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传染及传染病的概念

(一)传染:病原微生物通过一定途径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

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传染,也称为感染。

(二)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三)传染病的特征:

1.有特异的致病微生物:

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反应:

4.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5.耐过的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二、感染的类型:

(一)按感染的来源划分: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二)按病原种类划分: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

(三)按感染的部位划分: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四)按症状是否典型划分: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五)按临床表现划分: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六)按发病严重程度划分:良性和恶性;

(七)按病程长短划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感染;

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的病程):

1.潜伏期: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

2.前驱期:潜伏期之后到该传染病特征性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前的这段时期称为前驱期; 3.明显(发病)期:前驱期之后疾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表现出来这段时期称为明显期;这一时期是传染病发

展的高峰阶段,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4.转归期:传染病发展的最后结局时期称为转归期。

四、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畜群。

(一)传染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传染源色

括:病畜和带菌(毒)者

1.病畜:是主要的传染源。前驱期和明显期的病畜,可以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微生物,其作为传染源

的作用最大。

2.带菌(毒)者:又称为病原携带者,是指临床上没有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微生物的动物。分为以下三

种类型:潜伏期带菌(毒)者、恢复期带菌(毒)者、健康动物带菌(毒)者。

(二)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染动物所经历的途径称为传播

途径。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1.水平传播: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是在同一代的动物之间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黏膜创伤等横向传播.称

为水平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被感染的动物(即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传染。

(2)间接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

传播包括: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空气传播、经污染的土壤、经活的传播媒介传播。

2.垂直传播:病原微生物经胎盘、卵、产道、初乳等传播到下一代动物,称为垂直传播。

(三)易感畜群:畜禽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特性称为易感性,在畜禽群体中如果有一定数量具有易感性

的畜禽则称为易感畜群。

五、疫源地: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疫源地除包括传染源外,还包括该范围

内的可疑畜群、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用具、畜舍、场地、贮藏宿主等。

根据疫源地范围大小,可分别将其称为疫点或疫区。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小疫源地可称为疫点,如病畜所

在的畜舍、场院或饮水点等。疫区所指的范围通常比疫点大,一般指传染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多个疫点连成片.

构成了疫区,即病畜所在的牧场院、村庄及病畜活动过地区。疫区周围和可能受到传染病侵入的地区称为受威

胁区。

六、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特征: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暴发)、大流行。

(二)流行过程的发展阶段:流行前期、流行发展期、大流行期、流行减退期、流行后期、流行间歇期。

(三)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四)流行过程中常用的频率指标:

1.发病率:指在一定时期内,畜禽中某病新病例的出现频率。(隐性感染的家畜未包括在内)

某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数

发病率=——-100%

同期内该畜群动物的总平均数

2.感染率:指用临床诊断法和各种检验法(包括微生物学、血清学、变态反应等)检查出来的所有感染畜禽

数量占被检查总数的百分比。

感染某传染病的畜禽数

感染率—一 100%

被检查总畜禽数

3.死亡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病死畜禽数占畜禽总数的百分比。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畜禽数

死亡率一-100%

同期内畜禽总平均数

4-病死率:指一定时期内某病死亡的畜禽数占该病患畜总数的百分比。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畜禽数

病死率=——-100%

同期内患该病畜禽数

一、传染病预防和扑灭工作的基本原则:

1.建立和健全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充分发挥防疫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作用,以保证动物防疫措施的贯

彻。

2.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的兽医法规,依法管理畜禽传染病防制工作。

3.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饲养管理、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性的防疫措施。

考点二传染病的防制措施

一、传染病预防和扑灭工作的基本原则:

1.建立和健全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充分发挥防疫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作用,以保证动物防疫措施的贯

彻。

2.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的兽医法规,依法管理畜禽传染病防制工作。

3.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饲养管理、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性的防疫措施。

4.完善各项防疫措施,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二、传染病预防和扑灭工作的基本内容,即畜禽传染病的防制措施通常分为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

三、平时的防疫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2.预防接种:是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禽进行的免疫接种。预防接种

通常使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品。根据所用生物制剂品种的不同,常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

射、皮肤刺种、滴鼻、点眼、喷雾、混饲、混饮等接种方法。

免疫接种根据时机不同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

3.药物预防:对易感畜群投服安全的药物以预防某种传染病,称为药物预防。此种方法对某些还未研制出

理想疫苗的传染病,如沙门氏菌病、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球虫病等,更有实际意义。

用于药物预防的药物有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草药等。

药物预防的方法一般采用群体给药法,主要有拌料给药、饮水给药、气雾给药及体外给药等方法。

4.检疫:是用各种兽医科学的诊断方法,对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某些规定传染病的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及

时采取措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5.消毒、杀虫、灭鼠

(1)消毒的方法有机械清除法、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

(2)根据消毒的目的及进行时机不同,消毒可分为以下类型:预防消毒、临时消毒、终末消毒

(3)常用杀虫的方法有:物理杀虫法、生物杀虫法、药物杀虫法。

目前应用最多的杀虫方法是药物杀虫法,常用的药物有马拉硫磷、敌敌畏、合成拟菊酯等。

6.协作联防、防止传染病侵入。

四、发生疫情时的扑灭措施

发生疫情时的扑灭措施有:疫情报告、诊断、隔离、封锁、紧急接种、治疗和淘汰、尸体处理

(一)疫情报告:当发现畜禽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上报当地畜禽防疫检疫机构和畜牧兽医站。

(二)诊断:及时正确的诊断,可以尽早定性疫情,实施有效的防疫措施,减少损失。

传染病诊断的主要方法有:流行病学诊断、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免疫学诊断

(三)隔离:隔离病畜和可疑感染的病畜是扑灭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检疫结果,将受检动物分为病畜群、可疑感染群和假定健康群三类。

(四)封锁:封锁时应遵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分别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当疫区内最后一个病例捕杀或痊愈后,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未再发现新的感染或发病动物时,经过彻底

的终末消毒后,按法定程序宣布解除封锁。

(五)紧急接种:当发生和流行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尚未

发病的畜禽进行应急性免疫接种,称为紧急接种。

(六)治疗和淘汰

传染病的治疗方法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疗法,主要有特异性疗法和抗菌药物疗法;

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主要有加强护理和对症疗法;

中兽医疗法。

当病畜无法治愈、治疗时间过长、费用太高,或者该传染病对周围人畜有严重传染威胁时,应在严密消毒的情况下将病畜淘汰处理。’

’“—’’‰

一、大肠杆菌病

1.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幼畜禽肠道传染病的总称。特征为:腹泻、败血症和毒血症。

特点为:易感动物多,分布范围广;血清型多,但在某地或某种动物引起发病的只有少数几个特定血清型:临床

表现型多;易产生耐药性;防制比较困难。

2.病原:大肠杆菌,革兰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光滑、突

起、半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本菌在50C30分种、65CC15分种即死亡。

3.猪大肠杆菌病

猪主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

(1)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特征: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液状粪便、消瘦、迅速死亡为特征。本病发

生于1周以内仔猪,多发生于出生3天左右的仔猪;死亡率高:

