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

一、人口与城镇化现状分析

(一)镇域现状人口

1、户籍人口数

截至2012年底,XX镇户籍人口总数共31059人,其中户籍农业人口28761人,户籍非农业人口2298人,户籍户数共8321户,户均人口3.73人。

2、登记暂住人口

截至2012年底,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共154人。

3、镇域人口总数

截至2012年底,XX镇域总人口共31213人,其中户籍人口31059人,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数共154人。

XX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一览表(单位:人)

资料来源:XX派出所

(二)镇区现状人口

至2012年底,XX规划镇区范围内共有人口约0.6万人。其中:

1、XX居委人口2298人。

2、登记外来暂住人口154人。

3、镇区周边与镇区呈连片发展、联系紧密的部分自然村人口(包括XX村、^),约3500人。

二、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一)镇域户籍人口增长预测

XX镇户籍人口数据具有较好连续性,假定户籍迁入迁出制度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户籍人口增长外部环境不发生较大变化,我们采用多种数学方法对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综合确定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1、线性回归模型

P t = a + bt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

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线性回归公式:P t = 321.43t -614695.73

根据线性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2、对数回归模型

P t = a*Ln(t) + b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对数回归公式:

P t = 645305.51*Ln(t)–4876743.35

根据对数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3、指数回归模型

P t = a*e bt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

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指数回归公式:

P t = 0.0000212*e0.01050503t

根据指数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8万人,2030年为3.87万人。

4、镇域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上述线性回归、对数回归、指数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数值接近,可以认为在有多年连续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预测结果是较为可靠的。综合上述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取平均值,则XX镇域户籍人口预测结果为:

近期(2020年):3.47万人

远期(2030年):3.81万人

(二)镇域暂住人口预测

XX镇现状暂住人口规模较小,但考虑到XX镇所面临的发展形势,预计远期暂住人口数量将会大幅提升。

考虑暂住人口将大幅增长,主要基于如下两点重要因素:

一是YY市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对XX镇的影响。XX镇现状为ZZ区下辖外围城镇,公共服务与各项基础设施与ZZ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YY市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XX镇作为市区范围内人口密度较低、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城镇,与市区的联系本就非常密切,今后受市区辐射带动连片发展的趋势明显。

二是ZZQQ科技产业园较快增长对XX的影响。ZZQQ科技产业园位于XX镇东南面,根据《ZZQQ科技产业园分区规划》,园区规划用地规模9.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万人。近年来QQ科技产业园实现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以电子电器、五金刀剪、新型建材、饲料等为主的产业集群,产业用地也不断扩张,XX镇政府积极配合QQ科技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大力做好QQ科技产业园XX片区的征地工作。同时,快速增长的产业人口在居住以及各项公服务等各方面需求,需要依托产业园周边地区解决。而XX镇区与QQ科技产业园距离仅约5公里,跟现状市区相比,XX镇区消费水平以及各方面门槛较低,对产业人口较有吸引力。

综合上述分析,规划取2020年暂住人口为户籍人口的0.2倍,2030年暂住人口为户籍人口的0.5倍,并。则镇域暂住人口预测结果为:

近期(2020年):0.70万人

远期(2030年):1.90万人

(三)镇域人口预测结果

将上述镇域户籍人口以及暂住人口预测结果相加,则镇域人口预测结果如下:

近期(2020年):4.17万人(其中暂住人口0.70万人)

远期(2030年):5.70万人(其中暂住人口1.90万人)

三、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化水平现状

按照现状(2012年)城镇人口规模占镇域总人口规模总数的百分比来确定城镇化水平,则2012年XX镇的城镇化水平为19.1%。

(二)上层次规划城镇化发展目标

根据《GG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75%以上,其中G西沿海地区达65%-70%。

根据《YY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70%,到20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75%-80%。

根据《YY市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市域城镇化水平发展目标为55%,其中打造以ZZ区等一体化发展区为城市主中心区,推动YY市区和ZZ区一体化发展。

(三)城镇化水平预测

参考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当城镇化水平低于30%时,城镇化水平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上升到30%以后,将进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期;在城镇化水平达到约60%-70%时,城镇化的速度将趋缓。

XX镇2012年城镇化水平为19.1%,从XX镇自身来看,还处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缓慢阶段。但从行政区划上看,XX镇属于YY市ZZ 区管辖范围。从地理上看,XX镇离现状YY市建成区也非常近。从发展前景上看,XX镇是市区今后扩容提质的重要节点。而2012年YY 市总体城镇化水平约为50%,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时期。因此,预计近期(2020)XX镇的城镇化水平达到2012年现状YY市总体城镇化水平:50%,;远期(2030年)接近总体规划中全市城镇化的平均水平下限:72%。

