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3 讨论输卵管阻塞的传统治疗方法很多,如输卵管通液术、经腹输卵管矫治术、腹腔镜下输卵管矫治术和显微外科输卵管矫治术等。
输卵管通液术只凭医生主观感觉,注药阻力和经验来判断的盲目性和假像。
输卵管矫治术为创伤性手术,操作复杂,患者痛苦大,其费用昂贵,且仅适用于输卵管伞部阻塞,而对输卵管近段阻塞或管腔内粘连严重者往往无济于事,难以奏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在X线电视下,经宫颈插入同轴导管行输卵管阻塞的介入再通治疗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经济的方法。
由于输卵管炎症,导致粘连扭曲,输卵管内炎症碎片、浓缩稠厚的粘液,细小的纤维丝均可引起输卵管阻塞。
介入再通术具有可视性,可以充分了解阻塞的部位,此时,用一导管导丝通过粘连、狭窄甚至闭塞的输卵管腔内,达到再通的目的,再加上局部冲洗用药可巩固输卵管通畅。
本组330例557条输卵管阻塞,插管成功545条,有491条再通成功,再通率为90.1%,其中输卵管近段阻塞再通率高达95.5%,远阻塞再通率为48.9%,输卵管近段阻塞的再通率与输卵管远段阻塞的再通率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远段再通率低的原因可能是造影剂的流体静压或导丝的推力在宫角和输卵管近段已部分消耗,作用于远段阻塞部位的压力相对变小,致使远段阻塞的再通率较低。
本文病例输卵管插管失败12条,再通失败54条,分析其原因有三,其一子宫位置极度倾斜,子宫角部严重闭塞粘连,疤痕形成,导管导丝不能插入输卵管,其二输卵管壁增厚僵硬,柔顺性下降,影响导丝插入,即使插入也不能再通,强行推入易穿孔,其三伞端周围粘连积水,疗效最差。
国外Confin[2]提出用球囊导管扩张治疗输卵管壁伞端粘连,但疗效也不肯定。
随访观察本组受孕为115例,受孕率为34.8%。
与国外文献输卵管再通的受孕率相仿[3]。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重新粘连是一个不可忽视问题,我们在术后经导管向输卵管内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甲硝唑等抗炎防粘连剂,使其局部抗炎外,还可以减低局部损伤后纤维蛋白沉积或成纤维细胞增生。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材料参考】

第Ⅰ类: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约占所有病例的2O %-40%,病变多为双侧性、多发性,瘤体小,年龄 轻,多无泌尿系统症状,典型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 和皮脂腺瘤。
1. 形态:球形或不规则形 2. 数目:多为单个 3. 大小:不定 4. 密度:略低、等或略高;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或低
密度坏死 5. 信号:与肾皮质信号相比,在T1WI呈低信号,在
T2WI呈稍高信号,或为各种混杂信号 6. 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7. 强化:皮质期多数明显增强,呈等-高密度或信号,髓
构瘤。
囊肿
AML参考档案~
10
几个提示RAML的CT征象
病灶突出比:大于1/2,即病灶的主体部分位于肾 轮廓外的以RAML 为多; 皮质掀起征:是在皮质内生长的肿瘤缓慢向肾外 膨胀生长, 最终突破皮质并将相邻的皮质掀起所 致。RCC 呈侵袭性生长,该征象少见, 即使早期 肿瘤因生长迅速掀起皮质, 但随着肿瘤的侵袭性 生长, 掀起的皮质逐渐被破坏。 肿瘤内血管影:RAML 的畸形血管粗大,CT表现为 粗圆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RCC肿瘤血管管径较细, 表现为细点状影或线状影。 钙化:RCC 内出现的几率为10%,是其特征性征象, 而RAML 肿瘤内钙化罕见。
CT平扫稍低密度,皮质期 等密度不均匀增强,髓质期 低密度
参考档案~
25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肾细胞癌:
在皮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皮质高,且不
均匀;在髓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实质低
参考档案~
26
小肾癌的影像
小肾癌假包膜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23 T . C 影像表现 瘤体密度不均匀 , 呈分房或 分
隔状等低 密度 混杂 的肿块 , 正常 肾实质分界 清 与 楚, 肿瘤 内有特征性 的脂肪 密度 , T值 一2 C 4一一
维普资讯
l2 1
 ̄,im 瞄 c M ̄ d eA l 20 V 17 N02 e mgh j n 丑,02,o .. .
