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螺纹连接的咬死现象及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预防螺栓咬死及解决方法

浅谈预防螺栓咬死及解决方法

浅谈预防螺栓咬死及解决方法锁死常常发生在不锈钢,铝合金及钛合金制的紧固件上,当不锈钢紧固件被锁紧时,牙纹间所产生的压力与热力会破坏并抹去其间的氧化铬层,使得金属牙纹直接发生阻塞/剪切,进而发生黏着的现象。

当黏着现象持续发生时(通常不超过一圈完整牙径),将使得紧固件完全锁死,再也无法卸下或锁上。

通常这一系列的阻塞→剪切→黏着→锁死的一连串动作就发生在短短的几秒钟。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本文主要从产生螺栓咬死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找出预防措施,最终针对螺栓咬死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标签:螺栓;咬死;咬死原因;解决方法1、产生咬死现象的原因操作者没有正确选择产品,在使用前应先确认产品的机械性能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如螺栓的抗拉强度和螺母的安全负荷),另外螺栓的长度选择应恰当,以旋紧后露出螺母3~4个牙距为准。

在工作过程中未能及时检查螺栓的工作状态。

操作者欠缺基本的钳工知识,当螺栓不能继续旋入时未及时停止操作仍继续施加预紧力。

施力方向角度错误,螺母必须垂直于螺栓的轴线进行旋合,切勿倾斜施拧,第二次装配前螺纹有过损伤或装配时未涂高温防烧剂、润滑剂或二硫化钼等而盲目地旋上螺母,导致螺纹咬死。

拆卸时加热工艺不正确,使螺纹部分温度过高而涨死。

螺栓长期在高温下工作,表面氧化皮较厚,螺栓与螺纹间较大的挤压力形成坚硬的氧化膜。

氧化膜拉破时在螺纹表面拉出毛刺,造成螺纹咬死。

螺栓加工质量不够高,粗糙度太差,螺纹间配合间隙小。

螺栓头部标记的数字“88”“109”,分别代表螺栓的强度等级8.8级和10.9级。

牙纹粗糙或有异物沾粘,如有焊点及其它金属屑夹在牙纹间,常会导致锁死。

第二次装配时螺纹未清理干净,螺纹上有毛刺,表面粗糙。

针对不锈钢螺栓,超过螺栓本身的力矩值,导致超拧。

预紧速度过快导致螺栓咬死,尽可能选用扭力扳手或套筒扳手,避免使用活动扳手或电动扳手。

因为电动扳手常导致紧固速度过快,温度急速上升而锁死。

2、预防措施使用之前先确认产品的机械性能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如螺栓的抗拉强度和螺母的安全负荷),按照工艺文件规定选择正确的螺栓等级。

关于核电厂螺栓螺纹咬死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关于核电厂螺栓螺纹咬死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关于核电厂螺栓螺纹咬死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摘要:为了保障核电厂设备正常运行,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确保螺栓紧固件的安全性,但是实际上螺栓螺纹咬死现象经常发生,而导致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来来自各方面。

因而本文对螺纹咬死现象发生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规避螺栓螺纹咬死现象的出现,既能够提高核电厂生产效益,又能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电厂;螺栓螺纹;咬死现象;原因分析;应对前言:螺栓作为核电厂最常使用到的紧固件,其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关乎电厂效益,实际上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因螺栓螺纹咬死无法提高生产效益的现象时常发生。

为了解决问题,笔者针对核电厂螺栓螺纹咬死现象发生的原因加以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观点,希望就此提高核电厂检修效率及缩短检修时间,进而提高螺栓的使用效率,帮助核电厂实现经济利润增长的目标。

一、核电厂螺栓螺纹咬死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一)螺栓润滑问题核电厂运营中仍旧会存在问题,特别是螺栓螺纹咬死现象,这将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中因螺栓润滑问题导致螺栓螺纹咬死现象比较常见,对于核电厂而言,适当的对螺栓螺纹部位进行均匀的润滑,不仅可以延长螺纹使用寿命,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益,但是实际上对螺纹部位润滑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另外,虽然部分核电厂对螺栓部位进行适当的润滑,但是实际上由于润滑剂选择不合适,无法起到对螺纹部位保护的目的,久而久之都会因螺纹部位长期的打磨而出现破损,直接影响了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螺栓清理不到位螺栓清理不到位,也是致使螺栓螺纹咬死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核电厂需要重视。

