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治进展

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治进展

一、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血管瘤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分类标准由原始的形态学分类到现在的生物

学特性分类已历经数百年的历史。血管瘤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的生物学

特性,传统分类中草莓状血管瘤和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属于此类;脉管畸形则具有

正常的内皮细胞,属于脉管结构发育异常,表现为脉管的异常扩张、增多、迂曲

及互通。2016年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撰写《血管瘤和

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1],并于2019年更新发布《血管瘤和脉管

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2],为中国血管瘤的分类提供诊治参考标准。

二、婴儿血管瘤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婴儿血管瘤及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是可以自发消退

的肿瘤,婴儿毛细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大约4-5%,其中

仅10%-15%需要治疗。常于出生后1-2周出现,前12个月为增生期,通常称为婴

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好发于头面部,亦可见于身体的任何

部位。常常认为的高危因素包括早产儿、女性患儿(高2.3-2.9倍)、低出生体重

患儿及多胎儿,此外,婴幼儿血管瘤家族史、宫内并发症如子痫、胎盘异常亦是

重要的危险因素。

婴幼儿血管瘤表现为特征性的生长模式,历经潜伏期、增殖期、消退期、消

退完全期。刚出生的新生儿表现为局部血管收缩的苍白区或毛细血管扩张的红斑,经过1-3周的潜伏期,血管瘤组织开始增殖,浅表的婴儿血管瘤位于真皮层,典

型的表现为隆起的红斑、结节或斑块;深层的婴儿血管瘤位于脂肪层,表现为浅

蓝色的肿块,边界模糊。婴儿血管瘤的自然病程类似与所有足月和早产新生儿,

非线性生长,通常开始3月迅速生长,特别是生后5-8周,80%的病例在生后3

个月停止生长,部分婴儿血管瘤及深层血管瘤可持续生长至生后9-12个月,少

部分病例持续至24个月。通常会观察到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随后历经几个月

或数年逐渐消退。增殖期及消退期可以重叠,并且血管瘤表面部分可见苍白退化

而深层病变继续生长。至4岁时90%的婴儿血管瘤完全退化,而深部病变可能退

化缓慢并持续至7-8岁。如无任何处理,70%的病例可出现后遗症,如局部毛细

血管扩张、局部脂肪组织堆积、皮肤弹性组织破坏所致皮肤松弛等等。并发症的

程度和范围取决于血管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婴儿的年龄。局部出现溃疡的病变

通常遗留瘢痕。

婴儿血管瘤是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调控异常导致,但是导致婴儿血管瘤的病

因仍有争议。目前尚无一种假说能够诠释婴儿血管瘤的特点。目前最可能的设想

是基于低氧应激作为触发信号,包括过渡表达血管生成因子如通过HIFα信号通

路生成VEGF。为应对VEGF的过度表达,自然存在于或被招募至胎儿皮肤的干细

胞(表达CD133)增殖并分化为未成熟的内皮细胞(表达CD31),同时也分化为周细

胞(表达SMA)、树突状细胞(表达因子XIIIa)和具有成脂潜能的间充质细胞。在

婴儿血管瘤的增殖阶段,内皮细胞占优势,形成合胞体团块,无确切的血管架构,此后,多层基底膜组成毛细血管样结构,包括内皮细胞和周细胞。

三、婴儿血管瘤目前的治疗

2008年,法国学者Léauté⁃Labrèze等首次报道了β受体阻滞剂口服成功治

疗婴儿重症血管瘤,在婴儿血管瘤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起效迅速,通常

在用药后24小时内即可见瘤体表面皱缩、质地变软;不仅在增殖期抑制IH生长

和促进消退,而且在生长结束后也能促进其消退。在特殊部位以及复杂血管瘤的

治疗中均可取得满意效果,如溃疡性血管瘤、眼周血管瘤、气道血管瘤及内脏血

管瘤等,还在减少IH患儿功能残疾、严重毁形损害甚至挽救生命方面发挥巨大

作用。其极高的治愈率、对婴幼儿甚至早产儿可靠的安全性及廉价的治疗费用和

节省大量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势,治疗的有效性得到国内外学界的一致认可,但普

萘洛尔治疗IH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此外还包括口服或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硬化剂、平阳霉素、皮下注射干扰素、激光治疗、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及平阳霉素加协同治疗等。