(2)仔猪白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10—20日龄仔猪多发,

一窝仔猪常有一半以上

发病(3亡率虽低但影响生长发育。其特征为: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的粪便为特征,致死率低。

(3)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麻痹;胃壁和结

肠系膜水肿。病死率约90%。

4.禽大肠杆菌病:

流行病学:易感动物为各种年龄的禽,尤其是幼雏和中雏。传染源是病禽和带菌禽。主要是经消化道、呼吸

道、生殖道(交配)感染,也可经种蛋裂隙侵入感染。大肠杆菌病常作为其他疾病的继发症或并发症所出现。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急性败血型:是目前危害最大的一个型;主要病变有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腹膜

炎;②卵黄性腹膜炎:又称蛋子瘟;③输卵管炎;④生殖器官病;⑤肠炎;⑥关节炎或足垫肿;⑦肉牙肿型;⑧死胚

和孵化率低下;⑨卵黄囊炎或脐炎:发生于刚孵出的1-2周龄的雏禽;⑩眼球炎;(11)脑炎 5.诊断

(1)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病原分离:培养采用麦糠凯培养基,大肠杆菌菌落呈红色;涂片镜检:呈革兰氏阴性;生化

反应;血清型鉴定;致病性试验。

6.防制:

二、沙门氏菌病

1.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和畜禽多种传染病的总称。

2.特征:多呈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孕畜流产。

3.病原:沙门氏菌,革兰染色阴性。

4.流行病学:传染源:带菌动物和病畜禽;易感动物:各种畜禽、其他动物和人,幼年畜禽较成年者易感,

猪多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1-4月龄小猪易发,牛以出生30-40天后的犊牛最易感。传播途径:经消

化道,也可经交配或子宫内感染及带菌种蛋传播。表现形式: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季节性:本病一年四季

均可发生,但猪多发生于潮湿的雨季,牛多在夏季。诱因:畜舍潮湿、畜群拥挤、饲料饮水不足、长途运输、断奶

过早等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

5.猪副伤寒:

病原:沙门氏菌。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潜伏性副伤寒三种类型,最常见的为亚急性和慢性型。

病理变化:急性型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慢性型的特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在盲肠、结肠0有时在回肠后段,肠

壁肥厚,黏膜覆盖一层弥漫性腐乳状坏死性糠麸样假膜,下有底面红色、边缘不规则溃疡。 6.鸡白痢

病原:沙门氏菌。

流行病学: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成

年鸡多无症状,产蛋减少。

病理变化:(1)、雏鸡:肝脏肿大充血和条状出血,脾脏肿大,心、肺、肝、盲肠、大肠及肌胃内有坏死灶或结

节。盲肠中有白色于酪样物质堵塞,腹膜炎,卵黄吸收不良,呈黄色油脂样或干酪样。(2)成年鸡:有广泛的腹膜

炎,卵泡变形。

三、巴氏杆菌病

1.巴氏杆菌病又叫出血性败血症,简称出败。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畜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

染病。

2.特征:急性经过主要呈败血症和炎性出血,慢性经过则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和各脏器局灶化脓性炎症。

3.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革兰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

4.流行病学:猪、家禽和家兔最易感,牛、羊、马、鹿、骆驼次之,某些野生动物也易感染。

5.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锁喉风,常与猪瘟、猪喘气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病原为巴氏杆菌。

最急性型。急性型:较常见,除有败血症症状外,尚有急性胸膜肺炎症状,其特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症状。

6.禽霍乱:病原为巴氏杆菌。

临床症状:最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初期,病鸡无前驱症状,常突然死亡;急性型最为常见,体温升高到430C~

440C.排出灰黄色或绿色稀粪。鸡冠和肉髯变黑紫色,病死率很高。慢性型是由急性者不死转变而来,多见于流

行后期。

病理变化:内脏器官有大小不-魄出血点,肝略肿而质脆,表面有许多灰白色或灰黄色针尖大的坏死灶,具

有诊断意义。慢性病例的肝呈绿色,母鸡常见卵巢出血,卵囊破裂。

7.兔巴氏杆菌病:急性型以败血症为特征;亚急性型以肺炎和胸膜肺炎为主;慢性型以鼻炎型或传染性鼻

炎最常见。

8.牛巴氏杆菌病:

9.防制:每年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有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三大类。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磺胺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四、链球菌病

1.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种动物的传染病,人也可感染。其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除能引起

各种化脓性感染和败血症外,有的只发生局限性感染。

2.病原: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呈链条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金霉素、

红霉素、四环素、磺胺

类药物敏感。本病一般无季节生,但猪多发于秋、冬季节。

3.猪链菌病:分为急性(败血)型:此型多见于8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脑膜脑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临床

上以颌下淋巴结肿胀最常见,这种病型全身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死亡,多见于架子猪;关节炎型:多见于成年

猪:心内膜炎型:多发于仔猪。

五、葡萄球菌病

1.特征:各个组织器官发生化脓性炎症或全身脓毒败血症为特征。

2.病原: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对动物或人有致病性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菌广

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3.流行病学:创伤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多种畜禽及人对本病均有易感受性。

4.禽葡萄球菌病:

临床症状:急性(败血)型:较为特征的症状是胸腹部及大腿内侧皮下水肿,积聚血液和渗出液,呈紫色或黑

紫色,有波动感,该处羽毛脱落,有时皮肤破溃,流出茶色或紫红色液体;慢性(关节炎)型:除一般症状外,主要

表现为关节炎,特别是跗关节及跖关节。

病理变化:急性型多见败血症病变。,特征性病变是胸及前腹部羽毛稀少或脱毛,皮肤呈紫黑色水肿。胸腹

部及腿内侧有散在出血斑点或条纹,以胸骨柄处肌肉最明显。

5.治疗本病时,应先做药敏试验,如用药不当,病鸡死亡率可达500/0以上。慢性型一般难以治愈,治疗价值

不大。

六、炭疽:

1.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尸僵不全、血凝不良、皮下和浆

膜下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及脾脏的急性肿大。

2.病原:炭疽杆菌,革兰染色阳性,在动物体内形成荚膜,在外界环境中形成芽孢。10%热氢氧化钠溶液、

200/0漂白粉、0.1%升汞溶液可将其杀死。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高度敏感。

3.流行病学:以草食兽最易感,牛、羊、马、鹿的易感性最强,水牛、骆驼次之,猪的易感性较低,人的易感性

介于草食兽与猪之间。病畜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皮肤创伤及昆虫叮咬感

染。常在夏秋多雨季节发病,以散发为主,当洪水泛滥后,可引起爆发。

4.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最长14天。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

5.病理变化:怀疑为本病时,不应剖检。剖检可见尸体腐败,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血凝不良且黑红如煤焦

油样。皮下和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脾脏肿大2-5倍,肝、肾充血肿胀,肺和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十二指肠、空

肠多见肠炭疽痈。猪的脾脏不肿大,颌下淋巴结出血肿大。

6.诊断:如发现有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例,或有天然孔出血、痈肿和腹痛等症状的急性高热病畜,即应疑为炭

疽。实验室诊断:可于耳部采血涂片镜检。如无化验设备,可割耳置于容器中,外面包上浸有0.2%升汞溶液的湿

纱布,再用二三层塑料袋严密包装后送检。

7.防制:

(1)预防:春季注射无毒炭疽芽孢苗或Ⅱ号炭疽芽孢苗。

(2)扑灭:发现疫情应立即上报,并进行隔离封锁等扑灭措施。病畜、死尸立即火焚或深埋,运尸时用不透

水工具,工具及尸体上下均撒上消毒药。凡病畜污染过的场地和用具,都用强消毒药(20%漂白粉、10%热烧碱

溶液)消毒,连续3次,每次间隔1小时。污染的粪便、垫草、饲料均应烧毁。对疫点内的所有家畜进行检疫。最后

一头病畜痊愈或死亡后15天,经终末消毒,解除封锁。兽医工作者或畜产品加工人员,可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

而感染,应注意加强防护。

(3)治疗:病畜用青霉素、磺胺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用药3-5天;也可用抗炭疽血清皮下或静脉注射;

血清与药物联用效果较好;可疑病畜用免疫血清注射后1-2天再接种疫苗;假定健康家畜应紧急接种免疫。

七、破伤风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2.特征:骨骼肌持续性收缩,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和神志正常。

3.病原:破伤风梭菌,严格厌氧,革兰染色阳性。对青霉素敏感。

4.流行病学:各种家畜均易感,家禽不易感。主要经伤口感染,特别是小而深的伤口,在缺氧条件下,破伤风

梭菌芽孢才能生长发育产生毒素致病。

5.临床症状:木马状、角弓反张,体温正常。潜伏期1-2周,病程为1-2周,若病情缓和,能超过两周者,多有

治愈的希望,否则,病死率极高。

6.防制:

(1)预防:定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可以预防破伤风;破伤风抗毒素使动物产生被动免疫,多用于手术时、受

伤时或新生畜的预防。

(2)治疗:破伤风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原、中和毒素、镇静解痉和加强护理。

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以中和毒素为特异疗法。

八、结核病

1.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和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2.特征:渐进性消瘦,在组织器官内形成结核性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病灶。

3.病原: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有牛型、禽型和人型。病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痰中能存

活10个月。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敏感。 4.流行病学:牛对本病最易感,其次是猪和禽,羊极少发生。病畜禽特别是开放性结

核的病畜禽是本病的主

要传染源。

5.病理变化:特征性病理变化是形成结核结节。

九、布氏杆菌病:

1.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地方性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2.特征: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性病灶。

3.病原:布氏杆菌,革兰染色阴性。分为牛型、羊型、猪型三型,其中羊型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作用最强。

4.流行病学:最易感动物是羊、牛、猪。人也易感此病。

5.临床症状:潜伏期不定,短的2周,长的半年。多为隐性经过。本病虽以怀孕母畜流产为特征,在流产前数

天,阴唇、阴道黏膜肿胀、潮红,流出淡黄色黏液,病畜腹痛,产出死胎或弱胎。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和附睾炎,阴

茎红肿伴有小结节等。

6.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在流产的胎儿和胎衣。

7.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诊断。要确诊,必须采取家畜血液,分离血清,

做血清学诊断。怀疑病畜排菌时,取奶、阴道分泌物、公畜精液进行病原菌培养或通过动物间接培养病原菌。

8.防制:最好的预防措施是自繁自养。

十、附红细胞体病

1.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及猫等动物共患的传染病。

2.特征: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

3.病原: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寄生于红细胞,也可游离在血浆中。

4。常用的治疗药物:新胂凡纳明、对氨基苯砷酸钠、土霉素、四环素。

十一、口蹄疫

1.口蹄疫是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2.特征:在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等处的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

3.病原:口蹄疫病毒

4.流行病学:本病以牛最易感,尤其是黄牛和奶牛,次为水牛、牦牛和猪,再次为羊;病畜是最主要的传染

源.传染性最强的是水泡液、水泡皮,其次是奶、尿、唾液及粪便等。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再

次为损伤的皮肤和黏膜。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夏秋则趋于缓和或平息。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具有高度

接触性。

5.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水泡破裂后,体温随之下降。

6.病理变化:虎斑心

7.诊断:为鉴定毒型和与猪传染性水泡病相鉴别,可取总量不少于10克的病料,放人盛有100毫升、50%甘

油生理盐水的玻璃瓶中,密封送检。

8.防制:预防本病除采取一般防疫措施外,要特别注意不从疫区购买猪头、蹄、内脏等。受威胁的地区可进

行免疫接种。

发现口蹄疫必须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封锁疫区、扑灭疫情,并立即上报。疫点以3%-5%烧碱溶液或

20%石灰乳消毒。发病数量小或条件许可时,应就地扑杀,患畜及急宰病畜的肉尸要焚烧或深埋或高温处理。最

后一头病畜痊愈或死亡后14天,未发现新病例时,可解除封锁。痊愈家畜3个月内不得运出。疫区内的病畜及可

疑病畜.要指定专人护理,固定饲养用具;粪便经密封发酵后使用;关闭疫区内的牲畜交易市场,加强屠宰检验,

严防疫情扩散。

治疗:良性口蹄疫经10天左右多能自愈,主要进行对症治疗。恶性口蹄疫可用安钠咖、葡萄糖注射液静注,

内服结晶樟脑,每日2次。可治可防。

十二、狂犬病

1.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2.特征: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

3.病原: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

4.流行病学:人和各种畜禽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尤其犬、狐、狼常成为人畜狂犬病的传染源和病毒贮存宿

主。通常在狗的性活动期(4月)发生较多。

5.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2-8周,长的可达数月或1年以上:一般分为狂暴型和麻痹型。

6.犬的狂暴型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十三、痘病

1.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畜禽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2.特征:皮肤或黏膜发生痘疹。

3.病原:痘病毒

4.流行病学:家畜中以绵羊痘最常见,家禽中以鸡痘最常见,雏鸡最易感,其次是青年鸡。鸡痘分为皮肤型、

白喉型、混合型。

5.预防:预防鸡痘的疫苗为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100倍稀释,翅下刺种,20-30日龄的鸡刺一下,1月龄以

上的鸡刺两下,免疫期5个月。

十四、流行性感冒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一般来

说,流感为非致死性疾病,但对于鸡和火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又叫真性鸡瘟)是毁灭性的,死亡率达100%。

2.特征:临床上以发热、咳嗽、全身衰弱无力,呈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炎症为特征。

3.病原:流感病毒,分为A.B.C三型。A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感染其他许多种属的动物,而B型和C型则

主要感染人。HA(血凝素)和NA(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A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容易变异,目前

已知HA抗原有16个亚型,NA抗原有10个亚型。目前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均为H5和H7亚型,但并非所有H5

和H7亚型都是高致病性毒株。

4.临床症状;不同动物流感的症状均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也有差异,尤其以禽流感的症状复杂。

禽流感: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的潜伏期很短,从数小时至

2-3天。鸡和火鸡的易感性最高。

高致病性禽流感:突然发病,体温升高,精神极度沉郁,产蛋鸡的产蛋量大幅度下降或停产。头颈部水肿,

鸡冠、肉髯发绀,流泪,呼吸高度困难,排黄白、黄绿或绿色稀粪,鸡群大批急性发病死亡,致死率100%。

5.病理变化:死于高致病性毒株的禽,冠和肉髯肿大,冠有坏死灶和出血,跖部角质鳞片呈紫红色,多个组

织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

十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1.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马发病出现脑炎症状,猪

