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康复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聋儿康复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早期实行听力测试,确定听力损伤水准。

2、早期配戴助听器。聋儿应在2―3岁前配用助听器,并长期(少则3―5年,多则10年)坚持听觉语言训练。

3、早期实行听力语言训练。聋儿在配戴助听器之后,尽快实行听力语言训练,让他们很好地学习语言,掌握言语技巧,这个点对聋儿尤其重要。训练分为两绝大部分:一是听觉训练的原则与方法,目的是教会聋儿注意声音、识别声音、理解声音和语言的含义。利用视觉和触觉去感觉声音。训练中家长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在训练聋儿的同时,还应注意训练聋儿家长,让其成为聋儿最长期、最直接有力的训练老师。二是语言训练的原则与方法,在听觉训练的基础上实行语言训练。首先训练舌、口部的舌操、口操,以便发音器官灵活、协调地运动;然后训练聋儿的“看话”水平,利用“看、听、摸”的学习方式使聋儿能模仿语训者的发音,学会拼读字、词、句,循序渐进地使聋儿获得口语水平。训练中要注意趣味性,使聋儿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游戏中理解和学习语言

注重实践提升聋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聋儿教育应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体,但在实施过程中,聋儿的主体地位往往被教师所掩盖或替代。教师总是以不自觉的方式主宰着聋儿的世界,按照既定的康复计划实施教育教学,让孩子获得既定的知识和水平,却忽视了聋儿自身的需要与特点,甚至于对教育过程中反射出的一些特殊信号不以为然或忽略不计。这种做法导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孩子对老师所教内容不甚理解,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不大。造成了有些孩子性格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些孩子养成不良习惯,难以纠正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只有根据聋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了解聋儿的思想,研究孩子们所熟悉感兴趣的课题,制订出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计划,才能调动起聋儿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积极性,以增强聋儿语言表达水平。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教聋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增强对聋儿各项感官水平的开发,以促动他们形成完整的语言概念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外部合力的推动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为科学是求真,是关于理解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问题,是揭示“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根据学前聋童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觉材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各种训练方式,创设语言实践机会,增强他们对各种客观事物的理解水平.

如:一次,我教他们理解甜、酸、苦、辣、咸这几个词,按说这几个词对健全孩子来说不讲自通,而对聋哑学生来说,可不是容易的事。我反复举例的给他们讲甜、酸、苦、辣、咸的概念,可他们却在头脑中没有形成对这些概念的完整理解。课讲完了,学生还在问我:“左老师什么是酸?”学生的疑问使我深深地理解到不能单纯靠文字去教学生理解事物,应该充分开发他们的各种感官水平,以促动他们形成牢固的语言概念。所以,在第二节课教学前,我实行了充分的教具准备,有糖、醋、山楂、枣、黄莲片、辣椒、葱、盐、咸菜等的实物和卡片。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逐样品尝,在尝的过程中让他们举例说出还有什么东西的味道是甜的、酸的,苦的,辣的,咸的等。这样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刺激下,脑子也在积极

思索,很快的说出了“西瓜是甜,枣是甜的,蒜是辣的,葱是辣的,杏是酸的,山楂是酸的”等等。这个节课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下,准确的语言概念顺利的形成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聋儿实行听辨句子训练,促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象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聋儿只有具备说句子的水平,才称得上具有了学习语言的基础水平。聋儿学习句子比学习词语困难得多。因为它不但要求聋儿记住并理解词义,而且要掌握词汇排列的语法规则。在平日教学中,为了让聋儿学好说一句话,掌握一种句式,表达出一句完整连贯的话,我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示范例句法。这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根据我班每一名聋儿年龄、听力损失及掌握词语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选择每一名聋儿常用的句子,并以它为句式,举一反三地扩大句子数量。如芳芳分苹果。句式:“谁做什么?”举一反三:“冬冬分梨”;“奶奶分桔子”等。用例句做示范,再以例句做句式,采取替换句子中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方法,组成大量的句子,使聋儿逐步掌握组句的方法和技巧。

2、激发聋儿学习说话的兴趣,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平时教学生活中,常常听到聋儿在语言交往和日常用语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这也是他们经过认真思考的结果,其中也有有用的成分,如果教师对此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既挫伤了聋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会使其他聋儿产生畏难情绪,对开发聋儿智力极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首先肯定他(她)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明确地指出句子中存有的某些“小毛病”,并鼓励其余同学协助他(她)修改。如学习《谁爱吃什么》这个课,用“谁爱吃什么?”句式说一句话,陈云静小朋友说:“小白兔爱吃白菜。”我接着又问:“小白兔爱吃白菜,李静静小朋友说得很好,谁还知道小白兔还爱吃什么?”孙悦航小朋友忽地站起来说:“小白兔爱吃白菜和萝卜。”通过这两名小朋友的回答,我首先肯定他们准确的地方并即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接着我又问:“谁还会说跟他们不一样,谁爱吃什么的句子?”经过启发引导,小朋友争先恐后的说:“猴子爱吃苹果。”“小鸟爱吃虫子。”如此一来,聋儿把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语句,按本节课所学的句式表达出来。这时孩子们心里自然特别高兴,对用句式说句子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有时他们宁可出现错误也不愿意照搬他人的句子。

三、从聋幼儿实际出发,组织综合主题教育,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所谓综合主题教育,即从聋儿实际出发,在一个阶段中围绕一个主题,让聋儿通过充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来获得最佳的整体性的语言训练效果。

我每周就一个主题实行教学,主题内容依赖于生活实际。每天的学习内容相互联系,内容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地实行。

例:某一周学习内容是“黄瓜”,我分了四课时来学习理解。第一课时是理解黄瓜,其中不但要学习说“黄瓜”,获得其语言发音,而且还要说出黄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等;第二课时学习拿黄瓜,并加一句式练习,“××拿黄瓜”;第三课时学习洗黄瓜和“××洗黄瓜”;第四课时学习“吃黄瓜”和“××吃黄瓜”。通过一周“黄瓜”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了“黄瓜”的语音,理解了这个实物,同时也学习了围绕黄瓜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理解掌握了动词“拿、洗、吃”,培养了理解黄瓜的综合水平,尽可能地将聋儿语言学习与理解事物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四、引导聋儿准确的使用语言,坚持“每天说一句话”。

学习词、语句的过程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只有在学会使用词、语句的基础上,才能和正常人实行语言交流。在平日教学中,我除了强调汉语拼音的发音部位及准确拼读的方法外,还特别注意引导聋儿多方面学习词语,积累词语并学习使用词语坚持“每天说一句完整的话”。

在每天学习生活中,我班聋儿除了学习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外,我还让他们留意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然后把这些事情讲给我听,我对他们的讲述,加以指导、正音、整理出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写在练习本上,让他们熟读、背诵。第二天,利用早自习和下午大课时间实行检查。

在他们“每天一句话”训练过程中,我把个别辅导贯穿其中,以便于即时的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词语的使用,并对他们说话的连续性、完整性等实行指导,对他们说出的每一句流利的话,都分别给予肯定、表扬或者是物质奖励。同时为了调动聋儿说话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说话的兴趣,我常常用“今天x x小朋友说了几句话,说得很好,左老师看一看、听一听谁比他(她)说得还好、还多?”或者说:“今天x x 小朋友说得非常好,左老师非常喜欢他(她)”,同时,做出亲一亲他(她)的小脸蛋、摸一摸小手、拍拍小屁股等做为奖赏。

经过一年多每天一句话的语言训练,我班聋儿现在说话积极性特别高,而且他们能把自己要表达的语言说清楚、连贯、完整。所以我认为这种训练不但使聋儿积累很多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对周围世界的很多鲜明美好的印象,同时也为他们使用语言提供了感性的材料,无形之中促动了他们语言交往水平的提升,为他们进入普通小学和聋校的学习生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总来说之,我们应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实际情况实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康复训练,为他们创设一个和普通孩子一样的成长环境,营造一种和谐发展、愉快成长的氛围,使我们的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但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带着能融入大千世界的语言,能够与所有人实行无障碍的语言沟通水平,进而使他们能够较快的回归社会主流。

听障儿童语言训练的要点

一、唤醒听觉,训练器官,学习说话

(一)唤醒听觉。聋儿长期生活在无声世界中,对声音很不敏感,所以家长首先要把他沉睡的听觉水平唤醒。能够通过敲锣打鼓摇沙锤,让他逐渐知道声音的存有,知道物体是会发出声音的,知道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还要让他辨别声源,区分不同物体的声音,区分声音的长短。这种唤醒听觉、发展听觉的训练约需三至五个月的时间。

