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步练习 苏教必修2
高中生物同步训练案 (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含答案详解)

必修一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第2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1·道里区月考)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关于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B)A.每一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分类依据是R基不同C.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为人体内非必需氨基酸D.成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比婴儿多一种,为9种必需氨基酸[解析]每一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A错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分类依据是R基不同,B正确;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为人体内必需氨基酸,C 错误;成人体内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比婴儿的少一种(组氨酸),D错误。
2.(2021·哈尔滨期中)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D)A.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B.DNA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多样性C.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D.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耗能,转运和分泌过程不耗能[解析]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A正确;DNA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多样性,B正确;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后其含有的肽键没有断裂,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转运和分泌过程均需线粒体提供能量,D错误。
3.(2020·山东日照期末)下列关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B)A.蛋白质分子可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形成B.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是肽键的断裂造成的C.氨基酸数量及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D.多肽和蛋白质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解析]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是空间结构破坏造成的,没有造成肽键的断裂。
4.(2020·山东潍坊期中)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B)A.蛋白质中的氮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蛋白质中肽键的数量与蛋白质多样性有关C.胰岛素具有信息传递作用,可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D.血红蛋白中含有镁元素,可运输氧气或二氧化碳[解析]蛋白质中的氮主要存在于肽键中;蛋白质中肽键的数量与蛋白质多样性有关;胰岛素具有信息传递作用,但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可运输氧气或二氧化碳。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0分)[ID :137499]关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 .C 6H 5CH 2OH 和C 6H 5OH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 C .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2.(0分)[ID :137495]现有乙酸和23CH CHCH =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 .()1-a 7B .3a 4C .()61-a 7 D .()121-a 133.(0分)[ID :137474]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 氯仿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B .7.8g 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 AC .17.6g 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N AD .常温常压下,4.2gC 2H 4和C 9H 18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3N A4.(0分)[ID :1374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与D ,16O 与18O 互为同位素;H 216O 、D 216O 、H 218O 、D 218O 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 .在SiO 2晶体中,1个Si 原子和2个O 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 .HI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 ,所以HI 的沸点高于HFD .由IA 族和VIA 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可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5.(0分)[ID :137467]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甲烷和乙烷B .乙烷和乙烯C .溴苯和硝基苯D .葡萄糖和果糖 6.(0分)[ID :137465]利用反应5NaCl +2CO 2+2H 2O通电5NaClO +C 2H 4O (环氧乙烷)可实现低压高效电催化还原CO 2。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竞赛辅导练习生物化学习题(氨基酸和蛋白质)收集、整理:杨思想一、填空题:1、天然氨基酸中,不含不对称碳原子,故无旋光性。
2、常用于检测氨基酸的颜色反应是。
3、通常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中的、和(三字符表示)三种氨基酸残基有紫外吸收能力。
4、写出四种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和。
5、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是通过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和另一氨基酸的连接而形成的。
6、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16 %,如测得1g样品含氮量为10mg,则蛋白质含量为。
7、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和两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和,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8、蛋白质中的、和三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光吸收。
9、精氨酸的pI为10.76,将其溶于pH7的缓冲液,并置于电场中,则精氨酸应向电场的方向移动。
1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11、α-螺旋是由同一肽链的和间的键维持的,螺距为,每圈螺旋含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
天然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大都属于手螺旋。
12、球状蛋白质分子中有侧链的氨基酸残基长位于分子表面与水结合,而又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内部。
13、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中,在环状氨基酸和存在处局部螺旋结构中断。
14、氨基酸与茚三酮发生氧化脱羧脱氨反应生成色化合物,而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15、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肽键和二硫键;维持二级结构靠氢键;维持三、四级结构靠和,其中包括、和。
16、稳定蛋白质胶体的因素是和。
17、GSH 的中文名称是,活性基团是;生化功能是、、。
18、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在一定pH 条件下,不同蛋白质和不同,因而在电场中移动的和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得到分离。
19、加入低浓度中性盐可使蛋白质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而加入高浓度中性盐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并,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这种现象常用于。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同步练习题:5.2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同步练习题:5.2氨基酸蛋白质核酸1.下列有关氨基酸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氨基酸在人体中被分解,不能用于合成新蛋白质B.氨基酸包括甘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三种C.氨基酸的结构中一定含氨基和羧基,且氨基与羧基连在相邻的碳原子上D.氨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类物质2.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3.构成下列结构片段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为( )A.2种B.3种C.4种D.5种4.下列有关α-氨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简式一般可表示为B.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C.在酸性溶液中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存在D.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蛋白质5.要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应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A.