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的评价(一)试卷的基本情况《品德与社会》考试时间为40分钟。
本学科期末考试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1、各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难度适度,试卷没出现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部分是填空题,共计15分,生活常识题,失分多,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学习中要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2、其次,第二三部分选择题、判断题。
学生完成相对整张卷来说是较好的,但选择题每小题3分,分值分配过大了,个别学生失分也是比较严重的。
3、第四、五部分简答32分、分析18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是因答题不全面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4、整张卷面,一部分学生书写太差,错别字太多,书写能力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3、坚持讲练结合。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7、抓好后进生。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
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一、试题情况分析1、权重本次试题包括判断12分,填表题16分,实践活动题12分,生活链接7分,四个方面共五十分。
试题内容丰富,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符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同学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水平。
2、难度本次试题内容,能为同学提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如“判断题”、“填表”、“实践活动题”、“生活链接”等,体现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注重培养同学使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水平,注重了同学的生活习惯与品德的养成。
突出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同学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本试卷共有四个大题,题型多样化,分布合理,具体得分率如下:第一大题判断题,共十分,这道题得满分的同学占百分之九十,没有满分的同学是因为对课本中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没有记住。
第二大题填表,因为考前练过,这题个别同学出现错误,学生对于这种开放性的题目,回答得还算不错。
第三大题实践活动,得满分的同学占百分之七十,没有得满分的同学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粗心,没有读清题,题上说写出四条得十二分。
第四大题生活链接,我们家乡“灵宝”以前出现过很多名人,请选择以一位你熟悉的名人,简单写写他的事迹。
这道题得满分的同学只占百分之二十,绝大部分同学有错误。
三、结果分析1、较好的方面总体来看,学生成绩比较好,说明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语言组织水平也比较好,能够审清题,并按照要求完成。
2、存有的问题(1)个别同学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同学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同学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3 )因为同学的语言组织水平较差、错别字多,如简答题中对具体事例的言行评价组织太简单、语句不通顺,因而失分的同学较多。
总来说之,品德和社会属于开放性的课程,现在出题越发灵活,这其实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不但要扎实掌握课本知识,还要结合历史地理,结合当前形势实行学习。
山东人民四年级期末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本学期我代四年级一班的《品德与社会》,共有学生37人,参加考试人数37人,优秀人数19人,不及格人数3,平均42分,折合89.2,镇第三名。
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还可以。
一、试题分析本份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社会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考查则渗透在整个试题中。
本套试题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品德养成,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
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学生答卷中反映的问题与分析(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问题的回答还没有很全面。
(3)时事政治资料中都有,接近60%的学生找不到答案。
(4)中国的服装——旗袍,很多孩子不知道。
(5)试题变变问法,很多孩子就不知怎么回答。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1)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联系生活学知识。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要把当堂知识落实到位,要教会学生如何答材料分析题。
(5)加强过程性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料,规范训练,培养学生审题细心,思考严密,做题认真,答案规范的良好学风。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范文(10篇)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范文(10篇)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篇1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我们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也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决定,特别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课余生活。
2.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
例如不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选择与学校活动安排的冲突。
3.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4.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合唱、剪纸、书法、植物栽培和机器人制作等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家人一起购物、游玩、读书或做家务,和同学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是我们校外课余生活的丰富内容。
5.丰富的课余生活的意义: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1)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2)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谊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3)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6.选择感兴趣的业余生活的作用:能够激起求知欲望,磨砺意志,开发潜能,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发展。
7.为什么要参加不感兴趣的业余生活?我们对有的课余生活不一定感兴趣。
但是,它有意义、有价值,能带给人关爱、快乐和温暖,能培养我们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8.怎样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要做到(1)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相结合;(2)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互补;(3)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4)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5)还可以请长辈监督。
9.课余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注意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10.选择课余生活的原则:当我们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既要注重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注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让课余生活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
卷分析与成绩分析
期末文化素质检测已经结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本领。
这次考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和我的教学效果。
为了尽快地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下面我简要地把这次品社测试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一、试卷评析: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学习的理论,是一份比较理想的答卷,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题和作文题。
从整体看,非常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除了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课内外阅读能力之外,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二、学生成绩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掌握较好的是基础理论部分,得分率可达到75%以上。
部分学生对于平度的景点了解不够,或是知道某些景点,但充实不到自己的理论系统。
学生丢分较多的题目,还是探究与实践类的题目,学生不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所学知识适当的渗透到生活中,从而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不够,今后,应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五龙中心学校尹中青刘海坤本试卷为五龙乡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品德与社会》部分。