(二)训练发音器官,聋儿在一岁之前,也都会哇呀哇呀地“说话”,后来听不到声音了,也就不“说话”了。发音器官长期不用,就不大灵活,甚至僵化了。所以,父母要教他做呼吸操、口唇操和舌操,锻炼、运动各种发音器官,实行言语技能的训练。

(三)语言训练。当聋儿听觉和发音器官训练达到能够分辨简单语言的时候,就能够实行语言训练,学习说话了。先教一些简单的,意义具体的,代表身边事物的词,在教一些较为复杂的,意义较为抽象的词;先教一些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在教其他词。教词要同教句结合起来。每个词都把它当做一个句子来教,如教“妈妈”,那意思应是个判断句;“这是妈妈”;教“爬”,那意思是祈使句:“我要爬”,让孩子做爬的动作。教句要先教祈使句和简单的陈述句、疑问句,然后再持续扩大句子的长度和难度。

(四)听说配合。让他一般听一般说。通过听说既学会了语言,又进一步训练了听力和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同时,还要持续增强听觉训练,让他听各种各样的声音,理解声音的含义,例如听到汽车声知道回避,听到养叫知道没有危险,并能够跟小羊玩等。父母能够把各种声音录下来,持续放给聋儿听,并叫他模仿,也能够放些音乐让他听。这样,聋儿就能够适合有声世界的生活,并逐步学会欣赏音乐,唱歌,跳舞。

对聋儿实行听觉、语言训练要特别耐心,一个音,一个词,一句话要反复教习。甚至能够说,教聋儿学说话最重要的诀窍是“反复”,只要他没有睡觉,就不要让他的耳朵闲着,就不会让他的嘴巴闲着。

二、创设语言情景,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

让聋儿置身于语言的汪洋大海是指父母一定要注意各种情景教学,并让他实行动大量的交际实践。

(一)情景教学。就是在生活现实的各种情景中教孩子学话。吃饭时就教他碗、筷子、

桌子、椅子、吃、喝、冷、热、咸、甜等词语;睡觉时就教他床、被子、衣服、帽子、鞋子、袜子、脱、睡等词语;到动物园就教他各种动物的名称;到商店就教他各种相关商品和买卖的词语。有什么教什么,见什么教什么。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让聋儿理解了世界,并往往具有极大的趣味性,能够事半功倍

(二)实践中使用。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巧,技巧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父母应给聋儿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例如让他与正常儿童一起玩;来了客人让他向客人问好,与客人交谈,出门要让孩子去问路,去买东西;让他参加各种有益的公共交往和各种比赛活动;让他出席朗诵会、报告会、文艺晚会等。语言是口耳之学,多说多听,既锻炼理解水平,也能煅炼表达水平,而且把语言的使用同各种情况结合起来,会有效的提升使用语言的技巧。

三、教聋儿学话要抓住重点

聋儿学话有两个重点:语音和句子,这两个重点都是从交际方面来考虑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听不清,说不准,就不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也不能人听懂他说的话。所以,在教聋儿学说话时,紧紧抓住语音清晰度不放。

调查表明,聋儿最难学习的音,主要是如下辅音:

舌尖中音z、c、s;

舌尖后音zh、ch、sh、r;

舌面音q、x;

舌根音e、k;

其他音p、t、l (或n)。

声调方面,阴平和去声容易学,而阳平和上声最难。

聋儿不容易学或学了容易出错的声音叫做“障碍音”,父母要着重障碍音,纠正障碍音。

纠正障碍音需要一些特殊的专门方法(《听障儿童言语训练标准教程》第一卷)。学习句子是促使儿童实行大量语言实践的重要措施,而且应保证将句子的使用同具体情结合起来。学习句子最简捷的途径是在具体情景中的对话,对话使用最多的是祈使句、疑问句和表示判断的陈述句。

四、系统康复,多方兼顾

教聋儿学说话,绝不但仅是个语言问题。一方面,教会聋儿学说话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一个交际的工具和思维的工具,最终在于让他能利用语言这个工具去实行学习和工作,去理解世界,去获取自食其力的水平和创造生活的水平;另一方面,语言的学习关系到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和品格问题。所以,父母在教聋儿语言的同时,要注意开发智力、传授知识、培养品格,并以此促动语言学习;通过语言的学习,有能够反过来开发智力,传授知识和培养品格。

聋儿的语言康复教育需要医学、电子声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教育者应该了解与聋儿相关的各学科知识,不要求精专,但要求了解,这样才有可能使聋儿学会说话,学好说话,成为一个健全的儿童。

只要家长有信心,有耐心,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或同聋儿语言训练教师密切合,一定会使铁树开花。当然,如果您的孩子听力损失特别严重,在当前的条件下难以实行有效的康复,学习专为聋哑人设计的手势语言。虽然手势语这种工具不能与语言相比,但也能够让他将来能够自食其力,甚至可能成为优秀人材。

患有传导性儿聋的孩子,一般在经过医疗后听力有所改善,但对他们应实行叫精细的语言训练,以便使他们的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医疗之后就不管了,那么这孩子很有可能说话不清楚,留下后遗症。

听觉语言训练是一项长期、细致、艰苦的工作。一定要注意与正常生活语言紧密结合起来综合实行。家庭活动中的语言教育任务,主要由家长来承担。如在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及家务劳动时,反复练习相关的语言,强化生活环境语言。在不同的场合,“逢做必说”的方法,促使聋儿去理解事物,理解语言,进而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

听力及语言训练游戏

在游戏和活动中实行听力语言训练

家庭是儿童最好而且最自然的语言使用场所,家庭日常生活中有熟悉的实物与环境可供训练,家里有现成的锅、碗、勺、盆等器具,学习这些器具时让孩子站在这些器具前,指给孩子说:这是锅、这是碗……通过实物及熟悉的环境,孩子很容易理解。家中发生的事有规律的也有随机的,但都是最自然最接近生活的。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家庭游戏,你能够从中延伸出诸多的游戏:

听力练习

游戏名称:好听的儿歌

游戏目的:协助孩子寻找听声音的乐趣;协助孩子适合助听器

游戏准备:儿歌

游戏过程:确认助听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选择一首儿歌或歌曲唱给孩子听,重复儿歌是能够的,但重复的次数不宜太多。第二次再唱儿歌,并和孩子一起随着音乐摇晃,或许你的孩子能和你附和几句。如果你不喜欢唱歌,那就用生动的口吻边拍手边讲歌词,或是边唱歌边拍手。

游戏名称:水中活动

游戏目的:协助孩子寻找听声音的乐趣;协助孩子逐步喜欢戴助听器。

游戏准备:浴缸及可丢在水中的玩具或洗菜用的装水容器及小蕃茄,葡萄小的水果

方法:要父母先示范给小孩看:拿一样东西叫爸爸握在手中把手放在同测耳朵旁,妈妈要爸爸注意听,并不要注视妈妈,当妈妈发出一个音,(ex;Y),爸爸要立刻表情丰富的表示“听到了”并马上将手中的东西丢在水中:如此可做2-3次,然后换小孩做。要注意孩子的眼神及肢体语言,脸部表情,听到声音同时的变化。

说话练习

游戏名称:有趣的电动汽车

游戏目的:鼓励家长一天内尽量多的和孩子交谈;让孩子初步体验嗓子的声音。

游戏准备:带有声音的电动玩具汽车(卡车、飞机)。

游戏方法:和孩子一起玩电动汽车或飞机等,当孩子移动玩具时,你能够发出类似电动玩具的声音:比如:当孩子玩汽车时,你能够说:“滴滴,汽车开啦!”,说话时尽量靠近助听器。

如果孩子还有其他类似的玩具,你也能够用上述方法与孩子一起玩游戏。比如:玩具火车“呜呜,呜,嗤”。和孩子边玩边说,比如:“汽车开了圈又一圈。”,“看那一辆汽车。它开过来啦!”,“现在它要开下来啦!”

