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论之下_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道论之下_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道论之下_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收稿日期:2009-02-11

作者简介:靳瑞霞(1979-),女,河南封丘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评论研究。

第25卷第8期2009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25 No .8

August .2009

道论之下: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靳 瑞 霞

(河南省社科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

程中,庄子对自然与语言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指出自然是人走向自由、走向美的必经之途;而

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他以独特的言说方式,消解机械的语言,使个体从逻辑语言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关键词:庄子;道;自然观;语言观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8-0022-05 一、庄子的道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系辞上传》

),道即哲学中的本体,这在中西哲学中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学对道的理解,有道家的自然之道与儒家的伦理之道之分。早期儒家的伦理之道并不具有本体意义。《论语》一书中,“道”的出现达六十多次,这个“道”字的含义与老子之道完全不同,它大体相当于《系辞上传》中所说的“形而下者”———“器”。孔子对本体的论述严格来说应该是他多次提到的“天”。与老子将天道理解为无意识、无情感、无意志的自然之道相反,孔子将天道理解为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化之天。但他没有将它抽象为创生万物的最高实体和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是道家之道。与儒家不同,道家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的角度来把握人生。人生问题始终是道家哲人尤其是庄子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认识人生、实现人生、展望人生是道家哲人所探寻的中心话题。换言之,人生问题是道家哲人特别是庄子哲学美学思想的主要问题。而道家哲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也即他们哲学的本体论范畴“道”,不仅是宇宙世界的本体,也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终极根源。

道家之道可上溯至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形而上范畴,是一种实存的世界的始基。他同时又赋予“道”以人生的意义,如在《老子》第八章中这样论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而庄子则对这后一层含义做

了继承与发展,有许多新思路和新境界的开显。庄子称得上是老子之后、惠子之前对于人生之终极境域最敏感的思想家。其文《齐物论》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清晰地揭示他所谓的“道境”,也即人生终极境域的文字。此文完全致力于从各个角度(有无、是非、彼我、生死、真伪、异同)剥离出被概念名言框架遮蔽的那非有非无、无可无不可的底蕴,彰显出老子“道”中的玄意。陈鼓应显豁地指出了他比老子“道”之进步处:“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却从主体透升上去成为一种宇宙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他不像老子那样费心思、费笔墨去证实或说明‘道’的客观实在性,也不使‘道’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挂空概念,他只描述体‘道’后的心灵状态.在庄子,‘道’成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生所臻至的最高境界便成为

‘道’的境界。”

[1](P165)

庄子首先是将“道”作为一个实存体来论述的。在《大宗师》中庄子对“道”有这样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2](P181)

显然庄子是将“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来看的。“道”是超乎具体的名相的,但又是“有情”、“有信”的,是同人相通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体,它亘古不变也不证自明,是天地万物的大本大宗。其

次,庄子的“道”不是一个无法把握的范畴,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使万物运作,而自身保持永恒。庄子在《知北游》中这样描述:“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2](P575)他认为大千世界、宇宙万物都是“道”运作而形成的一种现象。盈虚的情状、衰杀的景观、本末的分别、积散的变化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它们只是“道”的变化而显现的一个现象而已。再次,庄子将“道”落向实处,落到生活的层面上,将“道”内附于万物。《知北游》中东郭子问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2](P575)蚂蚁、稗草以及瓦砾等恐怕是生活中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实物了。庄子单单举出这些例子是富含深意的:连这么微小的东西里都有道,道自然无所不在。作为万物之一的人,自然也是有道性的。这里,实际上庄子将“道”和个体生命紧紧连在了一起。同老子相比,庄子更突出了人与“道”的关系,以人“道”不离和人与万物地位上的平等作为个体生命走向审美化生存之境况的依据,其真正目的是为个体生命寻求审美化的栖居之所,实现人之为人的意义与价值。那么怎样发现人的道性,怎样保护和发展人的道性?正是在对“道”的发扬与对人的关注下,庄子展开了对自然与语言的独特理解。

二、庄子的自然观

11庄子美学自然观述略

老庄美学中的“自然”本义是指事物自身的本然,也即老子所说的“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自然。它与现代语言中与“社会”范畴相对的自然界的“自然”是不同的,它是循道而行的无为之为。老庄的天地自然的“大美不言”的审美自然观,是从参悟天地大美而推及人的行为,要人法天而行,不要背天道而逞人巧;人巧不仅其效有限,而且执意妄为害莫大焉。庄子的美学自然观有两层含义:

首先,老庄主张“观”和“休”,观“万物将自化”,复归于道;“处无为之事”,行无为之为,是顺道的。而违背天道的有为之为是“执”是“修”,是牺牲人的生命生存自由本性为代价,把不合于自然之道的贪利欲求礼乐教化奉为神圣,使“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以致会使真善美与假恶丑完全颠倒。

其次,老庄认为人由有为进入无为之境的必由之路是“因其固然”,要析世情,循物性。庄子在《至乐》篇中讲了一个鲁侯养鸟的故事:“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鱿,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乎!《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此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此鲁侯即因为不顺物性,背道而为,把鸟养死了。在《庄子》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如不能“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天运》);不能因为人“木处则惴栗拘惧”,睡不好觉,就以为猿猴在树上睡觉也是很不舒服(《齐物论》)。庄子并不否定人依据自然的精神所进行的创造活动。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养生主》);北宫奢造钟,“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山木》)。这里庄子正是表达了人达到无为之境的前提———顺应物性,识其固然。