一、试卷特点分析1、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面;涉及知识面也较广。
从题型上看;该试卷由判断题、单选题、问答题、联系实际的探究性、实践性试题构成。
试题灵活多变;达到了识记、理解、运用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有利于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潜能。
2、测试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融为一体将品德行为规范、安全、环境教育等教育有机融合;关注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达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有一定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3、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符合教材要求。
试题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体现自我。
二、测试基本情况样本试卷来源与五龙中心完小四年级110班、111班科学、品德与社会试卷88份得分情况见品德与社会成绩见表一:样本得分情况与全乡得分情况基本一致;可以对样本进行分析。
三、品德与社会部分试卷分析品德与社会部分各大题得分情况见表二:检测分数段统计表三:试卷分析。
第一题:想一想;填一填。
这一题共有6小题15分;得分率仅为30.6﹪.绝大部分学生都空得很多;概念掌握得很差;没有更好的去识记。
有一大部分错字、掉字的情况;都属于概念识记不清的问题;加强识记尤为重要。
第二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
得分率为52﹪;得分率较差;说明学生的审美关;对是非的判断是有一定的缺陷的;思想品德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第三题:你能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吗?这题得分率稍高一些;内容主要涉及遇事怎样做;怎样处理的问题;说明学生有一定约束性;有自我控制的能力;知道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本次试题,满分为100分,时值为30分钟,该试题由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四大部分组成。
题型新颖,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出题,试题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是否能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感悟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能力,以及品德习惯的好与否,试题中还处处渗透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本次测试成绩:满分一人,90分以上有11人,不及格9人,及格率85.21%。
平均成绩78.65分.针对本次的学习成绩,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具体表现在:一、试卷的总体分析1、本套试题内容丰富,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符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
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试题比较简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充分体现了自我。
2、本试卷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标准出题,既全面又有侧重。
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考查渗透在整个试题中。
3、试题内容能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体现了各单元的主要内容、设计合理。
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注重了学生生活习惯与品德的养成方式以及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
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
4、试题实而活,难易度适中,由易到难,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区分“优中差”兼顾“学困生”。
(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为考查内容,对试题的考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故事去反映所学知识。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
(3)注重了对学生生活常识的指导,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生活。
二、学生答案中反映的问题分析(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如二大题中第二小题:抄袭害了谁,有一半学生只选择了一个答案,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优秀范文5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四年级参考学生36人,其中:100分的6人,90分—99分的14人,80分—89分的9人,70分的1人,60—69分的4人,60分以下的2人。
总分3061,最高100分,最低28分,均分85,及格率94.4%,优秀率80.6%。
二、试题分析:试题能仅仅围绕课程标准综合考察学生的素养而命题,具有科学性、灵活性。
试题基本上出自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能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出题。
本试题共四大题,由选择、填空、连线、问答四大部分组成,题型新颖、题量适中,难度不大,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
三、试卷分析: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比较理想,正常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从学生的答卷来看,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做的不是太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不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二是个别学生不认真读题、审题,第四大题前一问要求举至少3个列子,后一问要求举至少4个列子,好多学生不认真读题,不是举一个列子,就是少举一个例子;三是极个别学生不认真对待,不管会与不会好歹不写,赵文龙、王洪森就是列子,整个试卷只聊聊写了一点点。
四、今后采取的措施:针对以上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抓起:1.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3.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期末考试结束,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现作试卷分析如下:一、命题情况:本次命题按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考核学生对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尤其是把认知内化为行为习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里坪中心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质量分析
一、命题分析
本套试题内容丰富,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检测又符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课本知识掌握,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题型灵活多样: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辨析说理等,注重了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和问题。
试卷彻底改变以前那种偏、难、怪题现象,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只要通过协商感悟、理解,完成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分析
本班人数57名。
平均分87分,及格人数56人。
及格率是 0.98 ,优分人数46人,优分率是0.81 。
低分人数1人,低分率0.018。
1、第一题我会填,完成情况良好,失分主要在1、2小题。
这部分内容考查
学生最基本的应知应会的常识,因此学生掌握较好。
丢分主要是少数学生记忆不牢固,错别字多。
2、第二题我会判断,答题准确率很高,只有极个别学生丢分1-2分。
说明学
生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
3、第三题我会精挑细选,这道题部分学生丢2-4分,完成情况较好。
之所以
丢分,是因为他们马虎,不认真读题,没审好题。
4、第四题我会回答,个别学生审题不仔细,做题马虎粗略,表达意思不完
整,条理不清晰;有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错别字多;有的言之无物,答非所问,所以有不同程度的失分。
5、第五题对对号,我行动。
学生都能说明理由,但都说的不透彻,语言组
合能力有限,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
6、第六题我来显身手,关于自护自救的方法,学生经验有限,课外积累少,
完成情况不好。
给父母的一封信,不少同学态度不端正,连写都没写;有的同学只写一两句话;有的语句不通,标点不使用。
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心中有话说不出,今后这方面应多训练学生。
三、今后改进措施
1、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搜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
生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学科的特点,抓住其生活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
生活,是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联系生活。
3、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实用性、趣味性。
没有价值的重复作业要少
写,同时教师的批改评价要及时,多用激励性语言。
4、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起良好地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
题、认真检查的号习惯,时期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