇留下了深重的痕迹。正因如此,所以我们行程的第一站选择了溪口。溪口是一个建置千余年的山乡古镇,这里风光秀美,四面环山,三里长街依一脉剡水溪流横贯东西。武岭头与剡溪南岸的笔架山对峙,形成溪流溢口,故名溪口。素有“四明第一山”之誉的雪窦山景区地处四明山东缘,海拔600多米,山岙灵秀,岩壑雄奇,瀑布绚丽,林泉幽深。山上乳蜂呈窦,水如乳从窦出,故名雪窦。在入山亭、御书亭、含珠林、锦镜池、相量岗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尤其以雪窦寺、妙高台和千丈岩瀑布引人瞩目。到了溪口,我们首先急切地参观了少帅张学良的幽禁地。张学良(1901.6.3—2001.10.14),字汉卿,人称其“少帅”,因其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东北军司令,陆军一级上将。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据导游介绍,西安事变是张学良的命运转折点,张学良囚禁蒋介石13天换来54年幽禁岁月。张学良曾说过,把蒋扣留在西安,“是为了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假如我们拖延不决,不把他尽快送回南京,中国将出现比今天更大的内乱,那我张学良真就成了万世不赦的罪人。如果是这样,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为此,张学良毅然亲自送蒋归宁,向世人表明了他一不争权、二不争地,为了实现共同抗日而置个人安危、生死于不顾的耿耿赤诚。有人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从东北易帜到西安兵谏,处处均是他不计私利、从大局着想的实证。他把这种正直、善良的品性升华为深沉博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终其一生,坚守不渝。“忽见墙边杨柳色,望空已成断肠花”。在西安被张学良和杨虎城关了13天的蒋介石,心里不知有多气愤。尽管蒋介石一直宣布抗日大局为重,不忘跟张学良将军的“金兰八拜”之交,但他回到金陵后不久,就命戴笠1937年1月13日由南京把张学良押到溪口镇,幽禁在“雪窦山招待所” (中旅社旧址,1934年由上海中国旅行社投资建造) 。该所地处雪窦寺西侧坡上,青砖黛瓦平房一幢,面积438平方米,平房3间,客房6间,餐厅1个,对外称“张学良先生招待所”。房子朝南三间是张学良用房,从里到外,依次为卧室、书房、会客室。朝北几间为特务队长、张学良副官、护士等人住房。对着大门一间为原中国旅行社经理钱君芷住房。钱君芷无事可做.蒋介石要他陪伴、照顾张学良生活。蒋介石还为他挑选了上万册书,安排老进士讲给他四书五经,餐厅作为课堂,乒乓球台拼合成课桌,老进士天天上山摇头晃脑地为他“上课”,讲解四书五经,论说三纲五常。张学良和老师相对而坐,特务队长刘乙光和其他4名特务以及钱君芷则坐在两侧。后来,张学良实在不愿再学,上课时经常和陪读的特务们一起打牌、聊天。陪他听课的特务也如坐针毡,不知所云,都巴不得早点“下课”、“结业”。这位老先生还算明智,看到学生如此不愿听课,来了个一去不复返,这才算把张学良“解放”了。这期间,房前有特务值班,房后有宪兵把关。雪窦寺里还住着一个宪兵连,“入山亭”有一个宪兵班轮流放哨。蒋介石还给张学良规定,东不许出镇海口,西不可过曹娥江,只可在规定范围内活动。张学良一出房子,身后就有宪兵跟踪。当时他的妻子于凤至和秘书赵一荻轮流陪伴在侧。张在心胸积郁之余,打靶、鸣炮、种花植树,在雪窦山的水涧岩栽了紫玉兰、法国梧桐,在雪窦寺栽了四株楠树,不过1956年8月的那次大台风,刮倒了两棵,后仅存的两株,当地人士奉赠雅号为“将军楠”。张学良的居所虽然房屋宽敞,设备考究,但其却好似猛虎入笼,苦闷而焦急,时常带着一种大爆竹“天地响”到千丈岩瀑布去放。他把爆竹点燃用力向瀑布抛去,一声巨响,震天动地,群山流水呼应,余音回荡,似可释消胸中烦愁,

