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五章_传染病和寄生虫病PPT

合集下载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ppt课件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ppt课件

五、结局和并发症 多4-5周后痊愈 并发症: 1、肠出血和肠穿孔 2、支气管肺炎 小儿多见并发其他细菌感染 3、败血症、肠出血、肠穿孔—死亡原因
阿米巴病 (amoebiasis)
概述: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 寄生虫病 寄生于结肠--肠阿米巴病,可通过血流或直接 蔓延--肠外阿米巴病 病变部位组织坏死、溃疡和脓肿形成 热带、亚热带、农村、男性、儿童多
潜伏期
细菌及内毒素入血(败血症)<中毒症状和病理
淋巴组织增生,细菌血培养+
变化>

细菌经胆囊入小肠壁淋巴组织强烈过
淋巴组织坏死脱落,细菌粪便培养+,肥大氏反应+
敏反应 致敏T细胞促巨噬细胞吞杀菌,病变痊 愈
四、病理变化 累及全身MPS:肠道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 肝、脾和骨髓 基本病理变化: 巨噬细胞增生并吞噬病菌、红细胞、淋巴 细胞及坏死细胞碎屑(伤寒细胞)-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 或 伤寒小结( typhoid nodule)
1.病理变化: 大体:单个脓腔多见,大小不等 腔内为果酱样, 腔壁为破絮状物
光镜: 液化性坏死+ 阿米巴滋养体 慢性脓肿周边肉芽及纤维组织包绕
2.临床 长期发热、右上腹痛、肝肿大和压痛 3.转归 向邻近脏器穿破 膈下脓肿或腹膜炎、肺脓肿和脓胸、 胸膜-肺-支气管瘘、心包炎
(二)阿米巴肺脓肿 少见,多由肝脓肿直接蔓延而来 咳出棕褐色脓样痰 (三)阿米巴脑脓肿 极少见,阿米巴滋养体经血道入脑 诊断方法: 粪便培养、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 病变组织内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可靠诊断依据
三、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侵袭力)
经口
胃肠(胃酸 s-IgA )

传染病的种类PPT课件

传染病的种类PPT课件

加强疫水管理、避免接触疫 水、做好个人防护和疫苗接 种。
治疗手段
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 疗,同时对症治疗并发症。
其他重要寄生虫性传染病
阿米巴病
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引起,以腹痛、腹泻、肝 脓肿等为主要表现。
弓形虫病
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可侵犯眼、脑、心、肝、 淋巴结等器官组织,导致严重后果。
ABCD
治疗手段
使用吡喹酮等抗血吸虫药物进行治 疗。
预防措施
加强粪便管理、避免接触疫水、做 好个人防护。
钩端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传播方式
通过接触被钩端螺旋体污染 的疫水而感染,病原体经皮 肤黏膜侵入人体。
症状表现
预防措施
早期可出现发热、全身酸痛、 结膜充血等症状;后期则可 能出现肺出血、黄疸、肾功 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具体措施包 括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接种疫苗、避免与感染者接触等。
重要性
预防传染病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 措施,可以降低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减轻医疗负 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痒。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 接接触传播,如共用毛
巾、衣物等。
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 免与感染者共用物品,
增强免疫力。
念珠菌感染
发病原因
由念珠菌属引起,如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 菌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临床表现
口腔、阴道等部位出现黏膜充血、糜烂、溃 疡等,伴有疼痛、瘙痒。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将含有病 原体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污染的物品,将 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食物传播
通过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将病 原体传播给他人。
生物媒介传播
通过昆虫、动物等生物媒介,将病原体传播 给他人。
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
健康危害
传染病可导致人类死亡、残疾和疾病,对个体健康造 成严重危害。
社会危害
传染病的传播可导致社会恐慌、社会不稳定和经济损 失。
公共卫生挑战
传染病的出现和传播对公共卫生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 ,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2
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的历史回顾
古代传染病
如黑死病、天花等,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 响。
近现代传染病
如流感、艾滋病等,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 威胁。
传染病防治技术的发展
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不断进步。
传染病的现状与趋势
当前全球传染病现状
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如中东呼吸综合征、 埃博拉出血热等。
传染病传播趋势
全球化背景下,传染病传播速度加快,影响 范围更广。
未来传染病威胁预测
气候变化、生态失衡等因素可能引发新型传 染病爆发。
疟疾症状
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以及头痛、全身酸痛等。
登革热症状
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出血等。
肺结核症状
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病原学诊断
通过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如 血液、痰液、粪便等。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基因测序等 ,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课件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课件

