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分析
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观察

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观察
成川江;王启;吴韬;杨超;刘宁
【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
【年(卷),期】2010(016)004
【摘要】目的观察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术)与PPH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名Ⅲ、Ⅳ度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TST组)和对照组(PPH组),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脱垂、出血症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大、小便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疼痛、水肿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手术在改善痔病脱垂、出血症状上与PPH手术相似.其手术持续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肛门疼痛症状较轻,肛门水肿发生率低,术后大、小便较通畅,对肛门功能损伤小,疗效确切.
【总页数】4页(P240-243)
【作者】成川江;王启;吴韬;杨超;刘宁
【作者单位】内江市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内江市人民医院,四川内
江,641000;内江市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内江市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内江市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分析 [J], 张明明
2.TST手术治疗痔病60例疗效分析 [J], 陶镠;季利江;翁立平
3.TST手术治疗痔病临床观察与体会 [J], 卫军;季利江;翁立平;曹建峰
4.TST与PPH手术治疗痔病病人效果比较 [J], 刘学武;李海燕
5.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术)与PPH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差异 [J], 姚思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ST联合芍倍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研究》范文

《TST联合芍倍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研究》篇一一、引言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中重度痔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治疗重度痔疮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TST (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联合芍倍注射术成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TST联合芍倍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符合重度痔疮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00例。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TST联合芍倍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
2.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TST手术,即在齿状线上方进行黏膜吻合,以恢复肛垫的正常解剖结构。
同时,结合芍倍注射术,将芍倍注射液注射至痔核内,以促进痔核萎缩。
对照组采用传统痔疮手术方法。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三、结果1. 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少。
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恢复时间较短。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第7天即可恢复正常生活,而对照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恢复。
2. 疗效及复发情况实验组患者术后痔疮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
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实验组患者复发率较低。
对照组患者复发率较高。
3. 并发症情况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包括轻度肛门狭窄、大便习惯改变等。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如术后感染、肛门失禁等。
四、讨论TST联合芍倍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疮的疗效显著,具有以下优点:1. 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2. 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时间短,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 复发率低,降低了患者的再次手术风险;4. 并发症发生率低,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TST手术通过恢复肛垫的正常解剖结构,有效改善了痔疮症状。
而芍倍注射液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痔核的萎缩,提高了治疗效果。
与传统手术相比,TST联合芍倍注射术具有明显优势。
五、结论TST联合芍倍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疮的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时间短、复发率低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TST联合外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TST联合外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总结并归纳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TST)联合外痔切除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愈56例,治愈率93.33%,对照组治愈55例,治愈率均为91.67%,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尿储留、肛门坠胀、排便困难、大出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显著,并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TST;外痔切除术;环状混合痔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ircular mixed hemorrhoids treated with TST(tissue selection therapy) plus resectionfor external hemorrhoids.Methods:Randomly divided 120 cases of these circular mixed hemorrhoid patients into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one,60 cases for each,former received routine external dissection internal ligation,while the latter was adopted TST combined with resection for external hemorrhoids resection,then observed and compared both group’sintraoperative status,effect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As results,in curative rat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56/60,93.33%VS 55/60,91.67%,P>0.05),but in complications such as uroschesis, anal tenesmus,anuspain,difficult occurred as well heavy bleeding,the latter was significantly less,and lower than the former(P<0.05).Results show that above combination therapy has determined effect,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clinically.Key words: TST;External hemorrhoid resection;Circular Mixed HemorrhoidR657 A 1005-0019(20__)20-0-01痔是发生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有内痔、外痔、混合痔之分,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本文观察选择性直肠粘膜环切术(TST)联合外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Ⅱ~Ⅲ度内痔TST手术20例治疗体会

Ⅱ~Ⅲ度内痔TST手术20例治疗体会目的探讨经肛门镜下开环式微创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09年9月~2014年4月我院治疗内痔的患者中,用TST手术治疗Ⅱ~Ⅲ度痔病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TST手术的治疗方法。
结果手术时间30~50min,平均42 min。
大部分患者脱出的内痔、粘膜及皮赘立即回缩到肛管内,便血症状立即消失,术后2d患者均能下床活动,患者5~7d后出院。
结论TST手术对于Ⅱ~Ⅲ度内痔的治疗效果明显,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
标签:TST;内痔;开环式微创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Ⅱ~Ⅲ度内痔目前针对Ⅱ~Ⅲ度内痔的治疗方法非常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内痔的微创型手术也越来越多,但各种微创型手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经肛门镜下开环式微创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作为内痔微创手术中的一种,可以选择性的切除吻合痔上的粘膜,尽量做到减小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我院针对2009年9月~2014年4月使用TST手术治疗,Ⅱ~Ⅲ度痔疮20病例进行分析发现,TST手术治疗内痔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0病例,均为2009年9月~2014年4月我院治疗Ⅱ~Ⅲ度内痔患者。
男12例,女8例,年龄22~56岁,平局年龄(44.2±10.1)岁,病程1~30年。
1.2诊断标准参照《痔诊断暂行标准》中将内痔分为四度。
Ⅰ度诊断标准:便时滴血或者是喷射状出血,便后自动停止出血,无痔脱出。
Ⅱ度诊断标准:经常性便血,有痔脱出,便后自行还纳。
Ⅲ度诊断标准:偶有便血情况,过度疲劳、咳嗽、久站会脱出,无法自行还纳。
1.3方法1.3.1术前准备①为确保诊断及治疗的均衡性,本次20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均为同一医生完成。
②选择TST手术治疗的患者需排除妊娠妇女、儿童、盆腔肿瘤、血糖血脂高、高血压、粘膜水肿、环形痔脱垂、粘膜脱垂者。
TST手术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研究