另外在人这一层面上,老子和庄子感悟天地自然无为而成的大美存在,以之推移于人与物的各种关系之中,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关系都应取法天地,“法天贵真”,“因其固然”,自然而然,这样才能合于人的生命生存自由自适要求,走向人生一切皆能自然而然的超越境界。他同样通过要求人们认识生命之常而去顺应自然,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在《德充符》中有这样的观点:“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所以,“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达生》)。庄子妻死却鼓盆而歌,可见其对生死之坦然态度已经实实在在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了。

显然,在庄子哲学中,自然是“道”的属性,是宇宙精神的象征,是不可违背的。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才能走通人的“道”路。因此,自然也就是世间万物不可更易的最完美的形态。庄子的自然与“道”合一,是浑然天成的未见出主体实际的自然美,是从属于他的“道”之体系的。庄子的自然观涵蕴着对自然的信念,他是想要解决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宇宙秩序与道德秩序的悖乱,是试图为人类构筑一座自由的精神家园。从根本上说,庄子的自然观是以人为重心的,是建立在宇宙论之上的体现人的生命与宇宙精神的交流化合的,是在谋求人的生存之道。

21自然是抵达自由抵达美的必经之途

季羡林教授在一次人文讲演中曾发表过以下看

32

 第8期 靳瑞霞:道论之下: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法: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大自然给的;二是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是要解决人的内心情感、思想矛盾冲突问题。三个问题其实可以统一为一个,即自由问题,身心的自由。人在生命生存过程中,在所遇的一切关系中,无不以生命的理性去自觉追求生存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自由也是庄子思想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与庄子所倡的审美自然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庄子“生存之道”的最终所指。

庄子极为推崇“天地之美”。他说:“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天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知北游》)。然而“天地”何以会有美呢?因为“天地之美”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特性。这一特性是人世生活的根本原则之一。庄子及其后学认为自然无为是最高的美,实是指出了美的本质:美是合规律性的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难以企及的自由,他从自然生命中观察体悟到了。人类达到了最大的自由也就获得了最高的美,认识了最高的美,才可能达到最大的自由,才能到达生存的顶级形态:贯彻生存之道的真谛。由推崇自然之美,必然引出对“真”的崇尚。天然去雕饰的美与一切虚伪做作是水火不容的。真,在大自然来讲,是草木的枯荣,是花开和花谢,是流泉飞瀑,是雾霭烟霞;在人世生活来讲,则人性人情应真淳良善,人与万物要同生共存。只有是“真”的,人或自然呈现的才是本性本形,才会“不失其性命之情”(《骈拇》),才能真正获得身与心的全面自由。从古至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直是被置于最显豁明朗的位置,但于抵达这一目的的途中,人类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绕了不少弯路。庄子通过令“人”这一“万物之灵长”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发展,从而使人类获得最大的自由,同时获得个体人格发展所需的自由空间。这是感性的美与理性的智慧的合一,是他所最终谋求的生存之道,是通达自由王国的最短距离。

与中国相比,西方美学传统不象中国那样重视自然美,除浪漫派外,很少有人强调自然美,有则多持贬低态度,如黑格尔。康德整体上也谈不上重视自然美,但他详细阐述美的本质时,对美的自然特性却还是强调有加的。康德之自然是艺术美中的自然性,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自然而然地体现了人的主体创造性的艺术美。庄子的自然观则强调美既要体现物和人的自由本性,又要浑然天成,自然而然,不露人工雕饰的痕迹,其暗含了一种合规律合目的性。二者理论所关照的对象是不同的,庄子的涉及面要宽得多,涵盖了世间万物包括人情世态;而康德仅就艺术而言,但很明显,他们都注意到了自然性并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康德对艺术的合目的性的论断显然与庄子的自然观有了遥远的呼应关系。

庄子与康德的不同其实源自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康德强调艺术美的自然特性,是为了调和当时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浪漫主义主张艺术要复归于自然,反对人为雕琢,强调自由创造和感情表现,主张打破客观的表现形式,而要充分利用夸张和想象表现现实。古典主义则强调规范,强调艺术不能违背自然的形式,主张模仿古人。康德调和了这两方面的观点,既要求艺术形式上合于自然,合乎理性规范,同时又主张艺术是自由的,不应受人为规律的限制,要自然而然。西方对自然的觉醒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兴起以后的事,此前是机械、冷漠、与人对立的自然观,康德不可避免要受其影响。另一方面,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正是资产阶级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上升时期,人的主体性极度膨胀。因此,康德谈美的自然性实际是为体现人的主体创造精神服务的,是这种主体精神的修饰物。

庄子的自然观则是从属于他宏大的“道”之思想体系的。尽管他强调的是自然无为的自然美,但从他对这种自然美的重视仍可看出他对主体精神的重视。因为在他看来,人为创造的艺术美未能体现出主体精神的自由,自然无为的自然美更合乎人的自由本性,体现人主体精神的自由自在。他始终是为人的生存发展之道苦心经营的,是试图在最高的程度上使人获得最全面和谐的发展。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说:“庄子的自然哲学则不然,他以人类为本位,并将生命价值灌注于外在自然,同时,复将外在自然点化为艺术世界。”[3](P66)在庄子心目中,广大的自然乃是各种活泼生命的流行境域,自然本身即含藏着至美的价值,自然之美含藏着至真至厚的生机与活力,她孕育万物,欣欣向荣。人是自然中的一员,只有融合进自然本身,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达到理想之自由境界。这是一种高起点的对人类发展的关注,是从长远的角度为人类谋求生存之道。他的“自然”实指人性的自由发展和人格的充分健康发展。总的来看,庄子对主体的强调是通过主体精神的外射于自然来表现的。只有在自然无为的自然美中,他才能看到完美保存的没有瑕疵的自由自在的人情人性,看到人类自由自在的天性的自然伸展。

