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与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

教改革 , 启蒙运动 ; 牛顿经典力学 、 相对论 和量 子 力学 , 达尔 文进化论 , “ 蒸 汽时代 ” “ 电气时 代” “ 信息 时代 ” ; 古典主义 、 浪漫主义 、 现实 主 义, 美术、 音乐 、 影 视 艺 术 等 。考 查 角 度 多 以
“ 人文 主 义 ” “ 以人 为 本 ” 等热 点 话 题切 人 , 美 术 方 面避 开 教 材 中罗 列 的典 型 作 品 , 或 不注 明作 者 及 作 品名 称 , 或 以文 字 形 式 描 述 作 品 内容 ,
以 自由阅读 《 圣经》 , 这 说 明他 主张 宗教 改革 , D
项 正确 ; A、 B两 项 不符 合材 料 信 息 , 均排 除 ; 材
A. 伏尔 泰
C. 卢 梭
B . 狄德 罗
D. 孟 德斯 鸠
【 解析 】 材料 中给出的观点 内容主要有理
性 和 法 律 。孟 德 斯 鸠 认 为 法 律 不 能 违 背 人 的
变迁 , 图1 绘 画最早 可能 作于 (
)
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 ” D. “ 人 是 一件 多 么 了 不起 的杰 作 !多么 高
贵 的理性 !多么伟 大 的力量 ! ”
【 解析 】 梁启超所说 的“ 古学复兴 ” 即文艺
复 兴 运 动 。选 项 中 的 四 则 言 论 分 别 出 自普 罗
考点专题
西 方人文 精神 的起源 、 发展与 近现代世界 的科技
甘肃 张小 华
【 考情分析】
这一专题糅合 了“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 源及
其 发展 ” “ 近 代 以 来 世 界 的科 学 发 展 历 程 ” 和
A. 古 典 时代 c . 文艺 复兴 时期
人民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夯实考点专题十三专题总结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学艺术

一、【专题整合】(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崇尚人的理性,重视知识的作用。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崇尚理性,提倡“天赋人权”,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形成凸显人的情感和人性的浪漫主义,使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
2.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二、【中西对比】——关于“文艺复兴性质”的认识观点一: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近代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瑞士著名的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通过研究认为,文艺复兴虽然披上了“复古”的外衣,但并非是要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而是要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所萌发的“个人意识”,表明了近代西方的觉醒,是近代思想文化启蒙运动。
观点二:文艺复兴运动只是中世纪晚期的知识复苏运动著名美国史学家哈斯金斯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沿着这样的学术理路,进而怀疑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与地位。
他们认为,文艺复兴并非是一场具有近代启蒙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而只是中世纪晚期的知识复苏运动。
这样的“复兴”,在中世纪的西欧并不止一次,如在此之前就有以城市文化兴起和罗马法复苏为特征的“12世纪的文艺复兴”、8世纪末9世纪初的“加洛林文艺复兴”。
【探究问题】长期以来,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的哲人、学者依据不同的视野、理路,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各自的诠释与界定,你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吗?【答案提示】文艺复兴运动从表面的含义来看,是一种复兴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活动,是一种复古运动,但从深层次的含义看,它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思想领域里的变革。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中,文艺复兴运动无疑是一个具有近代早期启蒙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有力地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封建制度向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在西方文明的发展、演进与更新的历程中具有极其凸显的历史地位。
高考历史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

第3讲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的3个关键点(1)两大特点:实验性、理论性。
(2)三个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3)四大理论:经典力学、生物进化论、相对论、量子理论。
2.有关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4个关键点(1)两个音乐流派:浪漫主义音乐→现代主义音乐。
(2)两种艺术形式:电影诞生,电视出现。
(3)四种美术流派: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
(4)五种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亚非拉民族文学。
课题(一)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回扣教材知识]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1.经典力学(1)背景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3)意义①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经典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
②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③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④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
2.相对论和量子论1.“蒸汽时代”(1)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
(2)进程①改良及应用: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②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应用。
(3)影响①工业生产:机器大工业工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②城市化进程: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科技发展复习