则表现流产、死胎及睾丸炎。其他畜禽感染率高,但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传播媒介为蚊子,有明显的季节性,主

要在夏季至初秋7-9月份流行。

2.病原:日本脑炎病毒,球形。

3.猪日本乙型脑炎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生流产死胎,

特别是木乃伊胎,公猪睾丸多为一侧肿胀。

4.牛、羊日本乙型脑炎:牛感染发病后主要见有发热和神经症状。死后病理学检查,主要呈非化脓性脑炎变

化。

考点七兔、犬及经济动物常见传染病

一、兔瘟

1.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

2.特征:突然发病,呼吸急促,出血性败血症和猝死。

3.病原:兔瘟病毒

4.流行病学:各种家兔均易感,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5.病理变化:本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各器官的出血、淤血、水肿,实质器官的变性和坏死。有“红气管”外

观,肺呈“花斑状”。

二、兔波氏杆菌病

1.兔波氏杆菌又名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

2.特征:患兔发生鼻炎、支气管肺炎和脓疱性肺炎。

3.病原: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革兰染色阴性。

4.流行病学:仔兔和青年兔易感性强。

5.临床症状:分为鼻炎型和支气管肺炎型。

三、兔梭菌性下痢

1.兔梭菌性下痢是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2.特征:水样腹泻和脱水死亡。

3.病原:A型产气荚膜梭菌,革兰染色阳性,有荚膜,能形成芽孢。

4.流行病学:以1-3月龄的仔兔发病最多。

5.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剧烈腹泻、临死前水泻。

四、犬瘟热

1.犬瘟热俗称狗瘟4,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2.特征:双相热型,急性鼻卡他、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有胃肠炎和神经症,少数病例出现鼻部和脚

垫的高度角质化。

3.免疫:

常用疫备:单价苗(鸡胚细胞冻干苗)、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病三联苗,犬瘟热、犬传染性肝

炎、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狂犬病五联苗及麻疹疫苗等多种疫苗。

免疫程序:为了防,止母源抗体的干扰,一般仔犬在6周龄时首次免疫,8周龄时二免,10周龄时三免,以后每

半年免疫一次,母犬配种前15d加强免疫一次,具体免疫程序要根据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而定。

4.治疗:发病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

五、犬细小病毒性肠炎

1.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

2.特征: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

3.流行病学: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各种犬均易感,但以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发病较多,病情也较严重,并

且以窝发为特征;纯种犬及外来品种犬比当地土种犬发病率高,并且死亡率也高。

4.临床症状:临床主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5.病理变化:以肠炎为特征,全部小肠呈暗红色,黏膜坏死和脱落后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

6.诊断:根据特征性临床症状如呕吐、出血性肠炎、排咖啡色及番茄酱色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的粪便,白细

胞总数明显减少以及幼犬急性心肌炎等,再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的特点,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

特异性诊断,特别是从粪便和肠内容中分离到犬细小病毒及发病后血清中的抗体滴度来确诊。

六、犬传染性肝炎

1.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2.特征:口腔黏膜点状出血,呕吐,下痢,眼睑,颈部皮下水肿,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

核内出现包涵体。

3.流行病学:不满周岁的幼犬感染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和胎盘感染,体外寄生虫也可成为

传播媒介。以冬季多发。

4.临床症状:分为犬肝炎型、犬呼吸型和狐脑炎型三种病型,其中以犬肝炎型分布最广。

_'^严·

一早畜禽寄生虫病

考点一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

_'^严·

一早畜禽寄生虫病

考点一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

一、寄生虫病的发生条件

1.周围环境中有寄生虫的特异性宿主。2.寄生虫处于感染阶段。3.寄生虫与特异性宿主有接触机会。4.寄

生虫通过一定的方式(即该寄生虫所必需的感染途径)进入到宿主体内。5.寄生虫进入宿主体内后可以抑制宿

主的抵抗力,到达特定的寄生部位。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感染来源:感染来源包括患某种寄生虫病的动物、带虫宿主、保虫宿主、某些贮藏宿主以及废弃的带有寄

生虫病原的病畜组织、器官等。

2.感染途径和感染方式:感染途径是指寄生虫经什么路线途径与宿主接触,主要有经水、土、食物、污染物

感染,经中间宿主感染,经生物媒介感染,直接接触感染等。感染方式是指寄生虫经何种门户侵入宿主机体.主

要有经口感染、经皮肤黏膜感染、经胎盘感染以及自身感染。

3.易感动物:

(二)寄生虫病的特点

1.寄生虫病分布广,感染率高,但发病率较低。

2.多数寄生虫病呈慢性经过,甚至不呈现临床症状,只是引起生产能力降低,只有少数寄生虫病呈急性或

亚急性经过。

3.寄生虫病常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且容易重复感染。

4.只有极少数寄生虫病呈流行性,绝大多数寄生虫病呈地方流行性,部分寄生虫病只有散发病例。

三、寄生虫病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动态

(一)地理分布:寄生虫病常有明显的地方性。一般来说,土源性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只需一个宿主或感染过

程不需传播媒介,所以其地理分布较广;生物源性寄生虫的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或感染时需要传播媒介.因

此,其地理分布会受到严格限制。

(二)季节动态:一般来说,夏季感染比较多。

四、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动物区系、社会因素

五、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寄生虫病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根据掌握的寄生虫的发育规律及流行

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驱虫:驱虫要掌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和感染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驱虫分治疗性

驱虫和预防性驱虫。

1.治疗性驱虫:治疗性驱虫没有时间和季节限制,只要出现患病动物立即采取措施。 2.预防性驱虫: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及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而采取的定期的有计划的驱虫。驱

虫通常在每年的初春秋末,或“成虫期前”进行。

驱虫时应尽量选择高效、低毒、广谱、价廉、使用方便的药物。掌握好用药剂量和驱虫时间,可以先做小群

驱虫试验,安全有效后再做全群驱虫。驱虫后对畜禽加强护理和观察,出现中毒及时解救。

(二)外界环境除虫:1.搞好环境卫生;2.粪便无害化处理:堆积发酵。发酵时产生的生物热可使粪堆中的温

度上升至60-700C,经2-3周后即可杀死粪便中的虫卵、幼虫、卵囊等。3.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三)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第四章畜禽外科病

