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降脂治疗作用分析

中位 数4 % 。 本 研 究 中所 选 取 的随 诊 期 间 中 , 计 发 生 心 脑 血 4 在 共
血 脂 异 常是 冠 心 病 的一 个 非 常 重要 的 诱 因 , 是近 年 来 广受 关 注 也
以 及快 速 发 展 的领 域之 一 。 大量 临 床 实践 也 表 明 , C T 或L L C D — 的 升 高 , 冠 心 病 最 主 要 因素 之 一 。 他 汀 类 药 物 的 主 要 药 理 效 能 是 而
药 物 与 临 床
CN RG MDA HA 0EN ECL l F l I
匿固
他 汀 类药 物 对 老年 冠 心病 患者 进 行 降脂 治疗 作 用 分析
梁 婉 宁 ( 广东 省 高要 市 人 民医 院 广 东高 要 5 6 4 ) 2 0 0 【 要 l 目的 研 究他 汀类 药物对 老年冠 心病 患者降 脂治 疗中的 疗效 以及作 用。 摘 方法 选取 使 用他汀 类药物进 行 冠心病 调脂 治疗的 患者 病例 。 果 根据 L L C 均 下降 幅度 、 结 D- 平 心脑血 管事件 发 生率 、 药物 不 良反应 、 类 他汀 药物维 持 剂量 的情况 , 各 判定 出接 受他 汀 类 药物 治疗的患者7 .% 脂达标 , 8 5血 由此推 论他 汀类药物对 于冠心病降 脂治疗具有很 好的疗效 , 尤其对老年 患者 , 疗效更 为显著 。 因此在 治疗 由血 脂异 常 引起 的老年 冠心病症 时 , 可优先选择 他 汀类 药物 来进行 降脂 治疗 。
选取 我 院2 0年 1月至 20 年 1月收 冶 的 19 06 1 09 1 4 例冠 心 病 患者 。 所 选 患者 性 别 、 年龄 不 限 ; 肾功 能 正 常 , 功 能正 常 ; 能 坚持 门诊 肝 均 随诊, 常规 应 用抗 血 小 板及 AC W— 等 相 关药 物 。 中 男性9 例 , I 其 9 占 6 .%, 64 女性 5 例 , 3 6 患 者平 均 随 诊时 间(4 .) 月 。 0 占3 .%。 2 ±83个 年
冠心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作用的对比分析

冠心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作用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降脂作用。
方法随机入选收治于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12月11日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阿托伐U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N组(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脂水平、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费用。
结果阿托伐U组、瑞舒伐N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 =0.213),无统计意义(P>0.05)。
阿托伐U组、瑞舒伐N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对(t=0.195、1.284、0.207),无统计意义(P>0.05)。
瑞舒伐N组治疗费用低于阿托伐U组(t=24.788),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冠心病上,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均较为理想,两种药物均安全,其中瑞舒伐他汀治疗费用更低,可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冠心病发病率高,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冠心病的原因同心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器质性病变相关,此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治疗手段多样,药物治疗简单易操作,成本低[1]。
本文研究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此类患者治疗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的效果,以为冠心病患者优质治疗提供支持。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12月10日~2020年12月11日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阿托伐U组(42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N组(42例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
阿托伐U组患者分布,男22例、女20例,年龄54岁~72岁,平均年龄(65.32±1.36)岁;瑞舒伐N组患者分布,男21例、女21例,年龄54岁~72岁,平均年龄(65.35±1.3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行下一步对比(P>0.05)。
应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应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对照组应用左旋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氨氯地平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较低,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5.00%),P<0.05。
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应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降低血压水平,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血压水平患上高血压之后,血压控制差,就会导致患者冠状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继而导致心肌缺氧、坏死等情况的发生,最终发生冠心病;或者加速及恶化原有冠心病的病变,从而发生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出现急性的左心衰。
目前,很大一部分患者面对疾病时,因为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就会导致血压比正常水平高,因此,针对此类疾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血压的变化,特别是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还应该搭配药物展开治疗[1]。
左旋氨氯地平可以舒张及解除血管痉挛,最终达到降压、缓解心绞痛的目的,阿托伐他汀可以稳定动脉斑块,降血脂;但是,在临床相关研究中显示,应用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很好的改善心室重构及预后。
而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是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的复方制剂,是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和治疗冠心病的联合制剂,即可以有效降压及改善心绞痛症状,还可以改善预后及心室重构,减少水肿发生率、突然停药不会引起血压的快速反弹,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
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降血脂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血脂、血小板聚集、血栓等症状,稳定斑块,协同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2]。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李晓丽【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筛选该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例,按照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临床疗效:AB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和74.36%,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30,P<0.05).②血脂:治疗前,AB两组血脂TC、TG、HDL-C、LDL-C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TC(1.51±0.53)mmHg、TG(3.13±0.55)mmHg、HDL-C(1.89±0.68)mmHg、LDL-C(2.21±0.32)mmH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t1=6.7488,t2=14.3920,t3=6.2244,t4=16.6809,P<0.05),B组患者TC(1.58±0.76)mmHg、TG(3.43±0.78)mmHg、HDL-C(1.85±0.56)mmHg、LDL-C(2.52±0.34)mmHg较治疗前也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875,t2=9.0947,t3=5.5761,t4=14.2125,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718,t2=1.9630,t3=0.5187,t4=2.3189,P>0.05).③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6%,B组28.21%,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44,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就冠心病来说,瑞舒伐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高于阿托伐他汀.【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34【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冠心病;不良反应【作者】李晓丽【作者单位】如皋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如皋 22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过于油腻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对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对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李新梅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9(004)036
