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 电子:带有负电荷的亚原子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9. 化学变化: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10. 物理变化:物质形态或物理性质的变化,不产生新物质。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成分和性质。
- 例子:水(H2O)、氧气(O2)。
2.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 例子:空气、果汁。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 例子:颜色、密度、熔点、沸点。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 例子: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四、化学反应1. 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被消耗的物质。
2. 生成物:化学反应的结果,新产生的物质。
3.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 例子:2H2 + O2 → 2H2O(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五、化学计量1. 摩尔: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粒子。
2. 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六、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1.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过程,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
3.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
七、实验安全与操作1. 实验室安全规则: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程。
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第一单元专题复习课件(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呼告、设问、反问、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
增强表达效果
(二)品味字词,感受语言表现力
《我爱这土地》 多用修饰语来呈现诗人的情感
“悲愤、激怒”——沉重 “永远汹涌”“无止息地吹刮”——坚定
比喻、设问
(二)品味字词,感受语言表现力
《乡愁》 词语的重复与叠词的运用给全诗营造了一种 低回怅惘的基调
“小小”“窄窄”“矮矮”“浅浅” ——反衬乡愁之沉重
(三)抓意象,品意境,体悟诗歌意蕴
《沁园春·雪》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意象
大气磅礴的意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雪后红日与 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妖娆美好的意境
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
(三)抓意象,品意境,体悟诗歌意蕴
《周总理,你在哪里》
高山——衬托周总理形象的崇高伟岸 大地——衬托出周总理胸怀的博大坦荡 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反复呼唤,又以“山 谷回音”“大地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 来回答
世间有何离情比死别更痛苦?
乡愁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三)抓意象,品意境,体悟诗歌意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春风、春光、云烟、细雨、青草、绿叶、鲜花、春燕
灵感、梦幻、温暖
春光风舞、云烟星语、雪后嫩绿、花开燕来
春天的灿烂色彩和生机勃勃 诗人内心的欢欣与喜悦 诗人炽热的爱和美好的祝福
阔大、恢弘的意境
人民对总理那种惊天地、动河 山的深沉感情
(三)抓意象,品意境,体悟诗歌意蕴
《我爱这土地》 “鸟”——核心意象
激发了人们的忧患意识
“土地、河流、风、黎明”——长期遭受风雨打 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
“爱土地”“爱祖国”
九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题型3:握手原理为了毕业留个纪念,初三(1)班每人互赠一张照片,共冲洗了1560张照片,问:初三(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题型4:优惠问题1.春秋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推出了甲乙对话中收费标准.某单位组织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共支付给春秋旅行社旅游费用27000元.请问该单位这次共有多少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甲: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0元.乙: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0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得低于700元.题型5:等积问题1、如图所示(1)小明家要建面积为150m2的养鸡场,鸡场一边靠墙,另一边用竹篱笆围成,竹篱笆总长为35m。
若墙的长度为18m,鸡场的长、分别是多少?(2)如果墙的长为15m,鸡场一边靠墙,竹篱笆总长为45m,可围成的鸡场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 如果墙的长为15m,鸡场一边靠墙,竹篱笆总长为45m,可围成的鸡场的面积能达到250m2吗?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4)如果墙的长为15m,鸡场一边靠墙,竹篱笆总长为45m,可围成的鸡场的面积能达到100m2吗?通过计算并画草图说明。
(变式:若在BC边上留一个1米宽的小门呢?)题型6:几何问题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点P点P从A出发沿边AB以1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边BC以2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①几秒钟后△PDQ的面积等于28cm2?②求△PDQ的面积最小值③△PDQ的面积能等于43cm2?题型7:函数综合1.销售某种商品,根据经验,销售单价不少于30元∕件,但不超过50元∕件时,销售数量N(件)与商品单价M(元∕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中的线段AB.(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计划每天的销售额为2400元时,那么该商品的单价应该定多少元?总结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 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复习

• 1:分别概括上下两片的内容 上片描写山水的景色以及引起的联想下
片回忆当年旧游的情形.
• 2:找出三个对偶的句子 •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对 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 • 鹰击长空,对 鱼翔浅底 • 指点江山,对 激扬文字
补救强化练
• 根据提示,简要说明下列诗句中的设喻之妙。 (1)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 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提示:假如将诗句改写为“我的爱心像绳索那样把 天地连在一起”,诗的情味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知识梳理二、重要字音字形
• 妖娆(yāo ráo). 风骚(fēng sāo) 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一代天 骄(yī dài tiān jiāo): 田圃(tián pǔ).喧嚷(xuān rǎng):.洗礼 (xǐ lǐ):.襁褓(qiǎng bǎo). 温声细语(wēn shēng xì yǔ).润如油膏 (rùn rú yóu gāo):
补救强化练
• 1.给下列字词注音。 • 妖娆 风骚 红装素裹 一代天骄
田圃 喧嚷 洗礼 襁褓 温声细语 • 2文学常识 • (1)什么是诗歌? • (2)诗歌有什么特点?
