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BEAM幼儿数学_操作性学习及其具体实践_时松

英国BEAM幼儿数学_操作性学习及其具体实践_时松
英国BEAM幼儿数学_操作性学习及其具体实践_时松

2012年10月第13卷第4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Elementary Education Edition )Oct.2012

Vol.13No.4

英国BEAM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具体实践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数学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领域。如何在培养儿童数学兴趣的基础上,训练儿童的思维,提高儿

童的数学知识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教育难题。英国的BEAM 数学突破传统课程开发的技术理性,

改变枯燥的数学学习,寓教于乐,不仅让儿童在操作性学习中获得了大量的数学知识,而且促进了儿童数学思维和情感的积极发展。基于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的思考,应从以下几个角度重建我国学前幼儿数学教育:注重幼儿学习的主体建构、

创设丰富的操作环境、关注数学教育生活化等。关键词:BEAM 数学;操作性学习;幼儿

收稿日期:2012-07-10

作者简介:时松,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硕士。

3 9岁的儿童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

维的过渡阶段,

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因为思维水平的限制,

这一时期儿童还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幼儿园以及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是启蒙性质的,不仅仅要教会儿童数几

个数、

做几道算式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初步发展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会导致孩子对数学望而生畏,“算”而生厌,严重

影响孩子的将来学习。如何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同时又有效地学习,在全球已成为教育的共同难题。[1]

发源于英国的BEAM 数学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强化式数学教育模式,不仅让孩子学会数学,而且让孩子爱上数学。

一、

BEAM 数学的起源和发展BEAM 是Be A Mathematician 的缩写,意思是

“成为一个数学家”,由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Mike Askew 教授等70多位数学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经过近20年精心研究而成。BEAM 数学在英国

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已经成为英国基础数学教育领域的一支奇葩,并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

众多国家推广实施。

BEAM 公司的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政

府资助的数学专题教学研究课题组,

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创新性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具教材

的研发出版,

为儿童提供有趣的、具有挑战性和娱乐性的数学教育。BEAM 数学的教育理念是让3 9岁的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游戏中开发数学潜

能,

获得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情感。BEAM 数学能顺利解决幼小衔接的数学问题,为孩子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数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二、

BEAM 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任何知识都发源于动作,动作是联系主客体的

桥梁,

动作发展了,主客体各自的练习就得到了发展,它们分别演化为关于客体的物理知识结构和关于主体的逻辑数理知识结构。BEAM 数学的设计和实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借助大量的操作材料,

学习者通过同化、顺应一系列的认知过程,

获得数学经验,建构知识体系。(一)BEAM 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针对3 9岁的BEAM 数学进一步可以划分为

4

6

3 5岁、5 7岁、7 9岁三个阶段。每个段的数学教学具体又划分为“问题解决”、“数字”、“运算”(problem solving、number、calculation)三方面。除了纸质教材提供的大量户内外优秀教学活动,BEAM 数学最大的亮点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学习材料。如3 5岁阶段的数学游戏材料高达40多种,有“小鱼回家”、“青蛙变王子”、“小熊的野餐”、“发射火箭”、“奶牛的数字家庭”等;5 7岁阶段的游戏材料高达50多种,有“红色公交车”、“苹果熟了”、“给小青蛙安家”、“机器人大战”、“生物学家远洋”等;7 9岁阶段的操作性学习材料有30种,有“魔毯”、“太阳系”、“海盗金币”、“恐龙的牙齿”、“银河救援”等。具体的数学教育内容涵盖“数概念和运算”、“集合和模式”、“分类与统计”、“几何形体”、“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空间与时间”等方面。

BEAM数学教学材料给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材料,这些材料直观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游戏性。本文以“小鱼回家”为例来呈现BEAM数学的教学特点。此材料适合2 3个幼儿进行小组游戏。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数学智能———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所需教学材料为:不同种类仿真软胶海洋小鱼模型30多条;展示2条、3条、4条鱼的黄色卡片各2张;展示4条、5条、6条鱼的蓝色卡片各2张;标明蓝色咸水湖、洞穴、珊瑚礁的罗盘1个;展开后可以平铺的彩色海洋游戏情景板1张。材料较为丰富,而且直观形象,符合幼儿的前运算思维特点。活动创设了一个童话般的游戏情境:一群小鱼刚从海洋里玩耍回来,它们游回到了中央水湾,停下来决定接着要去哪里。它们有三个选择:去蓝色的咸水湖,去秘密洞穴或者去珊瑚礁。教师出示游戏板,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游戏板中的景物,然后出示转盘,引导幼儿寻找转盘上的3种图案分别在游戏板的什么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具体的游戏环节如下:幼儿沿着游戏板围坐一圈,把30条小鱼放入海洋中(游戏板的顶端);将黄色的6张2 4的卡片打乱顺序,摞成一摞,牌面向下放好;决定谁先开始,把最上面的那张卡片翻开,数出卡片上鱼的数量,那就是从海洋回来的鱼的数量。接着数出相应数量的鱼放入游戏板中的中央水湾。然后旋转罗盘决定这些鱼下一步该去哪里,将相应数量的鱼放到那个地方,并且再数一次去了新地方的鱼的数目;换下一个玩家,翻开下一张卡片,玩法同上。