四、镇区发展规模预测

(一)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综合考虑人口发展的历史和中心镇的推进,XX中心镇区到2030

年将成为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宜居城镇。根据前文对镇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的预测结果,预计XX镇区人口规模如下:

近期(2020年),规划XX镇区总人口为2.09万人,占XX镇域总人口的50%左右,其中暂住人口0.70万人。

远期(2030年),规划XX镇区总人口为4.10万人,占XX镇域总人口72%左右,其中暂住人口1.90万人。

(二)镇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要求,现状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范围为105.1-115.0平方米/人的,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为90.0-110.0平方米/人,规划人口规模≤20万人时允许调整的幅度为减0.1-20.0平方米/人。按《GG 省中心镇规划指引》(GDPG-005)要求,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范围为100.1-120.0平方米/人的,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为100.0-120.0平方米/人,允许调整的幅度为减0-10平方米/人。

XX镇区现状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110.8平方米/人,根据上述要求,结合XX镇的用地实际情况,确定XX镇区城镇建设用地人均指标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均控制在110平方米/人以内。

XX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表

人口预测方法

现状需安置人口109552人。 本次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339.24公顷 规划用地指标表 上位总体规划工业用地面积4144.76公顷 上位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

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 二、人口规模 古雷港口经济区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两大类。 1、就业人口规模 本规划区内的就业人口主要是工业用地的就业人口。 (1)就业人口密度指标的分类确定

通过国内工业用地的经验数据类比分析,考虑到石油炼化工业的特殊性,其就业人口密度偏低,其中上游产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占地规模大,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经验数据表明,一般石化产业就业人口密度为6-20人/公顷,本规划石油炼化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取7人/公顷,中下游产业用地就业人口密度取20人/公顷。 经验数据表明,综合类工业用地就业人口密度一般为80人/公顷;高新工业园用地就业密度为120人/公顷。 (2)工业用地的就业人口规模 本次规划的石油炼化产业用地(即三类工业用地)约为478公顷;石化中下游产业用地约为2536公顷;二类工业用地约为987公顷;一类工业用地约为12公顷。 综上,计算可得,规划期末东海岛新区可容纳的工业用地就业人口数量约为:478公顷×7人/公顷+2536公顷×20人/公顷+987公顷×80人/公顷+12公顷×120人/公顷=136886人,约为13.4万人。 (3)仓储、港口用地等就业人口规模 考虑到仓储、港口用地的集约紧凑,仓储、港口用地均按10人/公顷用地指标计算。 仓储、港口用地297+1130=1427公顷,就业岗位约1.4万人。 (4)就业相关人口规模 经济区内总就业人口还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就业人口,约占总就业人口的20%,因此,计算可得,经济区总就业人口数量约为:(13.4+1.4万人/(1-20%)=18.5万人。 考虑到新区内就业人口部分带眷,取平均带眷系数为1.5,因此,可估算,就业相关人口为18.5万人×1.5=27.8万人。 2、根据本规划区功能组团的特点,文教科研功能是东部片区的重要职能之一,将吸收一定的人口,参照国内有关文教科研区的用地标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本专题论证报告是在充分分析论证城市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和自身的优劣条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从全省和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依据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结合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全县的现状发展基础,把握节约用地和科学合理用地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目标及规模,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城市新世纪加快发展的可能,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一、某某市概况 某某市位于####中部,东经114°02”;-114°19”;,北纬33°46”;-34°14”;。东西宽,南北长,总面积,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总人口万人。全县辖****五镇七乡,382个行政村,2292个自然村。 某某市位于333等四地市交汇处,地方铁路某某省铁路和某某省由西向东横贯,**省道、***省道,8***省道,****省道,从境内穿过。距规划的**高速10公里,某某市位于某某省经济辐射圈之内,发展前景良好。 二、分析与预测依据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某某省城市化“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发展规划》; 3、《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4、《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某某市县城总体规划》。 三、规划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 某某市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2001年底,全县人口总数为万人,人口密度为707人/平方公里,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亩。 (一)县域人口增长规模预测 2001年底某某市总人口为万人,非农业人口56673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 某某市域总人口,1995-2001年变动情况见下表

