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充分的准备,科学的掌控,卓越的成果——————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一、背景简介:

希望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更有发展;希望自己在教学近十年的时候及时“充电”;也更希

望自己能最快速度地汲取教改所带来的新鲜养分,与其说这是一次为期一年的培训、提高活动,到不如更应该称这次活动是我教师生涯中为期时间最长、形式最为多样、内容最为丰富、讨论研学最为激烈、帮助提高显著的教研活动。

当然光靠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积累还远远不能达到上述的要求,但这次教研活动中曾经中考命题的老师分析试卷命题的技巧和方法;参加活动老师相互的备课、上课、评课及全区的

展示;多媒体制作获奖老师和我们的直面交流;教师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在这次教研过程中,最让我难忘和受益匪浅的就是同志们之间的相互备课、上课和评课。因为这个过程最长,要求也最严格,对我的整个教学发展帮助也最大。

二、案例描述:

就拿我的整个开课过程来回顾反思吧!

第1步:分工合作(潜台词就是活动规则,说实话起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规则)

(1)骨干班每个年级为一个团队,开展各自适时的课程;

(2)初二年级大组共6位老师,再分成2人一小组(A、B老师一组以距离近为宜,

便于备课);

(3)先是两人小组的备课,开课老师必须试讲两次,每次听课组员不得少于3人;

(4)A老师上课,B老师出课堂小检测习题(抽查上课效果),批改后给出情况反馈。试讲及正式上课的三次抽查结果报大组评课时使用;

(5)说课、评课,反思、小结;

反思1:整个活动结束后,我终于体会到这个活动规则的科学性.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要求学生合作学习, 其实教师自身的合作学习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每个人有不同的思路, 每个人有不同的处理问题方法, 每个人所处的教学环境不同, 每个人的各种特长也不同. 这样的一种方式恰好给了我们互相补充的机会. 取人之长,去己之短,事办而功倍! 再加上科学的评价方式不仅仅能判断课的成功与否, 更能对教学成果起到一个及时反馈、查漏补缺的重要作用. 形式虽然有点复杂, 但经历过的老师们都体会到了这种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相辅相长的活动模式对自己提高教学艺术的巨大作用.

第2步:研课(课题的确立,上课内容要求与教学进度统一)

按当时的课程进度应该上的内容是:§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2)——坐标变换。

我的第一个很强烈想法是:这节课的内容也太少了,那么简单的课程内容开公开课也上不出什么新意吧,赶紧在报课题之前换课。与同事们交流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有的赞同,有的反对!

反对意见有三:

①教学大纲上坐标变换是B级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还要会应用;

②上下、左右平移后的坐标特点与区分将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是要好好训练和举例的;

③平面上看起来是简单平移,但坐标参与其中实际上是“数”与“形”的结合,上这堂课更可以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上去。可以给学生以拔高!

是啊,怎么可以“临时换将”呢?这是兵家之大忌,课也不能让学生跳着上啊,更何况这节内容是前后变换的核心,承前启后啊!我得上!

反思2:如果老师都觉得内容简单没什么好讲的,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何而来呢?

其实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和学法等实际,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高度,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

教师应该把教学的知识点从问题或生活中挖掘出来, 有序进行整理, 将涉及知识点的概念、

方法、法则进行进一步地明确。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对新知进行旁敲侧击,弄清新知的拓展和延伸,领域范围要明白,学生的思维领域到哪一步心中要有底。对学生的学习要进行预设和生成,如果达不到预想效果,怎样诱导学生,启发学生,他们已经到了那一步,怎样引导进入更高层次等问题,都要在阅读教材时进行思考。

第3步: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重难点)

有了前面同志们的帮助和提醒,我就积极准备资料,开始最初的备课。从前后知识的结构到本节内容的地位所在、从学生的具体分析到教法的斟酌等方面确立了基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坐标变换的效果;探求坐标变换的规律;能够动手操作坐标变换;当我与同组的老师交流我的目标构想时,我们又有了新的设想:①除了对知识的地位作用、学情、三

维目标设定以外,还应该有课程本身的“密度”设定。即课堂节奏的预想;②对于学生的能力差异,对习题也要有优化的目标要求;

反思3:教学合理运用的时间不仅包括学习新内容所运用的时间,而且还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知等其他环节所占用的时间. 同样的教学时间, 教师既可用于记忆和理解, 也可用于分析、实验和探究性的综合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切不可为了追求密度而使得学习进程太快, 产生掉队的学生.密度分配的合理也正可以迎合分层教学的要求. 而且, 布置练习题的要事先一定认真考虑, 精心安排难易分布, 争取每一个知识点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练习题, 学生能够认真做, 仔细体会, 就什么都有了. 从实践过程来看, 习题量的大小并不是与学习成绩成正比的. 有的学生并不认真做题, 无论做多少练习题都是无用的. 应该想到, 学生是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的, 并不只是你的这一门学科.

有了这些新的想法和建议,我将教学目标修改如下:

1、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时的坐标变换;(低密度)

2、会求与已知点左、右或上、下平移后的像的坐标;(高密度)

3、利用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系;(中密度)

同时定下了本节课的重点: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难点: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寻找对应图形之间的坐标关系;

第4步:磨课(反复推敲、不断修改,追求更好)

(1)第一次试讲:(修改教学引入,检查上课中的失误,听课同志细致入微)课堂的

引入和中间过程同志们的感觉还是认可的。我利用自己比较擅长的板书,在多媒体屏幕放下来之前复习前一节对称变换的规律,并由特殊值上升为规律归纳:

复习结束后进入正课。但一开始,大家就提出了修改意见!

师:那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变换——平移变换

生:哦!

此时问题出现:几个来听试讲的老师一致认为,这样的转折是否太僵硬了?能否从两种变换的联系出发,先观察现象,再分析特点,找到对称变换是可以用平移变换来实现的结论。这样既自然,又能够前后呼应,一举两得。而且让学生来参与发现、参与讨论,从而得到新知。这也正是新课程要求的模式体现和实践啊,效果应该会不错。

反思4: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尊重、展现和发展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如阅读、讨论、练习、实验、表演等,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 同时注意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帮助学生精心准备发言, 确保成功; 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活动, 增强探究活动的趣味性; 耐心等待学生的反应, 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等.在第二次的试讲中也验证了同志们建议的正确性, 课堂的整个结构和气氛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了.

(2)第二次试讲:(反复推敲例题,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听课同志各抒己见)

由于是在正常上课时间,活动小组的成员来了3位老师。她们都听过我上一次的试讲,因该说对课的引入、衔接、小错误都有了较好的修改。就是在三个问题上还要引起注意:一

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设置课的高潮,也就是本节课的难点和出彩的地方,即要体现本节课高密度的所在;二是在整节的教学中应该体现明显的一条主线,即培养学生的坐标意识,初步

建立数形结合的意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三是考虑练习3的难度是否偏大,会占用学生

比较多的时间,更换成同类问题的复习,巩固新知会好一些;

反思5:同志们给我的提醒真是一针见血. 一堂好课肯定是跌宕起伏, 耐人回味的. 如果从头到尾平淡始终那么再好的构思也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人的思维是起伏的, 在不同的时间段, 在不同的感官刺激下, 得到的理解和印象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我要修改我的教学目标, 在目标中也要体现层次感.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惭愧: 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书匠, 更应该是一个思想者. 课堂当中将主导思想体现出来, 不仅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更是一堂好课的精神支柱. 有了主线, 整堂课才显紧凑, 老师上课也会更加收放自如. 但是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与听课老师们的意见是不同的, 我的学生一是相信他们的能力, 二是加入实际问题虽然提高了难度, 但是能够很好地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作用. 既增加了他们的兴趣, 又可以记忆深刻, 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第三个问题先不采纳, 让正式上课时学生的表现去验证我和同志们不同意见的结果吧.

