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西山公园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

合集下载

喀斯特地貌的实习报告

喀斯特地貌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指由于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等)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和机械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

为了深入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于2021年暑假期间,组织了一次喀斯特地貌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2. 学习野外考察方法,提高野外实践能力;3. 分析喀斯特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深入研究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广西桂林市阳朔县2.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5日至7月25日3. 实习内容:(1)参观阳朔喀斯特地貌景观区,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特点;(2)进行野外考察,观察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形态,如峰丛、峰林、溶洞、溶蚀谷等;(3)采集岩石样品,分析岩石成分,了解喀斯特地貌的物质基础;(4)测量地形地貌参数,如坡度、坡向、高程等;(5)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喀斯特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果。

四、实习成果1. 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认识到喀斯特地貌的复杂性;2. 掌握野外考察方法,提高野外实践能力;3. 分析喀斯特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保护喀斯特地貌的重要性;4. 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五、实习体会1.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复杂,涉及多种地质作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进行分析;2. 野外考察是研究喀斯特地貌的重要手段,要注重观察、记录、分析;3. 喀斯特地貌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保护喀斯特地貌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4. 人类活动对喀斯特地貌的影响不可忽视,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减少对喀斯特地貌的破坏。

总之,本次喀斯特地貌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还增强了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为保护喀斯特地貌、维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山森林公园景观现状分析

西山森林公园景观现状分析

西山森林公园景观现状分析海拉尔西山森林公园景观现状分析海拉尔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西部,是我国唯一以樟子松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一、主要景观要素西山森林公园是建立在以沙地樟子松林为基底的森林景观基础之上的。

因为就公园范围来看,以沙地樟子松林所占面积最大,连通性较其他现存的景观要素高。

而且,森林在园内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樟子松林的存在发挥了森林涵养水源、保障林下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才使得众多的林下植物在其庇护下繁衍生息。

在此基底上,也镶嵌有一些斑块。

主要是以一些引进斑块居多。

1、人工建筑,如动物园、鸟语林、侵华日军工事遗址等一些人工景点,因人为干扰机制造成的;2、杨树及榆树形成的斑块沿道路附近形成的一些不规则的片状区域,这些树种多是由人为引进的;3、草地—灌木为主的斑块。

一方面这些斑块的存在可以丰富公园的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将杨树引入樟子松林可以有防火护林的作用,虽然其面积小,但对于整个森林环境来说,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院内的廊道以人工修建的木栈道及水泥路,属于线状廊道。

这些廊道多用于游客参观只用,因其沟通了各个景点。

但对于道路两旁的植物来说,硬化道路会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其联系,产生阻隔作用,但由于廊道的宽度不大,因此不会对路两侧生物的交流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对于树木来说,两侧的树木会微倾向于道路生长,因为道路不宽因此只是可以看出一些倾向。

二、景观结构斑块、廊道和基质可以通过许多方式结合,而这些方式常与人类活动有关,西山森林公园是由人为在樟子松林区进行开发,使之由原始的自然景观演变为自然和人文相混合的景观。

而这些人为活动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增加了西山樟子松林的景观对比度。

在自然的大尺度异质性中,西山森林公园是由于人类活动形成的小尺度异质性景观,尽管人类活动增强了西山樟子松林的对比度,但是其也不是高对比度景观,毕竟仅仅由于人类影响而产生的高对比度结构很少见,因为就如同西山森林公园的形成一样,广泛的人为影响一般都有规律地叠加在高对比度自然斑块之上与之空间上相应。

西山公园知识点

西山公园知识点

西山公园知识点西山公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区。

它是北京市四个大型城市公园之一,也是一处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西山公园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西山公园的一些知识点。

1.概述西山公园占地面积较大,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这片山区被山脉环抱,沟壑纵横,地势起伏。

公园内有多座山峰,其中最高的是紫竹院山,海拔达到200多米。

公园内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松树、柏树、槐树等。

公园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名为玉渡山河,给整个公园增添了一分宁静和秀丽。

2.历史文化西山公园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学家发现,这里曾是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公园内还有一些古代文化遗址,如石窟、石碑等,这些都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证据。

3.名胜景点西山公园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知名的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一座古代皇家园林,建于清朝时期,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优美的景观而闻名。

