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二十一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上海赛区)初赛试卷

2011年第二十一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上海赛区)初赛试卷
2011年第二十一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上海赛区)初赛试卷

2011年第二十一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

竞赛(上海赛区)初赛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2.(2分)将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芝麻油C.食醋 D.蔗糖

3.(2分)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的有()

A.ZnO+H2SO4═ZnSO4+H2O

B.Fe2O3+3CO═2Fe+3CO2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CaCO3═CaO+CO2↑

4.(2分)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实验室必须备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B.易燃易爆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

C.不得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

D.一切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均不要进行

5.(2分)在灾区,为防止疟疾传染,河水需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处理方法有:①加热煮沸,②过滤,③投药消毒,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A.③②④①B.③①④②C.④②③①D.④①③②

6.(2分)有3g白色粉末,完全溶于10g热水中,冷却到室温时析出2g粉末,将这2g粉末再溶于10g热水中,冷却至室温又析出1.5g粉末.据此可知原粉末是()

A.混合物B.纯净物C.某种盐D.不能确定

7.(2分)25℃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则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A.20g/100g水B.25g/100g水C.15g/100g水D.无法确定

8.(2分)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而在纯氧中却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的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铁丝的表面积 B.燃烧区的温度 C.氧气的浓度D.铁的着火点

9.(2分)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反应现象是()A.只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

B.只有白色沉淀析出

C.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D.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气泡

10.(2分)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片状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⑤

11.(2分)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2.(2分)运动会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是用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制成的,一经撞击两种物质就剧烈反应,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白烟的成分是()

A.氧气和磷 B.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

C.氯酸钾和五氧化二磷D.氯化钾和磷

13.(2分)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更方便合

A.A B.B C.C D.D

14.(2分)若1×1022个物质A分子里共含有2×1022个原子,那么关于A物质的组成推测合理的是()

A.肯定是单质B.肯定是化合物 C.肯定是混合物 D.不能断定

15.(2分)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硫酸、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根据下表中它们两两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推断a、b、c、d的顺序正确的是

A.H2SO4,Na2CO3,BaCl2,HCl B.HCl,H2SO4,Na2CO3,BaCl2

C.Na2CO3,H2SO4,HCl,BaCl2D.BaCl2,Na2CO3,HCl,H2SO4

16.(2分)某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m+O3→mO+O2,mO+O→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稳定剂

17.(2分)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钾和硝酸钾五瓶溶液.为把它们区分开来,所加试剂及先后顺序合理的一组是()

A.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石蕊试液

B.稀硝酸、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

C.石蕊试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D.稀硝酸、酚酞试液、硝酸银溶液

18.(2分)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19.(2分)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20.(2分)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C CO CO2Na2CO3溶液

B.Cu Cu(NO3)2溶液Cu(OH)2

C.Fe Fe2O3Fe2(SO4)3溶液

D.CaO Ca(OH)2溶液NaOH溶液

21.(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

A.A B.B C.C D.D

23.(2分)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名称分别是:硫代硫酸钠Na2S2O3、多硫化钙CaS x、过氧化钡BaO2.根据上述命名规律,K2CS3的名称是()

A.三硫代碳酸钾 B.多硫碳化钾C.过硫碳酸钾D.超硫碳酸钾

24.(2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夹没夹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25.(2分)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如图).将试管浸入烧杯或从中取出,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B.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铁粉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26.(2分)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Y一定是氯化钠B.X和Y的相对式量之差为18

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可能是Na2SO4

27.(2分)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硝酸②BaCl2溶液,NaNO3溶液,稀硫酸

③CuCl2溶液,FeCl2溶液,锌粒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

⑤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

A.①④B.②③C.③⑤D.②④

28.(2分)206g硫酸溶液中含有1mol硫酸,与该溶液所含的氧原子个数相等的下列选项是…()

A.2mol二氧化碳分子B.10mol一氧化碳分子

C.4mol氧气分子D.2mol硝酸分子

29.(2分)将56g不纯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2g氢气.下列有关铁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中含有碳B.铁表面有铁锈

