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治理案例
rto在vocs治理中的应用案例

rto在vocs治理中的应用案例
RTO(再生热氧化)在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中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尤其在处理中低浓度的VOCs废气时。
以下是一个RTO在VOCs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某焦化化工厂主要生产苯类、酚类、萘类、树脂类、盐类等化工产品,焦油加工能力为10万t/a,苯加工能力为3万t/a。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化废气,其中含有沥青烟、苯并芘及苯类等有害物质。
这些废气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该工厂决定采用RTO技
术对废气进行处理。
该项目的RTO装置由3台蓄热室组成,采用三室RTO结构,其中一台为吹扫用蓄热室。
在RTO正常运行时,废气的进气和排气通过阀门切换来完成。
首先,有机废气进入RTO装置,在高温下进行氧化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
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然后,经过净化的气体通过另一侧的蓄热室回收热量,用于预热进入RTO装置的有机废气。
通过这样的处理过程,不
仅有效地净化了废气,而且回收了热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使用RTO装置,该焦化化工厂实现了对焦化废气的有效处理,并使其
达标排放。
这不仅减少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也符合了国家相关废气排放标
准的规定。
同时,该工厂也通过回收热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环保专家。
某医药车间废气的净化处理案例

某医药车间废气的净化处理案例近年来,我国医药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大国,其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大致分为发酵尾气(主要为酸性气体)、溶剂气体(统称为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以下简称为VOCs)和恶臭气体。
医药生产的废气主要特点为排放量大,浓度低,处理成本高。
随着各国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废气排放规定了更严格的排放界限值。
本文结合药厂废气(主要是乙醇,属于VOCs)处理的实际案例,介绍废气处理设计的经验。
由于乙醇中的碳氢化合物,会住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形成烟雾污染现象。
所以大量的VOCs排放会对环境及人群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必须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消除光化学烟雾的隐患后才可排放。
1VOCs废气净化技术的分类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废气处理工艺也经历着不断发展的过程。
目前有机废气的净化方法,从最初采用的水洗法,逐步发展出一系列的方法并且已在工业生产获得成功应用。
按其工作原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净化方法,即:(1)热力学方法例如冷凝、吸收、吸附和膜分离等(吸附和吸收可以是化学或物理的)。
(2)化学方法例如燃烧法,即氧化法(直接燃烧、热力燃烧、催化燃烧、蓄热式热力燃烧)(3)生化方法(也称生物降解法或生物催化法)例如:生物过滤、生化洗涤和生化膜分离等】。
就环保、经济而论,如果VOCs的价值较高,而且有可能回收,则应尽可能将其回收在利用,因此从这意义上讲,有机废气的净化方法也可分为:(1)回收法例如吸附分离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
(2)转化法(又称破坏法)将VOCs转化为无害物质,例如燃烧法和生化法。
以下逐一介绍一些常用的净化方法:(1)吸收法吸收净化法是废气治理中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废气中各混合组分在选定的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或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分与吸收剂中活性组分结合,将有害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净化废气目的的一种方法。
废气设施环保典型案例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废气处理设施环保案例:
1. 烟气脱硫装置:烟气脱硫装置用于去除燃煤电厂、工业锅炉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废气。
通过使用吸收剂(如石灰石浆液或氨水),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形成硫酸盐,达到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2. VOCs治理装置: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是许多工业过程和化学物品中常见的废气成分。
VOCs治理装置包括活性炭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热氧化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VOCs废气,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3. 烟气除尘器:烟气除尘器主要用于去除工业炉窑、锅炉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如灰尘、烟雾等)废气。
常见的除尘技术包括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等,通过对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集和分离,达到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4. 废气热回收装置:废气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中的热能,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热能供应给其他工艺或设备使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5.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气的装置。
通
过将废气通入生物滤池中,利用滤材上自生的微生物降解废气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废气的净化和减排。
这些典型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废气处理设施的环保作用,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减少了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当然,具体的废气处理设施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设计。
