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Armfield全套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英国Armfield全套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英国Armfield全套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流体力学

F1完整的流体力学实验室

流体静力学

流体动力学

开放式管道流

转子动力机械

分类说明

F1-10基础水力学工作台

互补设备

F1-10及其相关产品

Armfield水力学工作台及其附件一直以来都是流体力学教学实验室的使用基准。其设备涵盖了流体力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其操作安全,可视化,便于理解,并支持一流的教学材料。

全套流体静力学教学配件和一些新的水力学产品进一步扩展和增加了设备范围。因此,这些有吸引力的产品涵盖了全部课程。

流体静力学

F1-11静负载校准仪

F1-12流体静压测量装置

F1-14倾定中心高度测量装置

F1-29流体静力学&压力测量装置

流体属性测量装置

F1-31帕斯卡实验装置

流体动力学-(封闭式管道流)

F1-15伯努利定律演示装置

F1-16射流冲击装置

F1-17 锐孔自由射流装置

F1-17A锐孔流量测量装置

F1-18管内能量损失测量装置

F1-20奥斯本雷诺演示装置

F1-21流量计演示装置

F1-22转向能量损失测量装置

F1-23自由旋涡和强制旋涡

F1-24液压泵水斗式齿轮

F1-28气穴示范台

C6-Mkll流体摩擦力演示装置

C7-Mkll管道湍振和水锤现象演示装置

C11-Mkll网络化管路配件

S16湍流演示仪

开放式管道流-(无压流)

F1-13溢流堰

F1-19流动水槽

C6-Mkll多用途教学水槽

S16湍流演示仪

转子动力机械-(流体机械)

F1-25水轮机演示装置

F1-26平行泵

F1-27离心泵特性演示仪

F1-32福昂西斯涡轮机演示装置

(另外详见Armfield Capture FM系列中的计算机控制的转子动力机械。URL: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2298051.html,/fm)

提示:F编码的产品针对基本原理的介绍,C和S编码的产品有助于深刻理解所涉及的课题。

分类说明

F1-10水力学工作台

?用于研究水力学的服务设备,该设备是一款可移动的,落地式设备

?底座由结实,抗腐蚀的塑胶铸模构成

?顶部为玻璃钢结构

?废油罐容量为250升

?通过远程观测计测量容积流量

?低流速和高流速阶梯容器。容量为0-6和0-40升

?带有快速释放口的水平式开放水道

?自动吸引离心泵提供21m水头的水流,最大流量为60升/分

F1-11静负荷校准仪

?带有校正螺钉的高精度活塞

?带有出口阀和入口阀的曲管式压力计

?砝码组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12流体静压测量装置

?带有可调整脚的浮选罐

?精准的塑胶象限仪

?带有平衡锤和重锤吊架的杠杆臂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13溢流堰

?两个不锈钢堰板位于水力学工作台水渠内

?带有支座的游标钩和测针

?蒸馏釜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14定倾中心高度测量装置

?有桅杆的矩形浮船

?可移动的砝码可确定重心中心(横向或纵向)?显示倾斜角的测角器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15伯努利定律演示装置

?丙烯酸材质的文氏管

?七个静压抽头和一个总扬程测量装置

?流量控制阀

?配有八个管的压力计板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备选的教学软件

F1-16射流冲击装置

?排放喷嘴位于丙烯酸气缸内

?四个不同的靶板位于一个平衡装置上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备选的教学软件

F1-17锐孔自由射流装置

?有两个可互换口的定位槽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利用可调的指极星测量和标绘射流轨迹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17A 锐孔流量测量装置

?底部有孔的圆柱形丙烯酸水箱

?五个可交换口

?测微计上的皮托管和电线可测量喷射速度和直径?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备选的教学软件

F1-18管内能量损失测量装置

?入口和出口配有压力抽头的垂直测试管

?从水力学工作台或者定位槽进料

?标准的水和水银压力计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19流动水槽

?蒸馏槽为可视的丙烯酸材质

?用于研究的六个不同的模型

?软料注射系统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20奥斯本雷诺演示装置

?配有蒸馏装置的集水箱组成的垂直测试系统

?钟形入口可使水流平稳的流入测试部位

?染料注入系统可进行流动形象化演示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21流量计演示装置

?文丘里流量计,可变的面积测速计和带有流量调节阀的孔板?压力抽头测量水流经过每一个仪表时的水头损失

?提供带有八个管的压力计板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22转向能量损失测量装置

?四个不同半径弯管的线路

?放大阀,收缩阀,门阀外加一个流量控制阀

? 12管压力计板外加微差压力计

?手泵用于压力计增压

?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

?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23自由旋涡和强制旋涡

?带有四个入口和出口的圆筒型容器,可生成自由涡旋和强制涡旋?三个可交换口和位于容器底部的明轮

?带有可调指极星的测量电桥,内部的测径器可测量旋涡规模?皮托管测量旋涡速度

?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

?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24液压泵水斗式齿轮

?泵体由可视的丙烯酸材质构成,并配有不锈钢脉冲和止回阀?配有入口和出口软管的可调节丙烯酸集水箱

?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

?提供的砝码可加载脉冲阀

?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25冲击式水轮机

?涡轮机叶轮位于浇注的外罩内,配有观测平板

?利用带有弹簧平衡的测力计测量机械转矩

?进气压力机

?提供的砝码可加载脉冲阀

?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27 离心泵特性演示仪

?相同属性的变速泵可在水力学工作台上抽水

?安装在配有变速反用换流器驱动的落地式底座上

?带有流量控制阀和压力测量仪的排泄歧管

?所有的软管和配件都可以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便捷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28气穴示范台