C.铁中含有碳和锌D.铁中含有碳和铝

30.(2分)将一包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发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稀硝酸后,仅有一部分沉淀消失.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混合物是()

A.硫酸钠、氯化钡、硝酸钾B.硝酸银、硝酸钾、氯化钠

C.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钡D.碳酸钾、硝酸钡、硫酸钠

31.(2分)某些科学家对3个互相联系的化学反应:

①3FeCl2+4H20Fe304+6HCl+H2,

②Fe304+C12+6HCl3FeCl3+3H20+02,

③3FeCl3═3FeCl2+C12很感兴趣,他们想利用这三个反应来制取一种很有意义的物质是

()

A.H2B.02C.Cl2D.HCl

32.(2分)小芳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O2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芳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她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A.Fe3O4和Fe的混合物B.Fe3O4和FeO的混合物

C.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D.Fe3O4、FeO和Fe的混合物

33.(2分)实验室中浓硫酸的商标如右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硫酸的纯度超过工业纯浓硫酸

B.配制1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20mL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20g

34.(2分)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常温下,将140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g泥沙和1000g溶液.取出500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g,钙元素2g,氯元素42.6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A.83.6% B.86.3% C.88.1% D.91.6%

35.(2分)取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B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质量相等,则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81:209 B.28:44 C.1:2 D.1:1

二、多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得分)

36.(3分)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分析这一生产实践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高品质的食醋醋酸的含量很大

B.醋酸含量的大小是衡量食醋品质的标准之一

C.食醋中的醋酸比水容易蒸发

D.食醋上层所结成的冰层中醋酸的含量低于未结冰的下层溶液

37.(3分)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的结合状况不同

39.(3分)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物质是()A.Mg(NO3)2B.Cu(NO3)2C.Fe(NO3)2D.只有Fe(NO3)3

40.(3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

A.A B.B C.C D.D

41.(3分)有A、B两种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和NaHCO3组成.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KHCO3+HCl═KCl+CO2↑+H2O;MgCO3+2HCl═MgCl2+CO2↑+H2O)

A.m1=m2

B.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质量比一定为1:1

C.21m1=25m2

D.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质量比可为任意比

42.(3分)某溶液由盐酸、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形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没有碳酸钠

B.肯定有硫酸

C.是否含有氯化铜不能确定

D.至少含有硫酸或盐酸中的一种,也可能两种同时含有

43.(3分)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与盐酸反应.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该合金样品中铁铝硅的质量比不可能是()A.112:81:28 B.336:27:84 C.324:135:36 D.56:81:56

44.(3分)已知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都成正比.在1体积空气中混入1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

A.33.3% B.50% C.67% D.75%

45.(3分)密闭容器内有M、N、Q、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M的质量为2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N与物质Z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M与物质Q的相对式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M与Q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011年第二十一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上海赛区)初赛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D;2.B;3.B;4.D;5.C;6.A;7.D;8.C;9.C;10.D;11.C;12.B;13.B;14.D;15.B;16.C;17.A;18.B;19.D;20.D;21.B;22.B;23.A;24.D;25.B;26.C;27.D;28.B;29.D;30.D;31.A;32.C;33.B;34.A;35.A;

二、多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得分)

36.BD;37.B;38.D;39.AC;40.C;41.CD;42.A;43.CD;44.D;45.AD;

上海初化学竞赛(天原杯)初赛试题()