少帅张学良戒毒记

52人物与历史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土匪起家;他们父子都是奉系军阀的统帅人物。张氏父子,以及大帅的几房妻室,少帅的前后两个妻子,都曾经是瘾君子。 据说,凡是吸毒的人,最后都蜷缩床头,奄奄待毙。那么,张学良将军为什么能够逃过这一劫呢? (一) 少帅自小就受到吸食鸦片的熏染。他的双亲都有鸦片嗜好,家中烟榻横陈,迎亲待客,不是奉茶让坐,而是上床先抽上几口鸦片烟。那时,一些纨绔子弟,也往往以吸食鸦片为时髦,用来彰显门阀的阔气,表现尊贵的身份。 而张学良的情况,更要特殊一些。他以弱冠之年,统领千军万马,制衡各种矛盾,其压力之大,可以想像。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少帅率兵出征,双方相持不下。在苦撑这种危困局面中,他的精神长时期地紧绷着,寝不安眠,食不甘味。因此,就在同僚撺掇之下,尝试着吸食鸦片,借求麻醉,从中获取解脱之感。 翌年冬季,少帅所一向尊敬与倚重的亦师亦友的郭松龄倒戈反奉,兵败被杀,使他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为了求得暂时的解脱,少帅又与鸦片再度结缘。 一年过后,更大的打击降临到他的头上——父亲在皇姑屯遇难。苦 恼、伤恸之外,又平添了对日本侵 略暴行的痛恨与愤慨。而“九一八 事变”,更使他背上了“不抵抗将 军”的恶名;接着是热河失陷,举国 上下,交口谴责,此刻的少帅成了 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愤恨、愧疚、 烦恼、痛苦,万箭攒集一般,兜头涌 来。于是,他更是变本加厉地吸食毒 品,以麻醉身心,摆脱难言之苦衷。 时日既久,竟成痼疾,最后陷入无法 自拔的地步。 (二) 此时,少帅自己也承认,抽大烟 是一种很可鄙、很不光彩的行为。 为此,主政东北之后,少帅便 于当年12月,发布了禁止军人吸食鸦 片的禁令:“查鸦片之害,烈于洪 水猛兽,不惟戕身败家,并可弱种病 国,尽人皆知,应视为厉阶,岂宜吸 食!”而少帅自己,则决心带头戒 毒,为广大军民做榜样。 这时,杨宇霆向他推荐了一种 “对戒除鸦片烟瘾有特效”的日本进 口的注射药。出于戒毒心切,也是 “病急乱投医”,他吩咐身旁的医生 立即采购,然后逐日注射。岂料,这 种所谓“去瘾止痛”的药物只能收效 于一时,而因内含海洛因,注射日 久,便产生了习惯性依赖。 结果,少帅毒瘾愈演愈烈,一 天之内需要注射多次,甚至在前线指 挥作战时,也片刻不能离开毒品。此 时,英俊洒脱、神采飞扬的少帅,变 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 (三) 东北沦陷、热河失守之后,南 京国民党政府的一些要员,为了配合 蒋介石借机转移视线并夺取张学良兵 权的图谋,掀起了猛烈的舆论攻势, 要张学良立即引咎辞职。蒋介石认 为时机已到,立即派人向张学良透露 了让他辞职出国考察的意愿。少帅听 了,未辩一词,当即表示同意。 军事上的失利,政治上的失意, 张学良痛苦至极。他觉得,到国外走 走确也十分必要。只是,以他现时的 身体状况,又怎能坚持得了呢?这也 进一步坚定了他戒毒的决心。 于是,他偕同于凤至和赵四小 姐,一起到了上海。 宋子文对他的戒毒非常关心,为 他请来了德国的戒毒名医米勒博士。 米勒博士经过全面检查,认为张学良 只是虚弱,并无其他疾病,可以放胆 戒毒。他按照惯例,事先郑重告诫患 者:“戒除毒瘾,是个极其痛苦的过 程,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成功与 否,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意志。” 少帅苦笑了一下,幽默地回了一句: “东三省都让我丢了,现在所剩的就 少帅张学良戒毒记

