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我院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基金项目:郑州师范学院校级课题项目(项目批准号:***-*****)。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我国综合、师范、医药、农林类院校生物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也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前沿学科,课程地位十分重要。我校是一所师范类的本科院校,在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了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以及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了解或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及其研究方法对高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理论知识抽象、有深度、内容多,而且教学时间短(54学时),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名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的老师,就我院学生的情况在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的思路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分子生物学课程特点

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向生命科学各个领域拓展而形成的,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间作用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这门学科的飞速发展,使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另外,近年来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绝大多数都颁给了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研究领域,这表明了分子生物学在整个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现代化教学手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内容庞杂、抽象,较难理解,并且涉及大量

的实验技术和操作,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是很难的,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该技术可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具体化,还可以在课件中展示自然界的直观现象、模拟实验过程和再现研究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这也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效果,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交流及互动的环节减少;二是学生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大量的课堂信息。

2.理论与实验教学比例失调严重

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是一门实验技术类课程,在我国师范类高校中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实验课时普遍较低,特别是处于本科发展起步阶段的师范院校,实验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特别是我院开设的这门课程,理论内容在一学期内都很难讲授完,几乎没有时间安排学生实验,更不要说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一项分子生物学技术了。由于实验课时很有限,很难保证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逐渐丧失。

3.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缺乏

综合型实验是将某几个相关的实验内容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知识验证型实验主要是验证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仅能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固定的实验操作进行。目前,实验课程的教学以知识验证型实验为主,缺乏综合型、研究型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设计、自主解决问题等实验能力。

4.实验教学经费匮乏

学校每年都在扩招,我院每次上学生实验课实验室内人数都在25个左右,又由于实验经费很有限,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

用的仪器设备、实验耗材和试剂都比较昂贵,根本无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导致实验课上只有几个学生经常动手操作,其他大多数学生坐等结果,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实验能力培养目标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不仅应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而且应掌握一些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具备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单靠理论教学无法完成,必须将实验教学纳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将理论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使理论内容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专业应用能力,逐步建立独立的科研和工作方法,为继续深造发展和将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分阶段完成,以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为基础,循序渐进地构建分层次的能力,由浅入深地不断提高。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1.充实理论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敏锐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并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有一种开放和发展的心态。另外,只有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知识,才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才能变灌输为启发,同时也才能使该课程为社会科学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与疾病发生原理、药物和保健品开发、个体发育、生殖健康、生产生活和生活质量等有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内容,让学生觉得

这门抽象的课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方式上可采取课堂讨论、提问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同时与讲授教材、新进展专题系列报告的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课堂讨论与课堂提问的互动式教学可以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理论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同时将学生分成相应的组,每组同学准备一部分的内容,也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准备一章理论内容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报告,并选择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讲解该部分内容,其他同学就该部分内容提出问题,所提问题由该组同学回答,不能回答的问题下一次课回答,最后由解答疑问并总结。

2.增加实验课时数和教学经费,充实实验内容

增加实验课时数,是进行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运用广泛,是生物技术类学生进行实验和科研的重要手段。就目前的课时数而言,根本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教学需要。增加课时数,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些基础性实验,让学生学会分子生物学技术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试剂的配制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例如:基因克隆涉及的核酸提取、PCR、凝胶电泳等;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自己科研项目引导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自拟实验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这样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实验活动和自主能动性的发挥。

但是,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耗材以及试剂都比较昂贵,目前的实验教学经费不足以满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要积极申请实验教学经费,使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二每次进行实验准备前,可以通知学生,让无课并且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来,使学生既可以熟练掌握仪器使用及试剂配制,又可增强其责任感,使其在进行实验时,能更加珍惜实验仪器和试剂,认

真做好实验。

3.科研课题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

高校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是关键。将科研课题以及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及科研成果,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院有多位教师承担着校级、省部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可以让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带领一部分学生做科研,使学生熟练掌握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基本实验方法的同时,建立科研思维。这样,可以真正做到实验教学紧密联系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使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又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掌握实验技巧以及实验以外的其它知识技能。