四、婴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

血管瘤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从已存在的血管中形成新的血管,涉

及内皮细胞、周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生成血管的细胞因子等多个

因素相互作用。增殖期血管瘤的突出特点是内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血管迅速生长,内皮细胞核大而淡染,细胞基底膜呈多层结构,可见增生的大量新生毛细血管,该时期血管瘤组织的主要成分包括聚集成簇并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的内

皮细胞以及无典型官腔样结构的血管条索。在血管管道周围存在大量的间质细胞,结缔组织很少。在自然病程中,血管瘤的增殖期结束后会自发、缓慢的进入消退期,血管瘤的消退表现为血管瘤生长减慢甚至停止、病变中心组织发白,在病理

学上,内皮细胞减少,逐渐显现血管管腔样结构,扁平的内皮细胞覆盖血管管腔,随后管腔逐渐增大,甚至可能在管腔中出现红细胞。间质细胞逐渐减少,细胞外

基质开始分解,扩大的管腔为多层基底膜所围绕。当其消退完成后,其组织结构

则表现为少数散在的由细长的内皮细胞构成的厚壁管腔,且伴有丰富的间质纤维

脂肪组织。有时在一个标本上不同的地方显示多个时期的表现,表明在血管瘤的

演进中,发生着一系列持续性的变化。

五、RAS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作为广泛使用的RAS抗高血压分子调节剂及其对癌症风险潜在的影响已经被

广泛研究报道。一项创新性研究表明,使用ACEI和ARBs可以降低患某些癌症的

风险,特别是涉及女性的癌症。已有关于RAS抑制剂应用于肿瘤的meta分析表明,RAS抑制剂的使用能够延长其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卡托

普利(ACEI)被证实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具有耐受性,并能够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的复

发率。而培哚普利作为一种与其他传统治疗相结合的联合疗法,降低了肝细胞癌

复发的风险。一些实验已将Ang1-7/MAS轴用于乳腺癌化疗前后、耐受良好的转

移性肉瘤和一些晚期的实体肿瘤,结果对一些患者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血管生成是一个多因素精密调控的过程,与血管瘤的生长和侵袭

密切相关,而血管瘤中血管生成的各种通路仍存在很多争论。首先,多条通路可

调控同一过程;其次,许多通路可通过反馈机制影响其他通路。针对血管形成的

分子机制和生物学特性,深入探讨这些分子和通路在IH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以

及发展抗血管生成的新疗法,为IH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尚需要进行为更广泛深

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

治疗指南(2016 版)[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12 (2):63⁃93,9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6.02.001.

2.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

及治疗指南(2019版)[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15(5):277⁃317

全国最好的血管瘤医院

全国最好的血管瘤医院 *导读:全国最好的血管瘤医院,想要快速安全的治疗血管瘤疾病,我们就应该选择专业的三甲医院。治疗血管瘤,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充分,一是就诊医院,二是治疗方法,只有高效的治疗方法,才能一次性根治,也只有正规医院,才能提供规范的治疗方案,开展规范的治疗工作。…… 全国最好的血管瘤医院,血管瘤这个病种现在已慢慢的走进人们的视线中,这个病种,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在各个身体部位出现。出现血管瘤后,非常影响美观的病种,会给患病人群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所以,一旦放生患有这个病症后,就应该马上检查、治疗,以免带来更大的后果。为此,专家强调:治疗血管瘤,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充分,一是就诊医院,二是治疗方法,只有高效的治疗方法,才能一次性根治,也只有正规医院,才能提供规范的治疗方案,开展规范的治疗工作。 想要快速安全的治疗血管瘤疾病,我们就应该选择专业的三甲医院,那么治血管瘤哪个医院最好?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一些网络上的宣传,因为现在网络太发达,难免有些虚假宣传,我们要以正确的眼光,选择专业的三甲医院进行就诊。下边就简单为大家介绍几点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容易分辨一些好坏的医院。 ==◆需要具备成熟的治疗方案◆== 目前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血管瘤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常见的

