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具改模的标准作业流程

关于模具改模的标准作业流程

一、目的

为了规范模具(改模)改良的具体细节及作业流程。

二、范畴

适用大新公司的模具改良及新模制作。

三、具体流程

1、改模前需有正式的书面报告或通知及品管课产品改良通知书或客户书面指

令。

2、技术课接到改模通知后安排设计员需先设计好改模图纸并在改模图纸上重点

标示改模前与改模后的尺寸,以重点突出改模的位置或尺寸并逐级签名审核。

3、模具经修改完后,技术课模保员开具试模单给生管课,由生管课安排时间试

模。

4、试完模后,现场主管要签署意见,技术课模保员把试模的产品、试模单,转

技术课设计员进行产品尺寸测量及检验。

5、技术课设计员检验完后如实将检验数据填写在产品检验表处,如各尺寸都符

合图纸的要求,模保员将试模单、改模后确认的图纸、及产品检验表、试模产品等交给品保课处。

6、品保课经测试功能及相关尺寸完后通知技术课模保员,由技术课模保员送至

厂长签署意见。

7、厂长签署意见合格后,试模单转生管课归档,发放相关单位。

8、开新模的程序亦同,技术课设计员依产品尺寸的要求设计划图,设计正式图

纸,经逐级签名审批,盖上图纸专用章,由模保员归档发放相关部门。

9、以上每一程序都应有相关负责人签署意见,并且每一工序合格后方可流入下

一工序。

模具加工制作流程

模具加工基本流程 一、新模加工的基本流程与要求: 一、接受到工程给予的模具资料,根据模具的生产周期、生产时间制定模具制作日程表; 附表“模具制作日程表” 注明:模具生产周期为12天,各小组加工基本如下: 设计:出3D 一天,出运水图纸6-8小时,出2D一天半,包含评审;订购模胚、材料、标准件要及时; 编程:两天,前后模开粗、挂台铜公优先; 铣床:半天,开模第2天17:30前完成; CNC开粗:开模第2天21:00前完成外发热处理; 磨床:半天,第3天热处理回来; CNC光刀:一天,开模第4天完成; 线割:一天,开模5天完成; EDM:三天;开模第9天完成; FIT模/省模:3天; TO模具评审会; 各加工组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有延误进度和加工出错的要进行教导或检讨,延误半天的要

进行罚款处理; 二、各加工组按“模具部新模排期表”先后顺序加工,决不允许颠倒或胡乱安排加工,违返组长要进 行检讨问责; 附表“模具部新模排期表” 模具工件时要分清安排加工的先后顺序; 1.要按照试模先后顺序加工; 2.改模要优先新模加工; 3. 前后模、行位要优先其它散件加工,要多个加工部门要优先其它单个和少加工部门加工; 4. 淬火的工件要优先不用淬火的工件加工; 5. 外发工件要优先不用外发的工件加工; 6. 遇到模具繁多,有的加工部门可能积压很多工件,有的部门机器待工件加工的现象,这时必须 进行合理调整; 7. 安排钢料与铜公的加工互相配合,不能脱节; 8. PMC对各加工组的每日加工能力及时互相调配; 三、各加工组要根据“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实际情况,主动跟进合理安排好机台加工; 附表“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 三、各加工组加工完要进行自检,并且要认真填写好“工件加工程序表”和“工件检查记录表”,然后

模具设计及制作流程及管理办法

模具设计与制作作业流程及管理办法 1.目的: 建立本公司的模具设计及制作程序,使本公司的模具从设计、评审、制作、试样到交接各阶段有条不紊,目的在于确保模具之品质以及提升模具设计及制作效率,以满足客户要求、市场的需求和公司设计开发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新模具及改良模具的设计、制作。 3.定义: 3.1新模具:未完成设计、未移交进行首次生产时的模具统一界定为新模具。 3.2样品:按照设计开发的要求制造出来,用于验收、确认、订购等之物品。 3.3项目负责人:由研发部经理指定的对某一个开发项目总体负责的人员。 4.职责: 4.1研发部:负责新模具产品资料的提供,模具结构、模具制作进度的评审,并参与模具 验收。负责统计模具开发及时率。 4.2品管部:负责模具样品的测量与检测,参与模具验收。负责统计模具验收合格率。4.3冲压车间:负责模具的试样及参与模具验收。 4.4模具部:负责模具设计、制作、修改,并协助进行模具成本分析,主导模具的评审、 确认及验收。 4.5采购部:寻找合格供应商及采购模具制作所需的材料、配件。 4.6 PMC部:负责根据模具制作进度安排模具试样。 5.作业流程: 本公司设计开发程序分为8个阶段: (1)模具结构设计阶段(2)模具制作阶段(3)模具验收阶段(4)模具移交阶

