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秋《工程抗震》毕业清考大作业及要求

合集下载

大工14秋《建筑施工》毕业清考在线测试

大工14秋《建筑施工》毕业清考在线测试

大工14秋《建筑施工》毕业清考在线测试
一、单选题
1. 在吊车梁吊装时,()法适用于吊车梁数量多、纵轴长、使用其它方法不易拉紧的情况下。

A. 仪器放线法
B. 拉钢丝法
C. 双机抬吊滑行法
D. 单机旋转法
正确答案:A
2. 液压张拉千斤顶,按使用功能不同可分为()。

A. 拉杆式千斤顶、穿心式千斤顶、锥锚式千斤顶和台座式千斤顶
B. 单作用千斤顶和双作用千斤顶
C. 小吨位、中吨位和大吨位千斤顶
D. YC20D、YC60和YC120型千斤顶
正确答案:B
3. 中小型砌块砌体施工过程中,铺浆应均匀平整,其长度一般不超过()m(如在炎热或寒冷季节应符合设计要求或适当缩短)。

A. 5m
B. 3m
C. 10m
D. 6m
正确答案:A
4. 履带式起重机的稳定性应当以起重机处于()的状态时进行运算。

A. 最好状态即稳定性最好时
B. 机身与行驶方向平行时
C. 起重臂与机身垂直时
D. 最不利工作状态即稳定性最差时
正确答案:D
5.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其中断面法适用于()。

A. 地形较为平坦、面积较大的场地
B. 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
C. 基槽场地
D. 基坑场地
正确答案:B
6. 防水混凝土抗渗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裂缝宽度应控制在()以内,迎水面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大工13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大工13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大工13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域,场地为Ⅰ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结构层高和重力代表值见下图。

取一榀典型框架进行分析,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56s 。

求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4m 4m 4m4900kN G =3900kN G =2900kNG =11200kNG =4m4m5600kNG =题目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121200kN G G ==,14m H =,28m H =。

自振周期1 1.028s T =,20.393s T =,第一振型、第二振型如下图所示。

1H 2H 1.0001.6181.0000.6182111 1.000x =;12 1.618x =;21 1.000x =;220.618x=-建筑场地为Ⅱ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结构阻尼比为0.05ς=。

确定多遇水平地震作用ij F ,并绘制地震剪力图。

题目三:论述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的具体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题目四: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与联系? 题目五:多层砌体结构选型与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请逐一详细阐述。

作业具体要求: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 奥鹏卡号(学号) 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1]VIP );离线作业需用word 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 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 文档无需压缩。

大工14秋《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2-4可直接上交

大工14秋《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2-4可直接上交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学习中心:奥鹏中心姓名:***学号:******题目二: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题目四:一般结构应进行哪些抗震验算?题目二: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某7层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在地面下2m,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典型地层条件如下表所示,拟建场地地下水深度为1.00m。

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

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计算;据 4.3.3 条,4.3.4 条:第 2 层和第 4 层可判为不液化,N0=6.0,判别深度为15m。

Ncr=N0[0.9+0.1(ds-dw)] 3 / pc 4.0m 处:Ncr=6[0.9+0.1(4.0-1.0)] 3 / 3 =7.2 5.5m 处:Ncr=6[0.9+0.1(5.5-1.0)] 3 / 3 =8.1 液化点为4.0m 和 5.5m 两点,土层及其权函数关系如下图: 4.0m 保准贯入点代表的土层范围为 3.0m 至(4+5.5)/2=4.75m=4.75m;5.5m保准贯入点代表的土层范围为 4.75m 至7.0m,根据 4.3.5 条规定:液化指数I 为:I LE=∑(1-Ni/Ncri)diWiLE=(1-5/7.5)*1.75*10+(1-7/8.1)*0.25*10+(1-7/8.1)*1*9.5 =6.98题目四:一般结构应进行哪些抗震验算?为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规范规定进行下列内容的抗震验算:①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以防止非结构构件(隔墙、幕墙、建筑装饰等)破坏。

