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外部检验填写说明

合集下载

锅炉外部检验

锅炉外部检验

锅炉外部检验展开全文主要检验锅炉管理,锅炉本体检验,安全附件、自控及保护装置的检验,辅机和附件的检验,分汽(水)缸、锅炉范围内管道、支吊架的检验,水质管理和水处理设备的检验等。

具体内容如下:1、锅炉本体检验检查锅筒接缝处,管端胀接处,人孔、手孔及法兰处,绝热层里面等处,有无漏水、漏汽;打开炉门,观察孑L,检查锅筒底部、水冷壁管,炉管,过热器等有无鼓包、弯曲等变形。

2、安全附件、自控及保护装置检验压力表在最高许可工作压力处是否划有红线标记,是否定期检验,有无铅封。

压力表是否指示正确,可用标准压力表进行校验。

安全阀需要校验安全阀的开启度和回座压力,运行时才能校验。

安全阀校验后应有铅封。

水位表是否清晰,两侧水位表指示是否一致,阀门等处有无漏水、漏汽。

水位表汽、水连通管是否畅通。

照明设备是否完好等。

自控及保护装置,检查表计控制装置是否灵敏可靠,自动或手动控制是否能正常转换。

3、辅机和附件检验风机、水泵等及其附件如压力表、温度计,油位指示器等是否齐全;调节闸、控制阀是否严密、灵活;法兰连接处是否有漏风、漏水;设备运行时是否振动。

4、分汽,水”缸、锅炉范围内管道、支吊架的检验:主要检查分汽(水)缸的附件是否齐全。

锻压力表、温度计、疏水阀、紧急泄放管等,阀门、法兰连接处是否漏汽、漏水及分汽(水)缸是否经过强度计算等;锅炉范围内的管道保温层是否脱落。

支吊架是否牢固或活动自如。

外表面的色标是否按规定标明。

5、水质管堙和水处理设备主要抽查水质指标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水质管逗襁变是否健全;水处理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当大于6t/h锅炉时是否有除氧设备,除氧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等。

6、消烟除尘、脱硫装置检查:烟囱排放物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炉渣及处理炉渣的扬尘是否污染环境。

除尘蜕硫的污水排放是否符合规定等。

锅炉内外部检验结论报告

锅炉内外部检验结论报告

检验机构核准证编号:
(检验机构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Leabharlann 年月 日页第

注:本结论报告适用于电站锅炉以外的锅炉(有过热器的A级蒸汽锅炉除外)。
锅炉内(外)部检验结论报告(二)
报告编号:
检验日期:
锅炉型号
设备代码
产品编号
单位内编号
使用登记证编号
制造单位 安装单位
产权单位
使用单位
设备使用地点
使用单位机构代码
邮政编码
投入使用日期

月 上次检验日期


额定出力
t/h(MW) 额定压力
Mpa
性能 参数
额定温度

工作压力
Mpa
出口温度

回流温度

检验 依据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检验发现的缺陷位置、性质、程度及处理意见(必要时附图或者附页) 缺陷 及其 处理
(符合要求、
检验
基本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
压力
结论 求)
介质
允许(监控)使用参数
Mpa 温度

其他
下次检验日期:


说明 检验人员:
编制;
审核: 批 准:
日 期日: 期日: 期: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书模板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书模板

甲方(锅炉使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锅炉检验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所使用的锅炉(型号:______,编号:______)已达到规定的外部检验周期,为保障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一、检验目的本次锅炉外部检验的目的是全面了解锅炉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二、检验内容1. 锅炉本体检验:包括壳体、管道、受压元件、焊接接头、保温层等部位的外观检查,以及必要的无损检测。

2. 安全附件检验: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温度计等安全附件的检查和校验。

3. 水质管理检验:包括水处理设备、水质化验等环节的检查。

4. 辅机和附件检验:包括风机、水泵、燃烧器等辅机和附件的检查。

5. 锅炉管理检验:包括锅炉房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人员培训等环节的检查。

6. 其他相关检验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经双方协商确定。

三、检验时间本次锅炉外部检验时间为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四、检验人员1. 乙方指派具备相应资质的锅炉检验人员负责本次检验工作。