幼儿轮流游戏,直到所有的鱼都从海洋中游到了新的地方。每张黄色数字卡片只能用一次,每次只能用一张。游戏结束,教师引导幼儿试着数出三处小鱼的数量,小鱼数量最多的地方获胜。优胜者是一个地点,并不是玩家:或者是蓝色咸水湖,或者是秘密洞穴,或者是珊瑚礁。与国内教学设计不同的是,BEAM数学的所有活动设计都有“有效提问”和“有用词汇”这两个环节,如“卡片上有几条鱼,应该拿几条小鱼?”或“指针指向哪里,应该把小鱼放在哪?”等。目的是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有效思考以及掌握核心概念。此外,游戏的延伸会给出一个“较难玩法”,目的是照顾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如“小鱼回家”的较难玩法为“使用4 6的蓝色数字卡片,加大难度,继续在游戏中练习按数取物”。当幼儿掌握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独立游戏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游戏,不做太多的干涉,只在必要时给予帮助。

(二)BEAM数学教学过程注意事项

BEAM数学多采用小组游戏的教学形式,也不乏个别活动和集体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是一名有效的指导者,遵循以下教学原则,为幼儿的发展创设环境,提供帮助。

1.参与性原则

BEAM数学所使用的游戏材料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学龄前儿童早期还没有熟练掌握语言文字这一符号工具,所以无法理解文字性的游戏说明。因此游戏之初需要在教师或家长的陪伴下,儿童才能顺利进行游戏。这个陪同过程起着教学“脚手架”的作用,当儿童逐渐掌握游戏规则之后,慢慢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在玩伴之间有效开展游戏活动。

BEAM数学活动中成人和儿童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指导者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儿童主动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是儿童的观察者和倾听者,是儿童的玩伴和知心朋友。

2.渐进性原则

皮亚杰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四阶段理论,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数学学习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水平,儿童的数学学习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2]思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梯性和递进性,因此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发展水平。BEAM数学游戏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设计的,在难度上是逐渐递增的。指导

56

者要学会观察儿童,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不断调整游戏内容,结合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选择BEAM数学游戏内容。如果指导者对儿童要求过高、方法不当就会造成儿童学习的挫折感,使儿童对学习数学失去自信,甚至产生反感和焦虑。

3.提问性原则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游戏中指导者要通过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启发孩子,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平。BEAM数学设置了有效提问和有用词汇这两个环节,目的在于通过指导者启发式的提问,明确幼儿的操作目的,引导幼儿元认知的发展,促进儿童进步。再者,在提问的过程中,指导者要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不仅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时利于幼儿科学数概念的形成。

4.规则性原则

儿童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将会终生受益。BEAM 数学材料丰富,孩子在BEAM数学游戏中要形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学会轻拿轻放,操作完一个游戏整理归位后才能拿另一套游戏,以便下次操作。在游戏前指导者要和孩子约定,让孩子学会遵守爱惜、整理BEAM材料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者要示范并及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者BEAM数学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游戏过程中孩子要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有效开展。遵守规则不意味着压迫孩子的创新思维,指导者可以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创造新的、合理的游戏规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5.鼓励性原则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鼓励式教育非常重要。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孩子早期智慧的发现、惊喜、赞扬是鼓励;一句话一次抚摸,对儿童在游戏中遇到的挫折表示理解、支持和帮助更是鼓励。鼓励式教育让孩子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增强了自信,并能使他们用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儿童的数学天资、个人经历和学习基础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BEAM数学倡导对儿童数学学习不宜作横向比较,应看儿童自身纵向的变化与进步。只要儿童取得一点进步,就应不失时机地去鼓励。

三、BEAM数学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我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近十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的一些课程模式逐渐得到引入和推广。但是总体而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小学化现象依然严重,幼儿学习规律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视野,结合BEAM数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针对我国幼儿数学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一)操作材料———主体建构与内化

BEAM数学为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材料。儿童可利用玩具、卡片等丰富的数学材料开展数学游戏,主动获取物体间数量关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积极的数学思维活动,实现外部动作向内部思维活动的转化。BEAM数学这种借助外部动作“内化”数学思维活动的操作性学习,为帮助儿童向抽象数学概念思维活动的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是一种逻辑数理知识,它不存在于实际物体之中,儿童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这一过程来获得数学认知。儿童对逻辑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有赖于他们自身直接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教师教,幼儿听”的过程,更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材料,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建构和知识的内化。

(二)数学启蒙———知识与兴趣并重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思维水平特点,BEAM 数学为学前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内容,每个阶段包括若干数学游戏活动。这些教学内容的设计是符合英国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BEAM学龄前的数学教育内容包括了数学学习的数、量、空间等主要知识要点,孩子能通过游戏熟练掌握10以内数量的加减法。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抽象思维的内在积极因素。古今中外不少伟大的科学家和杰出人物,他们的创造与成就往往和对所从事的事业具有的浓厚兴趣密不可分。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幼时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激励着他顽强地攀登上数学的高峰。我国现在的很多幼儿园数学教育虽然也会让一些儿童获得一些数学知识,可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往往是以牺牲儿童的数学兴趣为代价,可谓得不偿失。BEAM数学则以

66

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轻轻松松地学数学。因此,我国学前数学教育不仅旨在提高幼儿的数学知识为入小学做好知识上的储备,更应该发展幼儿的数学抽象思维,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游戏情境———数学和生活同在