张学良

张学良 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首诗是1991年吕正操上将奉邓颖超之意与张学良晤谈,劝张将军回到祖国大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贡献时,张学良赠给吕正操的。诗篇中在含蓄的表明了自己仍被蒋家看守不便来大陆之外,还表明了他几十年来也未曾改变的爱国之情。 1901年6月3日张学良出生在一个动荡的家庭,父亲张作霖最初是以保民为业。不久后就凭借自己的雄才从一个奉天前路统领开始了他的发迹之路并最终成为雄踞一方的封建军阀。由于少年时代为所欲为的生活环境,那时候的张学良是个典型的公子哥,生活腐化而安逸。关于那段日子,张学良曾写道:“常言道:少时娇生惯养,终不成大器。然于我孩提时代,深受父亲宠爱,确如千金之子,娇惯任性。”当时如张学良这样的富家公子还有很多,他们大多在父辈的庇佑下成长而终生碌碌无为。据张学良的著文,自己的醒悟乃“张伯苓先生一言之力也”。在一次题为《中国之希望》的演讲中,张伯苓提出了“中国不亡有我”的观点,使青年张学良明白了中国的希望不在于任何一个党派,不在于任何一个官吏,而在于每一个中国人发愤图强、努力救国的道理。这次演讲像一次警钟,也像是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扎进了青年张学良的心田。 被父亲当成将门虎子培养的张学良十八岁考入东三省讲武堂进行学习,一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时被授予炮兵少校衔,二十出头时,已经指挥千军万马南征西讨。六年后官拜“良威上将军”与吴佩孚等老帅平起平坐。可以说,张学良在军界的发展很是顺利一路扶摇直上。虽然这与其父执辈的鼎力相助不无关系,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作为父亲张作霖同样应该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好儿子。在军队中张学良不仅是张作霖的儿子更是其下属,是他的智囊、左膀右臂、得力干将。若不是张学良能随着时代前进,有着先进的军事思想和改革意识,使得奉系内部在“行伍”的老路子行不通时能自我进化。老帅百年后,奉系军阀能不能维持张家天下尚得一说,割据一方更是空谈了。 张学良出身在陈腐老化的奉系军阀内部,所以他思想上的进步就十分难得。更为难得的是,张学良还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进取心。这些特质当他还在讲武堂学习时就被担任教官的郭松龄相中。郭松龄认为改变东北甚至于中国的现状依靠如张作霖这样的旧式军阀是绝对不行的,一切的希望都应该寄托在年轻且朝气蓬勃的少帅身上。就因为看到了实现自己抱负的可能,郭松龄便全心讲授各科军事课程,使得张学良的将帅气质早露端倪。感受到了郭松龄关爱与忠心,张学良在拥有实权后同样在自己的能力范围里给予郭松龄最大的重视与信任。在张郭二人的蜜月期间,张学良在军队中宣布:“郭松龄就是我,我就是郭松龄!”这样的命令使得张学良的部队俨然有了两个统帅,这也为郭松龄日后的叛变提供了实质条件。要说张郭二人到底关系好到了什么程度,用张作霖的话说便是:“你除了老婆不跟郭茂宸去睡之外,吃一个水果,你都要给他一块。”张作霖本人对郭松龄并不喜欢,觉得郭松龄太过激进总是撺掇着他的小六子干不顺其心意的事情。相应的,郭松龄对老帅也是越发的不满,自己随着张学良东征西讨是个有功之人,张作霖非但不赏还处处打压。终于郭松龄被第二次直奉大战后老帅攻打国民军的密令激怒,决定发动兵谏逼老帅下野推张学良上台做新的东北王。由于军中郭松龄的命令形同张学良,所以一时间就连郭军内部也认为赶张作霖下台是张学良和郭松龄共同的意思。为了避免不忠不孝

《少帅》观后感

《少帅》观后感 《少帅》观后感 北京卫视的《少帅》已经大结局了,总想写点什么。其实这部剧,我也只是看了个中间的几集和大结局的几集,总结来说,这是一个男人成长的故事,从一个二世祖、纨绔子弟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肩负起家庭、民族的责任,拯救家国,青史留名。 最早了解张学良实在中学的历史书上,就简单的一副插图,配上一段话讲述“西安事变”史实和意义,其实很苍白,并不能告诉我们他的一生是多么的曲折与百转千回。再后来,就是看了刘劲拍的《张学良》,从西安事变到垂垂老已,更多的反应了历史时刻的少帅,当时才懂得西安事变对近代的中国有何等深远的影响,也对少帅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感到无限的凄凉。《少帅》从张学良的少年到事变,生动形象展现了一个纨绔子弟从无忧无虑到身负国仇家恨,毅然扛起救亡图存的大旗,视觉冲突强烈,剧情跌宕起伏。 剧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冲突剧烈,无限感慨。 一代猛人张作霖 生于乱世,崛起于微末。之前对赫赫威名的张大帅了解仅限于单田芳的《乱世枭雄》,佣兵三十万,与日本斗智斗勇,力保国土完整。历史上的张大帅,也是一个贫民,混不下去了,拉杆子占山为王,后来招安当了民团首领,再后来就是日俄战争期间,