4.培养学生阅读文献的习惯

查阅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新进展的文献,通过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感受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培养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使其了解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进展和热点问题。向学生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领域一些重要的期刊,比如英文的期刊Pubmed (http:/ /),Wiley Inter Science 电子期刊(http:/ // journal finder. html)等;还有一些中文的期刊: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万方数据库等,选择代表性的数据库给学生演示一下如何查文献,尤其是自己对某方面研究感兴趣的文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搜集学习资料的手段。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仔细阅读并逐渐地提炼自己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对学生以后毕业论文和进行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5.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教师对所讲授课程进行考核是衡量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的一种基本方法。考核方式多种多样,但怎样的考核方式才能真正起到衡量学生对一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值得我们每位

教师思考的问题。为了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的情况,我们增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30%)。平时成绩由听讲、回答问题、作业、查阅文献资料的总结报告4个方面组成;由于平时成绩所占总评成绩比重较高,学生上课听讲大都认真专注,每次理论课后学生都按时复习课堂讲授重点并按时完成作业;实验的设置也增进了学生对分子生物学技术部分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近5年的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本课程要求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有较大提升,且对基本实验技术理解更加深入。

四、结语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理论和实验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内容,实验教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生物技术技能的立足点。本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仅对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经验,如何顺应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仍需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思考。

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建议

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建议 某某某 (某某学校某某学院学号)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法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成为农业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从教材、教法、时间安排、效果评价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实验教学环节提出改革建议,可以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 1 引言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法与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环节不仅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自2001年成立以来承担着学院农学、种子工程和植物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2门课程的实验课任务[2]。因此,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在农业高校本科专业中的重要性非常突出。本文将根据国内农业高校实际情况对教材、教法、时间安排、效果评价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实验教学环节提出改革建议,从而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

2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验证性实验多,重复内容多且单调陈旧等通病[3]。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存在课时较短,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即完成教学任务,又保障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每个实验相互独立,学生在一段时间后就可能将所学的实验遗忘;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被动地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步骤来完成实验,缺乏设计性和创造性;教学内容滞后,不断不断涌现新知识和新技术,像RNA的提取、分子标记等新方法都没有安排在实验内容上。[4]又加上分子生物学实验一般需要的时间长,1个实验项目短则连续1天完成,长则连续3天完成[5]。基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现状分析,我们提出合理确定课程内容,养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实验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严格要求,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自主设计综合性实验以及实行开放式教学等若干合理对策。 3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3.1综合实验开设在系统学习理论课后 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必须在系统讲授分子作物学、基因工程及操作原理等理论课程之后开展。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非常微观而抽象的学科,课后学生很容易淡化或遗忘相关知识。紧接着理沦课后,开展学生独立实验,让学生去思考并查阅资料,以使学生加深对分子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知其然,又

我院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我院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基金项目:郑州师范学院校级课题项目(项目批准号:***-*****)。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我国综合、师范、医药、农林类院校生物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也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前沿学科,课程地位十分重要。我校是一所师范类的本科院校,在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了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以及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了解或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及其研究方法对高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理论知识抽象、有深度、内容多,而且教学时间短(54学时),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名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的老师,就我院学生的情况在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的思路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分子生物学课程特点 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向生命科学各个领域拓展而形成的,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间作用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这门学科的飞速发展,使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另外,近年来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绝大多数都颁给了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研究领域,这表明了分子生物学在整个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现代化教学手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内容庞杂、抽象,较难理解,并且涉及大量