公园内的长廊、假山、湖泊等都是颐和园的特色。

此外,公园内还有其他一些景点,如玉渡山、龙泉峡、香山等,都是游客们喜爱前往的地方。

4.活动项目除了观光之外,西山公园还提供一些娱乐活动项目。

比如,您可以租赁自行车或滑板车,沿着公园内的小路骑行或滑行。

这是一种放松身心的好方法。

公园内还有一些篮球场和足球场,供喜爱运动的人们使用。

此外,公园内还设有露天剧场,不定期会有演出和表演,为游客们提供一些娱乐和文化体验。

5.美食西山公园周边还有许多餐馆和小吃摊位,供游客们享用美食。

您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北京菜和其他地方的特色菜肴。

公园内也有一些茶馆,供游客们喝茶休息。

如在炎炎夏日,您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冰淇淋,解暑消暑。

6.交通指南前往西山公园的交通方式有多种选择。

如果您乘坐地铁,可以在北京市内乘坐地铁4号线,然后在公主坟站下车,再转乘公交车或打车前往公园。

如果您乘坐公交车,可以根据您的出发地选择合适的公交线路。

去西山地质博物馆活动内容

去西山地质博物馆活动内容

去西山地质博物馆活动内容近日,有很多人选择参加去西山地质博物馆活动,这里有关于这个活动的详细内容。

第一步:了解西山地质博物馆西山地质博物馆是北京市文物局直属的地质科普机构,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博物馆以互动体验为主,通过丰富的展览、科普教育、地质科学及科技成果的展示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地质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的科普素养。

第二步:活动时间和参与方式活动时间不固定,需要提前在官网或者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查询,然后点击报名即可。

活动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团队组织的活动,一种是个人自行报名的自由参观活动。

参与形式有讲解员讲解、自由参观和互动探索等。

第三步:活动内容1.地质展览:观众能够在展馆中观赏到珍贵的地质标本、矿物标本和化石标本,了解到地球历史的演变、地球表面的构成等地质知识。

2.科普教育:在地质博物馆有很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如科学讲座、实验室教学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自由选择参加。

3.地质探索:此项活动需要提前预约,包括寻宝、考古、探险和发现四个环节,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全面探索西山地壳之谜。

第四步:注意事项1.在报名前,建议了解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兴趣选择适合的活动。

2.活动期间需要注意安全,遵循工作人员的指引,不要随意触碰展出物品或设备。

3.尊重博物馆规定,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等,以保持文明观展环境。

4.个人自行报名的自由参观活动不需要提前预约,但是需要提前购票。

综上所述,去西山地质博物馆参观是一次丰富的科普之旅,可以了解更多地球的历史、构成和演变。

希望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注意安全和文明观展,享受其中的乐趣。

地理科学桂林实习报告

地理科学桂林实习报告

标题:地理科学桂林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楚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因此,当我得知学校组织了一次桂林野外实习,我满怀期待地参加了这次实习。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考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貌、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实习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桂林西山公园实习的第一站是桂林西山公园。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登上西山,观察和研究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形态和微型态。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刻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并对不同类型的喀斯特地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2. 广西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家森林公园,我们自由活动,参观了市中心,并对桂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进行了初步了解。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芋镇袁家村,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农业特色。

3. 阳朔实习的第三站是阳朔。

在这里,我们游览了美丽的漓江,欣赏了漓江山水的美景。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农村,了解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

4. 芦笛岩实习的最后一站是芦笛岩。

在这里,我们深入地下,参观了溶洞地貌,并对溶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理科学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貌、地质现象相结合。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地理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回顾实习过程,我认识到自己在地理科学专业知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今后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语这次桂林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也使我更加热爱地理科学这个专业。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地理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时间: 11月19日地点: 西山公园人员:地科一班第四组天气:晴绪言本小组于11月19日到西山公园考察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

西山公园位于桂林城西,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包括隐山和西山,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一地表喀斯特地貌成因分析1、西山公园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岩性条件;2、西山公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大;3、地下水丰富,溶蚀作用明显。

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

4、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

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

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

二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描述1、峰丛即同一基座而峰顶分离的碳酸盐岩山峰,常与洼地组合成峰丛—洼地地貌。

峰与峰之间形成“U”形的马鞍形地。

2、峰林即分散碳酸盐岩山峰,通常由峰丛发展而成,但因受构造影响而形态多变,在水平岩层上多成圆柱形或锥形,在大倾角岩层上多成单斜式。

3、孤峰即峰林发育晚期残存的孤立山峰。

三地表喀斯特地貌微形态描述1、落水洞即分布在较陡的坡地两侧和盆地﹑洼地底部,也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物。