?循环的文氏管状测试区由丙烯酸材质构成,可全面观察气穴现象

?三个博尔顿测量仪显示槽内收缩静力压逆流和测试区下游下游的扩张?测试区上游和下游的水流控制阀可优化水流状态以便演示气穴现象

? 快速释放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

? 备选的教学软件

F1-29流体静力学和测压法

?演示流体静力学和测压法的基本原理

?包含可变横截面垂直管,标度尺的长度为460mm

?包含以下类型压力计的演示

O 一个压强计压力管,标度尺的长度为460mm

O 倾斜度为5°, 30°, 60°和90°(垂直)的斜管压力计

O 大的管柱压力计

O U管压力计(气体在液体之上),标度尺的长度为460mm

O U管压力计(液体在液体之上),标度尺的长度为460mm

O 反向加压U管压力计,标度尺的长度为460mm

?利用游标钩和测针进行水平面测量,范围为0-150mm,分辨率为0.1mm O 可演示液体流动时的摩擦因素

F1-30流体属性演示装置

?部件安装在PVC材质的支撑架上

? 2x浮称器50mm直径450mm高

?通用比重计,可变分辨率为0.01/0.70SG到0.5/2.00SG

? 2x落球粘度计管40mm直径,校准刻度为0,25,100,175,200和220mm ?铁球直径1.588, 2.381和3.175mm

?酒精填充玻璃温度计,温度范围-10°到50° C

?无液气压表,范围910到1060m巴

? 6x 毛细管长150mm,孔直径分别为0.4, 0.6, 0.8, 1.2, 1.7 和2.2 mm

?密度测定瓶(比重瓶),容量为50ml

?双刻度杠杆天枰,范围为0到250 gms x 1gm和0 到1 kg x 10 gms

F1-31帕斯卡演示装置

?带有滑动砝码的杠杆臂,容器底部有水平仪测量

?提供三个备选玻璃容器:平行面,圆锥形,尖顶

?柔软膜片保持为0,便于替换

?高度调节指针可使所有容器填满平均深度

F1-32福昂西斯涡轮机演示设备

?福昂西斯转子周围有6个风向标环绕,内部为PVC涡形,透明的丙烯酸前板便于观察实验

?涡轮机运行的时候可调整风向标,刻度可表明开口角度,夹具可组织涡轮机运行

?福昂西斯转子直径为60mm,带有12个叶片

?利用普朗尼制动测力计可确定制动力

?入口压力计范围为0-2巴

? 备选的教学软件

C4-MKll多用途教学水槽

?宽76mm,高250mm的开放式水渠可与水力学工作台一起使用

?工作部段长度为2.5m和5.0m

?透明的丙烯酸测面可清晰地观测工作部段

?顶起系统可调整河床的坡度,范围为-1% 和+3%

?入口水槽带有分流蒸馏装置

?包括一个文氏管,窄板堰和宽板堰,2个游标水准器,可调整的下射堰和爆炸堰

?其它模型可依据附件进行变更

?备选的流量计

?综合操作说明书

? 备选的教学软件

C6-MKll-10流体摩擦力测量装置

?管状钢构架支撑网络化管路和配件

?四个直径不同的滑腔测试管,范围从4.5mm I.D. 到17.2mm I.D., 外加粗糙管

?大量用于测试的阀门,弯管和配件

- 人工粗糙管

- 90°弯管(大&小半径)

-90°肘形弯管

-90°斜角

-45°肘形弯管,45° Y,90° T

-瞬间扩大

-瞬间缩小

-闸门阀

-球心阀

-球阀

-线内滤器

-透明的丙烯酸文氏管

-透明的丙烯酸孔板流量计

-配有皮托管和静电开孔的透明丙烯酸管

?配有皮托管和静电开口的透明丙烯酸管

?配有文氏管,孔板和皮托管的丙烯酸管

? 37个开孔点用于测量水头损失

?提供配件以便连接到水力学工作台(无需工具)

?各种可选仪器包括水,水银和数码压力计

? 备选的教学软件

?数据记录配件包括涡轮流量计,两个压力传感器和USB接口,外加数据记录软件

?备选数据记录配件包括两个电子压力传感器,电子流量传感器,信号调整USB接口和CD-ROM软件用于记录利用PC测量的变量

C7-MKll管道湍振和水锤现象演示装置

?一款独立设备,与水力学工作台连接时,用于演示管道湍振和水锤现象

?包括2个分开的不锈钢测试管,长3m,定位槽,慢转阀,快转阀等

?一个透明的调压井(直径40mm和高800mm),通过刻度可观察瞬间水位

?电子传感器用于测量水锤测试管内两个部位的瞬间压力,一个部位与快转阀相邻,一个位于测试管上。

?利用PC(不提供),利用压力传感器的USB接口(不需要外部电源)可检测瞬间压力?使用直的金属管,而不是线圈,以便减小压力分布测量误差

C11-MKll网络化管路的流动测量装置

?专门用于调整大量不同管道的布局(网状)