我国许多幼儿入小学时即能算出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甚至一些乘法算式,表现出超人的数学运算能力。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往往是成人指导下,幼儿大量的数学运算作业训练或者幼儿死记硬背的结果。

一日生活皆教育,生活无时无刻不含教育。大自然、大社会便是课程的源泉。BEAM数学设计的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利用儿童熟悉的生活化的游戏情景,让儿童感觉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紧密相连,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应改变强化训练的教学模式,以生活为主题,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将知识融入生活,以游戏为载体,使幼儿在情境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竞争合作———社会性全面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和合作的时代。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途径。BEAM数学设计了很多两人或多人共同游戏的活动,鼓励儿童与同伴以及成人进行交往,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儿童。儿童在共同的游戏和活动中相互熟悉,从而获得交往经验,进而学会合作和竞争。

“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这种价值观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生子女与人交往的社会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幼儿园课程分为五大领域七大学科,领域之间不是割裂的,而应相互渗透融合。数学教育活动突出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可以融入社会教育。我们可以借鉴英国BEAM数学的设计原理,增加一些幼儿竞争合作的教学环节,进而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

(此论文的写作作者基于对伦敦一家小学及其附设幼儿园的考察,在此一并感谢英国BEAM教育出版公司和长春出版社提供的大量教具以及资料。)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陈浮]

British BEAM Child Math:Operating Study and Teaching Practice

SHI Song

(Education School,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Jilin136000,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preschool education.How to train the children's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i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on the basis of developing the children's interest is a educational problem fa-cing all the world.The BEAM math in Britain has broken mathematical technology of the traditional course devel-opment,which has changed the boring study of math and put games into study.BEAM math can not only make children gain plenty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by operating study,but als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emotion.Consider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math in China,we should re-construct i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paying attention to children's self-construction,creating rich operating en-vironment,and noticing math education in our life etc.

Key Words:BEAM math;operating study;child

76

幼儿园小班数学:学习6以内的数数,认识数字1

幼儿园小班数学:学习6以内的数数,认识数字1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以内物体,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1、2,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笔,画有多种实物的图片一张。 2、图片:娃娃6个、钓鱼竿6根、鱼6条、水桶6只。 活动重点(难点):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以内物体,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 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复习1~4的数数。 1、出示娃娃图片:一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们去钓鱼,有几位小朋友? 个别提问后,要求幼儿手口一致数数,最后教师验证。(4位) 2、它们每人带了一根钓鱼竿、一只水桶。请个别幼儿上来把水桶、钓鱼 竿与娃娃对应排好,大家手口一致数数,有几根钓鱼竿?有几只水桶?要 求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二、学习1~6的数数。 1、又出示1个娃娃贴在后面,集体数数,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出示小鱼。它们每人各钓了一条鱼,数一数有几条?(5条)有一 个小朋友又钓了一条,现在一共有几条?(6条) 3、出示大图片,让幼儿看看图上有什么?各有多少?用完整的话回答。 如:有6朵花、5各苹果、4条小鱼、5棵树等。 三、认读数字1、2 1、出示一个的实物,让幼儿说说。然后告诉幼儿:1个小朋友、1 条 小鱼、一根钓鱼竿,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凡是数量是1的物体, 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教师书写“1”,让幼儿说说“1”像什么?启 发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活动室或看过的、玩过的……哪些东西可以用 数字“1”来表示? 2、数字“2”方法同上。 四、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教师讲解后幼儿完成练习《小熊请 客。》

幼儿数学基础知识

幼儿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特点: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应用性。 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数学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识自然界的各种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并通过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改造自然。 数学能力是指人在掌握一定数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出人对事物量和形的认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顺利程度。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都认为数学能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与数学能力有明显的关系。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2岁半左右是幼儿计算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数学是人类掌握自然社会基础,数学知识正深入到各项科学以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基础科学的科学。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在当代,任何探索与发明,必须成功的运用数学方法;任何一门科学要达到完美的地步,也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原理。 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为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又使幼儿在学习抽象数学知识时发生困难,为此,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必须不断努力摆脱具体事物的影响,使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知识能够内化于头脑,成为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数学知识。这样,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就具有一种过渡的性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从具体到抽象 由于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它的获得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但是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恰恰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从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中获得,因而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集体事物的影响。 (二)从个别到一般 幼儿数学形成,存在一个逐渐摆脱具体形象,达到抽象水平的过程,同时在对数学概念

幼儿数学: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幼儿数学: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学前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儿童对有关数以及数之间的关系、量、空间、几何形状、分类、排序、模式、时间等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上,其中对数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学前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概念不仅是儿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而且与儿童早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数概念也是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 1、唱数 儿童10以内的唱数完全是一种机械模仿,但10以后的唱数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10以后的数是按一种内在规律排列的。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帮助儿童较快地理解与掌握数词。现有的研究表明,唱数不完全是一种机械记忆,它本身存在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儿童的唱数水平与他们的数数技能和对数的理解有关。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唱数水平与其他数的技能的获得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刚入园儿童中能唱数超过30的人有44%,而到小班末期能唱数超过30的人增加到 79%,能唱数超过50的有52%。 2、基数概念 尽管儿童在2岁以后就开始出现数数行为,但他们差不多要到3岁半以后才能形成基数概念,也就是能说出一个集合的总数。一种典型的测查方法是让儿童按数取物。刚入园儿童的基数概念已初步得到发展,所以小班数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是让儿童掌握基数概念。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被试儿童的基数概念在小班阶段发展很快。在刚入园儿童中,有70%的人已经掌握了5以上的基数概念,有43%的人掌握了10以上的基数概念;而到小班末期已有87%的人掌握了10以上的基数概念,有近一半的人掌握了20以上的基数概念,在这些儿童中有8l%的入唱数超过50。这说明儿童的唱数与基数概念的理解有密切联系。 3、形状认知 研究表明,儿童刚入园时平均能认识4种形状,到小班末期平均能认识6种形状儿童最早掌握的几何形状是圆形与三角形,其次是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菱形、半圆形、梯形和六边形。到大班末期,儿童掌握得的仍是圆形与三角形,掌握得最差的是菱形与六边形。认识半圆形的人数增加幅度.可能是因为儿童较早认识圆形,他们一旦学会了半圆形的名称,就能很快认识半圆形。 4.实物加减运算