专题十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科技发展考情透析启蒙运动,2010,16,社会契约论,选择,42011,27(2),孟德斯鸠思想的评价,非选,42012,15,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比较,选择,4小结,从考点分布上看,本专题中有关人文精神的发展内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自2010年以来,每年必考。
而近代科技部分则未设题备考策略复习本专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通过列表法,认真梳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背景、人物、观点、实质和意义。
2.把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发展历程结合起来,明确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3.注意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相比较,形成对欧洲文化、世界文化的整体性认识。
直面高考一、选择题1.(2012山东高考)“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2.(2013山东高考)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3.(2010山东高考)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二、非选择题4.(2011山东高考)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2020高考历史专题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科技文艺

第一课时
体系构建 宏观把握
体系构建 宏观把握
线索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西欧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得
以复兴,宗教改革使人文主义扩展到宗教领域。17—18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中, 人文主义思想扩展到政治领域,形成了近代人权思想,并且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 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实现政治理想的强大思想武器。 线索二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6)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
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治社会;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描绘了
蓝图
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
深化理解 1.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与演变
(1)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时期:重心是探究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智者学派将人 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 知识的作用。 (2)文艺复兴时期:重心是探究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 放和思想自由。
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
特征
发展历程
(续表)
(4)代表作: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的 文艺复兴 《歌集》 (14—16世纪) (5)影响: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资本透 稳拿满分
特征
发展历程
(续表)
(1)背景:人文精神的推动;长期受天主教会压榨的德意志因为教皇兜 售“赎罪券”与天主教会矛盾激化 宗教改革 (2)实质:披着宗教外衣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运动 (16—17 (3)内容: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里提出信仰得救、《圣经》高 世纪) 于教皇和教会的主张
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7.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B.宣扬人性解放C.构建理性王国D.倡导思想自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的理解能力及比较能力。
由材料中“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可知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即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答案: C8.牛顿在临终时留下的遗言中说:“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可我自己认为,我好像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的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材料中牛顿拾到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是指()①惯性定律②加速度定律③作用和反作用定律④万有引力定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创立者,他提出了一系列力学基本概念,并在1684年和1685年先后发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 D10.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
你认为进化论的哪一观点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A.主动选择B.人工选择C.被动选择D.自然选择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正是自然选择的体现。
答案: D11.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A.研制成了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C.发明水力织布机D.改良了蒸汽机解析:由“1819年”和“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判断这位伟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的相关人物,即瓦特。
他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动力机械的普及。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与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与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作者:张小华来源:《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历史》2016年第04期【考情分析】这一专题糅合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三个单元的内容。
在考查力度上,从前到后呈由强渐弱趋势。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达尔文进化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音乐、影视艺术等。
考查角度多以“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等热点话题切入,美术方面避开教材中罗列的典型作品,或不注明作者及作品名称,或以文字形式描述作品内容,特别注重对艺术特色的考查。
考查方式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基本上不涉及材料解析题。
【金题点睛】示例1 (2016年上海历史卷第13题)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A.古典时代B.中世纪前期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解析】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旗帜。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显著特点是现实与人文,其中包括人的感受、信仰、私欲,以及人的世界观。
受时代影响,该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
材料所示画作旨在凸显人的曲线美,展现人的个性,因此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
【答案】C变式练习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
”以下言论不属于“古学复兴”时期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B.“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都复活了”C.“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解析】梁启超所说的“古学复兴”即文艺复兴运动。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1.通过分析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中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
2.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实质。
3.加强纵比、横比。
如与中国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比较。
4.注意启蒙运动提倡的“天赋人权”、“自然平等”、“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等原那么有力地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对构建人文精神和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5、考查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6、考查相对论和量子论对物理学的革命性的意义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7、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及其历史地位。
8、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9、互联网的诞生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0、考查的核心内容:近代世界以来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专题讲解】【一】文艺复兴的背景、矛头指向、人文主义的表达、影响1、文艺复兴根本原因: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要求摧毁宗教神学压制人性的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因为古代希腊和罗马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有优秀的人才结构,所以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形式表现出来。