段各阶段内容如下: 5.1模具结构设计阶段: 5.1.1《模具开发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研发部将申请单及相关技术文件及设计要 求交模具部。模具部经理对申请单、技术资料、相关要求进行确认。 5.1.2经模具部经理确认可行的,指定模具设计工程师进行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工程师 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图纸、设计要求设计模具结构。并出具模具结构图。 5.1.3模具设计工程师设计出模具结构图后,交模具部经理审核。经模具部经理审核的 模具图纸,由模具设计工程师召集品管部、研发部进行模具结构评审。评审的结果须形成《模具评审表》,对各部门在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模具部须制定出改善对策进行纠正,在现在技术能力、设备等因素无法解决的,则模具部经理报总工程师进行确认。 5.1.4模具评审须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A.可维修性; B.可检测性; C.操作的简便性; D.操作的安全性; E.是否满足客户、设计的要求等。 5.2模具制作阶段 5.2.1模具组根据经评审及确认OK的模具图纸制作《模具制作进度表》,进度表包括以 下内容: A.模具制作的各阶段。 B.各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C.每个阶段的任务、责任人、进度要求。 D.物料采购的进度。

模具生产作业管理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对影响模具生产品质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确保生产作业在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受控状态下进行。 2.0适用范围: 模具的生产和制造管理过程的控制。 3.0定义: 无 4.0职责: 4.1研发课:负责开立《工作执行单》及样品确认。 4.2模具:负责模具之设计制作、组装、维修、二、三级保养及零配件生产,管理,自制零件与委外加工零件验收及数量核对。 4.3品保课:负责模具零件配件及委外加工零件的检验,及试模产品检验。 4.4采购课:负责模具材料购买及零件委外加工。 4.5注塑/冲压:负责模具试模及模具验收。 5.0内容及要求: 5.1模具作业流程 见附件。 5.2生产计划: 5.2.1模具依据研发课下达模具开发工作执行单作《模具开发进度表》并进行模具设计,设计完成后经主管核准后,填写请购单交至采购课进行零配件采购。 5.2.2采购下发零配件采购单给加工组作业。 5.2.3申购、领料过程控制: 加工组依据模具设计图面填写《请购单》申购符合HSF要求之材料,经主管核准后,交至采购办理。 5.3模具生产作业过程的控制:

5.3.1生产工艺制程的控制: 由加工主管负责其生产流程,各工序技术员依据图面进行作业,将加工工序流程填写入制令单,并记录加工数量和工时等,当相关资料需更改时,依据《工程变更作业管理程序》之相关设计变更进行更改。 5.3.2品质控制: 各加工工序按制令单生产完成后,交模具品管进行检验及HSF符合性的测试,并把所测量尺寸及HSF测试记录于《模(治)具检验记录表》及登录于《模具零件加工统计表》,判定允收后,方可交由下一道工序生产。如判定不符合要求则退回生产单位(含分包商),并开立《模(治)具异常不良处理单》,作相关处理。5.3.3设备品质及符合HSF的控制: 设备品质\符合HSF的控制依《设施设备控制程序》和《环境限用物质控制程序》执行,模具在使用、维修或保养设备时,必须确认所加工使用之机器设备为环保专用和使用环保的辅材、材料进行维修保养,以及定期清洗相应设备。 5.3.4委外加工工序: 公司内部无法承制零件加工时,由模具负责人提出委外加工,并填写《模(治)具委外加工申请单》经核准后交由采购课作业。 5.3.5入库验收: 零件检验合格后(含委外加工工件)及符合HSF要求,交至总务零件仓库清点数量并办理入库。 5.3.6零件领用: 模具组立及修模须填写《领料单》经主管审批后到零件仓库领用零件,仓管人员须将领用零件之品名、数量、库存量、领用单号详细记录于《模具耗材、配件领用单》上备查。 5.3.7模具组装: 模具组立技术员按照模具组装图作业,对零件刻图号;去毛刺;倒角;组装。

