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虚实病性的舌象特征研究
从舌象看肠胃问题,你学会了吗?

从舌象看肠胃问题,你学会了吗?
首先,健康舌是淡红色、整个的颜色比较均匀,薄白苔,就是舌苔比较薄,如果你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是比较健康的。
脾胃气虚舌:舌头有点偏大就像人有的虚胖一样,所以舌体在脾胃不好的时候他就会偏大,有点肥胖,然后舌边有点齿痕,表现就是不想吃东西、胃里沉沉胀胀的。
脾胃湿热的舌:舌苔黄腻、如果有湿的话还会有点偏白,如果一偏热舌苔就黄了。
这种人就是口臭口黏,胃脘比较胀满,然后大便干,小便有点发黄,晚上会睡不着觉。
脾胃寒湿的舌:舌苔白腻,腻说明湿重,白为寒,这种人往往口黏,胃脘比较胀满,然后大便溏稀,粘腻不爽,有粘马桶现象。
胃络瘀阻的舌:舌质上有瘀斑、有黑色的东西,这种就是久病入络。
所以大家就会疼,然后吃一点刺激性的东西或者情绪紧张就会疼痛加重,像这种个人舌底下脉络就会淤阻,致使肝脏就会出现淤堵的情况,就出现病或者实质性的病变就来了。
你学会了吗?。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舌印片观察

・临床 研 究 ・
慢 性 胃炎 脾 胃湿 热证 患者 舌 印 片观 察
梁 岩, 吕学业 , 玉珍 齐
以慢性浅表性 胃炎脾 胃湿热证患者为 脾 胃 舌象能反应脾 胃虚实证候 , 舌
[ 摘要 ] 目的 观察脾 胃湿热证 的舌象 、 舌苔脱落细胞 的结构 。方法
对象 , 同脾 胃气虚和健康人为对照 , 采用舌象 、 印片脱 落细胞 成熟指 数 、 熟价 值为指标 进行研 究 。结 果 舌 成 湿热证舌象 以红舌黄腻苔 为主 , 舌印片 M 、 IMV变化 以红舌和黄腻苔最 明显。结论
与舌苔脱落 细胞 之间的关 系 , 本研究 以舌苔脱落细 的平 均值 。
. 胞为指标进行观察 , 了解脾 胃湿热证的舌象特点、 舌 12 检 测 方 法
苔脱 落细胞 学 的变化 及其 机理 。
1 资料及 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12 1 舌象 观察 : 上 午 8—1 进 食 前 ,由两 位 .. 于 0时
t gedmos ao , , i ept ns i penadSo c i e c nya dtehat esn.Reut T et g e ou e nt t n MI MVwt t ae twt S l t n ri h h i h e n mahQ f i c el yp r s d ie n h h o sl h n s ou
ma n c a g s o d MV. i h n e fMIa n Co cu in T e tn e d mo sr t n c u d r f c h e ce c d s ln g sr y r p rx a n n l so h o g e n t i o l e e tte d f in y a p e o a t c h g o y e i ,a d u ao l i n i
中医诊断中的舌象与脉象分析

舌象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病邪深浅及 胃气存亡等重要信息。
舌面部位划分
01
舌尖
主要反映心肺病变
。
02
舌中
主要反映脾胃病变 。
04
舌边
主要反映肝胆病变
03
。
舌根
主要反映肾的病变 。
舌质与舌苔辨识
1 2
3
舌质
观察舌头的颜色、形态、润燥等,以判断脏腑虚实、气血盛 衰。
等操作,提取舌象特征。
标准化舌象数据库建立
03
将处理后的舌象数据存储于标准化数据库中,便于后续分析比
对。
脉象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技术
01
02
03
脉象传感器研发
研发高灵敏度、宽频带的 脉象传感器,捕捉微弱脉 象信号。
信号调理与放大
对脉象信号进行调理和放 大处理,提高信号质量。
特征提取与识别
运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 提取脉象特征并进行识别 分析。
舌苔
观察舌面上的苔质、苔色等,以判断病邪深浅及胃气存亡。
舌质与舌苔的综合分析
将舌质和舌苔的变化结合起来,以全面评估病情。
常见舌象类型及特征
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舌象,表示健康或病情较轻 。