宽度很少超过十米。

2、石芽与溶沟指可溶性岩石表面沟槽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

石芽为溶蚀产物,棱角分明,呈石柱状。

3、山坡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土壤层薄弱,生长植被多为矮小灌木和草本,植被稀疏;山谷间地地势低洼,坡度平缓,土壤层深厚,植被生长茂盛,有乔木生长。

通过考察,我们了解了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了解了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总体特征,例如峰丛﹑孤峰等。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了我们不断探索自然地理科学的热情。

滇池西山公园景点

滇池西山公园景点

滇池西山公园景点
1.西山公园
西山公园,位于昆明市市区西部,它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而得名。

园内主要景点有:三清阁、观音山、金龟探海、
玉皇阁、碧云寺等。

三清阁是一座集宗教文化和历史文物为一体
的三层阁楼,它坐落在海拔1729米的地方。

三清阁有一门、二
楼和三楼,其中三楼是寺庙的主要部分,里面有一尊高18米的
观音像。

金龟探海是西山公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金龟伸头探水,探着头来探着去,好像在说:“请您给我拍张照片吧!”
2.大草海
大草海是滇池三大景观之一,是滇池水域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草海位于昆明市区西郊,是一处由天然草海演变而成的湖泊。


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为13公顷,比杭州
西湖还要大。

草海因其四周有三块较高的陆地和一条宽约80米
的半岛而得名。

草海在古时有“高原明珠”之称。

3.西山碑林
西山碑林是昆明市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公园。

—— 1 —1 —。

西山森林公园攻略

西山森林公园攻略

西山森林公园攻略简介西山森林公园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一个集自然风景、文化遗址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内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独特的花卉以及众多的户外活动项目,是昆明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西山森林公园的特色1. 自然风光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市西南部的西山脉上,是一个拥有2700多种植物和500多种鸟类的生态乐园。

公园内的山峦连绵起伏,山势平缓,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四季不同的风景。

2. 文化遗址除了自然风光,西山森林公园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

公园内保存着多处古迹,包括石刻、神庙、古井等。

这些古迹记录了昆明市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云南地区的文化特色。

在公园中漫步,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3. 休闲娱乐项目西山森林公园为游客提供了多种休闲娱乐项目。

你可以选择徒步登山,沿着山路蜿蜒而上,领略到更多美景。

公园还有专门的露营区域,供喜欢户外生活的人们使用。

此外,公园内还有温泉、游乐设施等,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

游览须知开放时间西山森林公园每天上午8点到晚上6点对外开放,全年无休。

门票价格西山森林公园的门票价格为成人100元/人,学生60元/人(需提供有效学生证),儿童免费。

注意事项•游览时请穿着舒适的服装和鞋子,方便行走和活动。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禁止随地乱扔垃圾,请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在公园内禁止做出破坏植被、采摘花草等行为,保护公园内的植物资源。

•在游览公园时,尊重周围的其他游客和员工,保持公共秩序。

如何到达交通方式•公共交通: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达西山森林公园,昆明市区有多条公交线路直达公园门口。

•私家车:如果自驾前往,可以沿着环城高速公路行驶,然后在西山出口下高速,按照标志指示前往。

•打车:在昆明市区,你也可以选择打车前往西山森林公园。

最佳游览时间西山森林公园四季如春,无论何时都适合游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
——以西山公园为例
基于前几天的实地考察,我们对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已经有了初
步的了解,为了更进一步深刻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我们对
西山公园的地表喀斯特地貌做了实地考察,以下是我们的实地考察
内容。

一、实习时间:2013年11月8日
二、实习地点:桂林市西山公园
三、实习工具:GPS、稀盐酸
四、实习任务:分析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根据大体观察,描述
桂林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形态并判断它的发育阶段;对地表喀斯特地
貌微型态的描述。

五、实习内容
(一)西山
1、概况
西山公园是桂林第二大综合性公园,其中西山部分由西峰、观
音峰、龙头峰、千山组成,西峰是西山最高的峰,在西山公园中部
偏西,与观音、千山、立鱼组成连座峰林,是观赏城西山水田畴、
楼宇、云霞的好地方。