②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构件破坏。

③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学习中心:姓名:学号:题目XX:题目XX:。

大工20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大工20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大工20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处于8度地区(地震加速度为0.2g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 0.16α=),Ⅰ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g 0.25s T =),结构阻尼比0.05ξ=。

基本自振周期10.433s T =。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表如下所示。

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多遇地震下作用在结构各楼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力。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表 ()g s T1g 1.4T T > 1g 1.4T T ≤ 0.35≤10.080.07T + 不考虑0.35~0.5510.080.01T + 0.55> 10.080.02T -题目二: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某7层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在地面下2m,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典型地层条件如下表所示,拟建场地地下水深度为1.00m。

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

题目三: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题目四:一般结构应进行哪些抗震验算?题目五:框架梁和柱的纵筋、箍筋配置分别有哪些要求?作业具体要求: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大工14秋《工程隔音》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工14秋《工程隔音》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工14秋《工程隔音》大作业题目及要

题目
设计并分析一个建筑物的隔音系统,以减少来自外部环境的噪音对建筑内部的干扰。

要求
1. 确定建筑物的噪音源,例如道路交通、机械设备等,并分析其特点和噪音频率范围。

2. 形成减少噪音传播的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结构、材料选择、隔音层厚度、隔音墙等,并解释其有效性。

3. 使用合适的模拟软件或计算工具,对建筑物在设计方案下的隔音性能进行仿真和分析。

评估设计方案的隔音效果,包括噪音减弱程度、频率响应等。

4. 在文档中说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升隔音性能。

5. 团队合作完成,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并在文档中
注明每位成员的贡献。

6. 文档要求清晰、结构完整,包含标题、目录、引言、主体内容、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7. 文档长度不少于800字,并使用合适的图表和图片来支持说明。

以上是大工14秋《工程隔音》大作业的题目和要求,请按照
要求认真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文档。

祝你顺利完成作业!。

大工15春《工程抗震》大作业

大工15春《工程抗震》大作业

大工15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题目一: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某一高层建筑物箱形基础建于天然地基上,基底标高-6.0m,地下水埋深-8.0m,如图所示:地震烈度为8.0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为判定液化等级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计算液化指数并划分液化等级。

题目二:底部剪力法。

某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7度区域,场地为U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结构首层层高4m其余各层层高3m经质量集中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 900kN ,G2G3G4G5700kN , G6650kN。

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65s,阻尼比为0.05。

求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题目三:简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计算范围及计算方法。

题目四: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哪些要求?题目五:简述框架一抗震墙结构设计要点及设计的基本假定。

作业具体要求:1.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5年9月2日前。

3.正文格式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注意:作业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

大工14秋《工程电气》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工14秋《工程电气》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工14秋《工程电气》大作业题目及要

1. 题目要求
本次工程电气课程的大作业要求如下:
1. 选择一个真实的工程电气案例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2. 对所选案例或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和相关方案。

3. 提出解决方案或设计,并进行详细的论述和说明。

4. 结合理论和实践,对方案或设计进行评价和优化。

5. 撰写一份完整的技术报告,包括清晰的目录和结构。

2. 文档要求
本次大作业的文档要求如下:
1. 文档总字数不少于800字。

2. 使用合适的各级标题和段落,使文档结构清晰和易读。

3. 文档中应包含相关的引用和参考文献,确保内容的可信度和可查证性。

4. 语言简练清晰,避免内容的冗余和重复。

3. 提示和建议
完成本次大作业时,请注意以下提示和建议:
1. 选择一个感兴趣且有实际意义的案例或问题,以提高自己的研究热情和动力。

2. 充分调研和分析所选案例或问题,深入理解其背景和相关知识。

3. 提出解决方案或设计时,要考虑实际可行性和可实现性。

4. 对方案或设计进行评价和优化时,充分利用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工具。

5. 在撰写技术报告时,要注意信息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表达清晰明了。

希望你能够通过本次大作业,巩固和运用你在工程电气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祝你成功!。