第三次教学目标的确立:

1、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时的坐标变换;(低密度)

2、了解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中密度)

3、会求与已知点左、右或上、下平移后的像的坐标;(高密度)

4、利用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系;(中密度)

5、进一步培养坐标意识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空间想象能力。(平缓串联,贯通始终)

让我较为高兴的是备课的细节处理得还比较好,课件中经过两次修改后也已无错误了。就期待正式上课有一个良好的表现,也期待我对第三个问题的判断是正确的。

第5步:上课(教学片段展示,验证我的判断,哈哈……)

师:同学们在海上行船的过程中通常是需要预先的测量的,你们知道原理吗?

生1:老师,是航海图!

生2: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我们!

生3:老师,在地图上是可以确定船的经纬度的。

师:非常好,看来同学们的知识很广。有的同学能说出经纬度的知识,其实这是确定船的位置的根本所在。地图也好,航海图也好,甚至宇宙星座图都需要方位的确定。

生齐答:老师,在数学中我们是不是用的就叫坐标?

师:正确!坐标平面上的横纵坐标就像一张大网,每一个交点都可以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下面让我们来解决一道有关海上行船的问题。

幻灯片演示中:

问题:

(1)分别求出A、、B、的坐标,并比较A与

,B与的坐标变化;

(2)从图甲到图乙可以看做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

(3)从图甲平移到图乙,可以看做只经过一次平移变换吗?

请描述这个变换.

(4)把图甲平移,使点A移至点O,求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并画出图甲平移后的像.

(5)变式练习:若以上所给条件改为A(a, b), B(c, b),则(3)、(4)小题的结论又如何呢?

说明:本题是书本上的一道例题,我在处理的时候给自己的学生添加了第(5)小题。

这个小题也是引起试讲时,听课老师有意见的所在。对于字母问题的变化学生的接受是否能立即掌握,教师在这个时候是否应采取保守方式而放弃字母问题,更何况教学大纲中也没有对字母参数有较高的要求。

师:你们非常棒!(1)~(4)小题没能难倒大家,这也说明同学们对具体坐标问题的熟悉,但是如果解决第(5)小题就不一定了(激将法的应用)!

生:阅读问题,沉没。(我心理有点着急了,难道学生们真的招架不住了?要不要给他们点提示?还有7分钟就要下课了,还有一个综合探究问题没讲啊……)

就在我刚要提醒,想要自己讲评的时候:

生1:老师,如果水平移动的话,我们可以看成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化得到的。

师:(我暗自窃喜)是啊,你很聪明,但是还能不能将变化规律说得在具体些?还能不能描述其他移动方式下的变化规律呢?

学生有议论,小声地讨论:

生2:老师,左右移纵坐标b不变,向右移加,向左移减。

生3:老师,还有上下移动。a不变,向上移加,向下移减。

生4:老师,我还可以做中心对称移动,a、b都变成是原来的相反数。

发表意见声此起彼伏……

师:(按奈不住自己的狂喜,自己的预想得到了验证:我的备课是正确的,学生很争气!)太好了,我的徒弟们都是最棒的,让我们在笔记本上画好同学的结论,请注明规律。

师生:作图

反思6:从对应点的平移到整个图形的平移;从具体数字坐标的变换到字母问题的规律探索,由浅汲深,循序渐进,学生易于接受.且能体会到成功感,知识也会牢记在心. 第(2)小题实际是一个开放题,从图甲到图乙,既可以看做经过两次平移的结果,也可以看做经过一次平移的结果,当然还可以看做经过多种变换组合的结果. 这里既复习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又复习了勾股定理. 第(5)小题能有同学们如此的表现,我更加认可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作为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的舞台、一个竞技的舞台、一个上升的舞台是多么地重要. 在这个舞台上你既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智慧闪光,又可以寻求到教学所带来的成功感. 我深深地体味到:上课是快乐的,正确的对课的认识和精心的准备才会是成功的开始. 感谢自己的那份自信,更要感谢听课后给出直言意见的同志们!

第6步:说课(说过程、谈构思、表感谢)

说课是我们活动过程中全体老师齐聚的重要活动。因为三个年级,各个学校的老师们不可能平时都齐刷刷到位。所以大家都开完课后,一起坐下来再对课的情况做一次汇报和互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可以对自己曾开过的课打打圆场:说说不足,谈谈假如,听听意见,设法再提高。气氛宽松而又和谐,老师们的交流过程中往往还会产生很多智慧的火花,不可少的自然是不同意见的争执。

反思7:说本课不仅要回答“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阐明“为什么要这样教.”有利于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理论,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说课活动有说又有评,特别是课后的说评结合,围绕这课的教学怎样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怎样提高深堂教学效益,各抒已见,相互交流,不仅锻炼了参与者说与评的能力,而且促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提高。说课一定要抓住、难点,突出教法的

特点,说出与众不同的教学新意,在这样的交流中老师们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了.

第7步:评课(广征意见,取其精华)

教师1: ①教学目标、重难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针对字母系数的变化问题展开

讨论、分析,体现难点。②教学结构、层次性:结构层次递进,由基本到综合,逐渐深入。

③教学特色、独特处:讲解细腻,举例多,注重学生的反应。④闪光亮点、精辟处:课程问题的提出与教学知识的完成前后呼应,能反复操练,并得以难点深入。自然过度!⑤问题所

在、反思处:在利用数轴表示点的坐标时要注意规范性;评93分。

教师2:教学目标能较好地完成,重难点对于后30%的同学理解还有欠缺。教学结构、

层次性:由复习基础入手,再利用性质巩固解法。教学特色、独特处:讲评细致,语言精练,贴近学生。闪光亮点、精辟处:对学生的基础巩固到位。若能多增加基本训练,中下同学就

会掌握地更好;评89分。

教师3: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结构、层次性:内容量大,安排紧凑,针对自己的学生特点能紧紧步进,大胆设计。课件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教学特色、独特处:节奏快,思路灵活。闪光亮点、精辟处:将实际问题“航海图”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课本的基础之

上又添加了变式练习,学以致用,有知识意义,也有情感意义。但是,若能对某一个问题讲透,讲细,或多设计变式练习,注重基础的落实,会更好!其实这块内容也可适当增加问题

的难度和梯度,内容简单,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掌握;评92分

本人自评:本节课在上课前增加了有关坐标系中的对称规律,利用板书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成形,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主要的成功之处:本节课能顺利地完成好教学目标,能根据教案的安排,合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在老师的教学设计之下层层递进,通过课堂引入、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演练、课堂小结来发现、理解、掌握、巩固所学的知识。应该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设计课堂结构时能考虑到所教班级的节奏特点,通过变式练习和实际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和讨论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问

题设计是57个,基本做到人人都回答,人人都参与。例题难度有基本的,也有思维性强的,兼顾了班级中各个层面的学生。主要的问题所在:课堂在讲解“对称”问题时应该再多给学生

时间,讲解时略显仓促,再举例画图会更直观地体现图形特征;在提问时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肯定和延续,要会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不是禁锢他们的想法。评90分

反思8:要听专家的评课,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要听大家的评课,可以收集最传统、朴实的真谛;更要写自己的评课,才会去面对失败、错误,才会有教学上的层层积累.

第8步:再改课(作为资料保留)

请详见附录1:教案、附录2:课件PPT图片

第9步:检验效果

1. 总体趋向:通过一次次地改课,效果越来越好(当然也有班级之间的差异)!

2. 科学验证:效果与付出成一定正比;当堂检测卷见附录3,检测结果见下表反思9:

从检测卷可以看出预想的结果:体现课堂效率差异;体现备课效果差异;体现学生学习差异;体现教学评价差异;体现练习出题的准确性;体现整个上课过程的数据化;体现本次教研活动充分准备、科学掌控、卓越成果的科学性。作为一名基层的教学工作者着实应该在以上的

几个方面“下苦功、练本领”

三、课后记(不容易啊,但很成功!)