2. 甲方应指派熟悉锅炉运行情况的操作人员协助乙方进行检验工作。

五、检验方法1. 宏观检验:观察锅炉外观,检查壳体、管道、受压元件、焊接接头、保温层等部位是否有裂纹、变形、泄漏等现象。

2. 无损检测:根据需要,采用磁粉检测、超声波检测、内窥镜检测等方法对锅炉进行无损检测。

3. 水质化验:对锅炉水质进行化验,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六、检验费用1. 本次锅炉外部检验费用为人民币____元。

2. 甲方应在检验前将检验费用支付给乙方。

七、检验结果1. 乙方应在检验结束后,向甲方提交锅炉外部检验报告,详细说明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

2. 甲方应在收到检验报告后____个工作日内,对检验结果进行确认。

工业锅炉外部检验填写说明

工业锅炉外部检验填写说明

《工业锅炉外部检验原始记录》填写说明1检验原始记录均采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

如有写错处,均采用划改,并由填写人在旁边签字、注明日期。

2检验条件确认:在相应栏目内打钩选择。

3检验使用的仪器设备:根据检验项目填写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型号、编号。

4封面内容填写4.1使用单位:填写使用单位公章上的全称。

4.2锅炉型号:以产品铭牌或产品质量证明书上的型号为准。

如设备无法提供质量证明书或不能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此信息时可填写“/”。

4.3使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设备的内部编号,无使用编号的填写“/”;4.4使用证号:以质监部门发放的使用证牌号为准。

4.5检验日期:全部检验结束的日期,正确格式为XXXX年XX月XX日。

5锅炉外部检验原始记录中内容的填写。

5.1单位地址:以使用单位所在的市县区的具体位置,具体到乡镇,街道,村。

5.2邮政编码:设备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5.3联系人、电话:直接与检验人员协调联系设备检验的企业负责人及其手机号或固定电话。

5.4制造单位、出厂编号、制造日期、额定出力、额定压力、出口温度:以产品质量证明书标注的内容填写(必要时可根据产品铭牌填写),如设备无法提供质量证明书或不能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此信息时可填写“/”。