螺栓是电厂中的重要紧固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面也会附着灰尘,倘若检修人员没有定期对其进行清理,很容易因表面附着大量异物,在运转过程中使螺纹温度升高,间接使螺栓胀死并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间接也会威胁到电厂的经济效益。

另外,由于工作人员在对螺纹检查时清理不够彻底,使得螺纹内部有杂物或者是伤痕,同样会引发螺栓螺纹咬死现象。

大直径螺栓拉伸咬死问题研究

大直径螺栓拉伸咬死问题研究
螺 纹 测 量 量 具 而 增 加 了制 造 成 本 。 为降低制造成本及主螺栓 、螺母 制造难度,将主螺栓和螺纹修
对于 同种材料 螺栓 、螺母的咬死情况,螺栓变形量只与螺母厚 度有关 ;而螺母厚度 与螺 纹的尺 寸有直接 关系,所以,当螺栓 规格 较大时 ,螺母厚度也较大 ,一般要考虑螺纹预紧时的咬死现象。 经过分析 ,螺栓 螺母 之间间隙只取决于螺栓中径及其偏 差,对 于主螺栓 M 1 1 0 ×4 - 5 g 、主螺母 M 1 l O ×4 - 5 H ,其可能 出现的最小间隙 时 ,螺栓达到基本偏差上偏差 e s = O . 0 6 , 螺母达 到下偏差 E I = O , 即此 时螺栓螺母既能满足设计要求 ,又能使螺栓螺母间隙最小。 注 :此情况与螺纹公差等级无关 。 螺纹 中径 的基 本偏 差,使得螺栓与螺母之间出现装配时需要的 间隙 ,因螺栓螺母咬 死问题 只与其 轴向间隙大小有关,本次只给出 轴 向间隙 ,对 于 6 O度螺纹 ,其 间隙大小为:
应力 ( 许 用 应 力 强 度 ×K )及 螺 母 厚 度 有 关 。
栓连接 成为必不可少的连接方式。螺栓、螺母设计在 直接 选用标 准 件 的同时 ,需要 对有些螺栓螺母参数进行一定修正 ,如选 用标 准件 大直径螺栓 螺母 预紧过程 中可能会存在咬死现 象;本文介 绍了螺栓 拉伸机在 大直径螺纹预 紧过程 中可能 出现咬死现 象的原 因,通过 对 螺栓参数 的分析 ,找 出问题的相关 因素 ,并提 出规避此 类问题 的办 法,为螺栓 选型及设计提供参 考依据 。


t .
螺 母 设 计 时 ,如 果螺 母厚 度 取 N 倍 的 螺栓 公称 直 径 , 以 S A 5 4 0 一 B 2 4 一 C 1 . 3材料的螺栓为例 ,如基本偏差螺纹公差等级选 用为 螺栓 g 、螺母 H的形式,出现可能咬死 的最小螺栓直径 D 计算方法

压裂管汇螺栓松动事故案例

压裂管汇螺栓松动事故案例

压裂管汇螺栓松动事故案例
首先,让我们从事故的原因方面来看。

压裂管汇螺栓松动事故
通常由于以下原因之一造成,螺纹连接不牢固、螺栓松动、螺栓材
料质量不合格、安装不当、设备老化等。

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螺栓
松动,从而影响管汇的密封性能,最终引发事故。

其次,我们需要从事故的影响方面来看。

一旦发生压裂管汇螺
栓松动事故,可能会导致油田生产中断,造成生产损失。

更为严重
的是,如果泄漏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可能会引发环境保护部门的
处罚,对公司形象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事故还可能导致工
人受伤甚至死亡,给企业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再者,我们需要从防范措施方面来看。

为了避免压裂管汇螺栓
松动事故的发生,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定期检查螺栓连接
的紧固情况,确保螺栓材料符合标准,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此外,企业还可以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如超
声波检测、磁粉探伤等,及时发现螺栓松动的迹象,做好预防工作。