舌质红苔黄腻
表示热邪内盛,多见于湿热证。
舌质淡苔白厚
表示脾胃虚寒,多见于消化不良 等证。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表示血瘀证,多见于心脑血管疾 病等。
。
治疗方法
采用滋阴降火、生津润燥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知柏地黄丸加减。
05
现代科技在中医舌脉诊断中 应用
数字化舌面图像采集技术
高清摄像头与光学技术
舌诊看虚实

舌诊看虚实
舌诊看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治疗要遵虚实,所以诊断首先要看虚实。
虚实更多的是看神气,神气是判断虚实的一个重要依据。
舌象的神气主要是看整个舌的明暗程度。
神气好的舌象是比较明亮的,而且这种亮是一种比较柔和和明润含蓄的亮。
那种特别亮而且带着反光的舌象表明神气收藏不好,也是虚的一种反映。
神气要收藏的好一些,才能更饱满一些。
如果舌象的神气没有问题,一般来讲这个人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虚实也可以体现在气的层面,气层面的虚实就比较具象一些。
比如齿痕,齿痕有两方面的情况,一个是气虚,表明正气没有力量撑开舌头,二是舌头比较软,如果舌头很硬的话,就不容易有齿痕。
舌头什么时候比较软?水湿比较多的时候会比较软啊。
而水湿多也是中土虚的表现。
所以有齿痕一般是中土气虚,水湿比较明显才会有一个比较软的舌头。
虚也可以产生郁结。
中土虚,所以气机在流通和左升右降的过程,升达到心火最顶部的时候也是升达力量最弱的时候,而这个时候也正是最容易产生郁结的时候,所以如果舌尖有很多明显的瘀点,这就是在心火部位的气郁化火产生的郁结,因此我们不能一看到瘀斑就判定为实证。
另外,在有形层面上,如果左右不对称,如左侧舌头略为凹陷,右侧舌头边缘相对饱满一些,说明升达的这一块通路更通畅一些,敛降的通路更差一些,这就是更具体的观察了。
而舌象就是在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慢慢再具体观察的过程。
五种舌苔暗示着你身体的寒、热、虚、实

五种舌苔暗示着你身体的寒、热、虚、实舌头最容易反映出你的自身健康情况,口臭,体臭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在中医中,中医就是根据你的舌头颜色来判断病情的。
因为舌苔是由胃气所生,五脏六腑都禀气于胃。
所以舌苔的颜色、厚薄可以很准确判断出身体状况,那么快来对照一下吧。
一.正常人的舌象:舌体肥胖刚刚好,没有裂痕、齿痕、剥苔现象,舌质淡红色,舌苔白,干润适度。
二.舌苔剥落,但是无舌苔: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全部剥落又叫镜面舌,部分剥落又称为花剥苔。
舌面常见裂痕,还可见齿痕。
剥苔表示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是全身虚弱的一种表现。
三.黑苔: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来,说明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多为热症,实症。
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
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之症。
黑苔与多种疾病有关,多见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胃癌、肾功能衰竭等病人,需尽快做相关检查,谨遵医嘱。
四.舌头黄白色,舌苔粘厚:舌头上常见到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粘厚,多口气严重,大便干燥。
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
舌苔黄滑而润,多为阳虚表现。
显示平时饮食过量,过食油腻之物,体内常有积食,平时应多食清淡之物,多饮水,多吃水果。
五.舌苔厚且白:舌苔发白,舌苔变厚,舌体有轻度胖大。
若舌苔不是太厚,说明体内有寒湿之症,病尚在表,脏腑之气未伤。
若舌苔过厚,说明痰湿较重。