5.5投用日期:设备试运行第一天起为投用日期。

5.6使用压力:以设备实际运行的最高压力为准。

5.7锅炉用途:生产、生活、发电之一。

5.8水处理型式:锅内或锅外。

5.9水压试验日期:填写上次水压试验的日期,正确格式为XXXX年XX月XX日。

如无法获取此项信息填写“/”。

5.10水压试验压力:按《锅炉定期检验规程》的规定填写。

5.11资料审查: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如不合格时,说明缺失资料名称。

5.12缺陷位置、程度(必要时附图)及处理意见:按检验实际情况填写。

5.13检验结论:填写允许运行、监督运行、停止运行之一。

5.14允许工作压力、允许工作温度:根据检验结果,按照规范要求,必要时经过计算,确定该锅炉允许继续运行的参数。

锅炉检验报告与记录填写要求内容

锅炉检验报告与记录填写要求内容

锅炉检验报告与记录填写要求-----------------------作者:-----------------------日期:编号状态AHTJ/OD-GZ01-2009锅炉检验报告、记录填写规则批准:审定:编写人员:发布日期:二○○九年十一月一日实施日期:二○○九年十二月十日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地址:市包河工业区路13号邮政编码: 230051:0、3356627 电子: ahtjlmsina.传真:0 网址: 锅炉检验报告、记录填写规则一、工业锅炉安装监督检验报告、监检记录填写规(一)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证书1.监检证书编号:按《报告和证书的控制程序》规定填写2.安装单位:按安装告知书或安装许可证填写3.安装许可证编号:按安装告知书或安装许可证上填写4.使用单位:按使用单位工商营业执照或公章填写5.使用单位代码:按使用单位组织代码证书填写6.邮政编码:按使用单位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填写7.制造单位: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填写8.设备代码:按《特种设备目录》填写9.锅炉型号: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填写10.产品编号: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填写11.锅炉出厂日期: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填写12.燃烧方式:按锅炉实际燃烧方式填写,如:固定炉排层燃、链条炉排层燃、燃油、燃气室然等13.额定蒸发量或功率: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填写14.额定出口压力: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填写15.额定出口温度: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填写16.允许工作压力: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填写17.允许工作温度: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填写18.水(液)压试验压力:按按出厂质量证明书、铭牌或锅炉实际的水(液)压试验的压力填写19.锅炉所在地点:填锅炉房20.锅炉安装情况:按锅炉实际安装情况填写,如:新锅炉安装填“新装”,旧锅炉移装填“移装”21.监检开始日期:按接受告知书与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签订监检协议之日填写22.监检结束日期:按锅炉交工验收之日填写(二)监检依据除1、5、6、7、8必填外,其余按锅炉类型选择。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书范本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书范本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书范本甲方(检验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锅炉使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乙方需要对锅炉进行外部检验,甲方具备相应的检验资质,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锅炉外部检验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检验目的:确保锅炉安全、可靠运行,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

二、检验范围:1. 锅炉外部结构完整性检查;2. 锅炉外部管道连接检查;3. 锅炉安全附件检查;4. 锅炉外部保温及防腐层检查;5. 锅炉运行环境检查。

三、检验标准:按照国家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定及相关标准执行。

四、检验时间:双方约定于____年____月____日进行锅炉外部检验。

五、检验费用:1. 检验费用总计为人民币____元;2. 乙方应在检验前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检验费用。

六、检验报告:1. 甲方应在检验完成后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提供书面检验报告;2. 检验报告应包含检验结果、建议及整改措施。

七、责任与义务:1. 甲方负责提供专业、客观的检验服务;2. 乙方负责提供必要的检验条件和协助;3. 乙方应根据检验报告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八、保密条款:双方应对检验过程中获取的商业秘密和技术信息予以保密。

九、违约责任:1. 如甲方未能按时提供检验服务,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____元;2. 如乙方未按时支付检验费用,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____元。

十、争议解决: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争议,双方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十一、其他: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

十二、协议生效: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__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条款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锅炉安全检查项目及要求范本

锅炉安全检查项目及要求范本

锅炉安全检查项目及要求范本1. 设备基本信息检查- 检查锅炉编号、型号、容量、制造商等基本信息是否清晰可见;- 检查锅炉安装地点、使用场所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检查锅炉房布局是否合理,通风是否良好;- 检查锅炉房内是否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2. 锅炉外观检查- 检查锅炉外壳是否完好,有无变形、裂纹等;- 检查锅炉外部管道、阀门等是否固定牢固,无泄漏现象;- 检查锅炉烟囱是否无积灰,烟囱是否存在破损、堵塞等情况。

3. 锅炉安全阀检查- 检查锅炉安全阀是否存在泄漏、卡死等异常情况;- 检查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在压力试验时是否能正常启闭。

4. 锅炉水位检查- 检查锅炉水位计是否准确,刻度是否清晰可辨;- 检查水位控制装置是否正常工作,水位控制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锅炉水位是否稳定,有无异常波动,是否存在过低或过高情况。

5. 锅炉压力检查- 检查锅炉压力表是否准确,刻度是否清晰可读;- 检查压力控制器、过压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锅炉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有无漏压、过压等情况。

6. 锅炉燃烧系统检查- 检查燃烧器和燃料供应装置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噪音、泄漏现象;- 检查燃烧器是否清洁,喷嘴是否堵塞,点火系统是否完好;- 检查燃烧过程中是否存在燃烧不完全、烟气排放超标等情况。

7. 锅炉水处理系统检查- 检查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水质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锅炉内部是否有结垢、沉积物等,清洗工作是否及时;- 检查水处理剂的添加和控制是否正确。

8. 锅炉安全控制系统检查- 检查锅炉燃烧安全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故障报警;- 检查限制器、过热保护器、低水位保护器等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检查自动控制系统是否与其他设备协调一致,是否存在误操作风险。