第四章畜禽外科病

考点一创伤

一、创伤的概念与结构

1.创伤又叫开放性损伤,是由于锐性外力或强烈的钝性外力作用于机体组织或器官,使受伤部位的皮肤或

}膜出现伤口并造成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机械性损伤。

2.创伤一般由创围、创缘、创口、创壁、创底和创腔六部分组成。

二、创伤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出血、伤口裂开、疼痛及机能障碍。

三、创伤的分类

按创伤产生的原因分为刺创、切创、砍创、挫创、压创、咬创。

按损伤后经过的时间分为新鲜创(未出现感染症状)和陈旧创(已出现感染症状)。

按创伤有无感染分:1.无菌创:通常在无菌条件下所做的手术创。2.污染创:创伤被异物和细菌所污染,但

还未造成感染状态。3.感染创:出现严重的创伤感染,甚至引起一定的全身反应。4.保菌创:创伤感染后,经过一

定时间伴随健康的肉芽组织增生,创腔内的细菌仅停留在创腔表面和渗出的脓汁中。虽已造成感染,并未向组

织深层蔓延,也未造成明显的全身症状。

四、创伤愈合的种类和过程

(一)创伤愈合的种类:包括第一期愈合、第二期愈合和痂皮下愈合三种类型。

1.第一期愈合:是最为理想的愈合形式。无菌手术创绝大多数可达到第一期愈合,新

鲜污染创如能及时彻

底处理,也可达到此期愈合。

2.第二期愈合:其特征是创伤愈合时间长,借助于新生的肉芽组织填充创腔,最后在创口表面形成疤痕组

织。愈合后一般会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本期愈合分为三个阶段:

(1)炎性净化期;(2)创伤修复期;(3)上皮形成期:因肉芽组织无神经纤维、无毛囊和汗腺,因此愈合后的疤

痕组织无感觉。

3.痂皮下愈合:当皮肤表面轻度擦伤或挫伤后,则由渗出的血液或浆液逐渐干燥凝固形成痂皮,覆盖在创

伤表面。

五、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创伤感染:是延迟创伤愈合的主要因素;2.创腔内有异物坏死组织;3:受伤部位血液循环障碍;4.创伤部

过多的有害活动;5.不合理的创伤处理;6.机体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

六、创伤的治疗

(一)创伤治疗的一般原则:正确处理局部与全身的关系;防止创伤感染;消除影响创伤愈合的不良因素,加

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各种创伤的治疗方法:

1.新鲜污染创的治疗:(1)及日寸.止血;(2)清洁创围:进行剪毛、消毒;(3)清洗创伤:用生理盐水、3%过氧化

氢、0.1%高锰酸钾溶液等。(4)清创手术:对污染较重的,越早越好,手术完毕,用消毒液清洗创腔;(5)缝合创

口:有创伤感染危险时,可实行部分缝合,并于创口下角留有排液口;(6)创伤包扎:一般对于新鲜污染创,特别

是四肢下部的创伤,均应包扎绷带。

2.化脓化的治疗:(1)清洁创围;(2)冲洗创腔;(3)扩创处理:扩大创口,除去深部异物,切除坏死组织,消灭

创囊,排出脓汁;(4)创伤用药:在创腔内涂布魏氏流膏、复方碘酊油膏。化脓创处理后,一般不进行包扎,实施

开放疗法;(5)全身治疗: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防继发感染。对化脓创的处理,开始每天处理1次,以后每两天

处理1次。

3.肉芽创的治疗:在化脓创愈合过程的中后期,创腔内的肉芽组织逐渐增生,形成肉芽创。其治疗原则是:

促进肉芽生长,保护肉芽组织,预防感染,加速上皮增生,防止肉芽赘生。

治疗过程:清洁创围、清洁创面、创伤用药。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总论 一、传染病基本特征 二、临床特点 1、阶段 (1)潜伏期 (2)前驱期:非特异症状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2、症状体征 3、表现 ①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 应答,而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②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不引起或指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最常见。 ③病原携带状态:能排出病原体。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的传染源通常为携带者,在二次流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潜伏性感染:不排出体外。如单纯疱疹病毒、疟原虫 三、流行过程基本条件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流行性斑疹伤寒:人虱 地方性斑疹伤寒:鼠蚤 乙肝: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 四、影响流行病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五、预防 1、管理传染源 (1)甲类传染病(2种):霍乱、鼠疫【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内上报】 (2)乙类(25种):其中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按甲类处理【其余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内上报】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检疫期长短怎么确定:根据最长潜伏期确定 隔离期怎么确定:根据传染期 ●传染病早期诊断指标:特异性IgM抗体 ●消毒概念: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达到无害化。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

第三章第九节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病原体为肝炎病毒,不包括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HSV)、EB病毒等 1.HAV: ·嗜肝RNA病毒属,为单股正链线状RNA ·分为7个基因型和1个血清型 ·IgM抗体为近期感染的标志(可诊断甲肝),IgG抗体则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2.HBV: ·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同属包括土拨鼠肝炎病毒、地松鼠肝炎病毒;同科包括鸭乙型肝炎病毒 ·为不完全的环状双链DNA ·形态:一般小球型颗粒最多,Dane颗粒最少 大球形(Dane)颗粒:包膜(HBsAg)、核心(HBcAg、DNA、DNAP); 小球颗粒和丝状颗粒(HBsAg) ·基因组结构:分为S、C、P、X区四个位于长链的开放读码框 S区:分为S1、前S2和S三个编码区;三者分别合成pre-S1、pre-S2、和HBsAg HBsAg为小分子蛋白或主蛋白、与pre-S2合称中分子蛋白、三者合称大分子蛋白C区: 前C基因--编码HbeAg(前C区可变异) C基因--编码HBcAg P区:为最长的读码框,编码DNAP(翻转录酶活性的聚合酶,90kD)等,与复制有关 X区:编码X蛋白(HBxAg) ·抗原系统: HBsAg 最早出现、诊断依据;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抗-HBs 保护性抗体;单独阳性可排除乙肝感染 HBcAg HBV复制的标志,血清中游离较少但窗口期可检测 抗-HBc IgM 急性期标志,提示病情活动 抗-HBc IgG 记忆性抗体;低滴度提示既往感染,单独阳性见于窗口期 HBeAg 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常仅见于HBsAg+血清;与HBV-DNA及DNAP有关 抗-HBe 恢复期,传染性降低 3.HCV: ·单股正链RNA ·基因组有显著的异质性:同一基因组的不同区段变异程度有显著区别 ·HCV-Ag含量很低,检出率不高;抗HCV为感染标志,非保护抗体 4.HDV:缺陷病毒,继发于HBV感染;为单股闭合负链RNA 5.HEV: ·单股正链RNA ·抗-HEV-IgM提示近期感染;抗-HEV-IgG急性期滴度高、恢复期下降 【流行病学】 传染源HAV、HEV 急性感染及亚临床感染者(HEV的动物宿主) HBV、HCV、HDV 病人和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HAV、HEV 粪口途径和密切接触 HBV、HCV、HDV 输血和注射、母婴、密切接触、性 易感人群HAV 6月以后,随年龄↑易感性↓、终身免疫

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病基本知识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化的加速,传染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染病的定义、传染途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等。 一、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通过传染途径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微生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感染性,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或从动物传播给人。 二、传染途径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和血液传播等。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体液而传播病原体,如手术刀、注射器等工具的共用。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传播,如结核杆菌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给他人,如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是指通过食物或水源中的病原体传播给人,如霍乱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血液传播是指通过血液传播病原体,如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传播。 三、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定期洗澡等。 2.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洗、消毒和通风,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3.接种疫苗:根据疫情和个人情况,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某些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等。 4.避免接触:避免接触已知患有传染病的人或动物,减少传播的机会。 5.安全饮食:选择新鲜、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生食和未经煮沸的水源,预防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 6.个人防护措施:在特殊环境中,如医院、实验室等,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四、传染病的应对策略 当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有效控制传播。应对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预警: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疫