(1)参加了令我难忘的一次教研活动,过程辛苦,但收获颇丰。

(2)回顾整个上课的过程,正因为有“备课——磨课——上课——说课——评课——检

测——反馈”的结构要求,科学地掌控了预期的设想。而且从结果看,这样的方式不仅仅可以上出一堂好课,更能够让参与活动的老师高效地成长。

(3)“备课——磨课——上课——说课——评课——检测——反馈”型下的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具有先进性、可行性、有效性。

①在这种教研活动模式中,备课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教学设想的结合,上课是教学设想与教学实际的结合;评课是教学评价理论与说课、上课实际

的结合。通过“说课——评课——反馈”,把理论与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了。显然,讲课是教

学工作,而说课、评课则有教学研究的色彩。这种教研活动模式,把教学与研究也较好地结合起来了。总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②这种教研活动模式中,上课、评课是教师熟悉的教研活动形式,不难实施。说课是新的教研活动形式,要说出理论根据,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说课的内容与备课的内容大体相似,教师并不陌生;理论根据教学参考书上大都可以找到,教师也不难写;备课、磨课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要求,凑在一起不容易。但是与众不同的效果教师们是非常认可的。以上看法,已为实践所证实。

③在这种教研活动模式中,备课——上课——评课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教师

了解备课、上课的规律,掌握备课、上课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认识教学研究的规律,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增加教研活动的深度。效果,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反思10:

首先非常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 不但能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更能在

全区一线教师中取长补短,使自己短期内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其次,回顾自己这次上课的过程, 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且做好组内老师的通知、组织、

安排、会议工作, 特别是在参与组内听课、备课、评课上能够挤出最多的时间与外校的老师讨论、分析. 并提出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和理解,在讨论和修改中不断优化自己在教学上的思维,在尝试下体验创新的成功. 整个过程得到了专家及老师们的极大帮助和无私的宝贵意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在培训活动中的得到就是最好的明证!高密度的公开课是对开课老师们最大的考验和提高,因此我又是最幸运的,得到了很多老师所没有的机会!

再次,真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课程的研讨中去,一是给自己提升的空间,二是想通过大家的努力去探寻一种适合的教学之路. 从而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教育工作. 更希望这样贴切的教研形式能长久、广泛地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同志们能搭上通往全新教育理念、高效教育方式的直通车.

附录1:教案

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2课时

建兰中学初二数学备课组张钟浩2007年12月6日

一、教学目标:

3、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时的坐标变换;(低密度)

4、了解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中密度)

3、会求与已知点左、右或上、下平移后的像的坐标;(高密度)

4、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系;(中密度)

5、进一步培养坐标意识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空间想象能力。(平缓串联)

二、教学班级:初二(6)班

三、教学重点:

1.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2.

四、教学难点:

1.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寻找对应图形之间的坐标关系;

2.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规律,拓展点到线、图形的平移。

五、教学准备:刻度尺、方格纸

六、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说明一、复习旧知:

分别作点A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A1, A2

O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x y A 可以利用其他的图形变换得到吗?

二、合作交流,寻找规律O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5 x y A B 将点A(-3,3)、B(4,5)分别作以下平移变换,作出相应的像,并写出像的坐标。

(1)如图,在方格纸上画点A,点B;

(2)分别把A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3)分别把B点向左平移5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4)与同伴交流,比较点A、B与它们的像的坐标,你发现什么规律?

三、总结规律,灵活运用

1.从上面的合作学习中得到:坐标平面内的点与平移h(h 0)个单位后所得的像的坐标的关系如下:

(a,b+h)

(a+h ,b)(a,b)(a-h ,b)

(a,b-h)

2.练习:比一比,赛一赛

1.已知点A的坐标为(-2,-3),分别求点A经下列平移变换后所得的像的坐标。

(1)向上平移3个单位(2)向下平移3个单位

(3)向左平移2个单位(4)向右平移4个单位

(5)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2.把点P(0,-7),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点。

3.把点Q(-3,5),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点。

4.把点A(-2,4),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点。

5.把点M(-3,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点。

6.点M(2,1)可由点A(0,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

7.点P沿轴的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再沿轴负方向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点Q(5,-2),则点P的坐标

8.点P(-1,-2)先关于x轴对称,得到点P1,再将点P1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2,则点P2的坐标为。

9.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把矩形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长方形各顶点的横坐标,

纵坐标,形状,大小.

四、讲解例题:

课本142页例2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AB上所有点的纵坐标都是-1,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是1≤x ≤5 ,则线段AB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可以用“(x, -1) (1≤x ≤5)”表示,按照这样的规定,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怎样表示线段CD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 把线段AB向上平移2.5个单位,作出所得像,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怎样表示?-3 O 1 2 3 4 1 2 3 4 -1 -2 -3 5 -1 -2 5 x y A B D C 3) 把线段CD向左平移3个单位,作出所得像,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怎样表示?

练习:

在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ABCD的边AB可表示成(2,y)(-1 y 3),边BC可表示成(x,3)(2 x 5),则点D的坐标是什么?边CD该如何表示?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多少?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长方形。

课本142页例3图

(2)分别求出A、、B、的坐标,并比较A与,B与的坐标变化;

(2)从图甲到图乙可以看做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

(3)从图甲平移到图乙,可以看做只经过一次平移变换吗?请描述这个变换.

(4) 把图甲平移,使点A移至点O,求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并画出图甲平移后的像.

五、课堂练习:

1、把点A(a,-3)向左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像与点A关于y轴对称, 求a的值。

2、在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a,b)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把所得的点以x轴作轴对称变换,最终所得的像为点(5,4),求点P的坐标。

3、书本135页,作业题第5题

六、梳理知识,纳入体系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家庭作业

作业本(1)6.3(2),校本作业6.3(2)

复习上节的内容,并引入本节课题.

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填表、比较,小组内各成员的合作交流,共同发现规律。

用字母表示有一定的难度,这里特别指出这个规律的记忆方法:左右对应加减,上下对应加减。

基础练习利于性质的掌握。

题干中先给出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上的点的表示方法,这类“新定义”题型属第一次出现,难度较大,适当加以练习。

(1)题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A ,B 的横坐改变量,纵坐标改变量是否相同。

从对应点的平移到整个图形的平移,循序渐进,使学生易于接受.

第(2)小题实际是一个开放题,从图甲到图乙,既可以看做经过两次平移的结果,也可以看

精选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40篇

精选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40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精选(一) 一、本期教研工作的基本状况 本期以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细则为主线,加强教研工作管理和幼儿园德育教材开发,营造一个用心读书的氛围,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用心性,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参加学校的说课比赛、教学论文评选、读书活动、办学理念、一训三风征选等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幼儿园开展了青年教师献课活动,家长开放活动,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教研工作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 本期引领教研组用三次教研活动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幼儿教育学》中创造游戏部分的资料,理解了创造游戏的特点、教育作用以及指导方法。 (二)抓好常规工作 1.每位教师认真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 2.每周认真开展星期五13:10开展教研活动;各班每周更换家园窗,每星期一八点以前上墙。 3.每月环境创设检查一次:创设有特色幼儿教育环境,本期探讨