要求范本:1. 锅炉基本信息应齐全、明确,并张贴在明显位置,以便于随时查询。

2. 锅炉外壳应完好无损,无发霉、腐蚀等现象,锅炉房内通风应良好。

DB41∕T 650-2019 工业锅炉外部检验规范

DB41∕T 650-2019 工业锅炉外部检验规范

ICS 25.180.01 J 98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T 650—2019代替 DB41/T 650-2010工业锅炉外部检验规范2019 - 02 - 13发布2019 - 05 - 13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650—2019I目 次前言................................................................ . (II)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检验准备................................................................ .......... 2 6 检验................................................................ .............. 3 7 检验结论................................................................ .......... 5 8 检验报告................................................................ .......... 8 9 事故隐患................................................................ .......... 8 10 检验结论复议................................................................ ..... 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业锅炉外部检验报告样式................................ .. (9)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650—2019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锅炉外部检验原始记录》填写说明
1检验原始记录均采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

如有写错处,均采用划改,并由填写人在旁边签字、注明日期。

2检验条件确认:在相应栏目内打钩选择。

3检验使用的仪器设备:根据检验项目填写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型号、编号。

4封面内容填写
4.1使用单位:填写使用单位公章上的全称。

4.2锅炉型号:以产品铭牌或产品质量证明书上的型号为准。


设备无法提供质量证明书或不能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此信息
时可填写“/”。

4.3使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设备的内部编号,无使用编号的填
写“/”;
4.4使用证号:以质监部门发放的使用证牌号为准。

4.5检验日期:全部检验结束的日期,正确格式为XXXX年XX月
XX日。

5锅炉外部检验原始记录中内容的填写。

5.1单位地址:以使用单位所在的市县区的具体位置,具体到乡
镇,街道,村。

5.2邮政编码:设备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5.3联系人、电话:直接与检验人员协调联系设备检验的企业负
责人及其手机号或固定电话。

5.4制造单位、出厂编号、制造日期、额定出力、额定压力、出
口温度:以产品质量证明书标注的内容填写(必要时可根据产品铭牌填写),如设备无法提供质量证明书或不能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此信息时可填写“/”。

5.5投用日期:设备试运行第一天起为投用日期。

5.6使用压力:以设备实际运行的最高压力为准。

5.7锅炉用途:生产、生活、发电之一。

5.8水处理型式:锅内或锅外。

5.9水压试验日期:填写上次水压试验的日期,正确格式为XXXX
年XX月XX日。

如无法获取此项信息填写“/”。

5.10水压试验压力:按《锅炉定期检验规程》的规定填写。

5.11资料审查: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如不合格时,说明缺失资料
名称。

5.12缺陷位置、程度(必要时附图)及处理意见:按检验实际情
况填写。

5.13检验结论:填写允许运行、监督运行、停止运行之一。

5.14允许工作压力、允许工作温度:根据检验结果,按照规范要
求,必要时经过计算,确定该锅炉允许继续运行的参数。

如果检验结论为停止运行时填写“/”。

5.15下次外部检验日期:根据检验结果,按照规范要求填写。


式为XXXX年XX月XX日。

如果检验结论为停止运行时填写“/”。

5.16 结论说明:按《锅炉定期检验规程》的规定填写允许运行、
监督运行、停止运行等检验结论的主要原因。

5.17 检验员:主检人和辅检人的姓名。

5.18 审核:应按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进行签字。

2 锅炉外部检验原始记录(附页)中内容的填写。

结果:结果栏中,针对每一项的具体情况,无问题打“√”,一般问题打“○”,严重问题打“×”,并填写问题简要情况。

无此项目的填写“/”。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锅炉与建筑物的净距
单台锅炉容量
炉前(m) 锅炉两侧和 后部通道(m) 燕汽锅炉
(t/h)
热水锅炉(Mw) 燃煤锅炉 燃气(油)锅炉 1~4
O.7~2.8 3.OO 2.50 O.80 6~20
4.2~14 4.OO 3.OO 1.50 ≥35 ≥29
5.OO 4.OO 1.80
15.1.1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锅炉间应属于丁类生产厂房,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 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大于2.8Mw 时。