蒙氏数学如何教孩子学数学

相信很多家长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启发孩子的数学思维:左边放两个核桃,告诉宝宝:“这是2!”右边放三个核桃并告诉宝宝:“这是3!”,然后再合在一起并告诉宝宝:“这就是2+3=5!”,毫无疑问这种方式是完全正确的,它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了“2+3=5”的数学含义,幼儿蒙氏数学就是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来启发孩子的数学思维,只不过它的课程设计更加系统,游戏更加巧妙! 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她为现代儿童教育奠定了基石,并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她提出的“幼儿蒙氏数学教学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她把抽象的数学概念、高深的数学思想融入简单有趣的教具中,孩子在兴致勃勃地玩教具时即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数学概念,形成了形象生动的直观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读写算,这些都是在传统数学的学习中经过大量艰苦的训练才能达到的技能,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将体现出爆发性的学习效果。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数学学习存在敏感期,3岁~7岁是孩子数学学习的敏感期,如果错失时机,则将来需要几倍的工夫来弥补。蒙氏教育法抓住敏感期,让孩子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获得十、百、千加减运算能力,初步了解乘除法运算,入学后学习数学如虎添翼。 蒙氏教育法的奥妙: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实物化”,用高效的教具操作、验证,产生爆发性的学习成果。 幼儿蒙氏数学教学法简介 蒙氏教学法的全称是蒙台梭利教学方法 (一)蒙氏教学的目的:1、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孩子将来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相信各位家长也会有同感。 2、培养一代新人类的种子。新人类种子的含义有两个,第一层含义她认为人类要爱好和平,建构和谐的社会,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从小做起。这与她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会背景有关,在今天也同样与我们国家提出的“建构和谐社会”

幼儿园小班幼儿数学兴趣培养的5大方法

幼儿园小班幼儿数学兴趣培养的5大方法 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征。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往往受直观形象思维的限制,再加上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幼儿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和乏味,许多幼儿对数学活动表现出冷淡、缺少兴趣。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幼儿与环境互动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好模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我们教师在组织数学教育活动时要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情节,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里动起来。所以我根据小班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有意的创设一些轻松、活泼、诙谐、有趣的故事情节,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动物美丽的衣裳”活动中,这一活动的目标是根据动物的皮毛的颜色、花纹等显著特征给动物分类,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一群小动物去秋游,要乘两辆汽车,小动物会怎样分?为什么?还可以怎么分?找个地方进行游戏也要分队,小动物可以怎么分?整个活动以故事的情节贯穿,幼儿非常愿意在听故事中对动物进行分类,分的也很认真,使幼儿直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区别对待、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实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同年龄的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发展速度和发展优势是各不相同的,一刀切的教学内容使能力强的的幼儿得不到满足,能力差的幼儿无法掌握,结果两者都失去学习的兴趣。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满足幼儿兴趣,就要让幼儿进行有层次的练习,既可以让幼儿操作难易不

同的有层次的材料,又可以让幼儿按不同的要求进行练习。如小班“按大小排序”,能力强的可以提供五个以上的图片进行排序(如:大小不同的各种玩具、鞋子、图书、积木等),能力中等的可以提供三个图卡进行排序,能力差的可以提供三个大小明显的实物供其摆弄排序。实践证明,在尊重并支持幼儿按自己意愿进行活动,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独特的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 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并以一定的形体存在于空间,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形成数学概念的源泉,小班幼儿认识能力有限,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在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平时我还经常利用幼儿散步的时间,让幼儿数数园内有多少花,当幼儿无法数清时,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许多”来表示。如有许多的茶杯、小床、毛巾、玩具等。幼儿非常愿意接受,也非常感兴趣。 四、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对幼儿数学教学的认识