金属冶炼过程中的气体净化与废气治理

水体污染
02
03
土壤污染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会随雨水降落 到地面,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 染。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会随风吹散, 沉积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影响农作物生长。
Part
03
金属冶炼过程中的废气治理技 术
废气治理的主要方法
燃烧法
通过燃烧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 化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蒸气。
新型吸附剂具有更高的吸附性能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能 够更好地净化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高级氧化技术的研发
利用高能电子或活性氧类物质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彻底氧 化分解为无害物质,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的净化效果。
生物治理技术的探索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 质,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未 来废气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明确废气治理的责任和要求, 加大对违法排放的惩罚力度。
政策激励与支持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废气治理投 入,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强化监管力度
加强对金属冶炼行业的环保监管,定期开展废气排放的监测和检 查,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废气治理。
探索新型净化材料
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新型净 化材料,用于气体净化过程中对 有害物质的吸附、过滤和转化。
创新废气处理技术
推动废气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如利用光催化、电化学、生物 处理等方法,实现对废气中有害 物质的高效处理。
智能化治理技术
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等技术,实现废气治理的智能化 和自动化,提高治理效率和准确 性。
化学净化法
关于“废气收集施”生产安全事故的5个典型案例析

关于“废气收集设施”生产安全事故的5个典型案例分析一、“废气吸收法处理”典型案例案例一:宁波余姚市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废气吸收塔发生中毒较大事故企业主要从事铝件表面处理,工艺中产生含氮氧化物、硫酸、硝酸的“酸雾”,设计初原定需经过五级“酸雾”喷淋吸收塔进行碱液(氢氧化钠溶液)喷淋吸收处置后排放。
企业认为使用氢氧化钠喷淋的原工艺在去除酸雾中氮氧化物的效果不够好,随后改变了投加的药剂种类,在五级吸收塔内添加硫化钠。
2022年4月17日上午8时10分许,企业操作工将本应在第五级吸收塔循环水槽使用的硫化钠,错误投进第一级吸收塔循环水槽,导致硫化钠与水槽中的酸性液体反应释放出硫化氢气体,令操作工中毒晕倒。
随后另外五名员工先后在施救中中毒,导致事故扩大。
后果: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操作人员错误投加物料,导致硫化钠与酸性液体反应释放间接原因:企业擅自改变废气处理工艺,增投硫化钠处理氮氧化物等。
出硫化氢气体,致人中毒;后续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企业未按照《浙江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未准确辨识尾气处理工艺使用硫化钠存在的安全风险,未落实有效风险管控措施。
企业无安全操作规程:企业未针对吸收塔的投料、处置过程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员工投料操作随意性大,误将硫化钠投入第一级加药槽(含强酸性液体),产生大量高浓硫化氢气体,引起中毒。
安全培训严重不足:事发生产线作业人员大部分入职时间在2个月以内,企业未组织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对岗位操作安全风险不清楚、对吸收塔可能存在的中毒风险不了解。
其他人员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扩大。
对应的防范措施1.企业应按照《浙江省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指南(试行)》等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不得采用国家和当地明令淘汰的工艺、装备和禁用的物料。
使用硫化钠处理酸性尾气的,要立即停用,积极开展废气处理工艺技术升级改造,降低安全风险;建立健全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环境污染案例分析

环境污染案例分析引言:环境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它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还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问题的实际影响和潜在危害,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某地区的工业区在过去几年里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该区域的主要工厂涉及到化工、制造业和电子行业。
这些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有毒废物。
由于工厂没有适当的污染治理设施和管理机制,导致废气、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污染源分析:该地区的工业区存在多个环境污染源。
首先,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废气的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不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呼吸健康,还加速了气候变化的进程。
其次,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和有机物,对附近的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
这种水污染不仅威胁到当地的水资源供应,还会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