1 材料 与方 法
9H , 0 U 增强扫描后肿瘤轮廓 更加 清楚 , 内脂肪成 其 分不强化, 而软组织有程度不等的强化。肿瘤出血
2 例巨大 A l b L瘤体 内显示 条块状 、 岛状 高 密度 孤 影 ,T值约 6H , C 2 U 同时伴有同侧 肾周包膜下环形低
密度影。增强扫描不强化 , 术显示瘤体 内高密度 手
出鉴别诊断 。以脂肪 为主呈 较均 匀的脂肪 密度
瘤边 界显 示 清楚 。 21 肿瘤 分布 .瘤, 其中左、 右肾各 1 个肿瘤 2 右肾 3 、 例, 个 左肾 1
个 1 其余 9例均为单肾单发,2 A L共有 1 例, l例 M 7 个肿瘤。位 于 肾实质 l , O个 自肾实质 向外突 出 6 个, 肾窦 内 1 个。2例右 肾 A L M 合并 同侧 肾小囊 肿 , 例合并 肾盂结石 , 例巨大 A L 1 2 M 伴有瘤体内出
双肾多发肿瘤, 例为单肾单发。有 作者根据脂肪 9 成分的多少将肿瘤分 为多脂肪 A L 少脂 肪 A L M , M 及很少 脂肪 或 无脂肪 Al 种 类 型…。大 多数 b L三 AL M 属于前者 , C 在 T图像上有特征性 的脂肪密度。 本组中多脂肪 Al 8 .%(51)C b L占 82 11 ,T值 一6 7 o一 9H 。少脂肪成分的 A L 在常规 C 0U M, T由于容积效 应和呼吸的层面移动 , 不易发现脂肪成分。螺旋 C T l例 A L 2 M 共有 l 个肿瘤 , 7 避免容积效应和一次屏气 即可完成全部肾脏扫描 , 并且在扫描 结束后对所 得 图像 可进 行任 意间隔的 重建 , 因此容易发现少脂 肪成分 的 A L 。本组 2 M【 个少脂肪 A L M 直径均在 1 m 以下 , 3 m薄层扫 0 m 经 m 描,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 在混 杂密度 中测得少许脂 肪成分 ,T 一 4 C 值 2 一一3H 。增 强扫描, M 肿块 5U AL 内软组织成分强化 . 脂肪不强化 , 实质 明显强化 , 肿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
收稿 日期:0 00.7 2 1.61
( 责任 编 辑 : 晓 庆 ) 姜
丐 x 陬 :
f co, d i hm u tna o e - ni n bc
[】 R f t D, aiRA. txmea1. 1 a et J Kh l Mar tI i o l i o rmo eigadv sua i ae Bo e dl J aclr s s …. i一 n 1 de
・ l8 ・ l0
Mo e P at a Meiie Oc b r2 1 , o.2 No1 d m rci l dc , t e 0 0 V 1 , .0 c n o 2
肾小球 E M 的合成与降解处于一种快 C
速更新代谢的动态平衡过程 中, 该过程
一
c mPa a l08 5 ) 4- 9 h r c , 0, ( : 6 5- e h m o2 7 2 3 3
it [ ・ i s2 0 , 28 8 78 9 sr J Cr Re, 0 3 9 (): —3 ・ y] c 2 血清 、 尿液明胶酶活性变化 的意义[] J・ 实
Doen ss n ern ii r ac l 【】 李茜, rtIae dt |ihbt sn sua a h o iv r 6 郭晓清, 蒲秀红, 紫癜性。 等・ 肾炎患儿
.
.