传染病科普宣传知识

传染病科普宣传知识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或寄生虫引起的 能够传播的疾病。它们可以通过接触、空气、食物、水源和性接触等多种 途径传播给其他人。为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传染病,以下是一些 传染病科普宣传知识。 一、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突然 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和身体酸痛。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 喷嚏时会释放病毒。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是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携带者等。 2.麻疹: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喉咙痛、鼻塞和眼结膜炎等。它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其他人。预防麻疹的最佳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单纯性腺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 由EB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和疲劳等。它可以通过唾液、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给其他人。预防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 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亲密接触。 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感染者的皮肤和黏膜接触到传染源(患者的分泌物、排 泄物或受污染的物体表面)时,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为了预防接触传播,我们应该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和避免共用个人用品。

2.空气传播:病原体通过飞沫或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传播,当我们吸入这些悬浮颗粒时,就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我们应该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避免去拥挤的场所和保持室内通风。 3.食物和水源传播:当我们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时,病原体进入我们的消化系统,从而导致传染病的传播。为了预防食物和水源传播,我们应该选择新鲜的、煮熟的食物,只饮用经过消毒处理的水源。 三、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应该根据疾病预防接种程序的指导,确保接种所需的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基础。我们应该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过病原体后或接触过物品、食物后。此外,我们还应该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避免共享个人用品,如毛巾、牙刷等。 3.避免拥挤和通风:拥挤的场所容易成为传染病传播的场所。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去拥挤的场所,并且保持室内通风,以减少空气传播病原体的机会。 4.留在家中休息:当我们患有传染病时,应该留在家中休息,避免外出接触他人,以防止传播给其他人。 总结: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每个人的责任。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避免接触病原体,我们可以减少传染病的风险,维护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变化轻微,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的致病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使机体发生组织损伤导致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 病原携带状态: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表现的状态,因而成为传染病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个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限而不引起发病,但又不能将病原体完全清除,病原体潜伏于机体内。 散发:(sporadic)指在一定地区内某传染病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的散在发生 流行:(epidemic)指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地常年发病率数倍,一般3到10倍。 大流行:(pandemic)指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超出国界或洲界。 暴发:(outbreak)是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通常为该病的潜伏期内,这些病例多由同一传染源或同一传播途径所引起,如流行性感冒、食物中毒。 季节性:(seasonal)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受季节的影响,在每年一定期间出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 地方性:(localization)由于受地理气候的自然因素或人们生活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某些传染病仅局限在一定地区内发生这种传染病称为地方性传染病。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染者所经过的途径。 医学观察:只对接触者的日常活动,不加限制,但每天进行必要的诊查,以了解有无早期发病的征象,主要用于乙类传染病。 留验,又称隔离观察,是对接触者的日常活动加以限制,并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确诊后立即隔离治疗,主要用于甲类传染病。 标准预防:是基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针对医院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隔离:是指把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安置于指定地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防止病原体扩散和传播。 疫源地消毒,指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的传染源的地区进行消毒,目的在于消灭由于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包括终末消毒和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指当病人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消毒,包括对病人所处环境、所接触物品和排泄物的消毒,也包括病人出院前的自身消毒或死亡后对尸体的消毒处理。 随时消毒:指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及时消毒。 复发:指传染病病人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体内的病

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一般来说凡具有病原体且具有传播可能的疾病均可称为传染病,而我们平时所说的传染病是指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病种(此为狭义的传染病)。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又称为寄生虫病。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一、传染病的特点 1、有传染性、对社会有较大影响,如同星火燎原,一人患病,众人受威胁。 2、威胁较年青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体弱老年人易受袭击,后果严重。 3、疫情具有突发性,变化快,灾害和社会动乱时 , 极易爆发流行。 4、可续发或诱发多种慢性病和癌症的发生。 5、有特异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成本-效益高。 6、传染病防治是一项政府行为,需全社会共同参与、多部门配合。 7、有特异的病原体 8、有流行病学特性:传染性、免疫性 9、流行性: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 10、传染病没有国界、地界。 11、地方性 12、季节性 二、重点传染病分类 1. 肠道传染病:粪-口传播。 霍乱、脊髓灰质炎、甲肝、戊肝、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痢疾、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等。 2. 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播。 肺结核、流感、麻疹、白喉、流脑、风疹、军团菌、SARS。 3. 经血液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 4. 性接触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淋病等 5. 母婴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淋病等 6. 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疟疾、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脑、登革热、狂犬病、炭疽等。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三个基本环节: 1.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麻疹、肺结核、非典) 水、食物、苍蝇(伤寒、甲肝、痢疾、霍乱) 日常生活接触(手、用具、玩具等)

传染病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性)的疾病。 二、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主要);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①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 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结核杆菌等,以隐性感染为主。 ②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 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如汉坦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以显性感染为主。 ③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④潜伏性感染: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除体外,常见的潜伏性感染 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和结核杆菌等感染。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 三、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侵袭力;毒力:毒素和毒力因子;数量;变异性 四、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①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②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 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六、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点 ①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病原体侵入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其长短一般与病原体的感染量成反比; 前驱期: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传染病共有,持续1~3天、急者可无。 症状明显期:前驱期后转入症状明显期、表现出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恢复期: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终止,症状体征消失。 再燃:当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体温未完全回复正常的缓解阶段,潜伏于血液或组织液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 ②常见症状:发热、发疹(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为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病原学】 (一)甲肝: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与过去感染的标志,可长期存在 (二)乙肝: (1)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形式的颗粒:①Dane颗粒,为完整的HBV颗粒,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②小球星颗粒由HbsAg组成,无感染性;③管型颗粒由HbsAg组成,无感染性。 (2)乙肝五项:HBsAg,只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抗-HBs,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过去感染与乙肝疫苗接种后; HBeAg,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低; 抗-HBc,抗-HBcIgM阳性表示急性期或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

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预防与控制措施等内容。 一、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接触、食物和水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速度通常较高,因此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1. 空气传播: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给他人,例如流感、麻疹等。 2.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黏膜或体液传播给他人,例如传统的传染病如疟疾、痢疾等。 3. 食物和水传播:病原体通过食物或水传播给他人,例如霍乱、肠道传染病等。 4. 虫媒介传播:某些传染病的传播需要昆虫或其他类似的生物媒介,

例如蚊虫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 5. 垂直传播:病原体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给新生儿,例如艾滋病母婴传播。 三、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体液、正确使用口罩等。 2. 疫苗接种: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某些传染病,例如麻疹、流感等。 3.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洁空调、通风等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4. 饮食安全:选择新鲜、熟透的食物,避免生食和未经烹饪的食物,加强饮食卫生意识。 5. 防虫措施:采取有效的防蚊措施,例如使用蚊帐、室内喷洒杀虫剂等,可以预防蚊虫传播的疾病。 6. 医学观察与隔离:对于已知感染传染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以防止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