饱和Na SO溶液 B.浓NaOH溶液C.少量NaCl D.浓24BaCl溶液26.尼龙-66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它是由己二酸和己二胺[H2N-(CH2)6-NH2]以相等的物质的量在-定条件下聚合而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尼龙-66的结构简式是B.合成尼龙-66的反应属于缩合聚合反应C.合成尼龙-66的反应基础是酯化反应D.尼龙-66的长链结构中含有肽键7.L-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 H O N,它可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其结构9114简式为下列关于L-多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属于α 氨基酸,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B.它能与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3C.它可以两分子间缩合形成分子式为C H O N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中有3个181862六元环D.它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等物质的量的L-多巴最多消耗的NaOH与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生石灰制成),它能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是(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C.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D.铜离子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9.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胱氨酸属于 -氨基酸B.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C.半胱氨酸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碱性气体D.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10.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评课稿

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评课稿一、引言《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是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材中的重要章节。
本文将对该单元进行评课,结合内容的组织方式、教材的编排、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材内容分析1. 知识点和概念的介绍《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首先对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清晰的定义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这些重要概念的初步理解。
2. 结构特点和性质解析教材接着深入分析了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详细讲解了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规则,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的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以及核酸的结构特点。
这些内容在帮助学生理解基础概念的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生物大分子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展示该单元还重点展示了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通过介绍这些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并加深了对生物大分子与生命活动间关系的理解。
三、教材优点分析1. 知识层次清晰教材在组织知识点时,从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生可以在逐步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逐步掌握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
2. 结构严谨教材结构严谨,每个概念都有明确的讲解和解读。
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较强,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3. 突出实际应用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将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知识的理论方面,还能够看到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了他们的应用能力。
四、教材不足分析1. 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教材的编排较为传统,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缺少探究性学习、实际操作和讨论等活动,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或实例不够充分教材的案例和实例较为有限,无法全面覆盖各种不同情况下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的应用。
这可能限制了学生对知识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3. 缺少拓展性内容教材在扩展内容方面较为欠缺,未能提供足够的拓展性内容供学生深度研究和学习。
2020年苏教版化学高中化学必修2课后练习(1)(有答案解析)

2020年苏教版化学必修2课后练习(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B.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逐渐增加D. 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2.与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的是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原子的核内中子数C.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D. 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B.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个C. 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 氧元素位于第2周期ⅥA族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的金属性比镁强B. 溴的非金属性比氯强C. 硝酸的酸性比磷酸弱D. 水的稳定性比氨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5.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在相同的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B都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C;D与冷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氢气,A、B、C、E四种金属分别投入到盐酸中,只有E不放出氢气,则这五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6.有A、B、C三种元素,已知B和A形成的化合物BA中,A的化合价为,B和C形成化合物,A、B、C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都是18。
写出各元素的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
写出A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7.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
第3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
ⅦA族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是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2 ——蛋白质和氨基酸

我
的妈妈
叫
阳 阳 我是由妈妈的耳朵
细胞培育出来的
基因工程-以DNA控制和蛋白质合成技术为核心
一、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有哪些?
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S、P等
蛋白质的性质
1.溶解性
有的蛋白质溶于水,如鸡蛋清;有的蛋白质难溶 与水,如丝、毛等。蛋白质溶于水或其他溶剂形 成的溶液是高分子溶液,它的分子较大,已经接 近或等于胶粒的大小,故有丁达尔现象。
【实验2】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里,缓慢加入饱和
CuSO4溶液,观察沉淀的析出。然后把少量带有沉淀的 液体加入到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5.水解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的 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盐析与变性的对比
盐析
变性
相同点
沉淀析出
• D、鸡蛋白溶液里加入少量乙酸铅溶液,可以观察到有
•
沉淀生成
• 5、农业上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
• 配制而成,它能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是 •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
( D)
• 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
• C、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
• D、铜离子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禽流感病毒正在侵蚀健康的肌体 (蓝色的为禽流感病毒)
蛋白质是形成生命和进行生命 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
蛋白质更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 的重点和关键。
结晶牛胰岛素
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 生物学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大家知道我国第一头克隆羊叫 什么名字吗?知道她是怎么诞生的吗?