H P 的 发病 机制 中也 可 能 存 在 E M SN C 的进 一步 降解 失衡 。
“ . L 4 -
C r p R em t ,03 5 )51 9. ut i hu a l 0, ( : . 4 On o2 1 5 9 5 【 Vs , aae Mai tlpo — 5 ie N gs 】 sR H. tx a or e r me l t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和MR表现 1. 肾实质内和/或外软组织和脂肪混杂密度或信号
肿块,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2. 脂肪密度区:数量不等,无强化 3. 软组织密度区:低或高密度,血管组织明显强化,
肌肉组织轻度强化,但程度低于肾实质。 4. 病灶内可有出血、异常血管 5. 瘤内脂肪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为中等
信号,抑脂后其高信号脂肪灶变为低信号 6. 少数AML在CT和MR检查未见脂肪(<20%) 7. 扫描技术:2-3mm的CT薄层平扫有利于确定脂肪
成分的存在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两肾多发混杂密度病变,肌肉为软组织密度, 轻微强化;脂肪为低密度,不强化
软组织
软组织
脂肪
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
左肾混杂信号病变,软组织T1稍低和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CT平扫稍低密度,皮质期 等密度不均匀增强,髓质期 低密度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肾细胞癌: 在皮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皮质高,且不均匀;在髓质期病变密 度较正常实质低
小肾癌的影像
小肾癌假包膜
小肾癌的影像
MR特点
1,信号改变 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等低信号为主,亦可呈等、略高或高低混杂信号 改变。在T2WI抑脂像以不均高信号为主,亦可呈稍高或稍低信号改变。 2,假包膜 多数在T2WI 抑脂序列能见到完整或不完整假包膜影, 呈弧形、半圆形 或圆形低信号带。 3,动态增强 肾癌均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各期差异较大。约70%为富血供, 皮质早期显著强化;30%为少血供,皮质早期轻微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二者均减 低。
KUB
肾癌的影像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比较

2 1 腹 部平 片及 静脉 肾盂 造 影 : 片 见 1 肾影 明显 . 平 例 术 计划 , 具有 重要 的指 导意 义 , 复杂 性髋 臼骨折 术 前 是 重要 检查手 段 。
参考文献 :
[] 姚建 , 1 宋其韬 , 孙鼎元 . 臼骨折 的影像学 检查[] 国外 医学 ・ 髋 J. 临床 放射 学分册 , 0 , ()2 5 2 8 2 0 2 5 : — 6 0 3 6 [ ] 王均干 , 2 姜建成 , 候海燕 , . 螺旋 c 三维重建技 术在髋 臼骨 等 多层 r 折中的临床应用 []实用放射学杂志 , 0 ,(9 : — 7 J. 2 3 l1 )6 6 0 4 [] 姜 建元 , 3 陈劲松 , 吕飞舟 , . 等 三维 C 重建 在累及关节 面的复杂骨 r 折治疗中的指 导意 义[ ] 骨与关 节 损伤 杂志 , 0 , ( ) 15 J. 2 01 3 : — 0 5 6
【 关键 词】 肾血管平滑肌 脂肪瘤; B型超 声 ;T X线 C; 【 中图分类号 】 R722 3 .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5 120 )803 .2 1400 (07 0.8 70 3
肾血 管平 滑 肌脂 肪 瘤 (ea ag m oi m , A ) r l n i yl o a R L 。 n o p 约 占全部 肾肿 瘤 的 1 %。但 在 正常人 群 ( 0岁 ) 检 >4 尸 中发 现率 为 1 % , 体 直 径 一 般 为 0 1 c 其 真 正 1 瘤 . ~1m,
16 6
维表面遮盖法重建及容积重建技术为髋 臼外伤提供 了 种 新 的诊 断 技术手 段 , V T S D相 关性 的研 究 表 对 R 、S
一
明 ,R V T在诊 断松 质骨 和关 节 面骨折 上具 有一 定优 势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龄 ,以中青年为 主,此 型发病 率较低 。作 者根据 本组 资料 ,