此外,工厂的废物处理不当,未能有效处理和处置有毒有害废物,给周边土壤和地下水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影响分析:环境污染给当地地区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居民的健康受到了极大威胁,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和污染水体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健康问题。
其次,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导致农作物和饮用水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给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外,大气污染还可能导致酸雨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环境的不稳定性。
最重要的是,这种环境污染现象给当地形象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使得投资者和游客对该地区的置信度降低,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一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厂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工厂应建立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并严格执行有关的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物经过适当的处理后达到环保标准。
蓄热燃烧氧化法治理含氯有机废气

有机废气蓄热氧化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公司含氯尾气处理,处理后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在60mg/m。
以下,去除率95%以上,使排放气中的苯、氯苯、氯化氢和二嗯英实现了达氯化苯、硝基氯苯和油品表活剂装置排放的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氯苯、多氯苯、苯,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排气量大,含有氯离子和水蒸汽,废气异味大,毒性大,虽有尾气处理装置,但效果差,风险高。
工业上采用较多的有机尾气处理方式主要有催化氧化法、蓄热氧化法和吸附法。
因废气中含有氯,且浓度高,沸点高,不适宜采用催化氧化法和吸附法。
1 蓄热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气净化领域中,蓄热燃烧氧化法(RTO技术)是近年来在燃烧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技术,通过使用陶瓷蓄热体充分利用燃烧尾气热量,与传统燃烧法相比,降低了运行费用。
由于节能效果明显,RTO 技术在有机废气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RTO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虽然晚于活性炭吸附法,但由于其操作简单,运行维护较少,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较高,一般在95%以上,是目前我国有机废气治理的主要技术之一。
在国内,主要用在汽车制造、化工、电子制造、集装箱制造、涂布、碳纤维制造等VOCs 排放组份复杂的行业。
根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在用的RTO治理设备已经超过200套,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我公司采用了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所开发的有机废气蓄热氧化成套处理技术,对含氯尾气进行集中处理。
装置废气处理能力为15000m/h ,于2015 年11 月开车投用。
1.1 原理含有氯苯、硝基氯苯等复杂组分的废气,在低温氧化时极易生成二嗯英,在700℃时开始分解,在800℃时2秒完全分解。
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二嗯英的生成,氧化的温度控制在850-950℃,将有机组分氧化为C02、H20 和HCL等。
将燃烧产生的热量经蓄热体回收预热进炉废气,达到节能的目的。
由于燃烧过程中的可能的短时间缺氧,使有机物与产生的HCL 生成微量二嗯英,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
1.2 工艺过程将氯化苯、硝基氯苯、油品表活剂等废气收集后,经过配风降低废气中的VOC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入蓄热氧化反应器。
生物滴滤塔处理VOCs废气工程设计实例

生物滴滤塔处理VOCs废气工程设计实例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生物处理有机废气的三种工艺,并通过工程案例证明采用生物滴滤塔处理VOCs废气切实有效,处理后废气达到排放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滴滤塔;VOCs;挥发性有机废气;鲍尔环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是指在常压下沸点低于260℃或室温时饱和蒸气压大于71Pa的有机化合物[1]。
VOCs废气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是雾霾、光化学烟雾和温室效应等主要原因之一,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采用生物滴滤法净化低浓度VOCs废气是经济、实用、高效、安全的方法,具有设备投资费用低、操作简便、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处理水溶性差(苯、甲苯、二甲苯等)以及含酸性物质的有机废气,因此该工艺被认为是VOCs废气污染控制领域中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2]。
1生物处理VOCs废气工艺对比生物处理VOCs废气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降解VOCs,生成CO2和H2O,进而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VOCs组分。
废气生物处理工艺分为悬浮生长工艺和吸附生长工艺两类。
悬浮生长工艺如生物洗涤塔,吸附生长工艺如生物过滤塔和生物滴滤塔。
生物法工艺特点比较,见表1。
图1废气处理工艺流程方框图工艺概述: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管道输送,含粉尘、漆雾的有机废气进入漆雾净化器,废气与自上而下喷洒的水雾液滴接触,其中的漆雾和粉尘被截留去除,避免后续工艺填料的堵塞,喷淋水循环使用,废水定期排放至污水处理站作进一步处理。
预处理后的废气再进入生物滴滤塔净化其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生物滴滤塔里放入一定厚度的惰性填料层。
填料层上附着生长有生物膜。
营养液经循环水泵从塔顶喷洒到生物膜上。
营养液主要是为微生物膜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氮源和磷源,同时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湿度[4]。