三、庄子的语言观

11庄子语言观述略

在西方,语言作为神性的集中表现,它就是神的现实化。因此,西方近代以前的神本体论实际上和语言本体论并行不悖。语言在西方具有本体意义,语言和道契合无间。与“word”在西方的崇高地位

42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不同,中国的“道”的形而下含义———语言,作为人为的一种成果,是日常语言,不具备西方哲学的那种本体地位,它实际上在“道法自然”之道论的反对之列。人言说“道”,此“说”是以人与道的沟通为基础的,这种沟通,不是地位平等的两个实体间的沟通,而是有等级之别的实体间的沟通。人的最终依据是道,道的最高显现形态是人,正因如此,天人能够合一。人之合“天”,是通过一种神秘的渠道来实现的,语言这样一种沟通方式,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庄子对语言与意义的关系有这样的论断:“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庄子在这里所表达的观点显然属于语言工具论,是针对日常语言而言的。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并不是为了“说”,目的不在“语言”,而是为了说“什么”,是要用语言负载意义。语言是为意义而存在的。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一步步发展,语言越来越呈现出其暴力的一面,逐步遮蔽了人最本真的生命形态。这正是老庄以及禅宗对语言文字作尖锐谴责的深层背景。另外还有一些东西是语言根本达不到的,庄子认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秋水》)。此处“意”其实是部分地代替了庄子的“道”之概念。可以看出,庄子的言语的理解策略源于他对“道”的看法和对世人胶着言语名相的否定。

但实际上能直接悟道之人寥寥,绝大多数人都要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去接近或获得“道”。由上而知,“道”本身的不可言说性又直接与语言相抵牾。“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之所以成其大美是因为避免了“言说”这种人为行为。也正因此,老子强调“希言自然”(《老子》第二十三章)。这样,语言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道”需要通过言说来被人们掌握,而一经言说,道又失去了其本真意义。但“道”真的是不可言的吗?老庄是否就此而抛弃了语言呢?答案是否定的。老庄所“不言”之言只是作为表象和交流现成观念手段的“小言”而已。老子这样言其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老子》王弼注本)。非常明了,他坚信自己的言对于领会道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但这言一般人却“莫能知,莫能行”。至于庄子,则不仅明确区分了言道之“大言”和障道之“小言”,而且直接将这似乎“谬悠”、“荒唐”、“无端崖”的“卮言”、“重言”、“寓言”看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必由之道,并将自己的思想特质归于这种大言或道言(《庄子?天下》)。人只有通过道言才能顺利通达“道境”。庄子关于语言文字的讨论是根源于他的“道”:一种有关人的现实存在以及进入精神绝对自由境界可能性的生命存在论。显然,他的语言观是从属于他的“道”之思想体系的。因此,只有从人的生命世界和人的现实存在出发,才能理解他对语言的揭蔽、对道言的阐发。

在西方哲学家中,关注并致力于语言哲学研究的学者中,海德格尔独树一帜。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人类终极境域的探索。他的语言观与他的存在观密切相关。海德格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曾申明这样一个事实,即,语言与存在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和思想的源头。在他心目中“语言是存在的家”。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语言之“说”的最纯粹形态不是“陈述”这个传统语言观的宠儿,而是最有缘构性的“诗”。这个“诗”也已经不止于诗人个人灵感的结晶,也绝不止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的艺术。它要宏大的多,浩荡的多!乃是天地神人、过去未来相交相缘所放射出的最灿烂的光明。从语言到诗,达到一种十分具体的、能引发生动的意境和思路的语言现象。海德格尔要表明诗是一种具有微妙的引发机制的活动。它不只是一种“什么”,比如文学的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出自人的本性的纯构成方式。

海德格尔构造了语言境域以及诗境等术语,以彰显他要阐发的新思路,为他所探寻的终极境域铺设道路。在此过程中,他对西方传统思路从根子上作了分析以及取舍。他所谓的终极境域在最关键处放弃了西方一贯的依据概念的定义、逻辑的推论和辩证发展,而是靠揭示出越来越切身的本源意境来显示终极实在的含义。这是把“艺术”及“语言”贯通的原因。但这不是一般的“诗”或“语言”,而是有助于开启思想的终极情境和意境的“诗”或“语言”。语言境域与我们的生存密不可分,且具有超乎我们的控制的原本构成能力。它是人达到终极境域的必由之路。这显然与庄子的语言观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庄子承认真理的存在,他的最高真理即“道”,只不过它在人类的营构之外。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是无法否认,也永远不能背弃的“道”。他对语言的批判以及重构都是为了使人接近“道”,使人获得“生存之道”。二者不同的是,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与“道”是契合无间的。语言与诗与技术在某种程度下都是一种道,在理解言意关系时,他认为言是否尽意根本不成其为问题,甚至倚重语言为生命之家;而在庄子这里,他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的理论对语言的重要性只作了有限的强调。他认为语言与“道”之间是有距离的,因此才说“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言”只是通达“道”的途径,而不是道。