模具确认及修改流程

一、目的 为规范模具确认和修改的过程,特制订本程序。 二、范围、 客户为豪庭灯饰有限公司的注塑产品。 三、职责 3.1、注塑车间负责试模的过程并填写相关记录。 3.2、质量管理部负责检测试模的产品符合标准和要求。 四、新产品模具确认程序 4.1.1、模具为豪庭委托外加工的,模具制作完成后,由豪庭技术部通知德盟进行入库,德 盟签发《试模记录单》给予豪庭技术部。 4.1.2、模具为德盟委托外加工的,由豪庭技术部提供图纸、样品和相关信息给德盟。模具 制作完成后,由德盟签发《试模记录单》给予豪庭技术部。 4.2、德盟试模时,由豪庭技术部负责此项目的人员、德盟注塑车间主任和德盟质检部人 员共同跟进。对试模产品达成一致意见时,三方都须在《试模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若认为模具有问题时,由委托模具加工的部门负责返修工作的联系和安排。 4.3、试模产品上述三方通过后,由豪庭技术部负责此项目的人员将样品带回豪庭,由技 术部长确认后封样;若技术部长认为送样不合格,则退回德盟,根据技术部长书面意见修改后,重复1.2流程。 4.4、豪庭技术部确认试模合格并封样后,由德盟进行不少于72小时的试产,若出现问题 则第一时间记录,由豪庭技术部负责此项目的人员牵头,三方对问题进行汇总并解决。 4.5 试产正常后,三方共同在试模记录单最后签字认可,明确此模具确认流程完成,可 进入正式生产。 五、模具修改确认程序 5.1、豪庭因产品更改而需修改模具时,豪庭技术部须以书面形式(电子邮件也可)并附 上图纸给予德盟。 5.2、德盟根据图纸和要求修改模具后,进行试样,由德盟质检部根据图纸进行检验,检 验合格后经德盟质检负责人签字后,送样给豪庭技术部。 5.3、豪庭技术部确认修改后的产品合格,则对修改后的新规格产品,技术部长签字确认 后封样给予德盟。 5.4、德盟收到豪庭技术部长签字确认的封样件后,对修改后的产品进行正式生产。 六、本程序由豪庭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核准后实行。 七、相关记录: 《试模记录单》

模具加工流程及加工标准

模具加工流程 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 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 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 一、设计依据 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

一种: 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 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 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 脱模斜度有足够; 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 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 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 A、制品的几何形状; 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C、技术要求; D、塑料名称、牌号 E、表面要求 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 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 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D、制品精度、颜色; 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 F、制品的生产批量; 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

模具维修流程

模具维修流程 1. 目的 为规范模具维修管理流程,掌控模具维修进度,加强模具维修的反应速度和信息反馈速度,最大限度的服务于生产需要,培养高效的维修管理团队。 2. 范围 我司内部已经量产的所有模具。 3。内容 3.1 模具维修流程图 3。2 作业内容说明 3。2.1 现场生产时,发现问题,将异常情况向当班班长、主任汇报说明。 3.2.2 初步判断异常情况是模具问题还是调试问题、机械问题、人员操作问题等.若是调试、人员操作问题,由技术负责人和主任、班长、现场高工重新调试、指导至OK状态。如是模具损坏问题,由生产填写《模具维修申请单》并注明图号、损坏原因及损坏部位,经主管签字后,通知相关技术负责人。 3.2。3 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可汇集技术、生产、质检等相关部门进行维修方案讨论,制定任务单和完成时间到相关部门. 3.3.4 按任务单的要求,模具组对模具进行维修,模具组需填写模具维修记录表。 3.3.5 模具修改完成后,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确认维修效果。 3。3.6 对产品尺寸有所影响的维修,检验部门需对更改部位尺寸进行测量和检验。 3。3.7 模具维修为不合格状态,技术负责人继续督导各相关部门进行维修、试制、检验,直至合格生产。 3。3.8 模具维修试制成功后,技术负责人需对维修内容进行记录,并进行存档。及时更新相关的技术文件,包括三维型、二维图纸、工艺等. 4.维修时间 4.1 普通模具维修换螺丝,加定位,修磨刃口(400mm以内)维修时间4H; 4。2 修磨刃口(400mm—800mm) 维修时间8H; 4.3 刃口崩缺,需线割入块要维修时间24H; 4.4 模具裂开能割拉块的需要24H; 4.5 模具报废需重做的要7-10工作日; 4.6 修模需要有维修单,。 编制: 审核:批准: 会签:

模具移模管理程序

模具移模管理程序 (ISO9001-2015) 1.0 目的 明确移模需求的鉴别及处理方法;对客户提供的模具,规范相应的验收、异常反馈、试模确认、日常保养、标识、保管等作业流程,以保证客户提供模具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客户提供试模和生产的模具。 3.0 权责 3.1 业务部:针对移模事项与客户进行前期沟通,及时将移模的信息通知到相关部门,移模协议的签订,模具及其相关的信息、产品前期的品质要求及其它要求的收集,协助移模的签收,并对模具修改、模具确认事项进行反馈及跟进处理; 3.2 工模课:负责对移模生产的模具验收、标识、初次保养/简单维修及异常反馈,试模确认; 3.3 生产部:试模确认,移模生产的模具使用,日常保养,保管; 3.2 品保部:试模样品的检查确认。 4.0 定义 4.1移模:客户将其已开发完成或已在生产中的模具移交到本公司试模或生产作业的过程。 5.0 作业内容 5.1 移模需求的鉴别及处理