蠕虫病
钩虫病
由钩虫引起,通过接触污 染土壤或水传播,症状包 括咳嗽、气喘、腹痛等。
蛔虫病
由蛔虫引起,通过摄入污 染食物或水传播,症状包 括咳嗽、气喘、腹痛等。
绦虫病
由绦虫引起,通过摄入污 染食物或水传播,症状包 括腹泻、腹痛、体重下降 等。
04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 略
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
宣传教育
01
保持家庭和社区环境卫生,定期 清理垃圾,保持水源清洁,加强 粪便和污水的管理和处理。
02
个人卫生方面,养成勤洗手、勤 洗澡、勤换洗衣物的良好卫生习 惯,避免与寄生虫病感染源直接 接触。
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根据寄生虫病的种类和流行情况,制 定和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如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疫苗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加强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 分享传染病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 ,共同应对全球性传染病威胁。
技术合作
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型疫苗 和治疗药物,提高传染病的预防和 治疗水平。
联合行动
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开展联合行动, 如共同参与边境检疫、疫情监测和 防控等,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 全。
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病的患者,应及 时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形式,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保护 意识。
鼓励公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寄生虫病的发 生。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流行现状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防控,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但仍有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中国流行,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 疟疾等。

《传染病和寄生虫》PPT课件

《传染病和寄生虫》PPT课件

媒介:苍蝇
好发部位 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精品医学
31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 入胃内
大部分 胃酸杀死
少部分 侵入肠粘膜

粘膜固有层内 内毒素 增殖
入血
菌血症、毒血症
溃疡
志贺氏杆菌释放的外毒素,是导致水样腹泻的主要因素。 但机制未明。
阻塞血流,局部缺血。
精品医学
16
坏死期(2周)
精品医学
17
临床
临床:极期。体温持续增高; 血培养(+)粪培养(+) 肥达氏(+)
精品医学
18
(3)溃疡期(第三周) 坏死肠粘膜脱落后形成
溃疡的特点
①溃疡呈椭圆形,长轴与肠腔长轴平行(注意:与肠结核产 生的环形溃疡的区别)
②溃疡一般较深,可深达肌层及浆膜层,甚至穿孔; 如侵及小动脉,可引起严重出血。 第二、三周粪便培养阳性
精品医学
3
被胃酸所杀灭 ↗ 菌消化道 ↘
回肠末段淋巴组织内生长、繁殖
血(菌血症) 胆囊、肝、脾、骨髓、淋巴结等
生长、繁殖(以上为临床的潜伏期)并产生大量细
菌和内毒素入血。引起败血症和毒血症。 第2-3
周由于胆囊中有大量生长繁殖的伤寒杆菌,并随着
胆汁再次进入回肠,重复侵入致敏的肠粘膜淋巴组
织,时期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导致肠粘膜坏死、脱
临床
病变:坏死组织完全脱落, 由肉芽组织增生填平, 溃疡边缘上皮再生复盖
临床:体温下降,症状好转 肥达氏阳性可持续较长 一段时间。
精品医学
24
精品医学
25
临床病理联系
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腹胀、便秘或腹泻及右下腹轻压痛。 血培养和粪便细菌培养 第一周血培养80%-90%阳性,肥达反应20%阳性; 第二周粪便培养阳性率渐高,肥达反应50%阳性; 第3-5周粪便培养可达85%,肥达反应90%阳性。 目前很难见到上述四期的典型病变。

《学前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ppt课件

《学前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ppt课件
(3)虫媒传播:蚊→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 白蛉→白蛉热;蚤→鼠疫;虱→斑疹伤寒;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如乙型传染性肝炎。 (6)母婴传播:包括胎盘传播、哺乳传播和产
后母婴密切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ppt课件
20
3.易感者(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免疫力,被传染后 易发病的人,称为对该种传染病的易感者。
1、有病原体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 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等。
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麻疹 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结核病的病原体是 结核杆菌。
ppt课件
16
2.有传染性
病原体经一定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引 起传染病的发生。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3.有免疫性
ppt课件
38
10、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 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 性较强。
流脑病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 打喷嚏等飞沫传播,免疫力弱,病菌就可能 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繁殖形成败血症, 进一步随血流侵犯脑组织和脊髓外的被膜, 引发脑脊髓膜炎。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 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 相互传染的疾病。
由于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在集体生 活中,儿童接触密切,容易发生传染病, 且可造成流行。
因此,预防和管理传染病,是集体儿童机 构中的一项重要的保健工作。
ppt课件
15
二、传染病的特性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 性。
第一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二节传染病概述第三节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第四节婴幼儿常见寄生虫病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