?网络化管路安装在独立的支撑架上,与F1-10水力学工作台一起使用

?透明的丙烯酸测试管长0.7m,内径为1x 6mm, 2x 9mm, 1x 10mm, 1x 14mm

?利用手持电子压力计可测量不同的压力,配有自动密封快速释放网络化管路连接点

?流入和流出适当管道的水流可自行变换

? 备选的教学软件

S16湍流演示仪

?落地式水槽可与水力学工作台一起使用

?工作部段宽77mm,高150mm,长1100mm

?可演示开放水道和密闭管道中的水流

?透明的丙烯酸测面,便于观察水流模式

?入口的釜馏设备可使水流顺利流入工作部段

?河床部分可不断升高,锁定在所需的高度

?出料桶配有流量控制阀,便于调节

?多管式测压计上显示有总水头和静止水头,测压计在工作部段的三个部位与皮托管和静态抽头相连

?皮托管通过河床进行安装,便于填充和调整高度(可从底部上升到顶部,从而测量速度变化)

?透明的比例尺可所有重要的高度和水平面

?提供的液力结构模型包括入口的下射堰(水闸),出口的上射式板堰,窄板堰。宽板堰(用于产生管路)和曲堰

?适合相关的液力结构工程工作(用户自创)

?备选的直接读数流量计可辅助进行演示

?提供综合的操作说明手册

F1-10基础水力学工作台

此设备为手提式独立服务模块,大量附件在数据表中有描述。

工作台的材质为轻薄的抗腐蚀塑胶,带有滑轮便于移动。工作台顶部配有一个开放式水渠,其它的水渠可支持附件测试。

容积测量是实验的必备步骤,因为设备操作方便,精准,安全(学生不需要使用重的砝码),因此容积测量比其它水流测量方法更有优势。

容积测箱可移动,以便适应高流动性和低流动性水流。釜馏板可减少涡流,一个标有刻度的远程观察管可显示水位的瞬间迹象。提供的量筒可测量极小的流速。

实验者可远程操控体积测量槽底部的安全阀,打开安全阀可使已知容积的水返回到工作台底部的水池中,以便循环使用。容积测量槽中的溢流孔可以避免水溢出。

用离心泵可汲取水槽中的水,控制阀上的控制板可调节水流。便于使用的快速缓解管连接器位于工作台顶部,无需工具便可快速更换配件。

每一个配件都是设备完整的一部分,除了水力学工作台之外,无需其他服务设备。连接到工作台之后,它们随时都可使用。

技术信息-F1-10

泵:离心型最大水头21m H2O,最大水流1.35升/秒

马达等级:0.37kW

水槽容量:250升

高流动性体积测量容器:40升

低流动性体积测量容器:6升

工作面高度:地面以上1米

推荐仪器

秒表

游标卡尺

参考压力计

互补设备

高精度压力测量校准仪:F4

奥斯本雷诺实验装置:F5

气流研究仪:F6

气穴示范台:F1-28

颗粒阻力系数研究仪:F12

氢气泡流可视化系统:F14Mkll

电子压力计:H12-8

电子压力计:H12-9

有毒原料:由于国际上禁止运输有毒材料,因此我们不提供水银。

设备

电源:

F1-10-A: 220/240V/1ph/50Hz @10A

F1-10-B: 110/120V/1ph/60Hz @20A

F1-10-G: 220V/1ph/60Hz @10A

F1-26-A: 220/240V/1ph/50Hz @10A

F1-26-B: 110/120V/1ph/60Hz @20A

F1-26-G: 220V/1ph/60Hz @10A

F1-27-A: 220/240V/1ph/50Hz @10A

F1-27-B: 110/120V/1ph/60Hz @20A

F1-27-G: 220V/1ph/60Hz @10A

装满干净的水

无需固定连接

装船规格

仅F1-10水力学工作台:

体积:1.5m3

总重:160kg

单个配件视情况而定

总尺寸

高:1.00m

宽:1.13m

深:0.73m

单个配件视情况而定

经典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题(附答案)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由于v 1、v1/、v2/均为水平方向,且它们的竖直下落高 度都相等,所以它们飞行时间相等,若以该时间为时间单 位,那么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就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 在右图中分别用OP、OM和O/N表示。因此只需验证: m1?OP=m1?OM+m2?(O/N-2r)即可。 注意事项: ⑴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 ⑵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⑶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碰撞实验器、 ⑷若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而不用支柱,那么两小球将不再同时落地,但两个小球都将从斜槽末端开始做平抛运动,于是验证式就变为:m1?OP=m1?OM+m2?ON,两个小球的直径也不需测量 实验练习题 1.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m 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作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上图,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间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__段起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段来计算A 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已测得小l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_________kg·m/s. 碰后总动量=_______kg·m/s 2.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 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r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 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 实验指导书与报告 静力学实验 雷诺实验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

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保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如有违犯,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基实验。 二、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作好实验预习,根据不同科目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课上必须专心听讲,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正确读数,不得草率敷衍,拼凑数据。 四、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必须独自完成,不得互相抄袭。 五、因故缺课的学生,可向指导教师申请一次补做机会,不补做的,该试验以零分计算,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累计三次者,该课实验以不及格论处,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六、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七、爱护仪器设备,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要节约水、电、试剂药品、元器件、材料等。如发生仪器、设备损坏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属责任事故的,应按有关文件规定赔偿。 八、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人身和仪器设备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重大事故要同时保护好现场,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后尽快写出书面报告交上级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九、试验完毕要做好整理工作,将试剂、药品、工具、材料及公用仪器等放回原处。洗刷器皿,清扫试验场地,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十、各类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守则,报经系(院)主管领导同意后执行,并送实验室管理科备案。 1984年5月制定 2014年4月再修订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

