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两大史诗

印度两大史诗

印度两大史诗分别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一.《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的书名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全书分为18篇,长约10万颂(每颂两行),是世界上已知史诗中卷轶最为浩繁的。印度的传统说法认为这部史诗是作者是吡耶婆(广博仙人)。但是。他仅是一个出现在史诗中的角色,而非真正的历史人物;而且,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显然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一地之作,所以它只可能由历代诗人﹑歌手在漫长的口耳相传过程中不断积累加工而成,其成书年代大约在纪元前后。

《摩诃婆罗多》的内容围绕两大王室家族争夺王位的故事展开;婆罗多王的奇武王有二子,长子持国自幼失明,次子般度主持政事。持国有100个儿子,称为俱卢族,般度则生有五子,称为般度族。半般度去修行,由持国继掌王权,般度五子张大后提出父位子承,收回王权,而持国的儿子不肯答应。于是,双方围绕王权继承问题不断发生冲突,终于诉诸战争。许多邻国也分别参加了双方的战事。决战进行了18天,最后般度族取胜。

史诗通过两大王族的权势斗争,反映了古代印度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再现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并以鲜明的态度批判了持强凌弱的不义战争,表达了古代印度人民反对卑劣占有,追求家庭和睦,提倡亲情友爱,争取安定幸福的美好生活,渴求国家和平统一当权者施行仁政的理想。

史诗在铺排两大家族及其前因后果和叙述人物活动的过程中,还加进了许多关于神学和哲学的片断,其中最著名的是一篇以大神黑天训喻阿周那形式写成的诗体哲学著作《薄加梵歌》,该作品历来被印度的某些宗教派别奉为彰显其宗教哲学观念的圣典。

《摩诃婆罗多》的艺术特色表现如下:

第一,用奇特幻想和真实描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塑造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

第二,大量使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发人深省的谚语,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第三,运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方式,在故事框架中置入大量独立的神话传说和游离于主干情节之外的长篇插话,极大

的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例如没《那罗传》和《莎维德丽传》

这两则优美的爱情故事,既是作品中的插话,又可以独自

成篇。

二.《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书名意为“罗摩传”,被称为“最初的诗”。全书共分为7篇,约2万颂。相传作者是跋弥(蚁祗仙人),不过它显然也是在民间传唱的基础上逐步加工完成的,一般认为其最早部分完成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世纪,最后完成于公元1世纪。

《罗摩衍那》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王子罗摩被陷害﹑流放和复位以及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即将继承王位的罗摩受害于宫廷阴谋,被迫携妻子流放森林14年。在林中,悉多被10首魔王罗波那

劫走。罗摩在猴王协助下,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战胜并杀死恶魔,夺回了悉多。尔后,因为罗摩一再怀疑妻子的贞节,痛不欲生的悉多投生于大地母亲的怀抱。

史诗的主人公罗摩是古代印度人民理想的君王形象,通过歌颂他身上的武勇和德行两方面的优良素质,表达了古印度人民提倡自我牺牲,追求政治安定,讴歌斗争精神,赞美友谊和爱情的主题思想。罗摩的品质放映了下层人民的道德和理想要求:反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期盼国家团结统一,反对侵略掠夺和不义战争。史诗中的罗摩是一个带有两重性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一方面集中着理想君主和古代英雄的诸般美德,如不争权势﹑顾全大局﹑关心人民﹑英勇善战,力大无穷等;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制政体的残暴﹑冷酷和男权主义背信﹑虚伪的劣根性。

《罗摩衍那》显示出民间口头创作的鲜明特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作品对政治斗争﹑爱情生活﹑战争场面﹑自然风景的描绘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是以后印度长篇叙事诗创作的模本和基石。在人物塑造方面,作品善于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各种形象,并且取得了极大成功,史诗中的罗摩﹑悉多﹑神猴哈奴曼等,早已深深的植根于历代印度人民的心中。史诗情节曲折,描写生动,开创了古代印度文学叙事的一代风气,是印度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