同时资本主义力量还处在较弱小的成长发展阶段,难以直接面对影响力很强大的宗教神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专题讲解】一、文艺复兴的背景、矛头指向、人文主义的体现、影响1、文艺复兴根本原因: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要求摧毁宗教神学压制人性的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因为古代希腊和罗马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有优秀的人才结构,所以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形式表现出来。
同时资本主义力量还处在较弱小的成长发展阶段,难以直接面对影响力很强大的宗教神学。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矛头指向宗教神学世界观,批判宗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否定神性至上,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鼓励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符合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自由的精神。
文学三杰、艺术三杰的作品和莎士比亚的戏剧都体现这点。
3、过程和影响。
文艺复兴14、15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开展,后逐步扩展到西欧的国家,如法国、英国,出现了莎士比亚等著名的戏剧家。
它是欧洲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人性至上,否定神性至上,打破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符合了资本主义的需要,也推动了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追求现世幸福和冒险的精神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与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色彩、影响2 、宗教改革如何体现人文主义色彩?罗马教皇宣扬“因行称义”,把与上帝沟通、中介的权力交给教皇、主教等神职人员,教徒只有通过烦琐的宗教仪式包括购买赎罪券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主张依靠虔诚的信仰即可自救,不需要通过神职人员,强调个人与上帝的沟通权力,实际上就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体现了个人的自主性和权力,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宗教改革的影响。
从14世纪到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由简单的手工协作进入到手工工场的新阶段,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必然要求挣脱封建制度和宗教束缚,于是出现了宗教改革。
通过宗教改革,人们思想上解除了禁锢,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并从思想上为人们接受新的政治制度打下基础。
通过宗教改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迷信教廷,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包括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教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削弱。
新教开始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在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
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
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
艺术大师们改变了中世纪绘画简单呆板的宗教风格,创造出具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结合起来。
马丁·路德观点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即“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否定教皇和教士的作用,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四、启蒙运动的根本原因、实质、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2. 启蒙运动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什么是理性?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
它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向往自由平等,追求个人价值和解放。
理性主义成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
3.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它发展了人文精神,把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为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
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经典力学的建立:(1)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确立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发现落体定律;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新概念;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的发现以及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3)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3、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诞生;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
意义:(1)量子理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量子力学对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
(3)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他们不仅对物理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七、达尔文的进化论1.达尔文进化论诞生的条件和原因:①思想文化基础:经过艺术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遭受重创,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思想文化更加进步。
②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③理论基础:19世纪前期,德意志人施莱登和施旺相继提出和确定了细胞和细胞学说,为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有些生物学家,如法国的拉马克确立了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这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达尔文进化论诞生的标志和内容:①标志: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1871年,其另一部著作《人类的起源》发表,进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3.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①欧洲思想界: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直刺神学的要害;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使人们不再把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
②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它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和激烈争论。
③中国思想界:引起中国思想界的巨大震动,晚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进行积极地宣传和介绍,他们著书翻译,宣传进化论,唤醒国人,以免亡国灭种之灾。
八、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产生: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69美国出现第一个互联网。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
功能: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等。
特点: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被人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声像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2. 影响:建立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它有“一高三低”的特点,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计划,给美国生产力带来巨大推动。
美国软件业和互联网公司的飞跃发展就证明这一点。
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
课堂针对性训练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2.(2011年安徽卷文综)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3.(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4.(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妒”,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5.(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6.(2011年广东卷文综)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念是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7.(2011年重庆卷文综)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改变了”。
“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
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8.(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