VOCs废气先从滴滤塔的上层(并流型)进入一级填料床再经滴滤塔的下层(逆流型)进入二级填料床,VOCs废气随之从气膜扩散进入液膜,因浓度差扩散至生物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案例1.工程概况该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经济开发区,是以香料和防腐剂生产为主的企业,该公司2009年进行了项目技改,技改后形成了年产500吨防腐剂SP、800吨防腐剂SP-C、300吨防腐剂DFC-34、200吨防腐剂4010NA、1000吨防腐剂RD、200吨防腐剂BLE、丁酸乙酯1700吨、丙酸乙酯(副产)200吨及乙酸乙酯(副产)100吨的生产能力。
目前该公司生产运行正常,但生产车间和酯化反应后冷凝工序、精馏、冷凝工序排放的有机废气对厂区及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长期接触该废气会对员工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危害。
公司领导十分重视污染治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减少废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和员工的影响,该公司决定对生产车间和酯化反应后冷凝工序、精馏、冷凝工序排放的废气进行集中处理,并委托我江公司进行废气治理工程设计。
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区;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BGl4554—1993)。
3.设计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并留有一定富余量以满足长远需要。
∙工艺流程简捷,设备布置合理,结构紧凑,占地少,投资和运行费用省。
∙操作管理方便,技术要求简单,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动化控制。
∙设计时充分考虑处理系统配套的减振、降噪,从而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4.主要废气污染源分析生产车间产生的有机废气主要来自生产车间和酯化反应后冷凝工序、精馏、冷凝工序。
由于该公司的生产原料种类多、成分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成分较为复杂,多为有机蒸汽。
根据项目环评,典型的特征污染物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醇等有机蒸汽。
其排放时段与生产时段有关。
5.废气污染物设计值及处理要求1、设计排放值及处理规模生产车间有机废气排放属于有机蒸汽的混合物,没有对应的实测值。
只能根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数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考虑设计。
设计处理规模:3000m3/h。
2、处理要求本工程建设地位于海安经济开发区内,属于二类区区域,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区要求,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BGl4554—1993)中二级标准要求,即排气筒高度≥15m,臭气浓度≤2000(无量纲)。
6.废气污染物处理技术介绍有机废气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
杂环香料的阈值低、气味强度大且不愉快,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极易有大量的气味逸出,对公司内部和周边人群易造成身心不愉快。
该厂产生的废气浓度较低,成分复杂,监测难度大,治理困难。
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开始了恶臭气体污染治理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恶臭气体污染的调查、测试和标准方面的研究,而对脱臭技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
各种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消除恶臭。
常规的恶臭气体常见处理方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其定义、适用范围和特点见表1。
表1 常见恶臭气体处理方法比较上表列出的恶臭气体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更为合适,则要根据恶臭物质的性质、浓度、处理量、当地的卫生要求和经济情况等具体因素而定,在实践中也常将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物法,因具有显著优点而得到很快发展,其中尤以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取得的成效最显著。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近些年来对恶臭气体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的重点已转向生物法的研究。
恶臭气体生物脱臭原理:在水、微生物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发臭物质,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生物处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过程:发臭物质被载体(固定有微生物)吸附;发臭物质向微生物表面扩散、被微生物吸附;微生物将发臭物质氧化分解。
不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CO和H2O,含硫恶臭物质被分解成S,SO32-,SO42-,含氮恶臭物质则被分解成NH4+,NO2-,NO3-。
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3种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塔。
三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比较见表2。
表2 三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比较恶臭气体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其它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所需的设备简单、易操作、费用低廉、管理维护方便等,已经得到了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近年来也有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但是由于生物反应器涉及气、液、固三相传质及生化降解过程,影响因素多而复杂,所以在理论研究方面和实际应用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物质第四态,当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放电电压时,气体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