物理性质 2008 年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 预赛试卷 1.249 g/L __ __ __ __ __ __ __ Cl -35.5、K -39、Ca -40、Fe -56、Cu -64、Zn -65、Ag -108、Ba -137、Pb -207。 __ 吴蕴初(1891—1953)是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先驱者。20 世纪 20 年代后,他陆续 D.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__ __ _ B. 天厨厂──橡胶制品 __ 12. 铝碳酸镁是一种天然矿物,它最广泛的用途是作为新型抗酸药,用于治疗胃溃疡、 __ 级 __ __ __ __ … A. 玉米汁可用作汽车燃料 __ 15. 下列各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各组分分离的是 __ __ __ 熔点 沸点 密度(20℃) 溶解度(20℃) -163.64℃ -151.76℃ 2NO + O 2→2NO 2 水 则实验室收集 NO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总分 100 分 时间一小时) 得分_____________ C. 排水集气法 D. 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 10.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_ … 姓 … B.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 1. __ … 创办了一系列“天字号”化工企业,为开拓和振兴民族化工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下由他 … 创办的各“天字号”企业与其生产的产品不对应的是 A. 用食盐水洗涤 B. 用洗洁精洗涤 __ … A. 天原厂──氯碱等化工原料 … C. 天盛厂──耐酸陶器 __ … 2. 班 … A. TI A. 15 B. 16 C. 17 D. 18 __ … __ 封 A. H 2S B. S C. SO 2 D. SO 3 A. 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 B. 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4. 下列金属中,人类开发利用最晚的是……………………………………………( ) 5. 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 14. 下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上的宣传广告。围绕这幅广告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_校 … 6. _ … 7.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__ … __ … A. 水银 B. 含氮量为 33.5%的硝酸铵样品 C. 盐酸 D. 混有金刚石颗粒的石墨样品 示物质处于液态;③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 ) A. 氧化铜和木炭粉 B. 硝酸钠和硝酸钾 _ … C. 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D. 氧化钙和氯化钠 _) … 16.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 1 / 6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有误的是………………………………………………………( ) 胃酸过多症等,其化学式为 Al Mg (OH) CO ·4H O 。其中 x 为………………………… ( ) … … 化学性质 … … 4.6 mL/100 mL … … …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 … … 气法 …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S -32、 … A.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名 线 … 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 C. 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_ … 11. 欲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可采用的方法是………………………………………( ) … ( ) C. 用白酒洗涤 D. 用醋洗涤 … D. 天利厂──氨和硝酸 2 6 x 3 2 B. V C. Re D. In 3. 硫酸的酸酐是………………………………………………………………………( ) 13. 下列有关食品加工的做法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是………………………………( ) … … C.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配成奶粉 D. 用工业石蜡涂抹在瓜子表面增加光 _ … A. Al B. Fe C. Cu D. Au 泽 … … _ … A. 蔬菜 B. 鸡蛋 C. 大米 D. 猪肉 …………………………………………………………………… ( )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含磷洗衣粉的“磷”是指………( ) 学 … A. 白磷 B. 红磷 C. 甲胺磷 D. 三聚磷酸钠 B. 由玉米生产的酒精汽油可作汽车燃料 C. 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D. 以农作物为原料来生产化学品是可行的 … … _ 密 8. 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 ………………………………………………………………………………………( ) … … A. 重水 B. 氨水 C. 水银 D. 水晶 9. 下表列出了 NO 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县 … 区 … … … … … … …

初中化学实验大全教学内容

化学复习 (一、实验部分) ★整体分析 一、仪器的排列组合 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若制备的物质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气体,应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二、接口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则应“大”进(同样利用CO2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小”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三、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可以有多种方法。 其一,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长颈漏斗与试管存在液面差,则说明不漏气。 其二,向长颈漏斗加水淹没漏斗导管,打开活塞,用手捂住烧瓶,若长颈漏斗水面上升及导管有气泡逸出,则气密良好。 其三,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一般来说防倒吸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如:1、未冷凝的气体用盛有NaOH溶液的倒扣的漏斗吸收,以防倒吸;2、用排水法收集H2的装置前加装一个安全瓶防倒吸;3、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前加装一个安全瓶防倒吸。一般来说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五、事故处理 如:1、浓硫酸稀释时,浓硫酸应沿着容器的内壁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热量均匀扩散。2、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应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3、不慎将苯酚沾到手上时,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再用水冲洗等等。 六、反应装置: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的条件。其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2、、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有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最新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问卷调查报告