但总体上说舌苔白厚,都说明体内寒气过重,脾胃运化不好,不宜再吃寒凉之物。
这样的患者,应禁食生冷、燥热的食物。
推荐多吃利水健脾的食物。
祛湿效果最好的食物莫过于享米了。
享米的祛湿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享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
因为享代表旺盛,体现享米有活血的作用!享米红豆粥材料:享米10克、红豆20克、芡实5克、枸杞2克做法:1.享米、红豆等洗净2,红豆、糙米、享米要提前浸泡1小时。
3.然后将所有材料盛入炖盅,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炖3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中医诊法—舌诊

中医诊法—舌诊
部位:
舌体,舌质,舌苔
定性:
气虚、阳虚、阴虚、气郁、血瘀、痰湿、湿热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气虚舌象:舌淡红,舌边有齿痕
阳虚舌象:舌淡胖嫩
阴虚舌象:鲜红少精,少苔甚至无苔,或有裂纹
气郁舌象:
血瘀舌象:舌质紫暗
痰湿舌象:舌苔腻
湿热舌象:舌质偏红,苔黄腻
定位
全息舌诊
一眼看出你有胃病
5区与8区后半部是胃与十二指肠反应点:
舌苔:热性黄、虚寒白、寒湿太重可发黑。
舌质:急性红、慢性淡红、胃酸过多洋红色。
慢性萎缩性胃炎转淡白或青紫。
裂纹:5区横裂纹胃炎胃溃疡;8区纵裂纹十二指肠病;鱼骨样裂纹提示胃窦病
舌形:厚大如哑铃。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炎(肝热气滞阴伤)十二指肠及胃溃疡
一眼看出你有腹泻
结肠炎:几乎所有结肠炎患者,反映区和舌中之间都会有一条明显的分界凹痕,反应点的舌苔很少或全无。
一眼看出你尿频、尿急、尿痛
尿路感染:舌尖滑嫩前列腺炎:舌尖稍后缩,8区中部可有
1—2条索状隆起
一眼看出你失眠
7、8、9区舌边是神经疾病反应点,出现点刺,实为红色,虚为水泡样或贫血样。
问
吃:正常的胃口,不会超量吃,也不会没胃口,饮食津津有味,一日三餐有正常的饱与饿感。
喝:
拉: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大号,大便顺畅。
撒:一天小便五到七次,夏天出汗多小便少些,冬天出汗少就多些,小便颜色呈淡清黄色。
睡:每天睡觉一觉到天亮,没有失眠或无故会半夜醒来等现象。
温:长年都感觉头面冷而手足温热。
怕冷还是怕热。
中医诊断的舌诊与虚实辨析

观察舌质颜色、形态及舌苔厚薄、颜色、润燥等变化,分析脏腑虚实及
气血阴阳盛衰情况。如舌质淡红而嫩、边有齿痕多为脾虚;舌质红绛而
有裂纹多为阴虚火旺等。
03
舌诊与虚实治疗
根据舌诊结果,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虚实治疗方案。如针对
脾虚患者,可采用健脾益气法治疗;针对阴虚火旺患者,可采用滋阴降
火法治疗等。
01
02
03
04
舌色偏淡
虚证时,舌色往往偏淡,表现 为淡红、淡白等,反映气血不
足。
舌体瘦薄
舌体较正常瘦薄,舌质细嫩, 多因气血阴液不足所致。
舌苔少或无苔
虚证患者舌苔往往较少或无苔 ,舌面光洁如镜,提示胃气虚
弱。
辨析方法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舌象特 征,综合判断虚证类型及程度
。
实证舌象特征及辨析方法
舌色偏红或紫
注意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等质地特征,以及舌苔颜色的变化。
意义解读
舌苔反映病邪性质和深浅,厚苔主病邪在里或痰湿食积,薄苔主表证或病邪轻浅,润燥反映津液盈亏,腐腻反映 湿浊痰饮等。
舌下络脉观察方法及意义解读
观察方法
观察舌底络脉的长度、形态、颜色及充盈度等特征。
意义解读
舌下络脉反映气血运行状况,络脉迂曲扩张主血瘀证,络脉淡白主血虚证,络脉青紫主寒凝血瘀等。
通过观察舌象可以了解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津液盈 亏以及病邪性质等病理变化,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舌诊还可以辅助其他诊断方法,论与方法
REPORTING