专题: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专题: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一、城市人口现状 1、统计口径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建设部城市规划司(97)建规字第8号《关于上报核定城市规模材料的要求的通知》和浙江省建设厅浙建规(1997)10号《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的意见》的要求,城市人口统计范围应与城市建设用地统计范围相一致。 根据浙江省建设厅的有关文件规定,现状城市人口是指“现状建设用地范围内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暂住一年以上的人口”;规划人口按“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暂住一年以上的人口”为基数。 2、人口现状 根据松阳县城的建设用地情况,现状建成区范围包括:6个居委会(城东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城北社区、城中社区、古城社区)、21个村委会(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七村、八村、九村、十村、十一村、十二村、十三村、项弄村、白沙村、北山村、瓦窑头村、塘寮村、安乐山村、水南村、青龙村)。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资料,2003年6个居委会的总人口为21737人;21个村委会的总人口为15343人;合计人口为37080人。 由于目前暂住人口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暂住人口的具体数据收集困难。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县城内的外来人员明显增加。根据公安部门的估算,在县城现状建成区范围内,2003年暂住人口数约为7500人。此外,2003年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松阳校区的生数约为2150人左右①。 上述几项人口数据的总和为松阳县城的现状城市总人口,为46730人。 二、城市人口发展分析 1、城市人口发展概况 松阳县城城市人口的增长情况为:1982年,松阳县城建成区人口为16872人;1991年建成区范围内人口为27421人;1998年建成区范围内人口31832人;2003年建成区范围内人口为46730人。1983~1991年,城市人口平均增长率为5.54%;1992~1998年平均增长率为2.15%;1999~2003年平均增长率为7.98%;1983~2003年的平均增长率为4.97%。 2、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2003年户籍政策有所调整,外来就学的学生可以不把户口迁入,致使当年统计人数有所下降。2003年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松阳校区在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学生数为1778人,实际在校学生约为2150人。

专题一人口与用地规模研究

第一章总则 1.1城市概况 梁山县总面积963平方公里,隶属山东省济宁市,位于济宁市、泰安市、菏泽市和河南省濮阳市交界处,东北距济南150公里,东南距济宁70公里,东距泰安110公里,西南距菏泽90公里,西距濮阳130公里。县境东面与东平、汶上县毗邻,南、西面与嘉祥、郓城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河南省的台前县相望。 梁山县地处京九经济带上鲁西南与省内其他地区联系的交通要冲。县内有京九铁路、京杭大运河、济菏高速公路、220国道,以及250、254、333和337四条省道通过,南水北调线路也将从县域内贯穿。京九铁路梁山站位于县域西部,是沟通京九、京沪两大交通动脉的最近联接点。京福高速、京沪高速距县城均不足百公里。县城距济宁机场仅40公里。 梁山县现辖梁山街道、水泊街道2个街道办事处,小路口镇、杨营镇、拳铺镇、小安山镇、馆驿镇、韩岗镇、韩垓镇、黑虎庙镇、寿张集镇9个镇,赵堌堆乡、马营乡、大路口乡3个乡和1个开发区。 2008年,全县总人口743135人,其中农业人口625980万人,非农业人口117155万人。人口密度为773人/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08年,梁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54:25,人均生产总值15951元。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45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78572万元。2008年,梁山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7元。 1.2研究背景 2008年,将徐集镇整建制并入拳铺镇,建设新型乡镇,调整充实梁山风景区管委会,将风景区周边18个村庄划归风景委;2010年7月,黑虎庙、寿张集撤乡建镇。梁山县行政区划的调整势必影响县域城镇体系格局。 2005年以来,梁山县城镇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上版总体规划中预测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已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

栾城县城乡总体规划 人口与用地专题专题报告

目录 1.相关规划概况 (1) 2.现状分析 (1) 3.人口规模预测 (12) 4.用地规模预测 (23) 5.发展建议 (29)

1.相关规划概况 涉及人口与用地预测的相关规划主要包括《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河北栾城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及《石家庄市栾城县城乡统筹规划(2010-2030)》。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规划栾城为石家庄都市区组团城市之一,2020年县城人口18万人,达到小城市规模,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1.5平方公里。 《河北栾城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预测2010年县域总人口38万人,县城11万人,县城建设用地14平方公里;2020年县域总人口47万人,县城18万人,县城建设用地21.5平方公里。 《石家庄市栾城县城乡统筹规划(2010-2030)》预测2020年县域总人口55万人,县城人口24万人,县城建设用地26平方公里;2030年县域人口83万人,县城人口40万人,县城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 根据栾城县公安局提供数据,2009年,栾城县县域总人口31.54万人,县城总人口为7.68万人,县城建设用地约10平方公里,均小于上版总体规划预测值。 2.现状分析 2.1. 现状人口分析 2.1.1 人口总量分析 截止2009年,栾城县县域人口共计315436人,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73‰。其中栾城镇与窦妪镇占人口总量的比例最大,分别为24.3%和14%;栾城镇、楼底镇、冶河镇的人口密度较大,分别为1467、1142、1182人/平方公里。