流体力学例题

第一章 流体的性质 例1:两平行平板间充满液体,平板移动速度0.25m/s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作用力2Pa(N/m2>,试确定平板间液体的粘性系数μ。 例2 :一木板,重量为G ,底面积为 S 。此木板沿一个倾角为,表面涂有润滑油的斜壁下滑,如图所示。已测得润滑油的厚度为,木板匀速下滑的速度为u 。试求润滑油的动力粘度μ。 b5E2RGbCAP 例3:两圆筒,外筒固定,内筒旋转。已知:r1=0.1m ,r2=0.103m ,L=1m 。 。 求:施加在外筒的力矩M 。 例4:求旋转圆盘的力矩。如图,已知ω, r1,δ,μ。求阻力矩M 。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例1:用复式水银压差计测量密封容器内水面的相对压强,如图所示。已知:水面高程z0=3m, 压差计各水银面的高程分别为z1 = 0.03m, z2 = 0.18m, z3 = 0.04m, z4 = 0.20m,水银密度p1EanqFDPw ρ′=13600kg/m3,水的密度ρ=1000kg/m3 。试求水面的相对压强p0。 例2:用如图所示的倾斜微压计测量两条同高程水管的压差。该微压计是一个水平倾角为θ的Π形管。已知测压 计两侧斜液柱读数的差值为L=30mm ,倾角 θ=30°,试求压强差p1 –p2 。DXDiTa9E3d 例 3:用复式压差计测量两条气体管道的压差<如图所 示)。两个U 形管的工作液体为水银,密度为ρ2 ,其连接管充以酒精,密度为ρ1 。如果水银面的高度读数为z1 、 z2 、 z3、 z4 ,试求压强差pA –pB 。RTCrpUDGiT 例4:用离心铸造机铸造车轮。求A-A 面上的液体 总压力。 例5:已知:一块平板宽为 B ,长为L,倾角 ,顶端与水面平齐。求:总压力及作用点。 例7:坝的园形泄水孔,装一直径d = 1m 的 平板闸门,中心水深h = 3m ,闸门所在斜面与水平面成,闸门A 端设有铰链,B 端钢索

经典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题(附答案)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由于v 1、v1/、v2/均为水平方向,且它们的竖直下落高 度都相等,所以它们飞行时间相等,若以该时间为时间单位,那么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就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在右图中分别用OP、OM和O/N表示。因此只需验证: m 1OP=m 1 OM+m 2 (O/N-2r)即可。 注意事项: ⑴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 ⑵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 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⑶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碰撞实验器、复写纸、白纸、重锤、两个直径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圆规。 ⑷若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而不用支柱,那么两小球将不再同时落地,但两个小球都将从斜槽末端开始做平抛运动,于是验证式就变为: m 1OP=m 1 OM+m 2 ON,两个小球的直径也不需测量 《 实验练习题 1.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m 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作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上图,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间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__段起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段来计算A 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已测得 小l车A的质量m 1=0.40kg,小车B的质量m 2 =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 前总动量=__________kg·m/s. 碰后总动量=_______kg·m/s 2.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 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预习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的测定方法及实验数据的归纳 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e R 关系曲线及局部阻力系数ζ 3、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熟悉其操作与调节方法 4、 测出单级离心泵在固定转速下的特定曲线 二、实验原理 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分为直管阻力与局部阻力两种。直管阻力就是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流体内摩擦而产生的阻力,可由下式计算: g u d l g p H f 22 ??=?-=λρ (3-1) 局部阻力主要就是由于流体流经管路中的管件、阀门及管截面的突然扩大或缩小等局部地方所引起的阻力,计算公式如下: g u g p H f 22 '' ?=?-=ζρ (3-2) 管路的能量损失 'f f f H H H +=∑ (3-3) 式中 f H ——直管阻力,m 水柱; λ——直管摩擦阻力系数; l ——管长,m; d ——直管内径,m; u ——管内平均流速,1s m -?; g ——重力加速度,9、812s m -? p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ρ——流体的密度,3m kg -?; ζ——局部阻力系数; 由式3-1可得

22lu d P ρλ??-= (3-4) 这样,利用实验方法测取不同流量下长度为l 直管两端的压差P ?即可计算出λ与R e ,然后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出Re λ-的曲线图。 离心泵的性能受到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叶轮转速的影响。 实验将测出的H —Q 、N —Q 、η—Q 之间的关系标绘在坐标纸上成为三条曲线,即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根据曲线可找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离心泵的扬程可由进、出口间的能量衡算求得: g u u h H H H 22 1220-++-=入口压力表出口压力表 (3-5) 式中出口压力表H ——离心泵出口压力表读数,m 水柱; 入口压力表H ——离心泵入口压力表的读数,m 水柱; 0h ——离心泵进、出口管路两测压点间的垂直距离,可忽略不计; 1u ——吸入管内流体的流速,1s m -?; 2u ——压出管内流体的流速,1s m -? 泵的有效功率,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使泵的实际压头与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较理论值为高,所以泵的效率 %100?=N N e η (3-6) 而泵的有效功率 g QH N e e ρ=/(3600×1000) (3-7) 式中:e N ——泵的有效功率,K w; N ——电机的输入功率,由功率表测出,K w ; Q ——泵的流量,-13h m ?; e H ——泵的扬程,m 水柱。 三、实验装置流程图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实验)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动量与冲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2.会用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要点导学】 1.冲量与动量的概念理解. 2.运用动量定理研究对象与过程的选择.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表达式及解题步骤. 4.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弹性碰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弹性碰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小球以速度v 1与质量为m 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 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分别为: v 1’=_____________v 2’=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类型一 冲量与动量定理 【例1】质量为m 的小球,从沙坑上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1t 到达沙坑表面,又经过时间2t 停在沙坑里。 求: (1)沙对小球的平均阻力F ; (2)小球在沙坑里下落过程所受的总冲量I 的大小. 类型二 动量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判断 【例2】 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 弹、 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三者组成的系统,因为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使系统的动量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系 统动量近似守恒 D .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这两个外力的合 力为零 【变式训练1】如图A 、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 ∶m B =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 上,A 、B 间有 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滚动摩擦系数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 则( ) A .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A 、B 、 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小车向左运动 D .小车向右运动 类型三 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例3】在静止的湖面上有一质量为M=100kg 的小船,船上站一个质量为m=50kg 的人。船长6米, A B C