的实验技术和操作,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是很难的,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该技术可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具体化,还可以在课件中展示自然界的直观现象、模拟实验过程和再现研究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这也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效果,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交流及互动的环节减少;二是学生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大量的课堂信息。 2.理论与实验教学比例失调严重 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是一门实验技术类课程,在我国师范类高校中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实验课时普遍较低,特别是处于本科发展起步阶段的师范院校,实验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特别是我院开设的这门课程,理论内容在一学期内都很难讲授完,几乎没有时间安排学生实验,更不要说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一项分子生物学技术了。由于实验课时很有限,很难保证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逐渐丧失。 3.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缺乏 综合型实验是将某几个相关的实验内容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知识验证型实验主要是验证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仅能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固定的实验操作进行。目前,实验课程的教学以知识验证型实验为主,缺乏综合型、研究型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设计、自主解决问题等实验能力。 4.实验教学经费匮乏 学校每年都在扩招,我院每次上学生实验课实验室内人数都在25个左右,又由于实验经费很有限,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

“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生物学分支学科,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结构、分子组成及其相互作用与调控机制。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分子生物学课程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学生往往更加关注实验技术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思政教学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也应有一席之地。本文将围绕着“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索。 一、思政课建设 思政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应建设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思政课。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教授与生命伦理、生态环境等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等内容,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从而构建起以专业素养为核心的思政教育体系。 二、课程设计 在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思政教育的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判断,培养其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与科技发展和社会热点有关的分子生物学问题,进行讨论和争论,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及其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思政相关的课程任务和作业,引导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前景,培养其批判思维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 思政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和互动性,因此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真实的研究案例或生物科技应用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和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辩论,增强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到课堂上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和行业趋势,增强其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分数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开展课程作业、课外读书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

分子生物学教学技巧与策略分析

分子生物学教学技巧与策略分析 分子生物学教学技巧与策略分析 引言: 我国的生命学科建立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探究,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同时,分子生物学科也成为我国比较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为我国的生命学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生物学科的同学来说,把握这么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后续的其他学科学习也有着很大关心。作为许多专业的必修科目,同学在学习分子生物学时肯定程度上会感觉到这门学科的困难性。所以在教学技巧上我们要争论如何提高同学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同时怎样才能提高同学对这么学科的爱好,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1.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属于生物学科中比较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比较难理解的一门课程,所以同学在学习中以及老师在教授这门课程中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熟悉:许多同学对于分子生物学科的熟悉度不高,认为这门课程比较难懂,而不去学习,没有熟悉到这是一门作为后续学科的基础学科,没有赐予足够的重视。 2)教学内容:现在许多国内开设分子生物学的院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主线的确定上都没有达成全都,存在许多种类型的主线

编排模式,层次不齐。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主要都是实行填鸭式教育方式,没有给同学更生动、形象地描述出这门课程的精彩所在,让同学没有足够的爱好去学习,教学方法也显得很单调,导致教学质量严峻下降。 4)其他问题:还有诸照实验设备不能满意教学需求、师资水平有限以及赐予同学的实训机会较少等诸多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果。 2. 实行的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基础之上,分别提出了应对以及改进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于我们分子生物学教学有着很大的关心。 2.1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以及制定教学方式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材的选取中肯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许多同学在接触分子生物学之前并没有太多的预备学问,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在教材的选取中,肯定要做到难易适中,教材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同学对该课程的爱好以及学习的信念。 在教学内容的支配上要做到科学化。本门课程最开头面临的比较晦涩的问题就是教学学时和试验学时的支配以及教学内容的支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与越来越多的学科产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现象,这也导致许多学科与分子生物学科在内容上有肯定的重复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把握两个要点就能够将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支配: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引言: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科学 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是当今教育界一个迫切需要解 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围绕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 决对策展开研究分析。 一、实验设备和仪器不足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获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一些普通高校、中小学开设的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室设备不足,影响 了教学质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其一是向国家申请更多经费投 入到实验教学当中,购置更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其二是引进企业、行 业和社会资源,与其合作开设论坛、实习机会等。 二、名师不足 教师水平因素也是影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由 于学科名师不足,导致理论课与实验教学相不相衔接,自然不同样在 实验课上获得很好的教育效益。作为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学校应注 重对教师教育的培训提高,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创新性学习环境,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教师教学建设 项目、举行教学竞赛等方式吸引并培养优秀专家和教师。