TST手术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重度非环状脱垂痔病tst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2012年03月至2012年09月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48例iii、iv痔病患者行tst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疼痛14例,肛缘水肿6例;术后排便次数较术前增多或稀便者12例,随访6个月,术后无出血,肛门口无狭窄,无复发病例。
结论 tst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 tst;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重度痔病;临床研究tst微创术又称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常用于非环状脱垂的ⅲ、ⅳ期痔病患者。
tst微创术使用特制的肛门镜,形成不同的开环式窗口,再利用吻合探头锁定痔核,并根据痔核大小与多少来调节痔黏膜切除范围,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肛门的正常功能,且改善痔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2年03月至2012年09月,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对48例ⅲ、ⅳ期痔病患者进行了tst 手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包括脱出、瘙痒、便血、流黏液等。
依据2006版《痔临床诊治指南》[1],将内痔分为iv度,i度:排便带血、滴血,便后出血自行停止,无痔脱出;ii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自行还纳;iii度,便血,排便、久站、劳累、负重、咳嗽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iv度,便血,痔持续脱出,还纳后易脱出。
1.2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2年03月至2012年09月在我科诊断为ⅲ、ⅳ期痔病的患者48例,其中男26,女22例,年龄28-61岁,平均43.5±14.2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7.2±3.6年。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黏液流出、瘙痒、脱出、便血等临床症状。
痔病分期结果:ⅲ期32例,ⅳ期16例。
其中12例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10例合并直肠前突。
1.3 手术方法采用由苏州天臣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tst一次性吻合器,附带单开口、双开口及三开口肛门镜,进行tst手术治疗。
混合痔的TST与RPH治疗效果研究

混合痔的TST与RPH治疗效果研究我从事医疗文档工作多年,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混合痔的TST (Thirddegree hemorrhoidectomy with Subcutaneous Tissue Repositioning)与RPH(Rubber Band Ligation for Hemorrhoids)治疗效果的研究。
我要介绍一下混合痔。
混合痔是痔疮的一种,它是内痔和外痔的结合体,常常伴随有疼痛、出血和肛门不适等症状。
对于混合痔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两种手术方法,分别是TST和RPH。
TST手术是一种传统的痔疮手术方法,它通过切除部分肛管皮肤和黏膜,然后将切口下的组织向上推移,使肛管皮肤和黏膜紧密贴合,从而达到止血和减轻疼痛的效果。
TST手术的优点是手术过程简单,术后恢复快,但是缺点是可能会出现术后疼痛和出血。
RPH手术是一种新兴的痔疮手术方法,它通过在痔疮根部结扎橡胶圈,使痔疮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减轻疼痛和出血的效果。
RPH手术的优点是手术过程简便,术后恢复快,而且术后疼痛和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但是缺点是可能会出现橡胶圈脱落或者滑脱的情况。
案例一:患者王先生,45岁,因混合痔就诊。
医生建议他接受TST手术,王先生接受了手术。
术后,他的疼痛和出血症状明显减轻,但是术后第二天出现了短暂的出血情况。
经过医生的处理,出血得到了控制。
王先生术后恢复顺利,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案例二:患者李女士,38岁,也患有混合痔。
医生建议她接受RPH手术,李女士接受了手术。
术后,她的疼痛和出血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而且没有出现术后出血的情况。
李女士术后恢复很快,她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总的来说,TST和RPH手术都是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方法。
但是,每种手术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案例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案例一中患者王先生在术后出现了短暂的出血情况,而案例二中的患者李女士则没有出现术后出血的情况。
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治疗痔病的临床护理探析