图 1 乡镇人口比重图 图 2 县域人口密度分布图 2.1.2 人口历年增长分析 通过对栾城2001至2009年间的人口总量分析,可以看出,栾城县人口总体呈增长态势。其中2001至2004年间人口略有减少,2005至2009年间则明显增长,2006、2007、2008、2009年连续4年人口增长率超过了10‰。 年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县域人口(不含郄马镇) 294985 294588 294431 294399 295957 299671 304724 308428 315436 人口增长率(‰) —— -1.35 -0.53 -0.11 5.29 12.55 16.86 12.16 22.72 人口自然增长率(‰) 4.00 2.13 5.56 5.71 3.51 4.02 3.22 5.95 5.73 人口机械增长率(‰) —— -3.48 -6.09 -5.82 1.78 8.53 13.64 6.21 16.99 注:数据来源于栾城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280000 290000 300000 310000 32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人 图 3 2001~2009年栾城县人口增长曲线图

(完整版)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 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 一.概述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 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 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 四绝”。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 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现状: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 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 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 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 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 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2 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2.城镇职能 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 (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 区的核心城市; (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 (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 想家园。 城镇名称职能类 型 功能定位 鹿寨工业型柳州都市圈东部的工业扩散基地,湘柳线上新的区域增长中心,广西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融安 工业商 贸型 柳北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带的主要组成部分,农 林产品加工、贸易和旅 游服务基地。 城镇名称职能类型功能定位 融水 旅游、工 业型 柳北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带的组成部分;柳州重要的旅游城 镇和以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基地、物资 集散基地。 三江旅游型柳州市重要的旅游和区际商贸中心。 柳江工业型柳州的重要卫星城镇。 柳城工业型柳州都市圈北翼的工业重镇。 3.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一、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东与饶平接壤,西与揭阳毗邻,南临汕头、澄海,北与丰顺 交界。 1、城市性质潮州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业发达的以轻型、高效、外向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门类为重点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2、城市规模潮州市区现状城市(常住)人口35.21万人(1999年末),其中非农人口28.90万人。规划远期(2022年),规划城市常住人口为55万人,流动与暂住人口为14万人。 潮州市现状(1999年末)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5.6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72.84平方米。规划远期(2022年),潮州市市区城市建设用地应控制在44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确 定为人均80平方米。 3、城市发展方向1、规划保持原规划确定的城市总体向西发展,适当向桥东地区发展的大方向。 2、在城市的近中期发展中,以发展充实潮州大道两侧(枫溪区和湘桥区之间)地区为主,重点 完善该地区的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改变城市现状两大区片(枫溪区、湘桥区)的松散格局,使城 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城市中远期的发展以城市的西向外延扩展和沿滨江发展为主,火车站站区亦会有较大规模的 开发建设。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向韩江东岸发展。 4、远景城市发展以西南、西北向为主。主要发展形态由圈层式拓展向轴带状发展演进,并基本 形成具有滨江特征的城市景观与环境。 4、规划布局和分区1、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 其生存环境,将古城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和居住分区,重点控制在城区东、北、西三面 的自然景观环境。将古城区和自然景观环境作为潮州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保护。