最新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问卷调查报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操作过程在实验探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我对九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机,态度,兴趣的导向,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学习实验兴趣、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实验能力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初中化学探究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现状。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要求,探究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新的活动方法,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实验操作新路子,使每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参与、思考、动手、合作、交流和完成所有实验;达到积极参与、勇于动手,圆满完成实验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 制定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包括20个小题,最后一题是建议或意见,凡是被调查的同学均可根据我校或自己的实际,填写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学习或对实验操作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方法、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调查范围为十三中学九年级(9)(10)(11)班各随机抽查20名学生,一共60名学生,学习程度包含好中差。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 四、调查时间: 2018年10月18日。 五、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可以看出: 1. 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掌握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操作能力。 2. 对实验操作主要还是依赖于老师,不喜欢自己去探究操作过程。 3. 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重视,觉得只要做完就算是完事了。 4.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态度:喜欢想尝试点的90%喜欢但是有点害怕的6%

(完整word)2017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复赛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第二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一半分数) 1、2015年10月,因发现抗疟疾药青蒿素而首获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 A. B. C. D. 2、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金钢石 B、汞蒸汽 C、氯化氨 D、瓷坩埚 3、已知HClO与H2SO3都是弱酸,两者可以发生反应:HClO + H2SO3→ HCl + H2SO4,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H2SO3作还原剂 C、该反应说明某些酸具有一定的碱性 D、反应后溶液pH>7 4、垃圾应分类收集,以下物质应放置于贴有“”标志垃圾筒内的是 A、废电池 B、旧报纸 C、空易拉罐 D、过期药品 5、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A、BaMnO4:锰酸钡 B、Na2FeO4:铁酸钠 C、Hg2Cl2:氯化汞 D、CaHPO4:亚磷酸氢钙 6、波尔多液是一种含铜杀菌剂,制作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除了水和硫酸铜外,还需 A、纯碱 B、烧碱 C、硫磺 D、生石灰 7、下列能制备氢气并能灌充小氢气球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8、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A、增加数据数量,便于总结数据变化规律 B、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 C、消除试剂中所含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 9、已知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的酸、碱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将30mL某稀硫酸与30mL某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高△T1,保持两种溶液浓度不变,体积均改为90mL进行中和,溶液温度升高△T2,若不计热量损失,△T1与△T2的关系是 A、△T1=△T2 B、△T1=3△T2 C、3△T1=△T2 D、6△T1 =△T2 10、某溶液的溶质可能是K2SO4、KCl、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取4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进行焰色测试,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看到火焰呈紫色 ②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体 ③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 ④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最终确定该溶液中仅存在K2SO4、KCl、Na2CO3三种溶质。请分析.该同学只需完成上述哪两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重大贡献是建立分子学说,他提出: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现有两个密闭容器,分别装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word版)上海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上海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态。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 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碳和铁的可变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 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 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系的形态存在。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4、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出不同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5、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6、知道影响晶体和结晶的概念,并能记住几种典型的结晶水合物(胆矾、碳酸钠晶体)的俗名和化学式。能正确描述加热硫酸铜晶体时的现象,正确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知道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8、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推荐)《大学无机化学实验》word版

目录 绪论 实验1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实验2 灯的使用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实验3 称量练习——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4 CO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 实验5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实验6 溶液的配制 实验7 酸碱滴定 实验8 HAC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9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 溶度积的测定 实验10 PbI 2 实验11 由海盐制试剂级NaCl 实验12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数据的表达和处理 ——溶解、蒸发、结晶和固液分离 实验13 转化法制备KNO 3 实验14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1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17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18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实验19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20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21 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 实验22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实验23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 实验24 第一过渡系元素(一)(钛、钒、铬、锰) 实验25 第一过渡系元素(二)(铁、钴、镍) 实验26 磺基水杨酸合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实验27 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 实验28 高锰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氧化法 实验29 醋酸铬(II)水合物的制备——易被氧化的化合物的制备