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治疗痔病的临床护理探析目的:分析探讨采取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TST对痔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痔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结果:120例患者中,手术当时回纳的占65.8%,术后3 d回纳的占18.3%,术后1周回纳的占15.8%,痔核回纳率为100%;31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症状,60例患者伴有肛门疼痛症状,经过适当处理之后全部康复出院。
结论:在围手术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护理人员具有一定手术配合技能,可以给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有效保障,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痔病;护理所谓痔,主要指肛周皮下血管丛出现血流淤滞现象、肛垫病理性肥大以及下移导致的团块。
如果伴有脱出以及出血等不良症状,那么就是痔病[1]。
深入研究痔具体发病机制之后,Thomson缸垫理论受到了人们的公认。
1998年环形切除患者直肠下部黏膜的方式对混合痔进行治疗得以报道,可是其依然存在急性便感以及吻合口狭窄等不良并发症。
现阶段,对痔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就是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其主要依据患者痔核具体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将吻合痔上黏膜有效切除,并且保留痔核间比较正常的黏膜,从而减少创伤,确保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
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痔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采取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TST对痔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痔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确诊为痔病,同时接受TST手术治疗,男53例,女67例,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50.4±3.3)岁,其中有30例患者为混合痔,42例患者为Ⅲ度环形内痔,24例患者为Ⅳ度内痔,14例患者为内痔并且伴局部黏膜脱垂症状。
TST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与价值

TST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与价值目的研究与分析TST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与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利用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手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
比较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与对照组22.5%(9/4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ST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十分显著,即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同时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标签:重度混合痔;TST治疗;疗效;价值在肛肠良性疾病中,痔病属于临床常见病,且具有简单的临床表现,因而很多人对其认识度较大。
而大多数患者发病后,均愿意到附近医院就诊[1]。
而在临床治疗重度混合痔方面,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段即为手术治疗,且目前常见术式主要为TST手术、PPH手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术)、传统外剥内扎术等[2]。
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在治疗重度混合痔方面,采用TST手术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其既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促使其病情更快恢复,从而缩短其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3]。
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利用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从而对TST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与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利用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为(38.2±6.8)岁。
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为(39.3±5.7)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明明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探讨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医的28例痔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PPH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TST手术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TST手术治疗痔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TST手术;痔病;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是现阶段痔病最为常用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且手术方式较多,对于以脱垂为临床表现的Ⅲ、Ⅳ度痔病患者,通常选用PPH手术治疗,该治疗方法虽然疗效较为满意,但术后并发症较多。
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TST)手术技术的治疗目标就在于改善痔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次临床实验对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医的28例痔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20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6.5)岁。
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黏液流出、瘙痒、脱出、便血等临床症状。
患者的痔病分期结果为:Ⅲ期18例,Ⅳ期10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痔病分期等方面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选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PH一次性吻合器,进行PPH手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选用苏州天臣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TST一次性吻合器,进行TST手术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为:手术当天清洁备皮,使用约800mL生理盐水进行2次清洁灌肠,术前1d正常饮食,术前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麻醉。
依据痔核的大小、数目和分布,使用肛门镜适度扩肛。
使用2-0带圆针的可吸收缝线,在黏膜下层视窗内行缝合牵引。
吻合切除后吻合口选择齿线上1.5至
2.5cm处,缝合高度选择齿线上段2.5至
3.5cm。
TST一次性吻合器检查后,旋转其尾翼,将本体与头部分开,取塑料隔板,将其纳入直肠,并保持肛门镜与吻合器在同一轴线上。
打结荷包缝线前将荷包线牵拉收紧。
护士辅助下将肛门镜固定好,操作者保持肛门镜与吻合器在同一轴线,连续牵拉缝合线,旋紧尾翼,并将吻合器逐渐置入肛门镜内。
收紧时检查吻合器刻度,收紧至达保险刻度后停止。
吻合时听到“咔嚓”声后停止,并固定约30s,后反向旋转尾翼直至完全取出。
术后常规止血,将吻合器取出,检查黏膜组织切除的大小和数目。
吻合器取出注意检查吻合口。
肛门镜取出时注意首先将内栓纳入肛门镜再取出。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
2 结果
2.1 出血、脱垂疗效两组患者出血和脱垂治疗效果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如表1所示。
2.2 住院和手术时间实验组患者住院和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2.3 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1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坠胀、排除困难、大便变细、失禁和肛门狭窄现象;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肛门坠胀,2例患者发生大便变细,但未发生排出困难。
3 讨论
肛垫是由纤维支持结构、血管和肛管内鼻粘膜等部分组成的组织结构,肛垫能够保持肛门的自制功能,且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痔病指的是肛垫部位发生的异常移位或病理改变。
PPH手术时痔病较为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通过痔上粘膜环切的方法,将发生病变的粘膜与正常的或是轻微病变的粘膜共同切除,因而会对肛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进而引发较多的并发。
TST手术技术在PPH手术的基础上,仅仅切除发生病变的粘膜组织,从而降低了狭窄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减少了钛钉的植入数目,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肛门不适感,肛门处保持了精细的功能,因而更加符合现代微创的手术理念。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PPH手术相比,TST手术治疗痔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出血和脱垂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肛门疼痛程度较轻、术后恢复速度快、手术时间短且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魏志军.TST术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对比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8):10-11.
[2] 黄蜂平.手术治疗Ⅲ、Ⅳ度痔患者的舒适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1(2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