5.1.1 当业务部收到客户的移模需求后,应及时鉴别其需求,包括移模试模和移模生产两种。 5.1.2 当客户的移模需求为移模试模时,业务部提出相应的试模费用报价。5.1.3 当客户的移模需求为移模生产时,业务部应了解客户的订单预期状况,并根据预期的订单状况进行报价(包括试模费用,规定生产多少订单数量时可返还)。如客户确认同意报价且有下订单时,则业务部与客户进行沟通,取得模具及其相关的信息(包括移模日期、模具图纸、模具寿命,开发时间、模具履历等资料)以及产品的品质要求和其它要求等,并与客户签订《移模协议》。5.2移模信息的通知 5.2.1 当收到客户确认移模试模的信息时,业务部与客户进行沟通,取得试模及产品的成型及外观要求等,以《内部行文》或邮件的方式通知生产和工模课。 5.2.2 当签订完成《移模协议》后,业务部将收集的信息以《新产品要求输入及评审单》的方式通知到工程、生产、品保等相关部门。 5.3 模具验收 5.3.1 发出的客户移模信息给相关部门后,业务部安排时间与工模课去客户处对模具进行初步验收,确认OK 则业务部安排进行移模。 5.3.2 针对移模生产的模具还需进行以下处理: 5.3.2.1 客户模具送到工厂后,由工模课依客户提供的模具图纸进行模具的验收,并将客户提供的模具图纸存档。 5.3.2.2 模具验收合格后,工模课对模具进行初次保养,有需要时进行简单的维修,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到业务部,业务部依据《客户财产管理程序》建立《客户财产清单》。

模具设计工作流程

模具设计工作流程 模具设计工作流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在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下进行。本文将介绍模具设计的主要流程,并重点介绍每个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项目启动 首先,确定需要设计的产品,明确产品的设计参数和要求。此阶段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产品的功能、尺寸、材料、加工精度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概念设计并进行必要的讨论和确认。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对产品的细节进行充分的研究,确定其中的难点和挑战。 二、设计方案确定 在第一阶段确定了产品的设计要求之后,需要进行3D/2D的设计。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计算和评估各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最终设计。 在进行设计之前,建议使用CATIA等专业的设计软件进行合理的模型拟合,减少多次修模的风险。模型拟合时,需要注意的是模型的公差,这是关键因素。 消除高危点并增加设计标准可以让设计尽量精密,达到最大程度减少修模。在这个阶段还需要进行模具性能的测试和预估,包括尺寸精度、生产成本、生产能力等。 三、正式设计 正式设计是把初步设计进一步完善并转化为生产图纸,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计划。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使用标准部件和谨慎选择物料,使用高质量的部件可以让生产和质检变得更加容易和可靠。

需要根据设计进行分部图的画法,并在生产参数计算上使用标准的约束条件。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验证和审查,确保生产计划、工艺流程等符合客户要求和 公司要求。 四、模具制造 模具制造是模具设计的重点环节,这个阶段的质量关系到模具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在模具制造中,需要注重模具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方式的策略。 在选择模具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力学性能、硬度、耐磨性,以及成本因素等。加工时则需要使用适当的数控加工工具、刀具和切削液等,确保平面和曲面等高难度加 工出来的质量。 需要跟踪模具的加工过程,保证模具和模架的加工质量和对位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五、模具测试 模具测试是模具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在模具制造完毕后进行。测试时需要考虑模具的精度、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需注意的是,不同的测试标准(如尺寸、表面不平等度等)需要通过不同的检测手段来衡量。检测时只能检测结果,不能对结果进行过度解释。 综上,模具设计工作流程需要在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下进行。从项目启动到最终测试,设计师需要对客户的要求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保持对细节的高度关 注和精细设计,才能保证最终设计的质量和生产效能。

公司改模流程与注意方面

公司改模流程与注意方面 一般来说,当一套模具需要修改时,主要有4个方面原因: 1、设计部本部门更改设计图纸3 2、加工失误,须更改设计 3、客户要求更改产品设计 4: 在生产过程中模具压坏 1、1 图纸已发放加工部门后,设计部内部发现还有待改进设计的地 方,必须尽快地更改设计图纸,递升图纸文件版本后,必须换 回旧版本的图纸。 1、2 由于加工部门的失误,做坏工件须更改设计图纸的,必须收到 《不合格报告》后,方可进行改模工作。如果由此失误而造成 需要新增零件的,将此零件命名为:CORE-SUB1Q(CORE:原 工件名称;SUB1:新增SUB名称;Q:出错记号)。 1、3在图纸已发行到加工部门后,客户要求更改产品设计而导致模 具更改的,必须有产品图的《图档交收通知单》。并立即口头 通知或E-mail 给Plan部和Cam部停止相关工件的加工工作。 设计更改完毕,将已改好的工件图纸递升版本后,并将图纸、 3D图档尽快发放至加工部门。如果由此而需新增零件的,将此 零件命名为:CORE-SUB1M。 1、4所有改模必须按照改模单上的的时间要求进行。当时间不够时 应及时与组长联系。图纸及时经检查后及时盖上修改章下发 PLAN,相应的CAM,W/C单及时给相关部门签收。 2、1 改模图纸和3D图档上所有有改动的地方须涂色表示(红色表示 加胶,绿色表示减胶),手写注释更改内容后,并署名及日期。 放W/C文件时,只保留最新档案,且版本号需与图纸版本号