我对幼儿数学教学的认识 数学教育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主要就是要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学会数学的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自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实行以来,把对幼儿的数学教育融入了科学教育的领域,并将科学教育领域的目标之一定位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的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同时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由此可见,对于幼儿的数学教育,更多的应该从他们的生活出发,要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生活中进行数学教育,让幼儿体验数学的重要和乐趣 “数学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概念,也不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而是在生活的事件与材料中隐含着的事物属性与关系。” 认知建构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皮亚杰通过严谨细致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儿童获得数学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得到的,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儿童学习数学所经历的认知过程首先是行为把握,即用自己的手、脚来把握对象;接着是图形把握,即以印象的方式去把握对象;最后才是符号把握,即以语言或数量形式去把握对象。认知建构理论还认为数学是一组关系,这种关系必须由学习者内在心智去创造。正如皮亚杰所言,“假定儿童只是从教学中获得数的观念和其他数学概念,那是一个极大的误解。相反,在相当程度上,儿童是自己独立地、自发地发展这些数学观念和概念的。儿童并不是学会算术,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例如,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教师在区域中布置了“商店”的游戏情境,带领幼儿参观“商店”,了解商品的种类与价格,激发幼儿的购物欲望,随后向幼儿提问:“你想买什么东西?它需要多少钱?你应到银行取哪种票面的钱才能买到所要的商品?”在幼儿对此有了一定了解后,就让他们拿“人民币”去购物;或让幼儿先购物,根据所购商品的总价再到“银行”提取相应的“人民币”付款。幼儿在提取所需的“人民币”及付款的环节中,会自然而然地学会辨别各种票面的人民币,并知道其表示的涵义。在这一游戏过程中,由购物而引发的有关“人民币”知识、物品分类摆放、钱的数量与商品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收钱与找钱时所需的加减运算等诸多数学知识都得到应用。 二、在操作中进行数学教育,让幼儿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大多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思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 姓名: 班级:04级学前(1)班 学号:20047081515 指导教师: 交稿时间:2009年5月

[附件] 独创承诺书 本人申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陆良师范学校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1) 1. 操作性学习的原理 (3) 1.1 操作性学习的定义及特征 (3) 1.2 操作性学习的心理机制 (4) 2. 操作性学习的应用价值 (4) 3. 操作性学习影响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5) 3.1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影响 (5) 3.1.1 幼儿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 (5) 3.1.2 操作性学习与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关系 (5) 3.2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影响 (8) 3.2.1 幼儿学习数学的思维特点 (8) 3.2.2 操作性学习与幼儿思维能力的关系 (8) 3.3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9) 3.3.1 数学活动中幼儿智力的发展 (9) 3.3.2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关系……………………………….10. 3.4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 (11) 3.4.1 数学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表现 (11) 3.4.2 操作性学习与幼儿创造力的关系 (11) 4. 教学中有效运用操作法 (12) 4.1 积极创造物质条件 (12) 4.2 突出物体的数量关系 (12) 4.3 配合明确的语言指导 (13) 4.4 保证必要的操作时间 (13) 4.5 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3) 4.6 加强活动的游戏性 (14) 4.7 给幼儿讨论、评价的机会 (14) 参考文献 (15)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数字4、5

幼儿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数学:认识数字4、5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小班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5,知道他们的实际意义。 2、能对5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排序。 3、能仔细倾听,并按指令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5的数卡和实物卡若干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复习数字1、2、3 1、今天老师想和我们小朋友来玩一个“看数字拍手”的游戏,好不好? 2、介绍游戏玩法: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先读出数字,再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拍手,要求幼儿听口令:预备—拍!幼儿才能拍。 3、教师出示数字1、2、3,进行游戏。(教师可加快举卡的速度,培养幼儿的敏捷性) 4、那除了用拍手来表示数字,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拍肩、拍腿、拍头、跺脚……)游戏好玩吗?瞧,这里来了什么?有几个呀?(教师出示1—5的实物卡片)那可以用数字几

来表示呢?(教师相应地贴上数字1—5)并让幼儿再次认读。三、认识数字4、5 1、(教师出示4、5)请小朋友来看看4象什么?4可以表示4只帽子,那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幼儿自由说) 5象什么呢?5在这里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轮流接着说) 四、排序活动1、现在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宝宝和实物图片,但它们混淆在一起,想请我们小朋友来排排队,你们愿意吗?2、幼儿操作活动,教师个别指导。3、你们真能干,谢谢你们小朋友的帮忙。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非常实用的六款幼儿学数学应用

非常实用的六款幼儿学数学应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基础科学,人们运用通过数学推导出的种种概念、原理与规律指导日常生活。离开了数学,人们的生活将寸步难行。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数学教育列为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而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软件。非常实用哦! 聪明泡泡小学数学速算 聪明泡泡(Smart Bubble)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甚至让人上瘾的儿童益智游戏。机灵的小朋友们可以运用智商和反应速度,来挑战世界上其它的玩家。小朋友可以在家里或者在路上玩玩聪明泡泡,不仅可以放松一下,还可以锻炼大脑反应能力哦。小朋友也也可以把聪明泡泡拿来和你的家人朋友分享,一起享受聪明泡泡带来的乐趣。 开发商:Beijing CS&S Techhouse CO.,Ltd. 价格:0.99 $

泡泡数学加减乘除 泡泡数学是一种给孩子练习基本数学运算的有趣教育方式。 六对数字泡泡浮在美丽的背景画面上。背景有天气晴朗的海滩,百花齐放的草地,鱼儿跳跃的海面,缤纷灿烂的圣诞树……八个泡泡里,其中四个是题目,剩下的四个是答案。加法和减法都是2000以内的,乘法和除法20以内。同时,又有新的气泡从屏幕下部弹出。 根据宝宝的进步水平,游戏里会增加题目数量和难度,依次引人减法,乘法和除法。每个级别最后计算宝宝答题所需要的时间和正确率等,给宝宝不同的称谓奖励,比如“干得好”,“难以置信”等等。这个环节会激发宝宝认真答题的热情哦! 每轮游戏开始时你也可以为宝宝选择特定的运算,比如加、减、乘、除中的一种,集中训练宝宝的某种运算能力。 开发商:PopSoft 价格:0.99 $