四处逢迎,夹缝中生存,一步步壮大自己,直至成为拥兵30万的 东北王。在我看来,张大帅和历史上的众多军阀都是枭雄,看似 粗鄙实则颇有风骨,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再未有割地赔款 之举,反而处心积虑的与日俄作斗争、围剿土匪,保境安民,兴 办教育、开化民智,总的来说功大于过。至于唯一的诟病,逮捕 绞杀李大钊,在我看来也是理所当然,从种种迹象表明,李当时 从事的并不只是单纯的宣传工作,甚至参与了苏俄、北伐的军事 情报工作,这在与日俄夹缝中斗争生存下来的大帅来说是不可原 谅的,他太清楚北极熊的贪婪,什么都可以容忍,唯独卖国不可。大帅出身草莽,但是他有那一代草莽英雄的豪壮与义气,不与日 人妥协,在皇姑屯火车上被日人埋伏炸死,结束了传奇式的军阀 时代。1928年6月4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殉国,一 个老炮儿,一个悲情英雄告别了他的江湖与国。 义博云天张少帅 张学良含着金钥匙出生,无忧无虑,没少干鸡鸣狗盗的事。 大帅的离世,作为家中长子,不得不担负起国仇家恨。从东北易 帜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到“九一八”背负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谁又 理解他身上到底背负了多少。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三省承担 不了一个国家,仅仅靠东北自己的力量,能同日本作战吗? 张学 良打定主意服从中央。而此时的中央,根本没有对日开战的实力 和准备。不论有什么理由,不抵抗也是民族耻辱。抵抗打不过, 不抵抗是民族罪人,这种两难之火,烤炙着张学良的良知。走到

少帅于凤至张学良的结局离婚了吗讲解

少帅于凤至张学良的结局离婚了吗 少帅于凤至张学良的结局 在电视剧少帅中,张学良和于凤至的情感纠葛让人心纠。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剧中,少帅真正爱的人都是赵四小姐,那么少帅于凤至张学良的结局会是怎样呢?历史上于凤至和张学良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少帅剧照 于凤至和张学良从小定亲,于凤至在小时候就见过张学良,但是张学良不知道。一折疯抢,百万礼包尽在风林购,百度搜索风林购,查看更多热门活动。张学良一直因为于凤至说的“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的话认为于凤至是个旧时代的女性。其实凤至并不是一个完全传统的女人。而张学良因为一句话就对凤至下了这个定义其实是很不公平的。 在张学良的后半生中,赵四小姐在他的生涯里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而于凤至一直都是被忽略的。但是,于凤至并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反而挺起腰板,为张学良在后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张学良眼中,赵四小姐才是为他奉献了一生的人。在少帅这部剧中,儿女情长讲的相对比较少,而于凤至和张学良之间的情感反倒是被刻画的深了一点。在剧中,

于凤至和张学良是有感情的,每当张学良在事业上遇挫时,他总会回到于凤至身边,向她哭诉,过分的时候是向她发泄。一折疯抢,百万礼包尽在风林购,百度搜索风林购,查看更多热门活动。但是无论哪一种,至少于凤至在张学良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电视剧主要讲述了张学良36岁之前,即被蒋介石囚禁之前的人生,之后的人生都是一笔带过,估计与史实相符。少帅于凤至张学良的结局应当是凤至为治病离开被囚禁的张学良身边,剩下赵四小姐陪着她,但是于凤至在美国依旧无法忘记丈夫,张学良却为了给赵四小姐一个名分而与于凤至离婚。于凤至空等张学良一生,至死都没有等到他的回首,甚至连骨灰合葬的请求都没被实现。 张学良与于凤至后代 张学良是国民革命军将领,积极主张抗日。他风流倜傥,是张作霖的长子。一折疯抢,百万礼包尽在风林购,百度搜索风林购,查看更多热门活动。张学良与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并称为民国四大美男。他在15岁的时候便听从父亲张作霖的安排于于家小姐于凤至结为连理。人称“少帅”的张学良与于凤至后代现在怎么样了呢?