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 性不强,多发生在6个月—1岁半的小儿.
症状
起病突然,体温可达39℃—41℃,食欲差,但精神 尚好。
高热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时出现皮 疹,1—2日皮疹完全退净。
护理
高热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热药降温,以免因高热而
惊厥。
2019/9/6
1.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种类★
(1)自动免疫制剂 ①菌苗,分死菌苗和活菌苗两种。 ②疫苗,分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类。 ③类毒素
(2)被动免疫制剂 ①丙种球蛋白 ②免疫血清
2019/9/6
7
2.几种疫苗的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1)卡介苗
(2)已肝疫苗 (3)百白破三联制剂 (4)脊髓灰质炎疫苗 (5)麻疹减毒活疫苗
2019/9/6
14
(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
病人是重要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某人患传染病后,症状已经消失,但
仍然排出病原体 受感染的动物
2019/9/6
15
2 传染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食物传播 水源传播 突然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2019/9/6
5
4 免疫作用的种类★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核体液的防御作用 血脑屏障作用
(2)特异性免疫
自动免疫:持续时间久,时为终身 被动免疫:持续时间段,为一时性
2019/9/6
6
(二)计划免疫
概念★ :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 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致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 目的。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PPT课件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PPT课件

发病机制
巨噬细胞
3~6周产生免疫反应
迟发过 肉芽肿 敏反应
细胞因子
组织破坏干酪样坏死
初次感染
未免 疫激活
上皮样细胞
致敏T细胞 干酪样坏死 淋巴细胞
吞噬、无杀菌活性 感染其他细胞
(二)基本病理变化
1.渗出为主病变(exudation) ● 机体抵抗力低, 菌量多和毒力强, 变态 反 应强时 ● 浆液性和浆液纤维素性炎 ● 早期为中性粒细胞,很快由巨噬细胞取 代,渗出物和巨噬细胞内含结核杆菌 ● 好发于肺, 胸膜, 滑膜, 脑膜 ● 结局:渗出物完全吸收; 转变为以增生 为主;或以坏死为主病变
(一) 原发性肺结核病 (Primary pulmonar tuberculosis)初次感染结核杆
菌所致,多发生于儿童,偶见未感染过结核杆菌的青 年和成人。 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 1.原发病灶(常为一个)多为于肺上叶下部,下叶上 部近胸膜处;病灶中心干酪样坏死; 1-1.5cm灰白色病 灶; 2.缺乏免疫力, 细菌迅速进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引流 到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 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累的淋巴结常为数个,肿大并可融合。
第二十三章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由病
原微生物入侵人体所引起的能传播给他 人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并在人群中引起 局部或广泛的流行。引起传染病的病原 微生物有朊病毒、病毒、细菌、立克次 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和 寄生虫等,其中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称 为寄生虫病(parasitosis)。
长, 波动性,需治

(三)血源性结核病 1.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acute systemic miliary tuberculosis) 2. 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chronic systemic miliary tuberculosis 3. 急性肺粟粒性结核(acute) 4. 慢性肺粟粒性结核(chronic) 5. 肺外器官结核病(肠道、肾脏、脊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


狂犬病即疯狗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 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 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一般认 为口边出白色泡沫的疯狗咬到传染,其实猫,浣 熊,狐狸或蝙蝠等也可能患病并传染。 患病的动物经常变得非常野蛮,在唾液里的病毒 从咬破的伤口进入下一个病人。狂犬病从一个人 传到另外一个人极为少见,患狂犬病的人类患者 多数会发病身亡,在1971年有1个痊愈的病例。
8
2018/12/7
9
2018/12/7
10
2018/12/7
11
2018/12/7
12
第一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免疫系统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 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 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018/12/7
13
2018/12/7