游戏名称:接唱及识图

游戏目的:鼓励孩子开口唱儿歌;训练听觉及理解水平

游戏准备:儿歌及图片

游戏方法:在孩子练习听儿歌及歌曲时,你在说儿歌或在唱歌曲快结束的时候停止,让孩子帮你将儿歌或歌曲接上说完、唱完。选择孩子最喜欢的一首儿歌,并画上一些简单的插图。开始和孩子讲儿歌时,出示两幅图片,在讲的时候,观察孩子是否能准确指出图片。如果他很容易就能够做到时,就使用三、四幅插图。

寻求别人的协助

作为听力损失孩子的父母,你不是孤独的。中国有3%的儿童存有听力损失,他们都会因为生病或其他各种原因,导致不同水准的听力损失。

如果父母双方互相鼓励,并能得到专家、老师、朋友和家庭的协助,有助于让有听力损失的孩子变得活泼、风趣。不要犹豫向听力专家、以及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孩子家长寻求协助。这些人会给你所想要的相关资料和第一手信息及经验。

您付出的越多,孩子的情况就会越好。一旦您有任何疑问,不要犹豫,马上去询问老师或听力专家,他们会尽力协助您的。

聋儿康复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早期发现,早期实行听力测试确定听力损伤水准。

2、早期配戴助听器。聋儿应在2--3岁前配用助听器,并长期(少则3--5年,多则10年)坚持听觉语言训练。

3、早期实行听力语言训练。聋儿在配戴助听器之后,尽快实行听力语言训练,让他们很好地学习语言,掌握言语技巧,这个点对聋儿尤其重要。

训练分为两绝大部分:一是听觉训练的原则与方法,目的是教会聋儿注意声音、识别声音、理解声音和语言的含义。利用视觉和触觉去感觉声音。训练中家长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在训练聋儿的同时,还应注意训练聋儿家长,让其成为聋儿最长期、最直接有力的训练老师。二是语言训练的原则方法,在听觉训练的基础上实行语言训练。首先训练舌、口部的舌操、口操,以便发音器官灵活、协调地运动;然后训练聋儿的"看话"水平,利用"看、听、摸"的学习方式使聋儿能模仿语训者的发言,学会拼读字、词、句,循序渐进地使聋儿获得口语水平。训练中要注意趣味性,使聋儿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游戏中理解和学习语言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在我国已经展开近二十年了,这项旨在挽救更多聋儿的伟大工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福音,也使许很多多的聋儿受益。在肯定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仍有很多聋儿从语言康复训练机构进入普通小学学习后,因为不适合,又陆续离开了学校,重新开始接受以手语为主的双语教育。这对于聋儿语言康复工作来说,不能不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

经过语训后的聋儿,在进入普通小学学习中产生的不适合从聋儿本身来说,主要还是听和说的问题。从听的方面来讲,即使助听器协助聋儿沟通了同有声世界的联系,但因为听的范围有限,课堂教学不能保证让聋儿全部听到或听懂,造成理解上的差别;从说的方面来讲,聋儿说话不够清楚、准确、流利,有些问题不会表达,甚至语序错误,造成语言交流上的差别;再加上学校对聋儿的关心协助水准尚待提升,这些都使聋儿在天然的差别上进一步拉大了新的差别,以致差别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以离开普通小学。

造成这种令人痛心的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作为聋儿的家长没有建立起充足的信心和耐心,长期坚持不懈地下苦功夫协助自己的聋孩子克服语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外,聋儿本身说话软弱无力,咬字不清,造成语言交流上的困难也是一条重要原因。正常人听不懂或听不清聋儿在说什么,聋儿对别人的语言也一知半解,他(她)说的话只能在极少数了解他(她)的人中通行,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语言”,长期下去,必然造成与正常人语言交流上的差别,导致接受普通教育失败。当然,这是残疾带给聋儿的灾难,不能责怪聋儿本身。但聋儿是不是就不能把话说得字正腔圆、清晰流利呢?回答是否定的。经过科学的语言训练,聋儿是能够把绝绝大部分话,说得清晰有力、让人听懂的。那么聋儿说不好话的问题在哪里呢?

经过多年的语言训练实践,我认为聋儿说不好话的表现虽然不同,但其共性和主要原因是不会用气所致。

我们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语音也是由发声器官发出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声音,它也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而能够使声带产生振动的动力就是气。气是音之帅。聋儿在说话中表现出的含混不清,软弱无力,主要是不会用气。首先是底气不足,气流通过声带时的强度不够,到达口腔时已几乎丧尽,所以说出来的话,不够强劲有力,让人听不清楚;其次是不会换气,一句话不是一字一字的说,而是一口气就要说下来,导致前面的话音高,后边的话音低,而且因为气流的不足,使后边的话声母或韵母丢失严重,或发生声母错用,让人听不明白;第三是气流到达口腔后,唇、齿、舌等各部分不会配合,发出的音直而短促,没有声调,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为什么聋儿不会用气呢?

我认为,主观方面:聋儿听到的话虽然经过助听器放大,但他感受到的声音因为他听力损失的存有,加上助听器的失真,并不能等同于我们发出的原声。我们觉得说话的声音已经很大了,在他听来可能觉得很小,我们听到的声音很完整,而他听到的并不完整,所以他从听到的不够高的并且残缺的声音开始模仿发音,便不会用很强的气流来说话,更无法对听到的声音实行分辨,这是其一;其二,聋儿听不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无法与听到的语言实行比较,因而他就不知道自己说的话与听到的话是否一致,错在什么地方,所以他也无法对自己的语言实行纠正;第三,因为听力障碍,聋儿的听觉器官同呼吸器官、发音器官之间那种天然的生理连动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长期听不见,使他不会掌握和控制自己的呼吸系统,更不会控制气流在发音和说话过程中的强弱、断续变化,达不到语言对气流控制的特殊要求,所以造成他在发音、说话最基础的用气要求上存有问题。

客观方面:现在好多家长和聋儿康复教师在教聋儿说话时,重在让聋儿看口形,认字,单纯的练习呼气、吸气,练舌操,而恰恰忽略了把练气与发声和说话结合起来,重点让聋儿在发音和说话中学会用气。结果,聋儿虽然会说了,但并没有真正学会和掌握用气来发音、说话的方法,说出话来软弱无力,咬字不清,这也是造成聋儿康复后仍不能与正常人交流的主要症结所在。还有的家长把聋儿说好话的希望只寄托在为他配一只既能放大又能听得清的好的助听器上,而根本忽视了对聋儿的语言训练特别是用气训练,聋儿说话自然不会用气。

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让聋儿学会用气,掌握用气来发音和说话的方法呢?在总结多年聋儿语训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要让聋儿学会用气,真正掌握用气来发音和说话的方法,理应做到一结合,二配合,三树样板,四纠错。

首先,要让聋儿学会用气,学会控制气流,把用气与发声和说话结合起来,不要单纯的练呼吸、练口部操、舌操。我们知道,人说话是要用气的。人在正常状态时,呼吸是自然的、均衡的,是自动完成的。但在开口说话时,自然的呼吸是不能胜任的,也就是说人在说话时,自然的呼吸不能满足有声语言对气息的要求。说话时的呼吸和人在安静中的呼吸有很大差别,据相关资料介绍,人的自然呼吸量为500毫升左右,说话时约为1000到1500毫升。实际上,人的说话过程是首先吸入充足的气息,然后在呼气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呼气的过程也是一个控制气流的过程,聋儿只有在呼气的过程中学会控制气流,才有助于他的发声和说话,单纯的练呼、吸气,他仍然学不会控制气流,自然也就难以达到有声语言对气息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求和强调聋儿要把练呼、吸气的过程和发声、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气和控制气流时发声、说话;在发声、说话时用气。人的呼吸方式主要有胸式、腹式和胸

腹式呼吸三种,要让聋儿多练习胸腹式呼吸,每发一个音或说一个词,都要求他深吸一口气,在呼出时用力说话,不单纯的练呼、吸气,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次,要引导和鼓励聋儿大声说话,放开声音,在呼出强有力的气流时,学会发音器官的相互配合。只有配合好,才能控制气流,逐步触发呼吸系统和发音系统的生理连动,使其发出强有力的气流和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两到位,一是气流到位,二是口腔、唇、齿、舌的配合到位。所谓气流到位就是说要有充足的气息量,保证说话时的用气,同时气流要集中用到声带上,形成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所谓口腔、唇、齿、舌的配合到位,就是说聋儿在呼出气流时,口腔、唇、齿、舌要对气流形成不同形式的防碍,使其在发音、说话时符合声母、韵母和字、词的发音要求,只有这样,聋儿发出的音和说出的话,才能清晰、准确、响亮,正常人才能听得懂,为聋儿与正常人交流搭起桥梁。

第三,在教聋儿说话过程中,家长和语训教师要尽力提升声音的清晰度和响度,不但使聋儿能够听到充足高的声音,而且还要听到完整的声音,以便让聋儿通过各种方法去感受在发音和说话时气流的强弱、声带的振动和口腔、唇齿舌的配合等,从而学会用气和控制气流,提升他模仿和辨别声音的水平,了解并掌握不同的声音及其调值的变化,为他建立语言树立一个标准基础,使他在一开始接触有声世界时,就能听到纯正的标准的有声语言。同时也为他把自己说的话和教师说的话实行比较提供样板,使他能知道自己说的话与听到的话是否一致,错在什么地方,主动地对自己的语言实行校正。