要归纳:
• 1、读音相近的字,形近字、多音字、同音 字。
• 2、受方言影响的一些字,平时易写错的字, 应该作为复习的重点。
目标2.通过分析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联想、想 象等手法的作用,学生能说出诗歌采用的 表现手法及作用。复习指导二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说出诗歌的有关文学常 识,能准确积累字词。
2.通过分析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联想、 想象等手法的作用,学生能说出诗歌采用的 表现手法及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25岁,可 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 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 死亡。(点明主旨)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 没有停息(再次点明 主旨)
生机勃勃的盛夏 前 (动景) 后 呼 应 宁寂严冬和温馨
家庭(静景)
联 想
夏冬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4.外国诗两首(2) 俄·叶赛宁
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 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 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 伍,一年后,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 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 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 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 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 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 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 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 1923年诗人回国。
以上景物确实很美,作者认为还有那种景色是美丽 的呢?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的意思是等到。表明天还没有晴,所以这句话是虚写。
简析词的的下阕
下阕:评论历史上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也可分三层。 第一层承上启下,由描写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再一次赞美祖国山河。“娇”是 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雄 竞折腰”,引出下文,指出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丽 河山而倾倒。两句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有机的整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传统技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刺绣B.石雕C.酿酒D.剪纸2.规范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向试管中加入固体粉末D.加热液体3.下列成语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凿壁偷光B.火上浇油C.水滴成冰D.铁杵成针4.明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C.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5.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毒性B.密度C.溶解性D.熔点6.关于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B.取刚清洗过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C.燃烧后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D.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通常需要氧气7.“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
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粮食酿酒C.烧石成灰D.烧窑制砖8.给液体加热,不能选用的仪器是()A.试管B.量筒C.烧杯D.蒸发皿9.长沙有许多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
下列非遗项目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雕刻菊花石C.用棕叶编篮子D.用针线制作湘绣10.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D.若不慎被红热的金属烫伤,应立即用大量凉水冲洗或浸泡,并涂烫伤膏1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考试用纸所具有的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柔软C.可燃D.易撕碎12.某同学在用天平称量物体时重32.6g,称完时他发现物码放反了,但他仍然得到了准确的结果(5g 以下用游码)()A.32.6g B.31.4 g C.27.4g D.必须重称二、非选择题13.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⑧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九年级语文知识速记手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
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
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咏雪抒怀的杰作。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表达了对祖国无比的爱。
《乡愁》以一个游子的感触,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的喜悦,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颂歌”。
《我看》用生动的词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画面。
表达了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的主题。
二、单元字词汇总1.字音莽莽(mǎng) 分外(fèn) 妖娆(ráo) 稍逊(xùn)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án)今朝(zhāo) 数风流人物(shǔ) 汹涌(yǒng) 刮着(guā) 腐烂(fǔ) 娉婷(pīnɡ) 鲜妍(yán) 冠冕(ɡuān)(miǎn) 浮动(fú) 呢喃(ní) 丰润(rùn) 红晕(yùn) 忧戚(qī) 枉然(wǎnɡ) 谐奏(zòu) 飘逸(yì) 坦荡(tǎn) 摇曳(yè) 翅翼(yì)2.字形sī(嘶)哑 hóu(喉)咙悲fèn(愤) lí(黎)明邮piào(票) 坟mù(墓) 海xiá(峡) 云yān(烟) 轻línɡ(灵) 庄yán(严) 柔nèn(嫩) é(鹅)黄 liánɡ(梁)间 nínɡ(凝)望màn(漫)游吹xī(熄) 沉zuì(醉)3.解词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评价拿破仑:法典和对外战争的评价
对外战争的评价 进步作用: 多次打垮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成果;同时将大革命成果传播到欧洲各国,促进了 欧洲封建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 秩序 侵略作用: 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 人的利益,遭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联合抵抗, 最终导 致帝国的崩溃和封建王朝的复辟。
典列1、(08年佛山) 右图是《权利法案》颁布300 周年纪念币。之所以纪念《权 利法案》的颁布,是因它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向世人宣布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原则 C.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 D.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典例2: 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许多法律文献, 美国《独立宣言》与英国《权利法案》、法国 《人权宣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7、有关《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宣称人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建立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 D.具有反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性
C
)
8、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 D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9、“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 观察——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 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导致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 B A.意大利不信仰天主教 B.意大利最早开始文艺复兴 C.意大利人才辈出 D.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0、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 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 A)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 处死了封建君主 D 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
一、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 展 二、重大事件:
1775:来克星顿枪声(独立战争开始) 1776:7.4《独立宣言》 1777:萨拉托加大捷(转折点) 1781:约克镇投降 1783:英美《巴黎和约》,完全胜利 三、《独立宣言》--美国诞生 内容:①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②政府由人民授权; 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四、性质:双重性质 五、影响:P22页手写笔记