综上所述,压裂管汇螺栓松动事故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避免类似事故
的发生。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这类事故的发生。

管道螺纹连接的咬死现象及原因分析

管道螺纹连接的咬死现象及原因分析

管道螺纹连接的咬死现象及原因分析作者:李双燕来源:《工业设计》2016年第09期摘要:本文根据依托项目的经验反馈,针对核电站现场安装的工艺管道的螺纹连接发生咬死现象,对产生咬死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查阅了《管螺纹通用要求》的规定,分析内、外螺纹的加工制造精度,提出应保证公差要求。

并分别从螺纹制造、材料、拧紧力矩等内部和外部原因分析,给出预防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管道;螺纹连接;咬死;原因分析1引言AP系列核电站工艺管道的疏水、放气和试验接管,设计时一般采用管道与管帽(或堵头)螺纹连接,当系统调试或各类试验阶段,打开管帽,进行系统地放气或疏水,满足系统功能要求。

2现状目前根据依托项目的现场反馈,安装公司按ASME B1.20.1(管螺纹通用要求)的1.3节规定螺纹连接需要使用密封剂,而相关设计文件未作说明,海阳一期项目指定Grafoil GTS品牌作为密封剂,兼有一定润滑功能,防止安装拧紧时发生咬死,但水压试验时,螺纹连接处发生泄漏,整体密封效果差,三门现场反馈采取的补救措施是采用GB/T 50235推荐的方法,在螺纹连接处缠绕聚四氟乙烯生胶带,防止咬死,保证密封。

同时规范规定密封剂或润滑剂不能对输送的流体或钢制管道材料产生不良影响;密封焊的螺纹接头不得使用螺纹保护剂和密封材料等。

3原因分析碳钢管道螺纹连接时,因为材料硬度较大,一般不易发生咬死现象,以下主要分析不锈钢管道螺纹连接发生咬死的原因:(1)不锈钢螺纹连接之所以经常发生咬死,主要是由于不锈钢本身在表面受到破坏时,会在金属表面产生氧化层来防止进一步的、更深入的损伤,由于不锈钢及其合金的这种防锈蚀性,使得不锈钢螺纹连接咬死的情况极易发生。

(2)当不锈钢螺纹连接拆卸时,螺纹牙间的相互运动所产生的压力和摩擦力会破坏并抹去螺纹牙上的氧化膜层,而摩擦产生的热能将加剧氧化膜层的损坏速度。

氧化膜层的损坏使得金属牙纹直接发生相互作用力,进而发生粘着现象,螺纹连接将完全锁死,无法拆卸。

螺纹卡死分析报告

螺纹卡死分析报告

螺纹卡死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螺纹卡死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该问题。

螺纹卡死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故障,它会导致设备停止工作,影响生产效率。

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提出解决方案,帮助您避免或迅速解决类似问题。

2. 背景在螺纹连接中,螺纹的卡死是指由于摩擦力过大而导致螺纹无法旋转或拆卸。

螺纹卡死可能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包括材料选择、制造工艺、使用环境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解决螺纹卡死问题至关重要。

3. 分析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分析螺纹卡死问题:1.观察和记录卡死螺纹的情况和现象;2.检查相关设备的使用手册和规范;3.进行材料测试和实验;4.分析相关数据和结果。

4. 分析结果经过对螺纹卡死问题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材料选择不当:如果螺纹材料硬度过高或表面润滑不良,会增加螺纹卡死的风险;2.制造工艺问题:螺纹加工精度不足、表面粗糙度过高等制造工艺问题可能导致螺纹卡死;3.使用环境影响: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螺纹卡死。

5. 解决方案针对螺纹卡死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螺纹材料,确保其硬度和润滑性满足要求;2.优化制造工艺:加强对螺纹加工工艺的控制,提高加工精度,减少表面粗糙度,避免因制造工艺问题导致的螺纹卡死;3.控制使用环境:在使用螺纹连接的设备时,控制工作温度和湿度,避免极端环境对螺纹的影响。

6. 结论螺纹卡死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故障,但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避免或迅速解决这一问题。