数学认知

数学认知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教育建议】 1.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如: ●参观游览后,和幼儿一起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 产生联想,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如:熊猫的身体圆鼓鼓 的,全身好像是一个个的圆形组成的;孔雀开屏时尾巴像把大 扇子等。 ●和幼儿交谈或读书讲故事时,适当地运用一些有关形状的词汇 来描述事物,如看图片时和幼儿讨论奥运会场馆为什么叫“鸟 巢”等。 2.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各种数所代表的含义。如: ●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 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 ●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 的。如天气预报中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钟表上的数表 明时间的早晚等。

●鼓励幼儿学习使用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如知道今天 是星期五后,能推断明天爸爸妈妈休息。 3.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秩序和美,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如: ●和幼儿一起发现和体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队形整齐有序,人多 时按先后顺序排队比较公平等。 ●提供具有重复性旋律和词语的音乐、儿歌和故事,或利用环境 中有序排列的图案,如按颜色间隔排列的瓷砖、按形状间隔排 列的珠帘等,鼓励幼儿发现和感受其中的规律美。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创编有一定规律的 动作,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等。 ●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排列 的,如一周七天按照从周一到周日的顺序排列,一年四季按照 春夏秋冬轮回等。 4. 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如: ●比赛拍球、跳绳、跳远或投沙包时,可通过数数、测量的方法 确定名次。 ●解决幼儿生活中的公平分配问题时,可以采用对应或者计算的 方法平均分配。 ●解决春游去哪里玩的问题时,在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后,引导他们统计选择不同地点的人数,并根据统计结果做出 决定。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三章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2、合理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正规数学教育活动。 3、合理设计和组织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4、合理设计和安排日常生活及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活动。 重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难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涵,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和年龄特征;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 (一)什么是教学 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实践确实是由教与学两种活动所构成,教与学是统一的活动。但为了深入地研究教与学,有必要将教与学分开进行研究。因此上述定义关注的是教师行为,即教学探讨、研究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进步。 从教学的规定性要求看,“教学”活动应具备三方面特征: 首先,“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以行为。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是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师幼共同活动。 幼儿园教学是一种自发反映型教学。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 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是不会作大的变动的。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化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由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自己的学习

《指南》“数学认知”目标解读---周欣资料讲解

《指南》“数学认知”目标解读---周 欣

作者:周欣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传时间:2013-09-0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科学领域分成了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子领域。这是因为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都很密切,但它们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和学习与发展的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内涵。 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它强调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数学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指南》数学认知领域的目标侧重于数和形,这是儿童早期数学认知发展的最核心的内容。下面是对数学认知领域三条目标的解读。 一、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第一条目标尽管与数学内容有关,如涉及了形状和模式,但它最后落实在对数学的态度和体验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学习的过程性能力上。在以往的数学教育中,人们关注较多的是数学内容本身,但近年来人们在关注数学内容的同时,开始关注数学学习中过程性能力的培养。如美国的学前和中小学的数学标准分为内容标准和过程性标准两个部分,内容标准提出了

儿童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过程性标准则提出了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推理和证明、交流、联系、数学的表征。数学学习的过程性标准的提出反映了数学学科在促进儿童的思维能力方面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它使我们认识到,数学学习并非局限于数的知识、概念和技能的习得。而是能促进综合性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正是这样的学习才能保证儿童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1.发现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这是有效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发现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能让儿童看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数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儿童早期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也是重点。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数知识的习得是和许多具体的情景相连的,但他们最初在不同的情景中并不会融会贯通地理解数,只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步整合。如儿童学会数数以后并不能马上就运用数数的方法去比较两个集合的多少或理解数数与加减运算之间的关系。这种联系还包括儿童的感性经验和正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的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和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 第一条目标期望儿童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过程性能力之一,也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需要儿童在实际的问题情景和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联系。 3.强调感性经验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让小班幼儿在玩中学数学

让小班幼儿在玩中学数学 几年来,幼儿园数学教育领域,从理论到实践操作,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相违背,与《规程》的精神不符的做法。小班幼儿数学教育教学也不例外。这里提出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小班幼儿在玩中学数学,以适应小班幼儿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所谓“玩数学”是指和“教数学”相对应的一种说法,它更强调数学教育的游戏性、操作性、趣味性和直观形象性。把抽象的数学关系用科学的方法转化成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游戏和操作活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丰富的知识,积累经验。教师和幼儿玩数学时只是一个启发者、参与者。当然“玩”和“教”是相对而言的,从小班到大班,玩数学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小,而教数学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 一、小班幼儿数学教育中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问题 在教育观念上有些人认为,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辩证性,对小班幼儿来说太难,学不学无所谓,中班开始学也不迟,这是不学主义者,另有些人认为,初步的认识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只要老师教,幼儿学习是可能的,这是超学主义者。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小班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清楚地认识到具体形象思维是小班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因此要合理地安排教育教学内容。 过去在教育行为上并未真正做到让幼儿主动活动,仍然只注重讲解演示,幼儿坐着听讲,教师问幼儿答,教师总结、幼儿模仿、幼儿记忆结果的课堂形式,根本不能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虽然我们也很重视让幼儿进行操作活动,但活动中大多由我“程控指挥”,生怕幼儿“乱”。当前小班幼儿数学活动的组织还是以全体幼儿进行同一活动为特征,对相同的任务通过共同的过程,以相同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虽然学到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教师也易完成计划,但这种“齐步走--立停”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易形成幼儿的思维定势,抹杀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设计和活动方法的问题