观音峰位于公园北部靠甲山路,海拔328米,相对高度178米,仅次于西峰,是摩崖造像的宝库,壮观而充满佛
教色彩。

千山位于连座峰林的东南处,也处西峰之东南,海拔357米,相对高度207米,千山林木丰茂,景色宜人,山路曲折清幽,
风景秀丽。

图1:西山公园峰丛
2、桂林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根据我们所了解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老师的讲解,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点原因:
①岩性:碳酸盐岩,以石灰岩、白云岩、砂岩为主,易与水发生反应发生溶蚀。

②气候:桂林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1937.5mm,降水多大雨、暴雨,年平均气温为19.6℃,雨量多,气温高。

有利于碳酸钙的溶蚀。

③生物: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旺盛,二氧化碳的生产量高,致使土壤和渗透水中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
3、桂林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形态
通过观察,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在宏观上是一个复式向斜,大体是一个盆地——桂朔盆地,中间有峰林、峰丛、孤峰和残丘的分布。

图二:在西山俯视桂林市部分喀斯特地貌
图三:部分孤峰与残丘
4、桂林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
据观察与分析,桂林喀斯特地貌以溶蚀盆地、峰林、石山较为常见,部分地区为孤峰和溶蚀平原,因此,可以判断,桂林处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中晚期。

(二)隐山
1、概况
隐山位于桂林市西山公园内,属于湖中小岛,海拔相对较低,隐山多洞,著名的有北牖、朝阳、白雀、嘉莲、南华、夕阳,合称“隐山六洞”,且向心分布,洞口基本无化学堆积物,山脚处可以看到明显的边槽,山上喀斯特微型地貌典型且发育较好。

2、隐山地表喀斯特微型态
图四:隐山的石芽发育
图五:隐山上的溶沟
3、隐山边槽的形成
边槽:在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时期的地下河或者地下湖原来所
在的高度,因为地下湖湖水在流动过程中可能会溶解周围的石灰岩,接触面上固液汽三种物质混合使得石灰岩的溶解度达到最高,形成
槽状的溶蚀微地貌,后来因为地壳抬升,露出湖面,就是我们所看
到的边槽。

如图所示:
图六:西湖隐山山脚处的边槽
六、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
根据五天里对桂林市喀斯特地貌进行考察,我们了解了各种喀
斯特地貌的特征与形态,并对喀斯特地貌给桂林市所带来的影响进
行了思考与总结如下
桂林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微型态
石芽
溶沟
漏斗
落水洞
桂林地表边槽
喀斯特峰丛
地貌形态峰林圆柱形
孤峰圆锥形
残丘单斜形
溶蚀洼地
(一)喀斯特地貌对桂林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1、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桂林的喀斯特地貌风光丰富奇特,具有山美、水秀、洞奇等特点,拥有很高的美学、旅游、科研与历史文化价值,其旅游产业已成为桂林的支柱产业,推动了桂林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

图七;阳朔漓江
2、农业发展方面:桂林市喀斯特地貌广布,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
作物的糖分积累,农业经济;当地劳动力丰富,拥有丰富的耕作经
验与技术;部分原本贫瘠的土壤经过长期的耕作已经较肥沃;加上
水利设施等的完善,都推动农业的发展。

比如葡萄、柿子、蜜橘等
经济作物闻名全国。

3、工业发展方面:石灰岩广布,为桂林市的采矿行业提供了大量原
材料。

图八:阳朔县某采石场
(二)喀斯特地貌对桂林市发展的不利方面:
1、城市建设方面:地表喀斯特地貌山体坡度大,地形破碎,其盆地
与平原面积狭小且分散;地下喀斯特地貌则多形成地下河道与溶洞,这些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量少质差,城市空间布局分散,道路较窄,建筑物较低,给城市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图九:桂林市部分建筑物
2、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喀斯特地貌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且承载力差,
限制了景点旅游旺季的游客数。

从而限制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十:阳朔县西街
3、城市工农业发展方面:a山体多以石灰岩与白云岩构成,其土壤
发育差,土壤肥力低;加上山体垂直节理较明显,制约了农业耕地
的面积。

使得农业机械化与集约化程度低,土地利用效率低; b地
下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河与溶洞,地表水下渗,地表蓄水少,可供
利用的地表水较少,地下水开采难度大,致使城市工农业用水紧缺。

图十一:桂林市大圩镇部分农业分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