实验30 从烂版液回收硫酸铜——设计实验(本科) 实验31 生物体中几种元素的定性鉴定(专科) 实验32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设计实验 绪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无机实验课?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传授知识和技术; 2、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3、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二、怎样学好无机实验? 1、预习——P2; 2、实验; 3、实验报告。 三遵守实验室规则。 一、注意实验室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关于预习报告:正规笔记本,不定期检查,评定平时成绩。两次没有者本学期成绩 评为不及格; 2)准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安静,穿好实验服; 3)每人都必须完成实验作业,及时如实地记录,凡有实验测定数据的都必须填好原始 数据表,我签字并贴在实验报告上。 保持实验台整洁有序,实验结束后清扫自己实验台及水池。 实验结束后给我看实验记录或产品,允许后再离开。每次实验当80%左右学生做完后,最好点评一次,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4)做好值日,整理实验室,做好“三关”(关水、断电、关窗); 请假及纪律; 5)及时洗涤仪器,遵守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6)及时交实验报告,杜绝抄袭; 7)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中考初三化学实验装置图汇总

中考初三化学实验装置图汇总 1. 发生装置 (常规) (可控制反应进程) 2. 净化装置 除杂质气体 图39 除水蒸气 图40 除水蒸气 图41 除CO 、H2等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气体 图42

3. 收集装置 4.尾气处理装置 5.量气体体积装置 6.气密性的检查

装置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气体制取 、冷却反应装置 8 注意事项:图52 50 中量器内的水位与水槽 相平。 中左短水位与右端水位 中水相平,图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例 3.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 为: HCOOH浓硫酸CO↑+H2O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CO,并还原红棕 色的氧化铁粉末。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

(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CO,应选(填序号)装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甲酸气体,最好选择上图中(填序号)进行洗气。 (2)用上述方法制取的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3)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4)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为, 反应方程式为。 (5)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6)在该制取CO的反应中,浓硫酸所起的是作用。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某固体可能含有NaOH、NaCl、Na2CO3、CaCl2、MgCl2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相关实验及现象如下(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该物质是________; (2)形成沉淀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答案】氯化钠Na2CO3+CaCl2=CaCO3↓+2NaCl碳酸钠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 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 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 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 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 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有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 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 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 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负极产生,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质量比 为,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Selected】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复赛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第二十X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一半分数) 1、2015年10月,因发现抗疟疾药青蒿素而首获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 A. B. C. D. 2、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金钢石 B、汞蒸汽 C、氯化氨 D、瓷坩埚 3、已知HClO与H2SO3都是弱酸,两者可以发生反应:HClO+H2SO3→HCl+H2SO4,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H2SO3作还原剂 C、该反应说明某些酸具有一定的碱性 D、反应后溶液pH>7 4、垃圾应分类收集,以下物质应放置于贴有“”标志垃圾筒内的是 A、废电池 B、旧报纸 C、空易拉罐 D、过期药品 5、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A、BaMnO4:锰酸钡 B、Na2FeO4:铁酸钠 C、Hg2Cl2:氯化汞 D、CaHPO4:亚磷酸氢钙 6、波尔多液是一种含铜杀菌剂,制作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除了水和硫酸铜外,

还需 A、纯碱 B、烧碱 C、硫磺 D、生石灰 7、下列能制备氢气并能灌充小氢气球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8、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A、增加数据数量,便于总结数据变化规律 B、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 C、消除试剂中所含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 9、已知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的酸、碱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将30mL 某稀硫酸与30mL某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高△T1,保持两种溶液浓度不变,体积均改为90mL进行中和,溶液温度升高△T2,若不计热量损失,△T1与△T2的关系是 A、△T1=△T2 B、△T1=3△T2 C、3△T1=△T2 D、6△T1=△T2 10、某溶液的溶质可能是A2SO4、ACl、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取4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进行焰色测试,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看到火焰呈紫色 ②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体 ③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 ④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同学最终确定该溶液中仅存在A2SO4、ACl、Na2CO3三种溶质。请分析.该同学只需完成上述哪两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和氯和气体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 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8、给氯化钠定(固)与硫酸(浓)的和混合物加强热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 29、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1、.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2、铁粉与硫粉混和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33、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四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4、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5、在集气瓶中混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6、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37、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浓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蓝色 38、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39、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 40、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1、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2、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4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和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5、铜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48、铜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在试管中进行)试管下端产生无生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为红棕色 49、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7A版】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与答案