一致;放CAM的3D档须递升版本并将改动的地方上色表示。 表示方法须同图纸一致。尺寸重要的地方须用3D点标数。 如果工件需要降面的,须将改动的所有地方在图纸上的3D视 图上涂红色,并在CAM单上注释文字说明“涂色面降面”字 样。 2、2改好后的工件如果是“重做”,那么须重新标数,出1:1图纸, CAM单上也须注明“重做”字样。工件如果只是局部修改,那 么:当它是新模(还未试模,正在加工)时,也须重新标数, 出1:1图纸;当它是试模后的修改模时,仅须将改动的部分 放大标出详细数即可,出A3或A4图纸, 2、3 所有文件表格发放至相关部门时,必须有该部门负责人签名。 签名后的文件表格复印件留给该部门负责人存底,原件收回存 档。 2、4 所有改好的图档移放至个人目录下的“MODIFY”中。 所有改模完成后,改图工程师须在改模资料上签名,并将更改 过的问题点序号画“√”。 2、5 有新加零件须拆分成散件(强打镶件可以不拆),但须放组立图 至CAM。模胚不用拆分。 2、6 针对改模单,改模设计者须仔细和谨慎地逐条逐句的确认是否 百分百没有改错改漏?完全肯定后,方可下图。 下面补充八点,请大家改模时留意: 1.改模时首先搜寻最新模具图档,然后再调出最新产品。(有新产品路 径时) 2.按改模单逐一更改,如无法更改或对改模方案有疑问时,要问组长 或主管及工程部相关人员。 3.改模是否需要烧焊,需同FIT模负责人商讨。 4.放CAM时,宜“COPY”忌“EXPORT”。 5.3D模具图档原产品,缩水产品须保留唯一,且缩水产品必须与最 新模图一致。

模具设计与制作作业流程及管理办法

模具设计与制作作业流程及管理办法 模具设计与制作作业流程及管理办法 模具设计与制作的步骤流程和管理办法有哪些你知道么?下面YJBYS店铺为你讲解一下吧!快来看看! 一、目的 建立公司的模具设计及制作程序,使公司的模具从设计、评审、制作、试样到交接各阶段有条不紊,目的在于确保模具之品质以及提升模具设计及制作效率,以满足客户要求、市场的需求和公司设计开发的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新模具及改良模具的设计、制作。 三、定义 新模具:未完成设计、未移交进行首次生产时的模具统一界定为新模具。 样品:按照设计开发的要求制造出来,用于验收、确认、订购等之物品。 项目负责人:由研发部经理指定的对某一个开发项目总体负责的'人员。 四、职责 研发部:负责新模具产品资料的提供,模具结构、模具制作进度的评审,并参与模具验收。负责统计模具开发及时率。 品管部:负责模具样品的测量与检测,参与模具验收。负责统计模具验收合格率。 冲压车间:负责模具的试样及参与模具验收。 模具部:负责模具设计、制作、修改,并协助进行模具成本分析,主导模具的评审、确认及验收。 采购部:寻找合格供应商及采购模具制作所需的材料、配件。 PMC部:负责根据模具制作进度安排模具试样。 五、作业流程

公司设计开发程序分为4个阶段: 模具结构设计阶段 模具制作阶段 模具验收阶段 模具移交阶段 1.模具结构设计阶段 (1)《模具开发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研发部将申请单及相关技术文件及设计要求交模具部。模具部经理对申请单、技术资料、相关要求进行确认。 (2)经模具部经理确认可行的,指定模具设计工程师进行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工程师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图纸、设计要求设计模具结构。并出具模具结构图。 (3)模具设计工程师设计出模具结构图后,交模具部经理审核。经模具部经理审核的模具图纸,由模具设计工程师召集品管部、研发部进行模具结构评审。评审的结果须形成《模具评审表》,对各部门在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模具部须制定出改善对策进行纠正,在现在技术能力、设备等因素无法解决的,则模具部经理报总工程师进行确认。 (4)模具评审须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A.可维修性; B.可检测性; C.操作的简便性; D.操作的安全性; E.是否满足客户、设计的要求等。 2.模具制作阶段 (1)模具组根据经评审及确认OK的模具图纸制作《模具制作进度表》,进度表包括以下内容: A.模具制作的各阶段。 B.各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C.每个阶段的任务、责任人、进度要求。

