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十大人造食物灾难

合集下载

泪崩盘点:史上六大人造食物灾难

泪崩盘点:史上六大人造食物灾难




爨 目 厘臼 朗 鲳
16 年 ,被英国奶酪协会命名为 “ 0 9 农夫午餐” ( l gm n n h 的大号芝士汉堡 开始流行。 P uh a ’s uc ) o l
标签 :坏胆 固醇 。胆 固醇分 为高密度胆 固醇 和低 密度胆固醇 ,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通常称之为
霜I l
朋 ● —


委 规 定 的 … l崩摄 人 ㈨ 绚2 ,所 含 氰 酸 钠 约 有 l 员会 女 俯 克之 多 . .
顽 ,i 女 1 lf , 女 搭
柿 疏
I 荆的物, 添 .维质相 rJ 此,禽反 还 外l量 一 蒲 含【 ,和极 彳和 它矿低 丁防 食脚 索 r i l 剂 l
建议 :吃油 炸食品 ,最好搭 配富含维 生素 和抗氧化 剂的蔬果 ,如 :藕 、油菜 、豇
豆 、芋头 、山楂 、冬 枣 、猕猴桃和柑橘类 水果等 。肉类 本身就含有饱和脂肪酸 ,因此 最
好采用蒸 、 炖等方式烹饪 ,减少其油脂含量。


÷ 霜

j . 碗装 力便面 的包装 盒 f通常 含聚笨 乙烯 ,这种 材料在6 ‘ } 1 5
现代经济信 息 l 9
Mo e Eo o cIfr f nI 点 资 讯 1 d m c n mi oma o 焦 n i 专题
国 图
15 年 ,山德士上校的第一家肯德基 餐厅在美 国犹他州开业。 92
标 签 :饱 和脂肪酸 。餐厅 的煎炸食 品 ,为保 证 口味 ,常会选 棕榈油 等饱和脂 肪酸
油 、 植 物 奶 油 。 其 实 , 它 们 都 有 一 个 共 同 的 化 学 名 称 “ 式 脂 肪 酸 ” 。令 人 垂 涎 的 美 味 背 反

世界上最恐怖的十大禁菜

世界上最恐怖的十大禁菜

世界上最恐怖的十大禁菜1、人肉馒头。

母夜叉孙二娘和丈夫菜园子张青,在大树十字坡也开了个黑店。

他们图财害命后还要剥下人肉,大块的好肉当作牛肉卖,小块的碎肉做成馒头馅,然后出售人肉馒头。

2、猴脑。

虽然说现在在国内吃猴脑是不被允许的,但在其他偏远落后国家也有吃猴脑的习惯,所谓猴脑就是将猴子固定在桌子中间,然后用利器将头盖骨敲开,将配料倒入之后就可以食用了,做法极其恐怖残忍,也是世界恶心的十大禁菜之一。

3、青蛙汁。

青蛙汁是在秘鲁比较常见的一种饮料,也是世界十大恐怖食物之一,制作方法就是把青蛙榨成肉泥,然后再过滤,很多当地人认为青蛙汁能够缓解疲劳,还有强身健体的效果,在秘鲁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美食。

4、鼠仔酒。

鼠仔酒是在我国广东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药酒,主要就是把刚出生还没有睁眼的老鼠泡到60度以上的白酒里面,泡的时间越久代表品质越好,在当地很多人认为它可以预防月子病,也是很多产妇在月子期间会喝的药酒。