三、课程内容缺少实际性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应以实验为主,但课程内容可以涵盖更多有实践性的内容,同时配以丰富的讲解、演示和操作步骤等教学方法。学生应重视每一个实验环节,开展学生实践实验学习,能更加丰富整个教育体系,这也是更好发展的基础,应以实验为主,但课程内容可以涵盖更多有实践性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表现能力。 四、考试评价方式过于简单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考试评价常常滞后于教育学术发展和教学实践的现实前沿,教育评价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改进。提高考试评价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过程和实验方法。同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成绩考核、实验报告、实验记录拓宽测评的层面,得到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结语: 总之,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教改是重要的任务之一。从实验设备、教师水平及课程内容、考试评价等方面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未来的教育教改还需不断实践创新,促进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前沿技术问题探讨

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前沿技术问题探讨 植物分子生物学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它研究植物的基因表达、遗传调控、 信号传递等问题,涉及到许多前沿技术。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前沿技术问题。 一、基因组学技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高质量的植物基因组序列日益增多。植物基因组 测序是揭示植物遗传学和基因组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植物生物学家研究植物基因表达、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等问题。然而,在进行植物基因组测序时,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植物基因组大小差别很大,有些基因组非常庞大,有的则比较小,因此,需要运用不同的技术策略和方法来解决这些困难。此外,植物基因组测序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包括序列组装、基因预测和功能鉴定等方面的挑战。 二、功能基因组学技术 功能基因组学是植物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基因的功能及 其与其他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目前,有许多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可以用于植物研究。例如,RNA-Seq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植物基因表达谱,了解植物基因特异表 达及时空表达模式。ChIP-Seq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植物DNA上的转录因子结合区域,揭示转录因子与DNA调控的关系。还有一些先进的技术,如Hi-C技术、4C技术 和3C技术等,可以用于研究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 三、代谢组学技术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代谢产物的组成及其变化的学科。在植物分子生物学中,代谢组学可以用于研究植物代谢产物的合成与调控,揭示植物代谢的分子机制。目前,代谢组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快速鉴定植物中各种代谢产物的组成及其变化,

如蛋白质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和代谢产物组学等。这些技术为研究植物代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四、CRISPR/Cas9 技术 CRISPR/Cas9是一种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精准编辑植物基因组,研 究植物基因功能和基因调控机制。它以靶向DNA的方式实现基因编辑,并且对不 同的植物物种适用性非常广泛。由于CRISPR/Cas9技术具有精准、高效、便捷的 特点,使得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和具有前瞻性。 总之,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前沿技术的支持。在不断发展的科技时代,更加先进和高效的研究技术将为植物生物学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工具,让我们甚至可以探索大自然中更深刻的秘密!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到分子层面的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生命科学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过去几十年中,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使得我们对生命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的分子生物学实践和技术使得分子生物学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分子生物学最重要的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允许我们处理DNA、RNA和蛋白质,使得我们可以开展这些分子组件的研究,也可以开展功能分析和基因表达研究。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DNA测序、DNA 克隆、蛋白质纯化和电泳。生物信息学技术则是关于处理DNA序列、RNA序列和蛋白质序列数据。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进行开展同源性搜索、基因识别和序列比对等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前沿问题之一,包括生殖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生殖细胞构成了一个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部分,因为它们保证了一个物种的存在和繁殖。人类和自然界中其他物种的生殖细胞都有其特殊的特征和功能。