52

 第8期 靳瑞霞:道论之下: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21庄子语言之超越途径

老庄一直在讨论“道”与“名”及“言”的关系,是由于他们一方面深知“道”无法被语言表象化和概念化;另一方面,这些以人的世间生存为思想源泉和归宿的思想者们明白,人的终极追求无法完全逃避语言境域。那么如何理顺语言与道的关系呢?庄子对语言进行尖锐批判乃至否定之后,开始进行自己独特的言说,生发出新的语言形式,发展出自己的道言观。

首先,庄子认为大美的世界不可言说,因为它不待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说的就是这层意义。这是最高境界的“道境”。这种境界其实相当于他的“游心论”与“坐忘论”。“游心于物之初”、“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然而不能言”,只感到其中是“得至美而游乎至乐”,故是“至言无言”。进而,庄子提出“得意忘言”的去蔽方式。他并没有否定“言”的“达意”作用,但旨归是“得意”,一旦得意,便毋须执于“言”,即可达到为人的效果。最后,庄子自创独特的“三言”言说方式。这是庄子最显生命本色的言说方式。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其于本也,宏大而辟,深宏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见于《天下》篇和《寓言》篇)。此三言是庄子通达“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境界的必由之路。先说寓言。《寓言》篇云:“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这里,“藉外论之”,强调了其言说的新意向,就是如何掀去生命本真上的遮蔽物,以呈现真实充盈的生命之流。寓言是庄子借他人之言说自己心中之悟,从而阻断偏言执说,才能迈入本真之境。“重言”,旧释为“庄重之言”或“老者之言”。但从庄子解人的自由生命意义上来说,以下阐释也许更为合理:“重言”就是重复地说。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的意见:“‘重’当为直容节。广韵:重,复也。庄生之文注焉而不穷,引焉而不竭者是也。郭云世之所重,作拄用切误。”一音之差,有不同的内涵,郭嵩焘己悟及此,但其释值得商榷。其实,庄子之重言,乃先肯定而后否定之言说方式,这与寓言的言说方向起点不同,而旨归是一样的。“寓言”是自己的话借他人之口道出;重言则由自己以世人的角色言说世人的观点,而接着又亲自出面推倒这一言说,以震醒滞于俗见的人发现自我。实乃先立之而后破之。最后说“卮言”。据注疏家的解释,“卮”乃一种酒器,“夫卮器,满则倾,空则仰,随物而言,非执一守故者也;施之于言,而随人以变,己无常主者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引王叔之注语)。有学者指出“寓言”和“重言”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互相有所交杂(张默生《庄子新释》),而“卮言”实际也是包含了“寓言”和“重言”,是与自然之本性相和的“无心之言”(成玄英疏)。以上三种言说方式,因其模糊性、多义性和隐喻性,被庄子称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庄子只能寄希望于这些奇特的言说方式,来消解机械的语言,努力使生命个体从语言暴力的压挤下解放出来,使之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庄子洞察人类的语言困境,深知为了接近乃至最终达到道,必须先破除语言障碍,超越语言困境,揭去其晦蔽层面。庄子对语言所进行的变革,正是其“道论”所必需的一部分,是其思想体系的一大章。说到底,他的语言观是为他的道论服务的。

从根本上说,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都是对其道的思想的一种阐释或展开。他澄清自然与语言的本质,目的仍在于还原人之为人的内在维度,从而提高人的个体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论道[A].张松如,等.老庄论集[C].济南:

齐鲁书社,1987.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陈鼓应.庄子浅说[M].北京:三联书店,1998.

【责任编辑:李安胜】

62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庄子自由观

第6卷第1期2006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6No.1Mar.2006 收稿日期:20051021 作者简介:万勇华(1977—),男,安徽巢湖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4级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①笔者所有引文出自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以下只列篇名。 庄子自由观论析 万勇华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062) 摘 要: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庄子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庄子立足于现实的种种困境,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为最高境界。基于这一理想,庄子提出了安命论、齐物论、体道论三种超越人生困境、实现精神自由的途径,从而为后人追求自由指明了一条道路。关键词: 自由;命;心斋;坐忘;见独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6)01 0036 05 自由是贯穿庄子哲学的一条主线,庄子对自由的探讨立足于人生的种种困境,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为最终归宿。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自由的实质,而安命论、齐物论、体道论则是三种超越人生困境、实现逍遥游的途径,四者共同构成了庄子自由观的基本框架。笔者试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庄子的自由观,以求教于方家。 一、逍遥游———庄子自由的实质 庄子哲学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但其根本宗旨在于超越必然而实现自由,这是不成问题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是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自 由问题的思想家。《庄子?逍遥游》① 就是他讲精 神自由的名篇。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逍遥”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离骚》中有“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礼记?檀弓上》亦载:“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乎门。”这些逍遥的意思都是无所事事地闲逛,类似今天讲的“散步”、“闲走”。庄子所说的逍遥之意不同于此。 《逍遥游》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云:“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达生》也说:“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可见,庄子所说的逍遥并不是形体上的逍遥,而是想像中的纯精神性的逍遥,其含义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精神自由。 在《庄子》中,与逍遥意义相当、使用更为频繁的是“游”字。据统计,《庄子》一书中“游”字出现一百多次。庄子所关注的“游”,不是通常所说的在“具体时空”中的“游玩”,也不是一般地同具体对象进行“交游”。他所谓“游”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就形式而言,大都采用“游心乎某某”或“游乎某某”、“游于某某”、“游某某”的结构;就内容来说,它(“游”)既有“时空”上的所指,又有“主客体”上的所指。前者(“时空”上的所指)的例子很多,如“游心乎无穷”、“游方之外……游方之内”、“游无人之野”、“游无极之野”、“游于六合之内”、“游于天地”、“游于大莫之国”、“游乎尘垢之外”、“游乎万物之所终始”、“游乎无何有之宫”等,这些“游”,从形式上看都具有“时空”上的意义,但是, — 63—