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制造工艺以及控制使用环境,对于避免螺纹卡死现象至关重要。

希望本报告提供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螺纹卡死问题,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如需更多信息或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以上是对螺纹卡死分析的报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阅读!参考文献[1] Smith, J. K., & Johnson, L. M. (2018). Thread Failure Analysis.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45(2), 123-135.[2] Brown, R. S., & Davis, M. G. (2019). Investigation of Thread Seizure in Industrial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56(4), 567-579.。

螺纹失效的原因

螺纹失效的原因

螺纹失效的原因螺纹失效是指螺纹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或无法继续正常工作的状态。

螺纹失效可能会导致螺纹连接的失效,从而影响到整个设备或系统的运行。

螺纹失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过载:当螺纹连接承受超过其设计负荷的力时,会导致螺纹失效。

这可能是由于过大的力或扭矩施加在螺纹上,使其无法承受压力。

这种情况下,螺纹可能会出现塑性变形、疲劳开裂或断裂等问题。

2. 不当装配:螺纹连接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正确安装和拆卸,否则可能会导致螺纹失效。

例如,过紧或过松的装配可能会导致螺纹连接的脱落或松动,进而引发螺纹失效。

3. 腐蚀和磨损:螺纹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腐蚀和磨损的影响。

腐蚀可以导致螺纹表面的金属损失,磨损可能会导致螺纹表面的磨损和疲劳开裂。

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螺纹连接的失效。

4. 材料选择不当:螺纹连接的材料应根据具体应用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材料不适合工作环境或负荷要求,可能会导致螺纹连接的失效。

例如,如果材料的强度不足以承受应力,可能会导致螺纹断裂。

5. 设计缺陷:螺纹连接的设计也可能会导致螺纹失效。

例如,设计不合理的螺纹剖面、螺纹过浅或过深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螺纹连接的失效。

此外,设计不合理的螺纹连接可能会导致应力集中,进而引发螺纹失效。

6. 温度变化:螺纹连接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可能会发生失效。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螺纹连接的热胀冷缩,从而导致螺纹松动或紧固力的变化,进而导致螺纹失效。

为了避免螺纹失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正确的装配和拆卸过程,避免过紧或过松的装配。

2. 选择适当的材料,确保其能够承受应力和工作环境的要求。

3. 对螺纹连接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和紧固力的调整。

4.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螺纹连接的应力分布和应力集中的问题,确保设计合理。

5. 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热胀冷缩引起的问题,例如使用膨胀节或温度补偿装置。

螺纹失效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过载、不当装配、腐蚀和磨损、材料选择不当、设计缺陷和温度变化等。