介绍张学良讲稿

介绍张学良讲稿 老师同学上午好!今天我们小组将给大家讲述这位风流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人称“少帅”,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 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下面我们以时间为轴,来了解一些关于张学良的人,与事。 张学良7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并于8岁的时候和大他三岁的于凤至订婚。 这张照片就是于凤至与张学良小时候打高尔夫时的合影。16岁时两人成婚,同年认识了普莱德等对张学良后生影响很大的几位友人。 张学良和于凤至婚后两人始终相敬如宾。 在东北易帜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于凤至赞同统一、反对分裂,在协助张学良处理杨常事 件中发挥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时说,于凤至对我很好,她是贤妻良母。她在生第四个孩子时,得了重病。于凤至的母亲和卢夫人一边准备后事一边商量把于凤至的侄女娶过来,以便照顾于凤至的四个孩子。我得知此事,坚决反对,对她们说,于凤至现在病得这样厉害,真的娶了她的侄女,等于是在催她死。 但两位老人坚持这样做,无奈之下,我答应他们,假如于凤至去世就娶她的侄女为妻, 但现在不行。 1919年的时候,张学良与进步教官郭松龄结识。 张学良回忆起往事时说:郭松龄是“影响我一生”的几个人之一。 张学良对郭松龄湛深的学养和高洁脱俗的人品是极为钦佩的,虽比自己年长19岁,但两人却成了莫逆之交。 张学良说:“我父亲常常说这样一句笑话,除了老婆不能和他(郭松龄)睡以外,你大概吃点什么东西都会惦记他。” 而张学良当时形容自己与郭松龄关系的说法是:“我就是郭茂宸,郭茂宸就是我。”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6月17日,在英帝国主义干预下,直奉两系停战议 和,签订和约。双方自19日始将军队撤退,终结战争。 两年之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学良任镇威军第三军军长,与第一军组成“一、 三联军”,担任山海关一线的主攻任务,打败直军主力,从此,一举扬名。 在1924年的10月,张学良与谷瑞玉结婚。 说到张学良的妻子,人们很容易想到于凤至和赵四小姐。而张学良第二位夫人谷瑞玉的名字则鲜为人知。 俄中混血的谷瑞玉为了救学生曾成为压寨夫人,后来与剿匪途中的张学良相遇相爱,并结识了郭松龄夫妇。 张学良的父亲虽最终同意了两人的婚事,但谷瑞玉却未能准许入住大帅府。于凤至对 曾是压寨夫人的谷瑞玉存有芥蒂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感谢大家的聆听,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5生科一班 徐佳佳杨颖 杨莉林文婷 叶蕴王舒情

青年张学良

青年张学良轶事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美男子之一。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人的一生做一件大事就足够了,但是张学良却做了三件:东北易帜、“九·一八”不抵抗和“西安事变”。尤其后两件事,不仅海内外评说不一,而且事件本身也扑朔迷离,颇有几分神秘感。有人说他不过是“富二代”,他下令不抵抗政策,令人愤慨。也有人说他是花花公子。然而,春秋褒贬分内事,惟真名士自风流,他对历史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以下我们从青年张学良的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来感受他的名士之风。 张学良的爱国情怀——“我是中国人,我要东北三省” 日本对大连旅顺铁路的租约快到期了,张学良他们商量收回来,日本人说这是我们箭射来的城,你要想拿回去,你给我的箭射回去。换句话说:你想随便收回去,没那么容易。就是拒绝的意思。 张学良恨透日本人,日本军人跋扈,到中国士兵的枪上划洋火抽香烟,开玩笑。张学良告诉士兵们,别出声,你别理他。人家骂张学良不抵抗。张学良认为:“我们打不过人家有什么法子,他愿意你抵抗,你把事情扩大了最好,他好打你。” 张作霖死后,日本人派林权助为大使来吊唁。林权助对张学良说了好多事,最后,张学良总没有一个具体的答复,实在的答复。最后他要走了,张学良又喝了几盅酒,张学良说:“林老先生您所替我想的比我自己想的都正确。” 林权助说:“那很好,那你到底为什么不独立?” 张学良说:“你忘了一件事。” “那我很愿意知道。” “你忘了我是中国人。”