城市人口预测案例

五、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预测 (一)中心城区现状人口规模的测算 咸宁中心城区主要由咸安区的三个街道办事处组成,即温泉街道办事处、永安街道办事处和浮山街道办事处组成。根据建设部规划司发文(97)建规字第8号文《关于上报核定城市规模材料的要求的通知》的规定:城市人口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现状建成区范围内的非农业户籍人口和现状建成区范围内的农业户籍人口以及现状建成区内的暂住人口。2004年咸宁市中心城区现状人口规模为2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3万人,农业人口2.4万人,暂住人口1.2万人,外地学生2.5万人(见表1—27)。 表1--27 咸宁市中心城区现状人口规模及组成(万人) 类别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暂住人口外地学生合计 数量21.3 2.4 1.2 2.5 27.4 (二)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将城镇人口与用地对应起来,其统计方法和统计范围独特,一般难以获得连续的、准确的数据,但可以通过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分析,看出城市人口发展变化的轨迹。1991年咸宁中心城区现状人口为9.58万人,到1998年增加到19.98万人,到2004年进一步增加到27.4万人(见表1—28),由表可以看出,咸宁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总体呈快速增加趋势。 (三)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预测 1、经验增长率法 经验增长率预测法就是根据最近几年咸宁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规律,确定未来总人口增长的比例,通过以下数学公式计算各规划期中心城区总人口: P=P0×(1+V)n P0为规划基础年中心城区的总人口; P为规划期中心城区的总人口; N为基础年到规划期的年限。 表1-28 1991-2004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变化表 时间人口(万人)增长率% 1991 9.58 1998 19.98 11.07

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

四、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 1、沾溪镇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沾溪镇城镇人口基数确定,以现状建成区用地与人口相对应的原则来统计。根据沾溪镇的实际情况,现状城镇人口基数为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中除包括城市规划区内户籍人口以外,还包括城镇规划区内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不计入城市人口规模。 站溪镇人口用地情况一览表 (1)、人口规模现状 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沾溪村、石洞港村、殷家洲村、军田冲、春山湾、石桥湾、罗家坪。现状总人口约为3950人,其中包括非农业人口375人,农业人口2920人,通勤人数500人,流动人口155人。 (2)、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参照《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选取综合分析法、指数增长法两种方法对桃江县站沾溪镇镇区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分析。 综合分析法 根据人口综合自然增长率以及机械增长数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 Pt=P0(1+r)n+P·n 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 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

r——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 n——预测年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至2007年,沾溪镇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2%左右,考虑到城镇未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参照国家制定的人口政策,初步将沾溪镇的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定为12‰,中期定为8‰,远期定为5‰。此外,考虑到桃花江核电站的建设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能会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员,现将未来的机械人口增长数定为500人/年。 综上所述,根据预测公式为:Pt=P0(1+r)n+P·n 2、沾溪镇镇区用地规模预测 (1)现状人均用地指标 2011年,规划范围内现状人口约为3950人,建成区用地为50.2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27平方米/人。 (2)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之规定,沾溪镇现状人均用地为127m2/人,属于第四级,规划调整幅度为减0~10㎡/人。按照两型社会示范 区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沾溪镇地处山区,可开发用地规模较小之实际,规划确 定城镇规划近期内人均用地标准为125㎡/人,中期为120㎡/人,远期为105㎡/ 人左右。 (3)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人均用地125㎡/人,用地规模为767875㎡。 中期(2020年)人均用地120㎡/人,规划建成区1067760㎡。 远期(2030年)人均用地105㎡/人,规划建成区1517775㎡。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 一、人口与城镇化现状分析 (一)镇域现状人口 1、户籍人口数 截至2012年底,XX镇户籍人口总数共31059人,其中户籍农业人口28761人,户籍非农业人口2298人,户籍户数共8321户,户均人口3.73人。 2、登记暂住人口 截至2012年底,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共154人。 3、镇域人口总数 截至2012年底,XX镇域总人口共31213人,其中户籍人口31059人,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数共154人。

(二)镇区现状人口 至2012年底,XX规划镇区范围内共有人口约0.6万人。其中: 1、XX居委人口2298人。 2、登记外来暂住人口154人。 3、镇区周边与镇区呈连片发展、联系紧密的部分自然村人口(包括XX村、^),约3500人。 二、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一)镇域户籍人口增长预测 XX镇户籍人口数据具有较好连续性,假定户籍迁入迁出制度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户籍人口增长外部环境不发生较大变化,我们采用多种数学方法对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综合确定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1、线性回归模型 P t = a + bt 式中P t:第t年末的人口t:年份 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线性回归公式: P t =321.43t -614695.73 根据线性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

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2、对数回归模型 P t = a*Ln(t) + b 式中P t:第t年末的人口t:年份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对数回归公式: P t =645305.51*Ln(t)–4876743.35 根据对数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3、指数回归模型 P t = a*e bt式中P t:第t年末的人口t:年份 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指数回归公式: P t = 0.0000212*e0.01050503t 根据指数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8万人,2030年为3.87万人。 4、镇域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上述线性回归、对数回归、指数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数值接近,可以认为在有多年连续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预测结果是较为可靠的。综合上述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取平均值,则XX镇域户籍人口预测结果为: 近期(2020年):3.47万人 远期(2030年):3.81万人 (二)镇域暂住人口预测 XX镇现状暂住人口规模较小,但考虑到XX镇所面临的发