5、卡苏马苏。

卡苏马苏也叫活蛆乳酪,是人为添加酪蝇幼虫让其进行发酵,直至里面长出一些幼虫才算发酵成功,但值得一说的是,目前这种奶酪已经被禁止发售。

6、鲱鱼罐头。

鲱鱼罐头是世界最臭的食品之一,每年8月左右,在瑞典的夏天上市。

到了8月中旬,罐头里的鲱鱼变得黏稠多汁,罐头中的气体也因为鲱鱼发酵而膨胀,把罐头撑得鼓鼓的,这就代表鲱鱼已经腌熟,可以上市了。

7、腌海雀。

腌海雀一般指基维亚克(Kiviak),是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的特色食物。

将侏儒海燕杀死后放到死的大海豹体内,缝合后用海豹油脂密封,埋入冻土层,经过海豹胃酸发酵2~3年后取出食用,是爱斯基摩人摄取维生素的一种方式。

8、烤蜘蛛。

烤蜘蛛是柬埔寨比较常见的小吃,主要做法是将狼蛛放入热油中炸至酥脆,然后加以调料就是可以食用,因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在柬埔寨当地很受欢迎。

9、毛蛋。

毛蛋也叫毛鸡蛋、鸡蛋胎,顾名思义就是还没有完全孵化成功的鸡蛋胚胎,烹饪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油炸或者蒸煮,不过由于它里面含有一些寄生虫,食用可能会引起腹痛或者呕吐。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各地都发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对食品行业的信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10个最引人注目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1. 中国婴儿奶粉事件这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

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婴儿奶粉中毒事件。

数万名婴儿因为喝下了含有有害物质的奶粉而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恐慌,并引起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广泛关注。

2. 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欧洲爆发了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丑闻,涉及到一些肉食制品中掺杂了马肉。

这种欺诈行为对欧洲肉制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控制的严密审查。

3. 美国鸡蛋沙门氏菌污染事件2010年,美国爆发了一起鸡蛋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导致上百人感染。

这次事件揭示了美国鸡蛋供应链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迫使政府和企业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措施来确保食品质量。

4. 日本核辐射污染风波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海产品受到了辐射的污染。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日本海产品的担忧,对日本渔业和食品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5. 孟加拉国有毒食油事件2008年,孟加拉国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有毒食油事件,导致数千人中毒,数百人死亡。

这起事件揭示了孟加拉国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监管不足。

6. 印度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年,印度暴露出一系列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上百名婴儿因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奶粉而丧生或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印度食品安全标准的质疑,并促使该国改进其食品监管体系。

7. 阿根廷转基因大豆风波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国之一。

然而,转基因农作物在阿根廷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包括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转基因食品的广泛争议和质疑。

历年中国主要食品安全事件全集

历年中国主要食品安全事件全集

历年中国主要食品安全事件全集2008-11-14 11:51:33 星期五中国经济时报网络版作者:唐沙砂实习生张冬齐2001年—2008年中国主要食品安全事件回顾一次食品安全的突发事件,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国家相关部委也下了很大力气进行整治,但根本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解决,需要我们反思。

事实上,强调加强监督、检验虽然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但不能“治本”。

要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解决中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化——在落后的分散经营方式下,农民不能致富,质量也就无从保证。

2008年日本毒饺子事件。

2008年初的日本“毒饺子”事件引发了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

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人造“新鲜红枣”主要经过两道工序,着色和着味。

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

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

自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2007年4月12日,“龙凤”、“思念”速冻食品检出致病菌。

台湾“卫生署” 表示,从昆山阳澄湖水产公司进口的大闸蟹验出含禁用致癌物质硝基喃代谢物。

已经检验出3000多公斤“含有禁药”的大闸蟹。

4月,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公布,在化验的15个白饭鱼样本中,9个含有甲醛,分量为每公斤含160毫克至620毫克。

菲律宾宣布,抽查市面多款中国食品样本后,发现其中四款食品含甲醛等有害物质,其中包括上海冠生园公司生产的大白兔牛奶糖。

5月23,香港消委会与食物安全中心在样本检测中发现,“肯德基家乡鸡脆薯格”、“麦当劳中薯条”中均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11月,台湾著名食品企业味全食品一批婴儿配方奶粉被检验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

2006年2月6日,麦当劳承认在美国企业出售的麦当劳薯条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