生殖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其在发育和逆转中的分子机理尚未完全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殖细胞的发育和逆转,可以使我们了解这些过程具体的分子机理,以及这些过程受调控的时间和空间。这些发现可能会为人类不孕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另一个前沿问题是免疫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是我们理解人体如何与病原体保持免疫应答的科学领域。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和其他的免疫分子。这些抗体和免疫分子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防御系统如何快速识别入侵体和恶意肿瘤细胞,以及诱导适当的细胞免疫响应来消灭这些威胁。 还有一个前沿问题是蛋白质合成的机理研究。蛋白质合成是所有生命体的基本过程之一。在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涉及许多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当分子错误导致蛋白质合成中断或者不稳定,会影响细胞的健康状态。分子生物学在发现生命的基本机理方面不可或缺,而现代蛋白质合成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也将继续推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领域的进展。 分子生物学作为一个生命科学的核心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基本机理。生殖细胞、免疫系统和蛋白质合成等方

农学类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

农学类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 农学类专业中,分子生物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分子生物 学实验技术,并了解分子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 维能力。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门课程,需要对其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方向 1. 增加实验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多安排实验课程,重视实验操作的细节和规范性, 加大实验难度和量,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构建课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更加强调农业生产与科研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课程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扩大课 程知识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及综合素质。 二、具体的优化措施 1.强化实验课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直接决 定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掌握程度。因此,实验课程的质量和数量不能小看。可以根据 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实验条件等因素,调整实验课程种类和总学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 的实验操作机会,提高实验的难度和实际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思维能力。 2. 强化课程与生产实际的联系 分子生物学实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教学内容必须与生产实际需求联系起来,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科研进展和技术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 新能力。 3. 拓宽知识面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需要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知识,例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计算 机科学等,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各学科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声音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注重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 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结语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引言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应用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中生物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本文将对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过于简单单一 目前的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教授上,对于生物学的其他领域如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内容的讲解相对较少。这样的问题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的整体了解不够深入,并且难以了解到生物学的前沿知识。 2.实践环节较少 高中生物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相对缺乏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生物学应该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与实际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材不够生动有趣 目前的高中生物教材普遍存在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生动性不足

的问题,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分析中。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教学效果。 三、提高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1.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 针对高中生物新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单一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生物学的其他领域和前沿知识的教学内容。比如引入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等新兴领域的内容,以及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 2.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增加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对生物学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3.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比如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媒体手段呈现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增加讲解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可以结合生物学领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学在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20