传染病基础知识

传染病基础知识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个体,引起感染和疾病的一类疾病。了解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传染病的定义、传播方式、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一、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类型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接触、飞沫、空气、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个体,导致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二、传播方式 传染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 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病原体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如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体液的直接接触传播。 2.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随着飞沫进入空气中,然后被他人吸入体内导致感染。例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3. 空气传播: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中的粉尘、飞沫等传播给他人,导致感染。结核菌通过空气传播是常见的例子。 4. 食物与水源传播:食物和水源中存在的病原体,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加工和处理,可以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导致感染。例如,霍乱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水源传播给人类。

5. 昆虫媒介传播:一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昆虫叮咬传播,如蚊子叮咬 导致的疟疾。 三、常见传染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染病例子: 1.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飞沫传播。预防流感的最好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结核病:结核菌引起的结核病通过空气传播,主要影响肺部。结 核病可以通过接种结核疫苗、及时就医、合理用药来进行控制和预防。 3. 腮腺炎: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是一种病毒性疾病。腮腺炎 疫苗的接种和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是预防腮腺炎的有效方法。 4. 肺炎:肺炎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病原体可通过空气传播或直 接接触传播。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是预防 肺炎的重要手段。 5.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包括痢疾、病毒性腹泻等,通过食物、 水源、接触污染物等途径传播。保持个人卫生、饮用安全水源、饭前 便后洗手等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的传染病,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传染病的 发生和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控制和预防的一门学科。本文将对传染病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病原体、传播途径、疫情调查与控制措施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基本概念 1.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在人群或动物群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2.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3. 宿主:能提供生存和繁殖条件给病原体的个体。 4. 媒介:起到传播病原体的载体,包括蚊虫、跳蚤、臭 虫等。 二、常见病原体 1. 细菌: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链球菌等。细菌通过 空气飞沫、粪口传播等途径引起传染病。 2. 病毒: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血液传播等途径引起传染病。 3.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通过空气传播 等途径引起传染病。 4. 寄生虫:如疟原虫、钩虫等。寄生虫通过蚊虫叮咬、 食物、水源传播等途径引起传染病。 三、传播途径 1. 直接接触传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如性传播、飞沫传播等。

2. 非直接接触传播: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传播、水源 传播、食物传播等。 四、疫情调查与控制 1. 疫情调查:通过确定病例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 的时空分布、传播途径和群体易感性等。 2. 传染源控制:采取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减少传染 源的扩散。 3. 防控措施:推广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促 使个人和群体采取良好的卫生习惯。 4. 病例监测与报告:监测疫情动态,及时报告病例,使 得防控措施可以更加精确和针对性。 五、传染病分类 1. 急性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如流感、痢疾等。 2. 慢性传染病:发病缓慢、病程长,如乙型肝炎、艾滋 病等。 3. 隔离传染病:通过隔离措施进行传播阻断,如麻疹、 结核病等。 4. 特定传染病:特定人群易感,如肺结核、性传播疾病等。 六、预防与控制 1. 疫苗接种:通过疫苗注射,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和传播。 2. 卫生环境改善:改善卫生环境,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3. 个人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等。 4. 社区控制措施:通过宣传教育、科学防治、定期检查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需要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疾控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就是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并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传播的主导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防止传染病的继续传播。 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依赖于三点: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适用于各种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基本方针。 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1.鼠疫;2.霍乱。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常见的乙类传染病有: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肺结核、淋病、疟疾等,城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 常见的丙类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等。要求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 值得注意的是水痘不在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中,但也需要疾控中心对其进行监测管理。 对传染病的接触者,应分别按具体情况采取检疫措施,密切观察,并适当做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例如,在麻疹疫情出现后对病例所在小区内的目标人群进行麻疹类疫苗的应急接种。 应尽可能地在人群中检出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岗位和随访观察。 切断传播途径

对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消化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 预防措施。其主要措施包括隔离和消毒。 隔离 隔离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地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 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病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 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对由病人的飞沫和鼻咽分 泌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麻疹、流脑、肺结核等,应做呼吸道隔离,常见的呼吸道隔离方式包括:戴口罩,对室内空气用紫 外线或消毒液消毒。对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食具而传播的 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应做消化道隔离,具体隔 离措施包括:不同病种最好分室居住,同居一室时须做好床边隔离;常用治疗 器械,应固定专用;护理人员须按病种分别穿隔离衣,并消毒双手。病室应有 防蝇措施。对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血及体液而发生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应做血液-体液隔离,具体措施包括接触或可能接触血液 或体液时戴口罩;防止针头、刀片等利器损伤,禁止针头回套,应放入防水、 耐刺并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焚烧或灭菌处理等。 (二)消毒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我疾控中心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中使 用最多的是84消毒液喷洒消毒和紫外线照射消毒,这也是目前针对手足口病最 有效的预防性消毒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所谓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 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特异 性和非特异性两个方面。非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改善营养、锻炼身体、提高生活水平等,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但其关键性作用的还是 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通过各类疫苗的常规接种 工作来遏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这已成为保护易感人群,尤其是保 护低龄易感人群的关键手段。

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传染及传染病的概念 (一)传染:病原微生物通过一定途径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 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传染,也称为感染。 (二)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三)传染病的特征: 1.有特异的致病微生物: 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反应: 4.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5.耐过的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二、感染的类型: (一)按感染的来源划分: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二)按病原种类划分: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 (三)按感染的部位划分: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四)按症状是否典型划分: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五)按临床表现划分: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六)按发病严重程度划分:良性和恶性; (七)按病程长短划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感染; 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的病程): 1.潜伏期: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 2.前驱期:潜伏期之后到该传染病特征性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前的这段时期称为前驱期; 3.明显(发病)期:前驱期之后疾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表现出来这段时期称为明显期;这一时期是传染病发 展的高峰阶段,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4.转归期:传染病发展的最后结局时期称为转归期。 四、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畜群。 (一)传染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传染源色 括:病畜和带菌(毒)者 1.病畜:是主要的传染源。前驱期和明显期的病畜,可以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微生物,其作为传染源 的作用最大。 2.带菌(毒)者:又称为病原携带者,是指临床上没有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微生物的动物。分为以下三 种类型:潜伏期带菌(毒)者、恢复期带菌(毒)者、健康动物带菌(毒)者。 (二)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染动物所经历的途径称为传播 途径。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1.水平传播: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是在同一代的动物之间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黏膜创伤等横向传播.称 为水平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传染病重点知识大全

1.传染病学(infectious diseases)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转归以及防治的方法。重点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了解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熟悉向传染病作斗争的方法;掌握诊断技术和治疗原则;为今后研究传染病打下基础 2,传染病(infections disease)亦称为感染性疾病,传染病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一组具有传染性疾病,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真菌、原虫等。 3、.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包括病原体和机体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 4、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进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也是医学检疫的依据。 5、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 )(发病初期)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表现。 6、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 疾病发展到极期,高峰期,某一传染病特异的症状和体征都表现出来了,由轻到重,然后逐步缓解。 7、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当机体免疫力增长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 8、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9、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机体防御受到损伤,体内处于共生状态的微生物,或自然存在的隐匿病原微生物而致病。 10、再燃recrudescence 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的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心恒教育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心恒教育 传染病学 第一单元总论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就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伤。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 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出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行。