中学作文-中考作文素材——环境污染使人类自食苦果

中学作文-中考作文素材——环境污染使人类自食苦果

中学作文-中考作文素材——环境污染使人类自食苦果环境污染也使人类自食了苦果,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前人是怎样受到自然的惩罚的,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造成重大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得心脏病、肺病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的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及思维紊乱。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使大气严重污染,5911造成人暴病。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至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的鱼虾,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7、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至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的食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8、日本的爱知粮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造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素材点拨】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都是人类自食其果,如果还不能从中汲取惨痛的教训,将来世界的情形将不堪设想。

人们将使人类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九大食品谣言真相

九大食品谣言真相

九大食品谣言真相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5年第8期文/张庭果壳网最著名的一个主题站叫作“谣言粉碎机”,两年来粉碎了大大小小近400个谣言,从世界末日预言到“微波炉损害人体健康”,内容涵盖方方面面。

小编整理发现,这些被揭穿的谣言中,许多都和食品消费生活密切相关。

食品谣言一:45天速成鸡不能吃真相解读:在网络和一些媒体对商品肉鸡市场的描述和报道中,出现了肉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45天的文字,从而引发消费者一片质疑。

事实上现代养殖业通过严格的品种选育、饲料调配和饲养管理,一些商品肉鸡出栏时间就是42~48日龄,45日左右最常见,长得快与违规的药物添加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食品谣言二:人造鸡蛋能当乒乓球打真相解读:橡皮蛋其实只是“不合格”的鸡蛋,并非人工制造的假鸡蛋。

正常的鸡蛋如果在低温下保存时间过长,蛋黄也可能变硬而成为“橡皮蛋”。

食品谣言三:微波炉热食物有害健康真相解读:关于微波炉那些骇人听闻的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

微波不致癌,也不会让食物产生致癌物质。

至于“德国人不用微波炉”的说法,也早就被德国的果壳网友粉碎了。

食品谣言四:食用浸出油不安全真相解读:浸出法在我国和欧美国家已成主流制油工艺。

无论是压榨工艺还是浸出工艺生产出来的油,符合食用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就是安全的油。

食品谣言五:城市自来水中有避孕药真相解读:最早的传言来自专家一条有关论文的微博,为此果壳网专访了专家。

专家认为造谣者完全是曲解,其论文研究的是环境雌激素,不能作为“城市自来水中有避孕药”“水产养殖中使用避孕药”的证据。

食品谣言六:含维C蔬果可治疗感冒真相解读:科学研究证实,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含有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并不能降低普通感冒的发病率。

食品谣言七:经期吃冷饮易患癌真相解读:关于经期洗头、吃冷饮、喝凉水等话题,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导致妇科疾病,更不会因此而患上癌症。

食品谣言八:木瓜能丰胸真相解读:研究证明,木瓜酵素和维生素A都无法起到丰胸效果。

历史悲剧 史上破坏力最强的十次爆炸

历史悲剧 史上破坏力最强的十次爆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悲剧史上破坏力最强的十次爆炸导语:1、德克萨斯城的灾难在1947年,一艘货船SSGerandcamp停靠在德克萨斯城码头,其随船携带的火源引爆了2300吨硝酸铵,它是一种用于肥料和高强1、德克萨斯城的灾难在1947年,一艘货船SSGerandcamp停靠在德克萨斯城码头,其随船携带的火源引爆了2300吨硝酸铵,它是一种用于肥料和高强度炸药中的化合物。

这次爆炸将两架飞机吹上了天,并且触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它引爆了附近的一家精炼厂和另一艘携带了1000吨硝酸铵的货船。

这场灾难粗略估计,造成了600人死亡和3500人受伤。

它通常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意外事故。

2、哈利法克斯爆炸在1917年,一艘载满一战所需炸药的法国货船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海港与一艘比利时船突然相撞。