虚实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虚证
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 现的证候。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久病耗损等原因所致。
虚实证候特点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舌象信息特征研究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舌象信息特征研究
付晶晶;李福凤;陆雄;何建成;燕海霞;庄燕鸿;王忆勤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21)009
【摘要】目的:研究与慢性胃炎中医证侯相关的舌象参数,以期为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采用TP-1型中医舌脉象数字一体化分析仪,检测慢性胃炎常见证型的舌象参数.结果:脾胃温热及肝胃郁热型舌色、苔色指数显著低于脾虚湿阻、湿浊中阻、脾胃气虚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与脾胃气虚二型胖瘦指数显著高于肝胃郁热型及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舌苔薄厚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肝胃郁热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温浊中阻及脾虚湿阻型腻苔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及肝胃郁热型.结论:舌象参数可以为慢性胃炎中医证候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总页数】2页(P1107-1108)
【作者】付晶晶;李福凤;陆雄;何建成;燕海霞;庄燕鸿;王忆勤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3
【相关文献】
1.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真实世界胃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2.慢性胃炎虚实病性的舌象特征研究
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与舌象客观量化指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4.慢性胃炎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文献分析
5.胃癌根治术前后舌象及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诊 断标 准
肝 肾、 造血 系统 等严 重疾 病 者 , ④ 合 并 肿瘤 或 艾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N o . 8 1 3 7 3 5 5 2 ) , 福 建 省 血 管 、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N o . 2 0 1 4 J 0 1 3 6 2 ) ▲通 讯 作 者 采 集 研 究 。E—m a i l : l x j f j z y @1 2 6 . c o m
滋 病等 影 响其生 存 的严重 疾病 者 ; ⑤ 有严 重 认 知 障碍
病 患者 , 如 牙龈 炎 、 龋 齿等 。
1 . 5 采 集方法
林 雪娟 , 女, 副 教 授 。 主 要 从 事 四 诊 信 息 标 准 化 或 精神 病患 者 ; ⑥ 合并 热性 疾 病 ; ⑦染苔者 ; ⑧L J 腔 疾
相应 记 录 。
2 结 果
胃炎 的常见 病 性 证 素 依 次 为 : 热、 气滞、 湿、 阴虚、 痰、
一
致 G S临床 无特异性症 状 , 一般 表现为 上腹 隐痛 、 泛 存在 平坦 糜烂 、 隆 起糜烂 、 小血、 粗大 皱 蹙 或胆 汁 反 流