了怎样创设科学、合理、美化幼儿园环境的方法,并制定出环境创设的评选标准,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各班班长进行检查评比。 4.全园教师献课活动17节;外出观摩学习13人次,参加校级说课比赛1次。 5.本期按照学校的新规定,每周教研组长和五年教龄以下的教师每周听两节教学活动,其他教师每周务必听一节教学活动,并且每周五在郭逊老师那里登记在园长处签字盖章。 6.每周、每位教师撰写200字的教学反思,每月撰写500字的教学反思。 7.节日活动:开展了我爱祖国和喜迎新年的庆祝活动。 (三)家园互动 1.今年在小班搞试点:为家长开放班级博客,深的家长的好评。 2.为家长带给教学观摩活动16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状况。 3.新年到来之际,家长和孩子们一齐做亲子游戏,观看孩子们的文艺表演,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 (四)特色园区:建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素质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建立学习型团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建立书香校园,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本期教研组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 1.在办公室创设了读书吧。在教师办公室里创设读书环境为教师

教研经验报告范文

教研经验报告范文 开展教研活动,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充分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整理教研活动经验报告范文的范文,欢迎阅读! 教研经验报告范文一本学期,我参加了乡饮教办组织的的科学教研活动,观摩了多位科学前辈的示范课,接着又听了多位老师的反思和多位老师的评课。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活动之后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励自己。 第一,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刚开始教科学,对科学这门课程知之甚少,从这学期刚开始我就亦步亦趋的跟着刘静老师学习教科学。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之后,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想教好科学,首先要学好课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科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内容标准。在学好课标的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专研教法,才能目标明确,不偏离正确航道。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象董老师指导的那样继续深入学习。当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

更重要的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促学。 第二,观摩了一节课例。 林霞老师的三年级课例。我感触良多,因为我也是教三年级的科学课,而且我在上周也在三年级上了这节课。整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语言点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探究活动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本节课让我感受到: (1)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是尤为重要。林霞老师先用课件展示了几幅图片并创设疑问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有了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都表现得激情洋溢。 (2)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林霞老师注重了实验探究的层次性。他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感觉出其中的不便,比如怎么可以自由的。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可以用开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林霞老师就因势利导得让学生们开始了更高层次的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更复杂的。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层次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和保持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和创造思维的开发。 (3)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在实验完毕展示汇报的时候,老师不但让实验成功的小组上台展示成功的方法,而且让没成功的小组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以发现问题,在这一点上老

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范文

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范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有的回味无穷,有的苦涩难咽;有的早已忘却,有的记忆犹新。 那是上四年级时的一次经历。一天,我忘了带作业本,因为我, 全班同学都要多做一些作业。中午吃完饭,我一声不响在坐在座位上写作业,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我突然觉得这铃声是那么的美妙,望着别人快快乐乐的样子,我感到非常孤单。因为我一个人连累了全班同学,我恨不得帮同学们把作业做完。这时,一些同学的骂声、抱怨声、吵闹声一起挤进我的耳朵里,有的人甚至动手打我。霎时间教间里乱成一片,大家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争吵着。有的人瞪着我,恶狠狠地说:“你记性太差了,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呀!”有的撇着嘴轻蔑地说:“就他这样,学习肯定好不了。”还有的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唉!怎么天天都有不做作业的,害得我们每天都要多做作业。”这时马皓轩走进教室,看到很多人围在我的座位旁,就猜到这些人是为作业的事指责我。于是,他跑过来,拉起我说:“走,出去玩去。”一个同学说:“他犯了那么大的错误,还出去玩?”另一个同学指着我的鼻子气愤地说:“快滚出去吧,让我们安静一会儿!”站在马皓轩身旁的同学拦住他说:“你跟叛徒玩,你也会跟这个叛徒一样的。”马皓轩看了他一眼,没说话,拉起我走出教室。我对他说:“对不起。”“没关系。”马皓轩安慰我说:“以后注意点就行了。”顿时,我眼中充满了泪水,这眼泪是甜的,因为这是感动的眼泪。

我很庆幸遇到了这么一个知心的朋友,在我悲伤、痛苦、无助的时候,是朋友用真诚的心抚慰我那受伤的心灵,我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彻底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1.旅行~那我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是那飘渺的仙境,还是那险恶的世俗…… 2.对了,我们用不着去在意目的地是哪里,只要看沿途的风景就可以把到达目的地的喜悦、悲伤全都抛在一边。 可是真的可以那样吗?我们真的可以不去在意目的地吗?3.当然不可能了。 不管我们中途经历了什么,我们总还是要到达我所必须到达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叫做“目的地”。 4.中途的过程固然重要。 你在旅行中看到了无数的美好,受到别人的热烈追捧……在你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发现你原本向往的目的地是那么地一纹不值、那么容易侵害人心人性。 就这样,你被它感染了,你也变的和它一样的丑恶了。

一次难忘的教研经历

一次难忘的教研经历 上个学年,在虹星桥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几位教师的优质课展示,主要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举行的。作为新教师的我也参加了听课学习。 在这次活动中共有3位老师上了课,我印象最深的是楮国芳老师的一堂课“乘方的幂运算”,那节课的氛围很好。先开始学生都很小心,因为听课的老师很多,学生怕回答错问题都不敢发言,后来学生发现楮老师都很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看法,这时候学生才得以大胆畅所欲言,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都参与了学习,整个课堂气氛很好,还有个别学生不随波逐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而她的“宽容”也让这种想法独特的学生影响着其他的学生。特别是她在出现的个别“意外”回答中没有进行草率处理,这又激起了很多学生参与创新的欲望,同时也为课堂活跃的气氛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我觉得她这点做的很好,没有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在这方面有很多老师对待一些意外学生的回答时,一般都采取避而不答的方法以防止影响教学进度,免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往往为了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问题。 在学习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有自己的发言空间,这样的教学使得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对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多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该老师的这堂教学是成功的,她的这堂课不仅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大的学习空间,让我学到了很多。 因为我是新教师所以参加的教研活动比较多,我发现很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避免节外生枝,常常去赶环节,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以至于有些学生精彩的发言都忽略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则成了教案的翻版,环环相扣的发问,小心翼翼的求证,总想让课堂教学的进程能按老师所设想的“套路”进行,学生一直处于老师的控制之中。于是学生间的差异也被不由自主地忽视,学生的不同的见解也被“巧妙”地搁置,学生的探究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发展的空间变小,学生也变得不喜欢多开动脑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学设计,应该因地制宜,从学生探究的需要出发,抓住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在此我们应相信学生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并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倾听孩子的描述,关注孩子的思维,关注孩子的发现,关注孩子的疑问,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而不仅仅是我们老师的教学舞台。 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到:能够善加引导,想方设法地从课堂内容、组织手段,教学习惯等多方面加以优化,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还有就是在以后的一些新课的探究活动中,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放手让他们“玩”,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是适时引导他们也许会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潜能和发展空间。这样的教学也许比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教学效果要好的多。