2018/12/7 19
2018/12/7
20
彩衣吹笛人
著名的“彩衣吹笛人”的传说就源自遭鼠疫重创的 德国城镇。 相传1284年,德国城镇哈莫尔恩正值老鼠 泛滥。 一位吹笛人来到这里并答应帮城里人驱逐这些 老鼠,报酬是一千枚金币。 他用美妙的笛声将老鼠们 催眠,把它们领到河边,老鼠们便排着长队乖乖地自投 河中。 事后镇长却食言,只给了吹笛手五十枚金币,还嘲 笑他异想天开。 吹笛手脸色一沉,再次吹起了他的魔 笛,这回被催眠的不是老鼠,而是全镇的孩子们。 吹 笛手把孩子们领进山脚下的一个山洞,从此就消失了。 19世纪格林兄弟把这个传说写成了童话,还给它赋 予了一层寓意:邪恶专门降临在不遵守诺言的人的身上 21 2018/12/7 。
3
非典
2018/12/7
4
2018/12/7
5
2018/12/7
6
2018/12/7
7
禽流感

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是由禽甲 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人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 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 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2018/12/7
24
2018/12/7
3 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
(1) 基础免疫★ : 一般6个月以上的乳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已逐渐消失, 容易感染疾病。为了达到保护的目的,选择几种对小儿威 胁较大的传染病疫苗,在短期内接种到小儿体内,使他们 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这种初次接种叫基础免疫。 由于疫苗种类不同,完成基础免疫所接种的次数也有所 区别,一般,活疫(菌)苗,因免疫效果好,只需接种一 次就可达到基础免疫的效果。死疫(菌)苗,因免疫效果 较差,必须接种几次才能达到基础免疫的效果。
22
2018/12/7
2.几种疫苗的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1)卡介苗 (2)乙肝疫苗 (3)百白破三联制剂 (4)脊髓灰质炎疫苗 (5)麻疹减毒活疫苗
2018/12/7
23
卡介苗的由来:


20世纪初,法国有两位细菌学家——卡默德和介兰, 他们共同试制成功了预防结核菌的人工疫苗,又称“卡介 苗”。 那是秋天的一个下午,卡默德和介兰走在巴黎近郊的 马波泰农场的一条小路上做实验,试图把结核杆菌接种到 两只公羊身上,但每次都失败了。走着走着,他们发现田 里的玉米杆儿很矮,穗儿又小,便关心的问旁边的农场主: “这些玉米是不是缺乏肥料呢?”农场说:“不是,先生。 这玉米引种到这里已经十几代了,可能有些退化了。” “什么?请您再说一遍!”农场主笑着说:“是退化了, 一代不如一代啦!”看着匆匆离去的两个人,他觉得很好 笑。 卡默德和介兰从从玉米的退化马上联想到:如果把毒 性强烈的结核杆菌一代代培养下去,它的毒性是否也会退 化呢?用已退化了毒性的结核杆菌再注射到人体中,不就 可以既不伤害人体,也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了吗?两位科 学家足足花了13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培育了第230代被驯 服的结核杆菌,作为人工疫苗!
182018/12/7Fra bibliotek黑死病
黑死病,是一种古老的烈性传染病,在全 球已经流行了近两千年,曾经有过三次大 的流行,夺走了全球大约3亿人的生命。 起源于亚洲西南部,一说起源于黑海城市 卡法,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整个欧洲,而 “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当时 那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 亡,根据估计,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纪欧 洲约有占人口总数30%的人死于黑死病。
14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三 个部分。 (1)免疫器官 ①胸腺 ②脾脏 ③淋巴结及其他淋巴组织 (2)免疫活性细胞 ①T淋巴细胞 ②B淋巴细胞 (3)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主要有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组成,在体液免疫 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球蛋白(抗体): IgG\ IgA\IgM \IgD\ IgE ,IgG是 最主要的抗体
第五章_传染病和寄 生虫病
前言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
麻疹 白喉 脊髓灰质炎
2018/12/7
2
2018/12/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 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 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以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等为 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家庭和医院有 显著的聚集现象。首发病例,也是全球首例。 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 流行态势。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 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 916例。
2018/12/7
17
(二)计划免疫 概念 :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 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致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 目的。 1.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种类 (1)自动免疫制剂 ①菌苗,分死菌苗和活菌苗两种。 ②疫苗,分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类。 ③类毒素 (2)被动免疫制剂 ①丙种球蛋白 ②免疫血清(如狂犬病抗病毒血清)
2018/12/7 15
3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感染
自身稳定 免疫监视
2018/12/7
16
4 免疫作用的种类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和体液的防御作用 血脑屏障作用
(2)特异性免疫(致病体进入身体后激发身体形 成抗体)


自动免疫:持续时间久,时为终身 被动免疫:持续时间段,为一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