结 合 文 献 ,讨 论 如 下 。
腹平 片 :肿瘤较大时 ,可见上腹部有高密度影。而肿瘤 较 小 ,瘤 内脂肪量又少或肠道处理欠佳而无 阳性发现 。此法 作 用有限。
肾盂造影 :仍是泌尿系统常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能
维普资讯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 06年第 1 期总25期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举报有奖 文责 自 1 5 负
Lu g C n e . 2 0 n a c r 0 0.2: 1 5 1 4. 0— 2
诊断治疗
・ 9・ 9
等量软组织 密度 分隔 C T值 2 —5 HU,另 3例 表现 为软组 8 5 织 密度 影 ,C T值 2 —7 HU,增 强扫 描见脂肪 区域无 强化 , 6 8 软组织 成份 有不 同程度增强 ,其 中血管部分表现 为增粗 ,扭 曲的索 条状 影。残存 的肾实质亦 明显强化 ,邻近肾盂 肾盏 受 压 。C T诊断 的关键是确定 瘤 内有脂 肪成份 ,即使 少量也具 有确诊 意义 。1 2例采用 C T薄层扫描 ,以发现肿块内少许脂 肪 成份 ,因为脂 肪组 织 和肿瘤 坏死 组织 均不 强化 ,但 两 者
肾
血
管
平
Hale Waihona Puke 滑肌脂肪
瘤 的 影 像 学 诊 断 价 值
吉林 市第二 中心 医院放 射科 (30 1 120 )李 四海
肾脏 的 血管平 滑肌 脂肪 瘤 (n ie o pr ago i l o m)又 称 肾 lmy i r 脏错构瘤 ,是肾脏较 为常见的 良性肿瘤 。它 由血管 、平滑肌 和脂肪组织所构成。由于它的主要构成组织不 同 ,也有称 为 平滑肌脂肪瘤或 血管平滑肌瘤 的。肿瘤一般 为孤立性 ,常见 于 4_6 o - 0岁女性 ,女多于男 ,约 4 1 : 。约 2 %的肿瘤 病人 0 并有结 节性 硬化 ,临床 上可出现面部皮脂腺瘤 、癫痫和智能 低 下等。病理 上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无包膜 的错构瘤 性 的肿块 ,由不 同比例 的血管 、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 。肿 瘤 大小不等 ,可 自数 毫米至 2 米。临床 上 ,可无症 状或 0厘 因并发出血而产 生腹痛 ,偶 可触及包块 ,血尿较少见 。由于 C T和 MRI 对本病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故近年来 ,随着 C T与 MR 的广泛临床应用 ,该病 的检 出率明显提高。 I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肾细胞癌
• 男性多见。 • 临床表现典型,有血尿,腰痛和包块。 • 病灶主体多位于肾脏轮廓以内。 • 由于坏死囊变比例较高,因此平扫密度稍低,常欠均匀,T2WI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影像诊断与鉴
别诊断
概述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又称为错构瘤,是肾脏最常见的良 性肿瘤,女性较多见。
• 病理上是间叶性肿瘤,由多种成分构成,如异常血管、脂肪细 胞和平滑肌组织。
• 多数以脂肪成分为主,易于诊断。 • 肾外AML多见于肝脏,而发生于腹膜后者极罕见。
分型
• AML可分为两种类型:伴有或不伴有结节性硬化。 ➢伴结节性硬化型:常见于青少年,系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遗传的家族性疾病,多为双侧发病,多发病灶,瘤体大 小不等。 ➢不伴有结节性硬化型:一般多见于中年女性,单侧发病, 常在影像学查体时偶然发现。
影像表现-CT
• 典型AML:单侧或双侧肾脏局部突出的边界清楚的混杂密度肿 块,内有斑片状或多房状低密度脂肪灶和软组织密度(病变内 血管和平滑肌组织)。增强扫描:肿块内脂肪无明显强化,软 组织成分明显均匀强化。强化方式随三种成分比例不同而表现 各异。
• 乏脂/无脂型AML:圆形,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晰,密度较肾实 质略高,密度均匀。大者可出血,很少钙化、囊变及坏死。增 强呈明显均匀性强化;部分可见粗大扭曲的血管。
影像表现பைடு நூலகம்MRI
• 含脂肪多的肿块:脂肪呈T1WI高、T2WI高,压脂低信号;T1 反相位可见勾边效应;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L h -u , I G oe e g Y JC t lie / IZ ex l LU u -h n , I hm-a, t l a
