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雪

合集下载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孤零零的小船上有个披蓑戴笠的老翁,正独自顶风冒雪垂钓在寒冷的江面上。

[出典] 柳宗元《江雪》注: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一只也没有了。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3、[译文]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4、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的家庭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的家庭。

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了南方,母亲卢氏带领他住在京西庄园里,卢氏信佛,聪明贤淑,很有见识,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诵古赋十四首。

正是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亲族。

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儿子到南荒,没有丝毫怨言。

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她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德。

母亲的良好品格,从小熏陶了柳宗元。

5、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

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

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

寒江雪赏析

寒江雪赏析

寒江雪赏析《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江雪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雪朝代:唐代作者:柳宗元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赏析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及赏析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及赏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及赏析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创作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因为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致使革新失败。

所以,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

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赏析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因为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不过,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水准。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不过,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唐诗《江雪》拼音和注释

唐诗《江雪》拼音和注释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雪景图。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二、词句解释
江雪
唐柳宗元五言绝句 1.绝:无,没有。 2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人踪:人的脚印。 3.孤:孤零零。 4.蓑笠: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5.独:独自。
江雪
精心整理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wàn jìnɡ rén zōnɡ mi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ɡū zhōu suō lì wēnɡ
dú diào hán jiānɡ xuě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原文译文 江雪
唐柳宗元五言绝句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 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 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精心整理

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一蓑烟雨任平生

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一蓑烟雨任平生

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一蓑烟雨任平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解释: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赏析:此句刻画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自宋代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解释: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赏析: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诗人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可见诗人鲜活灵动的心灵和达观的精神。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思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思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思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思是: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年—815年)。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

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

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

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诗人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诗人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独钓寒江雪全诗的意思

独钓寒江雪全诗的意思

独钓寒江雪全诗的意思题目中问到的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五言绝句《江雪》,全诗内容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全诗的意思就是说看遍千山已经没有鸟儿飞过,万条小路上也看不到人行走的踪迹。

只有一叶孤舟上坐着一位身穿蓑衣的老翁,独自一人在寒冷的风雪中坚持垂钓。

jiāng xuě江雪柳宗元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千山鸟飞绝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万径人踪灭gū zhōu suō lì wēng孤舟蓑笠翁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独钓寒江雪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题目中问到的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五言绝句《江雪》,全诗内容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全诗的意思就是说看遍千山已经没有鸟儿飞过,万条小路上也看不到人行走的踪迹。

只有一叶孤舟上坐着一位身穿蓑衣的老翁,独自一人在寒冷的风雪中坚持垂钓。

jiāng xuě江雪柳宗元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千山鸟飞绝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万径人踪灭gū zhōu suō lì wēng孤舟蓑笠翁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翻译: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释义: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原诗:《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江雪古诗赏析(通用5篇)

柳宗元的江雪古诗赏析(通用5篇)

柳宗元的江雪古诗赏析柳宗元的江雪古诗赏析(通用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柳宗元的江雪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柳宗元的江雪古诗赏析篇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意境赏析:说实话,这首诗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的,就收集在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本里。

当然作为小学生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们只能简单地从字面意思作讲解。

我的儿子也上小学了,他所学习的书里很自然地将这首诗歌释为:山上的鸟全部飞走了,所有的路上都已经没有人行走。

一个老头头戴斗笠,身批蓑衣,坐在小船上,在飘满雪花的江面上垂钓。

对小学生而言,这种纯字面的解释本身没有错,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游离了诗的本身意境。

我一直认为,这首诗意境清寒高洁,孤傲绝俗,堪称中国古典诗词意境之典范。

全文缪缪二十字,但每一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一个千山,一个万径,一个鸟飞绝,一个人踪灭,把一个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

突然话锋一转,在这样一个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中,江面是有一只小船,一个老头头戴斗笠,身批蓑衣,坐在小船上,在飘满雪花的江面上安静地钓鱼。

一个孤,一个独,一个蓑笠翁,一个寒江雪,相互映衬,白皑皑,冷清清幽冷孤寒之感由然而生。

这是一幅江天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首诗有双重意境:一是诗歌本身所描绘的寒冷孤独的意境和老翁江面垂钓相互映衬而显现出的一幅极具情趣和生机的孤翁寒天垂钓图;二是作者心中的意境,也即是作者写作此诗时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那是一种宏大的孤独的但又是无比崇高的内心情感,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超越了物质,超越了诗中的意象,甚至超越了生命的本身,这种情感只有用我们的安静的心才能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江雪·心之火
站在历史的这一端,隔着浮浮沉沉千里烟波,回望唐朝。

不去看卷帙浩繁的长卷中有多少身影,不去想字字珠玑的诗句凝结多少英才之精华,只看大唐的中央,一个孤独的身影,坐在寒冷的江边,守侯着大唐最后一片洁白的孤独。

柳宗元化身孤舟上的笠翁垂钓寒江雪,在许多人眼中,他垂钓的是绝望。

在看不到希望的现实中,他端坐在寂寂的江边,人们认为他选择的是逃避。

但他们都错了,就在这寒江之上,看似绝望之境,柳宗元点亮了心中的火把,从黑暗中突围,在孤独中涅槃。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通过一个捕蛇者的悲诉,展现给我们的是凋敝的社会,残酷的剥削和民不聊生的绝境。

柳宗元也无法从悲剧般的时代逃离,在这黑暗的现实中浮浮沉沉。

然而他遇到了永州,寄情于永州,最终在这里解脱。

透过小石潭的清澈,他渐渐看清自己的心灵,将尘世的污秽烦恼荡涤;登上高旷的西山,他极目远眺寻找人生的方向,在一声长啸中吐尽郁结。

不觉中,他点燃了火把照亮了心灵。

那么寒江之上的钓雪者呢?那是得到精神解脱的柳宗元。

谁能承载这一江的寒冷,谁能孤独地垂钓江雪,谁能以这种方式寄身永州山水?唯有柳宗元,照亮了心灵的柳宗元。

独坐寒江是一种孤独,但垂钓生命的希望是他精神的解脱,像一支旺盛燃烧着火把照亮了他的人生。

于是这里不仅有沉寂的江雪,超然的孤独,更重要的是有他精神的自由!
记住端坐在寂寂的唐朝的他,记住垂钓寒冷守侯洁白的他,更要记住点亮火把照亮心灵获得精神自由的他。

这样的柳宗元从黑暗中突围,在洁白的江雪和熊熊心灵之火中完成了精神的涅槃!
当你的世界出现浓郁的黑暗或淡淡的阴暗,不要让寒冷进驻心灵,要记住点燃火把照亮心灵。

这样,即使是孤独地坐在寒江之上,依然能感到温暖,依然能让心灵飞翔!
柳宗元做到了,他在大唐的寒江雪上不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