幼儿学数学、手指速算法

幼儿学数学手指速算秘诀 数学, 幼儿, 秘诀, 速算, 手指 初级:100以内加减 准备:教师在带读以下口诀并做相关手指游戏前,需发出口令“清零”,幼儿马上双手击掌,然后紧握双拳在胸前,聚精会神做好准备。(注意:手心朝里,两拳间隔距离以方便双手出指为准,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一、手指定位口诀 我有一双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会数;右手定个位,从一数到九;加减很方便,计算不用愁。 二、手指定数口诀 食指伸开“l”,中指伸开“2”;无名指为“3”,小指伸开“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记住;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数。 三、右手出指练习口诀 一马当先,二虎相争,三言两语,四海为家,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万火急。 一言九鼎,二龙戏珠,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谷丰登,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注:念到“十万火急”或“十全十美”时,右手握拳,左手出“1”,代表进位。) 四、左手出指练习口诀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注:念到“一百”时,双手击掌,然后紧握双拳在胸前。) 五、双手出数练习 15、23、46、99、58、73、61 …… (注: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选择出数的大小。) 六、加法练习 注意:在做加法练习时,比如“3+5”,右手先出“3”,“+5”的过程是:嘴里念“加1”,出小拇指;嘴里念“加2”,四指一提伸大拇指(注意在出指的过程中大拇指只代表“1”,只有在定数的时候,大拇指才当成“5”);嘴里念“加3”,出食指;嘴里念“加4”,出中指;嘴里念“加5”,出无名指。此时开始定数,右手手指只有小拇指未打开,结果即为“8”。 (1)个位数加法练习(10以内加法练习) 1+1 2+l、2+2 3+l、3+2、3+3 4+l、4+2、4+3、4+4 5+1、5+2、5+3、5+4、5+5 1+1、1+2、1+3、1+4、1+5、1+6、1+7、1+8、1+9 2+l、2+2、2+3、2+4、2+5、2+6、2+7、2+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知相邻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知相邻数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5只小动物图片、5座房子、1~5数字卡片、1~5点卡、1~5实物卡片活动过程: 1、小动物找邻居 (1)通过小兔搬新家,初步感知“邻居”概念。 师:今天有个小客人来到我们中(6)班,我们欢迎它(教师出示小兔)! 师:小兔刚刚搬了新家,搬了新家后还有了两个新邻居,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评析:以小动物搬新家引出数学活动的主题,活动变得更加生活化、游戏化,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住在家两边的小动物就是小兔的邻居。 问:熊猫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少1,熊猫家住在几号楼? 小狗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多1,小狗家住在几号楼? (2)出示另外两只小动物:大象、小猴,帮助他们找家。 (3)教师小结:原来邻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动物们都有两个邻居,就是住在他们前面和后面的小动物。

评析:幼儿已经对邻居有了初步的感知,根据平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很快可以找出住在前后的两个邻居。教师进一步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加以总结,将活动自然推向下一个环节。 2、数字朋友找邻居师:小动物们有了新邻居真开心,这里有一些数字朋友,他们也要来找邻居了。 教师出示数字 1、 2、 3、 4、5 提问:数字2的邻居是谁和谁(1,3)? (因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后面,比2多1) 教师小结:一个数与它前后邻居的关系,是相邻数关系,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所以2的相邻数是1和3。 评析:从小动物找邻居自然过度到数字朋友找邻居,并引出相邻数的概念,用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的语言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 3、游戏:找朋友 (1)教师幼儿共同游戏:找朋友评析: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进一步理解、运用相邻数概念。 (2)幼儿自主游戏找朋友评析: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游戏,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对新经验的理解和运用。