我是阳阳
蛋白质和氨基酸
【苏教版】2021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蛋白质和氨基酸及化学反应的限度》含答案

专题一:蛋白质和氨基酸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鸡蛋黄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C.鸡蛋白遇碘变蓝色D.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2.能使蛋白质盐析的物质有( )A.K2SO4B.甲醛C.KMnO4 D.NaOH3.某天然蛋白质充分水解后,能分离出有机物R,R可与等物质的量的KOH或HCl(由盐酸提供)完全反应。
4.45 g R可与50 mL 1 mol·L-1的NaOH完全中和,则R的结构简式为( )4.“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灼烧时的特殊气味来鉴别蛋白质B.蛋白质溶液遇浓硝酸变黄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5.[双选]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B.蛋白质在淀粉酶作用下,可水解成葡萄糖C.在家庭中可采用灼烧法定性检查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燃烧可产生特殊的气味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7.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福尔马林B.18.4 mol·L-1H2SO4C .饱和Na 2SO 4溶液D .1.0 mol·L -1CuSO 48.氯化钡常用于钢铁的热处理,但它属于剧毒物,万一不慎入口,应服用大量鸡蛋清并服适量的解毒剂,此解毒剂是( )A .MgSO 4B .CuSO 4C .AgNO 3D .Na 2CO 39.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它是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与蛋白酶制成的。
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都能水解而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和氨基酸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和糖类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可通过勾兑三聚氰胺来提高C.甲醛、酒精或小苏打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渗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解析:选D。
单糖和二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三聚氰胺对人体有害,不能添加到食品中;NaHCO3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
2.(2011年新疆哈密高一检测)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其科学依据是( ) A.溶入的极微量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鲜奶变质B.可补充人体必需的银元素C.银易导热牛奶凉得快D.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银器坚固耐用解析:选A。
银属于重金属,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而细菌主要由蛋白质构成,所以Ag+能杀菌消毒。
3.下列关于天然物质水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B.油脂的水解可得到甘油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淀粉水解和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解析:选B。
油脂的碱性水解是皂化反应,A选项错误;油脂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主要成分,水解后必然生成甘油,B选项正确;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C选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产物均是葡萄糖,D选项错误。
4.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①Al ②(NH4)2CO3③氨基酸④油脂A.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D。
铝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同样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NH4)2CO3中NH+4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CO2-3可以与盐酸反应;氨基酸的分子中有氨基和羧基,则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 选项正确。
5.(2011年浙江舟山高一调研)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 x H y O z N m)的分子组成。
取W g 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填写字母),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取氮气的体积时,应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测得氮气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填编号)。
A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B .生成水的质量C .通入氧气的体积D .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析:首先观察装置图,很容易看出在A 中是氨基酸的燃烧,在B 中是吸收生成的水,在C 中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D 的设计是除掉多余的氧气,E 和F 的设计目的是通过量气的方式测量氮气的体积。
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某种氨基酸(C x H y O z N m )的分子组成,需要测量的是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的量,这三个量可以确定氨基酸的实验式,所以再加上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就可以确定氨基酸的分子式。
根据这个原理,实验的准确性取决于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的量的测量,而且关键是氮气的量的测量,对氮气量的测量最可能产生影响的就是原装置中的氮气和过量的氧气,所以一开始就应该先通氧气将原装置中空气排尽,而在测量氮气前,将过量的氧气排尽。
答案:(1)排除体系中的N 2(2)AD D(3)C x H y O z N m +(x +y 4-z 2)O 2x CO 2+y 2H 2O +m 2N 2 (4)吸收未反应的O 2,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N 2(5)①量筒内液面与广口瓶中的液面相持平 ②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6)ABD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鸡蛋黄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 .鸡蛋生食营养价值更高C .鸡蛋白遇碘变蓝色D .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解析:选D 。