有三种: 一、治疗血管瘤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美国新一代多波长血管再生技术 适用范围:鲜红斑痣、混合型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结合药物及介入等用于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等。 治疗特色:不打针、不吃药、治疗无痛、无创伤、不复发、无疤痕。 美国新一代多波长血管再生技术治疗原理是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使表面增厚瘤体脱落,深层病变细胞壁凝固、坏死,从而被吞噬系统吸收,随淋巴循环排出体外,使皮肤颜色恢复至正常肤色。 二、呵护宝宝皮肤的血管瘤领先技术――纳米微介入免疫修复术 适用范围:婴儿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鲜红斑痣,淋巴管瘤,动静脉畸等,尤其适合眼球、眼眶、面部、口腔、躯干、四肢等部位血管瘤。 治疗特色:快速彻底、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 纳米微介入免疫修复术治疗原理:利用微创介入抑制内皮细胞分泌和间质增生使病变组织逐渐的机化、萎缩,直至消失,增强正常组织细胞自我修复功能,促使免疫细胞恢复活力,进一步巩固修复治疗。 三、开创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新时代――超导介入消融技术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两种常见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血管疾病。血管瘤主要表现为皮肤颜色改变、血管扩张和皮肤隆起等症状,而脉管畸形可表现为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功能障碍等。两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创伤及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为读者提供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血管瘤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颜色改变、血管扩张和皮肤隆起等。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视诊、触诊、血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常见的诊断误区包括将其误诊为痣、瘀斑等。 对于血管瘤的诊断,病理检测方法尤为重要。常见的病理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扫描和多普勒超声等。超声波扫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管瘤的大小、深度和范围,多普勒超声则可以显示血管瘤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性质。 脉管畸形的症状因其类型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功能障碍等。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视诊、触诊、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

脉管畸形的病理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扫描、血管造影等。超声波扫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形态、大小和范围,血管造影则可以显示脉管畸形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确定诊断。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和程度,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瘤和部分脉管畸形的主要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可能完整地切除病变组织,以降低复发的风险。对于较大的血管瘤,手术切除后可能需要进行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插入病变血管内,注射硬化剂、弹簧圈或栓塞剂等,以阻塞异常血管,达到治疗目的。介入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脉管畸形,尤其是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等。 药物治疗是辅助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减小病变体积,但不能完全治愈疾病。 由于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预防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降低疾病

血管瘤治疗(综述)探讨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赵卓,张艳,张园程,崔林,刘静,马秋月,元红,张士发 [摘要]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在出生后快速生长,部分皮损缓慢消退。目前尽管对血管瘤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采取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应适时考虑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关键词]:瘤, 血管, 婴幼儿;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293(2012) The present modalities for infant hemangioma and research frontier ZHAO Zhuo,ZHANG Yan,ZHANG Yuan-cheng,et a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Command,Shenyang 110015,China [Abstract] Infantile hemangiom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vascular tumors occurring in infants with high incidence.Its unique life cycle includes the postnatal dramatic growth and subsequently a slow spontaneous involution.To date, its pathogenesis is still not entirely clear, though a variety of treatment methods exist. Any single treatment could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independently. Thus a combination therapy should be considered. [Key words] Hemangioma, infantile; Therapy 皮肤血管瘤起源于中胚叶,是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的皮肤良性肿瘤,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出生后3 d的发病率为1.1%~2.6%;1个月~1年为8.7%~12.7%,女性多见,男女患病比例为1:3~1:5。皮损好发于头部、面颈部,约占60%[1],其次好发于躯干和四肢。我国基本沿用Virchow[2]分类,将皮肤血管瘤分为鲜红斑痣、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部分皮肤血管瘤在幼儿期可缓慢自行消退,其消退速度和程度因人而异,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皮肤血管瘤出现并发症,如感染、溃疡、出血等。另外,位于某些特殊解剖学部位的血管瘤可压迫周围器官,影响其发育,甚至引起死亡,故需要早期干预治疗[3]。近10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皮肤血管瘤的检查手段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本文针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1 手术治疗皮肤血管瘤 手术治疗皮肤血管瘤至今仍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手术切除皮肤血管瘤是最简单而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对皮损面积不大,比较局限,又不在身体暴露部位,没有自然消退征