酸、 食欲 减 退 等 , 属 于 祖 国医 学 “ 嘈杂” “ 胃脘 痛 ” “ 痞 等 征象 , 则 诊 断 为非 萎 缩 性 胃炎 或 萎 缩 性 胃炎 伴 糜
息, 运 用统 计 学方法 , 对慢 性 胃炎患者虚 实病 性 的舌 象特 征 进行 分 析 结果 : 慢性 胃炎 患者 实证 组 和虚 实夹杂 组 以红 舌 、 黄 苔和 厚 苔 多见 ; 虚证 组 以淡 红舌 、 白苔和 薄苔 多见 。结论 : 舌诊 对 于慢性 胃炎的病性
判 断具有 重要 的意 义 . 可以 为临床 辨 治慢性 胃炎提 供 辨证 依据 . . 关键 词 舌诊 慢 性 胃炎 病性 虚 实 临床研 究 慢性 胃炎( C h r o n i  ̄ ・ g a s t r i t i s , C - S ) 是临床常 见的消化 1 . 2 . 1 内镜检 查 内镜 下将 慢性 胃炎 分 为 非萎 缩性 系统疾病 , 其症 状 的轻 重 常 常 L j 胃黏膜 病 变 的 程度 不 胃炎 ( 浅表 性 胃炎 ) 和萎缩 性 胃炎两 大 本类 型 , 同时
满” 等范畴 舌诊 是中医 诊断学 独 具特 色 的诊 法 之一 , 烂、 胆汁 反流 等 。
是中 医辨证 及指 导州 药 的重要 依据 。其 与脾 胃的 关系 1 . 2 . 2 病 理 活检 以 胄黏 膜 吲有 层 炎 性 细 胞 浸 润 甚为密 切 , 如“ 舌 为脾 之 外候 ” “ 苔乃 胃气之 所 熏 ” 临 为 特征 的 慢 性 炎 症 。 ① 慢 性 浅 表 性 胃炎 : 炎 性 细 胞 床 家认为 舌象 町 以反 映 脾 胃疾 病 的诸 多征 象 , 单 兆 浸 润 局 限 于 胃小 凹 和 黏 膜 同有 层 表 面 , 腺 体 完 好 无 伟 、 姜树 民 等 医家尤存辨 治慢 性 胃炎 时重视 舌诊 。 损, 炎性 细 胞 主 要 是 淋 巴细 胞 和 浆 细 胞 , Hp感 染 时 本 文 旨存观 察并总结 慢性 胃炎病性 虚 实 与舌象 特征 之 以 活动 性 炎 症 为 主 , 主 要 是 中 性 粒 细 胞 浸 润 。 ② 慢 间的规律 , 为慢 性 胃炎 的治疗提供 参考 , 性 萎缩 性 胃炎 : 胃黏膜 炎 症 向深 处 发 展 , 累及 腺区 ,
¨ 诊就 诊 的慢 性 胃炎患 者 6 0 3例 作为 观 察 对 象 。其 1 . 3 纳 入标 准 ① 有 慢 性 胃炎 病 史 ; ② 内镜 检 查 或 中 男性 2 7 6例 , 女性 3 2 7例 ; 年龄 】 6~ 7 2岁 , 平 均年 龄 病理 活 检诊 断明确 ; ③ 年龄 在 l 6周岁 ~ 7 5周 岁 ; ④ 签
l 资 料 与方 法
继之 腺 体 破坏 和减 小 , 进 而腺 体 萎 缩 , 而使 胃黏 膜 变
薄, 同时或 进 一 步 发 生 肠 腺 化 生 和 ( 或) 非 典 型 增
1 . 1 研 究对 象 选择 2 0 l 4年 4月_2 0 1 4年 l 1 月任 乍 。慢 性 胃炎病 理 活 检 示 固 有 腺 体 萎 缩 , 即 可 诊 断 福 建 中医 药大 学 附属 晋 江 市 中 医 院脾 胃科 住 院部 及 为萎 缩 性 胃炎 。
( பைடு நூலகம் 7 . 5 9±1 0 . 7 6 ) 岁
署 知情 同意 书者 。 慢 性 胃炎的 诊断 标 准 , 参照 《 中 国慢 1 . 4 排 除标 准 ① 妊 娠 期 及 哺 乳 其 f 】 妇女; ②合并 胃 性 胃炎 共识 意 见》 中的诊 断标 准 制定 。 溃疡 、 胃大切 除及 病 理 诊 断 疑有 恶 变 者 ; ③ 合 并 心 脑
中医 通报
2 0 1 7年 2月
第 1 6卷
第 1 期
陧 -i = ! = 1 s s : 虚实病性的舌象特征研究※
● 吴 敏
摘
林 雪 娟 ▲
要 目的 : 探 讨慢 性 胃炎虚 实病性 的舌 象特 征 。方 法 : 通过 采 集 6 0 3例 慢性 胃炎患 者的 四诊 信
・作者单位
1 . 福建 中医药大 学中医证研究 基地 ( 3 5 0 1 2 2 ) ; 2 .
福 建省 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 实验室( 3 5 0 1 2 2 )
1 . 5 . 1 四诊 信 息 的 采 集 参 照 “ 6 0 0常 见症 状 的 辨
中医药通报 ・ 临床研究
证意 义 ” _ 4 J , 制 定规 范统 一 的 四诊 信息 采 集 表 , 由 2位 经过 培训 的 中医 专业 人 员 , 按照传统望 、 闻、 问、 切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