沿程阻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七、沿程阻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填空 1.掌握测定镀锌铁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方法; 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λ-Re的关系曲线; 3.进一步理解沿程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装置 在图1-7-1下方的横线上正确填写实验装置各部分的名称 本实验采用管流实验装置中的第1根管路,即实验装置中最细的管路。在测量较大压差时,采用两用式压差计中的汞-水压差计;压差较小时换用水-气压差计。 另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量水箱、量筒、秒表、温度计、水的粘温表。 F1——文秋利流量计;F2——孔板流量计;F3——电磁流量计; C——量水箱;V——阀门;K——局部阻力实验管路 图1-7-1 管流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 三、实验原理在横线正确写出以下公式 本实验所用的管路是水平放置且等直径,因此利用能量方程式可推得管路两点间的沿程水头

损失计算公式: 2 2f L v h D g λ = (1-7-1) 式中: λ——沿程阻力系数; L ——实验管段两端面之间的距离,m ; D ——实验管内径,m ; g ——重力加速度(g=9.8 m/s 2); v ——管内平均流速,m/s ; h f ——沿程水头损失,由压差计测定。 由式(1-7-1)可以得到沿程阻力系数λ的表达式: 2 2f h D g L v λ= (1-7-2) 沿程阻力系数λ在层流时只与雷诺数有关,而在紊流时则与雷诺数、管壁粗糙度有关。 当实验管路粗糙度保持不变时,可得出该管的λ-Re 的关系曲线。 四、实验要求 填空 1.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编号:No. 7 管路直径:D = 1.58 cm ; 水的温度:T = 13.4 ℃; 水的密度:ρ= 0.999348g/cm 3; 动力粘度系数:μ= 1.19004 mPa ?s ; 运动粘度系数:ν= 0.011908 cm 2/s ; 两测点之间的距离:L = 500 cm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的基本特性是具有流动性,只要剪应力存在流动就持续进行,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剪应力。 2 流体连续介质假设:把流体当做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来研究。 3 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数值、实验。 4 作用于流体上面的力 (1)表面力:通过直接接触,作用于所取流体表面的力。 作用于A 上的平均压应力 作用于A 上的平均剪应力 应力 法向应力 切向应力 (2)质量力:作用在所取流体体积内每个质点上的力,力的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比例。(常见的质量力: 重力、惯性力、非惯性力、离心力) 单位为 5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常见的密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4℃时的水 20℃时的空气 (2) 粘性 ΔF ΔP ΔT A ΔA V τ 法向应力周围流体作用 的表面力 切向应力 A P p ??=A T ??=τA F A ??=→?lim 0δA P p A A ??=→?lim 0为A 点压应力,即A 点的压强 A T A ??=→?lim 0τ 为A 点的剪应力 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 ,1pa=1N/㎡,表面力具有传递性。 B F f m =u u v v 2m s 3 /1000m kg =ρ3 /2.1m kg =ρ

牛顿内摩擦定律: 流体运动时,相邻流层间所产生的切应力与剪切变形的速率成正比。即 以应力表示 τ—粘性切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由图可知 —— 速度梯度,剪切应变率(剪切变形速度) 粘度 μ是比例系数,称为动力黏度,单位“pa ·s ”。动力黏度是流体黏性大小的度量,μ值越大,流体越粘,流动性越差。 运动粘度 单位:m2/s 同加速度的单位 说明: 1)气体的粘度不受压强影响,液体的粘度受压强影响也很小。 2)液体 T ↑ μ↓ 气体 T ↑ μ↑ 无黏性流体 无粘性流体,是指无粘性即μ=0的液体。无粘性液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种对物性简化的力学模型。 (3) 压缩性和膨胀性 压缩性:流体受压,体积缩小,密度增大,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T 一定,dp 增大,dv 减小 膨胀性:流体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温度下降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P 一定,dT 增大,dV 增大 A 液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液体的压缩性用压缩系数表示 压缩系数:在一定的温度下,压强增加单位P ,液体体积的相对减小值。 由于液体受压体积减小,dP 与dV 异号,加负号,以使к为正值;其值愈大,愈容易压缩。к的单位是“1/Pa ”。(平方米每牛) 体积弹性模量K 是压缩系数的倒数,用K 表示,单位是“Pa ” 液体的热膨胀系数:它表示在一定的压强下,温度增加1度,体积的相对增加率。 du T A dy μ =? dt dr dy du ? =?=μ μτdu u dy h =ρ μν= dP dV V dP V dV ? -=-=1/κρ ρ κ d dP dV dP V K =-==1