基于人口与建设用地关系的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

基于人口与建设用地关系的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以江西省 南昌市为例 张周权;程朋根;叶露 【摘要】Urbaniz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theme of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siz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s always been a hot issu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method is to combine the city's future development goal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end.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pop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land from 2002 to 2010 in Nanchang city, forecast the size of the population of Nanchang by Zipf's law, then using econometric methods, constructing the double logarithmic equ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population and the scal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rough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VAR model analysis, cointegration test and other methods to test and correct. According to this way, the siz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Nanchang city of 2011-2014 was forecasted and tested, we found 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were not less than 5%. Finally, The forecast value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of Nanchang city in 2020 was 288.343 km2.%城市化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也一直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南昌市2002-2010年人口和建设用地统计数据,利用Zipf法则等方法预测南昌市的人口规模,然后借鉴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之间的双对数方程,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VAR模型分析、协整性检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和纠正.同时,对

哈尔滨王岗镇总体规划

哈尔滨王岗镇总体规划 第一部分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一、现状概况 (一)村镇体系发展现状 1、村镇总体格局 王岗镇目前已形成了1个镇政府所在地城镇、11个行政村、一个国营农场、17个自然屯在内的,中心城镇、行政村、自然屯三级村镇聚落的村镇体系。总人口45810人,总用地5887.34公顷,建成总面积993.67公顷。 2、村镇体系职能结构 王岗镇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王岗镇1个镇域中心城镇为核心,以11个镇域区域中心——行政村为主体,若干自然屯为网络的镇域村镇体系。

3、村镇体系空间分布 以王岗镇为中心,整个镇域处在由三环(规划)、四环、哈双公路、学府路、机场路和京哈铁路所组成的扇形网络内,各村镇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村镇体系规模结构 镇域现已形成了以王岗镇为首位城镇的村镇规模结构。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王岗镇乡镇企业发达,工业产值增长迅速。200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3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6.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7:86:7。人均职工收入4341元,农民收入3793元。 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稳定增长,发展潜力大。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其中电磁电缆、机械、建材、轻工业、新能源等为主导部门,效益较好,发展势头迅猛。第三产业以初级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为主,果品大市场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因素。 (三)存在问题 1、村镇体系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2、村镇体系职能结构不尽合理 3、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4、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5、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四)规划总体方案 1、职能结构 (1)近期规划(2001~2007年) 形成以王岗镇一个一级城镇为核心,以杜家村等3个二级村(镇)为主体,以7个三级村(镇)为辅的村镇职能分工体系。 (2)远期规划(2008~2020年) 撤兴农村,划入王岗镇,增加王岗镇的发展空间。形成以王岗镇一个以及城镇为核心,杜家村、永丰村、哈达村3个二级村为主体,以6个三级村(镇)为辅的村镇职能分工体系。 2、空间分布 (1)近期(2001~2007年) 规划到2010年形成以王岗镇为中心,以杜家村、永丰村、兴农村为主体,7个行政村为辅的镇域村镇体系。以种植业、畜牧业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制造业为主体,以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建设特色城镇经济。 (2)远期规划(2008~2020年) 规划到2020年形成以王岗镇为中心,以杜家村、永丰村、哈达村为主体,6个行政村为辅的镇域村镇体系。以种植业、畜牧业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制造业为主体,以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建设特色城镇经济。 3、发展轴带 镇域规划发展轴三条:一级发展轴一条:近期以永丰村、王岗镇和兴隆村为一级发展轴;远期以兴隆村、王岗镇(含兴农村)、房身村、哈达村和永丰村为一级发展轴。二级发展轴两条:近期以卫星村、兴农村、永红村、红星村为一条发展轴,以兴隆村、靠山村、哈达村为另一条发展轴;远期以卫星村、王岗镇(含永红村)、永红村、红星村为一条发展轴,以兴隆村、靠山村、哈达村为另一条发展轴。 4、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