后遗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肾综合征出血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伤,临床表现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伤为主要表现。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 隔离: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地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白细胞减少等。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肺结核最常见,主要病变为结核结节,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 包囊:是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形态,包囊抵抗力强,能耐受人体胃酸的作用,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存活数周或数月。

传染病防控知识点

传染病防控知识点 一、传染病基础知识 1.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造成传染病的病原体大部分是病原微生物,小部分是寄生虫。 2. 传染病的特征 (1)有特定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衣原体、真菌等; (2)有传染性,病原体能够在人群间或动物与人之间传播,从而造成传染; (3)传染病的流行有一定的特征,如季节性、地方性等; (4)人体在感染传染病并痊愈后,或多或少可以获得同一疾病的免疫力。 3.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任何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1)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致病的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除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源可以是病人、没有症状的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等。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进行传播,并侵入X的易感者的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经水或食物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经动物和昆虫媒介传播、经接触传播等。 (3)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对某种传染病来说,人群易感性越高,该人群抵抗该病的能力越差,人群易发生该传染病,且容易发生流行。

4. 传染病的一般防控措施 主要的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在学校里具体的措施包括: (1)凭预防接种证明入学 (2)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 (3)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校学习 (4)健康教育 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养成勤洗手等卫生习惯。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 (5)日常性消毒隔离 按卫健委门要求,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内日常性消毒隔离工作。 (6)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要求,配合做好传染病调查处置,负责落实本校内疫情控制措施,每日疫情动态、控制措施落实等信息报送。 二、常见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1.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流感的流行特征 夏秋季和冬春季高发,容易在班级、学校、托幼机构出现聚集性发病或暴发,当病毒变异后出现X病毒时,易发生暴发流行。 3. 流感的主要表现 1)发病急,体温可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至高峰,达到

传染病基础知识

1. 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2. 隐性感染——临床最常见。 3. 显性感染一一恢复期携带者。 4. 病原携带状态一一携带病毒但能排除病原。 5. 潜伏性感染一一不能排除病原,如:水痘,带状疱疹。 6. 一般隐性感染者最多见,病原携带者次之,显性感染者比率最低。 7. 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包括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8. 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感染,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9. 病原携带者无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 10.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相对固定的,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体感染的量成反比。 11.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12. 有些患者在恢复期,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度升高,此为再燃。 13. 稽留热:指体温升高达39C以上,24小时变化不超过1C,如伤寒和斑疹伤寒症状明显期。 14. 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2 C,但最低温度未达正常水平,如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 15. 间歇热:24小时之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间,如疟疾和败血症。 16. 回归热:高热骤起,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数日,后又再次出现,如回归热包柔螺旋体所致回归热。登革热也可以见到类似发热。 17. 波浪热:发热逐渐上升,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至低热或正常,此后又多次重复,可持续数月,如布鲁菌病。 18. 不规则热:指发热患者体温曲线没有规律,可见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等。 19. 斑疹局部皮肤发红,与皮肤表面相平,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等。 20. 丘疹略高于皮肤,可以孤立存在或相互融合,见于麻疹、猩红热等。 21. 斑丘疹为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皮疹,见于风疹、猩红热等。 22. 出血疹:亦称瘀点,为散在或相互融合成片(瘀斑)的皮下出血。多见于流行 性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23. 疱疹:指表面隆起,内含浆液或脓液的皮疹。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立克次体痘等在病程中可见疱疹。疱疹并发细菌感染可成为脓疱疹,已被消灭的天花可见脓疱疹。 24. 荨麻疹:为不规则的片块状丘疹。见于血吸虫病、蠕虫移行症、丝虫病和血清病。 25. 麻疹先见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直到手足心。水痘集中于 躯干,呈向心性分布。伤寒玫瑰疹数量少,主要见于胸腹部。__________________ 26. 水痘、风疹多在病程的第1日出疹,猩红热于第2日,天花于第3日,麻疹于第4日,斑疹伤寒于第5日,伤寒于第6日出疹。| 27. 毒血症:由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如伤寒杆菌释放内毒素入血。 28. 菌(病毒、螺旋体)血症:由不在血液中繁殖的病原体进人血液引起,许多传

打印传染病基础知识整理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进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响的过程。 二、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相比有哪些特点 〔1〕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响。〔4〕耐过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大多数传染病都具有该种病特征性综合病症、潜伏期、病程经过。 三、感染类型的不同分类 按感染部位:全身感染;局部感染;按病原的种类:单一感染〔单纯感染〕;混合感染;继发感染: 按临床病症: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亚临床型感染〕;消散型感染〔一过型感染〕;顿挫型;温和型: 按病症是否典型:典型感染;非典型感染;按病程长短:最急性感染;急性感染;亚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按病的严重程度:良性感染;恶性感染;按感染的发生: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按病毒的感染时间:持续性感染;长程感染〔慢病毒感染〕: 四、持续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动物处于长期持续性感染状态,病毒与宿主共生平衡,动物可终生带毒、排毒。〔PRRSV,PRV) 五、传染病的开展阶段 1、潜伏期: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疹病症开始出现时止,这段时间称潜伏期。 2、前驱期:于潜伏期之后至某传染病出现主要病症之前为止,是疫病的先兆阶段,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变化,但主要的特征性不明显。 3、明显〔发病〕期:典型病状出现,是疫病开展的顶峰阶段,诊断上较易识别。 4、转归〔恢复〕期:疫病开展的最后阶段,转好那么恢复,转坏那么死亡,视病原致病性能力及机体的抵抗力。但在逐渐恢复的过程中,有些仍可能是带菌〔毒〕动物。 六、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和人,包括传染病的畜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人畜共患病中的病人或带菌带毒者。 2、传播途径: ①水平传播 a.直接传播 b.间接传播:经污染的物体、饲料、饮水传播;经空气传播;经土壤传播;经活的媒介物传播。 ②垂直传播: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3、易感动物:畜群假设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具有较大的易感性,会被入侵发病,这些畜群是这些病原体的易感畜群。 七、疫源地与传染源的区别 1、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传播到达的地区。 2、传染源:指带有病原体和排出病原体的动物。采取隔离、治疗和处理。 3、疫源地的含义比传染源广,疫源地除传染源外,还应包括污染环境的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止易感动物感染等。 4、疫源地的范围比传染源广:除传染源之外还包括污染的物体、畜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有感染可疑 的动物和贮存宿主等,可能是个别栏舍、牧地,也可能某个牧场,自然村或镇或更大地区。根据范围大小,可分为疫点和疫区。 八、疫点和疫区的区别 1、疫点:指范围较小的疫源地,如病畜所在的栏舍、场地、饮水点。 2、疫区:由许多相互连结的疫源地所组成,一般指某一传染病流行的地区,包括病畜发病前一段时间内曾到过的地 方。 九、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传染源:传染源已消灭。 2、传播途径:通过彻底消毒等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出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3、易感动物:所有易感者都过了该病的潜伏期而无发病或新的传染出现。 十、何为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地:有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不依靠人畜的活动而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并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传给人或家畜,这种病称作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作自然疫源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