流体力学动量定理实验

动量定理实验 一、概述 动量定理指出:流体微团动量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该微团上所有外力的矢量和。即某控制体内的动量在时间dt内的增量等于作用在控制体上所有外力在dt时间内的总冲量。 水射流冲击平板和内半球是用来验证动量定理的一个很好实例,本实验仪则采用水射流冲击平板通过称重系统测出冲击力。 二、实验目的: 1.测定管嘴喷射水流对平板或曲面板所施加的冲击力。 2.测定动量修正系数,以实验分析射流出射角度与动量力的相关性 3.将测出的冲击力与用动量方程计算出的冲击力进行比较,加深对动量方程的理解。 三、设备性能与主要技术参数 1、该实验装置主要由:流量计、水泵、实验水箱、管嘴、蓄水箱和平衡秤等组成。 2、流量计采用LZS-15(60-600)L/h。 3、水泵为增压泵,最高扬程:10m,最大流量:10L/min,转速2800r/min,输入功率90W。 4、量器为平衡杆秤,上面刻度每小各格为2mm,称上平衡游码为150g。 5、实验水箱由有机玻璃制成,顶部装有称重装置,内部则有实验平板与管嘴,其中管嘴距平板距离为40mm,管嘴的内径为9mm。 6、蓄水箱由PVC板焊制而成。容积:35L。 四、实验原理 1、本实验装置给出计量杠杆为平衡杆称。 2、计算每个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 体积流量QV通过转子流量计直接得出读数,质量流量QM=ρW·QV其中水的密度ρW可根据水温查得。 3、计算每个状态下水射流冲击模型的当地速度u。 由公式u0=Qv/A0 (m/s)计算管嘴出口处的水流速度,其中A0为喷嘴出口截面积(m2)。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射流离开喷嘴后要减速,当水流射到模板上时,当地

高中物理_复习:《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复习:《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气垫导轨实验和斜槽小球碰撞实验的设计方法;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归纳、总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处理的过程中合作探究、头脑风暴,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伸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溶入社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速度的测量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问题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实验方案一:气垫导轨以为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2、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③通过放置橡皮泥、振针、胶布等改变能量损失).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5)数据处理 1.滑块速度的测量:v =Δx Δt ,式中Δx 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 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 1v 1+m 2v 2=m 1v′1+m 2v′2。 (6)注意事项 气垫导轨应水平 [典例1] 现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A 、B 两个滑块,滑块A 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 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测得滑块A 的质量m1=0.310 kg ,滑块B 的质量m2=0.108 kg ,遮光片的 宽度d =1.00 cm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 =50.0 Hz.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 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 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 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B =3.500 ms ,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实验测得滑块A 的质量m1=0.310 kg ,滑块B 的质量m2=0.108 kg ,遮光片的 宽度d =1.00 cm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 =50.0 Hz.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 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 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 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B =3.500 ms ,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b)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 100%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数据处理表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数据处理表 水在管道内流动的直管阻力损失 由附录查得水温t=20C 时,密度3 /2.998m kg 粘度1 001.0 s pa 由公式 p h f (1) 22u d l h f (2) u d Re (3)可分别算出f h , 和 Re 管内径管a=管b=管c d=0.02m 长度管a=管b=管c L=1m 以a 管第一组数据为例 p =10.323 10 pa 则2 .9981032.103 f h =10.34(J/k g ) 平均流速201.014.3360013.11 u =9.85m/s 则 =2 85.9134 .1002.02 =0.0043 Re = 001 .02 .99885.902.0 =196645 管b

管c 局部阻力系数 的计算 由公式22 u h f 得22u h f 不同开度下截止阀的局部阻力系数 管a 管b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杨程H= f h g u g p g p 22 真表 0 f h 离心泵轴功率N=传电电 N 离心泵的效率 是理论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即 N N t 而理论功率t N 是离心泵对水所作的有效功,即)(102 kw QH N t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H= 10 201.014.3360002 .20102.99818000102.998125000215.21 m O H 2 N=95.075.01489 =1.601(kw) 2 .99821.1502.20 1.86 离心泵特性曲线

思考与讨论 1, 只管阻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测定及计算? 答:原因是流涕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内摩擦力的存在,必然有能量的损耗,此损耗能量为直观阻力损失。测定及计算方法为 p h f (1) 22 u d l h f (2) 2, 影响本实验测量准确度的原因有哪些?怎样侧准数据? 答:读数不精确,供水系统不稳定,电压不稳定,出口胶管排气未排完,如果要侧准数据,应该等仪器上显示的数据稳定后再读取。 3,根据实验测定数据,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工作点?水平或是垂直管中,对相同直径,相同条件下所测出的阻力损失是否相同? 答:根据极值数据来确定离心泵的工作点,水平或是垂直管中,对相同直径,相同条件下所测出的阻力损失不相同,

自循环动量定律实验

JK-DL 自循环动量定理实验装置指导说明书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外形图 (1) 三、实验原理 (3)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3)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 (4)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4)

湘潭金凯化工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JK-DL 自循环动量定律实验指导说明书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的动量方程; 2.通过对动量与流速、流量、出射角度、动量矩等因素间相关性的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液体动力学的动量守恒定理; 3.了解活塞式动量定律实验仪原理、构造,进一步启发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实验外形图: 本实验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自循环供水装置由离心式水泵和蓄水箱组合而成。水泵的开启、