( eol n o .t , h e n / / / o ee / r/ d a Ud ./ , r/ 1( 8 , h a) Dpz tfUo  ̄ Te c d ̄/ c C Ug . a nMe/ / r rt Ha  ̄ 50 6 C /  ̄ o So na / -b e  ̄ sy b 3 n A . : bet e T ir tel e o eprt e i l i add eett i ns f a b - c O j i oi le h vl f roeav a 0 B n i r i e da oi o l e t cv mp ̄ e p i d s f n a d g s ma
h 1111t ts nilopm ( N )Me o s F m n ,90t !mbr2O 2 nptn wt i 1 1"h iag ̄ylo aA L . t d i J e19 o c e,OO. -aet i 0 10. a ca i / h o u e 5i i  ̄ h
A L' l aa s ydan ̄eiaol y R si Svn . a cu eBe y C (0 9 % ) 4 N w ' nl e b i oJ go g . e l e y d e g m o u s eet. cs ol b erb T 8 . 5 ,  ̄n d l
【 关键词 】 肾肿瘸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癯 ; rB c ; 超 [ 中围分类 号】1 71 1 3 1 7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0D 95z  ̄ o —0 3 0 1 一1 (a ) 0 o 2 1 —2 5
CT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
C T d i a g n o s i s o f r e n a l a n g i o my o l i p o ma X e n L i a n g d o n g . D e p a r t me n t o fR a d i l o l o g y ,S h a n x i G u i f a o C o k e —C oa l G r o u p S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
【 关键 词】 肾;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中图分类号】 R 8 1 4 . 4 2 ; R 7 3 7 . 1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9— 6 8 1 7 ( 2 0 0 7 ) 0 4 — 0 2 4 8 — 0 2
d i a g n o s e RAML S O t h a t i t c a n p r o v i d e t h e r e l i a b l e i n f o r ma t i o n s f o r p l a n n i n g t h e t ea r t me n t p r o t o c o l a n d i d e n t i f y i n g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
1 . 2 检 查方 法
采用 西 门子欢 悦 6型 6 排 螺旋 C T检 查 8例 , 层
厚5 mm, 必要 时薄 层 2 mm、 重叠 1 m m 重建 , 团注优
脂 肪组 织 构成 的 良性 肿 瘤 。 R A ML约 占全 部 肾肿 瘤
的 1 %, 是 肾 良性 肿 瘤 中 最 为 常 见 的肿 瘤 。 U r q e 等 报 道 , R A ML在 全 部 手 术 切 除 的 肾 肿 瘤 中 占 0 . 3 % ~3 %。 临床症 状 与可 能发 生 的并发 症 取 决 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血管平 滑肌脂肪瘤 又称 良性 问 叶瘤或 错构瘤 。起 源 于 肾问质细胞 , 由血管 、 滑肌 和脂肪 组织错 误组合 构成 。肿 系 平
瘤可大可小 , 发或多发、 可单 单侧或双侧 、 单独存在 或并发结节 性硬化 。后者常表现为双肾多发小肿 瘤。发病 年龄多为 中年 , 尤其妇女 。临 床上 可无 症状 或 以腰 痛 、 及肿块 、 触 血尿 就 诊。 近年来随着诊 断技术 的提高 , 其发生 率 明显增加 , j临床 上常 根据有无结节 硬化症 分为 两类 , 一类 为单发 , 第 仅发生 于一 侧
关键词 : T 超声 ; C;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中图分类号 : 7 7 1 R3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87 (0 7 0 -380 10 —14 2 0 ) 50 0 -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较常 见的肾脏 良性肿瘤 , 本文
