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的性质和种类
《教育心理学》大题汇总【简答题

《教育心理学》大题汇总【简答题·论述题·补充题(附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大题汇总一、简答题: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怎样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答:例如,一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应用智力测验、阅读测验或者与此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形式的测查手段,来找出困难的症结。
当然,阅读困难也可能与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对儿童漠不关心或期望过高致使学习动机受挫,或者与教师关系不和、教学方法不当等致使儿童失去学习兴趣等。
教师可以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学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健康发展。
3、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答: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任务是双重的,即:理论任务与应用任务。
理论任务:如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遵循怎样的规律?学习迁移的机制何在?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机制与条件是什么?课堂环境对学生学习及人格的发展究竟有何影响作用?对以上问题的研究至今没有统一结论,因此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探索这些理论问题的答案,使教育心理学更加完善。
应用任务:教育心理学需要用理论不断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发现、把握和正确运用教与学互动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富有成效。
4、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包括哪几个阶段?答:教育心理学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第五章 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迁移本章导读⏹人类学习的普遍特征:迁移⏹学校教学假设:学生能够用他们在学校中所习得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行为方式等去解决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为迁移而教”迁移的概述迁移的理论迁移的指导学习的迁移第一节迁移的概述⏹一、学习迁移的概念⏹迁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一通百通”等都可以用迁移的道理来解释。
例如,掌握英文的人学起法文来就比较容易;会骑自行车的人就容易学会骑摩托车;学过加法再学乘法就比较容易。
此外,也可以看到一些与此相反的现象,如,学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常常发生干扰;不良的工作习惯可以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等,类似这样一些现象,心理学上都称之为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
⏹二、迁移的种类⏹ 迁移在学习中的影响有不同表现形式,可根据不同维度对学习的迁移现象进行分类。
分类BE C G A 内容 顺序效果意识参与程度 影响的领域F D 发生的水平情境的相似性 Go on按迁移的内容,可分为认知迁移、态度迁移和技能迁移⏹认知迁移——指在人脑的知识结构中发生的迁移。
如学习了数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对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些数量关系和方程式的理解。
⏹态度迁移——指一种态度对另一种态度的影响。
如一个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在多次得到数学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后,不仅对数学教师产生了好感,而且喜欢上数学这门课。
⏹技能迁移——可分为认知技能迁移和动作技能迁移。
如一个掌握数学中因式分解技巧的学生,解任何因式分解题都显得游刃有余,这是认知技能的迁移。
棒球选手打高尔夫球也会打出高水平是动作技能的迁移。
back按迁移的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13章 学习的迁移)【圣才出品】

第13章学习的迁移一、名词解释1.学习迁移[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中山大学2011年考研]答: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的迁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或领域上看,迁移不仅发生在知识和动作技能的学习中,同样也发生在情感和态度的学习和形成中。
从迁移的方向而言,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从迁移发生的方式和范围看,迁移又可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根据迁移的程度,可将迁移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
2.概括化理论[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考研]答:概括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来的。
贾德以水中打靶的实验说明:原理、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产生迁移的关键,对原理学习得越透彻,对新情境的适应性就越强,迁移就越好。
亨得里克森等人在贾德的实验基础上,又进行了更为严格控制的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而且指出,概括化的过程不是自动化的,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二、选择题1.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
这种迁移现象是()。
[2008年全国统考]A.纵向迁移B.横向迁移C.一般迁移D.普遍迁移【答案】B【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般迁移又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凹透镜与凸透镜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
2.形式训练说所涉及的迁移本质上是()。
[2009年全国统考]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特殊迁移D.一般迁移【答案】D【解析】A项,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B项,垂直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C项,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D项,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教育心理学第5章学习迁移

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代表人物:奥苏伯尔 1、一切有意义学习都包含有迁移; 2、所谓先前的学习不是一组S-R联结,而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知识体系; 3、先前学习对新学习影响是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与清晰性)来实现的。
原来的知识经验1 原来的知识经验2
新知识
原来的知识
新知识
原来的知识经验3
原来的知识经验4
…..
六、产生式迁移理论(J.R.Anderson) ❖ 用来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
间产生式(production)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 什么是产生式(产生式系统)?
▪ 动作技能的内化表征形式,是一系列IF/THEN的规则。 ❖ 安德森和辛格利的文本编辑实验研究
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
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续)
“面积计算原理:面积=底×高 面积可加性”
4、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
▪ 侧向迁移(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 不需要产生新的概念或原理。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
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
❖ 奥弗林:概括不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关系理论
❖ 代表人物 ▪ 苛勒(Kohler)
❖ 强调“顿悟”是迁移的重要因素。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自 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人迁移的是顿悟, 即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
❖ 认为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 ❖ 关系理论可看作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
教育心理学--迁移