幼儿情境性数学操作性学习的有效方式

幼儿“情境性”数学操作性学习的有效方式 操作性学习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而“情境性”则是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操作材料要与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建立联系〃让幼儿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开展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摆弄的兴趣〃增强对操作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学数。然而〃不少幼儿教师常常是为“情境”而“情境”〃以致没有充分发挥“情境性”数学操作性学习的优势来帮助幼儿思考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那么〃如何设置适宜的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相联系〃让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更有意义呢? 一、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自然融入幼儿喜欢在情境中操作学习〃借助有情境的操作既可以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但是〃不是所有的数学学习内容都适合设置“情境”〃只有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在区域活动或者集中活动中把它自然融入情境〃才会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如: “分食物”的活动〃活动目标是“按物体的一种明显的特征分类”。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提供了“给小猫和小兔分食物的”操作材料〃在盒子的上方分别印有小猫和小兔的形象〃把分类活动有机融入〃寓分类于情境中〃让幼儿把相应的小鱼和萝卜〃或者是小鱼和青菜的图片分别放置在下方的两个盛器中。幼儿看见小猫和小兔十分喜欢〃他们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动物喂食〃有的边分边对着小动物说: “小猫〃我给你吃小鱼; 小兔〃我给你吃萝卜”。幼儿在这样的情境中独立操作摆弄和自言自语〃学得积极主动。如: 根据大小进行排序的活动内容〃幼儿须根据事物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有的教师设计成“给苹果树上的苹果排队”的情境〃让幼儿在苹果树底图上进行排序〃由于树的底图轮廓是弧形〃显得牵强又不好操作。其实〃排序是对物体之间关系的协调〃排序的基础是“比较”〃教师只需提供简洁的排序图版〃准备排序的卡片〃让幼儿在图版上练习排序即可〃这样既减少干扰又便于操作〃更易于检查操作的结果。 二、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巧妙设置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数学操作性学习中设置具体的情境时〃应根据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或借鉴常见的生活事件。如: 要把认识和使用人民币融入《超市购物》的情境〃那么全班幼儿必须要有超市购物的经验。如要把10 以内加法融入“中秋薄饼”的情境〃如果当地没有这一习俗〃幼儿在操作性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茫然的状态。总之〃把相关学习内容巧妙设置到诸如“送动物回家”、“捉迷藏”、“逛公园”、“铺路”等情境中〃幼儿有了已有经验〃操作时就会显得得心应手。 三、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创设在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桥梁〃它必须与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相吻合。小班幼儿其思维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注意力持续性差〃思维的有意性不强〃所以创设的情境就要具有游戏性〃将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隐含其中〃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建构相应的数学知识。如: 在学习按物取数时〃为了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我们除了采用“秋游捡落叶”的形式〃还设计“采果子”的游戏形式〃让幼儿按自己卡片上的数字到苹果树、李子树、桃子树〃采相应的果子〃比比谁又准确又快〃再次游戏时〃让幼儿交换“种植地”进行比赛。这种游戏情境的操作活动〃不仅使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也有效地完成按数取物的目标。到了中、大班〃虽然幼儿的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对抽象的数学问题的思考需要依靠具体形象的事物和对物体的操作摆弄〃所以情境要真实〃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抽象问题的思考能力有了提高〃因此情境还应具有挑战性〃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可

《儿童如何学数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儿童如何学数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儿童如何学数学》读书笔记这段时间阅读了《儿童如何学数学》这本书,这本书给所有的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促进新教师和教师指导者之间更多的探讨和互动;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素材。这本书,对于当前的数学教育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数学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思考过:我们的数学教学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以下就自己理解和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整本书提到的最多是问题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上课要从“生活情境”引入并展开。读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新的概念——“街头数学”。国外研究把大众生活中的数学称为“街头数学”,事实上,数学不仅仅是教室中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家庭、公园、商店里都可以是数学课堂。校外无论是买卖活动、建造房子活动,都有数学活动和数学知识。数学不仅仅是在学校中的书本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既是一种知识形式,又是一种思考方式。英国学者纳茨在研究中发现,一些学生对学校中的数学问题感到困难,许多教师认为是智力上一问题,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能很好的作出街头数学问题。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一些孩子在计算加减乘除时存

在很大问题,错误率极高,老师往往认为这样的孩子智力存在问题,而正是这样的学生在生活中却能正确并速度的进行货物的买卖,这种现象好像很难解释。纳茨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儿童在解决街头数学问题时使用的符号是不同的。他们在解决街头问题时用的是自己口头语言甚至直觉方式,而学校所教的是书面和符号方法。这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是街头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这一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独立于他们所生活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一个体系。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结合。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因努力去适应小学生特点,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促进孩子们在认知投入的同时有更多的情感投入。在课堂的组织中,要尽量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但是也不能只让学生进行街头数学的学习,必竟街头数学相对于学校数学来说很不规范,也不成体系,且有许多“街头数学问题”不是孩子们能解决的。正是因为这样,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把街头数学问题进行改造后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里,使之既保留街头数学的现实性、有趣性和挑战性,也具备学校数学的规范性和抽象性。这样的数学才是师生共同感兴趣的数学。 总之, 我读了《儿童如何学数学》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中更成熟。 第二篇:儿童书籍读书笔记儿童书籍读书笔记周二,开展师徒结对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猴摘桃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天天气可以,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什么呀?(幼儿解放回答:猴子、蝴蝶、树、桃子等。)小猴子在哪?蝴蝶在哪?桃子在哪?(幼儿回答:猴子在蝴蝶下面,蝴蝶在猴子上面,桃子在树上)现在小猴子去哪了?(幼儿回答:在树下)现在小猴子开始摘桃子了,小猴子在哪呀?(幼儿回答:在树上)先把上面两个桃子摘了,最后把下面的桃子摘了,摘完桃子的小猴子在哪呀(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看看谁在椅子下?谁又跳到桌子上了,小猪在哪?最后来的兔子在哪,它又跳到什么上面了?小鸡在哪(幼儿解放回答。)继续切换PPT图片,这间房子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按照先后点出来的动物让幼儿分别回答。

3、打开最后PPT的最后一个图,出现机器猫图片和音乐。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和李静。然后引导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惠,让小猴子摘到了桃子,参观了小猴子的桃子,又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课间教育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活动目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讲解学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 目标: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和并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准备: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过程: 1.数字游戏《找朋友》---- 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 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 (2) 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 (3) 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 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 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

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 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活动名称:学习3的组成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组成,会正确认识分合式。 2、让幼儿学习用教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和合的过程,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玩具熊1个玩具香蕉3个香蕉卡片3个 2、学具人手一份材料纸蜡笔和若干记号笔 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是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