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金石文-年月日(摘录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合集下载

篆体金石文字-锄楚处船传窗吹炊垂慈

篆体金石文字-锄楚处船传窗吹炊垂慈

篆體金石文字【鋤、楚、處、船、傳、窗、吹、炊、垂、慈】寫法彙編
摘錄父親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作品
【鋤】简体字:锄
【楚】
【處】简体字:处
【船】
【傳】简体字:传
*** 我不做任何推廣及商銷,純粹就是希望將我父親是三行先生在多年研習的“金石文”書法作品中,摘錄作品每一個字義的寫法及繁體、简体註解,及源自父親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書藝創作,提供喜好“篆體”書法人士的一種研習參考。

希望您會喜歡!
*** 由於父亲是三行先生金石文字的書法作品很多,每一次發表以10個字義為原則。

篆体金石文字_延言颜檐岩盐宴雁燕艳

篆体金石文字_延言颜檐岩盐宴雁燕艳
篆體金石文字【延、言、顏、簷、巖、鹽、宴、雁、燕、艷】寫法彙編
摘錄父親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作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言】
【顏】简体字:颜
【簷】
【巖】简体字:岩
【鹽】简体字:盐
【宴】
【雁】
【燕】
【艷】简体字:艳
***整理父親的書法作品,將我父親是三行先生在多年研習的“金石文”書法
作品的心得,摘錄作品每一個字義的寫法及繁體、简体註解,及源自父親
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書藝創作,提供喜好“篆體”書法人士的一種研習
參考。希望您會喜歡!
***由於父亲是三行先生金石文字的書法作品很多,每一次發表以10個字義為原則。

篆体金石文字-混浑魂火或货祸鑊姬基

篆体金石文字-混浑魂火或货祸鑊姬基
文書法書藝創作,提供喜好“篆體”書法人士的一種研習參考。希望您會喜歡!
***由於父亲是三行先生金石文字的書法作品很多,每一次發表以10個字義為原則。
篆體金石文字【混、渾、魂、火、或、貨、禍、鑊、姬、基】寫法收录
摘錄父親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作品
【混】
【渾】简体字:浑
【魂】
【火】
【或】
பைடு நூலகம்【貨】简体字:货
【禍】简体字:祸
【鑊】简体字:镬
【姬】
【基】
***我不做任何推廣及商銷,純粹就是希望將我父親是三行先生在多年研習的“金石文”書
法作品中,摘錄作品每一個字義的寫法及繁體、简体註解,及源自父親是三行先生金石

西周【师趛鬲】铭文(附译文):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

西周【师趛鬲】铭文(附译文):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

西周【师趛鬲】铭文(附译文):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西周師趛鬲銘文》【釋文】唯九月初吉庚寅,師趛乍(作)文考聖公,文母聖姬尊䰞(煮)。

其萬年子孫永寶用。

乀。

【譯文】在九月第一個吉日庚寅這一天,師趛為其已故的父母鑄造了這件大鬲(鼎)。

願其子孫萬年永遠寶用。

(銘末一字為師趛家族的族徽號)【西周師趛鬲】西周時期祭祀青銅用器高50.8cm 口徑47cm 重48.8kg,現藏北京故宮博物。

此鬲是傳世品,表面經打磨上臘,顏色黑中透亮,器極精緻美觀。

本器侈口,折沿,束頸,附耳,分檔袋形腹有扉,蹄形足。

全器紋飾由三種紋樣組成,腹部以「回形紋」為地,上以凸起的六隻巨大的回首「夔龍紋」為主體紋飾;頸部飾雙首夔龍回曲紋帶;附耳內外兩側均飾以「重環紋」。

器內壁鑄銘文5行29字。

趛(yǐn,ㄧㄣˇ):低頭快走。

(西周金文,用為人名)鬲(lì,ㄌㄧˋ):古代用以煮粥的炊器,其原型是陶鬲。

(又,gé,ㄍㄜˊ;鬲津河,古水名,即今漳衛新河,是中國河北、山東兩省的界河。

)青銅鬲出現于商代早期,盛行於商、西周、春秋,戰國晚期逐漸消失。

青銅鬲有「圓體鬲」和「四足方鬲」兩種,四足方鬲出土較少。

圓體鬲的基本形制是平口沿,有兩立耳,短頸,腹由三個袋形組成並下延到三錐足,構成分襠。

採用袋形腹和三空足結構是為了便於加熱。

商代早期鬲,無耳;商代中晚期鬲,與鼎相似,雙立耳,高足,袋形腹變小,外壁有精美紋飾,用途改為盛粥器。

商代鬲的基本式樣有6種。

------------------------------------------------------------------------------------------------生僻字:䰞(煮)---------------------------------------------------------------------------------------------。