15-5PH_不锈钢螺纹连接咬死原因分析

15-5PH_不锈钢螺纹连接咬死原因分析

第 11 组试验结果如下 :不涂咬合剂,按步骤 2 装试,
以 拧 紧 力 矩 值 750N·m、1000N·m、1250N·m、1500N·m、
1750N·m 和 2000N·m 带预紧装试。2000N·m 时,开始几次
螺纹表面局部起丝,旋出紧涩,脱屑严重,第 5 次出现咬
合。
第 12~13 组试验结果如下 :不涂咬合剂,按步骤 2 装
合,螺纹表面正常,旋合正常。不涂咬合剂,
按步骤 3 以拧紧力矩值 750N·m、1250N·m 带
预紧装试,第 8 组在 1250N·m 时出现咬合,
第 9 组在 1500N·m 时未出现咬合。第 9 组按
步骤 4 进行 2000N·m 带预紧装试,轴向重复
加载 10 次 96kN 载荷,拆卸旋合正常。最后
不涂咬合剂,按步骤 3 以拧紧力矩值 750N·m、1250N·m 带
预紧装试,第 14/16 组螺纹未咬合,外螺纹轻微脱屑,旋合
正常。第 15 组在 2000N·m 时螺纹咬合。
第 18~20 组试验结果如下 :不涂咬合剂,按步骤 2 装
试,第 18 组进行 750N·m 带预紧装试时,螺纹表面有铁屑,
针对影响因子设计验证试验,进行重复装配试验。对比20组不同加载载荷值和涂覆层,明确了15-5PH 不锈钢材
料零件连接设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措施,为后续型号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15-5PH ;螺纹连接 ;咬死
中图分类号 :TH 142
文献标志码 :A
15-5PH 不锈钢(0Cr15Ni5Cu4Nb)材料属于高强度结 构钢,含碳量低,可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优良,具有高强 度、高抗氧化性、良好的切屑加工性及高韧性的特点 [1],常 用于起落架作动筒内主要承力部件。国内某型号起落架作动 筒结构大量采用了沉淀硬化不锈钢 15-5PH。但在进行零件 安装检查装过程中,出现了螺纹连接卡滞、多次粘连及咬死 现象。这些螺纹连接件是作动筒的关键零部件,其失效会严 重影响产品交付检修进度和经济效应,危害极大。针对该 事故,技术人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该紧固件使用的环境条 件,从螺纹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热处理 [2]、表处理、预 紧力、加载载荷力值及是否加装垫片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针对试验结果提出了预防和改善 15-5PH 不锈钢螺纹连接咬 死问题的解决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锈钢螺纹连接之所以经常发生咬死主要由于不锈钢本身在表面受到破坏时会在金属表面产生氧化层来防止进一步的更深入的损伤由于不锈钢及其合金的这种防锈蚀性使得不锈钢螺纹连接咬死的情况极易发生
管道螺纹连接的咬死现象及原因分析
李双燕 1,2 1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33 2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200233
双色注塑成型技术选用两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注塑,因此对于两种 不同材料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一般选用的是两种颜色不同的 塑料,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注塑成品的强度和耐用度,同时使其更加容 易融合成型。但是特殊用处的制品可能需要利用到两种材料性质差异 极大的情况,这就需要解决两种较大差异材料的融合难度大的问题。 主要是会出现分层现象和脱落问题,这对注塑品是致命的打击,因此 对于收缩率和界面不同作用条件,需要进行细致的考虑,更要调节好 材料的使用比例。 3.1.2 制品内部结构和形状的设计
摘 要:本文根据依托项目的经验反馈,针对核电站现场安装的工艺管道的螺纹连接发生咬死现象,对产生咬死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查阅了《管
螺纹通用要求》的规定,分析内、外螺纹的加工制造精度,提出应保证公差要求。并分别从螺纹制造、材料、拧紧力矩等内部和外部原因分析,
给出预防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管道;螺纹连接;咬死 ;原因分析
ASME B1.20.1 管螺纹通用要求的 1.6 节规定了削平高度极限值, 参见图 1 和表 1。
作者简介: 李双燕 /1980 年生 / 女 / 上海人 / 本科 / 工程师 / 研究方向为核电站工艺布置
160 丨学术平台丨工业技术与实践
图 2 美国国家标准关于 NPT 锥管螺纹的内、外螺纹的削平高度极限值 表 1 美国国家标准 NPT 锥管螺纹基本尺寸规格