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20 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20 质粒提取常见问题及对策 q1:提质粒没有明显的沉淀,能说明是没有提出来吗?跑完电泳还是没有条带能证明 质粒没提出来吗? 答:提高颗粒质量时没有明显沉淀,这可能是由于乙醇含量少或异丙醇含量不足或质 量问题。或者质粒太少,肉眼无法看到。运行电泳后,仍然没有条带。也可能是运行胶水 时胶水的配置有问题,或者染料不够,或者添加的质粒量很小。我们应该重新分析具体情 况 q2:质粒条带很暗而且通常只有一条带是什么问题? 答:如果不使用工具包提取,可能会考虑技术问题。如果经常提取质粒并使用试剂盒,则应从质粒本身考虑:首先,进行PCR鉴定,以确保如果存在质粒,则可能是低拷贝质粒,因此应使用大量细菌来提取质粒。 一般的用可以用水煮法提(1ml菌液离心,沉淀加50μldepc水,100度水煮3-4分钟, 离心取上清夜,含有大量的质粒)用1-2μl作为模板跑pcr效果很好。 问题3:分光光度计测得的质粒浓度很高,但电泳时看不到条带。原因是什么?答: 有三种可能性: 1)可能eb有问题,应同时检查同一块胶上其它样品是否有条带。 2)计算od260/280的比值可能是由蛋白质污染引起的。3)稀释后的样品浓度过低。 q4:提质粒电泳显示应该几条带?哪种情况较好?a:质粒在电泳时会出现三种情况的 图谱: 1)根据电泳游动速度(快到慢)排列三条带:超级螺旋、缺口闭环和开环。经常 2)两条带,超螺旋/闭环/开环任意两种。3)一条带,超螺旋。 至于那种情况,这取决于我们进一步实验的目的。 1)进行分子克隆的操作,构建载体。这随便那种情况都可以,不会影响你的后续实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必要评比谁好谁不好。2)进行细胞转染。因为转染必须要超 螺旋,所以它们的质量好坏顺序是:3)、2)、1)。 问题5:如何降低质粒变性超级螺旋的含量?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为学生在高年级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或专业课程奠定生物医学基础。同时生物化学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取得成果最多的学科,当前教材中的大量内容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且生物化学课程中所学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当前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通用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医学研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生物化学教学在医学院校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生物化学在医学院校为基础医学课程,但按照国家学科门类划分隶属于生物学一级学科。同时由于教师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作用和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的不重视,导致当前医学院校生化教学存在严重问题,也是执业医师考试中学生失分比较多的模块。 1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顶层设计不支持生物化学教学 由于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院校几乎所有本科、专科和研究生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生物化学教研室教师还承担生物技术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导致生物化学教研室教师承担教学工作量为其他教研室的1.5~2倍,个别老师承担课时超过400学时。然而,究其原因并不是学校缺少能够承担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师(许多生物化学专业毕业的硕博士都分散在学校中心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行政岗位上),而是由于学校在顶层设计上不鼓励学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引起的。其主要原因如下:(1)学校不要求实验室科研人员和行政岗位人员承担教学任务,而且规定这部分人员如果承担教学任务要超过专职教学任务的 1/3才可以取得教学津贴,这导致科研人员和行政岗位人员上几十节课都是零课酬,从而导致其不愿意承担教学任务。(2)学校对专职教师管理过于严苛导致科研人员和行政人员不敢承担教学任务,如教师迟到,精确到按迟到分钟数不同进行处罚,迟到超过20 min即年度

改进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措施-生物化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改进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措施-生物化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目前,在社会各科学领域中,生命科学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门学科,而它的基础性课程就是生物化学。它对免疫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其他的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均具有十分显着的促进和辐射作用。生物化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验性,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各类医学领域和其他生命研究领域。本文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并就如何提高和改进高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生物化学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思想方面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实践课程和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其试验课程通常仅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部分,其成绩考核比例仅为整体成绩的20% ,导致长期以来,生化实验课一直处于整个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从属位置,从而造成教师以及学生对生化实践活动存在普遍的不重视思想,造成高校生物化学教学出现了严重的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也导致许多学生因为不重视生化实验,使其对实验的内容、步骤、具体效果等不了解、不熟悉,造成学生的生物化学实践能力低下,缺乏对自身在生物化学学科中创新能力、逻辑思维以及研究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教学方法方面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生物化学教学中,其教学的过程往往是死板的理论知识+ 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其课堂教学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灌注式、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教予的知识,而缺乏自身的探索、思考和创新,使得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和实现大学自由式教学的最终目的,也给学生日后走向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困扰。

生物化学及基础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与 教学改革 范树国1, 2 (1.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楚雄675000 2. 滇中高原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所楚雄 675000) 摘要:介绍了《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两门学位课程的建设情形,并对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生物化学;基础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二、开课现状与教材选用 楚雄师范学院是新建本科院校,2001年专升本,2004年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招收第一批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笔者现正在教学第三轮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第一轮理论课为72学时;从第二轮开始,《生物化学》分两个学期上,别离为《生物化学Ⅰ》和《生物化学Ⅱ》,理论课每学期54学时,共计108学时),已教学了一轮化学专业的《生物化学》(选修课),四轮化学专业函授专升本的《生物化学》,两轮生物技术专业函授专升本的《生物化学》,一轮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分子生物学》;而《生物化学实验》及《生物化学技术实验》均已开过三轮,现正在开第四轮。2004 和2005级生物技术专业尚未开设《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依照“生物学科战略进展报告(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之“高等学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标准(讨论稿)”的要求,将从2006级生物技术专业开始开设《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 《生物化学》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等主编),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一般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适合高等师范院校利用。 《基础分子生物学》课程选用《基础分子生物学》(郑用琏著),该书为“十五”国家级计划教材,已被列入“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打算”,其作者是首届国家名师奖取得者。参考书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朱玉贤、李毅编著)。该书第一版于1997年出版,该书取得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高作)”二等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上述教材和参考书适合高等师范院校利用。