书法落款时间的写法及查询全表

书法落款时间的写法及查询全表

书法落款时间的写法及查询全表题字是书法创作中的一个重点,很多朋友容易出现构图和准确性的错误,尤其是题字的内容。

建议你仔细阅读。

以下是关于书法的书写时间。

在书法作品的注释中,有人主张使用新历法,即公历,强调笔墨书写要紧跟时代,也有人主张使用旧历法,即农历,强调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习惯。

其实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如果用新日历,方法很简单,按日常应用文写就行了。

如果用旧历来记录时间,那么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尤其是有很多绰号需要澄清。

下面我们按照落款年份、季节、月份、日期四大分类来详尽阐述落款时间的写法。

一、记年份书法作品记年采用的“干支”记年法。

“干”是“天干”,“支”是“地支”。

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记年,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六十年一个循环,俗称“六十年花甲子”,参加下表: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巳末,57、庚申,58、辛酉,59、壬戊,60、癸亥二、记季节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即旧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

篆体金石文字-达答打大呆待带丹胆但

篆体金石文字-达答打大呆待带丹胆但

篆體金石文字【達、答、打、大、呆、待、帶、丹、膽、但】寫法彙編
摘錄父親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作品
【達】简体字:达
【帶】简体字:带
【丹】
【膽】简体字:胆
【但】
*** 我不做任何推廣及商銷,純粹就是希望將我父親是三行先生在多年研習的“金石文”書法作品中,摘錄作品每一個字義的寫法及繁體、简体註解,及源自父親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書藝創作,提供喜好“篆體”書法人士的一種研習參考。

希望您會喜歡!
*** 由於父亲是三行先生金石文字的書法作品很多,每一次發表以10個字義為原則。

篆体金石文字_秧阳扬杨仰养漾邀尧摇

篆体金石文字_秧阳扬杨仰养漾邀尧摇
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書藝創作,提供喜好“篆體”書法人士的一種研習
參考。希望您會喜歡!
***由於父亲是三行先生金石文字的書法作品很多,每一次發表以10個字義為原則。
篆體金石文字【秧、陽、揚、楊、仰、養、漾、邀、堯、搖】寫法彙編
摘錄父親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作品
【秧】
【陽】简体字:阳
【揚】简体字:扬
【楊】简体字:杨
【仰】
【養】简体字:养
【漾】
【邀】
【堯】简体字:尧
【搖】简体字:摇
***整பைடு நூலகம்父親的書法作品,將我父親是三行先生在多年研習的“金石文”書法
作品的心得,摘錄作品每一個字義的寫法及繁體、简体註解,及源自父親

篆刻年历—汪启淑

篆刻年历—汪启淑

篆刻年历—汪启淑汪啟淑(秀峰)(,1728 1799汪得稻?共有 61 則汪清冕?頁次 1 2 3 4 51728生汪啟淑(秀峰)(一歲,一七九九年卒。

安徽歙縣人,久居杭州。

字慎儀,號秀峰、訒庵、訒菴、印癖先生、退齋、綿潭漁長、西湖漫士、靈石山長。

齋堂為春暉堂、飛鴻堂、琴硯樓、一泓齋、嘯雲樓、綿潭山館、居易庵、開萬樓。

曾官兵部郎中。

藏書達數千種。

集藏秦、漢迄宋、元璽印多達數萬鈕。

工詩、文。

嗜文字學,愛考據。

篆刻,布局工穩,行草印款瀟灑秀逸,嘗於巨珠上鐫刻篆文。

,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28年之008則相同。

1745友汪啟淑(秀峰)(十八歲,春,因柳漁夫子闌入西湖吟社,得訂交於丁敬,垂三十年,心折其為人。

,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5年之009則相同。

1745編汪啟淑(秀峰)(十八歲,編輯《飛鴻堂印譜》一書。

由汪啟淑刊行。

本書概要:十冊本。

汪啟淑輯近人印作而成。

黑格,每頁二印,註篆刻人姓名。

每本均有序,首卷有冬心先生題字,汪啟淑廿一歲小像,凡例十五則。

分五集,每集二本,每集有序。

此譜於一七七六年有增輯本,五集二十冊四十卷。

,之10真微書屋註:此譜與張氏《學山堂印譜》、周氏《賴古堂印譜》並稱「三堂印譜」,是為中國古代印譜之巨制。

又,《書畫篆刻實用辭典》、《魯庵所藏印譜簡目》載此譜成書於乾隆十(一七四五)年。

關於此譜成書年代有較多出入,若依此年代,汪氏當時只十八歲,應只是著手輯譜之時,陸續有譜成書,而完此巨著,應在較晚之乾隆四十一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5年之010則相同。

1746友汪啟淑(秀峰)(十九歲,秋,從錢塘王澹園明府席上與王青山訂交,為汪氏製數印。

,之21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6年之021則相同。

1747主丁敬(硯林)(五十三歲,為汪啟淑(秀峰(二十歲)刻〔下調無人采高心又被瞋不知時俗意教我若為人〕二十字正方滿白文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