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移
平移(10)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 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 平移。
平移的特点:
平移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
向上平移5格
向上平移5格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向上平移5格
向上平移5格
平移的距离是对
应点间的方格数,而 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 形间的方格数。
毛选择了图2,那么
将获胜.
图1
图2
图3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呢?
平移的两个要素:
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间的方格数
图形的平移应注意: 1. 选准图形相对应的关键点。 2. 图形的移动方向。 3. 关键点平移的格数。 4. 连接各关键点。
小羊:向下平移3个格后, 再向左平移3个格;
小狗:向Hale Waihona Puke 平移4个格后, 再向右平移3个格;
小猫:向左平移4个格后, 再向上平移3个格。
2.皮皮和毛毛玩一种游戏,他们要将图中的
图1和图2中的三角形通过水平或竖直平移的方
法得到图3,平移过程中,每次水平或竖直平
移一个格,先拼完者获胜. 皮皮选择了图1,毛
向上平移5格
向( )平移( ) 格
向右平移7格
向( )平移 ( )格
火箭图向(上)平移了( 6)格 金鱼图向(左 )平移了(7 )格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平移( )格
平
移
5
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间
格
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
后两个图形间的方格数。
思考:1、如何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
1、根据箭头指向确定平移方向, 根据对应点间的格数确定平移的距离。
七年级数学平移

平行线的平移知识点一、平移的相关概念 【知识梳理】1、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作平移。
如图,△ABC 沿着直线MN 方向平移到△A B C ''',点A 与点A '叫作对应点,点B 、C 与点B C ''、也分别是对应点;线段AB 与线段A B '',线段BC 、CA 与线段B C C A ''''、也分别是对应线段;△A 与△A '是对应角,△B 、△C 与△B C ''、∠也分别是对应角。
△ABC 平移的方向也可以看成是由点A (或B 、C )到点A '(或B C ''、)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AA '(或BB CC ''、)的长度。
注:图形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是水平或竖直的。
【重点剖析】(1)平移是一种运动形式,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情况;(2)图形的平移有两个要素:一是图形平移的方向;二是图形平移的距离,这两个要素是图形平移的依据,二者缺一不可;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的整体平移,即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其余什么都没有改变,即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知识点二 平移的特征1、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如图,△ABC 平移到△A B C '''的位置,则有: (1)A B ''△AB ,B C ''△BC ,A C ''△AC ;(2)A B ''=AB ,B C ''=BC ,A C ''=AC ;(3)△A '=△A ,△B '=△B ,△C '=△C 。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7.3 图形的平移 知识点

7.3 图形的平移知识点一、平移的概念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沿着一定的方向平行移动而达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简称为平移。
2、平移的两个要素:(1)平移方向;(2)平移距离。
3、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个新图形与原图形是能够互相重合的全等形,我们把互相重合的点称为对应点,互相重合的线段称为对应线段,互相重合的角称为对应角。
4、平移方向和距离的确定(1)要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在平移前必须弄清它的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否则将无法实现平移,那么怎样确定这两点呢?A.若给出带箭头的线段:从箭尾到箭头的方向表示平移方向,而带箭头的线段的长度,表示平移距离,也有时另给平移距离的长度。
B.若给出由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在方格中的平移,从方向上看往往是要求用横纵两次平移来完成(有特殊要求例外),而移动距离是由最终要达到的位置确定的。
C.具体给出从某点P到另一点P’的方向为平移方向,线段PP’的长度为平移距离。
D.给出具体方位(如向东或者西北等)和移动长度(如10cm)(2)图形平移后,平移方向与平移距离的确定。
图形平移后,原图形与新图形中的任意一对前后对应点的射线方向就是原平移方向,这对对应点间的线段长度就是原平移距离。
例:如图为一只小兔,将图进行平移,得到的图形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A.B.C.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图形只是位置变化,其形状与方向不发生变化,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解:如图为一只小兔,将图进行平移,得到的图形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C.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正确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知识点二、平移的性质图形平移的实质是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沿着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①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条一直线上)且相等;②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③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不变(全等);④图形的顶点字母的排列顺序的方向不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 课件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找准对应元素,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各 个未知量. 解:根据平移后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 全相同,得到BC=EF=2,三角形DEF 的面积= 三角 形ABC 的面积=3,∠ DEF= ∠ B=48°,平移的距离 为BE=BC+CE =2+5=7.
感悟新知
2-1. 如图, 将三角形ABC 沿射线AB 的方向移动到三角形 DEF 的位置,移动距离为2 cm.
感悟新知
解:如图5.4-6,找到小船的7 个关键点,并依次标上字母 A,B,C,D,E,F,G. 把点A 向右平移6 个单位长度, 到达点A1,然后把点A1 向上平移3 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将小船的其 他关键点B,C,D,E,F,G 平移,得到各自的对应点,顺 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 的图形.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平移图形中,原图形上的点到它对应点的方向
就是平移的方向;任意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长度 就是平移的距离.
感悟新知
例 1 在以下现象中:①用打气筒打气时,打气筒里活塞的 运动;②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③旗帜的随风摆 动;④钟摆的摆动. 属于平移的是( B )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
平移
定义 平移
性质 依据
作图
感悟新知
(1)AB ∥ A′B′,AC ∥ A′C ′,BC ∥ B′C ′,AA′ ∥ BB′ ∥CC ′;
(2)AB=A′B′,AC=A′C′,BC=B′C′,AA′ =BB′ =CC′; (3)∠ BAC= ∠ B ′A ′C ′, ∠ ABC= ∠ A ′B ′C ′,∠ ACB=
∠ A′C ′B ′.
感悟新知
平移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C 'A',∠B 的对应角∠ B', B′ ∠C 的对应角是∠ C' .
3.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平移,平
移后的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1格
.
课堂小结
平移的概念
1.平移前后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平移 平移的性质
完全相同;
2.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作图
学习目标
1.理解平移的定义及性质;(重点) 2.会利用平移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作图.
导入新课
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下面一些美丽的图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能 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讲授新课
一 平移的概念 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 胡巴呢?
“胡巴”的形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1.关键在于按要求作出对应点; 2.然后,顺次连结对应点即可.
作业:
❖ 1.课本30页第3题 ❖ 2.完成配套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题
当堂练习
1.在下面的六幅图案中,②③④⑤⑥中可以由图案
①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③)
解析:由平移的概念可知,②③④⑤⑥中能由① 通过平移得到的只有③.
2.如图,将△ABC平移到△A'B'C'的位置.填写下列
各对应元素.
C
A B
C' A′
点C的对应点是点 C',线段 BC的对应线段是段 B' C,' 线段CA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三、平移作图
例 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到了点A′.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A
小学数学《平移》课件