【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及中药血脂康对高血脂导致的动脉硬化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103例血脂异常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应用辛伐他汀(30 mg/d)及血脂康,每晚顿服1次.对照组53例应用辛伐他汀20 mg/d,每晚顿服1次.共随访半年定期检测血脂.结果治疗组血脂降低78.3%对照组降低53.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的指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从而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总页数】1页(P145)
【作者】李新梅
【作者单位】132602,舒兰矿业(集团)总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脂康、来适可调节冠心病患者血脂疗效观察 [J], 高雷山;廖勇
2.强化降脂治疗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梁毅;叶兴;杨建峰
3.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强化降脂的疗效观察 [J], 陈代彬
4.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及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尚晓斌
5.血脂康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J], 于喜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脂药物。
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冠心病等疾病方面,他汀类药物已成为第一选择。
然而,他汀类药物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必须注意安全性和合理性。
一、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1、肝功能异常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肝功能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
在临床中,应该定期检测肝功能,以及及时观察肝功能异常的发生过程。
如果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减量或中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2、肌肉疾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肌肉疾病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例如,肌肉酸痛、痉挛、肌肉无力等症状。
在他汀类药物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肌肉疾病的症状,如出现应切换到其他降脂药物或调整他汀类药物的用量。
同时,还需要警惕肌红蛋白尿等严重症状的出现。
3、视网膜损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视网膜损伤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因此,在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视网膜的变化。
对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检查视网膜的变化。
1、合理选药对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他汀类药物。
例如,选择剂量、适应症等。
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对他汀类药物的耐药性,此时可考虑调换其他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合理用药。
例如,在年轻患者中,应特别注意他汀类药物的用药量。
如果用药超量,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伤风险。
因此,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医生需要优化药物治疗,加强异质性药物治疗,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风险。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是降脂药物中的一种重要的药物之一。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安全性和合理性。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合理用药,以达到最好的降脂治疗效果。
80例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80例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7年8月值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160例,其中80例患者采用常规扩冠、抗凝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8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药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的各项指标值,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8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02-02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冠心病已成为来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
冠心病主要是指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出现异常[1],进而造成患者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出现缺血,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2],进而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冠心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基于此,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了冠心病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8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160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8.2±7.3岁,这160例患者中,其中80例患者采用常规扩冠、抗凝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8.4±7.4)岁;平均病程(1.2±1.1)年。
剩下的8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男性4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7.9±6.4)岁;平均病程(1.3±0.9)年。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调脂疗效调查分析
患者临床胰岛素抵抗的负面作用,实际应用时通常在对餐后2h血糖值的控制效果更佳〔12〕。
同时瑞格列奈的起效速度较快,半衰期相对较短,在胃肠道内残留时间明显低于阿卡波糖,治疗的安全性相对更高。
根据本次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但其中阿卡波糖的成本相对过高,使得成本/效果值相对较低,说明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更高,可帮助患者节约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1〕张科 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5):70〔2〕殷丽丽,段利忠,刘航宇,等 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49(2):152 156〔3〕张平 多种常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 效果比较〔J〕中国处方药,2019,17(11):38 39〔4〕孙巧巧,段利忠,殷丽丽,等 不同口服给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回顾性药物经济学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8):820 824〔5〕乔春凤,陈悦,黄启佳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5):34 36〔6〕李爱香,龚佳丽 三种口服降糖药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2018,30(10):92 93〔7〕程小荣,孔焕育,赵伟国,等 四种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 北方药学,2016,13(6):155 156〔8〕池慧琼 三种不同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成本 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2019,31(4):73 76 〔9〕黄艳,邹远泉 不同用药配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成本分析〔J〕 北方药学,2016,13(4):163 163〔10〕席晓宇,谢雯雯,刘琰,等 罗格列酮钠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中国药房,2020,31(2):212 216 〔11〕王冬晓,蒙光义,王缉义,等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19,34(1):134 138〔12〕张颖,刘析,陈小丽 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与经济学评价〔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262 264通讯作者:孙力,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医院药事管理。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两种降脂药物。
它们均为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对两者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参考。
一、药理学特性对比1. 药理学特性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弱酸性药物,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达95%。