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治进展

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治进展 一、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血管瘤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分类标准由原始的形态学分类到现在的生物 学特性分类已历经数百年的历史。血管瘤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的生物学 特性,传统分类中草莓状血管瘤和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属于此类;脉管畸形则具有 正常的内皮细胞,属于脉管结构发育异常,表现为脉管的异常扩张、增多、迂曲 及互通。2016年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撰写《血管瘤和 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1],并于2019年更新发布《血管瘤和脉管 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2],为中国血管瘤的分类提供诊治参考标准。 二、婴儿血管瘤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婴儿血管瘤及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是可以自发消退 的肿瘤,婴儿毛细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大约4-5%,其中 仅10%-15%需要治疗。常于出生后1-2周出现,前12个月为增生期,通常称为婴 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好发于头面部,亦可见于身体的任何 部位。常常认为的高危因素包括早产儿、女性患儿(高2.3-2.9倍)、低出生体重 患儿及多胎儿,此外,婴幼儿血管瘤家族史、宫内并发症如子痫、胎盘异常亦是 重要的危险因素。 婴幼儿血管瘤表现为特征性的生长模式,历经潜伏期、增殖期、消退期、消 退完全期。刚出生的新生儿表现为局部血管收缩的苍白区或毛细血管扩张的红斑,经过1-3周的潜伏期,血管瘤组织开始增殖,浅表的婴儿血管瘤位于真皮层,典 型的表现为隆起的红斑、结节或斑块;深层的婴儿血管瘤位于脂肪层,表现为浅 蓝色的肿块,边界模糊。婴儿血管瘤的自然病程类似与所有足月和早产新生儿, 非线性生长,通常开始3月迅速生长,特别是生后5-8周,80%的病例在生后3 个月停止生长,部分婴儿血管瘤及深层血管瘤可持续生长至生后9-12个月,少 部分病例持续至24个月。通常会观察到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随后历经几个月

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研究进展

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 性肿瘤,瘤体在早期增长迅速,有时可自行消退。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外用药物 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局部注射治疗、手术切除等。本文旨在对上述治疗婴幼儿 血管瘤的方法及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婴儿;血管瘤;β受体阻滞剂;手术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发生在新生儿期较为常见的 肿瘤,一般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良性增生所致[1]。瘤体多在出生后几周后开始 明显变化,之后快速增长并于3~5个月达到其最大体积80%。有部分患儿在1岁 左右可自行消退,未经治疗的瘤体常伴有退行性改变,如瘢痕、毛细血管扩张、 皮肤松弛等[2]。根据瘤体的位置、大小、影响功能程度等方面的不同采取的治疗 方案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1治疗 1.1口服药物治疗 1.1.1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作为IH全身治疗的一线药物,对增 生期及消退期血管瘤、肝脏血管瘤和呼吸系统血管瘤都有较好的效果。其主要作 用机制包括:收缩毛细血管、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口 服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治疗IH的副反应主要有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低血压、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痉挛、低血糖及高血钾等[3],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 检查患儿生命体征。口服普萘洛尔治疗IH的有效率为88.75%,是其他治疗方式1.19倍,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口服普萘洛尔治疗lH的最佳年龄为 出生后1个月,最佳推荐剂量为2~3mg/kg/d。口服普萘洛尔适用于各种IH,对 处于增殖期的IH患儿效果最佳。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 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陈欣玥;舒虹;冯建华;张鸫媛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血管瘤患儿110例,随机分为普萘洛尔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组(A 组:55例)和普萘洛尔组(B组:55例),A组患者每8小时给药1次,初始剂量为 0.15mg/kg,检测生命体征及血糖,若平稳可逐渐增加至1mg/kg.同时将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直接均匀地滴在瘤体表面,3次/d.B组患者口服普萘洛尔方法与A组完全相同,观察血管瘤的体表面积,彩色B超,血糖,血常规,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按Achauer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A组Ⅳ级8例,Ⅲ级32例,Ⅱ级13例,Ⅰ级2例.B组Ⅳ级3例,Ⅲ级25例,Ⅱ级21例,Ⅰ级8例.A组总有效率为72.7% (40/55);B组总有效率为50.9%(28/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8周后疗效评价:A组Ⅳ级18例,Ⅲ级34例,Ⅱ级3例,Ⅰ级0例.B组Ⅳ级12例,Ⅲ级33例,Ⅱ级9例,Ⅰ级1例.A组总有效率为94.5%(52/55),B组总有效率为81.8%(45/5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比单独服用普萘洛尔更加明显和快速,患儿瘢痕形成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 【年(卷),期】2015(037)006 【总页数】4页(P314-317) 【关键词】血管瘤;普萘洛尔;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