2017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与答案 (总分100分时间1小时)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K-39Fe-56Cu-64Ag-108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的让-皮埃尔-索瓦、美国的詹坶斯-弗雷泽-司徒塔特以及荷兰的伯纳德-费灵格,以表彰他们 A.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方面的贡献B.发现了细胞自噬的机制 C.对契约理论的贡献D.发明高亮度蓝色二极管 2.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呈强酸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B.洗发水C.厨房洗涤剂D.牛奶 3.刘禹锡的诗句“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里来”描述了某种金属的性质,该金属是A.AuB.AgC.PtD.Cu 4.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盐酸:制药B.氢氧化钠:改良土壤C.食盐:制烧碱D.C硫酸铵:作化肥 5.食品包装袋中的“双吸剂”用于防潮和抗氧化,双吸剂中起到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可能是A.铜B.碳C.铁D.硫 6.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时用到的反应物是 A.红磷B.白磷C.铜D.汞 7.常用的溶液中通常存放于棕色试剂瓶的是 A.稀盐酸B.稀硫酸C.硝酸银溶液D.石灰水 8.(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这是因为A.饼干的质量变大B.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C.高原地区大气压强较大 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9.中药麻黄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有麻黄的用法“……,取茎、去根节、煮十余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麻黄碱的摩尔质量为165g/mol B.麻黄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C.麻黄碱能溶解在水中 D.1mol麻黄碱约含有6.02×1023个NO分子 10.有关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 B.同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能有不同的化合价 C.化合价可以是任何整数 D.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化合价 11.物质之间的转化,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uCl2→KCl B.Cu→Cu(OH)2C.Fe(OH)3→FeCl3D.BaCl2→Ba CO3 12.(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与防止试管炸裂无关的是 A.保持试管外壁干燥B.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C.先均匀加热 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3.(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含量越高铅笔芯的导电性越好 B.只有电解水的实验才能确定水的组成 C.加热含氧化合物都能得到氧气 D.用放大镜观察蔗糖,可看到蔗糖分子 14.(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而设计的实验中,不恰当的是 A.食盐与水混合B.蜡烛燃烧 C.胆矾分解 D.稀盐酸与石灰水混合 15.(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不发生反应且溶解性互不影响。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甲、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甲先析出晶体 B.t1℃时,70g甲的饱和溶液加入40g乙物质,溶液质量仍为70g C.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 甲>乙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初中化学实验 1、量筒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 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2、托盘天平: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横梁、底座。精确到0.1g ①调平: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 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④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 ⑤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 ⑥每架天平都有自己配套的一套砝码,不能混用。 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 (1)观察它的量程。若待测物的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温度值。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没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2)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三种)、锥形瓶(也叫锥形烧瓶或三角烧瓶)。 补:常见试管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可见度高等优点,因此试管常用作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供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防止液体沸出 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 接触灯芯。否则都能引起试管炸裂 3、加热液体时管口要对着斜上方无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溅出伤人,为增大受热面积,应使试管与桌面成 45度角 4、加热固体时,要使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5、烧杯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是: ①做常温下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烧杯容积的2/3。 ②做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烧杯容器的1/2。 6、蒸发皿是瓷质的受热容器,常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也可用于干燥固体。可以直接用火焰加热,但不能骤 冷,以防炸裂。灼热的蒸发皿必须用坩埚钳夹持,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必须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棉网。 7、试管架是放置试管和控干试管的专用支架仪器,有木质和铝制之分。洗净待用的试管应口朝下插入试管架 的孔眼内(或套在立木上),既便于控干试管,也防止试管内落入灰尘。热的试管不能直接放在试管架上,以免灼焦木质或造成试管炸裂。 8、试管夹由木材或竹板、钢丝弹簧以及内衬绒布制成,主要用于夹持短时间加热的试管。使用时要将试管夹 从试管底部往上套,以免沾污试管口或使杂质落入试管内;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防止试管脱落;手持夹有试管的试管夹时,要用手拿住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使用时应注意防止烧损或锈蚀。 常用的试剂瓶:细口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分,均带磨口的玻璃塞)、广口瓶(均为无色,带有配套的磨口玻璃塞)、滴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分,均有配套的胶头滴管)、固体药品瓶(均为棕色,内有软塑塞,外有螺