修改模流程

一、目的 为加强修改模的管理,针对未交模具和已交模具的修改模流程作出规定(不包括重新给出模号的修改模)。 二、修改模任务承接及任务安排 1.未交模具的修改,由项目责任人根据试模情况出具改良书通知工程部安排完成模具修改设 计的工作。 2.已交模具的修模、改模,或为用户加工模具配件,均统一由市场部负责任务承接、报价和 信息反馈,然后向项目组、工程部、生产部发出修改模通知,由工程经理安排设计人员完成模具修改设计工作,生产部主管安排修改模加工工作及回复完成时间,项目组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跟进反馈。 3.公司市场部收到修改模资料及客户信息为现有模具的修改模创建一通用模号,其编号为 KLxxxxxMx 第几次改模 原有模具编号 4.修改模任务的工期评估和订单确认 1.市场部接到客户的修改模任务后,填写改模通知(内部联络单)并与修改模资料一起交项 目组,由其审查修改模资料与客户沟通清楚具体情况,拟订修改模项目出具《模具成品改良书》评估修改模需要的加工工时;交工程部,确认修改模工期。各部门须在10小时内将结果交付副总确认,再由市场部回复客户实际时间。 2.改模任务紧急时,可凭样品或简图先行作业,改模通知可后补。(如责任人不在现场,须 电话联络确认) 三、修改模的设计工作(工程部) 工程经理接到市场部正式下达的修改模任务通知后,需要: 1.将客户的修改模资料转发给文控,由其登记、备份、存档、下发。 2.安排设计人员进行修改模设计,按计划下发修改模设计资料。

模具修改设计责任人,需根据修改具体要求,完成如下工作: 1. 定出模具修改方案,必要时与生产部、项目组等有关人员协商确定。 2. 绘出修改零件的图纸,并在图纸上给出编号。未交模具修改模零件编号按零件编码规则进 行编码;已交模具零件修改模零件编号方法为:“ xxxx_xxx ”,并注意不能与已有的编号重复。 3. 完成图纸设计后,如需新增加物料,建立新增物料主数据,然后填写《修模新增物料订料 单》,主管审批后立即送交仓库,以便及时准备物料。 4. 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图纸、工艺、CNC 程序后,应将图纸、《修改模通知单》、《CNC 程 序单》送交生产部,由生产部安排修改模的加工。 四、 修改模新增物料的准备及发料(仓库) 1. 仓库接到工程部的《新增物料订料单》后,应根据库存情况,决定是否采购。如需采购, 及时维护工程部已建立的物料主数据,并创建采购申请单,通知采购员采购物料。 2. 修改模发料时,根据领料人领料单上填写的生产订单号发料,有《修模新增物料订料单( BOM)》的物料,应核实所领物料是否与订料单一致。 五、 修改模加工安排(生产部) 1. 生产部接到工程部的修改模设计资料后,首先由主管进行修改模的工艺计划编制、工艺审 查及批准。 2. 《修改模通知单》应一式两份,一份下发车间指导加工,另一份存底,并尽快将其录入到 修改模的订单中。 3. 已交模具的修改由修模组承担;未交模具的修改模由原承担模具装配的模具装配组承担。 需要其他工种的加工,凭《修改模通知单》进行。 六、 修改模完工的确认、收货及结算(项目组/市场部)

模具加工厂运作流程

模具加工厂运作流程 1.接受客户下单请求并确认订单细节。 Accept customer's order and confirm the details of the order. 2.准备模具加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Prepare the materials and tools needed for mold processing. 3.设计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模具图纸。 Design mold drawings that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 4.使用CAD软件绘制模具图纸。 Draw mold drawings using CAD software. 5.将模具图纸输出为实际使用的CNC程序。 Output mold drawings as CNC programs for actual use. 6.设置CNC机床的加工参数。

Set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the CNC machine tool. 7.将材料装夹在CNC机床上进行加工。 Clamp the material on the CNC machine tool for processing. 8.使用刀具对材料进行精密加工。 Use the tool for precision machining of the material. 9.检查模具加工后的产品尺寸和表面质量。 Inspect the product dimensions and surface quality after mold processing. 10.进行初步的模具装配和调试。 Carry out initial mold assembly and debugging. 11.测试模具加工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Test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s processed by the mold. 12.对模具进行修磨和润滑处理。 Grind and lubricate the mold.

改模具工艺流程

改模具工艺流程 模具工艺流程属于制造工艺的一种,是指将产品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模具的过程。模具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设计、制造、调试和使用四大环节。 设计是模具工艺流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设计者需要根据产品图纸确定模具的形状、尺寸和结构,还要考虑到产品的需求以及生产制造的工艺要求。设计者通常使用CAD软 件进行产品的三维建模,根据产品构造图和产品工艺要求确定模具形状和结构,然后进行绘图和注释。设计完成后,设计师还需要与生产、工艺和质量等部门进行讨论和沟通,以确保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和可制造性。 制造是模具工艺流程的第二步,是将模具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模具产品的过程。制造过程一般包括材料采购、材料加工和模具装配等环节。材料采购阶段,模具制造厂商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选购合适的材料,通常选择的材料有钢、铝合金和镁合金等。材料加工阶段,制模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将选购的材料进行切割、铣削、钳压等加工操作,以得到模具的各个零部件。模具装配阶段,将各个零部件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组装,然后进行检测和调整。 调试是模具工艺流程的第三步,是对制造的模具进行调试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和生产。调试过程一般包括装配调试、试模和调试以及工装夹具的调整等环节。装配调试阶段,将组装好的模具安装到相关设备和工具上,通过调整和测试,以确保模具各部件的配合和正常运行。试模和调试阶段,将模