【作者】陈欣玥;舒虹;冯建华;张鸫媛 【作者单位】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云南昆明650000;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云南昆明650000;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云南昆明650000;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云南昆明6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1.05;R732.2 【Keyword】Hemangioma; Propranolol; TIMOLOL; Treatment 血管瘤 (Infantile Hemangiomas, IH) 是由血管组织构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在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1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高达10%,早产儿中可达30%[1,2]。该病的病程分为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一般1岁以内为增殖期,随后会 逐渐过渡至消退期,消退的瘤体组织以脂肪和纤维组织代之,瘤体表面皮肤松弛或形成瘢痕[3]。尽管85%~90%的IH在(7~10)岁时可自发消退,但一些严重的血 管瘤会永久存在,甚至影响到婴儿的呼吸和视力以及压迫相邻的重要器官。同时,在瘤体的增生期内部分病灶可快速增长,引起溃疡、出血、瘤体部位相关功能障碍,这不仅给患儿家长带来较大的精神负担,还对患儿带来不可预知的心理阴影。因此,大部分患儿家长都迫切希望积极治疗。 目前治疗IH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冷冻治疗,介入放射治疗,激光治疗,注射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等。虽然IH的治疗方法众多,但是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不良反应。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或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4-7]。笔者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 1月采用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儿头面部增生期血管瘤55例,并以55例单独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作为对照组,以观察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

五景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五景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概述:五景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瘤治疗药物,自推出以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马来酸噻吗洛尔,具有抗炎、抗肿瘤、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对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显著的效果。 产品特点 1.高效安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是一种局部药物,使用方便、安全,对婴幼儿无 副作用。 2.快速有效:使用该药物后,大部分婴幼儿血管瘤会逐渐缩小甚至消退,减轻了家长 的担忧。 3.灵活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药液滴在棉球上, 然后敷在血管瘤的表面,每天使用2-3次即可。 使用方法 1.正确使用:将五景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滴在棉球上,然后敷在血管瘤的表面,保 持湿润状态约15-20分钟。每天使用2-3次,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 2.观察变化:在使用药物后,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血管瘤的变化情况,如出现异常 反应应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保持宝宝脸部清洁:在血管瘤消退期间,家长们要保持宝宝脸部清洁,避免细菌感 染。 2.避免日晒:日晒会对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加速血管瘤的消退。因此,家长们要尽 量避免宝宝受到日晒。 3.遵医嘱:在血管瘤消退期间,家长们要遵医嘱,不要自行使用任何药物。 预防血管瘤复发 1.均衡饮食:均衡饮食可以帮助宝宝获取足够的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血管 瘤的复发。家长们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鱼肉、鸡肉、蔬菜和水果等。 2.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和D:维生素A和D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可以帮助 预防血管瘤的复发。因此,家长们可以给宝宝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和D。可以通过多吃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A和D,或者使用维生素A和D补充剂。 3.定期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定期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血管瘤,避免 病情恶化。 结语