庄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的道家思想 ——以逍遥游齐物论为例《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 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

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在庄子看来,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坐忘”,这两者体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 庄子的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

谈谈我的生死观

谈谈我的生死观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王琼 摘要: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

道论之下_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收稿日期:2009-02-11 作者简介:靳瑞霞(1979-),女,河南封丘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评论研究。 第25卷第8期2009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25 No .8 August .2009 道论之下: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靳 瑞 霞 (河南省社科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 程中,庄子对自然与语言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指出自然是人走向自由、走向美的必经之途;而 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他以独特的言说方式,消解机械的语言,使个体从逻辑语言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关键词:庄子;道;自然观;语言观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8-0022-05 一、庄子的道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系辞上传》 ),道即哲学中的本体,这在中西哲学中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学对道的理解,有道家的自然之道与儒家的伦理之道之分。早期儒家的伦理之道并不具有本体意义。《论语》一书中,“道”的出现达六十多次,这个“道”字的含义与老子之道完全不同,它大体相当于《系辞上传》中所说的“形而下者”———“器”。孔子对本体的论述严格来说应该是他多次提到的“天”。与老子将天道理解为无意识、无情感、无意志的自然之道相反,孔子将天道理解为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化之天。但他没有将它抽象为创生万物的最高实体和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是道家之道。与儒家不同,道家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的角度来把握人生。人生问题始终是道家哲人尤其是庄子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认识人生、实现人生、展望人生是道家哲人所探寻的中心话题。换言之,人生问题是道家哲人特别是庄子哲学美学思想的主要问题。而道家哲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也即他们哲学的本体论范畴“道”,不仅是宇宙世界的本体,也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终极根源。 道家之道可上溯至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形而上范畴,是一种实存的世界的始基。他同时又赋予“道”以人生的意义,如在《老子》第八章中这样论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而庄子则对这后一层含义做 了继承与发展,有许多新思路和新境界的开显。庄子称得上是老子之后、惠子之前对于人生之终极境域最敏感的思想家。其文《齐物论》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清晰地揭示他所谓的“道境”,也即人生终极境域的文字。此文完全致力于从各个角度(有无、是非、彼我、生死、真伪、异同)剥离出被概念名言框架遮蔽的那非有非无、无可无不可的底蕴,彰显出老子“道”中的玄意。陈鼓应显豁地指出了他比老子“道”之进步处:“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却从主体透升上去成为一种宇宙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他不像老子那样费心思、费笔墨去证实或说明‘道’的客观实在性,也不使‘道’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挂空概念,他只描述体‘道’后的心灵状态.在庄子,‘道’成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生所臻至的最高境界便成为 ‘道’的境界。” [1](P165) 庄子首先是将“道”作为一个实存体来论述的。在《大宗师》中庄子对“道”有这样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2](P181) 显然庄子是将“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来看的。“道”是超乎具体的名相的,但又是“有情”、“有信”的,是同人相通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体,它亘古不变也不证自明,是天地万物的大本大宗。其