第四,要随时随地纠正聋儿发音、说话在用气和控制气流方面的错误和偏差。聋儿因为听不到声音,或者听到得太少,致使他无法沟通与有声世界的联系,听觉系统和发音系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初学发音和说话,自然就不会用气,或者会用一点,但不符合语言的要求。发错音,用错气是很正常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正常儿童在学会说话前有一个近一年的模仿期,并不是听到语言就会说话的。而聋儿的模仿期要比正常儿童短得多,听到一点就要求他说,能不出错吗?同时,因为学说话对聋儿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具有相当的难度,何况他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儿童,所以在他发音和说话时,他不可能在发每一个音或者说每一个词的时候都能集中精力,注意到准确的用气。这样,随时随地的纠正他发音、说话在用气和控制气流方面的错误和偏差,就是每个聋儿家长和语训教师在语言训练当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随时随地的纠正是让他说出准确语言的保证,也是让他在发音和说话时养成准确用气好习惯的要求。

聋儿发音、说话用气的问题解决了,控制气流的方法掌握了,就能为聋儿说出清晰、准确、响亮的语言打下基础,并对他今后进一步学习复杂语言创造条件,同时对缩短康复进程,提升康复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为聋儿减少语言交流障碍、接受有声语言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聋儿听力康复的四个阶段(推荐)

聋儿听力康复的四个阶段(推荐) 第一篇:聋儿听力康复的四个阶段(推荐) 听损儿童语言训练的四个阶段 认识声音 生活在声音世界里的听觉健全的人,一出生就开始受到各种声音信息的刺激,长期处于有意,无意的听觉训练状态中,无需再经过一个专六的“认识声音”的阶段。而听损儿童,尤其是从婴,幼儿期开始失聪的中度,中重度至重度听力损失者,在没有戴上助听器之间前,都是听不清楚或基本上听不见声音的,因此,在指导他们利用助听器接受听觉训练时,首先就必须让他们感受各种种响声,每一动作都应附有相应的声音,使他们知道声音的存在,唤醒他们的听觉,引起他们的“听”声音(注意声音)的兴趣。“听到”与“听”并非一回事。“听到”只是大脑皮层对于声音刺激的反应,而“听”是人的一种主动的活动,除了听觉器官的参与外,还有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过程,是对某种声音的特别选择,需要保持某种程度的“集中力”和“持续力”。这实际上是对大脑皮层中中枢的锻炼。在“认识声音”这个阶段里,可以让小孩子听周围环境的声音(如门铃声,叩门声,闹钟声,洗衣机动转声,车辆的声,自行车铃等)各种乐器的响声、音乐声、言语声。目的是让小孩子知道自己已经处在有声环境之中。在这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听损獐并不是按听力损失水平增大音量就能把所有的声音听到。尽客戴上了助听器,也还是有的声音听不清楚甚至听不的。因些,最好让小孩子在听声音的同时,参照他们的曲线,细心观察他们对每种声音刺激的反应,看看他对对哪种声音有表示,对哪种声音无动于衷,从而切实地掌握听损儿童的听觉情况,以利于往后的阶段“有的放矢”。让小孩子广泛地感受声音,习惯了声音的刺激之后,我们就逐渐引导他去“听“声音,向第二阶段――”记忆声音“过度。使小孩“听声音”,就是我们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小孩主动接受听觉刺激,乐意用耳朵去听,使听中枢经常处于“觉醒”状态。即无需特别的注意,也能自然地察觉声音。“觉醒”状态也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

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训练方法

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训练方法 呼吸不充分导致语速过快,说话的过程可不能换气,唇舌不到位导致语音模糊不清晰,肺活量小导致说话声音小。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是说的不清晰、快、不完整因此让听的人感到费劲,下面是系统的训练方法。 儿童康复中的语言训练方法 1.气息的练习:吹羽毛、纸条、乒乓球,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要强调小孩用力吹,而要匀速的有操纵的吹气,手拿羽毛匀速吹动让小孩感受气流的动向,每天坚持一次时刻不要过长可分多次进行,如此做的结果是为了让小孩在说话的时候有操纵的用气。 练习吹气的同时也要练习吸气,吸气不充分也会阻碍说话的成效。可采纳闻香水练习吸气,也可和小孩做下面的游戏会更好,确实是用纸巾的纸撕成窄条,放在鼻子上让小孩吸气吸住纸条,充分吸入空气后用嘴发“p”的音把纸条吹出去。 再确实是让小孩平躺在床上安静一会儿,让小孩的呼吸由胸式呼吸转为腹式呼吸,可在小孩的肚子上放个小枕头,让小孩看见枕头的起伏体会腹部的呼吸。 2.舌部练习: 运用葡萄干(把一个葡萄干用手拨开撕成小块)粘在嘴巴的四周让小孩用舌尖舔下来,练习舌头的灵活性,用海苔(劈开撕成小块)粘在口腔内的上颚让小孩用舌尖将其舔下来,练习小孩的舌头在口腔做上翘下滑的动作,那个动作专门关键,它有利于小孩说话时舌头的灵活。 弹舌出声音,用舌前部弹响。 3.唇部练习:噘嘴唇嘬出声音由慢至快,平唇嘬出声音,用嘴唇发“嘟嘟~”、在胳膊上发“噗噗”、打哇哇等等唇部的练习,每次十分钟。 4.鼻音练习:闭住嘴巴用鼻子发音(在韵母的an/en/ang/eng/ing都要用到鼻音)长、短、快、慢、轻、重,每次三分钟。 5.发音练习: 大声张大口发a——、u——长音,游戏:小孩和家长同时伸出大拇指,边伸边发a——缓慢伸出然后和小孩的拇指对上,用力对碰的时候加重发音,能够练习用腹部用力发音。 6.肺活量练习,边跑边发a——i——u——, 儿歌:大河马,打喷嚏,张大嘴,a a a、a——ti.《下雨了》哗啦啦,下雨啦,打雨伞,跑回家。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随着社会的发展,聋儿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聋儿是指在出生时或幼年时就失去了听力的儿童。由于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所以聋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聋儿的听力和语言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聋儿康复的概念、康复的目标、康复的方法、康复的时间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聋儿康复的概念 聋儿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帮助聋儿恢复或提高听力、语言和社交能力的过程。聋儿康复的目的是使聋儿能够融入社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实现自我价值。 二、聋儿康复的目标 1. 恢复或提高听力水平 对于聋儿来说,恢复或提高听力水平是最基本的康复目标。恢复或提高听力水平可以让聋儿更好地听懂外界的声音,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学习。 2. 提高语言能力 聋儿由于听力缺失,其语言能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语言能力也是聋儿康复的重要目标。通过康复训练,可以让聋儿学会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和书写等语言技能。 3. 增强社交能力 聋儿由于听力缺失,往往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增强社交能力也是聋儿康复的重要目标。通过康复训练,可以让聋儿学会与

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聋儿康复的方法 1.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内耳,再通过外部设备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到内耳的听神经上,从而恢复或提高聋儿听力的方法。人工耳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聋儿康复方法之一。 2. 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听力练习,帮助聋儿提高听力水平的方法。听力训练包括听力测试、听音辨音、听力记忆等训练,可以帮助聋儿更好地理解外界的声音,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3. 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语言练习,帮助聋儿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语言训练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和书写等训练,可以帮助聋儿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能力。 4. 社交训练 社交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交练习,帮助聋儿增强社交能力的方法。社交训练包括与他人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练习,可以帮助聋儿逐步适应社交环境,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聋儿康复的时间 聋儿康复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一般来说,聋儿康复的时间越早,康复效果越好。因此,对于聋儿来说,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聋儿康复教育训练实用方案

聋儿康复教育训练实用方案 一、绪论 聋儿康复教育是为了帮助聋儿克服听觉障碍,提高语言和沟通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训练。本方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聋儿充分发展其听觉和语言能力,提供一个全面的康复教育方案。 二、评估与干预 1. 评估 根据聋儿的听觉损失程度和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听力评估、语言评估和认知评估。 2. 干预 制定个体化的干预计划,根据聋儿的评估结果,采用适当的康复教育方法和手段,如听觉训练、语言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等。 三、听觉训练 1. 使用助听器 帮助聋儿使用适合的助听器,并进行适应性训练,提高聋儿的听觉感知能力。 2. 听觉游戏 通过听觉游戏,提高聋儿对不同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训练聋儿的听觉注意力和记忆能力。