下一步教学计划与展望
教学计划
继续巩固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加强应用平移 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能力。
展望
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课件内容,提高教 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移这一数学 概念,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THANKS
谢谢
综合练习题
总结词
综合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描述
设计一些涉及实际应用的题目,如设 计图案、解决几何问题等,引导学生 综合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 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06
CHAPTER
平移的教学反思与展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 本性质,并能应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平移》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平移的定义与性质 • 平移的分类与识别 • 平移的实际应用 • 平移的数学表达 • 平移的练习与巩固 • 平移的教学反思与展望
01
CHAPTER
平移的定义与性质
平移的定义
01
02
03
平移的定义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 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 定的距离,而不改变其形 状和大小。
03
CHAPTER
平移的实际应用
图形变换
图形平移
通过平移,可以将一个图形移动到另 一个位置,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在 数学和几何学中,图形平移是基本的 图形变换之一。
平移的性质
平移作图
在几何作图中,平移是一种常用的方 法。通过平移,可以将复杂的图形分 解为简单的图形,简化作图过程。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 变图形的位置。平移过程中,对应点 之间的距离相等,方向一致。
《平移》教案(3篇)

《平移》教案(3篇)平移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8~p20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实物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感受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渗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学难点: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图中的双杠,在我们漂亮的操场上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吗?师:知道它的名称是什么吗?师:现在老师把双杠上面的两根杠子画下来,你们看其实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线?师:现在你们看看这两条线之间的宽度一样吗?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
现在我还要考考孩子们的想象力,请你们闭上眼睛,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直线无限延长,穿过了我们的教学楼,穿过了武侯大道,它们能相交吗?有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宽度一样,而且延长后又永远不相交的,像这样两条直线,我们就叫它们是平行线。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那么如何去判断哪些直线是平行线呢?它有什么特点呢?那就要靠孩子们仔细的观察、思考去寻找答案了。
出示格子图移铅笔①感知特征请孩子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铅笔)现在我将这支铅笔放在格子图上,用颜色笔把铅笔的位置标注出来,然后把铅笔向右移动3格,看看现在铅笔位置和原来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向右移动了3格)我们也用颜色笔把铅笔现在的位置标注出来。
刚才这过程其实这就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移。
那我们到底怎样从平移中得到直线间的平行关系呢?(板书:平移与平行)我们接着来研究。
现在我们在铅笔原来的位置上找3个点,这个点平移了3格,这个点也平移了3格,那么这个点呢?(师分别指着3个点),也就是这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怎么样?(一样、相等)宽度一样,我们换个词就说它们的距离相等。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它们向上或向下延长,会相交吗?(不会)。
所以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而且永不相交,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移(课件)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上面还有哪些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试一试:用学具画一排小汽车。 你能用学具画一排小汽车吗?画的 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汽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巩固运用
(教材P33 T3)
1.哪些小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 们涂上颜色。
(教材P34 T4)
2.左边的图形经过平移,拼成了一个火箭,在那 个火箭下面画“√”。
包装箱在流 水线上移动
思考:你能根据以下例子说一说平移都有哪些特征吗?
平移的特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 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移一移。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两个图形只要形状、方向、大小 一样,就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③向下平移,可以和⑥重合;
⑥向上平移,可以和③重合。
在运动过程中,位置均 发生了改变,但本身的 大小、形状和方向都没 有发生改变。
探究新知
什么是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形 状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 平移。
探究新知
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抽屉的拉动
衣柜门的移动
说一说:你能再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吗?
抽屉的推和拉
传送带上物 品的移动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3 图形的运动(一)
第2课时 平移
创设情境
观察图片,想一想这些物体是怎么运动的?请用手模仿一下。
上下移动
转 动
左右移动
转动 前后移动
转动
新课导入
你能说说图中的运动是 什么现象吗?
探究新知
你这还些见都过是哪平些移平现移象现。象?
探究新知
这些平移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课题实践课教案
平移
雁江二中肖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②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现象,让学生通过各种图形的平移,体验感受图形平移的主要因素是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或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体会美的价值所在,进而追求美并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图形平移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中概括出平移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本着贯彻启发性、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如下:
①采用引导发现法:逐步呈现教学信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独立性,又体现合作性。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②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③讲练结合,步步设疑,逐渐深入,引导猜想,归纳总结,实验验证的探究式思维训练。
四、学习方法
观察——分析——探索——概括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