放电过程中虽然电子温度很高,但重粒子温度很低,整个体系呈现低温状态,所以称为低温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污染物是利用这些高能电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废气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分解,并发生后续的各种反应以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途径很多,质阻挡放电是一种获得高气压下低温等离子体的放电方法,这种放电产生于两个电极之间。
介质阻挡放电可以在0.1~10105Pa的气压下进行,具有辉光放电的大空间均匀放电和电晕放电的高气压运行的特点。
整个放电是由许多在空间和时间上随机分布的微放电构成,这些微放电的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在10ns量级。
介质层对此类放电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限制微放电中带电粒子的运动,使微放电成为一个个短促的脉冲;二是让微放电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整个面状电极之间,防止火花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由于电极不直接与放电气体发生接触,从而避免了电极的腐蚀问题(SO2腐蚀性强)。
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电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通过碰撞将能量转化为污染物分子的内能或动能,这些获得能量的分子被激发或发生电离形成活性基团,同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在高能电子的作用下也可产生大量的新生态氢、臭氧和羟基氧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相互碰撞后便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从等离子体的活性基团组成可以看出,等离子体内部富含极高化学活性的粒子,如电子、离子、自由基和激发态分子等。
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与这些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最终转化为CO2和H2O 等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在放电过程中,电子先从电场获得能量,通过激发或电离将能量转移到污染物分子中去,那些获得能量的污染物分子被激发,同时有部分分子被电离,从而成为活性基团。
然后这些活性基团与氧气、活性基团与活性基团之间相互碰撞后生成稳定产物和热。
另外,高能电子也能被卤素和氧气等电子亲和力较强的物质俘获,成为负离子。
这类负离子具有很好的化学活性,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原理:异味气体从气体收集系统收集后首先进入除水器中进行水气分离,然后再排入等离子体反应器单元,在该区域由于高能电子的作用,使异昧分子受激发,带电粒子或分子间的化学键被打断,产生自由基等活性粒子,这些活性粒子和O2反应达到消除异味目的。
同时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在高能电子轰击下也会产生OH 自由基、活性氧等强氧化性物质,这些强氧化性物质也会与异味分子反应,使其分解,从而促进异味消除。
净化后的气体经排气筒高空排放。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特点:与目前国内常用的异味气体治理方法相比较本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技术高端,工艺简洁:开机后,即自行运转,受工况限制非常少,无需专人操作。
∙节能:无机械设备,空气阻力小,耗电量约为0.003kw/m3废气。
∙适应工况范围宽:设备启动、停止十分迅速,随用随开,不受气温的影响。
在250℃以下和在雾态工况环境中均可正常运转。
在-50℃至+50℃的环境温度仍可正常运转。
∙设备使用寿命长:本设备由不锈钢材,铜材、钼材、环氧树脂等材料组成,抗氧化,采用防腐蚀材料,电极与废气不直接接触,根本上解决了设备腐蚀问题。
∙结构简单:只需用电,操作极为简单,无需派专职人员看守,基本不占用人工费。
无机械设备,故障率低,维修容易。
∙用范围广: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能量高,几乎可以将所有的异味气体分子降解。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范围: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污染物是利用高能电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与废气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分解,并发生后续的各种反应以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该技术能够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石油化工、制药、污水处理、涂料、皮革加工、感光材料、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厂、印染厂、垃圾处理厂、公厕、屠宰场、牲畜饲养场、鱼类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等诸多能够产生恶臭异味的场所。
7.工程投资概算工艺设备计价是参照设备基价计入;安装工程按照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间接费定额;综合指标按建设部《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投资指标》。
表3 投资估算表8.工程效益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1.工程效益废气处理工程为业主基础设施项目,它既是生产部门必不可少的生产条件,又是改善环境的必要条件,对企业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外部效果,所产生的效益除部分经济效益可以定量计算外,大部分则表现为难以用货币量化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废气处理设施的投资效益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间接性,废气处理设施投资所带来的效益往往是使其它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损失的减少,所以,投资的直接收益率低。
第二,隐蔽性,废气处理设施投资的主要效果是保证生产、方便生活和防治空气污染,减少或消除废气污染损失,因此,其所得是人们不容易觉察到的“无形”补偿。
第三,分散性,废气污染的危害涉及社会各方面,包括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等,因此,废气治理设施投资效益基本上是间接的经济效果。
8.2.环境效益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将改善本地区的环境质量。
8.3.社会效益废气治理作为现代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企业生命工程,是企业现代化及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对改善企业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有较大的作用,为企业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