目录
1
2 3 4
迁移及其分类
迁移理论
现代的迁移研究
启示
大数据 big date
1、迁移及其分类
(一)迁移的概念 学习
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布兰斯福特认为,迁移是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能力。 索里等认为,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 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3、迁移的现代研究
(三)迁移研究的热点: 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的迁移
• 元认知迁移理论认为, 认知策略的迁移要达到可以在多种情境中迁移 的程度,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 • 元认知迁移理论把学习者看做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管理者 • 元认知是指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监控和调节。
• 元认知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认知策略的迁移。
预测: • 研究领域继续扩大;对主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 有待进一步深入;元认知的研究将会深入……
在此输入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
谢谢您的聆听! 输入文字
“
推理而推理等。 批判:1、詹姆士的记忆实验; 2、桑代克的训练只能让近迁移有效
总之,其对迁移的解释是从唯心主义出发。
相同元素说-共同要素说
理论基础:联结主义(S-R联结)
要 素 、 元 素
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里中情景相 同元素的多寡。
不足:学习内的元素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即共同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忽略了学习的 多元性。
2017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有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划分有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划分有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迁移的作用: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早期的迁移理论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
现代的迁移理论有两种观点:一是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另一观点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3.迁移与教学。
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依据迁移规律。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它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4.论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由于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可以说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都会直接、间接地对迁移产生影响。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就是学生本身的一些能影响迁移的特质或状态,主要包括:①。
智力对迁移的质和量都有重要的作用,智力较高的人能较容易地发现两种学习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及其关系,易于总结学习内容的原理原则,能较好地将以前习得的习策略和方法运用到后来的学习中。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1、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pz_填空}观点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答案】认知|2、(2008年4月)“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体现的迁移种类是()。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答案】B【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
3、(2007年10月)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重新解释的学说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D【解析】关系转换理论强调顿悟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他们证明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4、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答案】A【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因此,答案为A。
5、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答案】C【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因此,答案为C。
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答案】C【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因此,答案为C。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六章 学习迁移

教案(第19-20次课4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六章学习迁移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学习迁移的含义、分类2.理解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3.了解迁移的理论4.掌握如何促进幼儿的学习迁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促进幼儿发生学习迁移的方法难点:迁移的理论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辅助手段: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过程:一、学习迁移的定义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比如一个人学会了英文,再学习西班牙语,就会受到英语学习的影响,这就是迁移。
二、学习迁移分类1.正迁移和负迁移迁移并不一定都是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迁移的效果来看,可以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就是正迁移现象。
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负迁移通常表现在学生新旧概念互相混淆,因而产生干扰现象。
【讨论】学生针对正迁移、负迁移的特点,举例子。
2.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迁移可以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影响,也可以反过来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影响。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
【讨论】学生针对顺向迁移、逆向迁移的特点,举例子。
3.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根据迁移的范围来分,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特殊迁移是指某一领域和课题的学习直接对学习另一领域和课题所产生的影响。
例如跳水的一些项目,弹跳、空翻、入水等基本动作是一样的,运动员在某些项目中将这些基本动作熟练掌握,那么在学习新的跳水项目时,就可以把这些基本动作加以不同的组合,很快形成新的动作技能。
非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相对而言,非特殊迁移产生的内在原因不像特殊迁移那么直接明了,常常表现为原理原则的迁移。
如学生学习中获得的一些基本的运算技能、阅读技能可以运用到各种具体的数学或语文学习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种类
人们通常把学习的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个定义既包括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
其中“影响”一词有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两个含义。
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
例如,学习素描会对以后学习油画产生积极影响。
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例如,后学习汉语拼音会对以前学习的汉字发音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时,称为正迁移。
上述两个例子都属于正迁移。
在技能学习方面,正迁移的实例很多。
例如,棒球选手打高尔夫球,也会打出专业级水平,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等等。
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时,称为负迁移。
负迁移的事例也很多。
中国司机在日本驾驶汽车时,有驾驶习惯的困难。
在中国驾驶汽车是右侧通行,而在日本驾驶汽车则是左侧通行。
这样在中国学习右侧行驶对在日本学习左侧行驶就带来负迁移,即产生干扰学习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所谓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的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
例如,阅读报纸时看到在课堂上学习过的新词汇,就属于横向迁移。
数学课上学习了三角方程式后有效地利用这一公式计算斜面上下滑物体的加速度,也属于横向迁移。
所谓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某种下位能力的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续学习(更高一级的能力学习)发生的迁移。
例如,作为先行学习的加法、减法的学习,对以后更高级的乘法、除法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可见,纵向迁移指的是由简单的技能或知识的学习向复杂的技能或知识学习的迁移。
在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我们主要考虑的是顺向正迁移。
因为正迁移是促进学习的迁移,对学习和教育有积极意义。
而负迁移对学习造成干扰,是要避免和控制的迁移。
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希望先行的学习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帮助和促进作用,所以,在后面介绍的迁移理论中考虑的主要是学习的顺向正迁移。
二、学习迁移的意义
学习迁移的研究十分重要,历来受到教育工作者、学者和研究家们的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学习材料和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中,其中尤其以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最为显著。
学习迁移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
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人们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的学习对以后工作中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有效教学,使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出更大的学习潜力。
因此,在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为迁移而教”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学习迁移的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学习迁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一种学习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和因素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要涉及到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机制、学习的条件等多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
因此,学习迁移的研究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迁移的研究探讨学习的实质和不同学习间的内在联系。
可以说,学习迁移的研究是整个学习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回答学习内容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学习过程的内在联系等问题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