第二部分:六安市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2011—2020) 第一章六安市总人口规模预测 一六安市人口现状 ⑴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561170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 月1日零时的595344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41739人,下降5.74%,年平均下降0.59%。全市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711844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6036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14798人,增长7.80%,年平均增长0.75%。 ⑵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739089户,家庭户人口为536476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1人减少0.43人。 ⑶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61086人,占50.98%;女性人口为2750615人,占49.0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12下降为104.02。 ⑷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3514人,占17.70% ;15-64岁人口为4020557人,占71.65%;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7630人,占10.6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0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49个百分点。 ⑸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4361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3873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23603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69686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374人上升为434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6042人上升为960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3472人上升为3984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9285人下降为30238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444714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35557人,文盲率[5]由9.75%下降为7.92%,下降1.83个百分点。 ⑹常住人口地区分布(表一)

2021《滨州总体规划人口用地专题报告》

《滨州总体规划人口用地专题报告》 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报告 第一节市域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 一、总人口及城镇体系规模现状 1.总人口现状 xx年全市户籍总人口为368.9万人,比上年增加2.3万人,总人口占全省的4%。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5‰,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6.2‰。 xx年总人口概况 2.历年总人口 xx年滨州市历年总人口 3.城镇体系规模现状 xx年大中小城镇规模情况如下表。 现状城镇规模概况 二、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 1.总人口预测 利用综合增长率法和线性回归分析,参考《滨州市远景规划》中人口专题(该专题对滨州市区域总人口及城市人口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综合确定xx年区域总人口为385万人,2020年控制在425万人左右,2030年左右人口达到最高值,约450万人,故远景总人口控制在450万人以内。 2.城市化水平预测

滨州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有三个方面。(1)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客观规律;(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富裕劳动力亟须向外转移。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通过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即通过城市化的途径解决;(3)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协调发展,客观要求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 本次规划确定滨州市城镇发展方针为。优先发展滨州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县级中心城市,择优培育中心镇,促进小城镇集中进愁发展,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 在城市化方针指导下,结合各个县城总体规划,采用列举法对滨州市各级城镇规模做出分析判断,最后预测滨州市城市化水平xx年达到51%左右,2020年达到65%。详见下表。 城市化水平预测(单位:万人,%) 第二节中心城人口现状人口统计 一、滨城区人口现状 根据滨州市统计年鉴,xx年底,滨城区户籍人口为621966人。xx年底,户籍人口为613130人。xx年较xx年增加户籍人口8836人。 滨城区xx年户籍人口一览表 二、中心城现状人口统计 1.现状人口统计口径 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角度来考察,城市人口应包括居住在城区内的一切人口,包括一切从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活动,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报告

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报告

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报告 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综合平衡法和目标时序预测法两种人口预测方法,可以得出近似的人口预测值。由于中心城区周边4个建制镇距离城区较近,为统筹安排城区镇区发展,将周边的黄田、西湾、鹅塘和莲塘一并纳入城区考虑。通过综合分析,预测规划期内市区人口规模为: ⏹2002年,现状人口15.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万人,暂住人口2.6 万人; ⏹2010年27万人,为人口稳定增长期,年均增长1.5万人; ⏹2020年45万人,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期,年均增长1.8万人。 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以及现状城区的人均建设用地情况,未来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宜在第IV级内确定,即人均105-120平方米左右。规划用地规模为: ⏹2010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内人口为27万人,人均用地按照110平方米, 用地控制在30平方公里左右; ⏹2020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内人口为45万人,人均用地按照110平方米, 用地控制在50平方公里左右。 一、城市人口规模 1、现状城区人口规模 按照《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建办规函【1996】40号文件的要求,城市人口规模应反映城市中的实际人口状况。在确定城市用地规模、设施能力和环境容量时,应以居住在城市的实际人口数量为依据。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应以规划建成区内的实际居住人口为测算基础。实际居住人口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居住在城区的非农业人口 ⏹居住在城区的农业人口 ⏹居住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按五普口径则为半年以上) 本次市区规划范围包括八步镇及黄田、西湾、鹅塘、莲塘和沙田镇的部分用地,根据上述原则,本次总体规划人口规模计算以中心城区建成区、4镇镇区为界限,作为计算城市人口的基数。 ⏹2002年,八步镇总人口为11.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7.31万人,农 业人口为1.4万人,暂住人口为2.6万人。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1]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 人口、用地规模预测专题报告 (2001—2020年) 安顺市人民政府 2001年12月