四、语言训练 1. 口语训练 通过模仿、反馈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聋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聋儿准确发音和流利表达。 2. 手语训练 对于无法获得良好口语能力的聋儿,进行手语训练,教授基本手语表达和交流技巧。 五、认知训练 1. 注意力训练 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提高聋儿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培养聋儿的思维灵活性和观察力。 2. 记忆训练 通过卡片游戏、记忆测试等方式,训练聋儿的记忆能力,提高其学习效果。 六、情感与社交训练 1. 情感疏导 通过情感培训班、个案辅导等方式,帮助聋儿处理情感问题,增强自信心,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社交游戏等方式,训练聋儿与他人的交流能力,提高聋儿的社交技能。 七、康复家庭教育 1. 家长教育 向家长介绍聋儿康复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导家长与聋儿进行日常交流和训练。 2. 家庭支持 提供家庭支持服务,包括家访、在线咨询等,帮助家庭合理安排康复教育的时间和方式。 八、康复效果评估 定期对聋儿的听力、语言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结论 通过以上的聋儿康复教育训练实用方案,我们可以帮助聋儿克服听觉障碍,提高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在康复教育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至关重要。我们将不断改进方案,为聋儿提供更好的康复教育服务。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及康复训练 失语的分类,有以下四种:1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病人不能说话,心里明白,对别人的话能;2性失语又称接受性失语:病人能表达,但出现逻辑错误,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话;3命名性失语又称性失语:对某件物品能说出用途,就是说不出名称;4混合性失语:既有运动性失语又有感觉性失语,病人既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又不会说; 失语证的病变都在的,目尚无特效专门于语言;因此,语言的康复训练就十分重要;方法如下 运动性失语对完全病人的康复训练要像教小孩说话一样从学发音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如让病人用喉部发“啊”音,然后再说常用单字,如“吃”、“喝”、“好”到“吃饭”、“喝水”、“好人”等单词,也可出示卡片,让病人读出上面的字,会说的词了,再练习简单的语句,他人说上半句,病人接下半句,慢慢过渡到说整句话,然后再训练复杂的句子,最后可让病人读简单的文章;训练时说话与结合,如说“吃”时与饭菜结合起来,或以看图识字法,说与看图结合起来;不完全性失语病人能说出一些单字、词组、句子或说话不流利,病人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句子,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感觉性失语这类病人的训练要比运动性失语困难些,可运用视觉逻辑法、手势法进行训练,如给病人端上脸盆,放好毛巾,并对病人说“洗脸”,病人虽不理解“洗脸”二字之意,但从逻辑上他会理解你是让他洗脸;如此反复多日进行,久而久之,就会使语言与视觉结合,语言得以恢复,手势法即家属用手势与语言结合的方法来训练病人,如让病人“吃饭”,训练者拿筷子以吃饭的动作多次示范,病人很快就会理解,从而主动拿筷子吃饭; 命名性失语即看到实物而叫不出名字;可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给他看,并说出名称和用途,到较少见的物品,同时还要反复已掌握的词汇; 混合性失语此类病人语言康复训练困难,必须采取说、视、听三结合的方法反复多次进行,如让病人穿毛衣,则必须既说“穿毛衣”让病人听,又要指着准备好的毛衣,并作出手势示意让病人看; 2 如何了解失语病人的感受及需要

聋儿康复语训-言语治疗篇

康复训练--------言语治疗篇 泗县特殊教育学校卢灿勇 一、呼吸部分。 言语呼吸训练 在言语呼吸的过程中,吸气短而深,而呼气则长而缓。言语过程中不仅需要足够的呼吸支持力量,而且还能够根据言语句式的长短,灵活地调节呼出气流量以及气流速率,以形成良好的言语呼吸控制能力,如此才有可能产生自然、舒适的言语声。 1.增加肺活量的训练 增加肺活量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能够在说话时,呼气既有力又缓慢均匀。首先指导患者用鼻腔吸气,尽量地吸,再慢慢地呼出,如此反复多次。在训练中,应注意呼气时间尽可能延长。此项训练通常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 (1) 用力呼气训练 ①吹蜡烛 言语治疗师把蜡烛固定在桌上并点燃,患者站在与蜡烛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迅速地吸一口气,再用力吹蜡烛,力争一口气把蜡烛吹灭。 ②吹乒乓球 做一条长为1米左右的纸槽,放在桌上。槽内放一个乒乓球,纸槽两端的桌边各站一名患者,让两个患者迅速地吸一口气,用力吹槽内的乒乓球,将乒乓球吹向对方。 ③斗纸蛙 桌子两端各放一只纸折的小青蛙,两只青蛙头对着头。请两个患者分别站在桌子的两端,用力吹“青蛙”的尾部,使自己的“青蛙”冲向对方的“青蛙”,力争把对方的“青蛙”撞翻。 (2) 呼气控制训练 ①吹蜡烛 言语治疗师把几根蜡烛固定在桌上,一字形排开并点燃。患者站在桌子的旁边,与桌上的蜡烛保持一段距离,快速吸气,用力而缓慢地吹气,使蜡烛的火苗不断闪动但不灭。 ②吹肥皂泡 让患者缓慢而均匀地吹气,吹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肥皂泡。 ③吹哨子 1

让患者吹响哨子,哨子的声音可由小到大、由短到长。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种训练的方法,言语治疗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进行灵活设计。在进行每个游戏的过程中,治疗师要明确训练目标,并能符合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不断鼓励患者,力争赢得游戏的胜利,从而达到学会控制气流量和气流速率的目的。 (3) 唱音训练 为了使患者能发出自然的声音,还需要对其进行唱音练习,以增加其在言语时控制气流的能力,以及一口气发几个音的能力。下面是几种练习唱音的方法: ①长音训练(最长声时训练) 基本方法是先深吸气,然后持续发/i—/等音。本训练的目的是为说话建立充足的气流储备。训练时要求患者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使用一个秒表或手表,记录发下列每个音的持续时间,将此发声时间作为测量的基线水平,然后进行延长发声训练,使之超过原有的基线水平。根据汉语声韵母的构音音位,长音训练设计如下: ɑ--- dɑ--- ɑ--- i--- bi--- i--- u--- ɡu--- u--- ②短音训练(起音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锻炼患者一口气连续发几个短音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言语治疗师要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一口气发以下每个音的个数和持续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延长发声时间。注意:声音响度要均匀有力,且逐步增加短音个数。根据汉语声韵母的构音音位,短音训练设计如下: ɑɑɑɑɑ --- dɑdɑdɑdɑdɑ--- tɑ tɑ tɑ tɑ tɑ--- i i i i i--- bi bi bi bi bi--- pi pi pi pi pi--- u u u u u--- ɡu ɡu ɡu ɡu ɡu--- ku ku ku ku ku--- ③长音与短音结合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促进患者相关呼吸肌群与发声肌群之间的功能协调。根据汉语声韵母的构音音位,长音与短音结合的训练设计如下: 2

聋儿听觉训练的基本方法

聋儿听觉训练的基本方法 听觉训练可以在康复机构或家庭中随时进行,常用的内容和方法有: 一、听觉察觉能力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能让聋儿对声音做出反应。 方法:当聋儿童建立声音意识后,可通过游戏示意他们听到声音或声音结束以后以适当的方式做出反应,如“听到鼓声跳一跳,听到锣声快快跑”,反应正确应及时给予奖励。常用的方法还有“击鼓传花”、“听声拨珠”、“听声移物”、“听声举旗”等。 二、听觉定位能力训练 目的:培养双耳佩戴助听器聋儿判断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方法:一般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训练。比如,把聋儿童眼睛蒙起来,让他们跟着录音机、鼓、锣发出的声音;或将录音机放在某一角落,让聋儿童凭借录音机发出的声响寻找,从而判断声音的方向与方位;还有一种方法与上面的方法相似,采用老师或家长在不同方向叫聋儿的名字,聋儿听到声音后(不一定听明白)便向发声方向蹦跳的玩法。 三、听觉识别能力训练 目的:通过对聋儿进行区分和辨认不同声音的训练,使聋儿了解不同声音的特性、识别每种声响具体代表的属性,可锻炼聋儿的敏锐度,这对于他们听觉概念的建立、听觉选择能力的提高、有声语言的辨别,是关键之举。 方法:在听觉识别训练中,不仅要求聋儿认识(记忆)每种声音,还要牢记每种声音的特点(视听匹配),在头脑中形成声音的模式(对应编码),还要记住声音信息所产生刺激的全过程及相应的含义(时续编码、短暂编码)。在聋儿已经熟悉的声音的基础上,出示一种声音,让聋儿识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选择事物有自然环境、交通工具、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人体声、物品声等。 四、听觉概念(理解)能力训练 目的:形成听觉概念是听觉训练和学习的***终目的。 方法:年龄大些的、基础好的聋儿,可以采用提问式的听话练习、听故事提问回答问题等方法。年龄小些的、基础差些的聋儿,可以采用实景练习,例如在教敲门声时,首先让聋儿认识物体(门),然后让其察知声音的存在(敲门声),让聋儿理解(确识)敲门声的特点,***后让其回答敲门声是什么样的,并实地进行表演。逐步让聋儿利用视觉、触觉、听觉等一切可利用的感官来感知声音、理解声音、记忆声音,形成听觉概念。