中国哲学史论庄子的自由观

《中国哲学史》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 学院:哲学与政法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摘要:“自由”这个词表面上简单易懂,实质上却很难被人理解。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意识到人作为特殊生命体并有权力追求自由的人是庄子。庄子的自由思想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所以基本倾向还是属于现实主义的人生哲学,其主要自由思想主要致力于作为生命解放的自由及其精神的绝对自由。他指出,人即使处于现实的压迫和不得已之中仍可以保持内在精神的愉悦,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 关键词:庄子自由哲学 一.自由思想的理论定位 生命是自由的,庄子的自由思想让处于当今社会的我们意识到自由的实质和生命的最高价值,面对整日为物质财富奔波不停的人们,我们应该静下来思考下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对庄子自由意识的理解使我们既得到了心灵上的解放又能体会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庄子》显示出来的不为物役保持内心纯正的自由思想对当代人精神健康方面起到了特别意义。总的来说,庄子的自由思想所反映的不仅是人生观的问题而且是现实问题。 《庄子》一书及其它典籍中记载的庄子生平,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庄子自由思想萌发背后的清高、孤傲、以及对心灵洁净的守望和执着提供了视角。一是拒绝权势的召唤。当时的社会,汲汲奔走于富贵名利之途的士人大有人在,甚至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讲原则。曹商、苏秦、张仪之流的特点就是媚世,就是向权力献媚,就是对权势的崇拜。而在庄子看来,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丧失生命的尊严,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无论是在思想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也都十分深远广泛。《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其代表作品,虽然仅此一篇难以穷尽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从中亦可使我们窥见他思想的一个全貌。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这些观点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超脱,对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理想中的圣人,是吸风饮露、游于天地之正气,不受任何的羁绊,无所依于旁人,逍遥自由的人;他追求一种超凡脱俗,不为任何是非、好恶、喜怒、哀乐内伤其身,使人的自然天性能够自由发展的境界;他认为死是摆脱了世俗烦恼而“反其真”,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而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无论是逍遥游中的无己还是齐物论中的丧我,它的根本都落在心上,几乎将我与心等价了。庄子在齐物论中思想就是“万物与我为一”,例如,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认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旧事物的消失即新事物的形成,同理新事物的诞生也就代表着旧事物的消失,世间万物无论美丑,大小都是没有区别的,到最后都归于大同。同时是非这些虚幻的概念也是如此,真理从来不曾有过界限,言论也没有过定数即“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爲是而有畛也”,只有当人们的主观因素掺杂其中时才有了各自对是非的判断,才有了界限。 在《齐物论》中庄子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界,一个人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无欲无求,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看似美好却不可能存在的社会,庄子是想着实现它,但是陶渊明更加理性,他将其写作昙花一现,然后马上消失再也寻找不见,因为他知道这不可能出现,因此庄子是浪漫的,他喜欢幻想,也正是因为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论文: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当看透了世俗的名利纷争,他注定孤独的一个人行走。正因为他的与世无争,才造就了他自己的逍遥游——乘物以游心。如果说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而他则称为“神人”。中国从古至今历来都是主张儒家经典,其中也不乏有道家文化。而庄子却在哲学上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于是后世就将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他们的道家文化也随即称为了“老庄哲学”。 庄子是百家争鸣时代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逍遥,隐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而在现代的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却已经被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冲击的早已不见踪影。在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道家思想却永不褪色。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他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当时的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做人上,他主张返璞归真。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道德上,庄子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同时又富于棱角、锋芒毕露的人。正因为世间的污浊,所以他才选择了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选择了与世无争;正因为他有太多的束缚,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在他看来做官是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这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则是道家的化身。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他看来,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为天地所拥有。人要了解美,寻求美,就要学会去天地之间观察、探索。而“天地”为什么会有美呢?“天地”之美在于它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根本特征。“无为而无不为”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人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体验到“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并以其作为生活的根本原则,一切纯任自然,不为利害得失所累,这样人的生活也会像“天地”自然那样有“大美”,“备天地之美”了。在他的书里的一些东西,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看起来面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着大智慧。而他的这些大智慧和孔子的儒学经典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理性道德,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的缺憾与苦难。庄子的哲学简单的说就是教我们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摘要:庄子作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中,色彩最为鲜明的是追求自由,希望人能从困扰人生的生死之限、世俗之礼、哀乐之情中摆脱出来, “逍遥于天地之间”,实现自由。本文主要探究庄子的自由观,庄子自由观的表达方式,进而论述庄子的自由思想,不能实现对个性和自由的实质性承诺与肯定,从逻辑上都是与现实社会相背离的,与个性自由精神相背离的。 关键词:庄子;自由;现实社会;悖论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以一种有别于儒家所强调的群体主义精神,独特的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而著名,一直被认为是个性自由精神的象征,影响极为深远。哲学大家冯友兰老先生最初将老庄的自由与西方的自由观念相对比,他认为,西洋哲学家所讨论的自由,其义是不受决定;而老庄所说的自由,其义是不受限制。①革命斗士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惟此自性,即造物主。惟有此我,本属自由。”②李泽厚在其文章《庄玄禅宗漫述》中也提到“庄子是最早的反异化的思想家,反对人为物役,要求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③从词源学意义上来看,“自由”的基本意义就是免除束缚、不受限制、按己意行事,《辞海》中将自由解释为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脱出来。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所指的自由,也是指免除束缚、不受限制之意。 《庄子》一书中,虽没有直接出现自由这两个字,但确实又通过“摆脱束缚”、“不受限制”、“逍遥游”之类词语表达了自由思想,因此可以说《庄子》书中是有“自由”概念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庄子意义上的自由,庄子是用什么样的词汇、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其自由观念的,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是解读庄子的关键。 一、庄子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一)顺乎自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研究庄子思想,必须从道入手。虽然庄子与老子并称道家,但庄子极少论道,并且认为道并不神秘,不可捉摸。东郭子曾问庄子道在何方,庄子说:“无所不在”,并做了“每下愈况”的比喻:“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④。言下之意,不要把道看得尊贵无比,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由此出发,庄子认为人要想自由,就要顺乎自然,反对人为,主张无为,极力降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庄子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齐一”,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人,作为天地中的一物,只不过在宇宙的洪流中偶然遭遇了人形而已。《大宗师》里有一则寓言,某工匠在铸造金属器物,金属突然从熔炉里跳出来大叫:“一定要把我铸成一把良剑!”工匠一定会认为这是块不祥的金属。如果人成了人形以后就大喊“我是人!我是人!”造化者一定认为这是不详之人。庄子用寓言告诉人们,不要以为人多么尊贵,人无非是自然中之一物,与猪马牛羊并无区别。在此基础上,庄子强烈反对破坏自然,“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 ①冯友兰.冯友兰谈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278. ②鲁迅.鲁迅杂文全集[Z].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6.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67.

知北游 庄子

庄子·外篇·知北游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编辑本段题解 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名。“知”