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2011启东中学高一月考)天然皮革的主要成分是( )A .脂肪类物质B .变性的蛋白质C .纤维素制品D .塑料制品解析:选B 。
动物的皮经过加工可制成柔软坚韧的皮革,天然皮革是变性的蛋白质,蛋白质变性后,就不再腐烂。
3.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便方法是( )A .加稀盐酸B .加硝酸银溶液C.加入碘水D.在火中灼烧解析:选D。
根据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将它们分别在火中灼烧,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纤维素没有。
4.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领域的一大课题,科学家模拟十亿年前地球的还原性大气环境进行紫外线辐射实验,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生成了( )A.羧酸类B.糖类C.醇类D.氨基酸解析:选D。
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生成了氨基酸。
5.下列过程与蛋白质变性无关的是( )A.用煮沸的方法可消毒医疗器械B.用福尔马林保存生物标本C.鸡蛋白加入(NH4)2SO4溶液,可以观察到有沉淀析出D.鸡蛋白溶液里加入少量乙酸铅溶液,可以观察到有沉淀生成解析:选C。
蛋白质溶液加入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产生盐析现象。
6.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解析:选A。
苯不能和溴水反应,A项不正确;乙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B项正确;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C项正确;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7.(2011徐州十校联考)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7日宣布,三位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因他们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该奖项。
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B.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C.浓的Na2SO4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溶解,但已失去生理活性D.凡含有“—CONH—”的化合物均为蛋白质解析:选AB。
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是α氨基酸,A选项正确;酒精能够使蛋白质变性,B选项正确;盐析可逆,蛋白质不会失去活性,C选项错误;“—CONH—”是肽键,构成二肽和多肽,D选项错误。
8.酶是蛋白质,因而酶有蛋白质的特性。
酶又是生物制造出来的催化剂,能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发挥作用。
如图所示的表示温度T与反应速率V的关系曲线中,有酶参加的是( )解析:选D。
要从两个方面把握酶的催化作用:一是在室温下酶能对某些有机反应充分发挥催化作用;二是酶作为蛋白质在稍高温度下会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
图A表示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持续增大;图B表示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减小,常温下反应速率没有出现最佳状态;图C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速率最小,图A、B、C均不符合题意;图D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速率最大,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减小,符合酶的性质。
9.三聚氰胺(结构式如右图所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阻燃剂、水泥减水剂和高分子合成等领域。
一些不法分子却往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奶制品的含氮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不属于蛋白质B.三聚氰胺是高分子化合物C.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解析:选AD。
三聚氰胺中的含氮量较高,是冒充的“蛋白质”,其实不属于蛋白质,A项正确;由键线式可以写出化学式,D项正确;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小,故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分子中只含有碳氮双键,C项错。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C.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互为同系物解析:选B。
天然气与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A正确。
乙醇和乙酸的化学式不同,由方程式可知,1 mol乙醇消耗3 mo1氧气,1 mol乙酸消耗2 mo1氧气,B错。
油脂与纤维素乙酸酯都属于酯类,水解生成对应的酸和醇,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C正确。
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D不正确。
三、非选择题11.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品种多,营养丰富。
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凝胶B.蛋白质C.脂肪D.淀粉(2)大豆中的蛋白质在人体中最终水解成各种________,以供人体所需。
(3)大豆中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酯类,它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1)豆腐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不是某种单一的物质,而是豆浆遇到石膏或盐卤后形成的一种凝胶。
(2)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肠等消化器官中受到蛋白酶的作用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
(3)油脂可看作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亚油酸(C17H31COOH)等]跟甘油[丙三醇,C3H5(OH)3]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它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答案:(1)A (2)氨基酸(3)高级脂肪酸甘油12.(2011年扬州高一调研)下面有4种有机物,用提供的试剂分别鉴别,将所用试剂及产生的现象的序号填在各个横线上。
有机物试剂现象(1)乙烯a.溴水A.橙色褪去(2)葡萄糖b.浓硝酸B.呈蓝色(3)淀粉c.碘水C.出现砖红色沉淀(4)蛋白质d.新制氢氧化铜 D.呈黄色(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