一、人口、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概况 1、行政区划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四邻分别与贵阳市、黔南州、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及六盘水相接,属贵州省黔中经济带的西端重要区域。 安顺市曾有两次较大行政调整。1996年1月,原属安顺地区的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和息烽县划归贵阳市代管和管辖;2000年6月,安顺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安顺市,撤销原县级安顺市,设立西秀区。安顺市共辖1区5县共36个建制镇和44个乡(含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264平方公里,总人口252.29万人。 2、城市规划 从1956年起,安顺市曾先后编制了四次城市规划,其中1994年编制完成的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于1996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两次比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同时西部大开发等外部条件的改变,城镇化的机制有了新的变化,城市发展处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二)安顺市人口、用地现状 1、安顺市人口现状 2000年,安顺地区撤销,成立安顺市,行政区划与原安顺地区一致。撤销县级安顺市,设立西秀区(含开发区),实行市带县(区)的行政体制。安顺市范围包括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西秀区,全市国土总面积9264km2,2000年全市总人口252.29万人,人口密度为272人/平方公里,全市非农业人口为38.77万人。 由于行政体制的调整原因,在调研和搜集资料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在资料的整理过程中,沿用原安顺市(县级市)资料作为西秀区历史资料,名称统一为西秀区,其它县沿用原名,这样既有利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整理,又尊重行政区划的延续和发展。下文中的安顺市指地级市,其统计数据沿用“安顺地区”资料。 (1)总人口及构成、分布 2000年安顺市全市总人口为252.29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3.41‰。 2000年全市非农业人口为38.77万人,占总人口的15.37%。城镇人口为65.2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5.9%。 安顺市人口的性别构成中,女性人口为120.57万人,男性人口为131.7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9(女性为100)。 安顺市的人口及构成分布见下表: 2000年安顺市人口状况及分布简表 注:人口数据系第五次人口普查数。

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老集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 专题研究报告 ****** 学号:*********** 班级:09城市规划一班 指导老师:李保民肖铁桥

目录 第一章城镇概况 一、概述 二、发展简介 三、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章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镇域总人口及城镇化现状特征 1、镇域总人口 2、城镇化水平 二、镇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1、镇域总人口预测 (1)人口综合增长率法 (2)基于逾渗理论的生态容量法 (3)镇域总人口确定 2、城镇化水平预测 (1)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预测 (2)联合国法 (3)平均增长率法 (4)相关研究 (5)城镇化水平确定 三、城镇化发展途径 第三章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一、城镇人口现状 1、城镇人口统计口径 2、城镇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 3、城镇现状人口确定 二、城市人口规模发展趋势分析 三、城镇人口发展的机遇 四、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1、相关规划要求 2、城区历史数据推算法 (1)非农业人口预测 (2)农业人口的确定 (3)暂住人口的确定 (4)总结 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适度人口规模预测 4、市域城镇化水平分配法 5、城镇人口规模的确定 五、促进城镇人口增长的对策 第四章镇域用地规模预测 一、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二、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1、历史数据推算法 2、人口增长拉动预测法 3、经济增长拉动预测法 4、城市用地分类预测法 四、城市用地规模确定 五、新增建设用地的来源

老集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 第一章城镇概况 一、概述 老集镇位于临泉县东南,距县城35公里,省道S328线南北穿境而过。滑老河、宋老河、古运河、界南河汇集,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东临土陂乡、西邻宋集镇、北与高塘乡、范兴集乡接壤,总面积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万亩。辖12个中心村,184个自然村,70327人。 二、发展简介 老集原名驿口桥,因街中心有一座三孔大桥,横跨运河,名义虎桥。又因为古代在此设立驿站,遂名驿口桥。清朝嘉庆年间设颍州二府,1932年华为老集、驿口桥两大联保,1939年并为老集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由老集、李湖组建为老集镇。老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千年古银杏树,优质甜水井。革命战争年代,老集有过光荣的历史,1928年,中共皖北特委书记兼阜阳“四•九”起义总指挥,魏野畴烈士牺牲在老集,今建有魏野畴烈士陵园。1940年,中共阜临太中心县委驻老集协兴文具店,现有关部门在原址立有永久性纪念标志。 三、社会经济状况 十一五期间,老集镇人民政府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经济建设达到新水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财政收入、固定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销售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分别是2006年末的2倍。截止到2011年底,国民生产总值27652万元,同比增长15%,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总值15283万元,同比增长9%,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生产总值4985万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商贸、餐饮、其他行业)生产总值8584万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同比增长10%。 第二章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镇域总人口及城镇化现状特征 1、镇域总人口 ①人口概况 12个行政村、175个自然村(详见下表)。截止到2011年底,老集镇域现状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