流量大小的调节均由阀门控制。水流经供水管供给恒压水箱,溢流水经回水管流回蓄水箱。流经管嘴的水流形成射流,冲击带活塞和翼片的抗冲平板,并以与入射角成90°的方向离开抗冲平板。抗冲平板在射流冲力和测压管中的水压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活塞形心水深h 可由测压管测得,由此可求得射流的冲击,即动量力F。冲击后的弃水经集水箱汇集后,再经上回水管流出,最后经漏斗和下回水管流回蓄水箱。 为了自动调节测压管内的水位,以使带活塞的平板受力平衡并减小摩擦阻力对活塞的影响,本实验装置应用了自动控制的反馈原理物动磨擦减阻技术。 工作时,在射流冲击力作用下,水流经导水管a向测压管内加水。当射流冲击大于测压管内水柱对活塞的压力时,活塞内移,窄槽c关小,水流外溢减少,使测压管内水位升高,水压力增大。反之,活塞外移,窄槽开大,水流外溢增多,测管内水位降低,水压力减小。在恒定射流冲击下,经短时段的自动调整,即可达到射流冲击力和水压力的平衡状态。这时活塞处在半进半出、窄槽部分开启的位置上,过a流进压管的水量和过c外溢的水量相等。由于平板上设有翼片b,在水流冲击下,平板带动活塞旋转,因而克服了活塞在沿轴向滑移时的静磨擦力。 为验证本装置的灵敏度,只要在实验中的恒定流受力平衡状态下,人为地增减测压管中的液位高度,可发现即使改变量不足总液柱面度的±5‰(约0.5-1mm),活塞在旋转下亦能有效地克服动磨擦力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六周(10.8—10.14)第四课时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考纲解读】 1.会用实验装置测速度或用其他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 2.验证在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时总动量守恒. 【重点难点】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知识结构】 一、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方案 1.方案一 实验器材:滑块(带遮光片,2个)、游标卡尺、气垫导轨、光电门、天平、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实验情境:弹性碰撞(弹簧片、弹性碰撞架);完全非弹性碰撞(撞针、橡皮泥)。 2.方案二 实验器材:带细线的摆球(摆球相同,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实验情境:弹性碰撞,等质量两球对心正碰发生速度交换。 3.方案三 实验器材:小车(2个)、长木板(含垫木)、打点计时器、纸带、天平、撞针、橡皮泥、刻度尺等。 实验情境:完全非弹性碰撞(撞针、橡皮泥)。 4.方案四 实验器材:小球(2个)、斜槽、天平、重垂线、复写纸、白纸、刻度尺等。 实验情境:一般碰撞或近似的弹性碰撞。 5.不同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测速度的方法不同:①光电门(或速度传感器);②测摆角(机械能守恒);③打点计时器和纸带;④平抛法。还可用频闪法得到等时间间隔的物体位置,从而分析速度。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方案四)注意事项 1.入射球质量m1应大于被碰球质量m2。否则入射球撞击被碰球后会被弹回。 2.入射球和被碰球应半径相等,或可通过调节放被碰球的立柱高度使碰撞时球心等高。否则两球的碰撞位置不在球心所在的水平线上,碰后瞬间的速度不水平。 3.斜槽末端的切线应水平。否则小球不能水平射出斜槽做平抛运动。 4.入射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否则入射球撞击被碰球的速度不相等。5.落点位置确定:围绕10次落点画一个最小的圆将有效落点围在里面,圆心即所求落点。6.水平射程:被碰球放在斜槽末端,则从斜槽末端由重垂线确定水平射程的起点,到落地点的距离为水平射程。

化工原理流体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1)能进行光滑管、粗糙管、闸阀局部阻力测定实验,测出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图; 2)能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测出扬程与流量、功率与流量以及离心泵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 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 一、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的测定与计算 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1-1)由于两截面间的管子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fhΣ,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也可忽略,则有 (1-2)式中:H=Z2-Z1,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 ρ——流体密度,kg/m3 ; g——重力加速度m/s2; p 1、p 2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

H 1、H 2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u 1、u 2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z 1、z 2 ——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扬程。 2.轴功率N的测量与计算 N=N电×k (W)(1-3) 其中,N 电 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代表电机传动效率,可取k=0.95 3.效率η的计算 泵的效率η是泵的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N的比值。有效功率Ne是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泵时所获得的实际功率,轴功率N是单位时间内泵轴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 泵的有效功率Ne可用下式计算: N e=HQρg (1-4)故泵效率为 (1-5)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1)实验用水准备:清洗水箱,并加装实验用水。 (2)离心泵排气:通过灌泵漏斗给离心泵灌水,排出泵内气体。 2、开始实验: (1)仪表自检情况,打开泵进口阀,关闭泵出口阀,试开离心泵,检查电机运转时声音是否正常,,离心泵运转的方向是否正确。 (2)开启离心泵,当泵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后,打开出口阀。 (3)实验时,通过组态软件或仪表逐渐改变出口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使泵出口流量从1000L/h 逐渐增大到4000L/h,每次增加500L/h。在每一个流量下,待系统稳定流动5分钟后,读 取相应数据。离心泵特性实验主要需获取的实验数据为:流量Q、泵进口压力p 1 、泵出