观张学良访谈录有感1000字

张学良将军访谈录观后感 (王浩东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15-4 学号201501101124) 看完张学良将军的访谈录,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很实在很爽朗,在访谈中少帅回忆了他那波澜的一生,从他的话语中,我能听出少帅对他的过去没有悔意,无论是918事变还是西安事变,无论后代人怎样评价他,他都以淡然的态度看待它的过去。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当时的张学良身背国恨家仇,头上顶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心情可想而知。而蒋介石调东北军去西北打仗,一方面东北军远离乡土士气低落严重受挫,另一方面蒋介石不停的催战而丝毫不顾华北面临的危机。是中国人继续打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辱?他选择了后者,少帅识大局,明事理,令人佩服。他出生在军阀家庭,但年幼丧母,令少帅从小就有着一颗干大事的心。从他言语中,不乏看出他对他父亲的崇拜之意,他立志想成为父亲这样果断坚毅爱国的人,他似乎也做到了,他对下属奖罚有度,对国家热爱之极,他也像他父亲一样有宏才,而且他比他父亲具有更好的文化修养,这一切似乎预示他必然能超越他父亲。他见过了太多了杀戮,他深深地发现战中中最受伤的还是百姓,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见过了太多军阀时战时合,他天真地以为只需要谈判就可以获得和平,就可以团结;他在东北见惯了日本人的欺压,他对日本有着深仇血恨,因此他对于内战一直嗤之以鼻,大倡攘外先于安内。

在访谈中他还提到了蒋介石蒋公,他说蒋介石先生有大略没有宏才,的确,蒋先生能率全国之兵民抵日本八年之久,其坚毅之程度,实不可估量,其大略也可想而知,而宏才,少帅却以偏概全,然而,从蒋的角度讲,在1936年底,红军已是奄奄一息,被灭已是板上钉钉,他们已无路可走,3万人马已成瓮中之鳖,可是,一次可恶的西安事变,使他已订的方案瞬间紊乱,他顿时处在被动状态。若是内战仍能赢,或许他不会杀杨虎城,可是内战一败,其心中之愤怒实是难以压抑,本是开国总统,不料兵败如山,败退台湾,困于一隅,家乡难回。而这一切都源于西安事变,换成谁,谁都不能原谅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从访谈录来看,少帅也意识到了,但是他还是不能切身理解蒋为什么对他如此之恨。 说到最后,我觉得张学良将军的一生很伟大,他有着一名军人应有的勇敢和担当,他有着深深地爱国情怀,他有着爽朗纯真的性格。当他面临西安事变这样的艰难抉择的时候,他的内心十分的纠结,因为他有着多重身份,他是东北军首领,他是一名爱国主义者,同时他还是张作霖的儿子。他对近代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可以被称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张学良一生中做过两件震惊中外的事

张学良一生中做过两件震惊中外的事?一件是“西安事变”,另一件就是他28岁那年发起“中东路事件”,最终导致中国版图上的“鸡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之间的黑瞎子岛被苏军占领? 岛屿本来属中国 少帅下定决心,一定要打这一仗?时间是1929年7月? 老帅张作霖在一年前的1928年6月,被莫名其妙地炸死,新上任的少帅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对东北的治理?不久,张学良即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陆海空军副司令,这时候,他才28岁? 少帅希望能通过这场战争,把掌握在苏联人手中的铁路权?电话权和电报权统统收回中国?此时,离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刚胜利时向全世界宣布的将“沙皇俄国从中国掠夺的土地全部归还给中国”,已经过去10年? 但是,已经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这块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明确属于中国的领土上,继承了老沙皇俄国的衣钵,行使着对东清铁路?电话电报?矿产森林等的各项权利? 1928年6月,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时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在南京发动一场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 拥护统一的张少帅,当然要向苏联方面讨还山河? 张学良行事莽撞 “我跟俄国人打仗,是很自不量力呀?”1990年春天,张学良向唐德刚作口述时,是这么给自己下的定论?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当时“很想施展一下子”? 于是,张学良从当年7月开始,驱逐中东铁路的苏联职员,查封哈尔滨市内的苏联商业机构?7月18日,苏联宣布对华断交,中苏边境吉林段开始集结苏军? 这一仗开始打赢了,在中国的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地区,从1929年7月到11月初,东北军由于准备充分,取得了不少胜利?苏联也明白,这是一场不能输掉的战争?于是,正如张学良所说,苏联“换来了加伦”? 加伦来了以后,“打得那个惨呐,有一个旅整个全灭了,是一个姓韩的当旅长,整个全灭呀,团长自杀的自杀,阵亡的阵亡,全军覆灭,都没有了?” 加伦号称“远东军魂”,他曾与中国有些渊源,北伐时,蒋介石的俄国军事顾问就是他?尽管东北军的装备在中国数一数二,但是,怎能与苏军相比?芽苏联军舰发出40发炮弹,由商船改装而来的东北海军才能发射一发炮弹? 张学良所说的韩旅长叫韩光第,他的第17旅全军覆没;另外,梁忠甲的15旅,在满洲里全部被俘,而苏方的崔可夫将军把梁忠甲当成张学良,在回忆录中说,自己俘虏了张学良;海拉尔失陷后,哈尔滨?黑瞎子岛也随之被俄国人占领?正忙于对付新军阀的蒋介石,对张学良毫无助力?到11月下旬,扎赉诺尔?满洲里?海拉尔已被苏军攻陷? 张学良不得不在11月26日,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要求停战?张学良派出蔡运升与苏联谈判?12月20日,“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结果是铁路没抢回来,苏军后撤到黑瞎子岛后,就驻下不走了? 苏军强占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紧邻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正好是扼守黑龙江?乌苏里江的锁钥,所以,它的战略地位从沙皇时期起,就一直为俄国人所关注?1929年的苏联政府,同样不会忽视它的战略意义,这一切体现在停战后的《伯力协定》中? 1930年12月20日,张学良在美方的调停下,与苏联签署《伯力协定》,对此项协定国民政府并不承认,并称以张学良为首的地方代表无权参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这是一项超越东北军代表权限的谈判? 对此协定,蒋介石本人也是不同意的?宋霭龄曾经劝蒋介石,让他承认这个协定,以便苏联能把蒋经国送回中国,蒋介石没有答应? 然而,为了停战,协定还是签订了,它恢复了苏联在中东铁路上拥有的权益,以换取苏联军队撤出东北?苏联并没有按照协定撤出东北,而是在重新获得了铁路权益后,强占水上关隘黑瞎子岛?这一占就是79年?■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炸死后,其子张学良继承了统治地位,不久宣布服从南京中央政府的领导。随后中苏关系趋于恶化,1929年7月初,张学良宣布收回“中俄共管”的中东路的经营权,并驱逐数名苏方人员。中东路是沙俄侵华的产物,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到绥芬河。1900年建成后一直由俄国人负责营运。1 7日,苏俄宣布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并陈重兵于边境地区。