我难忘的一次做饭经历初中作文

我难忘的一次做饭经历初中作文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帮妈妈充公交卡,第一次去供电局交电费……可我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做饭。 暑假里,表妹一家到我家来玩,我和表妹整天都叫唤,说饭菜不好吃,总是鸡蛋里挑 骨头。有一天早上,妈妈突然宣布中午由我和表妹来做饭,我们顿时傻了,因为我们从来 没做过饭。不过我和表妹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我飞快地找出一本菜谱,在几十多种菜谱中,我们选择了做起来简单而且大家都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 到了中午,妈妈催促我们赶快做饭。好,说干就干,我先将已提前浸泡的米洗净倒进 电饭煲中,按妈妈说的加入和米同体积的开水,然后插上插头按下煮饭按钮,米饭就不用 去管它了。然后我又把菜谱翻到西红柿炒鸡蛋那一页,再从冰箱中拿出三只鸡蛋,又拿出 一个玻璃碗准备捣鸡蛋用。 首先应该把鸡蛋弄破,我把鸡蛋往碗边上一磕,太好了,鸡蛋开口子了,我把成了两 半的蛋壳向两边一拉,蛋液流进了碗里。三只鸡蛋都弄破后,我要开始到鸡蛋了,为了快 一点做好菜,我吩咐表妹赶快切西红柿。切西红柿和到鸡蛋不是大问题,难的在后面呢。 该炒菜了,我们点上火,我提起装油的瓶子往锅里倒油,这下可好,油锅里的油不断往外溅,忘了妈妈提醒的应该等锅里的水干了才能倒油了,我急忙把倒好的蛋液倒进锅里。只 见液态的蛋液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变成块状,不知是关顾着看鸡蛋表面好没好还是被油锅发 出的响声给吓着了,我们居然忘记了给鸡蛋翻面了,结果等表面的鸡蛋全变硬了,贴着锅 底的一面却全糊成了焦炭。锅也特别难洗,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变成了“西红柿炒焦炭”了。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做好了一个菜,做饭然来这么不容易,我们再也不敢挑食了。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还要加班,我想他们很辛苦,便决定自己做一顿饭。 听外婆说:“蒸米饭时盛一碗米,要倒两碗水。”我就按奶奶说的,把米淘干净后和 水一起倒在电饭锅里蒸;然后把要炒的菜洗干净,该做第一道菜“西红柿炒鸡蛋”了,我 先把西红柿切成小块。然后取了两个鸡蛋,把鸡蛋敲破,用手轻轻掰开。打好蛋便打开煤 气开关,等锅烧热后往里倒了一点油,只听“咝咝咝……”的一阵响,我被吓得用手捂住 耳朵,转过了头,接着将鸡蛋小心翼翼地倒进锅里,用铲子翻来覆去地炒,再将切好的西 红柿倒进锅里,放了一点盐和味精,又炒了几分钟,这道菜就做好了。 第二道菜是“肉末炒番瓜”,在切番瓜时,我切得一片厚,一片薄,真是薄厚不一, 因为我炒得太慢,所以番瓜粘锅了,就连忙往里倒了点水,可是锅里的水溅到了我的胳膊上,烫得我直甩手,我怕水再溅到胳膊上,胳膊伸长了炒,终于炒好了。

主题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主题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我校英语教研组组织了以“搞好常态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英语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课堂观摩,而是一次课堂后的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常规,反思我们的教学理念,反思我们的教学基本功,教研组长作了精彩,细致的讲座,骨干教师进行了经验传授,给了教师们直接的资源共享,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因此听完后,我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以勉励自己。 一、着重把握课堂常规,注重实效。 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运用知识,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活动,而没有实效。现在的英语课,老师们增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了,给学生创造了许多的机会说英语。几年的英语教学的课改的实施,我们很多的英语教师也会用新颖的,独创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来教学新知识,但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还是出现低效的现象,教研组长从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考查几方面着手作了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给我们指明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如何更准确把握课堂,在报告中明显提出备课中要非常的明确每节课的技能目标,课堂中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后要进行积极的反思,作业要落实到位,要少而精,真正提高40分钟的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从教研组长的讲座中让我感受到

作为一节实效课,课堂的结尾部分学生的输出信息(学生会做什么,会说什么,会演什么)的多少完全在于课堂中每个环节是否落实到位。 二、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效率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不仅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教师自身的行为,有效的教具的创作绝对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优秀的英语教师冯爱华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手法让在座的小学英语教师受益匪浅,她在教具讲解过程中边示范边讲解,每件作品都是冯老师智慧的结晶,如作品中教学各种图形,正好是冀教版book7中的教学内容,这一魔幻般的教学方式,不仅节约了教师用语言解释的时间,也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了条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又增大知识密度,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记忆理解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关于教具的制作我们还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如:教具的展示,在时间上要恰到好处,过早地暴露教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具一般体积不要太大。教具的选择与运用要注意保持新颖性,因为新颖性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稳定和持续。还有教具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功能多样,一物多用。 三、投入丰富的情感,激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

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700字正式版

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700字 今天,我独自乘公共汽车去浙江省少儿图书馆参加牛通社活动。 车来了,像往常一样,我拿出公交卡刷卡上车,“请投币”,“诶?”,我再刷了几次,“请投币,请投币……” “天哪!”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挠着头不知所措,“糟糕,公交卡里没钱了!”我刚想下车,公交车已经关门启动向前开去。“要不要给妈妈打电话?”我忽然想起妈妈说的话:“你长大了,有些事情可以试着独自解决。”“算了,我自己再来想想办法。” 我一边摸着脑门儿,一边想办法:“要不下车吧?可是车已经开了呀!”乘客和司机,都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我。“怎么了呀?”、“没钱乘车啦?”……我的脸顿时一阵红一阵白,耳朵也变烫了。“不行,得投币赶紧逃!多难为情啊!”我打开钱包,看看里面有没有硬币。可把钱包翻遍了,也只有一些纸币,最低面值是一张五元钱。“算了,先投五元的,这已经是最省钱的办法啦。”投完币,我飞快地跑到公交车尾部,找个角落坐下,心突突地跳个不停。 下车以后,需要转乘第二部公交车。我又打开钱包,在里面翻来翻去,“呦,只有十块的。贵是贵了点,可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啦!狠狠心扔下去吧!我总不能走路过去啊,太远了!”于是我等到了下一班车,一边心疼,一边把那张十元纸币投进了公交投币口。 回家之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也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但是,让我出乎意料,妈妈并没有批评我,反倒是摸着我的头:“你碰到问题,会想办法解决,已经很棒啦!但是,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你可以找同车的乘客换零钱,或者是当你在换乘下一部车之前,先去找一个小卖部,用十元的纸币换一些硬币。”我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笑了,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今天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1、碰到问题要先自己开动脑筋,想一想解决方法。二,赚钱是不容易的,不能乱花钱。三,只要肯动脑筋,办法往往比困难多。相信我以后会做的更好,不会再这么“笨”了。

我的教研故事-一次教研活动中的意外收获

我的教研故事 一次教研活动中的意外收获 ××县××小王××

一次教研活动中的意外收获 在我的思绪中,总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时常在脑海中闪现,挥之不去,让我难以忘怀!那就是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数学教研组长,事先安排集体备课,课题《质数,合数》,然后推荐马老师作课,我们组员集体听课。 上课伊始,马老师按教材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20以内各数的约数个数的特征,然后通过约数个数特征总结出质数、合数的概念。然而,在让学生观察后汇报时候,却出现了意想不到之事。有一学生汇报“除了1的约数只有1之外,其它数的约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约数为奇数个,二类是约数为偶数个。”他这样分当然可以,老师当场肯定了他的这种分法并鼓励了他。但又想,约数肯定分为奇数和偶数个,这与质数、合数又有什么联系?于是肯定他之后又按个数的多少去总结质数、合数的概念,接着教学。做我旁边的那位同学当时欲言又止。整个教学虽然很顺利,但我发现坐在我身边的那位同学始终在想着什么。 一下课,我就靠近那位同学问他在想什么?他说:“老师,这里约数是奇数个的有1、4、9、16,我发现它们分别等于1×1、2×2、3×3、4×4.”他的话使我产生了惊奇和疑惑。看来“约数为奇数个的数完全平方数”是真的了,那究竟为什么呢?这让我陷入了沉思。课后经过和听课同事一番研究、交流,又通过一个数等于两个数相乘找到了答案,证实了这条规律。我们知道任一个自然数都可以写成两两相乘,当相乘的两数相同时,这个数的约束即为奇数个,它就是相同