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4t/h 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小于等于2.8Mw 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

锅炉间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
2重油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器及轻柴油的油箱间和油泵间应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均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
3燃气调压间应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地坪。

15.1.2锅炉房的外墙、楼地面或屋面,应有相应的防爆措施。

并应有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泄压方向不得朝向人员聚集的场所、房间和人行通道,泄压处也不得与这些地方相邻。

地下锅炉房采用竖井泄爆方式时,竖井的净横断面积,应满足泄压面积的要求。

当泄压面积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采用在锅炉房的内墙和顶部(顶棚)敷设金属爆炸减压板作补充。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锅炉间,应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其通风装置应防爆,新风量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锅炉房设置在首层时,对采用燃油作燃料的,其正常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3次,事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6次;对采用燃气作燃料的,其正常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6次,事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12次;
2锅炉房设置在半地下或半地下室时,其正常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6次。

事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12次; 3锅炉房设置在地下或地下室时,其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12次;
4送入锅炉房的新风总量,必须大于锅炉房3次的换气量;
5送入控制室的新风量,应按最大班操作人员计算。

注:换气量中不包括锅炉燃烧所需空气量。

表 A.0.1 架空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净距(m)
名称水平净距交叉净距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允许沿外


铁路钢轨外侧边缘
3.0 跨铁路钢轨面
5.5①
道路路面边缘、排水沟边缘
或路堤坡脚
1.0 距路面5.O②
人行道路边0.5 距路面2.5
架空导线(导线在热力管道上方) 电压
等级
(kV)
<1 外侧边缘
1.5
1.5
1~10 外侧边缘
2.0
1.0
35~
110
外侧边缘
4.0
1.0
注:1跨越电气化铁路的交叉净距,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当有困难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减至4.5m。

2道路交叉净距,应从路拱面算起。

A.0.2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2的规定。

表A.0.2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m)
名称水平净
距名称水平净

建筑物基础边 1.5 照明、通信电
杆中心
1.0
铁路钢轨外侧边缘 3.0 架空管架基础
边缘
0.8
道路路面边缘0.8 围墙篱栅基础
边缘
1.0
铁路、道路的边沟或单独的雨水明沟边0.8 乔木或灌木丛
中心
2.0
注:1 当管线埋深大于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深度时,应用土壤内摩擦角校正表中数值。

2管线与铁路、道路间的水平净距除应符合表中规定外,当管线埋深大于l.5m时,管线外壁至路基坡脚净距不应小于管线埋深。

3本表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

A.0.3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其他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3的规定。

表A.0.3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其他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m)
名称水平净

交叉
净距
名称水平净

交叉
净距
给水管 1.5 O.15 电力电缆 2.0 0.50
排水管 1.5 O.15 电


缆直埋电

1.0 0.50
燃气管道


(kP
a)
≤400 1.0 O.15 电缆管

1.0 0.25
400<~
≤800
1.5 O.15 排水暗渠 1.5 0.50
800<~
≤1600
2.0 O.15 铁路轨面—— 1.20
乙炔、氧气管 1.5 0.25 道路路面——0.50
1.0 O.15
压缩空气或二氧化碳

注:1热力管道与电力电缆间不能保持2.0m水平净距时,
应采取隔热措施。

2表中数值为1m而相邻两管线间埋设标高差大于
0.5m以及表中数值为1.5m而相邻两管线间埋设标高差大于
1m时,表中数值应适当增加。

3 当压缩空气管道平行敷设在热力管沟基础上时,其
净距可减小至0.15m。

18.4管道和附件
18.4.1管道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压力大于1.OMPa表压和温度大于200℃的蒸汽管道、
压力大于1.6MPa(表压)和温度小于等于180℃的热水管道,
应采用无缝钢管。

压力小于1.6MPa(表压)和温度小于200℃
的蒸汽管道、热水和凝结水管道,可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
管;
2 热力管道当采用不通行地沟或直接埋地敷设时,应采
用无缝钢管。

当采用架空、半通行或通行地沟敷设时,可采
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并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