14秋学期东大《结构抗震设计》在线作业

14秋学期东大《结构抗震设计》在线作业

14秋学期东大《结构抗震设计》在线作业14秋学期《结构抗震设计》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判断题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一、单选题(共8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 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纵向窗间墙最小宽度A. 7度为1.0mB. 8度为1.2mC. 不考虑设防烈度,均为1.2mD. 不考虑设防烈度,均为1.5m满分:5 分得分:52.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A.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满分:5 分得分:53. 关于抗震设防目标A. “小震不坏”是指遭遇到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房屋不坏B.“中震可修”是指遭遇到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房屋可修C. “大震不倒”是指遭遇到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房屋不倒D. “大震不倒”是指遭遇到任何地震房屋都不倒塌满分:5 分得分:54. 地震发生时第一个地震波的发源点称为A. 震中B. 震源C. 震中区D. 发震区满分:5 分得分:55. 关于基本烈度A. 大体相当于30年超越概率约为2—3%的烈度B. 大体相当于50年超越概率约为10%的烈度C. 大体相当于100年超越概率约为10%的烈度D. 大体相当于100年超越概率约为63%的烈度满分:5 分得分:56. 关于结构的抗震等级,下列说法错误的为A. 决定抗震等级时所考虑的设防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可能不一致B. 只有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才需划分结构的抗震等级C. 房屋高度是划分结构抗震等级的条件之一D. 抗震等级愈小,要求采取的抗震措施愈严格满分:5 分得分:57.决定多高层钢筋砼房屋防震缝宽度的因素有Ⅰ、建筑的重要性Ⅱ、建筑物的高度Ⅲ、场地类别Ⅳ、结构类型Ⅴ、设防烈度Ⅵ、楼面活荷载的大小A. Ⅰ、Ⅲ、ⅤB. Ⅱ、Ⅳ、ⅥC. Ⅱ、Ⅳ、ⅤD. Ⅰ、Ⅲ、Ⅵ满分:5 分得分:58. 对于不考虑抗侧力作用的框架砌体填充墙A. 宜先砌墙后浇框架B. 应通过拉筋与框架柱连接C. 当墙长度大于5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钢筋混凝土系梁D. 当墙高超过4m时,墙顶部与梁宜有拉结措施满分:5 分得分:5二、判断题(共12 道试题,共60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工14秋《工程抗震》毕业清考大作业及要求 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
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钢筋混凝土5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3m ,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1500kN G =,2550kN G =,3580kN G =,4600kN G =,5450kN G =。

结构阻尼比0.05ξ=,自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3580kN
=2550kN
=1500kN
=(a )计算简图4600kN
=5450kN
=
题目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某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阻尼比0.05ξ=,部分尺寸如下图所示。

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1200kN G =,21000kN G =,3650kN G =,场地土Ⅱ类,设
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地震分组在第二组。

现算得前3
个振型的自振周期为
10.68s
T=,
20.24s
T=,
30.16s
T=,振型如下图所示。

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该框架结构的层间地震剪力标准值。

3
2
1
2.148
1.735
1.000 1.000 1.000
-1.138 1.467
0.139-1.316
(a)框架(b)计算简图(c)第一振型(d)第二振型(e)第三振型
题目三:怎样判断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土的液化严重程度,并简述抗液化措施。

题目四:什么叫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
题目五: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防震缝设计有哪些要求?
作业具体要求:
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
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
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
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
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4年10月23日前。

3. 正文格式
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注意:
作业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

上交往年作业题目或者其他科目作业的,成绩以零分计。

引用他人文章的内容,需在文中标注编号,文章最后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

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20%。

鼓励大家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给出相关数据,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学习中心:
姓名:
学号:
题目XX:
题目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