因数的平方;当相乘的两数不相同时,这个数的约数即为偶数个,它也不是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平方。 得到证实后,我立刻跑到教室,把结论和原因都告诉了那位同学,他听后高兴地笑了起来,说:“你看,我就感觉有点怪嘛!”觉得怪,为何不提出来呢?我很纳闷。 通过这件事,我想了许多:一是自然数可根据约数个数是奇是偶分为完全平方数和非完全平方数; 二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长期以来的僵化教育,已使我们学生的思维普遍处于消极、懒惰的半睡眠状态;除了被动地接受老师教诲和书本知识,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能力的培养首先有赖于观念的转变,而观念只有靠观念来转变。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以下三种观念的教育:——学自问始、疑为学先的教育 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之所以需要,是因为有不懂得问题,没有问题就没必要学习;而且,对学生来说,其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老师的事。经过教育,学生应逐步形成这样的观念,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首先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是老师或其他人不能取代的。 ——独立思考、尊重歧见的教育 发现问题需要独立思考,钻研问题也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不是不需要老师的指导,更不是拒绝老师的教育,但即使是老师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正确思想学生也必须经过一番比较、思索和辨别,才能真

教师教研活动手册

毕节市小吉场镇吉坪小学校教师教研活动手册(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姓名:

小吉场镇吉坪小学校教师 教研工作制度 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搞好教研工作是最直接的原动力。以往的教研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在我镇有2/3以上的学校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注重次数,不注重质量,只不过是应付各类检查而已,这种现象直接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探索,就要改革,就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为克服以往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特制定《小吉场镇吉坪小学校教师 教研工作制度》。 一、凡我校教师,必须熟悉《教研活动手册》中的各项内容,认真学习《小吉场镇吉坪小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并按《计划》中的各项要求和安排,做好教研活动准备工作。 二、《计划》中安排涉及到的教师不得无礼拒绝,不得敷衍塞责、搞形式主义。无礼拒绝者,取消本期评优资格,记不良记录1次并上报中心校请求处理。 三、活动结束后,认真填写和完善相关内容。不得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缺1次教研活动,按旷课2节计算并如实上报。 四、本制度自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小吉场镇吉坪小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研工作计划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研工作是“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根据《小吉场镇中心校学校管理实施意见》中关于教研工作的要求,特拟定本期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研工作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一德三新”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让教师从迷茫和困惑中走出来,在研究中施展才华,在实践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行为。 2、通过不断的深入课堂、修炼内功、夯实底蕴,使教师既具有专业厚实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3、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让教师在相互交流、研讨、碰撞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拥有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风格,成就自身的发展。 三、工作任务

我的教研小故事

我的教研小故事 去年,我担任了学校教导主任一职,又兼任了语文教研组长。说实话,对于怎样进行学校的教研活动,我心中底气不足。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因此我觉得自己压力较大,我绞尽脑汁地思考,怎样才能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怎样的教研主题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接送孩子家长中听到:“我家的孩子作业太多了,把孩子的小指头写的都磨出茧了,这老师不是自家娃就是不心疼啊。”另一位家长气冲冲的说:“我家孩子那老师布置的作业太难了,好像在显示自己知识水平高。”听到这话,我就想,不一定写在纸上才是作业,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怎样的作业既高效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呢?于是,我决定开展一次以“谈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教研活动。老师们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纷纷作了“谈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发言,就课堂作业及家庭作业怎样布置都发表了不同看法,大家讨论的非常激烈,见仁见智,好多点子赢得了与会老师的赞同。然后,我又安排了新老师一节示范课的作业设计环节,获得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尤其有两位老师对设计作业进行了拓展。一位老师说“为宣传勤俭节约设计一则广告词,这个作业老师设计的很好,体现了作业设计贴近生活,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突出了课标要求重视作业的拓展和延伸这一要求。但是,对于一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

这个问题有些棘手,因此,为了关注到个体差异不同需求,我认为在原作业题的后面再加这样一句话,也可以摘抄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宣传。这样对于那些学困生就降低了难度,让她们在成就感中培养自信心。”还有一个老师说“本节课作业内容设计形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篇课文语言精练生动,可以布置感情朗读或配乐朗读这个作业。这样的训练帮助学生积淀语感,提高朗读能力。”老师们这些设计正是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老师们的精彩点评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把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行梳理,写了一篇小论文《谈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同时在全校教师会上作为一次重要的业务讲座,并要求数学、英语教研组的老师就本次主题也进行一次研导和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效果还不错。 我的教研故事就是这样真实平淡,教研之路很长也很难,需要我们积极去探索。但我从这段短短的经历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研工作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教研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我最难忘的一次班主任经历

我最难忘的一次班主任经历 “天空宽容了云朵,才拥有了彩霞;江河宽容了小溪,才拥了浩瀚;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了收获;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有了成功。”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如果我们能做到多一点豁达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宽容少一点霸道,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我想我们的工作会收获更多的成功与惊喜! 我所带的六(4)班有一个叫王嘉的女同学,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在塑料厂工作,很少有时间管她,让她养成了懒惰的思想。她从来就不做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是敷衍塞责,考试时常不及格。她不仅在学习上懒惰,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上也表现得很懒惰。她经常不梳头,整天披头散发的,有时甚至一个星期都不换衣服、不换鞋袜,十分邋遢。因而班上的同学们都比较排斥她,不愿和她一起玩。 在她连续几次没交家庭作业后,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当我问她为什么不做家庭作业后,她面无表情情的看着我,呆呆地,什么也不说。我反复问了多次她也一声不吭,她显得是那么淡定、毫不在意。她的表现让我有些震惊,以往遇到的其他不做作业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多少会表现出不安。“是什么原因让她能显得这么冷漠?”我决定找她的爸爸了解情况。于是我对她说“你什么都不说,那我只能问你爸爸了。”当听到我这么说之后,一丝不安的情绪在她眼中一闪而过,我抓住她的这点心理对她说“既然不想我找你爸爸,那就告诉我原因。”她才说了句“我掉在家里了。”我知道她撒谎了,但没有揭穿她。心里想先得到她家走访一下再说。 通过走访,我了解到在她五岁时她的妈妈就离家出走了,从此再没回来过。后来她随爸爸离开四川老家来到本地的一个砖瓦厂打工,从小就没有母爱,再加上爸爸工作的塑料厂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长,极少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她,让她养成了懒惰、说谎话等一些坏习惯。平常她犯错后,由于爸爸的文化水平低和长期的生活压力使他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那就是骂和打。这种教育不但没有让她改变,反而让她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爱学习。但同时她的父亲也告诉我她小时候其实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也很爱干净,喜欢唱歌,会背很多的儿歌和古诗。但从她妈妈离家出走以后,她就变得沉默少言了,也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有时甚至埋怨爸爸,说妈妈离家出走是因为爸爸不会挣钱。

我的教学故事3:记一次印象深刻的教研活动

记一次印象深刻的教研活动 ----一次难忘的科学教研课 提起印象深刻的教研课,我就清清楚楚地记得去年下期,区教科室的科学教研员李主任突然决定在我校举行一次科学教研活动,而且点名要我上的情景。那一幕幕仿佛又出现在眼前。记得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就吓了一跳。虽然上公开课不是第一次了,教书二十多年了,公开课、竞赛课也不知上过多少次了。但毕竟我教了二十几年语文,因身体原因刚改教科学不到一年时间,我能上好这堂课吗?我真的心里没有底。但接受了这个任务就必须要上,于是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决定上五年级《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一课。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五课,学生通过前面的一至四课的学习后,已经初步认识了植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本课的教学目标将侧重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学生将从观察熟悉的“蔷薇花丛”开始,研究“花丛”中动植物间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针对这一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材教法的基础上,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调整。这一课分成两部分,我主要讲的内容是第一部分认识食物链反映了生物间的一种食物关系,并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食物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认识理解食物链是这节课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堂导入时,通过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用学生熟悉的俗语引入,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因为学生对俗语比较熟悉,他们轻易地说出了动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这里我预留了一个问题,大多数食物链是从植物开始的,学生刚开始不知道,没发现这个食物链的错误问题。于是我开始用蔷薇花丛中的生物引出食物链并强调食物链是这节课学习的 主要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在学生讨论时就及时地引导他们,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了解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己需要的养料,所以学生就知道了植物的食物是自己制造的,为认识生产者和消费者顺利做铺垫。