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方法与技巧

我们知道一般听力有障碍的孩子说话都不怎么清晰,如果不及时矫正,后期就会影响的生活,那么该怎么帮助孩子提高语言清晰度呢?下面是我们的老师分享的一些技巧,希望可以帮到孩子。 一、发现语言清晰度的具体问题 1、细心倾听孩子的语言和声音 2、记录问题音的具体位置 3、和正确音做对比 4、分析原因,实施正音 二、了解汉语语言的发音特点 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如i?uh(坏)。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

便于切分音节。声调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6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听起来就像音乐一样动听。 1、韵母:一共有24个,分为 1)单韵母:6个即a o e i u ǖ 2)复韵母:9个即ai ei ui ao ou iu ie ǖe er 3)前鼻韵母:5个即an en in un ǖn 4)后鼻韵母:4个即ang eng ing ong 我们分析:复韵母都是由2个单韵母组成。如:ai 就是由a和i组成,而a 和i的发音方法就是单韵母的发音方法,我们只要掌握6个单韵母的发音方法,就等于掌握了前8个复韵母的方法了,只有最后一个复韵母er,我们作为一个特殊的音把它记下来。 再看前鼻音an en in un ǖn 中,我们把每一个拆开,a~n e~n i~n u~n ǖ~n,不难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后缀音~n 而后缀音~n之前,也是前面的单韵母a~e~i~u~ǖ~,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学会~n的发音方法,就可以把前鼻音的发音方法掌握了。同样的道理,后鼻音也只要我们学会了后缀音~ng的发音方法,4个后鼻音的发音方法也就引刃而解了。 综上所述,在24个韵母中,我们必须掌握好:a o e i u ǖ er ~n ~ng 9个音的发音方法

聋儿康复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聋儿康复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早期实行听力测试,确定听力损伤水准。 2、早期配戴助听器。聋儿应在2―3岁前配用助听器,并长期(少则3―5年,多则10年)坚持听觉语言训练。 3、早期实行听力语言训练。聋儿在配戴助听器之后,尽快实行听力语言训练,让他们很好地学习语言,掌握言语技巧,这个点对聋儿尤其重要。训练分为两绝大部分:一是听觉训练的原则与方法,目的是教会聋儿注意声音、识别声音、理解声音和语言的含义。利用视觉和触觉去感觉声音。训练中家长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在训练聋儿的同时,还应注意训练聋儿家长,让其成为聋儿最长期、最直接有力的训练老师。二是语言训练的原则与方法,在听觉训练的基础上实行语言训练。首先训练舌、口部的舌操、口操,以便发音器官灵活、协调地运动;然后训练聋儿的“看话”水平,利用“看、听、摸”的学习方式使聋儿能模仿语训者的发音,学会拼读字、词、句,循序渐进地使聋儿获得口语水平。训练中要注意趣味性,使聋儿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游戏中理解和学习语言 注重实践提升聋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聋儿教育应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体,但在实施过程中,聋儿的主体地位往往被教师所掩盖或替代。教师总是以不自觉的方式主宰着聋儿的世界,按照既定的康复计划实施教育教学,让孩子获得既定的知识和水平,却忽视了聋儿自身的需要与特点,甚至于对教育过程中反射出的一些特殊信号不以为然或忽略不计。这种做法导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孩子对老师所教内容不甚理解,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不大。造成了有些孩子性格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些孩子养成不良习惯,难以纠正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只有根据聋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了解聋儿的思想,研究孩子们所熟悉感兴趣的课题,制订出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计划,才能调动起聋儿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积极性,以增强聋儿语言表达水平。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教聋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增强对聋儿各项感官水平的开发,以促动他们形成完整的语言概念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外部合力的推动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为科学是求真,是关于理解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问题,是揭示“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根据学前聋童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觉材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各种训练方式,创设语言实践机会,增强他们对各种客观事物的理解水平. 如:一次,我教他们理解甜、酸、苦、辣、咸这几个词,按说这几个词对健全孩子来说不讲自通,而对聋哑学生来说,可不是容易的事。我反复举例的给他们讲甜、酸、苦、辣、咸的概念,可他们却在头脑中没有形成对这些概念的完整理解。课讲完了,学生还在问我:“左老师什么是酸?”学生的疑问使我深深地理解到不能单纯靠文字去教学生理解事物,应该充分开发他们的各种感官水平,以促动他们形成牢固的语言概念。所以,在第二节课教学前,我实行了充分的教具准备,有糖、醋、山楂、枣、黄莲片、辣椒、葱、盐、咸菜等的实物和卡片。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逐样品尝,在尝的过程中让他们举例说出还有什么东西的味道是甜的、酸的,苦的,辣的,咸的等。这样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刺激下,脑子也在积极

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一、当前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主要问题 首先,缺乏主动性是当前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质量的关键所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为方面。部分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缺乏积极的配合行为和基本的沟通意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外界环境和学习目标,导致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整体实施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现象。第二,语言方面。受限于身体机能,部分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上存在孤立化的表现,在训练过程中,儿童难以敞开心扉,也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第三,练习方面。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部分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面存在懈怠、不主动的情况,这就会影响到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实效性。 其次,缺乏创新性是目前开展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另一个问题,也是教师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一,部分教师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时仍以传统思路为主,缺乏主观性思考,导致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缺乏有效的体验和感受。其二,部分教师未能从听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入手,也未能采取多样化的训练计划对听障儿童进行训练和引导,进而影响了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效果和参与训练的热情与兴趣。其三,部分教师在教具的运用和训练方案的设计以及实施方面较为保守,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开拓品质,这也是阻碍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关键因素。 二、促进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 怎样以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轴心,全力优化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保证优质、高效地对听障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康复教师现阶段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不管是听障儿童还是具备正常听说能力的儿童,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者训练都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耐心的工作。特别是

特殊的家庭教育-聋儿听力康复知识

特殊的家庭教育-聋儿听力康复知识 1.如何培养聋儿初步的听觉记忆能力? 听觉记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聋儿听觉概念的建立。准备玩具鼓或类似发声物1件,玩具小猫1只,小鱼若干条。将玩具猫放在孩子面前,由您在其身后发出声音,要求他按听到声音的次数,把小鱼放在玩具猫脚前。听到一声放1条,听到两声就放2条。换用两种以上的声音,如鼓声、车铃声,要求孩子无论听到哪种声音,都按听到的次数作出反应。比如,先听到一次鼓声,后听到两次铃声,喂小猫3条鱼。 2.如何帮助聋儿感受声音的大小? 对声音大小的感受能力,有利于聋儿说话时对声音大小的自我调节,具体方法如下:准备玩具鼓或类似发声物1个,硬纸1张,笔1支。将硬纸裁成宽1.5厘米,长5厘米的纸条15~20张备用,另备长宽适宜的纸条1张。示意孩子听到大声响,在硬纸条上画个大圆,听到小声响画个小圆。待孩子背向坐好,从其背后发出大小不同的声响,引导孩子按上述要求做出正确的反应。将画好的适当数量的硬纸条粘贴在长纸条上,作成头饰,给孩子戴在头上,以激发孩子的训练兴趣。等孩子熟悉后可改变发声物,重复进行。 3.如何帮助聋儿感受声音的长短? 感受声音长短的训练,将为聋儿感受声音的节奏做好准备。具体做法如下:准备玩具车1辆,闹钟或类似发声物1件,白纸1张。将白纸平铺于桌上,白纸上画两条直线代表道路,拐弯处画上小旗代表车站。将玩具车置于道路起点处。发出声响,引导孩子和您一同记住声响的时间。按声音持续时间长短,决定汽车开的站数。持续时间长,多开出几站,持续时间短,则少开出几站。示意孩子模仿您的动作,直至能独立操作为止。变换发声物(或发出长短不同的两个以上的语音,如短音a-a-a,长音a~~)重复上述的游戏。 4.怎样教聋儿感受声音的高低? 培养聋儿辨听声音高低的能力,将有助于其学习辨听和模仿声调。您不妨依下法进行训练:准备口琴或类似发声物1件,木板1块,铁钉3~5个,纸环3个。将钉好铁钉的木板靠立在墙边。吹响口琴中央部分的一个音。让孩子注意听,并尽力记住,由您将一个纸环挂在木板中间的铁钉上。吹响口琴最高的音,将另一个纸环挂在最高的一个铁钉上;再吹响口琴最低的音,将最后一个纸环挂在最低的一个铁钉上。吹响口琴中央部分的一个音,让孩子多听几次,然后将纸环套在木板中央的铁钉上。要求孩子听到更尖、更细的声音时,在中央上方的铁钉上挂纸环。否则,将纸环挂在中央铁钉的下方。待孩子熟悉后,可改用其