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

一、实验题 1.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aCO3、NaNO3、BaCl2、FeCl3、CuSO4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混合沉淀B和无色滤液C。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Cl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滤液E和气体F。 Ⅲ.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选一种物质陈述肯定存在的理 由:。 (2)写出步骤III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 (3)在滤液G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____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的符号是。 (4)混合沉淀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2.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实验,按要求进行回答:

3.(7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和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近两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无惊喜地发现,学生无论是在对实验的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上,一年比一年有进步,学生整体的实验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这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性及正确性。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老师也发现了学生们在化学实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实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教学中,我认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化学实验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一切化学试验及探究活动的基础,也是化学学科后续学习的一种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对基本仪器、药品的使用上,不能达到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熟练性等几方面的的要求。例如,在对于胶头滴管的使用上,就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胶头滴管不竖直、不悬空;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但是操作不熟练,动作生硬;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但是用完后随手就把滴管平放于桌面上,或是夹于两手指间,继续下一步的操作,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深思的。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化学,对各种仪器、药品都是初次认识,对一切都感到惊奇。在这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建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规范的操作方法,良好的实验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对未来的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在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方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规范演示。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在对每一件仪器的第一次介绍时,详细地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规范的演示自不可少,但是,如果只是单调地介绍、机械地表演,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如果配以情景教学,讲与仪器有关的小故事,展示精美的图像、视频,或者介绍一些由于不规范操作而引发的事故等,让每一件仪器都有不同寻常的闪亮登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仪器的正确使用记忆深刻,而且能引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2.学生亲自动手。由于实验条件不完善,器材、药品短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许多老师只是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或者只是播放录像、视频、课件、多媒体等让学生看,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既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多加练习,自然熟能生巧,达到操作的规范、准确、熟练。 3.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形成习惯。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不难,难的是让他们养成一种科学的、严谨的实验习惯。我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是常常忙于观察实验现象或急于实验记录,而忽视对仪器的操作,在不经意之间犯下一些错误。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反复强调,多次提醒,让学生时时注意、处处留心,不马虎、不随意,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的学生在实验中往往是只看重结果、数据,而忽略了实验的过程,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欣赏。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学生们往往只重视结论:碱加酚酞指示剂变红色,滴加酸中和后溶液变无色,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观察。比如:滴加指示剂时,碱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是慢慢变红,还是突然变化?滴加指示剂的量不同,或者碱的浓度不同,它们所呈现的颜色相同吗?加酸中和时,碱和指示剂溶液的红色是怎样消失的?是慢慢变浅还是突然消失?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在化学实验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质量。其次要观察反应物的的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再观察反应中的现象,这是化学实验观察的重点,包括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燃烧、气泡、气味、沉淀等。最后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及质量的变化等。只要学生用心去观察,会发现很多美好、奇妙的东西。 三、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记录、整理的能力对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基础上,而且要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系统的记录、整理、分析、判断,从而抓住其发生反应的实质,可以排除谬论,发现真理。例如:将锌、铁、铜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中,可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的结论。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写报告时,一定要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即使结果跟预期的不一样,也要如实写。学生报告的过程实际上既是一个完整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自己的语文水平与化学知识高度结合的环节。而且,记录不能随便写在一张纸上,应该写在一个准备好的专用记录实验的本子上,这样可以对自己的实验结果随时查阅、整理。 总之,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标准赋于我们的重任,是敲开化学之门的钥匙。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逐步改变初中学生被动学习化学的倾向,初步形成科学的实验操作探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