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肝脏清除率低,血浆中药物浓度波动小,稳定性好。
阿托伐他汀在体内代谢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通过胆汁排出,瑞舒伐他汀则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两者在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上存在差异。
2. 药物相互作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为CYP3A4的底物,并且均通过CYP3A4参与代谢。
两者在临床上均存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CYP3A4抑制剂如红曲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会增加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血浆浓度,增加毒性反应的风险。
3. 药物剂型和用法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有片剂和口服溶液剂型供临床选择,但阿托伐他汀也有可溶性片剂和胶囊剂型。
不同剂型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便捷性和患者依从性可能有所不同。
二、临床应用价值对比1. 降脂效果在降脂效果方面,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为有效的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但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瑞舒伐他汀相对于阿托伐他汀在相同剂量下能够达到更好的降脂效果,特别是对于LDL-C的降低效果更为显著。
2. 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降脂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大量临床试验数据表明,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心血管死亡等。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研究进展
4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 Nishikawa等在研究中发现¨“,心肌肥厚的绞痛患者服用 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未内径、左室重 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ozaffaria n等对
1
153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n”,用单变量、多
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死 3强化他汀治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稳定粥样斑块:已知AS斑块内胆固醇脂的含量与斑
万方数据
・1376・
36%,致死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降低了27%,心血管事件 和血管重建术发生率降低了21%,所有冠心病事件发生率降 低29%。阿伐他汀治疗组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ASCOT—LLA是他汀类药物预防动脉 粥样硬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前瞻性地评价了高血压伴有 总胆固醇无明显升高(46.5 mmol/L)的患者在充分降压的基 础上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事件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非调脂作用 抑制炎性反应:在As斑块内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2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2.1
淋巴细胞等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炎性反应因子、基质金属蛋 白酶(MMP)而参与AS的免疫病理反应,破坏血管内皮的结 构和功能,造成血管腔狭窄,斑块破裂,继而引起急性冠脉事 件。作为炎性反应的一个标志物血浆c一反应蛋白(CRP) 浓度的升高被证明与心血管病的危险是相关的。而降低 CRP的水平.可降低伴随该炎性反应标记物的心血管事件的 高危险性。临床实验及研究表明,经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后 CRP值可下降HJ,减少炎性反应,成为延长CHD患者生命的 重要手段l51。最近ALL丑n等发现他汀类可以抑制肝脏内甲羟 戊酸生物转化后的代谢产物【6】。还可阻止白细胞与内皮之间 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严重的炎性反应。这个作用有效地 减少了白细胞的浸润。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在炎性区域的浸 润。从而使这些区域的组织损伤程度减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经验。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70例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皆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3%(33/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28/3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有明显的差异(x2=9.13,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给予口服20mg/d的阿托伐他汀(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生产,批号:n0071-0157-23),每天2次,连续用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1.2.2 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给予口服100mg/d的阿司匹林(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宜制药总厂生产),每天1次,连续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分别观察用药前和用药一年后患者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并对其用药前后采取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记录其斑块积分和平均动脉imt的值。
1.4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患者发作次数、心电图的改变、临床症状的变化,制定出以下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服药后心绞痛的症
状基本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给予常规心电图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或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0.1mv,t波改为直立;有效:服药后心绞痛的症状部分消失,发作次数减少50%-80%,给予常规心电图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
st段压低在0.05mv或以下,t波接近正常水平。
无效:服药后心绞痛的症状无改变,给予常规心电图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无变化甚至抬高,发生t波倒置或正负双向、低平等改变[1]。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本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数据使用的是卡方1.61版本软件统计,期间使用x2检验,各项参数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3%(33/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
(28/3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有明显的差异(x
2=9.1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皆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斑块积分、平均动脉imt比较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常用的药物包括有辛伐他汀、苯札贝特、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等,其中列入我国基本的药物目录中是辛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能够对肝脏合
成载脂蛋白b-100的作用进行抑制,进一步使甘油三酯中的脂蛋白与av的合成及分泌作用减少,起到显著调节血脂的作用,并能一定程度上对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进行抑制,使粥样斑块稳定,从而全面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起到抗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血栓形成及保护神经等作用。
本文也统计可见,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变化、斑块积分、平均动脉imt与治疗前皆明显降低,而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并无明显的改变;同时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可见他汀类药物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更为显著,也进一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取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可以有助于改善心绞痛症状,同时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文利,柳达,刘诚,等.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3):
272-275.
[2] 杨庆辉,张玉卓,刘倩倩,等.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4):36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