它爆炸产生的能量超过了以往任何的人造的爆炸,大约相当于3千吨TNT的能量。

爆炸产生了高出城市20,000尺(6100公尺),像白色羽毛般的巨浪,它同时还引发了一个高达60尺(18公尺)的海啸。

在爆炸中心近1.2英里(2千米)内,几乎完全被毁灭,并且造成了大约2,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伤。

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意外爆炸。

3、切尔诺贝利核泄漏1986年,一个核反应堆在乌克兰(当时还属于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爆炸。

它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爆炸将反应堆上重达2,000吨的盖子吹走,产生了超过广岛核弹400倍的放射性原子。

受到污染的区域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大77,000平方英里(200,000平方千米)。

大约600,000人受到高剂量的放射线的辐射,并且有超过350,000人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上10次食物大战

历史上10次食物大战

历史上10次食物大战前十网 2016-05-23 6:00 来源:前十网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厉害的人物还是实力强大的民族,他们基本上都会选择以战争的方式解决分歧,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然而,有时取得胜利的法宝不只是枪炮和坦克,它也可以是水果和蔬菜。

下面这些鲜为人知的战役、辩论、节日和比赛都是围绕食物展开的。

10. 玉米外交尼基塔·赫鲁晓夫(译者注:1894年4月~1971年9月,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是苏联的领导人,也是古巴导弹危机的策划者,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却热衷于玉米的种植。

他将西伯利亚的玉米种植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并在乌克兰成立了玉米协会。

在了解了大量关于美国中西部玉米带种植的情报后,赫鲁晓夫派他的农业专员参观了以种植玉米而驰名于世的美国罗斯维尔加斯特农场。

在参观期间,对于将加斯特农场的杂交玉米种引进苏联市场的想法,双方专员都很感兴趣,随后加斯特农场专员前往苏联并会见了多位苏联官员。

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出于礼节,他参观了加斯特农场。

毫无疑问,赫鲁晓夫的访问引起了大量媒体的关注,对此,加斯特农场方面并没有在杂交玉米种的所有权上太在意,因此,加斯特农场轻车熟路地向记者和摄影师们展示杂交玉米皮,赫鲁晓夫对此感到十分开心。

然而,由于西伯利亚大草原没有衣阿华州(译者注:该州位于美国中部偏北,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为美国第23大州)的土壤肥沃,加之苏联农民不善于使用加斯特农场的种植方法,因此,玉米外交并没有像赫鲁晓夫所期望的那样顺利进行。

用赫鲁晓夫自己的话说就是:”玉米是不可信的,我也是如此!”。

9. 台湾立法近些年,美国人民对于国会已经失去了信心,因为国会的议们员似乎除了争论和僵持别无他事可做。

2016年3月,国会的支持率已跌至罕见的13%。

然而,与美国国会现状相比,美国人民可能更不赞成”立法院”(译者注:1928年12月5日成立于南京,是中国台湾地区最高位阶的立法机关,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国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十大人造食物灾难
《生命时报》( 2010年12月10日第08 版)
编者的话:近期,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的报道引起了强烈关注。

除此之外,我们身边究竟还有多少食物正威胁着健康?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维特罗斯食品画报》邀请多位名厨、美食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在食物历史中评选出10个灾难时刻。

本期,《生命时报》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为您详细解读。

人造黄油
1869 年,化学家穆列斯发明了比黄油更容易保存的替代品——人造黄油,拿破仑三世曾亲自为他颁奖以示奖励。

灾难标签:反式脂肪酸。

虽然人造黄油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称“反式脂肪酸”。

令人垂涎的美味背后,却极可能为人们的健康埋下隐患,导致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的高发。

专家支招:据调查,饼干、面包、巧克力派、沙拉酱、奶油蛋糕、冰淇淋、珍珠奶茶、咖啡伴侣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重灾区”,要尽量少吃。

购买包装食品,要留意食品营养标签,列出有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等的食物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建议谨慎购买。