(整理)血管瘤的治疗1

血管瘤的治疗血管瘤专业知识五——郑州长 峰医院主任医师来春庚 血管瘤(包括血管畸形)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某些血管瘤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如婴幼儿血管瘤就具有生长迅速、瘤体的生长速度比患儿生长发育快的特点,有的血管瘤(或血管畸形)可侵犯邻近组织,侵入肌肉,甚至骨骼,破坏周围组织,在面部可使面部畸形、在肢体可引起功能障碍、甚至致残,在内脏可引起出血,但是血管瘤不会发生远距离的转移,由于其类型不同,生长部位不同,在软组织内的深浅不同,临床上常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现就目前一些常用的方法分述如下: 一、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局限性血管瘤(血管畸形)的常用方法,一般来说,作为良性肿瘤,血管瘤(血管畸形)具有局限性,是可以完全切除的。但由于其瘤体边缘没有完整的包膜,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是很清楚,对一些范围较大,位置较深,特别是面颈部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混合性血管瘤(血管畸形),手术完全切除往往比较困难,切除时容易大量出血,面颈部解剖部位复杂,神经、血管较多,彻底切除常会累及正常组织,影响正常组织器官功能,并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有的残留的血管瘤(血管畸形)组织,还易诱发凝血机制障碍,并引发DIC,须引起高度重视,所以手术要选择好适应症,大的面部切除手术还要考虑整形植皮效果,手术后,配合用硬化剂做补充治疗,将可取得更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二、 三、药物治疗 临床上治疗血管瘤(血管畸形)的药物,常用的有激素、干扰素、咪喹莫特、心得安等。 1、激素治疗。 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泼尼松和泼尼松龙作为一线药物,常用于治疗威胁生命或影响视力的血管瘤,激素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早期试验证明,激素可以使小动脉和前毛细血管收缩,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作用是间接的,糖皮质激素对血管平滑肌可能具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而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对增生期的血管瘤有类似作用,因而泼尼松和泼尼松龙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血管收缩剂的作用,这可部分解释它们对增生期血管瘤的抑制作用。对增生期的血管瘤,地塞米松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据报道,血管瘤中存在有雌二醇受体(这可能也是女性中血管瘤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而激素可以阻断这些受体,从而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增长因子分泌,阻碍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瘤的消退。 激素治疗血管瘤,常采用口服给药,有效率可达到30-93%不等,小儿根据体重计算用药量,每天用量为泼尼松2-5mg/kg,但长时间服用,疗效不好。激素只对增生期血管瘤有效,对停止生长的血管瘤病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诊治进展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诊治进展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血管先天性良性肿瘤,是软组织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发病率可达10%~12%;在我国,血管瘤的发病率为3%~8%,其中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约占血管瘤的一半,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5 。血管瘤的分类在临床上比较混乱,传统的方法将其分为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等。 1982 年,提出了细胞生物学新分类标准,即将传统意义上的血管瘤分为两大类:血管畸形和血管瘤。血管畸形是指血管结构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出生时即有,但有时并不明显,出生后逐渐明显,不会自行消退,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而生长。血管瘤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的良性肿瘤,一般在出生后1 周左右出现,1 岁内快速增殖,1岁左右逐渐进入消退期,绝大多数可自行消退。由于生物学分类科学,后来被国际脉管异常研究学会(ISSVA作为ISSVA分类系统的基础。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常发生在如口底、舌与唇等口腔黏膜组织和面部皮肤,在患儿出生的第1 个月内呈现出内皮细胞快速增殖阶段,即为血管瘤的增殖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瘤进展至稳定期,在这一过程中,病灶往往会对正常的组织形态与功能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选择较多,其中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而治疗可分为两大类:药物治疗和手术或侵入性治疗。目前该病的治疗时机和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血管瘤的大小、部位及进展程度、相关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及医疗单位的设施。 1. 病因学 血管瘤的起源尚未完全了解,但医学研究提出的多种假设认为,各种内在及外在因素在血管瘤生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要包括胎盘异常、雌激素信号、基因理论、缺氧以及生长因子的作用,例如转化生长因子(TGF-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GF-2 )等的作用。