听力障碍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听力障碍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 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听 力障碍临床表现为听觉失认、听觉过敏等,当听力严重减退才称之为聋, 其表现为患者双耳均不能听到任何言语,而听力损失未达到此严重程度者,则称为听力减退。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一出生,世界就是 静默无声的,他们听不到虫鸣鸟叫,听不到流水潺潺,无法感受音乐的美妙,更无法用语言与别人沟通,他们就是听力障碍儿童,为了帮助听力障 碍儿童早日回归主流社会,尽快适应正常生活,早在1988年,我国就将 听力障碍早期干预作为一项抢救性工作纳入国家计划,并提出“早发现、 早诊断、早干预”三项原则。其中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是非 常重要的,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 1儿童听力障碍的原因 (1)遗传因素造成,可能由于遗传基因或怀孕期间胎儿受损所致。 (2)各种疾病或外伤造成声音传导或中枢出现损伤,引起不同程度 听力障碍,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白喉、风疹、麻疹等急、慢 性感染。 (3)药物,耳毒性药物造成的听力损害的程度除与用药种类、剂量 和用药时间有关外,还和个体差异、年龄因素等有关。 2分级:按听力损失程度分级

国际卫生组织(WHO-1997)根据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 的平均听力损失将听损程度分级如下:≤25dBHL正常听力;26~40dBHL 轻度耳聋;41~60dBHL中度耳聋;61~80dBHL重度聋;81dBHL以上极重 度耳聋。 3听障儿童学前语言康复的重要性 对于听障儿童而言,及时的干预,尽早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可以使儿 童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过学前语言康复训练,可以让听障 儿童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更容易接受各项教育或培训,更好的融入社会。从家庭角度上,听障儿童能力逐步增强,也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希望,使 家庭更加和睦温馨;于社会而言,通过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能让社 会更加和谐,更加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4听障儿童学前语言康复训练的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选择合适的内容对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比如儿歌、童谣 的设计韵律感强,韵律朗朗上口,能够培养儿童的语感。丰富有趣的内容 让听障儿童更容易学习和理解,学习气氛也更为轻松,更适合听障儿童进 行语言康复训练。 (二)提升家长家庭康复训练的意识 不仅要重视听障儿童心理辅导,还要对相对应的家长进行心理辅导, 提高家庭康复训练意识,认请语言康复对听障儿童及其家庭的重要性。尽 早的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为听障儿童融入正常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科学训练听障儿童的发音

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

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 一、引言 听障儿童是指在听觉上存在障碍的儿童,他们在语言和交流方面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家庭康复指导对于听障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全面的发展。 二、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是指在听障儿童出生后尽早进行康复干预。家长在接触到儿童听力障碍时,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听力筛查和确诊。早期康复包括通过听觉和语言疗法,提高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家庭康复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会父母如何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使用辅助听觉设备、进行语言刺激等。 三、日常生活训练 听障儿童需要通过日常生活训练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家庭康复指导的内容之一是教会家长如何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穿衣、洗澡、饮食等。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融入到同龄人的群体中。 四、听力训练 听障儿童的听力功能受到限制,需要进行听力训练来提高听觉感知能力。家庭康复指导的内容之一是教会家长如何进行听力训练。这

包括使用听力设备,如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以及进行听觉刺激训练,如听力游戏和听力训练软件。通过持续的听力训练,听障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五、语言训练 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进行语言训练来提高沟通能力。家庭康复指导的内容之一是教会家长如何进行语言训练。家长可以通过与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意思。此外,家长还可以使用语言游戏和语言训练软件来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六、心理支持 听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和困扰。家庭康复指导的内容之一是提供心理支持。家长应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同时,家长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七、社会融入 听障儿童需要与社会接触,融入到社会中去。家庭康复指导的内容之一是教会家长如何帮助儿童融入社会。家长可以带领儿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亲友聚会、户外运动等。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儿童参加听障儿童互助组织,与其他听障儿童建立友谊和支持网络。 八、家庭教育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 1.语音训练:聋儿通过听觉感知和模仿听音发音,逐渐学会发出发音 准确的音节、单词和句子。语音训练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声调、语调、 连读等方面的训练,通过系统的练习和反馈,帮助聋儿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 2.听觉训练:通过听觉训练能够辅助聋儿提高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常见的听觉训练包括声音辨别、声音定位、声音模仿等。听觉训练可 以帮助聋儿建立起对声音的准确感知,为语言的学习提供基础。 3.口语训练:聋儿在语言交流中主要依靠口语和手语,因此口语训练 对于聋儿的日常交流非常重要。口语训练包括练习发音、语调语速的控制、对话和口试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提高聋儿的口语能力,使其能够 自如地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4.手语训练:手语作为聋儿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对于聋儿语言康复 训练至关重要。手语训练主要包括手势学习、表情和眼神训练,以及手语 句子和对话的练习等。通过手语训练,聋儿能够借助手势和面部表情进行 有效的交流,提高语言和社交能力。 5.超感官训练:超感官训练是一种利用多个感官来辅助语言训练的方法。通过音频、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促进聋儿对语言的感知和 理解。超感官训练可以帮助聋儿建立起对语言的整体感知,提高语言的学 习效果。 6.包容性训练:包容性训练是指将聋儿与听力正常的人混合在一起进 行语言训练。通过与听力正常的人进行互动和交流,聋儿能够接触到更多

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而对于听力正常的人来说,与聋儿的交流也可以增加对不同交流方式的理解和包容性。 7.家庭康复训练:家庭是聋儿学习语言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家庭康复训练是利用家庭环境进行语言训练的一种方法。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与聋儿的日常交流和生活中的语言启发,帮助聋儿提高语言能力。这种方法能够帮助聋儿将语言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不仅需要运用上述方法 1.个体化:每个聋儿的康复需求和能力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设定康复目标和训练计划,确保康复训练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2.渐进性:康复训练应该从易到难,从简单的语音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语言训练。通过渐进式的训练,帮助聋儿逐步提高语言能力。 3.系统性:康复训练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从基础训练到高级训练,逐步提高聋儿的语言能力。康复训练需要按照完整的体系进行,确保训练效果的连贯性和持久性。 4.鼓励性:康复训练应该重视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聋儿建立起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在训练中及时给予聋儿鼓励和认可,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细致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聋儿的个体情况和康复目标,采用多种方法和原则进行训练。通过系统性的语言康复训练,聋儿可以逐渐提高语言和听觉能力,实现更好的日常交流和社交能力。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作者:彭虹 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13期 聋儿语言康复是一门集耳科学、听力学、电声学、心理学、语言病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更显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内容是:听觉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练。聋儿和听力正常儿童形成发展语言的条件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正常儿童可以通过自然途径学习语言,而聋儿只有通过特殊训练才能形成完整的语言。要改变聋儿因听力障碍带来的语言障碍,就要对聋儿进行听觉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聋儿康复的特点。聋儿通过这三项基本训练,学会聆听,辨别周围的声音,辨别语音;学会发音的方法和技巧,发出响亮清晰的语音,学会理解语言,并用语言表达。 聋儿听觉和语言的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耳聋发生的时间,耳聋发生的年龄越小,对语言的形成影响越大;二是耳聋的程度,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语言障碍越突出;三是语言环境,康复教育、康复方法都能影响聋儿语言的形成发展。聋儿的早期干预要抓好“三早”,即早发现,早植入人工耳蜗或者佩戴助听器,早进行科学系统的听力语言康复,使极重度聋儿获得语言能力。 如何进行听力语言训练?通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每天坚持安排听音、发音、教话、学话,进而写话的训练。训练程序应当是先元音,后辅音,先字词,后语句,由浅到深,同时还要因人而异。如重听儿童,在教育教学上对其应侧重听觉联系,充分保护、利用和发展他们的残余听力,恰当组织训练,并有效地借助各种助听装置,使其听力逐渐增强,达到接近普通健全儿童的水平,有助于其知识技能的掌握。不过,有一部分重听儿童保留的语言极少,词汇显著缺乏,发音不正确,对他们要增加发展口语、矫正发音的训练。 (2)开发视觉和触觉。聋儿的听觉器官受损后,他们的视觉和触觉比一般普通孩子要发达,这可补偿听觉器官的不足,所以可以用孩子特有的感觉途径来训练他们说话。如用眼睛看话,对全聋和重度聋儿是一种重要的补偿性训练。尽量把孩子的视线吸引到自己的嘴唇上,当孩子还不知语言为何物时,他不会注意到别人嘴唇的活动。如果有意识地对他不停地说,当他一看到我们时,就对他进行语言刺激,慢慢地就会引起孩子的注视。要注意重复语言的次数,并把口型与动作、实物联系起来,反复训练才能有满意的效果。另外,利用触觉“摸话”,也是帮助孩子提高认识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当家长发声时,如发“a”音时,可让孩子把手放在咽喉部感受声带的震动,发“m”时,可让孩子把手放在鼻翼上感受鼻的震动,还可让孩子用触觉体会说话时口腔气流喷出的情况,通过触觉就会逐步掌握和感受发声的要领。