教研工作经验交流

教研工作经验交流 教研工作经验交流 学校教研工作的五个着力点 工作至今已有17个年头,除去所在巧家三中建校至今的8年,前10年我共经历过3次教研交流活动:村小任教4年,无中心校统一组织的听评课教研活动;乡中学任教3年,参加过一次县课赛,参赛前学校副校长、教务主任听过我一堂课,合计算为2次吧;县城一中学任教3年,经历过一次校内课赛。 十年教学,三次教研活动,如此状况,不知还会不会是现在某些学校的真实写照,某些老师的真实经历呢? 学校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然后才能引导学生的发展;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决定课堂学习效率高低的是教师;学校一流的硬件,三流的教师,不可能教出一流的学生,反过来,三流的硬件,一流的教师,也可以教出一流的学生。硬件是辅助,人才是支撑,教师素质是决定学校发展的核心。学校教研,何其重要。 教研着力点一:学。 物欲横流的现实,整个中国国民都缺少职业信仰,教师也不例外。如没有外力的冲击,没有学校组织导向,又有几个人乐学、愿学。围 绕“学”开展的学校教研尤为必要。 学,是读杂书。倡导教师博览群书,并写好读书笔记,每学期考核评优。 学,是读专著。每学期学校教师统一读一本教育专著,并作会议交流和问卷检测,评优定级。 学,是访学交流。学身边的教师,学身边的学校,学省内外名校名师,身边的不访频繁点,省外的一年也能有一到两次,让教师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增加阅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这样,教师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创新突破,才能顺应时代与时俱进。

教研着力点二:教。 用“教”主要是适从传统的定式思维,更准确的应改为“导”。教师导学是以班级、小组建设,学科课时为载体。一堂课教师该导什么,如何导,教材的取舍,资源的整合,这是个精益求精,研无止境的话题,是学校教研的常态工作。主要包括: 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导法、备学法,教材不只是教科书,教科书也只是个载体,可以增删,可以整合,可以扬弃,人是活的书是死的,不可盲从。 集体备课:备进度、备导向、备组织、备方法、备思维。不是对文本本身的吹毛求疵,也不是围绕教参的深入解析,而是教师的宏观导向,独到见解,自我设计,这样才能相互启发,备而有益。 听评课:ABC分层的指导提升课,师徒结对的互助课,每周不少于两节。 教研着力点三:研。 研是细磨,是深入地探求。小到教师个人到教研组,大到级部到全校,研的切入点和对象很多,这里主要说“研课”,也可以说是磨课。 展示课,提升课,过关课。新进教师,每学期更进,持续3年。 全校公开课,也是同科目教研课。以所在巧家三中为例,每周二、周四各一次,每次每科目3人左右。操作:每周在语、数、英、政、史、地、生、物、化、信等科目中选取一到两个学科,要求同科目调课参与听评,没课老师主动参与,同学科4周左右轮一次,也就是同科目每月一次大教研活动,每周有两次两个科目的公开课及两个科目的大教研。学期内循环,基本达到每学期每个老师一节全校同科目参与的磨课,加强级部同科目之间的联系,相互借鉴。 示范课,全校教师参与的大教研。推行教学模式,学校导向引领,每学期精推部分老师上全校教师参与的示范课。 课赛,全校同科目、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类型间的课赛,视校本情况定。

那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那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哪一件事你最难忘呢?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欢迎阅读借鉴。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帆船。但行驶最远的,就是我爬山的那次经历。 爬山难吗?爬山有趣吗?爬山辛苦不辛苦?在第一次爬山前,我心里有很多疑惑。但我相信,我可以!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爸爸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开往泰山的汽车。我的心情除了激动,还有不少恐惧。山是怎样爬的,会不会掉下来呢?我不禁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到了你就知道了。”啊,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了。我看着泰山,心里感慨:泰山好雄伟,好壮观啊!我们开始爬山了。 刚开始,我想:爬山和上楼一样,太简单了。我兴致很大,疾速往上走,越走越兴奋。但爬到一半,我就没劲了,也慢慢跟不上了,直到被甩到最后。我发现越往上爬,路越陡,每个台阶越窄。我更加胆怯了。爸爸鼓励我,让我加油。我一小步一小步向上走。

我开始眼晕,总感觉楼梯一直在我眼前转个不停,但想起爸爸的鼓励,我就会坚持下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了山顶。 山顶是个小村庄,村子旁有许多小野花,香气扑鼻,我们在农家吃了点儿家常饭就开始下山了。下山的路特别好走,但我一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我忍不住哭了,对爸爸说:“爸爸,疼。”爸爸安慰我并拉着我慢慢下山。下山的路上,有许多花椒树。苹果树,爸爸要摘些花椒回去,我也帮爸爸摘,爸爸告诉我要摘大的。红的。爸爸还摘了苹果给我吃。 慢慢的我们下到了山脚下。山脚下有个小小的湖,湖水清澈见底,水里还有些小虾和蝌蚪。我把鞋脱掉,把脚伸入水中,啊!冰冰凉凉。一会儿,我感觉脚心痒痒的,低头一看有一个顽皮的小虾游到我的脚下,它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地盘,把你的脚拿开。爸爸看见蝌蚪很可爱,就用空瓶子捉了几只。我看见了忙阻止爸爸;“小蝌蚪多可爱,让它回家吧。”天黑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回到家把我累个半死,我倒头就睡,都分不清哪儿是哪儿了。 这次经历很有趣,也很难忘,它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记一次“一课多研”园本教研活动

记一次“一课多研”园本教研活动 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中心幼儿园执教、记录谢小丽 活动意图: 某天晨间接待时,一位幼儿家长拿来一叠画纸向我“诉苦”,说孩子老师教的故事、儿歌记不住,整天瞎编故事,还边画边讲,自得其乐。我一看,还真有点连环画的架势。那一刻,我被孩子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深深地震撼,为自己墨守成规地只注重孩子完整复述而汗颜,我们自认为所谓完美的教育结果是以牺牲孩子的多少天性为代价的,可知识技能与情感、想象间的教育尺度又该如何把握?这次活动设计的灵感即来源于此。 大班语言 圆圆的旅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圆进行实物联想并添画。 2. 通过贴、画等方式仿编故事并讲述,能合作将仿编的故事做成一本简单的 图书。 2.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图片、16K白纸及记号笔每人一份,动物由幼儿涂色。 2.视频展示台,电视机,订书机,黑板,卡纸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顶气球,活跃气氛 幼儿分两组拉成两个圆圈,一组一个气球,手把气球顶起,不能掉地上,比赛哪一组坚持的时间长。 二、圆的联想 T:今天,我请来了一个小客人,一起来认识吧(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个卡通圆)它叫圆圆,有个神奇的本领——变魔术,他能变成圆圆的东西,你猜他会变成什么? (幼儿说,教师在展示台上添画。幼儿在画有一个圆圈的白纸上自由添画并在展示台上展示,介绍) 三、故事想象、讲述