是一寓托的人名,“北游”指向北方游历。在传统的哲学体系中,北方被叫做“玄”,“玄”指昏暗、幽远,因此北方就是所谓不可知的地方。篇文认为“道”是不可知的,因此开篇便预示了主题。本篇内容主要是在讨论“道”,一方面指出了宇宙的本原和本性,另一方面也论述了人对于宇宙和外在事物应取的认识与态度。 全文自然分成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以黄帝为知言”,主要说明大道本不可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为宇宙万物原来都是“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万物归根结蒂乃是混一的整体。第二部分至“可以观于天矣”,基于第一部分的认识,进一步提出“至人无为,大圣不作”,一切“观于天地”的主张,即一切顺其自然。第三部分至“彼何人哉”,写啮缺问道,借被衣之口描述寂志守神的体道之法。第四部分至“又胡可得而有邪”,写舜与丞的对话,指出生命与子孙均不属于自身,一切都是自然之气的变化。第五部分至“此之谓大得”,通过老聃跟孔子的谈话,描述大道存在的独特方式,借以说明大道的特点。这一部分在全篇中处于重要地位。第六部分至“彼为积散非积散也”,说明大道虽不可知却“无所不在”,对道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论述。第七部分至“不游乎太虚”,借寓言人物的话,进一步指出道“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的特点。既然大道不具有形象性,当然也就“不当名”,不可言传。第八部分至“何从至此哉”,写“有”与“无”的关系,“有”与“无”的相对性仍是基于“有”,只有“无无”才是真正基于“无”。第九部分至“物孰不资焉”,写捶制带钩的老人用心专一。第十部

道论之下:庄子的技术观与知识观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靳瑞霞(),女,河南封丘县人,硕士,研究实习员。 第23卷第2期2007年2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S HA N G Q IU TEA CH ERS COLL EGE Vol.23 No.2Feb.2007 道论之下:庄子的技术观与知识观 靳 瑞 霞 (河南社科院文学所,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 程中,庄子对技术与知识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批判,指出人们已经将技术与知识工具化、真理化。 被工具化了的技术与知识导致人内心灵性的失落,遮蔽了人真正的存在。庄子的技术观与知识观实质上是对人的道性的彰显与发扬。 关键词:庄子;道;技术观;知识观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7)02-0020-04 一、庄子的道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系辞上传》 ),道即哲学中的本体,这在中西哲学中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学对道的理解,有道家的自然之道与儒家的伦理之道之分。早期儒家的伦理之道并不具有本体意义。《论语》一书中,“道”的出现达六十多次,这个“道”字的含义与老子之道完全不同,它大体相当于《系辞上传》中所说的“形而下者”———“器”。孔子对本体的论述严格来说应该是他多次提到的“天”。与老子将天道理解为无意识、无情感、无意志的自然之道相反,孔子将天道理解为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化之天。但他没有将它抽象为创生万物的最高实体和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是道家之道。与儒家不同,道家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的角度来把握人生。人生问题始终是道家哲人尤其是庄子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认识人生、实现人生、展望人生是道家哲人所探寻的中心话题。换言之,人生问题是道家哲人特别是庄子哲学美学思想的主要问题。而道家哲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也即他们哲学的本体论范畴“道”,不仅是宇宙世界的本体,也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最原始最终极根源。 道家之道可上溯至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老子》第一章)。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形而上范 畴,是一种实存世界的始基。他同时又赋予“道”以人生的意义,如他在《老子》第八章中这样论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而庄子则对这后一层含义做了继承与发展,有许多新思路和新境界的开显。庄子称得上是老子之后、惠子之前对于人生之终极境域最敏感的思想家。其文《齐物论》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清晰地揭示他所谓的“道境”,也即人生终极境域的文字。此文完全致力于从各个角度(有无、是非、彼我、生死、真伪、异同)剥离出被概念名言框架遮蔽的那非有非无、无可无不可的底蕴,彰显老子“道”中的玄意。陈鼓应显豁地指出他比老子“道”之进步处:“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却从主体透升上去成为一种宇宙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他不像老子那样费尽心思、费笔墨去证实或说明‘道’的客观实在性,也不使‘道’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挂空概念,他只描述体‘道’后的心灵状态。在庄子,‘道’成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生所臻至的最高境界便成为 ‘道’的境界。” [1](P165) 首先,庄子是将“道”作为一个实存体来论述的。在《大宗师》中庄子对“道”有这样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 老。”[2](P181)显然庄子是将“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道”是 超乎具体的名相的,但又是“有情”、“有信”的,是同人相通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体。它亘古不变也不证自明,是天地万物的大本大宗。其次,庄子的“道”不是一个无法把握的范畴,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使万物运作,而自身保持永恒。庄子在《知北游》中这样描述:“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 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2](P 575)他认为大千世界、宇 宙万物都是“道”运作而形成的一种现象。盈虚的情状、衰杀的景观、本末的分别、积散的变化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它们只是“道”的变化而显现的一个现象而已。再次,庄子将“道”落向实处,落到生活的层面上,将“道”内附于万物。《知 :200-10-20 :1979-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目录 (一 )关于人的自由之说 1、自由之解 (2) 2、庄子自由思想的成因分析 (2) (二)庄子个人自由思想具体分析 1、庄子个人思想之具体分析 (4) (1)个人与自然界 (4) (2)个人与社会 (5) (3)个人与他人 (6) (4)个人与自我 (6) 2、个人自由思想的实现 (8) (三)个人自由思想的价值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1、积极意义 (8) (1)人欲贪纵不自由 (8) (2)生死豁达是自由 (8) (3)人生自由须平等 (9) (4)环境和谐更自由 (10) 2、消极意义 (10) (1)没有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10) (2)对社会的彻底否定 (11) (四)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2) 1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董丽娟 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 指导老师:谷生然 摘要:庄子思想的核心就是追求生命的自由,本着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我把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从四个角度加以分析,并且联系现代社会剖析个人自由思想的现实意义。肯定庄子自由思想的历史地位,从而更加说明了中国文化之根早已孕育了个人自由思想。 关键字:个人;自由思想;庄子 Zhuangzi's Personal Freedom of Thought and Modern Enlightenment Dongliju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2008 Instructor:Gushengran Abstract:the core of zhuang zi thought is the pursuit of life free, in lin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zhuangzi thoughts, I put the zhuangzi thoughts of individual freedom from four Angle to analyze, and modern social contact analysis personal freedom of though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Suring zhuangzi's freedom of thought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thereby more that the Chinese cultural roots have bred the personal freedom thought. Key words: personal Free thought Zhuang zi 现读完《庄子》一书的七篇文章,也就是《庄子》的内篇,内篇依据各篇意旨命题,思想、文风比较统一,学者们多认为是庄周自己所著。从《庄子》内篇中我感受到了庄子追求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生活,当然这是与当时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这种生活态度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中国,自由思想命途多舛,甚至很多学者们认为中国缺少自由思想。比如,李泽厚认为中国“个人自由的经验传统并不存在”,更主张“不需要硬从中国传统寻找资源和依据”;又如任剑涛也认为“中国古典文化里,差不多完全匮乏自由理念”。其实从老庄思想中,不乏可以看到自由思想的迹象,由此,我觉得研