度开始确立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一、时间:14-17世纪 地点:从意大利兴起,蔓延整个西欧 核心: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代表人物: 1、但丁(先驱)--《神曲》:欧洲开始向近代社会过 渡的标志 2、达· 芬奇(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 丽莎》 3、莎士比亚(文学巨匠)—四大悲剧:《哈姆雷 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典例8:有人说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
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又有人说拿破仑是一个反动的军事独裁者,他的对外战 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主权。你同意上述哪一种 观点?请你说明理由。如果你不同意上述观点,你认为 应该如何怎样正确评价拿破仑? 答:不同意,因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 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而不是国王手中,这种政治 制度源于英国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件?( ) B A《宅地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商法典》 12、他用刺刀加速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但 最终兵败滑铁卢而囚死于荒岛。他一生中对后世影响最 大的是( B ) A发动“雾月政变” B颁布《民法典》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入侵俄国
一、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波旁王朝、等级制度(三个等级)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直接原因)
二、过程:
开始的标志:1789、7、14攻占巴士底狱 1792年、成立共和国 1793年起义(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结束:1794年“热月政变”,结束雅各宾派的统治
他既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军 事独裁者。(总述) 分别列举他的积极行动、影响及消极活动和影响。 (分:体现“一分为二”原则) 综上所述,拿破仑功大于过,他顺应了资产阶级革命 的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总:体现历史观)
1、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领域反对教会的控制, 要求(B ) A、以国王为中心 B、以人为中心 C、以神为中心 D、以教会为中心
A
)
典例6、下列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重大事件,
按时间先后顺序应是:( C ) ①来克星顿枪声 ②《独立宣言》发表 ③萨拉托加 大捷④委任华盛顿为大陆军司令 A、 1243 B、1234 C、1423 D、1342
典例7(10年佛山中考):《神曲》是人类历史上宝
贵的精神遗产,它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 自由、理想和求知精神的歌颂。恩格斯把它的创作者称 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请回答: (1)、《神曲》的作者是谁? 答:作者是但丁。 (2)、“新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并谈谈你对 “新时代”的理解? 答:主题: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欧洲 资本主义的兴起。 答:理解:新时代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 的过渡;新兴资产阶级对世俗物质与精神的追求; 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六、重要人物 华盛顿: 领导美国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事迹
胜利后交还权力,不再连任第三届总统,开创民主 政治的先河
评价: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 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 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三、《人权宣言》 1、基本内容:
(1)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始终是自由平等 的。 (2)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3)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2、核心思想:
人权和法治 四、意义(影响)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 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 仅为少数人所享有,所以人的民主平等与自由仍然是 写在旗帜上的理想和目标.
典例4(2009年· 佛山市)
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社会 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是 A.人文主义取代神学主义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典例5、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
A.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B.北美13州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C.资本主义经济与奴隶制的斗争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②“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拿破仑是 发动“雾月政 “该出手时就出手”,凭借“惊人之举”开始了自己 变”, 成为第 的政治生涯。这个惊人之举是什么?( 2分) 一执政。
③华盛顿功成身退,“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领导美国独立 战争,开创民 他的一段告别词让全国为之感动。请你列举华盛顿的 主政治先河。 主要功绩。(2分) ④拿破仑从16岁参军到滑铁卢战役失败下台,可以说戎 《拿破仑法典》。 马一生。“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历经 资产阶级国家的 40余胜战,但他却对此不以为然,而对一样东西情有 第一部民法典。 独钟。这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让英雄对它如此留恋? ⑤ “英雄末路,气短情长” 。拿破仑的一生读来既 “让人荡气回肠”又“扼腕神伤”。为了让我们对他 战争的双重 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请你根据课本,分别概括出拿破 性质 仑对外战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4分)。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制建立的标志是 ( A.1688年光荣革命 B.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C.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D.《权利法案》颁布
D)
4、拿破仑政权的性质是(C) A.封建军事专政 B.君主立宪制 C.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D.封建君主制 5、下列对法国大革命历史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开始 B .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沉重打击了欧 洲封建势力 C.使法国取得了民族独立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6 、“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反映了谁 的利益和要求( A ) A、资产阶级 B、封建地主阶级 C、农民阶级 D、工人阶级
13、在某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 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 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 全力支持我们正义的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大约 C 发生于( ) A.1775年 B.1776年 C.1777年 D.1783年 14、下列关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同之处 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B.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C.都曾建立过君主立宪制政体 D.都曾抗击过外来武装干涉
夺、扩张和侵略. 3)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使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 碍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640—1688 3、过程:处死查理一世、“光荣革命” 4、特点: 5、结果:颁布《权利法案》它对国王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 定,确立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 制”。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资本主义 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英国 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 到欧洲其他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马克 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一、背景:形势危急,内交外困(时势造英雄) 二、上台: 1799年11月9号 “雾月政变” 1804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 下台:1815-滑铁卢战役 三、《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商法典》、 《刑法典》) 法典评价: 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 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 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 范。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此,带上资产阶级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