动量守恒实验

动量守恒实验 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足够大的水平平台上的A点放 置一个光电门,水平平台上A点右侧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左侧为粗糙水平面,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小滑块a上固定一个宽度为d的窄挡光片; ②用天平分别测出小滑块a(含挡光片)和小球b的质量m a、m b; ③在a和b间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静止放置在平台上; ④细线烧断后,a、b瞬间被弹开,向相反方向运动; ⑤记录滑块a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片的遮光时间t; ⑥滑块a最终停在C点(图中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出AC之间的距离S a; ⑦小球b从平台边缘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用刻度尺测出平台距水平地面 的高度h及平台边缘铅垂线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 b; ⑧改变弹簧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 (1)该实验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只需验证______ = ______ 即可.(用上述实验数据字母表示) (2)改变弹簧压缩量,多次测量后,该实验小组得到S a与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 示,图线的斜率为k,则平台上A点左侧与滑块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 ______ .(用上述实验数据字母表示) 2.如图,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 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试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 (填选项前的序号)来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 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椐图可得两小球质量的关系为______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 (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 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 (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3.如图所示,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 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 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实验1 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

实验1 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 ――气垫导轨实验(一) 气垫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这一新技术克服了物体与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少了磨损,延长了仪器寿命,提高了机械效率。因此,在机械、电子、纺织、运输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激光全息实验台、气垫船、空气轴承、气垫输送带等。 气垫导轨(Air track )是采用气垫技术的一种阻力极小的力学实验装置。利用气源将压缩空气打入导轨腔内,再由导轨表面上的小孔喷出气流,在导轨与滑行器(滑块)之间形成很薄的空气薄膜,浮起滑块,使滑块可以在导轨上作近似无阻力的直线运动,为力学实验创造了较为理想的测量条件。在力学实验中,利用气垫导轨可以观察和研究在近似无阻力情况下物体的各种运动规律,极大地减少了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而出现的较大误差,大大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系统,许多力学实验可以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和研究,使实验结果接近理论值,实验现象更加真实、直观。如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测定,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谐振运动的研究,等等。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方面都被广泛应用。本实验通过两个滑块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的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来研究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 1.了解气垫导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熟悉气垫导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了解光电计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电脑通用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3.用观察法研究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4.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会判断实验是否能够验证理论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1.碰撞与动量守恒定律 如果某一力学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在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发生碰撞,碰撞前的运动速度为10v 和20v ,碰撞后的运动速度为1v 和2v ,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2211202101v m v m v m v m +=+ (1) 实验中利用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的碰撞来研究动量守恒定律。 2.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的特点是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如图1所示,如果在两个滑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号: 实验日期:2016、6、12 实验成绩: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与Re 的关系曲线。 2.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3. 测定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 1、求 与Re 的关系曲线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 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与局部阻力损失。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 动(如图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 ρP h f ?= 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可由范宁公式求得,其表达式为 22 u d l h f ??=λ 由上面两式得: 22u l d P ???= ρλ 而 μρdu = Re 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由因此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 )(Re,d f ελ= 式中: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λ------------摩擦阻力系数; d l .----------直管长度与管内径,m;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ρ-----------流体的密度,kg/m3; 1 1 2 2 图1 流体在1、2截面间稳定流动 f h gz u p P +++=++22221211 2gz 2u ρρ

流体力学例题

如图,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长圆柱体置于风洞中,来流稳定、风速风压均匀并垂直绕过柱体流动。住体对流体的总阻力可通过测力天平测试柱体受力获得,也可通过测试流场速度分布获得。现通过后一种方法,确定单位长度的柱体对流体的总阻力F x 。 解:由于柱体很长且来流均匀,可认为流动参数沿z 方向(柱体长度方向)无变化,将绕柱体的流动视为x-y 平面的二维问题。 ⒈ 控制体:取表面A 1、A 2、 A 3、 A 4并对应柱体单位长度的流场空间。 ⒉ 控制面A 1:柱体上游未受干扰,故有: 0p p =,0u v x =,0=y v ,于是控制面上x 方向受力、质量流量和动量流量分别为: 01bp F x =,()b u dA A 01 ρρ-=???n v ,()b u dA v A x 2 01 ρρ-=???n v 控制面A 2:设在柱体下游一定距离处,与面A 1相距l ,此处压力基本恢复均匀分布,故有 0p p ≈。()y v v x x =是需要测量的物理量;()y v v y y =通常比x v 小得多,其精确测量较困 难,在计算x 方向受力时用不到,控制面上x 方向受力、质量流量和动量流量分别为: 02bp F x -=,()? ? ??==?-2 /0 2 /2 /22 b x b b x A dy v dy v dA ρρρn v ,()? ??=?2 /0 2 21 b x A x dy v dA v ρρn v 控制面A 3:b 应取得足够大,以使得面A 3上的流动受柱体影响较小,故有0p p ≈,0u v x ≈。控制面上的质量流量由y v 确定,该量精确测定较为困难,计算结果最终不会用到该量,暂设()x v v y y =为已知量。 03≈x F ,()???≈?l y A dx v dA 0 223 ρρn v ,()???=?l y A x dx v u dA v 0 0223 ρρn v 控制面A 4:为柱体横截面包络面,该面上流体所受表面力有正压力和摩擦力。由于流场相 对于x 轴对称,所以表面力在y 轴方向的合力为零,在x 轴方向的合力F x 即为流体受到的总阻力(形体阻力与摩擦阻力),控制面上无流体输入和输出。 p p ≈0 p p ≈0 p p ≈0u v x ≈0 u v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