具安装到实际生产线上进行试模,通过观察和测试,调整模具,使其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产品设计和工艺要求。工装夹具调整阶段,对模具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装夹具进行调整和测试,确保其能够与模具配合和正常使用。 使用是模具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主要是指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式使用和维护。使用过程一般包括模具的安装和调整、产品的制造和质量检测等环节。模具的安装和调整阶段,是将模具安装到生产线上,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产品的制造阶段,是生产线将原材料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模具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质量检测阶段,是对模具生产的产品进行检测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模具的维护和保养也是使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修,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模具工艺流程是将产品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模具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设计、制造、调试和使用四大环节。这四个环节相互关联,每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只有通过完善的模具工艺流程,才能够确保模具的设计合理、制造精确、调试正常、使用稳定,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模具更换的标准作业流程

模具更换的标准作业流程! 第一节换模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车间生产计划安排,做好换模前的准备工作。 1.戴上安全帽,准备好抹布、防锈剂、扳手等拆模工具; 2.对待装的模具进行检查: 〈1〉.根据模具的外行尺寸,选择所能安装的机台(一般情况下,都由车间计划指定好机台,无需自行选择); 〈2〉.模具的冷却水管接头是否安装完好,水路是否通畅(通上气路进行检查);〈3〉.模具是否使用抽插芯功能,如有请准备好油管和油管接头,并对它们进行检查,发现螺纹丝口不好的请不要使用,以免好的螺纹也被损坏,而且会有漏油现象; 〈4〉. 装好吊环(弯曲的吊环不用),吊环旋入模具的深度必须大于吊环直径的1.5倍,如吊环面与模具还未贴和必须使用垫片,防止吊环弯曲断裂。 3.对吊车进行检查: 应检查吊车动作状况及各按钮功能是否健全正常,特别是急停按钮要进行测试,若发现有问题应立即停止,挂上“禁止使用”告示牌,通知班长报修。 4.对钢丝绳、卸扣进行检查: 使用的钢丝绳是否存在断股、打圈、所吊模具是否超重?如有应立即更换钢丝绳。配合起吊用的卸扣不得有弯曲变形,与起吊模具吨位不符。 第二节吊装安全要点 模具在吊装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1.10吨以上的模具(包含10吨)能使用四只吊环的必须使用两根钢丝绳双吊四只吊环,配合使用的每只卸扣载荷量不得小于10吨。十吨以下的模具使用单根钢丝绳双吊环。 2.装钩时,严禁一边挂钩一边操作吊车,防止手指被夹在吊钩与钢丝绳之间而受伤。

3.模具起吊后检查是否水平,不得左、右或前倾斜,可允许微少的后倾斜。 4. 单只吊环起吊的必须使用锁模连接片,以防模具晃动,动、定模分离。起吊模具时,思想要集中,并要小心谨慎,看清按钮方向以防按错按钮出现意外事故。 5. 模具起吊开始要慢慢吊起(不可快速突然起吊)高度离地要在80毫米以下,待模具移到机器前,稳住晃动后才可升高移到模板中间,进入格林柱之前必须有一人在机器定模板上方指挥稳住模具。严禁模具碰撞哥林柱,导致哥林柱被撞伤,损坏模板铜套。 6.严禁站在被吊模具下方操作。起吊模具时,操作者应与模具保持1米以上距离(水平方向)装模具下方水嘴时,除手掌部位外,身体任何部位不准位于模具坠落区域。 7.起吊模具过程中,应通知过道中的人让开,严禁起吊的模具从有人的上方,机器上方经过。 8.严禁模具在空中长时间(10分钟以上)停留或起吊者离开现场。 9.当吊车发生故障出现异常现象(如:异响、焦味、被吊物品自动下滑、有按键松后还能短暂动作的)应立即把被吊物放下,停止使用该吊机,挂上“禁止使用”告示牌,通知班长报修。 第三节模具安装和机器调整 1.下模前要先对所拆模具进行清理.润滑.防锈的维护工作, 必须确认钢丝绳的长度能够从机台中把模具吊出,压板松开前必须点动吊车把模具拉紧或晃动钢丝绳来确认松紧,以免开模后模具下滑。 2.装模具前,应将开/合模速度降低至25%震雄、震德CPC2.2电脑的应同时按下取消与调整功能设定50%以下慢速。并将所操作的按钮键调在手动位置上,特别是11号机,零点设定必须手动位置。10号机必须关闭高压许可OFF 位置。将机器设定低压手动状态。 3.模具吊入前测量模具厚度进行调模完成后,检查顶杆高低一致和模具孔匹配,才可吊入模具,定位圈对准后,模板与模具贴平才可锁模前进。