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实践与探索

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实践与探索 引言: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其中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多,比如听力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它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听力相关医学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和心理知识。尤其是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弱,这就对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特殊性 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这项工作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听力训练,二是语言训练,三是发音训练。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情况与听力正常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有巨大差异的,但是其中也可以找出一定的相通点。通常来说具备正常听说能力的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模仿,幼儿首先是通过听力来收集一些旁人的发音,然后通过自身的模仿能力尝试进行发音,在这个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听说锻炼,幼儿就能慢慢掌握听说语言的能力。 二、促进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 怎样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轴心,全力优化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全面、高速、高质地对听障儿童进行康复,是康复学界着力探讨的课题[1]。不管是听障儿童还是具备正常听说能力的儿童,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者训练都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尤其是听障儿童这类特殊儿童群体,他们的心灵更加敏感,这就需要康复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耐心,康复人员要首先明确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够一味冒进,而是要根据康复情况实时调整后期的康复训练策略。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点加强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一)日常安排基础训练 听力语言康复是一项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听力这种医学知识、 语文知识等,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学习语言是一个困难的任务而且涉及到越深的知 识就越难以理解,所以康复教师要帮助他们打好学习的基础。语言康复工作是一 项长期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2]。在这一方面要求康复教师将一些基 础性的训练安排为听障儿童的日常任务,比如听、说、读、写这几项最基础的语 言能力需要为听障儿童安排一个长期的日常训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康复教师注 意的是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任务,而且有着最佳的训练顺序,康复教师要按照 科学的训练顺序来进行训练。比如对于发音技巧的学习就需要引导听障儿童首先 学习元音然后练习辅音,对于语言表达则需要先学习字词再训练长句,只有科学 的安排训练才能帮助听障儿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从而打好语言学习的基础。另 外要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康复教师在安排训练的过程中要做到根据当前的学习情 况和身体状态进行具体分析,每个听障学生需要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比如对于一 些存在重听问题的儿童,康复教师就要适当加强其听觉方面的训练从而尽可能地 不损害这些儿童的剩余听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及时检测助听设备和人工耳蜗,对 这些儿童进行相关的听觉训练,这样可以帮助听障儿童逐步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也有利于他们慢慢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发音困难、语音不清晰的儿童 就需要康复教师加大口语和发音训练在日常训练中所占的比重。 (二)激发听障儿童的触觉和视觉 经过科学的研究,众多医学家都表明听障儿童的触觉和视觉往往比正常的儿 童要更加敏锐,而触觉和视觉正可以帮助他们来弥补听觉的缺陷。目前听障儿童 语言康复训练领域正是运用了这一特点来帮助他们进行相关的语言训练,在这一 方面训练者可以充分利用听障儿童的视觉来多观察,甚至观察说话者的唇形变化,尤其是对听力补偿不理想的孩子,经过对一些常见词汇的反复观察,让他们模仿 所见到的唇形变化来发音。对于一些语言能力不足的听障儿童,如果康复教师长 期对着他们说话,那么当看到教师说话时就会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这种训练的时 间和次数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说话者的嘴唇上来观 察其嘴唇发音时的形状和特点并进行模仿。康复教师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最重要

语言康复训练

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对于语前聋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由于听力障碍造成他们听觉发育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龄正常儿童。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只解决能否听见的问题。而大脑对传进来的各种声音,特别是形形色色的语言需要有一个认知理解、理解、记忆、掌握的过程。再加上聋儿长期不开口说话,发音器官僵硬、不协调,加之不能理解、掌握、运用语言,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地训练,才能使聋儿的说话、与人交谈达到清楚、流利。大量实践证明,凡是进行听觉、言语训练的聋儿康复效果都不错,而不进行听觉、言语训练的聋儿,其康复收效甚微。 听觉训练方法 (一)判断声音有无 有意识地制造或利用各种声音(包括语言声),使聋儿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培养听觉察知的能力,并教会聋儿运用表情、手势、动作或语言等方式,对听到的声音有所表示,这是听觉训练的基础。 (二)听觉注意 充分调动聋儿注意听取各种声音,尤其是语言声的兴趣,引导注意倾听别人的问话与交谈的意识和技巧,逐步养成聆听的好习惯。聆听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听觉训练的重要内容,而且贯穿于听觉训练的始终。 (三)分辨不同声音 通过演示、对比、操作等手段帮助聋儿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尤其是语言声及其代表的含义,以培养聋儿的听觉走向、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形成听觉概念的能力。特别强调的是分辨语言声是听觉训练的主要内容,对聋儿更具实际意义。 (四)选择性听取 对已学过的、熟悉的内容在一定的背景声下进行听取练习,以提高聋儿在日常环境噪音下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 (五)听觉反馈 帮助聋儿逐步学会注意倾听自己的发音、语言表达与运用是否、恰当,并对错误及时地加以纠正。 发音训练 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为什么要练发音?因为语言是有声语言的基础,您的孩子要学会说话,必须进行发音训练。发音训练能帮助您的孩子学会发音要领、掌握发音技巧、培养正确的语音习惯,为他清楚、流利地说出每一个字音打下坚实的基础。语音是由发音器官的五十

特殊教育-聋哑儿语言的康复

特殊教育:聋哑儿语言的康复 1、帮助训练: (1)口操、舌操:目的是熬炼舌唇和口部四周肌肉的随便性、敏捷性,舌操可以做上挑、下伸、外展、环口、卷舌打响等。口操可以双侧鼓腮或左右交替鼓腮。 (2)训练声带和共鸣腔:聋儿发音器构造是相对正常的,而长期废用致使功能协调性、随便性不正常。由于废用,声带薄弱,故常发尖音,易嘶哑或失音。让聋儿连续地、用不同强度发a、o、等元音,提高声带的活动性和随便性。为使聋哑儿发出语言更加逼真动听,可教聋儿自如的使用类似录音机上音箱作用的共鸣腔,让聋儿把手放在嘴上,一合一离打喔喔或运用口腔鄂部肌肉调整共鸣作用。 2、教说话:教说话要把学习的词分门别类,分类施教。 第一类,易学词,要先教。康复的患者多是感觉一神经性聋。高频听力损失严峻,而低频词易听到,我们称低频词为易学词要先教,含有2、ch、s、j、g、x高频音素的词难学,要后教,笔者发觉,非常严峻的聋儿人局部也会喊“爸爸”,由于“爸爸”是典型的低频词,易于提高音量。 其次类,一样音的词,要集中教,数学“8”和“爸爸”的音是一样的,学会“8”后,要抓紧学说“爸爸”,这样学起来比拟简单。 第三类,流利上口的词,要联系起来教,聋哑儿学语,的困难是易忘,

因此要尽量把各种有必定联系,又易上口的词,连在一起,成串学习,使聋哑儿形成完整的概念,能举一反三,易记易说。如人小多少、东西南北、上下左右、拿小米喂小鸡等。 第四类急用词,要逼着学。如喝水、喝喝、水等,只要说清意思即可。 第五类玩耍词(动词),要在游艺中学,聋儿具有童性,喜爱活动,加之聋哑儿抽象思维力量、想像力极差,一些动词,在游艺中、在实干中易学。如跑、跳就要聋儿在跑跳中学会。 第六类,鼻音词,要摸着鼻子学,含有“m”和“n”因素的词称鼻音词,聋儿不易把握发音要领,很难体会,在发音时让聋儿触摸语训员的鼻部感到振动,就简单仿照。第七类,爆破音,含“p”,“t”的词,发音时可取一张纸条放在示范者的口上,发音时,纸片被吹动丁,这样聋儿很快能学会这种发音的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