双色注塑制品的结构和普通塑料制品的结构有着极大的不同,由 于使用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完成,其产品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特点, 这和普通注塑产品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同时在注塑前需要进行细致的 双色注塑品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两种材料的兼容特点,结合该塑料 制品面对的功能和使用环境来设计两种材料的混合比例和连接方式, 详细分析工艺的复杂程度,同时还要进行使用强度的考虑设计,以便 双色注塑产品能达到相关的材料标准和要求。 3.1.1 两种材料的选择
(3)控制拧紧工序,规定旋入、旋出的速度,避免速度过快,造 成螺纹密封面的损伤等;
(4)安装时保证相互配合零件的对中,防止偏心安装。
参考文献: [1] 李文顶 , 孔鸣杰 , 江文达 . 不锈钢螺纹连接损伤及咬死现象分析与解 决措施 [J]. 机电工程技术 ,2013. [2] 王培华 . 管道连接中常见安装通病的预防与控制 [J]. 南北桥 ,2008. [3]ASME 锅炉与压力容器委员会核动力分委员会 .ASME 第Ⅲ卷 核设 施部件建造规则 [S].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4]ASME 锅炉与压力容器委员会 .ASME B1.1 标准英制螺纹 [S]. 美 国 .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2003. [5]ASME 锅炉与压力容器委员会 .ASME B1.20.1 管螺纹通用要求 [S]. 美国 .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198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 工规范 [S]. 中国 . 中国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 ,2010.
提高螺纹强度和表面硬度,去除毛刺,螺纹表面的光滑度越高, 咬死的概率越低。应保证螺纹加工的质量,控制内外螺纹公差,保证 安装。
3 原因分析 碳钢管道螺纹连接时,因为材料硬度较大,一般不易发生咬死现象,
以下主要分析不锈钢管道螺纹连接发生咬死的原因: (1)不锈钢螺纹连接之所以经常发生咬死,主要是由于不锈钢本
身在表面受到破坏时,会在金属表面产生氧化层来防止进一步的、更 深入的损伤,由于不锈钢及其合金的这种防锈蚀性,使得不锈钢螺纹 连接咬死的情况极易发生。
(2)当不锈钢螺纹连接拆卸时,螺纹牙间的相互运动所产生的压 力和摩擦力会破坏并抹去螺纹牙上的氧化膜层,而摩擦产生的热能将 加剧氧化膜层的损坏速度。氧化膜层的损坏使得金属牙纹直接发生相 互作用力,进而发生粘着现象,螺纹连接将完全锁死,无法拆卸。
一导致咬死的关键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润滑剂后,扭力与预 紧力的关系也将相应改变。 4.2 热控制
配合过程中的拧紧力导致螺纹之间产生相互挤压,破坏形成的氧 化膜,导致摩擦力增大。应尽量选用合适的扳手,避免温度急剧上升 而锁死。 4.3 材料选型
相同不锈钢材料的配合比不同材料的配合更容易导致咬死现象 发生。 4.4 控制螺纹质量
1 引言 AP 系列核电站工艺管道的疏水、放气和试验接管,设计时一般采
用管道与管帽(或堵头)螺纹连接,当系统调试或各类试验阶段,打 开管帽,进行系统地放气或疏水,满足系统功能要求。
2 现状 目前根据依托项目的现场反馈,安装公司按 ASME B1.20.1(管
螺纹通用要求)的 1.3 节规定螺纹连接需要使用密封剂,而相关设计 文件未作说明,海阳一期项目指定 Grafoil GTS 品牌作为密封剂,兼有 一定润滑功能,防止安装拧紧时发生咬死,但水压试验时,螺纹连接 处发生泄漏,整体密封效果差,三门现场反馈采取的补救措施是采用 GB/T 50235 推荐的方法,在螺纹连接处缠绕聚四氟乙烯生胶带,防止 咬死,保证密封。同时规范规定密封剂或润滑剂不能对输送的流体或 钢制管道材料产生不良影响;密封焊的螺纹接头不得使用螺纹保护剂 和密封材料等。
(3)不锈钢螺纹连接咬死的外部原因为:压纹粗糙或者有异物粘 连,如果金属削夹在牙文间,常会导致锁死;用力太过或者拧紧过快; 施力方向角度错误,拧紧时未沿轴线旋合。
4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润滑能够减少摩擦力这
(a)外螺纹
(b)内螺纹
图 1 美国国家标准锥管螺纹基本结构
5 结论
额外摩擦力、装配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螺纹加工精度不够,是导 致螺纹咬死的主要原因;同时相似的材料、螺纹表面粗糙度和多余物 都能导致螺纹磨损会增加咬死的风险。因此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对螺纹精度、表面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用标准的量规、塞规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剔除不合格产品;
(2)选取合适的涂敷材料对连接螺纹进行涂敷,或采用适当的润 滑剂密封剂,减小螺纹旋入旋出的阻力;
(上接 159 页) 色注塑成型技术使用的模具和普通注塑成型的模具是不同的,这就要 求双色注塑成型技术材料使用参数要具有较高的熔料温度,以保证熔 料在注塑完成前不会提前固化,同时还要利用注射装置控制好原料的 压力,使其能够顺利到达模具的各个部分,从而达到注塑的目的。
3 双色注塑制品及模具设计要点 3.1 双色注塑制品的结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