1.T:有一天,圆圆觉得在家没意思,他想出去旅行,遇到一只小猫(贴上小猫),小猫想去外婆家,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圆圆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助你(教师边画边讲)。 设疑:小猫怎么啦?它为什么这样?圆圆会变成什么怎么帮助它? 2.T:圆圆告别了小猫,继续旅行,遇到一只小鹿撒开腿奔跑(有一只狮子在追),圆圆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助你。(教师边画边讲)。 设疑:小鹿在干什么?心情怎样?圆圆会怎么帮助它? 3. 圆圆告别了小鹿,继续旅行,遇到一只乌龟在找帽子,圆圆又帮助了它。设疑:乌龟在找什么?圆圆怎么帮助它? 将三幅图订在一起,加上封面,做成一本书。 四.仿编故事,制作图书 1.集体制作 T:我们把圆圆在旅行路上发生的事情连在一起(将三幅图叠起来)就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还可以做成一本故事书呢。 回忆:一本书有封面、封底、页码等,封面上有题目,要用订书机装订等。引导幼儿给故事起个名字。 2.分组合作 T:一个人做一本书太慢,怎么办?(分组合作) 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每人选一个小动物,贴在纸上,想想他遇到什么麻烦事?圆圆会变成什么帮助它,幼儿边操作边讲故事。 选择一组幼儿在集体中讲述,并为他们装订成书,其余幼儿到图书角中继续完成。 第一次研讨: 执教者:本次活动的意图是通过对圆的联想,故事的想象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学会制作简单的图书。我自信地认为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完成任务,可实践打破了我的预想。活动拖拖拉拉进行了近五十分钟,而且最后一个环节,一个幼儿在集体中讲述,其余幼儿只顾自己的画,没几个人在听。幼儿仿编的故事很单调,情节大同小异,最后不了了之。很遗憾,这次活动我觉得基本是失败的,我在反思是不是课的容量太大了?要求太高?对幼儿原水平估计不够? 谢老师:我认为活动设计挺巧妙,准备简单,形式新颖。但整个过程冗长,被提问的幼儿太多,可以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同时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语言进行

我与教研共成长

我与教研共成长 做为一名幼儿园的“老”教师,教研对我并不陌生。我所经历的不断变化的研讨方式和不断提高的研讨实效性,为我的专业成长的土壤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也不断向我提出更新、更高、更物化的发展方向。 然而我与教研的契合并非一帆风顺的,回想当初对教研的态度和印象,还充满了成长的青涩。那时教研在老师们的心目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像一只汁多肉厚,却包裹着重重尖刺的果实,无从下口,更不知其味。印象中的教研活动,是“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但老师们都知道,这种说法更多的只是一种安慰和鼓励。印象中的公开课就是从辛辛苦苦的忙碌,到热热闹闹的观摩,再到晕晕乎乎的评价。通常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点评,难有针对性的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至于教研的气氛更是不用说,每位教师的神经就像一跟皮筋,在专家的“不要紧,这是探讨,大家有什么看法尽管说”的客气鼓励中和园长“XX,你来说”的点名发言中时紧时松,常常是词不达意的言语在唇齿间磕磕碰碰,或是安静到只剩呼吸声。 转变从我到达了新单位承担一次公开课开始。记得一天下午,教研组长找到我说“下周我们园的童谣研讨,由你来承担,好好准备一下吧!”说完闪过一个期待又信任的微笑就走了。说实在的一接到任务就有一种难言的郁闷。嘀咕归嘀咕,面对任务还是要认真对待。于是,我精心设计并组织了一次的童谣活动“我是一个大苹果”。活动结束后,想到又要面对冗长而不知所云的点评,我不禁心猿意马,不断的自我安慰说:“好了,好了,快解放了”,心里一边还琢磨着呆会儿专家提意见时该怎么应对。 没想到,一开始,主持人就改变了以往先由任课老师介绍思路再由大家点评的套路,抛出了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大家都对幼儿活动中的表达交流进行了分组的观察,现在请各组分别介绍你观察到的那组幼儿在活动各个环节表达交流的情况”这时,我才想起,公开课前,教研组长提出的观察视点:“观察X组幼儿的活动情况,表

我最难忘的一次成功经历

我最难忘的一次成功经历 吴雨伦 我有许多成功的经历。我最怕水了,可我还是学会了游泳;我平时做事情总不专心,但我上学之后成绩一直不错;还有,我很怕听鬼故事,现在我因为读了很多的书,再也不相信世上有鬼了……但是,有一次成功——攀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去年“六一”儿童节,爸爸带我去岳麓山游玩。那里山清水秀,阳光明媚,就像一幅秀丽的风景画。我们一边爬山,一边聊天,开心极了。 一路上,我们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面人工石墙前,这是专门为喜欢攀岩的人设计的。这里,有很多人,有的正在艰难的攀爬,有的在石墙前正做准备跃跃欲试,有的知难而退,当然更多的人在观望。爸爸对我说:“儿子,你攀上去试试吧。”我走到石墙前,仔细地打量起来。 这面石墙有十几米高,石块之间很难找到落脚点,一旦踩空就会跌落下来。很多人爬了几步就不敢爬了,我也有些胆怯,要是跌落下来,那不可想象,这时爸爸坚定的眼神让我有了信心,我决定试试。 我试探着爬了几步,真的很陡。但我没有退缩,一步一步往上爬着……爸爸在下面说“儿子,别怕。爸爸看着你呢。”到了五米多点的地方,更难爬了。我偷眼看看旁边,只有几个勇敢的人还在努力地爬着。我在仅有的几个凸出来的地方小心地用手紧紧抓牢,然后用脚试着摸到凹进去的支点,就这样我艰难地爬着。终于离顶峰不到一米了,我用手牢牢地抓住一个比较好的岩桩,身体紧紧地贴着岩石,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脚慢慢地挪到合适的位置,我的双手狠狠地用力一撑,同时双脚使劲一蹬,一下跃到了顶峰。我汗流浃背地躺在地上,慢慢站了起来。山风真的好凉爽,我放眼远望,山景一览无余,是那样的秀美。山下的爸爸和那些游人热烈地给我鼓起掌来。我终于成功了! 其实,困难就是一面墙,只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适可而止只是失败者的借口;知难而进才是成功者的秘诀。

一次难忘的教学经历

一次难忘的教研经历 上个学年,在观庄中心小学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几位教师的优质课展示,主要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举行的。作为新教师的我也参加了听课学习。 在这次活动中共有3位老师上了课,我印象最深的是楮国芳老师的一堂课“乘方的幂运算”,那节课的氛围很好。先开始学生都很小心,因为听课的老师很多,学生怕回答错问题都不敢发言,后来学生发现楮老师都很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看法,这时候学生才得以大胆畅所欲言,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都参与了学习,整个课堂气氛很好,还有个别学生不随波逐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而她的“宽容”也让这种想法独特的学生影响着其他的学生。特别是她在出现的个别“意外”回答中没有实行草率处理,这又激起了很多学生参与创新的欲望,同时也为课堂活跃的气氛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我觉得她这点做的很好,没有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在这方面有很多老师对待一些意外学生的回答时,一般都采取避而不答的方法以防止影响教学进度,免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往往为了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问题。 在学习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有自己的发言空间,这样的教学使得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对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多的协助。所以我认为该老师的这堂教学是成功的,她的这堂课不但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大的学习空间,让我学到了很多。

因为我是新教师所以参加的教研活动比较多,我发现很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避免节外生枝,常常去赶环节,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以至于有些学生精彩的发言都忽略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则成了教案的翻版,环环相扣的发问,小心翼翼的求证,总想让课堂教学的进程能按老师所设想的“套路”实行,学生一直处于老师的控制之中。于是学生间的差异也被不由自主地忽视,学生的不同的见解也被“巧妙”地搁置,学生的探究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发展的空间变小,学生也变得不喜欢多开动脑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既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学设计,应该因地制宜,从学生探究的需要出发,抓住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行动,继续持续地探索和思考。在此我们应相信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水平,并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倾听孩子的描述,注重孩子的思维,注重孩子的发现,注重孩子的疑问,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而不但仅是我们老师的教学舞台。 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到:能够善加引导,想方设法地从课堂内容、组织手段,教学习惯等多方面加以优化,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还有就是在以后的一些新课的探究活动中,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放手让他们“玩”,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仅仅适时引导他们也许会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潜能和发展空间。这样的教学也许比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教学效果要好的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