张学良主题演讲文稿

文稿 同学们,今天我们组要展示的主题是关于张学良,少帅毁誉参半的一生。谈起张学良,除了中学历史课本上少量关于张学良的介绍,大部分的人可能对于张学良这个历史人物了解不多,不过不要紧,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张学良的的世界。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学良的个人背景,要说张学良就不得不说他的老爸——张作霖,张作霖是当时北洋三大军阀之一,掌控着整个东北,对外号称“东北王”,敢这么叫肯定有两把刷子,这个张作霖的实力在军阀里面的确非常强的,更难得的是张作霖是支持抗日的,所以在民间的口碑还算可以。有着这么牛的老爸,作为官二代,张学良有着很多的先天优势,特别是在军事上。 1919年,18岁的张学良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19岁以炮兵科第一名毕业,之后当了他老爸的保安队长。这就是年少崭露头角的张学良。 之后,张学良历经多次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还有

反奉战争,帮助张作霖扫清了直系军阀,张学良自己也在战争中得到了手底下官兵的认可。为后面张学良的上台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前27年张学良都没什么大事,直到他老爸被炸死,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士兵炸死在火车上,当时张学良认为是日本人干的这件事,不过后面一些史学家也有说是苏联不满张作霖收回中东铁路搞的暗杀。这个杀手是谁还是有争议的,不过当时的张学良对日本人怀有的杀父之仇肯定是不存在怀疑的,这也就导致了一星期后张学良改旗易帜,把五色旗换成了青天白日旗,史称“东北易帜”,这件事是张学良人生的一个闪光点,同时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战争在形式上取得了全国统一。也标志着张学良和日本的决裂。 之后各地军阀比如阎锡山,李宗仁等举起反蒋的大旗,发动中原大战,张学良利用双方的矛盾,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大量的财富,权力,地位等回报。乘机壮大了东北军的实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从这可以看出能上历史教科书的人脑子都不简单。以上介绍了张学良基本的发展历程,让大家对张学良的各方面实力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来