高频电凝微创治疗

高频电凝微创治疗 【技术原理】: 高频电凝术(又称高频电凝微创术),该技术是在三维超声定位下,采用成熟的高频电 极医治仪和导管针,直接作用于瘤体细胞膜以及血管周围组织中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瘤体内产生高热,使血管壁乳化、凝固、收缩,瘤体逐渐缩小,畸形血管失去再扩张的能力。该医治技术微损伤正常组织细胞,破坏性小,不易留疤痕。 【技术特点】: 1、应用彩超靶向定位阻断血管瘤生长基因的物理技术,即通过细胞学、免疫学、基 因学等各学科去综合考虑血管瘤致病因和医治进程。 2、具有高能量、微型化、自动化的特点,可有效消灭提供血管瘤生长的畸形血管细胞,从而阻断血管瘤的再次生长,达到很好的医治效果。 3、充分考虑血管瘤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和术前评估报告,有 效把握患者的医治方式和位置,血管瘤患者尽快健康。 【医治周期】: 适用于海绵状血管瘤、淋巴毛细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多发性淋巴血管脂肪瘤。瘤体 一般需一个疗程,巨大瘤体和多发性瘤体通过2-3次疗程医治可。 可应用于: 婴幼儿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深层肌间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淋巴血管瘤、海绵状 血管瘤等血管瘤的医治,疗效明显。 【高频电凝术患友问题】: 1,问:高频电凝术医治后会留疤吗? 答:高频电凝术医治后创面小,其瘤体后也会恢复至皮肤正常颜色,不易留下疤痕。2,问:高频电凝术医治过程中是不是很痛苦? 答:因为血管瘤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也因此,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承受不了痛苦, 尹好先专家介 绍,高频电凝术是微创疗法,所用的导管针尖也只有四分之一头发丝粗细,因此,相 对其它方法,创面小,疼痛更小。 3,问:高频电凝术医治血管瘤会不易反复?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血液是人的生命组成之一。而现今最为可怕的脉管性疾病之一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依然是人类的梦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病发的位置可以是人类身体的任意处。主要是因为是人类的身体的任意处都含有它们孕育的场所——血管。特别是血管畸形,这种疾病可以从婴儿在母体孕育中便一直潜伏,一点病变的变现都没有。 标签:血管瘤;血管畸形;诊治措施 血管畸形疾病的诊治,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来说,我们主要是采用激光治疗技术。激光治疗血管畸形疾病的方法已经在我国是得到了50年左右的实践考验。但是要治疗血管瘤,主要还是采用普萘洛尔治疗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在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也是逐渐地引入了一些高科技产品,帮助医生们能够更为准确地定位病人的病情,有利于后续病人的诊治和恢复。笔者将简要的探讨关于现今医疗技术条件下,该类疾病的诊治。 1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疾病的初步了解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皮肤软组织常见的良性血管疾病,据统计占良性占位性病变的7%,小儿多见。此类病变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它们会影响外观及功能,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是两种不同的血管性疾病,它们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均不相同,因此在诊断血管瘤时应注意与血管畸形相鉴别。 1.1血管瘤疾病简介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肿瘤,其特点是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有明显的增生期和退化期;过去很多被称为“血管瘤”的疾病实际上是血管畸形,如既往的命名法中的葡萄酒色斑、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淋巴管瘤和淋巴管瘤以及动、静脉瘤在此分类中分别属于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和动静脉畸形,而惟有其中的毛细血管瘤、草莓样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在这一生物学分类中才属于血管瘤的范畴。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变出现的时间、生长的速度以及病变的临床特点,对明确诊断帮助极大。对于小儿,必要时建议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患儿血清雌二醇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同龄儿童。 1.2血管畸形疾病简介 血管畸形是一种非肿瘤性的血管发育异常,组织学上只是血管结构异常,内皮细胞仍处于静息状态。血管畸形根据所含血管类型的不同分为毛细血管畸形(微静脉)、静脉畸形、动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和混合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是一组由于胚胎肢芽内原始血管的发育障碍或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疾病。发病时间、生长速度、病变的温度、动脉搏动(动脉畸形)、病变质地等对血管畸形的诊断有帮助。

会议报道聚桂醇硬化治疗技术学术推广三会连开

会议报道聚桂醇硬化治疗技术学术推广三会连开 聚桂醇 西安市儿童医院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硬化治疗专家研讨会 暨肿瘤(血管瘤)介入中心成立大会 2020年8月29日,正值夏秋交际,古都西安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西安市儿童医院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硬化治疗专家研讨会暨肿瘤

(血管瘤)介入中心成立大会”在西安市儿童医院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西安市儿童医院胸外科主办,邀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张靖教授、济南市儿童医院的郭磊教授和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狄奇教授参加。会议通过专题讲座和手术演示这两种形式结合,展现国内外儿童血管疾病诊疗的最新现状与进展,同时,揭牌成立了西安市儿童医院肿瘤(血管瘤)介入中心。 上午8时30分,大会正式开幕,由本次大会主席西安市儿童医院胸外科杨晔主任作开幕式致辞,并向各位介绍受邀嘉宾,并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交流活动,为西北地区儿童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的发展做出贡献。

西安市儿童医院武海斌院长进行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预祝本次大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杨晔主任邀请参会嘉宾前往参观新成立的“西安市儿童医院肿瘤(血管瘤)介入中心”的手术室,由张宁新院长与张靖教授共同为“肿瘤(血管瘤)介入中心”揭牌,各位领导和专家在现场合影留念。

在揭牌仪式结束后,大家返回会场聆听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张靖教授主讲《血管瘤、血管畸形分类、诊断与综合治疗》,对血管瘤、淋巴管瘤、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等不同类型疾病的解剖结构和治疗分别进行了阐述:在血管瘤章节,他提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联合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分散降低单一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发生率,并且还可以有效、安全地控制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