庄子的生死观

论庄子的生死观 要谈庄子的生死观,首先夭谈一下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道?。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从生到死,经历了一遍,便归于尘土,回归到自然,无论你生前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人来到这世上有什么用?只有?道?是永恒存在的。因此,庄子的生死观中处处体现出?道?意味。 生与死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探讨哲学所不能避开的话题,庄子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名人不少,但真的能看开生死的人却并不多。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受临终之苦的折磨时,呼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向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我病如能痊愈,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华临死前曾吐露这样的心声。 尽管叔本华生前做过如此多的研究却仍然害怕死亡,对此庄子的态度却又显如此的洒脱。《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正是要死的,干嘛还要浪费东西,怎么都是腐烂,被谁吃又有什么分别?

有人说庄子太无情,确实,连他本人都这么说,如庄子《德充符》中他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但他是否真的无情呢?《庄子〃至乐》中庄子的妻子死了,开始庄子也?独何能无慨?,但后来庄子看开了生死,?察其 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 四时行也。”庄子把生与死看成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时,便看开了生死。 那庄子的无情又从何而来,《德充符》的后面接着说道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惠子的?情?是建立在各种利害关系基础上的我们大众人所认同的世俗之情,而庄子的无情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无情无义的无情,而是不因外物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内心,而是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对世俗的那些丑恶的滥情的否认,对人的本性的向往。 在生死观上,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一个过程,顺应自然,而不要强行去改变,如他在《至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把死亡认为是快乐的事,不以生为至乐,不以死为最苦,不以富为荣,不以死为辱。

论庄子的哲学思想

论庄子的哲学思想 摘要:强调自然的性命之情,包容了宏大壮丽的生命境界,庄子对待情感的态度是开放的、想象无穷的、超功利的,故而其散文想象奇异、宏伟开放,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庄子的认识论态度是怀疑主义和直觉主义相结合,由此决定其散文常借用寓言、象征来克服语言的局限性,给人留下极广阔的想象空间.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前绝后的进展。 关键词哲学思想道认识论 正文 庄子和他的时代 (一)庄子其人 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曾作过“漆园吏”,在职不久就隐居起来,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1]庄子与孟子同时,是惠施的朋友。庄周主要继承老子的“以道为体”的形上学,使道家走向精神逍遥之路。庄子的师承不清[2],一生主要过着隐居的生活。庄周的学术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现存的三十三篇是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十庄子所作,外、杂篇是其后学所作。 (二)庄子的时代 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的超越或者脱离自己的时代,庄子的时代恰逢“美好的”旧社会彻底瓦解,残酷的新制度已经来临的时代。就是说,保持着氏族传统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早期宗法社会已经崩溃。物质文明在迅速发展,历史在大踏步的前进,生产、消费在大规模的扩大,文明所带来的罪恶和苦难从未曾有。人们日益被物所统治,被自己所造成的财富、贪欲所统治,他们已经成为巨大的异己的力量主宰支配着人们的身心。 于是庄子发出了最强烈的抗议。他要求不役于物,要求恢复到人的本性。这很可能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反异化的呼声,它产生在文明的发轫期。今天为哲学史家批评的庄子的那些落后、反动、倒退的社会政治思想,其实质都在此处。对原始社会生活的极端美化并不能使社会历史随着这种理想而转移。从整体上说,历史并不回到过去,物质文明的进步的确付出了代价,但是这是发展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必然。庄子的意义,并不在于这种回到自然的非现实的空喊和正面主张,而在于他们揭露了阶级社会的黑暗,描述了现实的苦难,倾诉了人间的不平,展示了强者的卑劣。庄子在这种文明的批判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第一次突出了个体的存在。他基本上是从人的个体的角度来执行这种批判的。关心的不是伦理、政治问题,而是个体存在的身心问题,才是庄子思想的实质。 像庄子那样,实际上是要求立即消灭私有制和一切文明以及“劳动本身”,过动物般的无知无识的生活,却是现实的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开历史的倒车。所谓的人的本性、独立、自由和所谓的人的真实存在只能是历史的具体的。自然性并不就是人的本性。动物性的个体自然存在也并不自由,动物性的自然生存并非人的自由理想。这一切庄子自然也知道,如何超脱苦难世界和越过生死大关这个问题,正由于并不可能在物质世界中现实的实现,于是最终就落脚到了某种精神——人格理想的追求上了。个体存在的形神问题最终归结为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这构成了庄子哲学的核心。 二、“物物者非物”的天道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