味精
1908年,一位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味精,从此食物变得更美味。

灾难标签:谷氨酸钠。

味精是一种化学调味料,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可分解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味精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症状。

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还可能导致高血压。

专家支招:味精发明的初衷无可厚非,但目前的使用状况过于随意,确实令人忧心忡忡。

有研究建议,每道菜中添加的味精不应超过0.5毫克。

但市场上的不少调味酱、汁,如蚝油、咖喱、酱油等都含有谷氨酸钠。

因此,做菜时添加了调味料,就不必再放味精,盐也要少放。

此外,餐馆为保证菜品的口味,添加的味精通常较多,建议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

罐头肉制品
1937年,“斯班姆”(Spam)午餐肉问世,仅英国一地的年销售量就达60亿罐,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

灾难标签:亚硝酸盐。

它常被作为染色剂和防腐剂应用于加工熟肉,尤其是罐装肉制品含量更高。

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食用甚至会致癌。

专家支招:其实,除了亚硝酸盐的问题外,盐分、脂肪含量过高,维生素
B1等营养的损失,都是熟肉制品的弊端。

因此建议尽量不买罐头肉制品,少买熟肉,多吃新鲜的、自家烹饪的肉类。

炸鸡
1952年,山德士上校的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美国犹他州开业。

灾难标签:饱和脂肪酸。

餐厅的煎炸食品,为保证口味,常会选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

饱和脂肪是心血管的大敌,因为它能使胆固醇升高,诱发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炸鸡时,通常会裹上一层面糊,这会使人摄入更多油脂。

煎炸食物的油,通常会使用5—7天,反复煎炸会产生有害物质。

此外,经过高温煎炸的食物,维生素的流失也很严重。

专家支招:吃油炸食品,最好搭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蔬果,如:藕、油菜、豇豆、芋头、山楂、冬枣、猕猴桃和柑橘类水果等。

肉类本身就含有饱和脂肪酸,因此最好采用蒸、炖等方式烹饪,减少其油脂含量。

碗装方便面
1971年,碗装方便面在日本诞生,随后被引入其他国家。

灾难标签:聚苯乙烯。

碗装方便面的包装盒中通常含聚苯乙烯,这种材料在6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碗装方便面的调料中还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

此外,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极低,相反钠含量却相当惊人。

据统计,一碗方便面的含盐量是美国上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规定的每日最高摄入量的2倍,所含谷氨酸钠约有1克之多。

专家支招:方便面不要经常吃。

最好不买即食的碗装面,吃的时候最好煮。

吃面时,最好搭配些蔬菜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卤蛋、豆腐干,黄瓜、西红柿等蔬菜。

调料只放一半就好了。

若食用碗装泡面,最好换次汤。

大号芝士汉堡
1960年,被英国奶酪协会命名为“农夫午餐”(Ploughman’s lunch)的大号芝士汉堡开始流行。

灾难标签:坏胆固醇。

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

众多国内外研究证实,人体摄入的坏胆固醇过多,容易增加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的风险。

除了上述食品外,还有4种食物也因所含脂肪和胆固醇过高,危机人体健康,被列入了“黑名单”:1933年诞生在美国的乳酪牛排(Cheesesteak), 英国于1982年推出的莱曼斯伍德(Lymeswold)奶酪,1995年面世的油炸巧克力棒(Deep-fried Mars Bar) 以及法式乳蛋饼(Quiche)。

专家支招:蛋奶、肉类通常坏胆固醇的含量较高,不宜经常大量食用。

吃这类食品时,应注意搭配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豆类、玉米、燕麦等。

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蔬果,如:柑橘类、猕猴桃、葡萄、番茄、小白菜、菜花,可降低血脂,调整血脂代谢。

此外,喝杯茶也是不错的选择,茶叶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绿茶比红茶更好。


(本专题文章由本报记者鲍捷采访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