模具加工工艺标准

模具加工工艺标准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保证模具制作加工工艺的合理性、一致性,优化加工工艺,提高模具制作的进度,特制定本标准。2.模具加工工艺标准 2.1工艺员编工艺卡时要在工艺卡中详细注明加工预留量、预留量的方位、粗糙度要求及注意事项。加工工艺流程卡编写原则:在能保证精度、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加工效率高的设备。铣床、CNC、磨床的加工效率比线切割、电脉冲要快,尤其是电脉冲加工效率最慢。图纸上的尺寸不能随意更改(只有技术员能改),2.2加工预留量原则:需要热处理加工的工件,热处理前外形备料尺寸单边加0.25mm的磨床余量,模仁、镶件需要CNC粗加工的部分,单边预留余量0.2mm,钳工铣床粗铣外形单边预留余量0.3-0.5mm,线割后需要磨床加工的工件,成型部位单边预留0.05mm,外形开粗单边预留0.1mm的磨削余量;CNC精加工、电脉冲后要镜面抛光,单边留0.03mm的抛光余量。 2.3加工精度要求:模具尺寸的制造精度应在0.005~0.02mm范围内;垂直度要求在0.01~0.02mm范围内;同轴度要求在0.01~0.03mm范围内;动、定模分型面的上、下两平面的平行度要求在0.01~0.03mm范围内。合模后,分型面之间的间隙小于所成型塑料的溢边值。其余模板配合面的平行度要求在0.01~0.02mm 范围内;固定部分的配合精度一般选用0.01~0.02mm范围内;小芯子如果无对插要求或对尺寸影响不大可取双边0.01~0.02mm的间隙配合;滑动部分的配合精度一般选用H7/e6、H7/f7、H7/g6三种。注意:镜面上如有做了挂靠台阶的镶件,配合不能太紧,否则在镶件从正面往后退敲打时,用来敲打的工具易碰坏镜面,如不影响产品尺寸,可取双边0.01~0.02mm的间隙配合。 2.4 CNC拆电极的原则:模具型腔型芯应先拆外观主体电极,再拆其他主体电极,最后拆局部电极;定模外观电极要考虑整体加工,对CNC清角不到的地方,采用线切割清角,以便定模外观面完整,无接痕;动模深度相差不大的加强筋、筋片、柱子能一起加工的尽量做在一个电极上;比较深的筋片要做镶件,要单独做电极侧打,以防电脉冲时积碳;动模电极尽量不要CNC铣好之后还要线切割清角,如要,应将电极分解拆

模具加工制作流程工序

模具加工根本流程 一、新模加工的根本流程与要求: 〔一〕、承受到工程给予的模具资料,根据模具的生产周期、生产时间制定模具制作日程表。 附表"模具制作日程表〞 注明:模具生产周期为12天,各小组加工根本如下: 设计:出3D 一天,出运水图纸6-8小时,出2D一天半,〔包含评审〕;订购模胚、材料、标准件要及时; 编程:两天,前后模开粗、挂台铜公优先; 铣床:半天,开模第2天17:30前完成; C开粗:开模第2天21:00前完成外发热处理; 磨床:半天,第3天热处理回来; C光刀:一天,开模第4天完成; 线割:一天,开模5天完成; EDM:三天;开模第9天完成; FIT模/省模:3天。 TO模具评审会。 各加工组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有延误进度和加工出错的要进展教诲或检讨,延误半天的要进展罚款处理。 〔二〕、各加工组按"模具部新模排期表〞先后顺序加工,决不允许颠倒或胡乱安排加工,违返组长要进展检讨问责。 附表"模具部新模排期表〞 模具工件时要分清安排加工的先后顺序。 1.要按照试模先后顺序加工; 2.改模要优先新模加工; 3. 前后模、行位要优先其它散件加工,要多个加工部门要优先其它单个和少加工部门加工; 4. 淬火的工件要优先不用淬火的工件加工; 5. 外发工件要优先不用外发的工件加工; 6. 遇到模具繁多,有的加工部门可能积压很多工件,有的部门机器待工件加工的现象,这时必须进展合理调 整; 7. 安排钢料与铜公的加工互相配合,不能脱节; 8. PMC对各加工组的每日加工能力及时互相调配。 〔三〕、各加工组要根据"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实际情况,主动跟进合理安排好机台加工。 附表"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 〔三〕、各加工组加工完要进展自检,并且要认真填写好"工件加工程序表〞和"工件检查记录表〞,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