通过我院 5例经临床手 术 、 随访证 实 的病 例进行 回顾 性分 析 , 旨在提高对 本病 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本组 5例为 20 0 0年 1 月至 20 0 5年 1 2月在 我
院行超声检查 时发现的病 例 , 1 , 4例 , 男 例 女 年龄 2 5 1— 3岁 , 临床表 现为腰痛 、 腰酸 、 血尿等 , 无明显症状 , 3例 因超声 体检而
发 现, 病例均先行超声 检查 , 所有 发现病 变后再 作 c T检查 , 其
・O 39・
绕 血管的平 滑肌强化 , 洋葱皮样 或漩涡状 团块 , 呈 也颇具特 征。
C T还可发现瘤 内或 肾包 膜下 出血 。
回声 , 两种影像学综合表 现较 具特 征性 。两种影 像学 检查的综 合利 用有利于 本病的诊 断和鉴别 。超声及 C T检查难 以与肾细 胞 癌鉴别的病肪
黄家喜( 麻城市 第二人民医院, 麻城 41 0 湖北 36 ) 0
摘要 : 回顾性分析我院 5 经 c 、 例 T 超声诊断肾血管平 滑肌 脂肪瘤的影像表现 。结果 所有病例 均为单侧单个病 灶 , 超声表 现为边界 清楚强 回声,T 现为 不均 匀低 密度影 , c表 内含脂肪 密度成份 。3 手术治 疗后病 检证实 , 例 2例影像 随访 1 年以 上无变化 。C T和超声 检查的综合应用有利于肾血 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 和鉴别 。
强后 扫描 占位病变 内强化部分为丰富的血管 和平滑肌成 分; 以 平滑肌成分 为主的肿 瘤 , 增强后扫描有时 可见瘤体 内血 管和 围
维普资讯
M dDanTe o i r t g a
现代诊断 与治疗 20 Sp 1 () 07 et 85
信号少 , 形态单一 、 分支少 , 呈低速高阻型 。
C T表现: 肿瘤呈边界清楚的低密度或不均匀性低密度占
位, 肿块呈圆形 、 圆形或分 叶状 , 类 边缘光滑锐 利 , 境界清楚 , 密 度不均 ,T值 由于瘤 内脂 肪密 度成分 的存 在 ( T值通 常为 一 C C
4 0一一10 u 是最 具特 征性 的表 现 , 2H ) 因此 肿块 内至少 有一 处 C T值低 于 一2 HU 0 。由于密度很 低 , 小 的肿 瘤也能 发现 。增 很
维普资讯
・
38・ 0
Mo i nTet dD a ra g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 Sp 8 5 07 et () 1
5例 肾血 管平 滑 肌脂 肪 瘤 的影 像 诊 断分 析
An lsso ma e Dig o i f5 Ca e fRe a imy lp ma ay i n I g a n sso s so n lAn o oi o g
中 2例行增强扫描。 12 超声表现 . 所有病例均是单侧 单个病灶 。超声 表现为 肾 实质内边界清楚的圆形强回声 4例 , 小为 15~ .c 其 内 大 . 2 5m, 回声不均匀 , 1例表 现为 肾实质 内 7 O m×4 5 m不均质 的强 .c .c 回声团, 界清楚 , 边 内呈 洋葱 片样 回声 ( 图 1 。C F : 均 见 ) D I4例
肾脏, 目 I 2个, 数 一 不伴有结节性硬化, 不遗传, 一般无症状,
本组 5 例均是这一类型 。另一类较少见 , 为双侧多 发性病变伴 有结节性硬化症 , 型表现 为智力低 下 、 痫和皮脂腺瘤 , 典 癫 两颊 有红褐色结节 , 系常染 色体显 性基 因所 致的遗传性疾病 。 此
以上无 明显变化。
2 讨 论
图 2 左肾不均质低 密度影。 内含脂肪成份
超声表现 : 肾血管平滑 肌脂 肪瘤表 现为 两种 类型 , 一种 为 边 界清楚的 圆形或椭 圆形强 回声 , 是瘤 内脂肪 组织构成众 多 这 散 射界面的结果 , 回声 虽强 , 但衰减不 明显 , 声影 。另 一种 为 无 洋葱 片样肿块 , 由一层 高 回声间 隔一层低 回声 组成 , 种肿瘤 此 往往很 大 , 回声 , 无 为肿瘤内出血所 致。C F : D I可见肿 瘤 内血流
图 i 左 肾实质 内7 m× .c c 4 5 m不均质强回声 团
未见血流信号 , 例可见少 量条状血 流信 号 , 1 周边见血管绕行。
I3 T 现 . C 表 为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 , 界清楚 , 边 密度不均 , 内 含软组织与脂肪密度成份 , 多以低 密度脂 肪成分为 主, T值 一 C 2 0—一 5 , 化表现 , 8 Hu无强 而软组织 部分 及其 中之条 状分 隔均 有不同程度 强化 ( 图 2 。C 见 ) T均诊 断 为 肾血 管平 滑肌 脂 肪 瘤。3例手术治疗后病检证 实, 例超声 随访、 例 c 1 1 T随访 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