张学良 演讲稿

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述这位风流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人称“少帅”,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中华民国陆军元帅,中国奉天省(今辽宁)海城人,生于台安县桑林,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之子,“民国四公子”之一。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西安事变以来,遭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软禁长达五十余年。2001年10月15日逝世,享年101岁。 下面我们以时间为轴,来了解一些关于张学良的人与事。 1919年的时候,张学良与进步教官郭松龄结识。张学良回忆起往事时说:郭松龄是“影响我一生”的几个人之一。张学良对郭松龄湛深的学养和高洁脱俗的人品是极为钦佩的,虽比自己年长19岁,但两人却成了莫逆之交。张学良说:“我父亲常常说这样一句笑话,除了老婆不能和他(郭松龄)睡以外,你大概吃点什么东西都会惦记他。”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学良与郭松龄指挥的东路军奉军第三混成旅,张学良任旅长,经过霸县战斗和山海关阻击战,成为了第一次直奉大战当中,奉军唯一取胜的部队。6月17日,在英帝国主义干预下,直奉两系停战议和,签订和约。双方自19日始将军队撤退,终结战争。 两年之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学良任镇威军第三军军长,与第一军组成“一、三联军”,担任山海关一线的主攻任务,打败直军主力,从此,一举扬名。 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三省易帜,与南京政府实行统一合作,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奉军结束,东北军诞生。“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国民政府至此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1929年,中东路战争爆发。12月22日,《伯力议定书》签定,“中东路事件”得到解决。中东路战争,是对1929年张学良所领导的东北政府为收回苏俄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而发生的中苏军事冲突的称谓。不仅使东北当局损兵折将,实力大为削弱,更恶化了中苏关系,使日本坐收渔利。 1929年诛灭常杨,奉系将领杨宇霆与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欲合谋夺取军政大权。大元帅张作霖被刺杀后,杨宇霆自以为老臣,时常对少主张学良不假辞色,动辄讥讽,诸将深以为不敬。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常荫槐被张学良诱杀处决,而后张学良送杨、常两家各一万银元的奠仪,作为抚恤金。 1930年中原大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一夜之间沈阳失守。9月21日,张学良召集北平名流,讨论对东北问题的对策,决定依赖“国联”,关于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九一八事变使张学良蒙受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张学良内心充满了惆怅、困惑与苦闷。在巨大的压力下,张学良于1933年3月11日辞去所担任的职务,开始了一年多的欧洲之旅。

张学良个性浅析

张学良个性浅析 一提到张学良,人们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西安事变”。而时下,关于张学良的书籍、评论也有很多很多,褒奖的,批判的,人们众说纷纭。其实无论如何,对待历史,我们首先要保持的态度必须是客观,事实就是事实,结果就在那里,历史已经书写。我们不必像骂一个罪人一样去侮辱他,也没有必要把他一生夸耀的那么传奇,只需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透视他的人生,品味一个平凡人的功与过…… 不过本文章中,笔者仅就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中的种种行为对张学良的性格特点做以浅析,发表自己的拙见。 “九一八”事件中——“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在“九一八”事件中,人们以为张学良集家丑国难于一身,理当抵抗。蒋介石电令张学良不许抵抗,要求其率领的东北军力避冲突、退守锦州,张学良顺从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东北三省迅速沦陷。而之后,张学良却替蒋介石承担了所有的责任,自己一直默默地背负着骂名。后来人们那就把历史上的9月18号当作了国耻之日。 其实,在“不抵抗政策”中这个事件上,一直存在两种说法。一是,蒋介石的强行指令,张学良不得抗命,只得奉命而为。二是,这属于张学良和蒋介石在面对日本威胁问题上的共识。张学良“不抵抗”,是由于东北军没有能力单独抵抗日本的军事攻击。日本最希望能够挑起战端,所以不断升级挑衅行为,而张一旦与日本开战,他也不可能得到任何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援,结果只会是丢掉东北的领土和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张自己也在晚年口述的回忆录中说,“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如果后一种说法是真实的,那么我觉得张学良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多少有些不成熟,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幼稚!日本人想挑衅,还害怕找不到挑衅的理由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而张学良却着实用了忍这一招,想通过此种办法来息事宁人,结果当然可想而知,直接让日本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占了大便宜!如果他能够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形,即使是蒋介石让他不抵抗,以当时张的独立军阀身份以及对东北军的绝对控制,也完全可以“抗命不遵”。发动事变的关东军,事先并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因此只有1万多兵力进攻东北军。事后统计,东北军一共损失飞机300余架,战车26辆,各种火炮300多门,轻重机枪5864架,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这样强大的武力,无论如何,都堪一战。 西安事变的前后 事变前——“先捉了再说” 1936年12月12日,在张学良对蒋介石数次哭谏无果后,在蒋介石对这个义弟十分信任的情况下,他出人意料地发动兵谏,扣押了来到西北“剿共”前线督战的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此,出现了转折。 事实上,就张学良本人而言,他并没有多少深谋远虑,更没有细细想过发动西安事变后自己的出路与安排。事变前,他召集东北军和西北军高级将领开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