PCR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PCR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时间 一般为48h以内,有些最好于当日电泳检测,大于48h后带型不规则甚致消失。假阴性,不出现扩增条带 PCR反应的关键环节有①模板核酸的制备,②引物的质量与特异性,③酶的质量及,④PCR循环条件。寻找原因亦应针对上述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模板:①模板中含有杂蛋白质,②模板中含有Taq酶抑制剂,③模板中蛋白质没有消化除净,特别是染色体中的组蛋白,④在提取制备模板时丢失过多,或吸入酚。⑤模板核酸变性不彻底。在酶和引物质量好时,不出现扩增带,极有可能是标本的消化处理,模板核酸提取过程出了毛病,因而要配制有效而稳定的消化处理液,其程序亦应固定不宜随意更改。 酶失活:需更换新酶,或新旧两种酶同时使用,以分析是否因酶的活性丧失或不够而导致假阴性。需注意的是有时忘加Taq酶或溴乙锭。 引物:引物质量、引物的浓度、两条引物的浓度是否对称,是PCR失败或扩增条带不理想、容易弥散的常见原因。有些批号的引物合成质量有问题,两条引物一条浓度高,一条浓度低,造成低效率的不对称扩增,对策为:①选定一个好的引物合成单位。②引物的浓度不仅要看OD值,更要注重引物原液做琼脂糖凝胶电泳,一定要有引物条带出现,而且两引物带的亮度应大体一致,如一条引物有条带,一条引物无条带,此时做PCR有可能失败,应和引物合成单位协商解决。如一条引物亮度高,一条亮度低,在稀释引物时要平衡其浓度。③引物应高浓度小量分装保存,防止多次冻融或长期放冰箱冷藏部分,导致引物变质降解失效。④引物设计不合理,如引物长度不够,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等。 Mg2+浓度:Mg2+离子浓度对PCR扩增效率影响很大,浓度过高可降低PCR扩增的特异性,浓度过低则影响PCR扩增产量甚至使PCR扩增失败而不出扩增条带。 反应体积的改变:通常进行PCR扩增采用的体积为20ul、30ul、50ul。或100ul,应用多大体积进行PCR扩增,是根据科研和临床检测不同目的而设定,在做小体积如20ul后,再做大体积时,一定要模索条件,否则容易失败。 物理原因:变性对PCR扩增来说相当重要,如变性温度低,变性时间短,极有可能出现假阴性;退火温度过低,可致非特异性扩增而降低特异性扩增效率退火温度过高影响引物与模板的结合而降低PCR扩增效率。有时还有必要用标准的温度计,检测一下扩增仪或水溶锅内的变性、退火和延伸温度,这也是PCR 失败的原因之一。 靶序列变异:如靶序列发生突变或缺失,影响引物与模板特异性结合,或因靶序列某段缺失使引物与模板失去互补序列,其PCR扩增是不会成功的。 假阳性出现的PCR扩增条带与目的靶序列条带一致,有时其条带更整齐,亮度更高。 引物设计不合适:选择的扩增序列与非目的扩增序列有同源性,因而在进行PCR扩增时,扩增出的PCR产物为非目的性的序列。靶序列太短或引物太短,容易出现假阳性。 需重新设计引物。 靶序列或扩增产物的交叉污染:这种污染有两种原因:一是整个基因组或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